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建筑暖通空调设计.doc
工业厂房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
![工业厂房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05ca0c8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8.png)
工业厂房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工业厂房的暖通空调是整个厂房的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节能设计十分关键。
以下是工业厂房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方面的一些建议:1. 确定合适的空调系统:根据工业厂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空调系统,如集中式空调系统或分散式空调系统。
集中式空调系统适用于较大的厂房,可以通过集中供冷、供暖的方式实现节能;分散式空调系统适用于面积较小的厂房,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独立调节温度。
2. 合理设置送风口和回风口:送风口和回风口的位置需要合理设置,以实现均匀的空气流通和温度分布。
避免送风口和回风口之间的短路现象,减少冷热风混合导致能量浪费。
3. 控制空调系统运行时段:根据工业厂房的生产时间和人员活动情况,合理设置空调系统的运行时段。
在不需要使用空调的时段,关闭系统或调低系统的运行功率,节省能源。
4. 优化空调系统控制策略:采用智能化的控制系统,通过监测空气温度、湿度和人员活动情况等参数,实现自动调节空调系统的运行。
在人员流量较小的时段可以降低空调的运行功率,减少能耗。
5. 合理选择空调设备:选用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如使用高效的压缩机、风机和换热器等。
合理配置设备容量,避免设备过大或过小导致能源浪费。
6. 加强厂房建筑隔热:提高厂房建筑外墙、屋顶和地面的隔热性能,降低室内外热量交换,减少空调系统的负荷。
7. 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定期进行空调设备的维护和清洁,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效率。
清洗空调设备的滤网,保持空气畅通,减少能耗。
8. 合理利用自然通风:在适宜的季节,利用自然通风降低室内温度。
合理设置门窗和通风口,增加通风量,减少空调系统的使用时间。
9. 配备节能的照明设备:合理选择厂房的照明设备,采用节能灯具或LED照明,降低能耗。
工业厂房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通过合理的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和运行管理,可以实现工业厂房暖通空调的高效节能。
员工的节能意识培养也是节能设计的重要环节,通过员工参与节能行动,共同实现能源的节约与环保。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https://img.taocdn.com/s3/m/16d51d84fab069dc5122013c.png)
对《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 计规范》GB50019—2003的 修订任务。
修订情况
《工业建筑采暖通 风与空气调节设计 规范》
2012. 12. 12编 制组成立暨第一次 编制工作会议在北 京召开。
2013年12月10日 通过审查
2016年2月1日实施
原《采暖通风与 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同时废止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 乡建设部
公
告
第 822 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
范》的公告
现批准《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 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50019-2015, 自 2016 年 2 月 1 日起实施。其中,第 5.4.12、 5.5.2、5.7.4、5.8.17、6.1.13、6.2.2、6.3.2、 6.3.10、6.4.7、6.9.2、6.9.3、6.9.9、6.9.12、 6.9.13、6.9.15、6.9.19、6.9.30、8.5.6、 9.1.2、9.4.4(4)、9.7.12、9.11.3、10.2.12、 11.2.11、11.6.7 条(款)为强制性条文, 必须严格执行。原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 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同时废止 。
2008年12月24日,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 气调节设计规范》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编制工作会议在北京 召开。
2010年12月2日在北京通过审查 2012-01-21发布 2012-10-01实施 2012年8月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进行宣贯
《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2012
谈高大空间建筑暖通空调设计
![谈高大空间建筑暖通空调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8b6501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a.png)
谈高大空间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摘要】高大空间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类建筑通常具有较大的空间体积和复杂的结构,需要合理设计的暖通空调系统来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能耗的节约。
本文从高大空间建筑的特点和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原则入手,介绍了在这类建筑中的设计方法和节能技术。
也提出了高大空间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所面临的技术挑战,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讨论,可以更好地理解高大空间建筑的特殊需求,为未来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大空间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研究背景,特点,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节能技术,技术挑战,发展趋势,总结与展望。
1. 引言1.1 高大空间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重要性高大空间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重要性在于其对建筑环境舒适性和能耗节约的重要影响。
在高大空间建筑中,由于空间体积较大,空气流通性较差,温度分布不均匀等特点,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以保证建筑内部温度、湿度等参数的稳定和舒适。
高大空间建筑通常具有较高的能耗,因此设计一个高效的暖通空调系统对于节能减排至关重要。
高大空间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在高大空间建筑中,室内排风困难,易造成空气污染和细菌滋生,而良好的暖通空调设计可以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障居住者的健康。
高大空间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不仅关乎建筑内部环境的舒适性和能耗节约,也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对于未来高大空间建筑的设计与建设而言,重视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以确保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舒适生活。
1.2 研究背景:高大空间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是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高大空间建筑在城市中越来越普遍。
由于高大空间建筑的特殊性,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面临许多挑战。
研究如何有效地设计和运行高大空间建筑的暖通空调系统,提高舒适性和节能性,已成为学术界和工程界关注的焦点。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高大空间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更需要考虑节能和环保因素。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标准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198ad1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c.png)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标准篇一:暖通设计规范第1章总则第条为了在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中,体现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精神,贯彻国家现行的有关方针政策,以便为安全生产、改善生活和劳动条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必要的条件,特制订本规范。
第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民用建筑和工业企业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地下建筑、有特殊用途和特殊净化与防护要求的建筑物以及临时性建筑物的设计。
第条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方案,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工艺和使用要求、室外气象条件以及能源状况等,同有关 专业相配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第条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系统所用设备、构件及材料,应根据国家和建设地区现有的生产能力和材料供应状况等择优选用,尽量就地取材。
同一工程中,设备的系列和规格型号,应尽量统一。
第条编制设计文件时,应根据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装置的数量及其复杂程度,配备必要的专业技术和操作、维修人员以及相应的维修设备和检测仪表等。
第条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系统,应在便于操作和观察的地点设置必要的调节、检测和计量装置。
第条布置设备、管道及配件时,应为安装、操作和维修留有必要的位置。
对于大型设备和管道,应根据需要在建筑设计中预留安装和维修用的孔洞,并应考虑有装设起吊设施的可能。
第条设计中,对于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设备及管道,当有可能伤及人体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条位于地震区和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工程,布置设备和管道时,应根据需要分别采取防震和有组织排水等措施。
第条根据本规范进行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第条设计集中采暖时,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按下列规定采用:一、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宜采用16〜20C;二、生产厂房的工作地点:轻作业不应低于15°C中作业不应低于12°C重作业不应低于10°C 注:①作业种类的划分,应按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执行。
工业建筑暖通空调设计
![工业建筑暖通空调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068079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0.png)
工业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工业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是指针对工业场所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旨在为工业建筑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和节能的空调设备。
在工业建筑中,暖通空调设计不仅需要满足舒适度要求,还需要考虑到生产工艺和安全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首先,工业建筑暖通空调设计需要根据建筑的功能和使用要求来确定合适的空调系统类型。
常见的空调系统类型包括集中式空调系统、分散式空调系统和混合式空调系统。
集中式空调系统适用于大面积的工业场所,可以实现无区域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分散式空调系统适用于局部区域的温度控制,适合于生产线工作区等特定场所;混合式空调系统是将集中式和分散式空调系统结合起来,既能满足整体的温度要求,又能满足特定区域的控制需求。
其次,工业建筑暖通空调设计需要根据建筑的热负荷来确定合适的空调设备容量。
热负荷是指建筑在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下所需要的冷热能量,其计算涉及到建筑的尺寸、材料、保温性能以及人员和设备的热负荷等因素。
通过计算热负荷,可以确定合适的空调设备容量,并进一步确定管道、风机、冷却塔等辅助设备的规格和数量。
第三,工业建筑暖通空调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的通风和空气质量要求。
工业建筑中通常存在着大量的粉尘、有害气体和湿度等因素,因此需要在设计中考虑到通风系统的布置,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质量。
通风系统的设计涉及到送风量、换气次数和气流速度等参数的确定,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排风系统的布置和排风量的计算。
另外,工业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还需要注意到系统的节能性能。
工业建筑通常具有大面积和高耗能的特点,因此在设计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系统的节能性能。
例如,可以采用高效的换热器和风机,利用余热进行热回收,优化管道布局和绝缘层;还可以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来实现系统的自动调节和优化运行。
综上所述,工业建筑暖通空调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功能和使用要求、热负荷、通风和空气质量要求以及节能性能等方面的因素。
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合理的选型,可以为工业建筑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和节能的空调设备。
工业厂房暖通空调的特点以及优化设计方案
![工业厂房暖通空调的特点以及优化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6a5518a26925c52dc5bf3e.png)
工业厂房暖通空调的特点以及优化设计方案摘要:工业厂房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和暖通空调自身的相关特点对工业厂房建筑中暖通空调做一些优化设计,使暖通空调和工业厂房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从而构建出舒适的工业厂房环境。
本文将对这方面的相关问题做一定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工业厂房;暖通空调;设计1.暖通空调的分析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对节能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暖通空调领域中新的设计方案大量涌现,针对同一个设计项目,往往有几种、十几种甚至几十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可以选择,设计人员不得不进行大量的方案比较和优选工作,设计方案技术经济性正在成为影响暖通空调设计质量和效率的一项重要工作。
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的评价因素很多,一些因素很难定量表述,许多因素又不具可比性,每种设计方案往往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面对众多的设计方案,由于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在各方的看法往往各不相同。
如何对暖通空调设计方案进行科学的比较和优选,是暖通空调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重要技术难题,根据暖通空调的系统构成和运行方式,通过分析HVAC系统可知,需要用于管理、计量和优化控制的变量很多,由于系统的多变量动态响应时间和要求的不同,还要完成系统的优化算法和控制器参数自整定的任务,使得软件系统的数据类型和数据结构非常复杂,智能建筑节能是世界性的大潮流和大趋势,是21世纪中国建筑事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和热点,节能和环保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建筑节能的关键又在于提高能量效率,因此无论制订建筑节能标准还是从事具体工程项目的设计,都应把提高能量效率作为建筑节能的重点。
2.暖通空调设计一定要坚持节能减排工业厂房车间类建筑面积大,高度高,能耗方面不容小觑。
为了响应国家的低碳生活号召,厂房类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也要尽可能地做到节能减排,以减少工厂的平时运行费用和对环境的污染。
厂房类建筑的节能,不仅包括对冷热媒体管道和容器的保温设计,还包括整个采暖、通风、空调系统的运行节能设计,更为重要的是采暖、通风空调形式的选择,因为后者对于整个系统是否节能至关重要。
浅析工业厂房的暖通空调节能设计
![浅析工业厂房的暖通空调节能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aa3fa1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0e.png)
94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 前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我国的建筑行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提升,各大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实现了稳步增长,同时行业能源消耗量的巨大也给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目前空调、暖通能耗占我国建筑能耗总量的一半以上,资源浪费、绿色环保建设开展不深入、再生能源的研发力度不强使我国的能源供应面临着短缺、间断的现实危机。
如何深刻转变我国能源使用效率不高的现状成为当今我们所需面临的主要问题。
基于这一目标,笔者本着节能减排的理念进一步展开了对工业厂房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探讨。
2 依据厂房实际情况,合理开展负荷计算与一般民用建筑有所不同,工业厂房的采暖与制冷负荷计算较为复杂,我们应依据相关的暖通空调设计规范确定合理的设计温度范围。
一般情况下,工业厂房设计温度范围应控制在12~15°之间。
室内采暖的设计温度可在14~16°范围内。
而室内空调的设计温度则可控制在26至27度之间。
由以上的设计标准我们不难发现,设计温度的值差并不大,有些设计者便错误的认为工业厂房建筑类的冷暖负荷变化有限,因此与一般民用住宅的暖通空调负荷计算并无明显的差别,这一论断是不科学的。
不同类别的厂房及工业车间其负荷大小、组成可以千变万化。
一些厂房的新风负荷可占到总负荷量的一半以上,一些厂房则需进行常年连续热加工处理。
还有些厂房由于内部生产劳动强度较大,员工分布较密集,发热能量必然持续上升,从而导致其空调的冷、湿负荷比例居高不下。
由此不难看出,依据厂房实际生产情况科学的选择负荷计算方式、合理控制厂房暖通空调的设计温度才能切实达到节能、减排、高效的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 结合厂区分布,科学选择暖通空调系统的冷热源形式在冷热源选择的厂房暖通空调设计环节中,我们可依据厂区的分布情况、能源供给情况作合理的调配。
当厂区中以采暖热源供给为主时,可选择高温热水构成热源媒介,而当厂区以工艺用蒸汽热源供热为主时,在综合考虑环保、节能的指标前提下则可选用蒸汽构成主要热源媒介。
工厂厂房建筑设计中暖通设计
![工厂厂房建筑设计中暖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08eb563a98271fe910ef98a.png)
浅谈工厂厂房建筑设计中的暖通设计摘要:工厂厂房的特性和用途决定了对其设计必须是高标准严要求。
厂房设计依据其用途和工艺要求的不同,需要兼顾到许多方面,这使得厂房暖通设计在坚持工艺标准的同时,必须考虑到与周围建筑物或设施的兼顾协调。
本文介绍了暖通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的因素和应注意的问题,并为如何进行暖通设计提出了一些思路。
关键词:工厂厂房;建筑设计;暖通设计暖通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建筑使用现状来看,暖通一般包括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三个方面,依靠暖通空调来集中进行调节。
从建筑设计角度上说,暖通并不是简单的“空调”,而是建筑设计的重要一个分项。
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暖通设计必须纳入到整体设计当中去;从暖通设施安装上说,如今暖通设备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复杂,而工厂厂房往往由于面积大、特点各异而且对环境要求严格,因此对暖通设计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本文从一般的工厂厂房格局出发分析了暖通设计需要考虑到的因素,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设计方法。
一、暖通设计需要考虑到的因素及措施(一)负荷值计算工业厂房的采暖热负荷和空调冷负荷与一般民用建筑不同。
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工业厂房的冬季采暖设计温度在12℃~21℃,夏季空调室内设计温度可以取26℃~27℃。
实际上,各类车间的负荷大小和组成千差万别,由于生产工艺的要求,如有的厂房要求排风量大;有的厂房常年进行热加工处理,厂房内部发热量比较大;而有的厂房内人员数量略多,劳动强度比较大,因而空调冷负荷中,人员湿负荷比较大。
所以,在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的特点作针对性设计或者综合设计。
工业厂房暖通空调设计中冷热源的选择,考虑到厂房类建筑多是布置在工业区内,当厂区只有采暖用热或以采暖用热为主时,宜采用高温热水作为热媒。
当厂区供热以工艺用蒸汽为主时,在不违反卫生、技术和节能要求的条件下,可采用蒸汽作为热媒。
如果厂区内没有蒸汽或热水热源,某些不存在易燃危险的车间可以采用燃气辐射采暖,这也是一种比较经济的采暖方式。
暖通空调设计方案
![暖通空调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91e71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c.png)
暖通空调设计方案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篇一」我国建筑事业蒸蒸日上,该行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领军行业,由此可知该行业的发展速度以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程度。
但是建筑市场的竞争也越发的激烈起来,建筑企业想要提高自身的价值就需要对其建设施工技术进行考量,在保障建筑楼体质量的同时,提高其美观程度,将人们的需求放置在首位进行楼体的施工设计。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大型商业建筑暖通空调的节能优化设计,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影响暖通空调设计的因素,结合大型商业建筑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对其进行优化的设计。
引言暖通空调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设施中最重要的一个电力设备,该设备在运行时,会耗费大量的电力能源,这给我国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但是暖通空调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它的使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能调节室内的空气流通程度,对温度进行一定的控制,给人们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但是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其空调的设立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建筑施工设计的一个难点,对此,建筑公司需要加大对其研究力度,进一步优化其暖通空调的设立,将节能的理念融入到其中,维持我国生态系统的平衡,减少资源能源的耗用。
1大型商业建筑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基本要求现阶段,我国已经越来越注重节能的设计理念,无论是在建筑行业上,还是在工业生产上,都将其节能作为最重要的一项设计技术。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暖通空调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其节能设计的'基本要求。
①在设计暖通空调时,可以利用一些新型的设备元件,然后结合引进的传感器信息收集技术,建立出一个舒适的环境,这个环境的建立要完全符合其相关的标准参数,把舒适程度和节能效用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提高暖通空调的灵活性,对其空气的湿度等进行有效的调节。
②暖通空调在设计时,需要对其天气气候的变化程度进行考察,依据其气候的而差异性,进行节能的设计,同时要把该大型商业建筑的结构考虑到其中,对其进行具有针对的优化。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https://img.taocdn.com/s3/m/e6393162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74.png)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一、供暖设计规范工业建筑供暖是为了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和保证生产设备正常运行所必须的。
在供暖设计中,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1 供暖系统选择根据工业建筑的尺寸、用途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供暖系统。
常见的供暖系统包括热风炉、蒸汽锅炉、暖通空调等,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1.2 供暖负荷计算根据工业建筑的热损失、人员密度、设备功率等因素,计算出供暖负荷。
供暖负荷计算准确可以避免供暖系统设计不足或过剩的问题。
1.3 供暖管道设计合理设计供暖管道的布局和尺寸,确保供暖热量的传递和分配均匀。
同时,要保证管道的绝热性能,减少热量损失。
1.4 温控系统设计在工业建筑中,通常需要设置温控系统,根据不同区域的温度需求进行调节。
温控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温度控制的准确性和能耗的优化。
二、通风设计规范工业建筑通风设计旨在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和流通性,排除有害气体和烟尘,维持室内空气质量。
以下是通风设计的要点:2.1 通风量计算根据工业建筑的面积、人员密度、设备排放等因素,计算出合理的通风量。
通风量的计算要充分考虑室内空气质量和节能要求。
2.2 通风系统设计根据通风量的计算结果,设计合适的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通风口的位置和数量、送风方式、排风系统等因素。
2.3 气流分布设计在通风系统设计中,要合理安排通风口和排风口的位置,使气流能够在室内均匀分布,避免死角。
2.4 通风设备选择根据工业建筑的需求和通风量的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如风机、换气扇等。
设备的选用要考虑到噪音、能耗和维护成本等因素。
三、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工业建筑中的空气调节设计旨在保持室内空气的湿度和清洁度,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以下是空气调节设计的要点:3.1 湿度控制根据工业建筑的需求,设置合适的湿度控制装置。
湿度控制装置可以通过加湿或除湿来调节室内湿度,保持合适的湿度水平。
3.2 空气净化工业建筑中常常存在粉尘、烟尘等污染物,需要设置空气净化设备,如过滤器、除尘器等,确保室内空气的清洁度。
建筑空调工程设计方案模板
![建筑空调工程设计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7fa190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2.png)
建筑空调工程设计方案模板一、设计依据1.《建筑空调设计规范》(GB 50736-2012)2.《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3.《建筑能耗计量与管理规范》(GB/T 50378-2019)4.《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3-2012)5.《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19)二、工程概况本项目为一座多功能综合建筑,总建筑面积约为20000平方米,包括办公区、商业区、会议区等。
建筑形式为钢结构框架与玻璃幕墙结合的大跨度建筑,设计要求舒适、节能、环保。
三、设计内容1. 冷热源系统设计本项目的冷热源采用地源热泵系统,通过地下埋设的地热井和地热换热器,利用地热能进行取暖和制冷。
为了提高系统的效率,设计多台地源热泵单元并联运行,同时配备燃气锅炉作为备用热源。
2. 空调系统设计为了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和舒适度,设计方案采用变风量变频空调系统,根据室内外气温变化和人员活动情况进行智能调控。
空调系统采用风管送风,通过局部空调末端进行送风,实现个别办公室的独立温控。
3. 通风系统设计为了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和湿度的适宜性,设计方案采用全热交换新风系统,通过热交换器进行室内外空气的热量和湿度交换,实现新风的节能利用。
4. 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本项目将空调、照明、风机等设备集成到综合自动化系统中,通过中央控制器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提高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实现能耗的精细化管理。
五、设计原则1. 舒适性原则设计方案注重室内空气的清新度、温度和湿度的舒适度,保证室内环境符合人体的舒适需求。
2. 节能性原则设计方案注重减少系统的运行能耗,采用高效设备和智能控制方式,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
3. 环保性原则设计方案注重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采用绿色材料和绿色技术,实现建筑环保的目标。
六、设计特色1. 变频调控通过采用变频空调系统和智能控制方式,实现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和舒适调控。
2. 热泵利用通过地源热泵系统和全热交换新风系统,充分利用地热和新风资源,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工业厂房的暖通设计及其注意事项
![工业厂房的暖通设计及其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7f582efe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f.png)
工业厂房的暖通设计及其注意事项摘要:新时代工业厂房的暖通设计除了供暖、通风、空调等系统的功能设计外,还一定要考虑节能、环保、安全等问题。
本文分析工业厂房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处理方法,希望能够引起重视。
关键词:工业厂房;暖通空调设计;注意事项;治疗引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让我国工业厂房做到了快速增长,工业厂房的经济效益做到了稳定增长,但与此同时,巨大的能源消耗也对其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目前暖通空调用电量占一半以上,我国能源消耗总量浪费严重,造成资源浪费。
我国深入开展能源研发可再生能源供应面临挑战危机实际能源持续短缺。
如何改变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的现状,已然成为当下解决的大问题。
根据此目标,本文探讨了节能减排理念下工业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
1工业厂房暖通空调设计应注意问题研究1.1遵循节能环保原则减少因过热而造成的能源浪费,设备过多或功率相对较大。
同时,要科学选择厂房的通风方式及相关设备。
借助通风系统,能够提高厂房内部的舒适度。
如果厂房内排风量较大,可配备专门的热回收装置,促进达成热能回收再利用。
如果厂内粉尘污染严重,可在厅房内安装热回收装置,以代替热回收装置。
1.2清洁通风与空调在设计洁净通风空调系统时,设计师应当需要了解厂区的人流和物流,判断厂房内气流方向以及是否为单向气流,设置排风装置,充分清洁传递窗和卫生间,确保暖通空调装置正常工作。
2注意刚需和节能平衡暖通空调设计是结合车间的工作内容进行通风和空调的方法。
例如,对于化工厂通风来说,鉴于生产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废气,所以在通风设计时,不仅要进行空气交换,还要进行洁净处理,并且一定要设计好空气的过滤器和设备配置,这对于工厂的通风散热,应当需要提高排烟、除尘等功能,以满足卫生标准,对于产热少的工厂,可在屋顶选用日光风机,促进达成自然排风。
管道和散热器保温设计是结合厂房的集中供暖和制冷而设计的。
例如,化工公司厂房应选择耐腐蚀的散热器,以保证使用寿命。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完整版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e12cd4d9b6648d7c1c746ee.png)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目录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通用设计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专用设计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设计参数. (5)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 (5)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 (6)三、新风量 (7)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 (7)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 (8)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UK (8)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 (9)5、每人的新风标准UK (9)6、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 (10)7、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 (10)8、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 (10)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 (14)一、不同窗面积下,冷负荷之分布% (14)二、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 (14)三、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
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W/M2空调面积)见下表 (15)四、按建筑面积冷指标进行估算建筑面积冷指标 (16)五、建筑物冷负荷概算指标香港 (17)六、各类建筑物锅炉负荷估算W/M3℃ (18)七、热损失概算W/M3℃ (18)八、冷库冷负荷概算指标 (19)第四章风管系统设计 (20)一、通风管道流量阻力表 (20)1、缩伸软管摩擦阻力表 (20)2、镀锌板风管摩擦阻力表 (20)二、室内送回风口尺寸表 (23)1、风口风量冷量对应表 (23)2、不同送风方式的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ASHRAE (23)三、室内风管风速选择表 (24)1、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 (24)2、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速m/s (24)3、通风系统之流速m/s (24)四、室内风口风速选择表 (25)1、送风口风速 (25)2、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 (25)3、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 (26)4、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 (26)5、回风口风速 (26)6、回风格栅的推荐流速m/s (26)7、百叶窗的推荐流速m/s (27)8、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27)9、顶棚散流器送风量 (27)10、侧送风口送风量 (27)五、通风系统设计 (29)1、送风口布置间距 (29)2、标准型号风盘所接散流器的尺寸表-办公室 (29)3、散流器布置 (30)4、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30)5、工艺性空气调节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31)6、厨房通风问题 (31)7、消声器、静压箱总结 (35)8.风管贴吸音材料风道的衰减量(日本) (36)9.风管的自然衰减量(只有直风道dB/m,其它都是dB) (37)六、防排烟设计 (37)第五章管道系统设计 (41)一、空调管路系统的设计原则 (41)二、管路系统的管材 (42)三、供回水总管上的旁通阀与压差旁通阀的选择 (42)四、空调水系统管径的确定 (44)五、冷冻水泵扬程估算方法 (46)1、水泵扬程简易估算法 (46)2、冷冻水泵扬程实用估算方法 (46)3、水泵扬程设计 (48)六、冷却水系统的设计 (48)1、冷却水系统的补水量 (49)2、冷却水循环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9)七、冷凝水管道设计 (50)八、分汽缸、分水器、集水器尺寸的确定 (50)九、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 (53)十、空压管道管径选择表 (55)十一、保温 (56)十三、阀门选用 (56)第六章空调设备选型 (57)一、机组选型 (57)二、机组选型案例 (58)三、辅助设备 (59)1、冷却塔 (59)2、水泵的选型: (59)3、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水量计算 (60)4、冷冻水和冷却水流量估算 (61)5、设备水压力降估算(日本) (61)6、制冷机冷却水量估算表 (61)第七章材料、设备资料 (61)一、钢板和铝板的厚度和重量ASHRAE (61)二、角钢和角铝的规格和重量ASHRAE (62)三、计算单位换算 (62)四、常用液体的密度(单位:103千克/米3,未注明者为常温下) (64)五、空气调节常用计算公式 (65)六、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67)七、专业英语 (68)第八章耗电量、机房面积 (80)1、水源热泵系统设备耗电量比例 (80)2、医院耗电量比例TRANE (80)3、各种系统分项造价占总造价的百分率%(近似) (80)4、冷水机组和附属设备估算(△T=5℃) (80)5、空调面积占建筑面积比例 (81)6、空调机房建筑面积概算指标 (81)7、空调设备所占的建筑面积百分率% (82)8、设备层布置原则: (82)第九章暖通空调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图纸要求 (84)一、贯彻执行暖通设计规范、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 (84)1.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不符合规范要求 (84)1.2 供暖热负荷计算有漏项和错项 (84)1.3 卫生间散热器型式选择不妥 (84)1.4 楼梯间散热器立、支管未单独配置 (84)1.5 供暖管道敷设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84)1.6 厨房操作间通风存在问题 (84)1.7 膨胀水箱与热(冷)水系统的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 (85)1.8 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85)1.9 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风量的确定有问题 (85)1.10 误将防烟分区排风量的计算混同于排烟风机风量的计算 (85)1.11 高层建筑排烟系统排烟口选型不当 (86)二、在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86)2.1 供暖入口设置过多 (86)2.2 供暖系统设计不合理 (86)2.3 排风系统设计不合理 (86)2.4 空调系统的选择不合理 (86)2.5 厕所采用风机盘管时未加新风 (87)2.6 平衡阀的设置与口径选择存在问题 (87)2.7 系统分区不当造成失败 (87)2.8、双风机系统设计问题 (88)2.9 送回风管布置不好 (89)3.0 排气系统设计诸问题 (90)三、设计图纸方面存在的问题 (91)3.1 设计说明内容不完整 (91)3.2 平面图深度不够,有些应该绘制的内容遗漏 (91)3.3 系统图深度不够 (92)3.4 锅炉房设计过于简化 (92)3.5 计算书内容不全甚至全部空白 (92)3.6 暖通空调设备未编号列表表示,图画繁杂不清 (92)3.7 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不一致 (92)3.8 设计图纸与计算书不一致 (92)四、问题原因及克服方法 (93)五、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93)5.1 设计说明、施工说明、图例和设备表 (93)5.2 设备平面图 (93)5.3 剖面图 (94)5.4 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平面图 (94)5.5 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剖面图 (94)5.6 暖通设计中的系统图、立管图 (94)5.7 详图 (94)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备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及节能措施
![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及节能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94726e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b.png)
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及节能措施随着人们对住宅、商业和工业建筑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合理的暖通空调设计可以有效地改善建筑室内环境,增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舒适度。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节能措施,也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运行成本。
1. 供暖系统设计供暖系统一般包括采暖设备、管道、散热器和控制系统。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因素:(1)建筑物的朝向和外墙结构;(2)房间内的热负荷和需求;(3)采暖设备的效能和能源消耗;(4)管道系统的规划和设计;(5)散热器的类型选择和布局方案;(6)控制系统的合理化设计。
(1)建筑物的内部布局和空间大小;(3)送风管道和回风管道的设计;(5)增湿系统的选择和使用方法;(6)制冷设备的功率和效果;(7)控制系统的集成和能力。
二、节能措施1. 采用高效节能制冷设备和供暖设备。
目前,市面上的制冷设备和供暖设备技术水平日益提高,能够以更少的能源消耗达到更高的效能。
因此,在选择设备时需要注重其能源效率和节能效果。
2. 优化空调管道和风机系统设计。
空调管道和风机是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能源消耗和环境效果。
因此,在设计和使用时需要优化管道和风机布局,减少管道长度,合理设置弯头和分支管道,减少风阻和压降,降低能耗。
3. 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合理管理能源。
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空调、供暖等设备的集中统一控制,优化系统运行状态,调整能源消耗。
此外,还可以实现对室内环境的实时监测和调整,提高建筑的舒适度。
4. 采用天然通风和光照技术。
天然通风和光照技术可以减少空调设备的耗能,同时也能提高建筑内部环境品质和舒适度。
因此,在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建筑风道和通风口的规划和设置,以及采用光管和开窗等技术手段。
总之,对于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节能措施,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这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环境的要求,还能减少能源消耗,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某电子洁净厂房暖通空调设计
![某电子洁净厂房暖通空调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4ab2a6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0.png)
某电子洁净厂房暖通空调设计发布时间:2022-09-07T08:58:19.125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9期作者:刘晓晨[导读] 本工程位于浙江省嘉兴市,为一栋半导体的抛光打磨生产厂房。
刘晓晨关键词洁净厂房;净化空调系统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浙江省嘉兴市,为一栋半导体的抛光打磨生产厂房。
建筑东西长138.6 m,南北宽131.4 m,总建筑面积61410.96m2,地上4层,一层层高为5.4m,二层层高为4.8m,三层层高为7.9,四层层高为5.7。
抛光打磨生产厂房火灾危险性分类为丙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抛光打磨生产厂房三层为净化空调区域,其中设置了双面抛光间、酸碱腐蚀间、抛光工作间、研磨间工作间、切割间更衣室、研磨间更衣室、双面研磨/边角研磨间、最终清洗间、最终检测间、包装间、清洗后片盒检测和暂存间、气锁间等和相应动力配套设施;其它区域为舒适性空调区域;本文主要介绍净化区域的空调设计。
二、空调设计参数2.1.室外气象参数资料[1]位置:东经121.05° 北纬30.37°大气压力:冬季 1025.4Pa夏季 1005.3Pa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3.5°C;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8.3°C;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30.7°C;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74%;夏季室外平均风速: 3.6m/s;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 -2.6°C;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81%;冬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9°C;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3.1m/s。
2.2 室内设计参数三、空调系统设计3.1空调系统本项目洁净厂房的空气处理系统中采用 MAU+FFU+DC 的方案。
根据工艺生产及规范的要求,洁净室设置的MAU为三套系统,新风机组MAU-02-401~403,为边角抛光间、双面抛光间、研磨间工作间等房间供应新风,规格为130000CMH;MAU-02-405,为最终检测间、包装等房间供应新风,规格为136000CMH;新风机组MAU-02-404,为备用机组,平时作为MAU-02-405的热备用机组,新风机组MAU-02-401~403机组出现故障时作为其备用机组。
浅谈工厂厂房建筑设计中的暖通设计
![浅谈工厂厂房建筑设计中的暖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124a4b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9.png)
浅谈工厂厂房建筑设计中的暖通设计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开展负荷计算,接着分析了冷热源的选择及采暖通风空调方式的选择,最后分析了厂房大门的空气幕装置及其他节能设计方式,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工厂厂房;建筑设计;暖通设计引言: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深入,节能减排与环保理念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设计之中。
由于工业厂房类的建筑会产生较大的能源消耗,这就要求做好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如控制厂房的通风、选择冷热源、做好洁净通风设计等,通过各种节能技术与手段来降低厂房的能耗,提升节能水平。
1开展负荷计算与民用建筑相比,工业厂房的采暖计算和制冷计算更加复杂。
在工业厂房的设计中,室内空调及采暖设计温度通常控制在26~27℃和14~16℃。
因为设计温度的差值较小,这导致部分设计人员认为工业厂房类的建筑冷暖负荷变化有限,与民用住宅没有明显的差别。
但实际上厂房的类别不同,其负荷大小差异较大。
例如,有些厂房的新风负荷较大,甚至占到总负荷量的50%以上,有些厂房要常年进行连续热加工处理,还有些厂房因为工作人员数量较多、员工分布密集,厂房内部的发热能量必然会不断上升,这样就会使空调的冷、湿负荷比例较高。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以厂房的实际生产情况为依据,科学选择负荷计算方式、控制暖通空调的设计温度,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2冷热源的选择当厂区主要加热或只加热时,可以使用高温热水作为热介质。
如果厂区的工艺系统中有较多的蒸汽,蒸汽也可以作为热介质。
如果厂区既没有热水热源,也没有蒸汽,可以在无易燃危险的车间采用气体辐射采暖,这样更经济。
一般而言,由于电价高昂,工业大厦不会使用电热。
可根据各厂区的具体情况选择冷源。
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还可以采用多线制冷机组。
非严寒地区可采用风冷热泵机组,冬季供暖,夏季降温。
3厂房大门的空气幕装置为了便于生产管理,许多厂房的大门会长时间开启,只有在下班后才会关闭,这就给了冷风侵袭的机会,从而增加了冷负荷的入侵比例,并且破坏了厂房内部的热源维持需求。
工业厂房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
![工业厂房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aeae4a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0.png)
工业厂房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都在不断进步,但相应的能源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节能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
国内工业厂房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暖通空调作为工业厂房的重要组成部分,节能非常重要。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工业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工业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水平,为建筑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关键词:工业厂房;暖通空调;节能1工业厂房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要点1.1冷热源选择在工业建筑中,暖通空调系统冷热源的合理选择非常重要。
冷热源是车间采暖空调运行的关键。
暖通空调的能源可分为自然冷源和人工冷源,将锅炉房与集中供热管网分开,作为常规热源。
各种冷热源都有不同的能耗水平,一般来说,选择能耗较少的冷热源可以有效降低空调设备的能耗。
这种冷源可以代替设计时的人工冷源,可以降低车间的能耗。
1.2工业厂房设置空气幕的必要性一般来说,由于工业车间人员构成复杂,进出工厂人数多,生产过程中不可能长时间关闭工厂大门。
受此影响,厂外的冷空气和热空气很容易进入车间,影响工业厂房暖通制冷制热的效果,这个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空气幕是暖通空调系统中最有效的节能措施。
当应用于工业建筑时,热水和蒸汽幕墙可以更好地防止室外空气进入工厂,也可以更好地减少冷空气对冷热的影响,从而进一步降低锅炉容量。
1.3根据工厂条件选择最佳散热方案。
但由于工业厂房的不同,各工业厂房的热负荷和空间大小几乎没有差别,厂房内散热器的功能和性能直接受其影响,所以要根据不同厂房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散热器。
如果工厂每天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那么在选择散热器的时候就要考虑大功率的类型。
有一些工厂含尘较多,因为灰尘太多,散热器很容易损坏,所以在选择暖气片的时候,最好选择一些受灰尘影响较小的暖气片,其中推荐钢柱暖气片。
另外,在实际使用中要定期对散热器进行有效的清洗,在散热器上增加非金属涂层,增加散热。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366d1f5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2.png)
一般规定第2.1.1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设置空气调节:一、对于高级民用建筑,当采用采暖通风达不到舒适性温湿度标准时;二、对于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当采用暖通风达不到工艺对室内温湿度要求时.注:本条的"高级民用建筑",系指对室内温湿度、空气清洁程度和噪声标准等环境功能要求较严格,装备水平较高的建筑物,如国家级宾馆、会堂、剧院、图书馆、体育馆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上述各类重点建筑物.第2.1.2条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空气调节房间的面积和散热、散湿设备.当采用局部空气调节器或局部区域空气调节能满足要求时,不应采用全室性空气调节.层高大于是10M的高大建筑物,条件允许时,可采用分层空气调节.第2.1.3条室内保持正压的空气调节房间,其正压温度值不应大于O.50Pa5mmH2第2.1.4条空气调节房间应尽量集中布置.室内温度和使用要求相近的空气调节房间,宜相邻布置.第2.1.5条空气调节房间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空气调节器的类别,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但最大传热系数,不宜大于表所规定的数值.围护结构最大传热系数W/K cal/.°c 表2.5.1注:1:表中内寺和楼板的有关数值,仅适用相邻房间的温差大于3oC时.2:确定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时,尚应符合本规范第3.1.4条的规定.第2.1.6条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当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小于基等于±oC时,其围护热情性指标,不宜小于表的规定.围护结构最小热情性指标表2.1.6第2.1.7条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的外墙、外墙朝向及其所在层次,应符合表的要求.外墙、外墙朝向及所在层次表2.1.7注:1: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小于或等于±oc的空气调节房间,宜布置在室温允许波动范围较大的空气调节房间之中,当布置在单层建筑物内时,宜设通风屋顶.2:本条和本规范第2.1.9条规定的"北向",适用于北纬o以北的地区;北纬o以南的地区,可相应地采用南向.第2.1.8条空气调节房间的外窗面积应尽量减少,并应采取密封和遮阳措施.舒适性空气调节房间和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或等于±oc的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部分窗扇宜能开启.注: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外窗宜采用双层玻璃窗;舒适性空所调节器房间,有条件时,外窗亦可采用双层玻璃窗.第2.1.9条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当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oC时,外窗应尽量北向;±oC时,不应有东、西向外窗;±oC时,不宜有外窗,如有外窗时,应北向.第2.1.10条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的门和门斗,应符合表的要求.舒适性空气调节房间开启频繁的外门,宜设六斗必要时,可设置空气幕.门和门斗表注:外门门缝应严密,当门两侧的温度大于或等于7o时,应采用保温门.负荷计算2.2.1条空气调节房间的夏季得热量,应根据下列各项确定:一、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二、透过外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三、人体散热量;四、照明散热量;五、设备、器具、管道及其他室内热源的散热量;六、食品或物料的散热量;七、渗透空气带入室内的热量;八、伴随各种散湿过和产生的潜热量.第条空气调节房间的夏季冷负荷,应根据各项得热量的种类和性质以及房间的蓄热特性,分别进行计算. 通过围护结构进入室内的不稳定传热量、透过外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人体散热量以及非全天使用的设备、照明灯具的散热量等形成的冷负荷,宜按不稳定传热方法计算确定;不宜把上述得热量的逐时值直接作为各相应时刻冷负荷的即时值.第条 计算围护结构传热量时,室外或邻室计算温度,宜按下列情况分别确定;一、对于外窗,采用室外计算逐时温度按本规范第条式计算; 二、对于外墙和屋顶,采用室外计算逐时综合温度,按下式计算: t zs =t sh +ρJ/αW 式中t ZS--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逐时综合温度oCt sh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逐时温度oC,按本规范第条式的规定采用; ρ--围护结构外表面对于太阳辐射热的吸收系数;J--围护结构所在朝向的逐时太阳能总辐射照度W/m2,按本规范附录四采用;αW --围护结构外表面换热系数W/.注:舒适性空气调节屋间和室温允许被动范围大于或等于±oC 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其非轻型外墙,室外计算日平均综合温度,按下式计算: t zp =t wp +ρJ P /αW式中t zp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综合温度oC;J P --围护结构所在朝向太阳总辐射照度的日平均温度oC,按本规范附录四采用;t wp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oC,按本规范第条的规定采用; ρ、αW --同式.三、对于隔墙、楼板等内围护结构,当邻室为非空气调节房间时,采用邻室计算平均温度,按下式计算: t ls =t wp +Δt ls式中t ls --邻室计算平均温度oC t wp --同式Δt ls --邻邦室计算平均温度与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的差值oC,宜按表采用. 温度的差值 表第2.2.4条外墙和屋顶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宜按下式计算:CL=KFtwl -tn式中 CL--外墙和屋顶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W;K--外墙壁或屋顶的传热系数W/;F--外墙或屋顶的面积m2;twl--外墙可屋顶的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oC,根据建筑物的地理位置、朝向和构造、外表面颜色和粗糙程度以及空气调节房间的蓄热特性,可按本规范第条确定的T 值通过计算确定;tn--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温度oC注: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或等于±oC 的房间,其非轻型外墙传热形成的泠负荷,可近似接下式计算:CL=KF tzp -tn式中 CL --个墙传热形成的冷负荷W;K,F,tn--同式tzp--同式第2.2.5条外窗温差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宜按下式计算;CL=KF twl -tnCL--外窗温差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W;twl--外窗的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根据建筑物的地理位置和空气调节房间的蓄热特性,可按本规范第条确定的T 值,通过计算确定;K,F,tn--同式第2.2.6条空气调节房间与邻室的夏季温差大于3时,宜按下式计算通过隔墙、楼板等内围护结构传热形成的冷负荷:CL=KFtls -tn式中CL---内围护结构传热形成的冷负荷W;K,F,tn--同式tls---同式第2.2.7条舒适性空气调节房间,夏季不可计算通过地面传达室热形成的冷负荷.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有外墙壁时,宜计算距墙壁2M范围内的地面传热形成的冷负荷.第2.2.8条计算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时,应考虑空气调节房间内、外遮阳设施以及附近高大建筑物或遮挡物的影响.第2.2.9条透过下班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形成的冷负荷,宜按遮阳设施的类型和空气调节房间蓄热特性等因素,分别计算确定.第2.2.10条确定人体、照明和设备等散热形成产冷负荷时,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用适宜的群集系数、负荷系数和同时使用系数,有条件时,应有要用实测数值.当上述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占室内冷负荷的比率较小时,可不考虑房间蓄热特性的影响.第2.2.11条空气调节房间的夏季计算散湿量,应根据下列各项确定:一、人体散湿量;二、渗透空气带入室内的湿量;三、化学反应过程的散湿量;四、各种潮湿表面、液面或液流的散湿量;五、食品或其他料的散湿量;六、设备散湿量.第2.2.13条空气调节房间的夏季冷负荷,应按各项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确定.空气调节系统的夏季冷负荷,应根据所服务房间的同时使用情况、空气调节系统的类型及调节方式,按各房间逐时冷负荷的综合值或各房间夏季冷负荷的累计值确定,并应计入新风冷负荷以及通风机、水泵、冷水管和水箱温升引起的附加冷负荷.第2.2.14条空气调节系统的冬季热负荷,宜按本规范采暖第二节计算;但室外计算中心温度,应按本规范第条的规定采用.系统设计第2.3.1条选择空气调节系统时,就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使用特点、室外气象条件、负荷变化情况和参数要求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第2.3.2条建筑物内负荷特性相差较大的内区与周区设置空气调节系统.第2.3.3条工艺性空气调节系统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室浊允许波动范围大于±oC和相对湿度允许波动范围大于±%的各房间相互邻近,且室内温湿度基数、单位送风量的热扰量、班次和运行时间接近时,宜划为同一系统;二、室温允许波动范围为±~oC的房间,宜设单独的系统,当±~oC 的房间较小,且附近有温湿度基数和使用班次相同的空气调节房间时,可划为同一系统.三、有消声要求的房间,不宜和产生噪声的房间划为同一系统.注:室内温度左数不同或热湿扰量相差较大的房间,划为同一系统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设局部处理装置.第2.3.4条集中式空气调节系统,宜采用单风管式的,当房间负荷变化较大,采用变风量系统能满足要求时,不宜采用定风量再热式系统.第2.3.5条空气调节房间较多,且各房间要求单独调节器的建筑物,条件许可时,宜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第2.3.6条空气调节房间总面积不大或建筑物中仅个别房间有整体式空气调节机组. 要求全年空气调节的房间,当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宜采用热泵式空气调节机组.注:选择整体式空气调节机组时,应进行风量、风压,冷量和热量的校核计算.第2.3.7条全年使用的集中式空气调节系统,当室内散湿量较小或相对湿度允许波动范围较大时,宜考虑变动一、二次回风比或采用旁通的可能性;当不允许选用较大的送风温差时,可采用固定比例的二次回风.在可用新风作冷源的经济运行期内,应最大限度地使用新风.冬、夏季在保证最小新风量的条件下,应采用最大的回风百分比.注:1、仅作夏季降温用的系统,不应采用二次回风.2、要求全关闭的阀门应严密.3、采用回风时,应符合国家现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及本规范第条的规定.第2.3.8条空气调节系统的新峋 ,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民用建筑宜按表达采用;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表注:旅馆客房等的卫生间,当其排风量大于按本表所确定的数值时,则新风量应按排风量采用.二、生产厂房应按补偿排风、保持室内下压或保证每人不小于30m3/h的新风量的最大值勤确定.第2.3.9条新风进风口的面积 ,应适应季节新风量变化的需要.进风口处宜装设能严密关闭的阀门,其位置应符合规范第条的规定.第2.3.10条空气调节系统,特别是无窗建筑物或过渡季节使用大量新风的空气调节系统,应有排风出路,且应满足新风量变化的需要.第2.3.11条集中式空气调节系统,符合下列情况之一量,宜设回风机;一、不同季节的新风量变化较大,其他排风出路不能适应风量变化的要求时;二、系统阻力较大,装设回风机技术经济合理时.第2.3.12条空气调节系统风管内的风速,应符合本规范第条的规定.第2.3.13条设计风机盘管的水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全年运行的空气调节系统,仅要求按季节进行冷却和加热转换时,应采用两管制闭式系统;当冷却和加热工况交替频繁或同时要求冷却和加热时,可采用四管制闭式系统;二、水系统的竖向分区,应根据设备和管道及附件的承压能力确定,两管制系统尚应按建筑物朝向分区布置;三、风机盘管凝结水盘的泄水管坡度,不宜小于;第2.1.14条空气调节设备、管道及附件的保温,就符合下列要求:一、可能影响室内参数、形成表面结露、增加系统冷热损失的设备和管道,应保温;二、冷表面保温时,外表面不应结露,且应设隔汽层;三、不应采用易腐、易蛀的保温材料.注:保温材料的选用,尚应符合本规范第条的有关规定.气流组织第2.4.1条空气调节房间的气流组织,应根据室内温湿度参数、允许风速和噪声标准等要求,并结合建筑物特点、内部装修、工艺布置以及设备散热等因素综合考虑,通过计算确定.第2.4.2条空气调节房间的送风机及送风口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一般可采用百叶风口或条缝型风口等侧送,有条件时,侧送气流宜内贴附.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当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小于或等于±o C 时,侧送气流应贴附;二、当有吊顶可得用时,应根据房间高度及使用场所对气流的要求,分别采用圆型、方型和条缝型散流器和孔板送风,当单位面积送风量较大,且工作区内要求风速软件包小或区域温差要求严格时,就采用孔板送风.三、空间较大的公共建筑和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或等于±oC 的高大厂房,可采用喷口或旋流风口送风.注:1、工艺设备对侧送气流有一定的阻碍或单位面积送风量较大,使工作区的风速成不能满足要求时,不应采用侧送.2、电子计算机房,当其设备散热大且上都有排热装置时,可采用地板送内方式.3、设置窗式空调器和风机组时,不宜使气流直接吹向人体.第2.4.3条采用贴附侧送,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送风中上缘离顶棚距离较大时,送风口处应设置向上倾斜1020的导流~片;二、送风口内应设置使射流不致左右偏斜的导流片三、射流流程中不得有阻挡物.第2.4.4条采用孔板送风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孔板上部稳压层的高度,应按计算确定,但净高不应小于0.2m;二、向稳压层内送风的速度,宜采用3~5M/S;除送风射程较长的以外,稳压层内可不设送风分布支管,在送风口处,宜装设防止送风气流直接吹向孔板的导流片或挡板.第2.4.5条采用喷口送风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生活区或工作区宜处于回流区;二、喷口直径可采用-0.8M;三、喷口的安装高度,应根据房间高度和回流区的分布位置等因素确定,但不宜低于房间高度倍;四、兼作热风采暖时,应考虑具有改变射流出口角度的可能性.第2.4.6条分层空气调节的气流组织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空气调节区宜采用双侧送风,当房间跨度小于是18M时,可采用单元侧送风,回风口宜布置在送风口的同侧下方;二、侧送多股平行射流应互相搭接,采用双侧送风时,两侧相向气流尚应在生活区或工作区以上搭接;三、应尽量减少非空气调节区的热泪盈眶转移,必要时,就在非空气调节区的热转移,必要时,应在非空气调节区设置送排风装置.注:送风口的构造,应能满足改变射流出口角度的要求.第2.4.7条空气调节系统的夏季送风温度,应根据送风口类型、安装高度和气流射程长度以及是否巾附等因素确定.在满足舒适和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应尽量加大送风温差.舒适性空气调节,当送风高度小于或等到于5m时,不宜大于是10oC;工艺性空气调节,宜按表采用.送风温差表2.4.7注:生活区或工作区处于下送气流的扩散区时,送风温差应通过计算确定.第2.4.8条空气调节房间的换气次数,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舒适性空气调节,每小时不宜小于5次,但高大房间应按其冷负荷通过计算确定;二、工艺性空气调节,不宜小于表所列的数值.换气次数表2.4.8第2.4.9条送风口的出口风速,就根据送风方式、送风口类型、安装高度、5M/s,喷室内允许风速和噪声标准等因素确定.消声要求较高时,宜采用2~10M/S.口送风可采用4~第2.4.10条回风口的布置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回风口不应设在射流区内和人员长时间停留的地点,采用侧送时,宜设在送风口的同侧;二、条件允许时,可采用集中回风或走廊回风,但走廊的断面风速不宜过大.第2.4.11条回风口的吸风速度,宜按表选用.回风口的吸风速度表2.4.11空气处理第2.5.1条冷却空气时应根据不同的条件和要求,分别采用以下处理方式:一、采用循环水蒸发冷却;二、条件允许时,利用地下水,深井回灌水或山涧水等天然冷源冷却;三、采用人工冷源冷却.设计时,应尽量采用蒸发冷却和天然冷源等自然冷却方式,当其达不到要求时,应采用人工冷源.注:采用地下水、深井回灌水等冷源时,应尽量做到回水的利用.第2.5.2条空气冷却装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采用循环水蒸发冷却或采用地下水,深井回灌水、山涧水作为冷源时,宜选用喷水室;二、采用人工冷源时,宜选用水冷式表面冷却器或喷水室,有条件时,亦氟利昂直接蒸发式表面冷却器.注:当要求冬季或过渡季节利用循环水进行绝热加湿或利用喷水增加空气处理的饱和度时,可采用有喷水装置的水冷式表面冷却器.第2.5.3条 利用氟利昂直接蒸发或水冷式表面冷却器时,空气与氟利昂或冷水应逆向流动;冷却器迎风面的空气质量流速,宜采用 ~3.5kg/.第2.5.4条 氟利昂直接蒸发式表面冷却器的蒸发温度,应比空气的出口于球温度至少低oC ;满负荷时,蒸发温度不宜低于0oC ;低负荷时,应防止其表面结冰.第2.5.5条 冰冷式表面冷却器的冷水进中温度,应比空气的出口于球温度至少 低于oC ;冷水温升宜采用~~oC ;管内冷水流速宜采用~0.8M/S.第2.5.6条 采用水冷式表面冷却器时,如无特殊情况,不得用盐水作冷媒;采用直接蒸发式表面冷却器时,严禁氨作制冷剂.第2.5.7条 采用喷水室处理空气时,若以人工冷源作冷媒,其冷水温升值宜采用3~~5 oC 若以天然冷源作冷媒,其温升值应通过计算确定.第2.5.8条 当进行喷水室热工计算时,应考虑挡水板的过水量对处理后空气参数的影响.第2.5.9条 空气调节系统的热媒,宜采用热泪盈眶水或蒸汽.当某些房间的温湿度需要单独进行控制,且安装和选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装置有困难或不经济时,室温调节加热器可采用电加热器.对于工艺性空气调节系统,当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小于±oC时,室温调节加热器就采用电加热器.第2.5.10条空气调节系统的新风和回风不包括二次回风宜过滤,过滤设备宜采用无纺布或泡沫塑料等作滤料的过滤器.空气过滤器的阻力,宜按终阻力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30%。
每年完成的建筑工程投资额中,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之比约为53:47,工业建筑占多半[1]。
因此,工业建筑节能潜力是非常大的。
目前,国家针对民用建筑出台了多项节能设计标准,工业建筑由于所处行业众多,工艺要求有其特殊性,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设计规范和节能设计标准。
在设计当中,只能参照民用建筑相关规范和节能设计标准。
以下就西安地区工业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节能措施进行介绍。
1燃气辐射采暖目前工业建筑常见的采暖形式有散热器采暖、暖风机采暖、燃气辐射采暖等。
散热器采暖,主要是以自然对流形式加热空气,主要适用于民用建筑和层高不高的工业建筑。
高大空间的工业厂房如果采用散热器采暖,室内高度方向上会产生较大的温度梯度,往往会造成下部冷,上部热的现象。
在设计当中,为保证下部工作区的温度达到要求,一般会采取加大设计散热器的措施,这样会导致热量的浪费。
燃气辐射供暖是利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可燃气体,通过发生器进行燃烧产生各种波长的红外线进行辐射供暖的。
目前产品类型主要有负压单体式、微正压单体式、负压连续式、板式等。
燃气辐射采暖的优点:节能、舒适、经济、安全、环保。
燃气辐射采暖系统初投资略高于散热器采暖系统,可节约采暖能耗10%~20%,可降低运行费用30%以上。
适用于机械加工、铸造、锻造、焊接、冲压、装配、热处理等生产厂房。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通用机械、汽车制造、煤矿机械、飞机制造、电力设备制造、钢铁等行业厂房采暖。
2屋顶通风器工业厂房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余热(如热处理)、烟气、粉尘(如铸造、焊接)等,设计时应根据生产工艺、卫生要求,合理、有效利用自然通风技术,满足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是以热压和风压作为动力,使得气流有组织的流动,排除室内污染物,满足室内环境卫生要求。
屋顶通风器是以型钢为骨架,用彩色压型钢板(或玻璃钢)组合而成的全避风型自然通风装置。
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不消耗动力的优点。
铸造、电镀、锻造、热处理等发热量大或散发有害气体多的厂房,适宜在厂房屋脊处设置屋顶通风器。
对于多跨度、大面积的联合厂房,可以在每一跨的屋脊处设置屋顶通风器。
设计自然通风器时,厂房下部应设置自然进风口,进风口面积为通风器出风口面积的1.5倍,进风口应设置可以启闭的阀门。
西安地区设置集中采暖的厂房,宜采用带有可关闭阀板的通风器,当不需要通风时可以关闭,起到节能的作用。
目前也有集通风和采光为一体的通风器,布置在屋面边坡处,替代采光带,作为全面通风或局部通风使用。
对于有排烟要求的厂房,可以设置采光排烟天窗,平时作为采光、通风之用;发生火灾时,由消防控制系统打开采光排烟天窗,作为自然排烟口。
采光排烟天窗的面积、间距需满足防火设计规范的要求。
3分层空调建筑高度≥10m且体积≥10000m3的建筑称为高大建筑。
分层空调是指仅对高大空间下部区域进行空调,保持一定的温湿度,对上部区域无空调要求的空调方式。
与全室空调相比,分层空调夏季可节省冷量30%左右。
生产工艺要求为舒适性空调、洁净度要求不高(低于8级)、工作区温度波动>±1℃的高大空间厂房,均适合采用分层空调系统。
分层空调负荷计算时,夏季冷负荷一般为全室空调冷负荷计算值的70%,冬季热负荷取全室空调热负荷计算值。
分层空调系统送风一般采用射流风口侧送风,同侧下部回风。
车间跨度大于25m时,宜采用双侧射流风口送风,侧送多股平行射流应互相搭接,双侧射流风口对送时,射程按两侧喷口重点的90%计算[2]。
回风口布置在送风口的同侧下方,使得工作区处于回流区,可以获得均匀的温度场和速度场。
分层空调系统在夏季使用,节能效果显著,但是在冬季,由于热气流的上升,温度梯度的加大,反而会加大热耗。
在设计时,送风口角度可调,大于30°。
夏季水平送风,冬季斜向下送热风,利用较大的送风速度,送入工作区,减轻热气流的上升。
分层空调系统可以采用全空气系统,也可采用水—空气系统。
水—空气系统末端采用无风管远程射流空调机组,风口为远程射流喷口。
4吊顶式单元空调机组吊顶式单元空调机组安装在屋顶天花板下,通过单元内的热交换器实现对空气的加热(冷却),随后将空气通过喷射器分布到室内各处。
由于使用了高效率且功能强大的空气分布装置,单元式空调机组可以覆盖很大的面积,与其他系统相比可以有效减少通风单元的数量,从而节省空间。
安装高度距地面4~20m,适用于厂房、展览厅等高大空间具有舒适性空调的场合。
吊顶式单元式空调机组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通过多种功能组合,在同一设备上可以实现制冷、供暖、通风、热回收等各项功能,并且可进行模块化处理,使用更加灵活,设计更加简便。
吊顶式单元空调机组的优点:(1)吊顶式单元空调机组采用集中分组自动控制系统,调控方便,可以做到按需供冷/供暖,实现运行节能。
(2)吊顶式单元空调机组能将送风空气直接送入人员活动区,通风效率高,无强烈吹风感,达到节能和舒适的统一。
(3)空气喷射器通过自动控制的角度可调配风板,能够实现对送风角度的连续校正调整。
能够实现空气的垂直向下送风,圆锥形吹送以及水平吹送,从而保证覆盖更大面积的区域,在工作区域内无吹风感,有效避免室内空气温度分层,从而节省能量。
(4)吊顶式单元空调机组通过强制射流方式,采用下送风形式,使整个空间内空气换热比较充分,因此,可以大大降低温度分层次现象,根据实测一般在10米的空间内,只有2~3℃的温差,能保持室内较小的垂直温度梯度,有效减少建筑物上部维护结构的热损失,可节能15%~20%。
(5)吊顶式单元空调机组不需设置空调机房,车间内不需设置送、回风风管,不占用多余车间空间,在厂房内布置简洁、美观。
吊顶式单元空调机组设备高度一般为1.0~2.5m,安装吊车的车间必须考虑空调设备高度对起重机的影响,必要时加高厂房高度,满足设备安装和吊车的正常运行。
5工艺循环水热量回收目前在我国的电子技术、新能源等行业,在其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低品位余热,这些热水温度一般为30~60℃。
为了满足生产工艺需要,通常这些余热通过冷却塔排向大气或直接排放,对能源造成巨大浪费,同时对环境造成热污染。
这些低品位余热可以通过水源热泵、吸收式热泵加以回收利用,通过消耗一小部分电能,吸收大量低品位热量,供采暖、空调或卫生热水使用。
某多晶硅铸锭厂房线切机需要使用12/17℃工艺冷却循环水,冷却循环水量:241m3/h,回收热量为1400kW。
选用一台螺杆式水-水热泵机组。
夏季工况:热泵机组冷凝器侧采用冷却塔,将冷却循环水由37℃降至32℃。
冬季工况:热泵机组回收工艺循环水热量,提供45/40℃热水供厂房供暖。
由于采用了水-水热泵机组,回收工艺冷却循环水,该项目不需设置锅炉房等热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大容量空压机采用的冷却方式多为水冷,大量的热量通过冷却塔散发到了环境中。
冬季冷却水温度>10℃,一般在14℃~18℃;夏季冷却水温度30℃~40℃。
在空压机冷却水系统加装水源热泵机组,对空压机冷却水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可以加热卫生用热水,也可以加热供暖热水。
6烟气热回收某光伏玻璃生产厂房,燃烧炉排放高温烟气,烟气排放量:21000m3/h,烟气温度:400℃,余热利用后烟气温度:200℃,余热回收热量为1745kW。
由于烟气中含有酸性腐蚀性气体,为确保设备安全,采用烟气—水换热器间接换热。
烟气换热侧:进口烟气温度400℃,烟气出口温度200℃,高空排放。
水换热侧:冬季提供80/60℃热水供采暖系统使用。
夏季提供产生98/88℃热水,作为吸收式热泵机组的热源,产生7/12℃冷冻水,供空调系统使用。
燃气锅炉通过回收利用烟气中水蒸气冷凝潜热,可以有效降低排烟热损失,提高锅炉效率。
通常可采用冷凝式锅炉或在烟道上加装热回收装置。
冷凝式锅炉采用低温回水来冷却烟气,烟气降温到50~70℃时,锅炉效率可提高10%以上。
烟道加装热回收装置,回收烟气热量,可以加热软化水或生活用水,该装置可用于常规燃气锅炉节能改造。
7空气热回收空气热回收装置是利用空气-空气热交换器来回收排风中的冷(热)量。
目前常见的有转轮式、板式、板翅式、溶液吸收式等换热器。
(1)转轮式换热器处理风量范围:500~100000m3/h,可同时回收显热和潜热,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3]:ET型:适用常规舒适性空调系统以及有湿度要求的空调系统,如纺织厂等。
:RT型:主要回收显热,适用于一般工业通风系统。
:PT型:能耐高温,无吸湿性,只能回收显热,适用于印染、干燥等高温通风系统。
:KT型:无吸湿性,主要回收显热;有较强的耐腐蚀性,适用于电镀车间、电机实验室等。
转轮式换热器有可能有少量渗漏,适用于排风中不带有害物的场合。
(2)板式换热器处理风量范围:250~5000m3/h,只能回收显热,适用于一般工业通风系统。
:(3)板翅式换热器处理风量范围:250~8000m3/h,可同时回收显热和潜热,适用于一般工业通风系统。
:(4)溶液吸收式换热器可同时回收显热和潜热,可去除空气中大部分的微生物、细菌和可吸入颗粒物,净化空气,一般在溶液调湿式空调系统中使用。
适用于印刷厂、生物实验室、电子厂房等。
8结语工业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应根据具体设计要求采取适合的节能措施。
设计时应注重暖通空调系统整体的节能,选取冷热源设备、风机、循环水泵等设备时应选取性能满足节能要求的产品,暖通空调系统还应配置必要的监测和控制系统。
作者:陈浮吴花蓉徐续单位: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