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光纤防爆电话结构设计图

合集下载

哈尔滨管廊智能化设备清单

哈尔滨管廊智能化设备清单

监控硬盘
视频监控专用硬盘,6TB
200万像素,1/1.8"CMOS;视频输出支持1920×1080@30fps,1280×
720@30fps,分辨力不小于1100TVL(以公安部型式检验报告为准);红
外距离200米(以公安部型式检验报告为准);防爆标志:Ex d ⅡC T6
高清红外枪型网络 Gb,Ex tD A21 IP68 T80℃(以防爆合格证为准);产品需同时提供防
控制屏蔽电缆 ZR-RVVP 3*1(3种气体传感器)
控制屏蔽电缆 ZR-RVVP 4*1(温湿度传感器)
控制屏蔽电缆 ZR-RVVP 2*1(爆管液位开关)
显示屏电源线 ZR-RVV3*1.5(显示屏供电线)
显示屏网线 CAT5E,带屏蔽
控制电缆
ZR-RVSP 2*1.0(风机、水泵控制箱) 485控制
摄像机(防爆) 爆合格证、公安部型式检验报告、生产许可证、安装维修许可证;支持
最低照度可达彩色0.001Lux,黑白0.0001Lux(以公安部型式检验报告
为准);不锈钢材质构造,内部电路防护处理,满足综合管廊现场防爆
应用环境及运维要求,凝露条件下可正常工作一年以上
视频监控 系统
200万 1/1.8" 星光级CMOS超宽动态 ICR日夜型筒型网络摄像机;最小
LED显示软件
实现管廊现场气体、温湿度等显示,远程控制LED设备开启和关闭,配 置LED显示内容,设置报警阈值控制字体显示颜色等
3组报警继电器,4~20mA输出,防护等级IP67,防爆等级Exd ia IIC T6
气体检测仪(O2) Gb,功率<4w,内部电路防护处理,满足综合管廊现场应用环境及运维
证明);同一静止场景相同图像质量下,设备在H.265编码方式时,开 启智能编码功能和不开启智能编码相比,码率节约1/2。(公安部型式

建筑结构丨秒懂!综合管廊重要节点设计大全(内附详图)

建筑结构丨秒懂!综合管廊重要节点设计大全(内附详图)

建筑结构丨秒懂!综合管廊重要节点设计大全(内附详图)展开全文目前,随着我国综合管廊试点省和试点城市的确定,综合管廊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本篇文章以南京浦口新城核心区综合管廊工程和北京市朝阳区广华新城综合管廊工程为例,总结了城市综合管廊重要节点的设计方法,提出了监控中心与综合管廊的连接通道以及综合管廊之间单舱-单舱、单舱-多舱、多舱-多舱十字形节点的设计原则和思路。

综合管廊是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并设投料口、进风排风井、人员出入口、通风、监控等附属系统。

住建部于2015年5月22日发布了最新版《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 50838-2015),对2012版规范做了诸多修订完善,使综合管廊的设计、施工更加规范。

综合管廊的一些节点(如监控中心与综合管廊的连接、综合管廊之间的丁字形及十字形节点)是综合管廊的重要部分,也是综合管廊设计中的难点。

最新版规范(及之前版本)只是对上述节点做了概括性的描述,因此,这些节点的形式、位置及具体设计方法仍值得探讨,以下结合南京浦口新城核心区综合管廊工程和北京市朝阳区广华新城综合管廊工程的设计及施工配合情况,对综合管廊重要节点的设计加以总结。

工程实例:1 南京浦-新城核心区综合管廊工程本工程新建综合管廊长约10.2 km,为环网状布置。

目前,工程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将于2015年年底前全面建成。

此综合管廊断面分为3种(见图1~图3),收纳给水管、江水源空调供回水管、电力及电信线缆(见表1)。

2 广华新城综合管廊工程该工程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地区,新建4条综合管廊,呈井字形布局,全长约4.2 km。

目前该工程土建部分已基本完成施工,预计2015年年底前全面竣工。

管廊断面主要有2种,均为双舱断面(见图4、图5)。

分为水信舱和热力舱,水信舱收纳给水管、再生水、电信线缆;热力舱内为热力供回水管(见表2)。

节点设计节点类型综合管廊工程设计中出现的重要节点在上述两个工程均有体现,如监控中心与综合管廊之间的连接通道、管廊之间的丁字形和十字形节点、人员出入口、进排风井及配电设备井等,结合上述两个工程实例,本文重点介绍监控中心与综合管廊之间的连接通道及管廊之间的3种十字形节点:①单舱-单舱节点;②单舱-多舱节点;③多舱-多舱节点。

光缆结构图

光缆结构图

单芯圆形室内光缆裸光纤 涂覆层 紧套被覆层 芳纶纱加强元件 护套双芯扁型室内光缆Ⅰ型裸光纤 涂覆层 紧套被覆层 芳纶纱加强元件 护套紧套光纤纤芯 包层 一次涂覆层 紧套被覆层12芯光纤带示意图紧套被覆层护套芳纶纱加强元件涂覆光纤多芯配线室内光缆Ⅰ型(12芯)非金属中心加强元件芳纶纱加强元件护套紧套光纤芳纶纱加强元件护套紧套光纤多芯配线室内光缆Ⅳ型(4×12芯)子缆单元选择性中心加强元件 包带 总护套子缆单元紧套光纤芳纶纱加强元件护套多芯分支室内光缆Ⅰ型(6芯)非金属中心加强元件 选择性包带 护套单芯光缆撕裂绳 外包带层 护套非金属中心加强元件 内包带层单芯光缆光纤带扁形室内光缆Ⅰ型(12芯)光纤带芳纶纱加强元件护套光纤带扁形室内光缆Ⅱ型(12芯)光纤带芳纶纱加强元件护套光纤带扁形室内光缆Ⅲ型(8芯)内护套芳纶纱加强元件总护套光纤带选择性非金属中心加强元件芳纶纱加强元件护套野战光缆Ⅰ型(6芯)芳纶纱加强元件护套带加强的圆形空心套管着色涂覆光纤加强元件(FRP/钢丝)外护套自承式皮线光缆着色涂覆光纤加强元件(FRP/钢丝)护套皮线光缆Ⅰ型管道用皮线光缆着色涂覆光纤FRP加强元件铝塑复合带外护套开缆绳阻水带护套非金属中心加强元件Central Strength Member 填充绳FRP护套Jacket单芯光缆Simplex Cable阻水材料Water blocking materials。

综合布线系统及光纤入户PPT

综合布线系统及光纤入户PPT

二、综合线系统的组成
2.4管理间子系统:
1.概念:管理间子系统也称为电信间或者配线间,是专门安装楼层机柜、配线架、交换机和配线设备的楼层管理间。 2.管理间子系统,多数情况下采用6U-12U壁挂式机柜,一般安装在每个楼层的竖井内或者楼道中间位置。 3.组成: 机柜
一、综合布线系统基本结构
·
建筑群中心机房
大楼设备间
大楼设备间
大楼设备间
大楼设备间
楼层配线间
楼层配线间
信息点
信息点
信息点
信息点
信息点
楼层配线间
楼层配线间
楼层配线间
楼层配线间
信息点
信息点
信息点
信息点
信息点
信息点
信息点
信息点
分布式(三级)
分布式(二级)
集中式
二、综合线系统的组成
2.1综合布线子系统分布:
光缆交接箱
ONU
分光器
五、光纤入户室外 (ODN)布线模型
5.1楼宇住宅模型:
5.1楼宇住宅模型:
五、光纤入户室外 (ODN)布线模型
五、光纤入户室外 (ODN)布线模型
5.2 别墅模型:
光缆交接箱+光缆分纤箱+ 分光器
5.2 别墅模型:
五、光纤入户室外 (ODN)布线模型
六、光纤入户室内布线模型
二、综合线系统的组成
2.5垂直子系统:
1.概念:通过主干线缆将设备间系统与各楼层管理间子系统连接起来。 2.通信介质一般选用为及光纤、大对数电缆。
2.6设备间子系统:
二、综合线系统的组成
1.概念:设备间子系统应由语音、图像、数据等各种设备及其配线设备和主配线架等组成。

综合管廊工程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

综合管廊工程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

一、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1、在管廊含电力电缆的舱室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含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常规火灾监控与报警、电气火灾监控与报警、防火门状态监控与报警、消防电话及联动控制等。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联动型,自带蓄电池备用电源)、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电气火灾控制器、模块箱等组成。

3、管廊内每个分变电所设置1套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联动型,自带蓄电池备用电源)作为区域火灾控制器,负责区域火灾监控及联动控制。

区域火灾控制器设置在本区域内分变电所火灾机柜中,各区域火灾控制器通过火灾专用光缆组环网,并通过火灾专用光缆环网将火灾信息上传管廊控制中心。

4、在区域火灾控制器设置处设置一套消防电话主机,在设置风机的进/排风井及分变电所等重要场所分别设置一套消防专用电话分机。

消防专用电话分机,应固定安装在明显且便于使用的部位,并应有区别于普通电话的标识。

消防电话应采用专用电话网络。

5、在管廊含电力电缆的舱室沿舱顶贴顶安装点式感烟探测器(应有防渗水的保护罩,应有防潮措施),平均每10m安装一个,且每一个点式感烟探测器探测半径不超过5m。

6、在管廊含电力电缆的舱室沿人行走道安装手动报警按钮,平均每约50m安装一个。

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25m。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宜设置在疏散通道或出入口处。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操作的部位。

当采用壁挂方式安装时,其底边距地高度宜为1.3m~1.5m,且应有明显的标志。

7、在管廊含电力电缆的舱室设置火灾声光报警器,平均每50m安装一个,安装高度距地不低于2.2m。

每个报警区域内应均匀设置火灾声光报警器,其声压级不应小于60dB;在环境噪声大于60dB 的场所,其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

8、在管廊含电力电缆的舱室的逃生口和人员出入口附近安装一套手动报警按钮(底边距地高度宜为1.3m~1.5m安装)和火灾声光报警器(底边距地不低于2.2m)。

基于智慧线的综合管廊安防通讯一体化系统

基于智慧线的综合管廊安防通讯一体化系统

基于智慧线的综合管廊安防通讯一体化系统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增大,综合管线建设规模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凸现,一些城市相继发生大雨内涝、管线泄漏爆炸、路面塌陷等事件,严重影响着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秩序。

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综合管线事故平均每天高达5.6起,每年由于路面开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

面对当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中央适时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文件: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中小城市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综合管廊项目。

新建道路、城市新区和各类园区地下管网应按照综合管廊模式进行开发建设。

国办发〔2015〕61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对城市管廊建设做了统筹规划。

《指导意见》指出管廊配套系统应具有智能化管理水平,满足运营维护需要。

而在 GB50838-2015《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中,则具体框定了该类系统的建设要求。

综合管廊是一项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它主要解决以下四个城市问题,1、消除城市“拉链路”保证城市交通通畅的需要。

2、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需要。

3、保证城市地下管线安全运营的需要。

4、节约城市土地资源的需要。

关键词:智慧线;物联网;综合管廊;信息化管理平台绪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把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作为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统筹地下管线规划建设、管理维护、应急防灾等全过程,综合运用各项政策措施,提高创新能力,全面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

要求各城市及相关主管部门要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结合地区特点,鼓励管道权属单位开发、应用地下管线监控预警技术,实现智能监测预警、有害气体自动处理、自动报警、防爆、井盖防盗等功能,提高地下管线安全管理效能,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

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综合管线事故平均每天高达5.6起,每年由于路面开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城市综合管廊的应用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城市综合管廊的应用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城市综合管廊的应用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综合管廊作为一种新型建筑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为了更好地管理维护城市综合管廊的运营,对于其内部的环境参数、设备状态等信息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监测手段存在着诸多的缺陷,而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则成为了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一种新型技术。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是一种利用光纤本身作为传感器来实现各种参数监测的新型技术。

其原理是将一段光纤分成许多小段,通过激光的反射和折射来确定光纤内部的参数变化情况,从而实现对环境温度、拉伸力、压强等参数的监测。

该技术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无电磁干扰、长寿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航天等领域。

在城市综合管廊的应用上,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可以实现对管廊内部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例如温度、湿度等。

同时,其还可以通过监测管廊结构的变化情况,实现管廊内部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例如管道是否漏水、线路是否短路等。

通过这些数据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管廊内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修复,以保障管廊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在城市综合管廊应用领域,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需要进行埋设,所以在管廊建设之前就需要对其进行规划和设计,增加了建设成本。

其次,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数据较多,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对于操作和维护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总的来说,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城市综合管廊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和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管廊内部环境和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可以提高管廊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完善其在城市综合管廊中的应用。

对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城市综合管廊应用的研究,主要包括传感器的布置、数据采集和处理、安全性等方面。

首先,在布置传感器上,需要考虑管廊的结构和长短等因素。

由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是利用光纤本身作为传感器,因此在布置光纤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光纤的曲率和拉伸情况,避免光信号受到干扰。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电话广播系统解决方案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电话广播系统解决方案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电话广播系统解决方案综合管廊紧急电话与广播调度系统解决方案目录一、系统行业概述 (4)二、系统设计依据 (5)三、系统设计原则 (6)四、系统方案架构图 (7)五、系统设计描述 (8)1、监控中心 (8)2、管廊道内部 (9)六、系统主要功能 (10)1、调度管理 (10)2、紧急电话通话 (10)3、广播喊话 (11)4、广播音乐 (11)5、报警管理 (12)6、通话录音 (12)7、视频联动 (13)七、系统主要优势 (13)1、离线对讲功能 (13)2、多级管理结构 (13)3、融合调度管理 (13)4、智能事件检测功能 (14)5、信号传输优势 (15)6、系统高可用性 (16)7、核心价值 (17)八、主要设备介绍 (17)1、对讲广播调度主控机 (17)2、多媒体管理控制台 (19)3、多媒体对讲广播调度软件 (20)4、对讲广播话机 (21)5、通信分站主机 (22)6、通信分站副机 (23)7、防水喇叭 (24)一、系统行业概述城市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管廊,是一种现代化、科学化、集约化的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能够有效的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有利于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有利于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拉动社会资本投入、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

管廊道作为地下工程,同时管廊内由于运行着各种电力、水利和通信设备管线,使得管廊内部具有极度复杂的电磁环境,这两项条件使得手机信号难以进入到管廊内,因此,管廊内的紧急电话成为了唯一与外界通讯的工具,这就决定了管廊应急电话不能等同于其他的行业电话。

它是做为一种通讯保障系统,为管廊内工作人员提供实时、稳定、全程覆盖的通讯需求,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管廊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综合管廊安防通信一体化系统设计

综合管廊安防通信一体化系统设计

综合管廊安防通信一体化系统设计蒋建彬【摘要】针对宁波通途路综合管廊的安全防范与通信系统,提出了综合管廊安防通信一体化系统设计.安防通信一体化系统是一套适合综合管廊场景应用的系统,为用户提供全廊道入侵探测及定位、人员精准定位、在线式电子巡查、无线语音通信、物联网融合通信等服务,实现多系统、多功能的深度融合.【期刊名称】《现代建筑电气》【年(卷),期】2018(009)010【总页数】5页(P14-18)【关键词】综合管廊;安全防范;入侵报警;无线对讲;物联网;人员定位;电子巡查【作者】蒋建彬【作者单位】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550 引言综合管廊作为地下构筑物,容纳电力、通信、供水、燃气、热力等管线,是保障城市安全运行的生命线,其往往呈带状,延绵数千米,甚至数十千米。

综合管廊日常运行过程中,安全防范和通信是不可或缺的[1-2]。

本文针对宁波通途路综合管廊的安全防范与通信系统,提出安防通信一体化系统设计优化建议。

1 项目概况宁波通途路综合管廊工程长约为5.4 km,西起世纪大道,东至东外环,分高压电力舱、综合舱。

入廊管线包含高压电力(220 kV、110 kV)、10 kV电力、通信、供水管线。

起终点接入福明变、新乐变路段管廊采用明挖施工,长约为0.7 km;中间段管廊采用盾构施工,长度约为4.6 km。

在海晏路及东外环处各设置两条电力顶管隧道,总长约为170 m。

2 安防通信一体化系统安防通信一体化系统是一套适合综合管廊场景应用的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全廊道入侵探测及定位、人员精准定位、在线式电子巡查、无线语音通信、物联网融合通信等服务,实现多系统、多功能的深度融合,是物联网技术在城市综合管廊领域的成功应用。

安防通信一体化系统由管理层、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和终端层组成,系统拓扑图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拓扑图(1) 管理层包括综合管理软件服务器(MP)和监控显示终端。

城市综合管廊基础知识 ppt课件

城市综合管廊基础知识  ppt课件

ppt课件
17
相关的国家规范
• 1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 • 2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 • 3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16 • 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 5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
ppt课件
10
成都市 监控中心规划
• 根据成都市综合管廊总体规划监控中心采 用“1+1+N”的模式,即成都市监控中心应 一个主总监控中心(成都市金牛区金周 路),天府新区监控中心作为灾备中心, 其他监控中心作为N个分控中心。
ppt课件
11
现场设备间
• 设置于综合管廊现场,用于综合管廊沿线 区域监控与报警系统的控制及汇聚设备集 中安装的空间。(200米1个防火分区,每 个防火分区1个现场设备间)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 警系统、防火门监控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监控中心)
ppt课件
15
系统架构
ppt课件
16
三级控制+两级管理的架构
• 1 每个防火分区管廊信息集成到设备层。 • 2 各设备层信息集成到变电站(101-108),
这是第一个环网(光纤电话、安防系统、环 境监控). • 3 各变电站信息集成到监控中心(S1-S4),这 是第2个环网。 • 4 监控中心再传到总控中心。
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
内部交流资料 -成渝管廊项目部
ppt课件
1
目录
• 一 管廊的概述 • 二 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 • (一)环境与设备监控 • (二)安全防范系统 • (三)通信系统 • (四)火灾报警系统 • (五)可燃气体报警系统 • (六)综合布线系统 • 三 综合管廊防爆的基础知识 • 附: IP防护等级介绍

综合布线系统结构图

综合布线系统结构图

超5类UTP*14 超5类UTP*5 超5类UTP*10 超5类UTP*4 超5类UTP*5
接入交 换机
北塔12层配线间
超5类UTP*4
超5类UTP*6 超5类UTP*2
(38点)
2F 1F
南塔7层配线间
3、综合布线管线路由图
3
, 综 合 布 线 路 由 图 , 信 息 点 分 布 图
4、机柜配线架信息点分布图
47美国西蒙siemon公司5amp安普公司德国科龙krone公司8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9万泰wonderfulelite综合布线系统10dintek鼎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11广州市唯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485类图纸1网络拓扑结构图2综合布线系统拓扑结构图3综合布线管线路由图4楼层信息点平面分布图5机柜配线架信息点分布图绘图软件简介1autocad2microsoftofficevisiostars4909cernetinternetrgwall1000rgs6806rgs6810院系网络院系网络无线网络部署无线网络部署stars355024rgs6806rgs6810stars2126g50g图图书书馆馆stars355012gstars2126g50gstars2126g50g网络实验室网络实验室stars355024gstars2126g50gstars355012g宿舍楼宿舍楼rgwsg108r体育场馆等starviewstarview网管平台网管平台网警安全网警安全策略平台策略平台rgrgsamsam安全安全计费管理平台计费管理平台应用服务器群应用服务器群stars680811网络拓扑结构图网络拓扑结构图2综合布线系统拓扑结构图超5类utp10超5类utp14超5类utp4超5类utp5超5类utp10超5类utp572点38点1f7f8f2f11f9f10f超5类utp7中心机柜超5类utp4超5类utp19超5类utp10超5类utp16超5类utp10超5类utp14超5类utp13超5类utp15超5类utp16超5类utp18超5类utp10超5类utp14超5类utp15超5类utp15超5类utp11超5类utp1587点89点19f14f12f13f18f16f15f22f20f21f25f23f24f29f28f26f27f30f超5类utp8超5类utp4超5类utp8南塔18层配线间南塔10层超5类utp4南塔26层配线间6芯室外多模光缆1接入交换机超5类utp4超5类utp7超5类utp8超5类utp2超5类utp6超5类utp5北塔12层配线间12芯室内多模光缆153点9f8f7f12f10f11f超5类utp5超5类utp6超5类utp5超5类utp7超5类utp6超5类utp7超5类utp7超5类utp6超5类utp4超5类utp4超5类utp9超5类utp6超5类utp4

常用光缆的介绍和图纸

常用光缆的介绍和图纸

GYTA(金属加强构件、松套层绞填充式、铝-聚乙烯粘结护套通信用室外光缆)光缆的结构是将单模或多模光纤套入由高模量的塑料做成的内填充防水化合物松套管中。

缆芯的中心是一根金属加强芯,对于某些芯数的光缆来说,金属加强芯外还挤包一层聚乙烯(PE)。

松套管(和填充绳)围绕中心加强芯绞合成紧凑和圆形的缆芯,缆芯内的缝隙充以阻水化合物。

铝塑复合带纵包后挤塑聚乙烯护套。

▲结构示意图特点●精确控制光纤的余长保证了光缆具有很好的抗拉性能和温度特性●PBT松套管材料具有良好的耐水解性能,管内充以特种油膏,对光纤进行保护●PE护套具有良好的抗太阳辐射性能●光滑的外护套使光缆在安装中可以有更小的摩擦系数●采用下列措施来确保光缆的防水性能:松套管内填充特种防水化合物;完全缆芯填充;铝塑复合带防潮层●铝带侧压指标没有钢带好,但防潮隔锈效果优于钢带,GYTA用于穿管时寿命长。

使用范围:架空、管道GYTS(金属加强构件、松套层绞填充式、钢-聚乙烯粘结护套通信用室外光缆)光缆的结构是将单模或多模光纤套入由高模量的塑料做成的内填充防水化合物松套管中。

缆芯的中心是一根金属加强芯,对于某些芯数的光缆来说,金属加强芯外还挤包一层聚乙烯(PE)。

松套管(和填充绳)围绕中心加强芯绞合成紧凑和圆形的缆芯,缆芯内的缝隙充以阻水化合物。

钢塑复合带纵包后挤塑聚乙烯护套。

▲结构示意图特点:●精确控制光纤的余长保证了光缆具有很好的抗拉性能和温度特性●PBT松套管材料具有良好的耐水解性能,管内充以特种油膏,对光纤进行保护●钢-聚乙烯护套具有优良的抗压性能●光滑的外护套使光缆在安装中可以有更小的摩擦系数●PE护套具有良好的抗太阳辐射性能●采用下列措施来确保光缆的防水性能:松套管内填充特种防水化合物;完全缆芯填充、钢塑复合带防潮层。

使用范围:直埋GYTY53(金属加强构件、松套层绞填充式、聚乙烯护套、纵包皱纹钢带铠装、聚乙烯套通信用室外光缆)光缆的结构是将单模或多模光纤套入由高模量的塑料做成的内填充防水化合物松套管中。

探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电气设计要点张鹏

探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电气设计要点张鹏

探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电气设计要点张鹏发布时间:2021-08-18T07:15:52.590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5期作者:张鹏[导读]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市政投资建设的一类公共隧道,其既能够统筹布局电力通道、通信排管、给排水管道、燃气线路等城市重点管道线路,又能够非常高效地减少位于城市地面上放的线路管道的数量与位于地表之上的各式各样的井盖,从而提升市政设施检查、维修、设施后期护理工作的效率,降低因道路反复开挖所导致的超额工作量,极大程度上开发和运用了城市的地下空间,在新时容县城乡建设服务中心广西玉林市容县 537500摘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市政投资建设的一类公共隧道,其既能够统筹布局电力通道、通信排管、给排水管道、燃气线路等城市重点管道线路,又能够非常高效地减少位于城市地面上放的线路管道的数量与位于地表之上的各式各样的井盖,从而提升市政设施检查、维修、设施后期护理工作的效率,降低因道路反复开挖所导致的超额工作量,极大程度上开发和运用了城市的地下空间,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为城市的日常运行提供了夯实的基础设施基础。

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深入分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电气设计要点,希望可以给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电气设计前言综合管廊一般指的是位于城市地表之下,能够放置两种类型及以上城市工程管道线路的构筑物和对应的附属设施。

其能够将“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彻底攻克,还能够将地上的空间大面积留作他用,在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的基础之上,强化了城市管道线路抗灾抗险的能力,为城市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切实的保障,大幅度提升并加强了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是极具集约性与科学性的城市综合管道线路工程。

1 项目概况本文以笔者所参与的某个管廊项目为案例,这一地下综合管廊长度在1.3千米左右,容纳的管道线路包括有:电力线路、通信线路、给水管道、再生水管道、天然气管道和热力管道。

城市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安防通信一体化解决方案智慧线

城市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安防通信一体化解决方案智慧线

城市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基于“智慧+”的物联网融合通信系统解决方案目录1. 项目背景及建设目标 (4)1.1 项目背景 (4)1.1.1 城市综合管廊项目背景 (4)1.1.2 城市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 (5)1.1.3 基于“智慧+”的物联网融合通信系统 (6)1.2 “智慧+”物联网融合通信系统建设目标 (9)1.2.1 第一层次建设目标(基础网络) (9)1.2.2 第二层次建设目标(业务应用) (10)1.2.3 第三层次建设目标(应用拓展) (12)1.3 建设原则 (13)1.3.1 设计与建设原则 (13)1.3.2 规范及标准 (13)2. 建设方案 (15)2.1 技术路线 (15)2.1.1 “智慧线”技术简介 (15)2.1.2 “智慧墙”技术简介 (17)2.1.3 “智慧芯”技术简介 (19)2.2 系统架构 (20)2.2.1 “智慧+”城市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架构概述 (20)2.2.2 “智慧+”城市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构成图 (21)2.2.3 “智慧+”系统管廊安装示意图 (22)2.2.4 “智慧+”系统节点工程覆盖示意图一 (23)2.2.5 “智慧+”系统节点工程覆盖示意图二 (24)2.3 系统功能 (25)2.3.1 物联网通信平台 (25)2.3.2 宽带接入功能 (25)2.3.3 物联网融合通信平台建设 (25)2.3.4 语音通信 (25)2.3.5 出入口控制系统 (25)2.3.6 工作人员精确定位及行动轨迹 (26)2.3.7 入侵精度定位及视频联动 (26)2.3.8 电子巡查系统 (26)2.3.9 广播系统 (26)2.3.10 移动视频传输 (27)2.3.11 应急救援 (27)2.3.12 智能APP应用(例一:在线巡查管理) (27)2.3.13 与其他系统的联动与融合 (27)2.4 设备选型 (28)2.4.1 TSM(Tunne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oin)综合信息控制器 (28)2.4.2 智慧线 (29)2.4.3 智慧线扩展基站FN (30)2.4.4 移动基站(本安型) (30)2.4.5 本安型标识卡 (31)2.4.6 本安型手持终端 (32)2.4.7 智能型手机通信模块 (34)2.4.8 TSM智慧线接入模块 (37)2.4.9 快速连接器 (38)2.4.10 语音通信服务器 (38)2.4.11 语音通信网关 (39)2.4.12 应用业务服务设备 (40)2.4.13 联动平台服务器 (40)2.4.14 部分专业配套设备(可选) (42)2.4.15.1. 智慧井盖 (42)2.5 软件介绍 (43)2.5.1 软件初始界面 (43)2.5.2 入侵探测与视频联动模块 (43)2.5.3 人员定位模块 (45)2.5.4 电子巡查模块 (46)2.5.5 话务台模块 (49)2.5.6 系统设置模块 (49)2.5.7 手机APP (50)3. 方案优势 (52)3.1 通信、定位、安防一体化 (52)3.2 微功率分布式通信 (52)3.3 无线信号均匀无死角 (52)3.4 永远在线的通信 (53)3.5 高精度的定位 (53)3.6 复杂环境快捷实施 (54)3.7 智能监控极简维护 (54)3.8 本质安全型产品 (54)3.9 IP防护等级高 (54)1. 项目背景及建设目标1.1 项目背景1.1.1 城市综合管廊项目背景城市综合管廊(日本称“共同沟”、台湾称“共同管道”),就是城市地下管道的综合走廊。

城市综合管廊数字无线通信对讲系统技术方案普通天馈型

城市综合管廊数字无线通信对讲系统技术方案普通天馈型

·城市综合管廊项目数字无线通信(对讲)系统方案设计单位:河南讯罗通信技术有限公司2015年05月22日目录1. 工程概况描述 (3)1.1 需求分析 (3)1.2 系统设计依据 (3)2. 无线对讲机覆盖系统设计 (3)2.1 设计概述 (3)2.2 系统架构及设备布局 (4)3. 数字无线对讲系统优势 (4)4. 设备简介 (5)4.1 SLR 5300数字中继转发站(摩托罗拉) (5)4.2 FH420-2发射合路器(讯罗通信) (5)4.3 JF420-2接收分路器(讯罗通信) (5)4.4 SGQ-420D宽带大功率双工器(讯罗通信) (6)4.5 7/8’’射频同轴电缆(国产优质) (6)4.6 DXTX-420定向天线(讯罗通信) (6)4.7 GFQ-420-2功分器 (7)4.8 XL-JDJ420光纤近端机(讯罗通信) (7)4.9 XL-YDJ420光纤远端机(讯罗通信) (8)5. 系统配置 (8)1.工程概况描述XX综合管廊配套工程全长XX米,宽度为XX米。

为保障XX综合管廊内部管理工作的有序和安全,无线通信系统是必不可少的通信平台,系统为工作人员提供清晰保真的移动中的语音交流及覆盖整个管廊的通信范围,使得内部人员可即时有效的进行工作的安排和协调,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管廊内部安全保障的能力。

1.1需求分析根据业主的要求及对讲机覆盖系统建设的特点,我们认为系统应满足以下几点:•设计的对讲机覆盖系统的覆盖区域为整个综合管廊内部;•系统设计两个数字信道主机提供四组频道供工作人员使用,四个频道同时在线,互相可切换通信的工作频道,并不会互相产生干扰;并且可以根据分组的增加,方便的增加设备,来达到扩容的目的。

•本系统设计采用的频率为当地无线电管理局获得许可,并可在建成后获得系统使用许可证;•整个对讲机覆盖系统采用光纤和漏泄电缆组成的管廊内有源分布系统来实现信号的覆盖;1.2系统设计依据•项目使用部门要求;•最新工信部666号文件:150MHZ、400MHZ专用对讲机信道间隔由25KHZ调整为12.5KHZ,每个信道可安排一或两个时隙;按照《150MHZ、400MHZ频段数字对讲机设备无线射频技术指标》对该频段内数字对讲机设备进行无线电发射型号核准,同时自2010年1月1日起,停止对该频段内模拟对讲机设备的型号核准,已取得型号核准证的模拟对讲机设备,在型号核准证到期后,不再予以办理延期手续;•国家无线电管理局室内覆盖系统设计的标准和规范;•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国无管[1994]19号文《关于公众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使用频段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国标GB8702-88);•GB/T 50311-2000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 926.1-1997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一部分总规范;•YD/T 5082-99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图集;•参考以往大量室内覆盖系统的案例基础上,并结合某项目区域的系统设计,尽力避免了以往设计中出现的问题,采用可靠的技术和材料以提高此次设计中系统地合理性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