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处置手册
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
![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e6198b5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9d.png)
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行业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其中台区线损异常问题尤为突出。
台区线损异常不仅会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还会降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甚至给用户带来损失。
对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对于改善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1. 电网老化电网的老化是台区线损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电网使用时间的延长,电网设备和线路可能出现老化、劣化现象,造成电力传输过程中损耗加大,从而导致线损异常。
2. 线路故障线路发生故障会直接导致台区线损异常。
线路断裂、短路等故障都会造成电能损失,影响电网的稳定运行。
3. 电力盗窃电力盗窃也是导致台区线损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获取利益,通过非法接线、窃取电能等行为导致电能损失。
4. 设备过载台区设备过载是台区线损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台区设备过载使得电网负担加重,容易导致线损异常。
5. 电力系统管理不善电力系统管理不善也是台区线损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电网维护不到位、设备质量不符合要求等都会导致台区线损异常的发生。
二、台区线损异常的治理措施1. 更新电网设备对老化劣化的电网设备和线路进行更新,优化台区设备,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效率,减少台区线损异常的发生。
2. 强化线路检修加强对线路的检修力度,及时排查和处理线路故障,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行,减少台区线损异常的发生。
3. 加强安全防范加强对电力盗窃的安全防范工作,通过技术手段和人工巡检等多种方式,及时发现并制止电力盗窃行为,减少台区线损异常的发生。
4. 提高设备运行质量加强对设备的管理,确保设备运行质量符合要求,减少设备过载导致的台区线损异常。
5.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电力管理制度,加强对电力系统的管理,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稳定性,减少台区线损异常的发生。
台区同期线损异常与处理方法分析
![台区同期线损异常与处理方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824fad5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5.png)
台区同期线损异常与处理方法分析摘要:评定电力企业经营能力时,必须关注线损率这一关键指标,在售电、配电、变电以及输电的整个过程中都有出现线损的可能性,电力企业应当针对线损管理问题,采取专门的应对措施。
本文分析出现得比较多的台区同期线损异常状况,提出处理建议,通过开展精益化管理活动有效解决供电管口表计、用户表计以及供售关系等方面的故障问题,从而提升电力企业的营销、运检与调度能力,实现控制线损的目标。
关键词:台区同期线损;线损异常;处理方法电力企业在完善内部管理系统时,必须重视线损问题,通过加强对台区同期线损的管控力度,来提升线损整体管理水平。
现对常见的台区同期线损异常情况进行总结,同时提供应对线损异常的有效处理方法。
1台区同期线损异常问题治理高损线路时,主要应关注现场与系统两方面问题,核查内容涵盖表计故障、PT/CT、开盖记录、电压电流、近期工单、采集不通与供售关系等。
处理供售关系方面的问题时,需比对同系统图纸与档案、用采系统档案以及销售系统档案等,确定用户档案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具体要检查公专变挂接线路是否有错误,可运用GIS系统来修改存在挂接问题的用户;针对双电源高压用户进行检查时,重点查看营销186档案、现场与实际主备供系统是否保持一致,同样要在GIS系统中进行调整与修改。
出现采集不通的问题后,检查同期系统、用采系统与营销系统的相应内容,确认户表与关口表是否能够正常采集信息,近期是否有改造计量装置、销户、减容/增容以及暂停等操作。
面对表计故障时,首先确认户表、关口表的电压电流是否产生矩形波动、缺项、偏低与偏高的情况,功率是偏小还是偏大,排除上述问题之后,还需考虑回路故障的可能性。
发现有用户存在窃电行为时,利用用采系统中的“统计开盖记录”功能报表,确认用户的开盖记录,同时还要用户历史电量,对比前几个月以及前几年的环比以及同比电量,分析差距是否过大,同时对用电低峰与高峰加以区分;如果定位问题为倍率错误,需进入现场比对系统倍率与PT/CT。
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处置手册
![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处置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02d0e8bce2f0066f5332287.png)
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处置手册营销部(农电工作部)前言长期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积极推动线损“四分”管理,节能降损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深入,智能电能表的全面覆盖,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实现台区同期线损管理变革创造了条件,推进台区同期线损精益管理,实现降损增效势在必行。
为进一步加强台区线损精益化管理,全面做好台区技术和管理降损工作,减少“跑冒滴漏”等现象,结合当前台区线损管理的新业务、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情况,公司组织网省公司编写《国家电网公司台区线损异常处置手册》(以下简称“手册”)。
手册根据各基层单位在台区线损日常管理中遇到的各种异常问题和公司管理要求编写而成,适用于各级线损管理人员参考阅读,帮助其快速排查、定位、解决异常问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按照“先内后外、由高到低、逐级治理、彻底销号”的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处理原则,手册编制涵盖了台区同期线损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异常症状、问题整改、案例分析等五部分内容。
由于水平、能力所限,手册中仍有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读者和专家不吝指正,我们也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手册内容。
编者2017年11月目录第一章台区同期线损基本概念及规范性引用文件 (1)第一节基本概念 (1)第二节规范性引用文件 (5)第二章台区同期线损管理主要内容和线损异常分析方法 (6)第一节台区同期线损管理主要内容 (6)第二节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分析处理方法 (7)一、系统诊断 (7)二、人工研判 (8)三、现场排查 (10)四、采集排查 (12)五、窃电及违约用电排查 (13)六、常态运行监控 (15)第三章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及症状 (17)第一节高损篇 (17)一、长期高损 (17)二、突发高损 (19)三、高损台区分析流程 (21)第二节负损篇 (25)一、长期负损 (25)二、小负损台区 (26)三、突发负损 (27)四、负损台区分析流程 (28)第三节不可计算线损篇 (32)一、供电量为零或空值 (32)二、用电量为空值 (34)三、不可计算线损台区分析流程 (35)第四章问题整改 (38)第一节档案因素 (38)一、台区总表电流互感器档案倍率与现场不一致 (38)二、台区内经互感器接入用户的系统档案中倍率错误 (38)三、用户计量点档案与现场不一致 (39)四、台区档案不完整 (39)五、台户关系不一致 (39)六、流程归档不同步 (40)第二节统计因素 (41)一、分布式电源上网电量未统计 (41)二、电能示值未冻结 (41)三、总表与分表电量不同期 (41)四、无表用电电量未统计 (42)第三节计量因素 (43)一、电能表电流线接反 (43)二、电能表与集中器电流回路并接 (43)三、电能表电流、电压相别不一致 (43)四、电能表故障 (44)五、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进出线接反 (44)六、电流互感器故障 (45)七、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过负荷 (45)八、电流互感器实际倍率与标称铭牌不符 (45)九、电流互感器倍率过大 (46)十、二次回路中存在异常缺陷 (46)十一、电压回路中性线断开或中性线电阻过大 (46)十二、分布式电源计量接线错误 (47)十三、台区内用户受电点在总表之前 (49)第四节采集因素 (51)一、采集信号异常 (51)二、集中器参数设置错误 (51)三、集中器连接异常 (52)四、同一台区采集模块混装 (52)五、集中器冻结数据失败或错误 (53)六、台区跨零点停电 (53)第五节窃电因素 (54)一、窃电方法 (54)二、主要检查方法 (57)三、防窃电方法 (58)第六节技术因素 (59)一、台区供电半径过大 (59)二、低压线路导线线径过细 (59)三、三相负荷不平衡 (59)四、台区功率因数低 (60)五、台区供电设施老旧 (60)第五章典型案例 (62)第一节档案因素案例 (62)案例1:营销系统、PMS等台区总表倍率与现场不一致 (62)案例2:营销系统中三相电能表倍率与现场不一致,线损异常 (63)案例3:户-变关系不一致 (65)案例4:台区交叉挂接错误 (67)案例5:新装用户台区隶属关系错误 (69)案例6:分布式电源档案错误,导致台区负损 (71)第二节统计因素案例 (73)案例7:分布式电源-光伏发电未采集,导致负损 (73)案例8:台区下的分布式电源用户未统计 (74)案例9:新上光伏电能表,采集异常导致台区长期负损 (75)案例10:分布式电源上网电量未统计 (76)案例11:电量未冻结 (78)第三节采集因素案例 (80)案例12:采集失败造成台区线损异常 (80)案例13:总表与分表电量不同期:时钟错误造成线损异常 (81)案例14:无表小电量未统计:配电房设备未装表直接用电 (82)案例15:广电设备用电未装表计量 (83)第四节计量因素案例 (85)案例16:电能表电流回路进出线接反:总表接线错误 (85)案例17:电能表电流回路进出线接反:用户电能表接线错误 (85)案例18:台区总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电流被分流 (86)案例19:电能表电流、电压相别不一致引起表计不计量或少计量 (88)案例20:表计停走 (89)案例21:电能表时钟异常 (90)案例22:用户超容用电导致表计计量故障 (92)案例23:超容量用电,导致台区线损突增 (95)案例24:计量综合误差超差,造成线损率异常 (96)案例25:台区总表计量准确度偏低 (97)案例26:用户三相电能表计潜动异常 (99)案例27:电流互感器进出线接反-1 (100)案例28:电流互感器进出线接反-2 (101)案例29: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进出线接反-3 (103)案例30:台区总表CT故障 (104)案例31:用户CT故障 (106)案例32:互感器故障导致表计电流与实际电流不符 (107)案例33: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负荷超过额定负荷 (107)案例34:台区总表失压,导致台区负损 (108)案例35:相线与零线碰触,出现失压断相,线损异常波动 (110)案例36: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负荷超过额定负荷 (111)案例37:用户超容用电导致表计计量故障 (113)案例38:电流互感器实际倍率与标称铭牌不符 (115)案例39:电流互感器倍率过大 (116)案例40:二次侧电流短接 (117)第五节窃电因素案例 (119)案例41:遥控器窃电 (119)案例42:用户电能表失压,导致台区线损突增 (122)案例43:表计内部加装电子元件窃电 (125)案例44:台区总表CT二次回路电流被分流 (127)案例45:台区总表CT二次回路电流被分流 (129)案例46:用户表前接线窃电,线损长期较高 (130)案例47:用户表前接线,导致长期高损 (133)案例48:断开电压连片窃电 (135)案例49:改变接线窃电 (137)案例50:用户私自改接计量装置窃电 (139)第六节技术因素案例 (142)案例51:供电半径大 (142)案例52:台区三相负载不平衡 (144)案例53:低压架空线路漏电 (146)案例54:低压入户线漏电 (148)案例55:表箱内部接线漏电 (150)附件 (152)附件一:低压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分析 (152)一、低压配电网各类元件损耗分析模型 (152)二、低压配电网理论线损常规计算方法 (155)附件二:台区计量用电流互感器变比配置明细表 (163)一、台区低压侧计量用电流互感器变比配置明细表 (163)附件三:台区线损管理常用参考数据 (164)一、常用导线损耗情况 (164)二、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分析 (166)三、低压线路三相不平衡线损分析(线路沿线负荷均匀分布) (168)四、同等输送功率不同功率因数下的线路损耗比较 (169)第一章台区同期线损基本概念及规范性引用文件第一节基本概念台区:指一台或一组变压器的供电范围或区域。
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
![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8216463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d.png)
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台区线损是指电力线路输送电能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的能量损失。
线损率高意味着能源的浪费和电网的不稳定,因此对线损的治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台区线损的异常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一、异常原因分析1. 负荷不均衡:负荷在不同时间和地理位置上的变化不均衡,导致部分线路负荷过重,线损率增加。
商业区和工业区的负荷较大,而居民区的负荷较小。
2. 建筑物结构改变:城市发展迅速,建筑物的数量和高度不断增加。
当电力供应设备建设无法及时跟上时,电力线路需要经过更长的距离才能到达目标地点,增加了线路阻抗,导致线路损耗增加。
3. 电能质量问题:电力供应设备的老化和故障,或非法接入电网,会导致电能质量下降,使线路的传输效率降低。
4. 牵引负荷:电动车和地铁等牵引负荷的增加,增加了线路的负荷,导致线损率增加。
5. 盗电行为:非法接入电网、窃电行为等,会大幅增加线路损耗。
二、治理措施1. 负荷均衡:通过合理规划和调整线路负荷,保持供需平衡,减少线路过载情况。
可以采用智能调控设备和分时电价等手段,引导用户在低负荷时段使用电力,提高线路利用率。
2. 设备升级:电力供应设备的升级和维护,可以减少设备故障和老化带来的电能质量下降问题。
应尽快更新老化设备,提高设备效率和可靠性。
3. 建筑物规划: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布局电力供应设备,减少线路的长度,降低线路阻抗。
在高楼房建设中,应提前预留电力供应设备的空间,避免后期扩建时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4. 加强监督和检查:加大对电力线路的巡检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线路问题。
加强对非法用电行为的打击,采取技术手段监测电网安全,并严惩窃电行为。
5. 提高用户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和普及电能知识,引导用户正确使用电能,避免浪费和盗电行为。
相关政策也可以提供激励措施,鼓励用户节约用电。
台区线损的异常原因是多方面的,治理措施也需要从不同方面入手。
只有全面分析原因,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才能有效降低线损率,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浅谈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分析处理方法
![浅谈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分析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c353b96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c5.png)
浅谈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分析处理方法摘要:台区同期线损管理工作,以采集全覆盖和营配调全贯通为依托,以供电量、用电量同步采集为基础,以台区线损率在线监测为核心,以台区线损率达标治理和规范业务管理为重点,健全管理架构、完善分析机制、夯实基础档案、加强技术降损,实现台区线损专业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关键词:台区, 同期线损, 异常分析, 处理方法引言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分析处理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系统诊断、人工研判、现场排查、采集排查、窃电及违约用电排查和常态运行监控六种。
1 系统诊断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简称采集系统)、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简称营销系统)、设备(资产)运维精益管理系统(简称PMS系统)等,开展高、负损台区诊断分析,实现线损异常原因精准定位,为台区同期线损监测人员提供必要的监测手段,为台区责任人现场开展综合整治提供参考依据,提升线损异常处理效率。
1.1 档案分析(1)台户关系一致性分析。
通过营销系统基础数据平台,按照营配调贯通建模原则,开展营配调贯通、营销系统、采集系统台户关系一致性比对,分析台区下采集点、电源点与台户关系一致性情况。
(2)台区总表综合倍率一致性分析。
通过数据抽取方式,开展营配调贯通、PMS系统、营销系统、采集系统台区总表倍率一致性分析,并分析倍率值在不同计算周期内是否有变化。
(3)用户电能表倍率一致性分析。
通过数据抽取方式,开展营配调贯通、营销系统、采集系统中的用户电能表倍率的一致性比对,并分析倍率值在不同计算周期内是否有变化。
(4)用户计量点状态分析。
核对营销系统中用户的计量状态,确保在运;及时处理台区下销户在途流程,避免因采集失败不能及时补录电能表电能示值,造成台区线损过高。
(5)台区总表倍率配置合理性分析。
分析台区总表所配互感器倍率是否合理,倍率宜配置为配电变压器容量值的1.1~17倍之间,或正常运行负荷电流不少于额定值的30%(6)台区线损模型分析。
根据台区线损建模原则主要分析单集中器台区线损模型中存在多供入电量;台区是否安装台区总表、台区下无用户电能表;台区状态不为运行、台区属性为专用变压器;台区总表计量点用途状态不为台区供电考核、计量点状态不为在用,低压用户计量点主用途类型不为售电侧结算、计量点状态不为在用、计量点级数不为1级等。
台区同期线损管理和线损异常分析方法(待续)
![台区同期线损管理和线损异常分析方法(待续)](https://img.taocdn.com/s3/m/1dc254c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9.png)
NONGCUN DTANGONG编者按台区线损率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它反映了农电综合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成本。
随着 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广泛深入开展,智能电能表的全面覆盖,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推进台区 同期线损管理工作、改变传统线损管理模式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期线损是指线损计算中供售电能量使用同一时刻电能量的计算方法。
台区同期线损管理工作状况的好坏 直接反映了营销管理水平的高低,台区智能电能表100%全覆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全采集是台区同期线损管理 工作的基础技术条件,本文以台区同期线损管理工作主要内容、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分析和处理方法为重点,进行 简妥阐述和介绍O— (待续)(473000)国网河南省电力技能培训中心王世果(473000)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回龙分公司 贾 伟1概述台区配电网在输送和分配电能的过程中,由于配电线路及配电设备存在着阻抗,在电流流过时就会产 生一定数量的有功功率损耗。
在给定的时间段(日、月、季、年)内,所消耗的全部电能量称为线损电能量。
台区线损电能量=台区供电能量-台区用电能量,线 损屯能呈和供屯能量的比值的百分数就称为线损率. 简称线损。
从管理的角度分为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
技术线损乂称为理论线损。
它是电网各元件电 能损耗的总称.主耍包括不变损耗和町变损耗“技术线损可通过理论计算来预测.在现实仝产中是不nJ 避免.可以采取技术措施达到降低的n 的。
管理线损包括的内容主耍有计量设备课差引起的线损以及出于管理不善和失课等原因造成的线损。
管理线损可以通过规范业务管理等手段降低。
2台区同期线损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台区同期线损管理工作,以采集全覆盖和营配调全贯通为依托,以供电能屋、用电能量同步采集为基础,以台区线损率在线监测为核心,以台区线损率达 标治理和规范业务管理为重点,健全管理架构、完善分析机制、夯实基础档案、加强技术降损,实现台区线 损专业管理水平持续提升"2.1健全台区同期线损管理架构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协同合作”的原则,明确省、市、县、所四级台区线损管理的责任 主体,将台区同期线损管理的责任指标分解到各t- 业、各岗位,责任到人,构建"责、权、利"一体的台区同期线损管理架构,推进台区同期线损管理与专业管理 融合,形成管理合力。
台区同期线损管理和线损异常分析方法(续完)
![台区同期线损管理和线损异常分析方法(续完)](https://img.taocdn.com/s3/m/8112fc4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02.png)
NONGCUN DIANGONG主持:朱宁—(续完)(473000)国网河南省电力技能培训中心王世果(473000)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回龙分公司贾伟3.2人工研判3.2.1负荷电能量分析在采集系统中査询台区总表、台区内用户屯能表的日冻结电能示值,分析电能量突增、突减时间点,并结合用户历史用电趋势,分析是否符合实际用电情况,剔徐错课数据.避免因系统或屯能表异常引赴电能量突变.造成台区线损界常。
3.2.2电能表电压、电流曲线分析(1)在用屯信息采集系统中召测屯能表U,V,W 二相电圧数据.查询是否右失压、断相、逆相序等情况,诊断线损异常原因。
(2)在用屯信息采集系统中召测电能表数据,U, V,W三相电压、电流、零序电流、视在功率,查看三相电流是否冇失流悄况.并查看用户止向冇功最人需屋值与用电能量是否有明显不匹配的情况。
(3)衣川电佶息采集系统召测台区总表二相功率因数,两相功率因数佩低,可能存在跨相等接线错误问题,一相功率因数偏低,可能存在接线错误。
3.2.3窃电研判(1)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召测单相电能表相电流及屮性线电流数据,核对电流值是否一致,避免出现一线一地窃电情况。
(2)定期跟踪窃电用户的后续用电情况,对用电能量进行比对分析.避免出现反复窃电情况"(3)定期梳理营销系统中屯能量为冬的用户.分析比对近期用户用电情况,并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进行召测,避免出现系统原因造成用户用电能量为零的情况。
(4)在采集系统中召测电能表电压、电流曲线电能H示值数据.查看二相电流曲线是否冇断续的悄况,并判断是否符合实际用电规律,确定用户是否存在窃电嫌疑。
(5)分析电能表总示数不等丁各费率之和悄况、电能量为零但功率不为零、电费剩余金额与购电记录严重不符、电流不平衡超阈值、电压不平衡超阈值、功率曲线全部为零、用电负荷超容量、总功率不等丁各相功率之和、电能量曲线有负值、功率曲线有负值、电能表相线、中性线接反等情况“3.2.4数据分析(1)异常用电悄况分析"对电能表开盖事件记录可结合异常时间长短、频次以及最后一次异常记录前后的用电变化情况分析,排除因电能表质量原因而造成的开盖误动。
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处置手册
![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处置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d3eb8afc5da50e2534d7f1c.png)
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处置手册目录第一章台区同期线损基本概念及规范性引用文件 (1)第一节基本概念 (1)第二节规范性引用文件 (5)第二章台区同期线损管理主要内容和线损异常分析方法 (6)第一节台区同期线损管理主要内容 (6)第二节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分析处理方法 (7)一、系统诊断 (7)二、人工研判 (8)三、现场排查 (10)四、采集排查 (12)五、窃电及违约用电排查 (13)六、常态运行监控 (15)第三章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及症状 (17)第一节高损篇 (17)一、长期高损 (17)二、突发高损 (19)三、高损台区分析流程 (21)第二节负损篇 (25)一、长期负损 (25)二、小负损台区 (26)三、突发负损 (27)四、负损台区分析流程 (28)第三节不可计算线损篇 (32)一、供电量为零或空值 (32)二、用电量为空值 (34)三、不可计算线损台区分析流程 (35)第四章问题整改 (38)第一节档案因素 (38)一、台区总表电流互感器档案倍率与现场不一致 (38)二、台区内经互感器接入用户的系统档案中倍率错误 (38)三、用户计量点档案与现场不一致 (39)四、台区档案不完整 (39)五、台户关系不一致 (39)六、流程归档不同步 (40)第二节统计因素 (41)一、分布式电源上网电量未统计 (41)二、电能示值未冻结 (41)三、总表与分表电量不同期 (41)四、无表用电电量未统计 (42)第三节计量因素 (43)一、电能表电流线接反 (43)二、电能表与集中器电流回路并接 (43)三、电能表电流、电压相别不一致 (43)四、电能表故障 (44)五、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进出线接反 (44)六、电流互感器故障 (45)七、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过负荷 (45)八、电流互感器实际倍率与标称铭牌不符 (45)九、电流互感器倍率过大 (46)十、二次回路中存在异常缺陷 (46)十一、电压回路中性线断开或中性线电阻过大 (46)十二、分布式电源计量接线错误 (47)十三、台区内用户受电点在总表之前 (49)第四节采集因素 (51)一、采集信号异常 (51)二、集中器参数设置错误 (51)三、集中器连接异常 (52)四、同一台区采集模块混装 (52)五、集中器冻结数据失败或错误 (53)六、台区跨零点停电 (53)第五节窃电因素 (54)一、窃电方法 (54)二、主要检查方法 (57)三、防窃电方法 (58)第六节技术因素 (59)一、台区供电半径过大 (59)二、低压线路导线线径过细 (59)三、三相负荷不平衡 (59)四、台区功率因数低 (60)五、台区供电设施老旧 (60)第五章典型案例 (62)第一节档案因素案例 (62)案例1:营销系统、PMS等台区总表倍率与现场不一致 (62)案例2:营销系统中三相电能表倍率与现场不一致,线损异常 (63)案例3:户-变关系不一致 (65)案例4:台区交叉挂接错误 (67)案例5:新装用户台区隶属关系错误 (69)案例6:分布式电源档案错误,导致台区负损 (71)第二节统计因素案例 (73)案例7:分布式电源-光伏发电未采集,导致负损 (73)案例8:台区下的分布式电源用户未统计 (74)案例9:新上光伏电能表,采集异常导致台区长期负损 (75)案例10:分布式电源上网电量未统计 (76)案例11:电量未冻结 (78)第三节采集因素案例 (80)案例12:采集失败造成台区线损异常 (80)案例13:总表与分表电量不同期:时钟错误造成线损异常 (81)案例14:无表小电量未统计:配电房设备未装表直接用电 (82)案例15:广电设备用电未装表计量 (83)第四节计量因素案例 (85)案例16:电能表电流回路进出线接反:总表接线错误 (85)案例17:电能表电流回路进出线接反:用户电能表接线错误 (85)案例18:台区总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电流被分流 (86)案例19:电能表电流、电压相别不一致引起表计不计量或少计量 (88)案例20:表计停走 (89)案例21:电能表时钟异常 (90)案例22:用户超容用电导致表计计量故障 (92)案例23:超容量用电,导致台区线损突增 (95)案例24:计量综合误差超差,造成线损率异常 (96)案例25:台区总表计量准确度偏低 (97)案例26:用户三相电能表计潜动异常 (99)案例27:电流互感器进出线接反-1 (100)案例28:电流互感器进出线接反-2 (101)案例29: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进出线接反-3 (103)案例30:台区总表CT故障 (104)案例31:用户CT故障 (106)案例32:互感器故障导致表计电流与实际电流不符 (107)案例33: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负荷超过额定负荷 (107)案例34:台区总表失压,导致台区负损 (108)案例35:相线与零线碰触,出现失压断相,线损异常波动 (110)案例36: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负荷超过额定负荷 (111)案例37:用户超容用电导致表计计量故障 (113)案例38:电流互感器实际倍率与标称铭牌不符 (115)案例39:电流互感器倍率过大 (116)案例40:二次侧电流短接 (117)第五节窃电因素案例 (119)案例41:遥控器窃电 (119)案例42:用户电能表失压,导致台区线损突增 (122)案例43:表计内部加装电子元件窃电 (125)案例44:台区总表CT二次回路电流被分流 (127)案例45:台区总表CT二次回路电流被分流 (129)案例46:用户表前接线窃电,线损长期较高 (130)案例47:用户表前接线,导致长期高损 (133)案例48:断开电压连片窃电 (135)案例49:改变接线窃电 (137)案例50:用户私自改接计量装置窃电 (139)第六节技术因素案例 (142)案例51:供电半径大 (142)案例52:台区三相负载不平衡 (144)案例53:低压架空线路漏电 (146)案例54:低压入户线漏电 (148)案例55:表箱内部接线漏电 (150)附件 (152)附件一:低压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分析 (152)一、低压配电网各类元件损耗分析模型 (152)二、低压配电网理论线损常规计算方法 (155)附件二:台区计量用电流互感器变比配置明细表 (163)一、台区低压侧计量用电流互感器变比配置明细表 (163)附件三:台区线损管理常用参考数据 (164)一、常用导线损耗情况 (164)二、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分析 (166)三、低压线路三相不平衡线损分析(线路沿线负荷均匀分布) (168)四、同等输送功率不同功率因数下的线路损耗比较 (169)第一章台区同期线损基本概念及规范性引用文件第一节基本概念台区:指一台或一组变压器的供电范围或区域。
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处置手册
![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处置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0a0671080eb6294dc886c70.png)
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处置手册营销部(农电工作部)前言长期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积极推动线损“四分”管理,节能降损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深入,智能电能表的全面覆盖,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实现台区同期线损管理变革创造了条件,推进台区同期线损精益管理,实现降损增效势在必行。
为进一步加强台区线损精益化管理,全面做好台区技术和管理降损工作,减少“跑冒滴漏”等现象,结合当前台区线损管理的新业务、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情况,公司组织网省公司编写《国家电网公司台区线损异常处置手册》(以下简称“手册”)。
手册根据各基层单位在台区线损日常管理中遇到的各种异常问题和公司管理要求编写而成,适用于各级线损管理人员参考阅读,帮助其快速排查、定位、解决异常问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按照“先内后外、由高到低、逐级治理、彻底销号”的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处理原则,手册编制涵盖了台区同期线损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异常症状、问题整改、案例分析等五部分内容。
由于水平、能力所限,手册中仍有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读者和专家不吝指正,我们也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手册内容。
编者年11 月2017目录第一章台区同期线损基本概念及规范性引用文件................................ 1.第一节基本概念........................................................ 1...第二节规范性引用文件.................................................. 5..第二章台区同期线损管理主要内容和线损异常分析方法.. (6)第一节台区同期线损管理主要内容........................................ 6..第二节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分析处理方法.................................... 7.一、系统诊断.................................................. 7...二、人工研判.................................................. 8...三、现场排查1..0.四、采集排查1..2.五、窃电及违约用电排查........................................ 1..3六、常态运行监控.............................................. 1..5第三章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及症状.............................................. 1..7第一节高损篇............................................................................ 1..7 .一、长期高损1..7.二、突发高损1..9.三、高损台区分析流程.......................................... 2..1第二节负损篇............................................................................ 2..5 .一、长期负损2..5.二、小负损台区................................................ 2..6三、突发负损2..7.四、负损台区分析流程.......................................... 2..8第三节不可计算线损篇.................................................. 3..2一、供电量为零或空值............................................ 3..2二、用电量为空值................................................ 3..4三、不可计算线损台区分析流程.................................... 3. 5第四章问题整改 ........................................................... 3..8.第一节档案因素....................................................... 3..8.一、台区总表电流互感器档案倍率与现场不一致..................... 3 8二、台区内经互感器接入用户的系统档案中倍率错误................. 3 8三、用户计量点档案与现场不一致.................................. 3. 9四、台区档案不完整.............................................. 3..9五、台户关系不一致.............................................. 3..9六、流程归档不同步.............................................. 4..0第二节统计因素....................................................... 4..1.一、分布式电源上网电量未统计.................................... 4. 1二、电能示值未冻结.............................................. 4..1三、总表与分表电量不同期........................................ 4..1四、无表用电电量未统计.......................................... 4..2第三节计量因素....................................................... 4..3.一、电能表电流线接反............................................ 4..3二、电能表与集中器电流回路并接.................................. 4. 3三、电能表电流、电压相别不一致.................................. 4. 3四、电能表故障.................................................. 4..4五、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进出线接反................................ 4. 4六、电流互感器故障.............................................. 4..5七、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过负荷.................................... 4. 5八、电流互感器实际倍率与标称铭牌不符............................ 4. 5九、电流互感器倍率过大 ........................................ 4..6十、二次回路中存在异常缺陷 .................................... 4..6十一、电压回路中性线断开或中性线电阻过大 ........................ 4. 6十二、分布式电源计量接线错误 .................................... 4..7十三、台区内用户受电点在总表之前 ................................ 4..9第四节采集因素 ....................................................... 5..1.一、采集信号异常 .............................................. 5..1二、集中器参数设置错误 ........................................ 5..1三、集中器连接异常 ............................................ 5..2四、同一台区采集模块混装 ...................................... 5..2五、集中器冻结数据失败或错误 .................................. 5. 3六、台区跨零点停电 ............................................ 5..3第五节窃电因素 ....................................................... 5..4.一、窃电方法.................................................. 5..4.二、主要检查方法 .............................................. 5..7三、防窃电方法 ................................................ 5..8第六节技术因素 ....................................................... 5..9.一、台区供电半径过大 .......................................... 5..9二、低压线路导线线径过细 ...................................... 5..9三、三相负荷不平衡 ............................................ 5..9四、台区功率因数低 ............................................ 6..0五、台区供电设施老旧 .......................................... 6..0第五章典型案例 ........................................................... 6..2.第一节档案因素案例.................................................... 6..2案例1:营销系统、PMS等台区总表倍率与现场不一致 ................ 6 2案例2:营销系统中三相电能表倍率与现场不一致,线损异常............ 6 3案例3:户- 变关系不一致 ........................................... 6..5案例4:台区交叉挂接错误........................................... 6..7案例5:新装用户台区隶属关系错误................................... 6. 9案例6:分布式电源档案错误,导致台区负损........................... 7. 1第二节统计因素案例.................................................... 7..3案例7:分布式电源-光伏发电未采集,导致负损....................... 7. 3案例8:台区下的分布式电源用户未统计............................... 7. 4案例9:新上光伏电能表,采集异常导致台区长期负损.................. 7 5案例10:分布式电源上网电量未统计.................................. 7. 6案例11:电量未冻结 ................................................ 7..8第三节采集因素案例.................................................... 8..0案例12:采集失败造成台区线损异常.................................. 8. 0案例13:总表与分表电量不同期:时钟错误造成线损异常............... 8 1案例14:无表小电量未统计:配电房设备未装表直接用电............... 8 2案例15:广电设备用电未装表计量................................... 8. 3第四节计量因素案例.................................................... 8..5案例16:电能表电流回路进出线接反:总表接线错误 ................... 8 5案例17:电能表电流回路进出线接反:用户电能表接线错误 ............. 8 5案例18:台区总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电流被分流 ..................... 8 6案例19:电能表电流、电压相别不一致引起表计不计量或少计量 (88)案例20:表计停走 ................................................. 8..9案例21:电能表时钟异常 ........................................... 9..0案例22:用户超容用电导致表计计量故障 ............................. 9. 2案例23:超容量用电,导致台区线损突增 ............................. 9. 5案例24:计量综合误差超差,造成线损率异常......................... 9. 6案例25:台区总表计量准确度偏低................................... 9. 7案例26:用户三相电能表计潜动异常................................. 9. 9案例27:电流互感器进出线接反-1 .......................................................... 1. 00案例28:电流互感器进出线接反-2 .......................................................... 1. 01案例29: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进出线接反-3 ............................................ 1 03案例30:台区总表CT故障........................................ 1..0 4案例31:用户CT故障............................................ 1..0 6案例32:互感器故障导致表计电流与实际电流不符 .................... 1 07案例33: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负荷超过额定负荷 ...................... 1 07案例34:台区总表失压,导致台区负损.............................. 1. 08案例35:相线与零线碰触,出现失压断相,线损异常波动 .............. 1 10案例36: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负荷超过额定负荷 ...................... 1 11案例37:用户超容用电导致表计计量故障............................ 1. 13案例38:电流互感器实际倍率与标称铭牌不符 ........................ 1 15案例39:电流互感器倍率过大...................................... 1.1 6案例40:二次侧电流短接 .......................................... 1..1 7第五节窃电因素案例................................................... 1..1 9案例41:遥控器窃电 .............................................. 1..1 9案例42:用户电能表失压,导致台区线损突增 ........................ 1 23案例43:表计内部加装电子元件窃电................................ 1. 25案例44:台区总表CT二次回路电流被分流.......................... 1 27案例45:台区总表CT二次回路电流被分流.......................... 1 29案例46:用户表前接线窃电,线损长期较高 .......................... 1 30案例47:用户表前接线,导致长期高损.............................. 1. 33案例48:断开电压连片窃电........................................ 1..3 5案例49:改变接线窃电............................................ 1..3 7案例50:用户私自改接计量装置窃电................................ 1. 39第六节技术因素案例................................................... 1..4 2案例51:供电半径大.............................................. 1..4 2案例52:台区三相负载不平衡...................................... 1.4 4案例53:低压架空线路漏电........................................ 1..4 6案例54:低压入户线漏电.......................................... 1..4 8案例55:表箱内部接线漏电........................................ 1..5 0附件..................................................................... 1..5..2 附件一:低压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分析................................... 1. 52一、低压配电网各类元件损耗分析模型 ........................... 1. 52二、低压配电网理论线损常规计算方法 ........................... 1. 55附件二:台区计量用电流互感器变比配置明细表............................ 1 63一、台区低压侧计量用电流互感器变比配置明细表.................. 1 63附件三:台区线损管理常用参考数据..................................... 1.6 4一、常用导线损耗情况.......................................... 1..6 4二、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分析.................................... 1.6 6三、低压线路三相不平衡线损分析(线路沿线负荷均匀分布) (168)四、同等输送功率不同功率因数下的线路损耗比较.................. 1 69第一章台区同期线损基本概念及规范性引用文件第一节基本概念台区:指一台或一组变压器的供电范围或区域。
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
![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d44c15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8.png)
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电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台区线损问题日益凸显,给电力系统运行和供电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
台区线损异常主要表现为线路漏电过大、变压器损耗严重、配变温升高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效益。
台区线损异常的存在不仅给用户用电造成损失,也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构成威胁。
只有深入分析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才能有效提高电力系统供电质量和运行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文将从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分析入手,以技术改进、管理优化和设备维护等多方面措施为主要内容,深入探讨台区线损异常的治理途径和影响评估。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台区线损异常的治理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为我国电力系统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1.2 研究意义台区线损是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网的供电质量和经济效益。
对台区线损异常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可以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通过深入分析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在应对台区线损问题时,科学合理地制定治理措施,有助于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和可靠性。
研究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可以为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减少台区线损不仅可以降低电网运行的能耗和成本,还可以减少电网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深入研究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对于实现能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具体来说,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台区线损异常的各种可能原因,包括技术方面、管理方面和设备维护方面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通过对台区线损异常的治理实践进行评估,进一步了解这些措施的有效性,为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台区同期线损管理和线损异常分析方法
![台区同期线损管理和线损异常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1f9f3f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4.png)
台区同期线损管理和线损异常分析方法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电力企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同时对于供配电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电力企业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
在台区同期线损管理中,如何加强线损管理,降低线损,成为电力企业需要不断研究的课题。
本文主要对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台区同期线损管理措施,促进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台区;同期线损;降损策略引言我国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全国各地都在开展线损管理强化,线损管理措施探索活动,并有效的降低电能损耗,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然而,在电力企业管理中,还存在着线损管理模式不规范,能源损耗过大的问题,对于国家能源以及财产造成较大的损失。
为了解决电网线损问题,就需要结合线损产生的原因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线损问题,加强电力企业线损管理。
1、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原因分析1.1窃电事故台区线路在运行中经常发生窃电事故,这种事故还在不断扩大中,是造成线损非常重要的原因。
对于一些复杂问题,工作人员很容易发现,但是在实际处理过程中,要做到有效处理却非常困难。
1.2管理流程在管控流程中,主要包含PMS2.5设备管理、营销GIS计量箱挂接、营销应用系统传票处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计量装置调试,在这些流程中如果没有合理的管理流程并及时归档,也容易造成线损。
如一些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负责,只关注自身工作任务是否完成,对于出现的故障和问题没有及时解决,都会导致问题不断扩大。
因此加强管理流程,实现制度化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1.3计量装置故障在电力计量装置使用中如果工作人员没有及时调整,或者在调整中问题解决不彻底,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线损。
而在一些长期使用的计量装置中,老化损坏的设备应该及时淘汰,这些问题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些都是线损管理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1.4供电侧缺陷电力设备中,供电设备以及检测设备如果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也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引发设备故障,从而造成线损。
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
![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5077ac2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6.png)
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台区线损是指电力输送过程中因线路、设备等不可避免的因素而造成的电能损失。
线损直接影响了电力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用户的用电质量,因此对线损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1. 线路老化:线路使用时间长,可能会导致线路老化,线路老化会造成线路电阻增大,从而导致线损的增加。
2. 设备故障:变压器、配电设备等设备的故障会导致电能损失。
设备故障可能会导致电流不稳定或过大,从而引起线路损失增加。
3. 负荷过大:电力系统在负荷过大的情况下,线路容量超载,导致导线温升过高,从而增加了线路的电阻,导致线损增加。
4. 负荷不平衡:负荷不平衡会造成电流不平衡,导致线路损失增加。
载波通信设备和防雷设备的性能不良也会造成线路的电损增加。
5. 线路绝缘不足:线路绝缘不足或绝缘老化导致了漏电现象,电能的流失也会引起线路损失的增加。
6. 人为因素:由于人为施工不慎或者连接不当、设备运行不规范等原因,也可能导致线路的损耗增加。
二、台区线损异常的治理措施1. 设备维护管理:加强对于变压器、配电设备等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并排除设备故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 线路改造升级:对于老化严重的线路进行改造升级,在保证线路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减少线损的发生。
3. 负荷管理:合理规划负荷,适当调整负荷,减少过载情况的发生,降低线路的电阻,从而减少线损。
4. 设备升级更换:对于性能不良的载波通信设备和防雷设备进行更新升级,提高设备的性能,减少电能的流失。
5. 绝缘处理:定期对线路的绝缘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提高线路的绝缘性能,降低漏电现象,从而减少线损。
6. 人员培训:加强对经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工作技能,确保施工及设备运行规范。
7. 技术监控:加强对电力系统的技术监控,及时发现并排除线路异常情况,减少线损的发生。
8. 管理制度完善: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线损治理工作机制,促进线损治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
![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ee5c57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f4.png)
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一、引言台区线损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不仅会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也会导致电力资源的浪费。
台区线损的异常情况可能会出现在很多方面,例如电力线路老化、电气设备故障、配电线路漏电等。
本文将对台区线损异常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以期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
二、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1. 电力线路老化电力线路老化是台区线损异常的常见原因之一。
随着电力设备的使用时间增长,电力线路的绝缘材料会逐渐老化,导致绝缘性能下降,从而造成电力线路损耗增加。
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下,电力线路老化的速度更快,这就需要对线路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
2. 电气设备故障台区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包括变压器、开关设备、配电设备等,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
这些故障会导致电力系统的不稳定,增加线路损耗。
电气设备的故障也可能导致台区线路跳闸,给用户带来不便。
3. 配电线路漏电配电线路漏电是台区线损异常的另一个常见原因。
配电线路漏电会导致电力资源的浪费,增加线损率。
漏电问题一般来源于设备绝缘老化、设备安装不当等原因。
4. 负荷过大台区负荷过大也是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之一。
当台区负荷过大时,线路会过载运行,导致线损率上升。
在高负荷运行条件下,线路的电阻增加,线损也相应增加。
5. 误接地点误接地点会导致台区线损异常。
误接地点是指地线与零线接反或者接地线不良的情况。
误接地点可能会导致电流流向地线,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引起触电事故的发生。
三、台区线损异常治理措施1. 加强电力线路的检修与维护为了降低台区线损异常的发生,需要加强对电力线路的检修与维护工作。
定期的线路巡查和检修可以及时发现线路老化、设备故障等问题,及时处理,保证电力线路的正常运行。
电气设备的故障是台区线损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要及时维修或更换设备,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配电线路漏电是台区线损异常的重要原因,要加强对配电线路的绝缘工作,提高线路的绝缘性能,减少漏电现象的发生。
台区同期线损管理和线损异常分析方法
![台区同期线损管理和线损异常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d772a0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63.png)
台区同期线损管理和线损异常分析方法摘要:电能的整个生产使用过程包括:输电、变电以及配电等多个环节,由于电能会在多个设备之间进行相应的转换与传送,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受到阻抗和热能散失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电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耗,造成电能利用率的下降。
线损是电网运行效率的重要参考,对于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的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要对电力企业的线损现状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进而将线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推动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
本文作者分析了台区同期线损的异常,并研究了处理方法。
关键词:线损;线损分类;异常原因;降损策略引言我国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全国各地都在开展线损管理强化,线损管理措施探索活动,并有效的降低电能损耗,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然而,在电力企业管理中,还存在着线损管理模式不规范,能源损耗过大的问题,对于国家能源以及财产造成较大的损失。
为了解决电网线损问题,就需要结合线损产生的原因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线损问题,加强电力企业线损管理。
一、线损分类根据线损的特点和性质,可分为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两大类。
其中,技术线损又称理论线损,可分为固定线损和可变线损。
根据供电设备的有关技术参数和当时电网的负荷情况,可用公式计算出的线损的具体值。
固定损失是指与电流变化无关的损失。
其尺寸的变化与元件的电压变化密切相关。
但系统电压值相对稳定,不会因外界条件而发生剧烈变化。
因此,这种损耗值是相对固定的,所以称为固定损耗;变损耗又称负载损耗,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取值范围广,所以称为变损耗。
线损管理是由于电能装置管理不善和计量误差造成的电能损耗。
电能计量装置的错误、遗漏、错抄、用户偷电等行为,大多是人为活动造成的,都会影响线损管理。
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进行监督管理,可以大大减少线损。
二、影响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2.1台区变压器的安装位置及应用不合理在许多区域中,变压器不在供电区域的中心,而是位于供电半径过大、电路末端电压不足的特定区域,这会影响用户体验,并导致区域中的布线大幅增加。
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及处理措施探讨
![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及处理措施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48cf5f5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c9.png)
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及处理措施探讨摘要:本文分析影响低压台区线损异常的主要原因,探讨传统台区线损管理方式的问题,分另从计量及采集技术及管理方面提出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起到参考性价值。
关键词:低压台区;线损;异常;解决措施引言在节能减排战略实施背景下,电力企业开始注重管理线路损耗、台区线损、影响因素等问题。
由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用电量比较大,且低压线路技术水平不足,在电网线路运行期间,出现较多影响线路损耗的因素。
电力企业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全面分析和研究相关影响因素,联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科学减少线路损耗与台区线损。
1.影响低压台区线损异常的主要原因1.1 电网结构缺乏优化配电网络情况是影响线损降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降低线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旦配电网络当中的设备类型不合适、电源设置不够合理等都会造成线损异常。
另外,若是供电半径设置相对较长、输电线路截面较小等都会增加线损的损耗。
除此之外,供电方式设置不合理(例如采取单边供电模式等)也会造成线损增加。
1.2 台区变户关系不匹配台区变户关系现场和整个系统匹配性较差或者系统没有进行第一时间更新等,都容易引发混乱。
对于台区工程来说,在竣工验收并且正式投运前没有进行标识方面的更新,缺少对设备和相关资料的说明,从而造成施工现场验收不达标,引发信息混乱的问题。
另外,对于户表优化升级、台区关系方面的控制不够严格,审核松散,特别是对于抄表段编号来说,在缺少复审的情况下就发放相应权限,直接造成户变关系不匹配而引发线损问题。
1.3 部分公司农业用电点多、面广农村集中农田少,分散种地多,农村台区大部分不同程度存在大量农业用电需求,比如有些公司总计约近千台区涉及到农业用电,两电未分离台区、纯农业台区等。
1.4 供电所任务分解不到位供电所员工普遍存在老龄化和人员较少的情况,从而造成采集运维不及时和查窃电力度不够等问题。
2. 传统台区线损管理方式的问题2.1 不能准确实施日线损计算受到技术水平方面的限制,旧有台区线损管理更多采取的是按照人工抄表周期对线损进行计算,此种方式很难第一时间发现线损异常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台区同期线损管理和线损异常分析方法
![台区同期线损管理和线损异常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a7f71a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4.png)
台区同期线损管理和线损异常分析方法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台区同期线损管理和线损异常分析方法摘要:配电设施绝缘化覆盖不够、自筹线路管理难等问题普遍存在,导致农业生产高峰期农村挂钩抽水的现象普遍存在,给线损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
本文对台区同期线损管理和线损异常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台区同期;线损管理;分析方法引言窃电现象“屡禁不止”,目前窃电现象依然存在,台区窃电用户零星、分散存在,致使窃电用户未能被及时发现,电量异常损失,引起台区高损。
1台区同期线损现状分析1.1台区负损难以彻底消灭台区户变关系不一致、采集失败、计量失准等问题导致台区线损为负。
台区基础信息数据量较大,且不断在变化,治理困难。
无线采集方式受信号影响,无法保证100%采集成功,用户用电量存在估读情况。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负损台区很难彻底消灭。
1.2光伏用户接入若该台区存在光伏用户接入,而公变终端任务中的7号任务“反向有功(总)”未及时投入,则可能造成台区日售电量少计光伏用户给公变关口倒送的电量,从而引起该台区高损。
1.3微量用电设备的影响目前大部分村中都安装有广电光节点、功率放大器、监控探头等设备,但是部分设备属于无表用电,这对小电量台区线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2影响低压台区同期线损的因素营销业务流程的影响,营销系统内用户新装、销户流程结束归档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以下简称为采集系统)内对应采集点若不同步新增、删除便会引起该台区日售电量与实际不符。
跨台区移表流程归档结束后,若当天营销系统未及时与低压GIS系统进行数据同步就会引起关联的2个台区出现线损“1正1负”的异常情况。
3台区同期线损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3.1完善台区同期线损分析机制充分利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开展台区同期线损分析工作,按照日或周的频次,动态跟踪台区线损相关指标变动情况,督导降损工作,及时掌握降损成效。
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处置手册
![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处置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1782d16b307e87101f696a8.png)
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处置手册营销部(农电工作部)前言长期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积极推动线损“四分”管理,节能降损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得不断深入,智能电能表得全面覆盖,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得广泛应用,为实现台区同期线损管理变革创造了条件,推进台区同期线损精益管理,实现降损增效势在必行。
为进一步加强台区线损精益化管理,全面做好台区技术与管理降损工作,减少“跑冒滴漏”等现象,结合当前台区线损管理得新业务、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情况,公司组织网省公司编写《国家电网公司台区线损异常处置手册》(以下简称“手册”)。
手册根据各基层单位在台区线损日常管理中遇到得各种异常问题与公司管理要求编写而成,适用于各级线损管理人员参考阅读,帮助其快速排查、定位、解决异常问题,具有较强得实用性。
按照“先内后外、由高到低、逐级治理、彻底销号”得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处理原则,手册编制涵盖了台区同期线损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异常症状、问题整改、案例分析等五部分内容。
由于水平、能力所限,手册中仍有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读者与专家不吝指正,我们也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手册内容。
编者2017年11月目录第一章台区同期线损基本概念及规范性引用文件 0第一节基本概念 0第二节规范性引用文件 (4)第二章台区同期线损管理主要内容与线损异常分析方法 (5)第一节台区同期线损管理主要内容 (5)第二节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分析处理方法 (6)一、系统诊断 (6)二、人工研判 (7)三、现场排查 (9)四、采集排查 (11)五、窃电及违约用电排查 (12)六、常态运行监控 (14)第三章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及症状 (16)第一节高损篇 (16)一、长期高损 (16)二、突发高损 (18)三、高损台区分析流程 (20)第二节负损篇 (24)一、长期负损 (24)二、小负损台区 (25)三、突发负损 (26)四、负损台区分析流程 (27)第三节不可计算线损篇 (31)一、供电量为零或空值 (31)二、用电量为空值 (33)三、不可计算线损台区分析流程 (34)第四章问题整改 (37)第一节档案因素 (37)一、台区总表电流互感器档案倍率与现场不一致 (37)二、台区内经互感器接入用户得系统档案中倍率错误 (37)三、用户计量点档案与现场不一致 (38)四、台区档案不完整 (38)五、台户关系不一致 (38)六、流程归档不同步 (39)第二节统计因素 (40)一、分布式电源上网电量未统计 (40)二、电能示值未冻结 (40)三、总表与分表电量不同期 (40)四、无表用电电量未统计 (41)第三节计量因素 (42)一、电能表电流线接反 (42)二、电能表与集中器电流回路并接 (42)三、电能表电流、电压相别不一致 (42)四、电能表故障 (43)五、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进出线接反 (43)六、电流互感器故障 (44)七、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过负荷 (44)八、电流互感器实际倍率与标称铭牌不符 (44)九、电流互感器倍率过大 (45)十、二次回路中存在异常缺陷 (45)十一、电压回路中性线断开或中性线电阻过大 (45)十二、分布式电源计量接线错误 (46)十三、台区内用户受电点在总表之前 (48)第四节采集因素 (49)一、采集信号异常 (49)二、集中器参数设置错误 (49)三、集中器连接异常 (50)四、同一台区采集模块混装 (50)五、集中器冻结数据失败或错误 (50)六、台区跨零点停电 (51)第五节窃电因素 (52)一、窃电方法 (52)二、主要检查方法 (55)三、防窃电方法 (56)第六节技术因素 (57)一、台区供电半径过大 (57)二、低压线路导线线径过细 (57)三、三相负荷不平衡 (57)四、台区功率因数低 (58)五、台区供电设施老旧 (58)第五章典型案例 (60)第一节档案因素案例 (60)案例1:营销系统、PMS等台区总表倍率与现场不一致 (60)案例2:营销系统中三相电能表倍率与现场不一致,线损异常 (61)案例3:户变关系不一致 (62)案例4:台区交叉挂接错误 (64)案例5:新装用户台区隶属关系错误 (67)案例6:分布式电源档案错误,导致台区负损 (69)第二节统计因素案例 (71)案例7:分布式电源光伏发电未采集,导致负损 (71)案例8:台区下得分布式电源用户未统计 (72)案例9:新上光伏电能表,采集异常导致台区长期负损 (73)案例10:分布式电源上网电量未统计 (74)案例11:电量未冻结 (76)第三节采集因素案例 (78)案例12:采集失败造成台区线损异常 (78)案例13:总表与分表电量不同期:时钟错误造成线损异常 (79)案例14:无表小电量未统计:配电房设备未装表直接用电 (80)案例15: 广电设备用电未装表计量 (81)第四节计量因素案例 (83)案例16:电能表电流回路进出线接反:总表接线错误 (83)案例17:电能表电流回路进出线接反:用户电能表接线错误 (83)案例18:台区总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电流被分流 (84)案例19:电能表电流、电压相别不一致引起表计不计量或少计量 (86)案例20:表计停走 (87)案例21:电能表时钟异常 (88)案例22:用户超容用电导致表计计量故障 (90)案例23:超容量用电,导致台区线损突增 (92)案例24:计量综合误差超差,造成线损率异常 (94)案例25:台区总表计量准确度偏低 (95)案例26:用户三相电能表计潜动异常 (96)案例27:电流互感器进出线接反1 (98)案例28:电流互感器进出线接反2 (99)案例29: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进出线接反3 (101)案例30:台区总表CT故障 (101)案例31:用户CT故障 (103)案例32:互感器故障导致表计电流与实际电流不符 (104)案例33: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负荷超过额定负荷 (104)案例34:台区总表失压,导致台区负损 (105)案例35:相线与零线碰触,出现失压断相,线损异常波动 (107)案例36: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负荷超过额定负荷 (108)案例37:用户超容用电导致表计计量故障 (110)案例38:电流互感器实际倍率与标称铭牌不符 (112)案例39:电流互感器倍率过大 (112)案例40:二次侧电流短接 (113)第五节窃电因素案例 (115)案例41:遥控器窃电 (115)案例42:用户电能表失压,导致台区线损突增 (118)案例43:表计内部加装电子元件窃电 (121)案例44:台区总表CT二次回路电流被分流 (123)案例45:台区总表CT二次回路电流被分流 (125)案例46:用户表前接线窃电,线损长期较高 (126)案例47:用户表前接线,导致长期高损 (129)案例48:断开电压连片窃电 (131)案例49:改变接线窃电 (132)案例50:用户私自改接计量装置窃电 (134)第六节技术因素案例 (137)案例51:供电半径大 (137)案例52:台区三相负载不平衡 (139)案例53:低压架空线路漏电 (141)案例54:低压入户线漏电 (142)案例55:表箱内部接线漏电 (145)附件 (147)附件一:低压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分析 (147)一、低压配电网各类元件损耗分析模型 (147)二、低压配电网理论线损常规计算方法 (149)附件二:台区计量用电流互感器变比配置明细表 (156)一、台区低压侧计量用电流互感器变比配置明细表 (156)附件三:台区线损管理常用参考数据 (157)一、常用导线损耗情况 (157)二、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分析 (159)三、低压线路三相不平衡线损分析(线路沿线负荷均匀分布) (161)四、同等输送功率不同功率因数下得线路损耗比较 (162)第一章台区同期线损基本概念及规范性引用文件第一节基本概念台区:指一台或一组变压器得供电范围或区域。
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
![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0d6915e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7.png)
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随着电力供应的不断增加和电网的扩大,线损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线损是指输送电能过程中电能的损耗,主要包括传输线路损耗、变压器损耗和配电设备损耗等。
线损率是衡量电力系统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线损率高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电能,还会对电网的稳定运行和市场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需要对线损异常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来降低线损率。
线损异常原因分析:1. 供电变压比例不合理:供电变压比例过高或对用户的远距离供电,将导致线路压力不稳定,增加了线路损耗。
治理措施:合理规划供电变压比例和供电范围,尽量减小输电距离。
2. 设备老化和缺乏维护:电网设备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老化、断裂等问题,影响设备的运行效果,增加了线路损耗。
治理措施: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线路负载过高:线路承载负荷超过其额定负荷,导致线路过载,进而增加线损。
治理措施:合理规划输电线路和负荷,适时进行线路改造和扩容,增加输电能力。
4. 非法用电和盗电现象:部分用户存在非法用电和盗电行为,通过非法接电、改装电表等方式获取电能,导致线路损耗。
治理措施:加强对用户用电行为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用电和盗电行为,提高用户用电诚信意识。
5. 不合理的线路走向:部分输电线路的走向不合理,经过了一些农田、建筑物等障碍物,增加了线路的遭受外力破坏的风险和线损率。
治理措施:合理规划线路走向,避开农田、建筑物等障碍物,减少线路的遭受外力破坏的风险。
6. 输电线路电阻过大:线路电阻是导致输电线损的主要因素之一,电阻过大会导致线路损耗增加。
治理措施:合理选择导线材料和电缆规格,减小线路电阻,降低线损率。
7. 变电站电流不平衡:变电站电流不平衡会导致电能流失不均,增加了线损。
治理措施:加强对变电站电流平衡的监控和调节,采取措施提高电流平衡度。
线损治理措施:1. 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电力信息系统,实现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及时发现和处理线损异常问题,提高线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处置手册营销部(农电工作部)前言长期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积极推动线损“四分”管理,节能降损工作取得显着成效。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深入,智能电能表的全面覆盖,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实现台区同期线损管理变革创造了条件,推进台区同期线损精益管理,实现降损增效势在必行。
为进一步加强台区线损精益化管理,全面做好台区技术和管理降损工作,减少“跑冒滴漏”等现象,结合当前台区线损管理的新业务、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情况,公司组织网省公司编写《国家电网公司台区线损异常处置手册》(以下简称“手册”)。
手册根据各基层单位在台区线损日常管理中遇到的各种异常问题和公司管理要求编写而成,适用于各级线损管理人员参考阅读,帮助其快速排查、定位、解决异常问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按照“先内后外、由高到低、逐级治理、彻底销号”的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处理原则,手册编制涵盖了台区同期线损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异常症状、问题整改、案例分析等五部分内容。
由于水平、能力所限,手册中仍有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读者和专家不吝指正,我们也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手册内容。
编者2017年11月目录第一章台区同期线损基本概念及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基本概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台区同期线损管理主要内容和线损异常分析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台区同期线损管理主要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分析处理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系统诊断..............................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人工研判..............................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现场排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采集排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窃电及违约用电排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常态运行监控..........................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及症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高损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长期高损..............................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突发高损..............................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高损台区分析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负损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长期负损..............................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小负损台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突发负损..............................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负损台区分析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不可计算线损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供电量为零或空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用电量为空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不可计算线损台区分析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问题整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档案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台区总表电流互感器档案倍率与现场不一致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台区内经互感器接入用户的系统档案中倍率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用户计量点档案与现场不一致............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台区档案不完整........................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台户关系不一致........................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流程归档不同步........................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统计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分布式电源上网电量未统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电能示值未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总表与分表电量不同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无表用电电量未统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计量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电能表电流线接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电能表与集中器电流回路并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电能表电流、电压相别不一致............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电能表故障............................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进出线接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电流互感器故障........................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过负荷..............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电流互感器实际倍率与标称铭牌不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电流互感器倍率过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二次回路中存在异常缺陷................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一、电压回路中性线断开或中性线电阻过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二、分布式电源计量接线错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三、台区内用户受电点在总表之前...........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采集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采集信号异常..........................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集中器参数设置错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集中器连接异常........................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同一台区采集模块混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集中器冻结数据失败或错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台区跨零点停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窃电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窃电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主要检查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防窃电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技术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台区供电半径过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低压线路导线线径过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三相负荷不平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台区功率因数低........................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台区供电设施老旧......................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典型案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档案因素案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案例1:营销系统、PMS等台区总表倍率与现场不一致..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案例2:营销系统中三相电能表倍率与现场不一致,线损异常错误!未定义书签。
案例3:户-变关系不一致......................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案例4:台区交叉挂接错误.....................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案例5:新装用户台区隶属关系错误.............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案例6:分布式电源档案错误,导致台区负损.....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统计因素案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案例7:分布式电源-光伏发电未采集,导致负损..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案例8:台区下的分布式电源用户未统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案例9:新上光伏电能表,采集异常导致台区长期负损.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案例10:分布式电源上网电量未统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案例11:电量未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采集因素案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案例12:采集失败造成台区线损异常............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案例13:总表与分表电量不同期:时钟错误造成线损异常错误!未定义书签。
案例14:无表小电量未统计:配电房设备未装表直接用电错误!未定义书签。
案例15:广电设备用电未装表计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计量因素案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案例16:电能表电流回路进出线接反:总表接线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
案例17:电能表电流回路进出线接反:用户电能表接线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
案例18:台区总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电流被分流错误!未定义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