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训练:考点30古代商业的发展语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30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1、公元前679年,齐国会盟诸侯达成协定,“市赋(市场交易税)百取其二,关赋(进出口关税)百取其一”。公元前678年,齐国再度会盟诸侯,“修道路,偕度量,一称数(统一斤两称数)”。这材料反映了( )

A.交通改善便利了商业发展 B.区域之间长途贸易兴盛

C.区域性统一市场日渐形成 D.齐国通过会盟成为霸主

2、“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

C.地方行政机构的权力扩大 D.边患问题得到解决

3、唐朝长安的东市和西市跟坊一样,四周皆有高大的围墙。宋敏求《长安志》记载其规模大,每个市约占2个坊的面积,市内有4条大街,围墙四面各有2个门,城门定时开闭。这反映了当时()

A. 市和坊交织在一起的现象

B. 市场具有封闭性的特征

C. 加强了对商人的户籍管理

D. 长安在世界居领先地位

4、从周代开始一直存在宵禁制度(禁止夜间活动)早晨鼓声城、坊、市三门一齐打开,日暮鼓声城、坊、市三门一齐关闭。唐大和五年(831年)京城坊门“或鼓未动即先开,或夜已深犹未闭”。唐诗人王建(768—835)“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开成五年(840年)十二月敕“京夜市宜令禁断”。由此可见唐朝晚期( )

①抑商政策开始改变②商业发展促使政策的调整

③夜市已经比较繁荣④政府依然禁绝夜市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5、徐光启在《海防迂说》中说:“厉禁之后又负其资而不偿,于是倭舡至而索负,且复求通;奸商竞不偿,复以危言撼官府,倭人乏食,亦辄掳掠。”徐光启认为解决倭患的主要方式是()

A. 严惩“奸商”

B. 厉行海禁

C. 进行正常的对外贸易

D. 安抚和镇压并用

6、唐代长安东西两市见于记载的有肉行、绢行、药行、大衣行、秤行、鼓行、铁行等;而

当时一些新兴的工商业城市中,同类商品也多集中在一个区域进行交易。由此可见当时()A. 商品销售的专业化 B. 城市经济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C. 手工业生产分工细

D. 城市经济活动不受官府限制[]

7、日本学者加藤繁说:“坊的制度——就是用墙把坊围起来,除了特定的高官以外,不许向街路开门的制度——到了北宋末年已经完全崩溃,庶人也可以任意面街造屋开门了。”这一变化有助于( )

A. 江南地区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B.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C. 商业从农业、手工业中的分离

D. 城市商业空间的拓展

8、西汉昭帝时召开盐铁会议,代表政府的桑弘羊与代表民间的贤良文学,就西汉以来的财政经济政策等问题展开辨论。会后政府颁布法令,改酒业官营为向卖酒者征税,又下令罢关内铁官,部分地允许私人采炼和贩运铁器,这反映出当时()

A. 盐铁官营不利于国家统一

B. 政府抑商政策发生异变

C. 官省经济由影张转向收敛

D. 民意左右着政府的决策

9、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三十多位大商人立传,并提出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当遵循“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的原则。据此可知,司马迁()

A. 赞同汉武帝的商业政策

B. 反对逐利致富的社会风气

C. 强调商业发展顺其自然

D. 颠覆了儒家推崇的义利观

10、“夜市喧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天街买卖,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这材料中描绘的这种经济现象出现在()

A. 西汉

B. 隋唐

C. 北宋

D. 元朝

11、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A. 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B. 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 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D. 奢靡风气瓦解传统伦理

12、北魏时洛阳城内有大市、小市、四通市,总称“洛阳三市”,市内有钟鼓,开市、散市都以击鼓为号,并设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正确的是()A.北魏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 B.城市管理为唐宋所仿效

C.有利于城市商业有序发展 D.推动了商业市镇的兴起

13、宋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选项中属于宋代的是()

A. 海上丝绸之路开辟

B. 城市盛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C. 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D. 茶馆酒楼等常常营业到三更

14、明朝万历年间《嘉定县志》记载:“(嘉定布)商贾贩鬻,近自杭、翕、清、济,远至蓟、辽、山、陕。”嘉靖《江西省大志》记载:“(江西景德镇瓷器)自燕而北,南交趾,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较快 B.景德镇制瓷业开始兴起

C.嘉定是世界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D.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形成

15、秦朝“半两”钱,汉代“五铢”钱,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此后历代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币值与钱币重量逐渐脱钩。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A. 阻碍工商业的发展

B. 税收政策转向以征收货币为主

C. 土地兼并逐渐加剧

D. 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

16、“大同薛氏三兄弟,乔家大院的主人……由商而官展玉泉……盐商祭酒杨继美,崇尚仁德李明性……票号始祖雷履泰……金融大亨贾继英,豪门国戚孔祥熙……”该歌谣反映了( )

A.晋商经营具有典型的家族性特征 B.晋商经营多元化且官商勾结

C.晋商分布广泛,经营遍及中外 D.晋商恪守职业道德,长盛不衰

17、明清小说《拍案惊奇》中描写了一位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这一现象所产生的影响是( )

A. 削弱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B. 制约了工商业扩大再生产

C. 扩大了手工业品的市场

D. 不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

18、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下列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 明朝民间的海外贸易走私情况较为严重

B. 明朝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