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会导向到战略导向

从机会导向到战略导向
从机会导向到战略导向

从机会导向到战略导向

从参与《华为基本法》的起草到《联想文化研究》至今已有十个年头了,其间我亲自主持或参与的企业文化项目有数十项,不经意中,企业文化咨询已成为一个崭新的、迅速增长的咨询领域,为什么中国企业在成长中会面临这么多的文化问题?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文化管理需求?

企业要跨过“文化”门槛

类似的文化问题大概与中国企业的成长背景与发展阶段有关。历经二三十年的市场化过程,许多企业已从简单地求生存转向寻求可持续性发展。一方面企业文化有了一定的历史积淀,需要系统地总结、提炼、升华;另一方面企业的规模和量级达到了新的水平,原有的文化要素已经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障碍,需要扬弃,需要文化的变革与创新。

2006年联想控股集团委托我们进行一个独特的企业文化研究项目,启动之初,柳传志就提出了三个问题:联想文化是什么?联想文化是如何起作用的,作用机理是什么?联想文化能否复制,如何复制?这三个命题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第一代成功的企业家在行将退出日常经营管理之际,不仅要把职位的接力捧传给下一代,也开始思考企业文化的传承问题。

唯有文化生生不息。一个成功的创业型企业家,当他退出日常经营管理的时候,唯一能留下来的是他的精神财富和核心价值观。最近看到张瑞敏的一个观点,他认为文化是海尔持续成长的最大障碍,海尔最深层次的变革与创新也是在文化上。我认为,张瑞敏能从这种角度重新认识海尔的文化问题,意味着海尔及张瑞敏本人正在经历一场自我变革与超越。华为的任正非对文化的思考与认识总是领先一步,从十年前的《华为基本法》到2005年对《华为基本法》的重构,从狼文化到千手观音文化的嬗变,从以竞争为基准的战略生存观到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生存观,体现了任正非的自我批判精神与华为文化的变革。TCL李东生在2006年发起了TCL “鹰之重生”的文化运动,虽然来得有点晚并显得有些被动和悲壮,但也不失为绝地求生的壮举。凡此种种,将2006年、2007年定义为“中国企业文化的再造年”一点都不为过。

无论是主动或被动,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重塑与再造都是中国企业家与企业必须跨越的门槛。企业的组织与流程变革从深层次来看是人与文化的变革,许多经营管理问题本质上都是文化问题。那么中国企业究竟面临何种文化问题,如何来看待这些问题呢?

问题:机会主义条件下成长起来的许多中国企业没有完成对未来发展的系统思考,许多企业陷于机会导向的成长误区,步入了单纯依靠老板个人主观意志决策的陷阱。而企业

文化管理的首要使命就是推动企业家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基本命题作出正确假设,完成系统思考,帮助企业从机会导向转向战略导向。

“原始精神”不能替代战略

许多中国企业的成功不是战略能成功,而是机会的成功。即凭借企业家的胆识与魄力,以及对市场机会的高度敏锐性,运用非常规的运作手法,一夜之间将企业做大。

1996年我刚在华为做顾问时,曾与吴春波教授一同询问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当年任总为什么要选择进入通信行业,他是如何作出这项战略决策的。这个问题今天看来很幼稚,任总笑答,“因为我无知。如果当时我知道通信行业竞争对手这么强大,技术与人才要求这样高,打死我也不敢进这个行业。但有一点我是清楚的,中国的通信需求潜力无限,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只有大市场才能孵化大企业”。无知才无畏,在这一点上华为抢占了市场先机。

2005年,我带清华大学EMBA的学生到娃哈哈与宗庆后交流,有的企业家学生也问到宗庆后同样的问题,宗庆后也是调侃式地回答,“我没战略,我不知道10年后娃哈哈怎么走,我只知道明年怎么活,因为中国的市场太不确定,机会太多,没法预先设计和选择企业做什么及如何做”。

虽然两位大腕的回答有点让人感觉诧异,但也道出了中

国企业家创业时期决策的实情。当然,华为和娃哈哈能走到今天,能各自成为行业领先者,除了企业家抓机会的能力外,恰恰是他们能够从创业初期的“机会导向”转向“战略导向”。《华为基本法》就是中国民营企业对企业未来发展完成系统思考的标志。

中国企业许多活不长,做不大,根源在于靠企业家“原始精神”抓住机遇取得一时成功,但不能完成基于战略的系统思维力与执行力。企业家的原始精神,依据熊彼特的观点,—是创新,二是敢于承担风险。企业要持续成功,按德鲁克的观点,企业家还要有系统思考能力,要对未来的事业领域作出正确的假设。

2005年我应邀到山西一家民营企业考察,这家企业是做焦煤的,董事长已年届七十,见面后老板向我提出一个困惑,即产业发展战略问题。过去靠抓机会,占有了煤炭资源的优势,企业获得了超常发展,一下做到了几十个亿,成为焦煤领域的老大。但企业要进一步做大,新的增长点在什么地方?前几年有人跟他说钢铁行业挣钱,而焦煤与钢铁又有一定产业关联性,他觉得有道理,一拍脑袋投了14.6亿建钢厂,结果钢厂还没盖好,就赶上钢铁行业的严冬来临,加上资金没预算好,难以投产,14个亿扔在3000亩地里了。又有人跟他忽悠,说搞工业陶瓷挣钱,而烧瓷用的煤气正好也与炼焦过程中产生的煤气相关,他也觉得不无道理,一跺脚又投

了近4个亿,结果是又赶上行业不景气,盖好的工厂又停摆在那儿。

没战略偶尔能成功,但难以持续成功,这就是中国许多企业家所面临的战略困惑。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尤其是想当行业领袖时,就必须从机会导向转向战略导向,从做买卖转向做事业,否则就会进入机会主义陷阱。

文化源自企业家追求

我是谁?我们是谁?我为谁?文化是什么?我们必须重新

思考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基本命题。山西企业家的案例,反映的是中国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即如何通过文化建设与管理实现经营思维的转型。文化是隐含在价值观背后的基本假设,而企业对未来的经营假设则源于企业家及企业家群体深层的价值观,源于企业家的境界。

企业家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天花板,一个企业能做多大,首先取决于企业家的抱负、追求与境界,这就是所谓企业家封顶理论。如果企业家都不想把企业做大做强,这个企业就一定做不大,除非真碰上了好运气,但是即使撞大运也不可能持续下去。

最近我到温州和晋江一带去讲学,许多中小民营企业家对我说,“彭教授,听完您的课当时我非常振奋,但是回到家里细细一想,我为什么要把企业做大?我的身体越来越差,

人越来越没有安全感,企业越来越难管理,家庭生活越来越糟。其实以我目前企业的规模和盈利水平,我不用费心去研究战略问题,只要傍住一个大企业,专门给他提供零部件,一年盈利几百万就过得很舒服,我没有必要把企业做大……”

《赢在执行力-结果导向与过程管控》

赢在执行力 ——结果导向与过程管控 课程背景: 在我们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执行力这个词是被提及次数最多的,也是最重要的。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各项计划的落实,管理目标和销售业绩达成等等,都需要通过执行来完成。再完美的计划,再合理的目标,没有执行,一切都等于零! 经常会听到很多企业的领导和管理者抱怨说,员工的执行力太差,遇到问题总是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没有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做事拖拉,对于领导安排的工作,领导不催,员工不汇报;部门之间也经常存在相互推诿扯皮现象,缺乏责任担当意识。这些执行问题的存在,有些是员工的问题,但还有些是管理者本身的问题。管理者在管理者中缺乏结果意识,布置工作时没有把想要的结果描述清楚,分配工作时没有责任到人,执行中没有检查,执行后没有奖惩。这些关键环节的管理都会直接影响团队的执行结果。结果都是设计出来的!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应该有结果意识,对执行的过程做到有效管控。 课程收益: 学员收获:运用正确的执行手段和方法,让员工执行有结果;统一员工执行思想和标准,让执行变得更简单有效;有效提升自身管理技能和水平,让你的管理工作更轻松; 企业收获:打造一支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团队;使公司年度目标有效分解,计划落实到位;为企业植入执行理念和文化,统一执行语言和标准;减少团队内部相互推诿扯皮现象,提高管理者解决问题的意识。 课程模型: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中层管理者,后备管理人员 课程方式:小组PK,案例研讨、角色扮演、视频分享等 课程大纲 第一讲:R1(Result)定义结果 一、企业普遍现状:员工做事缺乏结果意识,只关注过程,不在乎结果。做事喜欢找理由和借口。管理者对结果定义不清晰,下达指令模糊不清。 二、模块核心内容 1. 执行中的三个假象 1)好态度≠好结果 2)履行责任≠好结果 3)完成任务≠好结果 2. 好结果的三要素 1)有时间 2)有价值 3)可考核 3. 做好结果的三个方法 1)复述承诺法 2)结果分解法 3)重点聚焦法 案例研讨:小李主动请缨负责宣传册印刷。如果你是小李的领导,你会怎么处理此事呢?实操练习:总经理安排你次日上午,召集一个会议,你该如何执行结果? 现场操练:给你的下属布置一项工作,你如何下达指令? 第二讲:R2(Responsibility)一对一责任 一、企业普遍现状:管理者的时间总是不够用,而下属却总是没事做;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扯皮,各自为战,互不买账,没有相互配合和服务意识;员工做事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等靠要现象比较严重。 二、模块核心内容 1. 责任稀释定律:人越多,责任越少 2. 责任跳动定律:责任好比一只“猴子”,管理不好就会上蹿下跳

经营战略行业结构分析

经营战略行业结构分析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经营战略:行业结构分析 一、行业结构 决定一个企业盈利能力的首要的和根本的因素是行业的吸引力。竞争战略必须从对决定行业吸引力的竞争规律的深刻理解中产生。竞争战略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这些规律,最理想的是将这些规律进行变换使其对企业有利。在任何行业里,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无论是生产一种产品还是提供一项服务,竞争规律都寓于如下五种竞争力量之中:①新竞争者的进入;②替代品的威胁;③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④供方的讨价还价能力;⑤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这五种竞争力量的集合力决定了企业在一个行业里取得超过资本成本的平均投资收益率的能力。这五种竞争力量的强度因行业而异,并可随行业的发展而变化,其结果是各个行业从其内在的盈利能力的角度来看并非都是一致的。在那些五种力量都属有利的行业中,例如医药业、软饮料业和数据库出版业等等,很多竞争厂商都能赚取具有吸引力的收益,而在那些其中一种或多种力量的压力较为集中的行业,例如橡胶业、钢铁业等等,尽管管理人员竭尽其能却几乎没有哪家企业赢得具有吸引力的收益。行业盈利能力不是由产品的外观或该产品所包含的技术高低来决定,而是由行业结构所决定的。 这五种力量决定了行业的盈利能力,其原因是它们影响了行业内的价格、成本和企业所需要的投资,即影响了投资收益率的诸要素。例如,买方力量影响着企业能够索取的价格,替代品威胁的作用也是如此;买方的力量也可能影响到成本和投资,因为有力量的买方需要成本高昂的服务;供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决定了原材料和其它各种投入的成本;竞争强度影响了产品价格,也影响了在诸如厂房设施、产品开发、广告宣传和推销队伍等各方面展开竞争的成本;新的竞争厂商进入市场的威胁限制了价格,并造成了防御进入所需的投资。 五种力量中的每一种力量的长处都是行业结构或作为行业基础的经济特征和技术特征的一个函数。行业结构是相对稳定的,但又随行业发展的进程而变化。结构变化改变了竞争力量总体和相对的强度,从而能够以积极或消极的方式影响行业的盈利能力。对于战略最为重要的行业趋势就是那些影响行业结构的趋势。如果五种竞争力量及其结构的决定因素只取决于行业内在的特征,那么竞争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选对行业,在对五种力量的认识上比竞争厂商略胜一筹。然而,当这些对任何企业都无疑是重要的任务,而在某些行业里又是竞争战略的本质所在时,企业通常并不是其行业结构的奴隶。企业通过其战略可以影响五种力量,企业如果能改造其行业结构,它就能从根本上改善或破坏行业吸引力。很多成功的战略都以这种方式改变了竞争规律。行业结构可能推动行业内竞争的所有因素。在任何特定行业里,并非所有五种力量都同样重要,特别结构的重要因素会有所不同。每个行业都是独此一家,都有其独一无二的结构。五种力量的框架使企业能在扑朔迷离之中冲破迷雾,准确地揭示在其所属行业里对竞争至关重要的那些因素,并确认那些最能提高行业和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的策略创新。五种力量的框架并不排除在行业里探索竞争的新方式时需要发挥创造性,与此相反,它将管理人员的创造力引向对长期盈利

战略思维、执行力、猴子工作法及情商培养的心得与体会

战略思维、执行力、猴子工作法及情商培养的心得 与体会 篇一:谈谈企业执行力心得体会 谈谈企业执行力心得体会 2009-10-23 liujingping 评论0 条我要投稿 导读: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 以后,我国经济必将面临一个更关阔的舞台,也将取得更长足的发展。虽然我国的企业尽管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我们必须看到,我们跟世界上的顶尖企业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们的企业要想不断进步,超越昨天,超越那些引导世界潮流的大企业,还有很大的一段路要走,但前方并非一片光明,机遇与挑战并寸。毫无疑问,加强自身竞争力,提高自身免疫力,是中国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这一切,都来自与企业自身的执行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必将面临一个更关阔的舞台,也将取得更长足的发展。虽然我国的企业尽管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我们必

须看到,我们跟世界上的顶尖企业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们的企业要想不断进步,超越昨天,超越那些引导世界潮流的大企业,还有很大的一段路要走,但前方并非一片光明,机遇与挑战并寸。毫无疑问,加强自身竞争力,提高自身免疫力,是中国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这一切,都来自与企业自身的执行力。 执行力到底有多重要?为什么满街的咖啡馆,惟有星巴克一枝独秀;同是做PC,惟有戴尔独占熬头;都是做超市,惟有沃尔玛雄居零售业榜首,而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则是各个企业的执行力的差异,那些在激烈竞争中能够最终胜出的企业无疑是具有很强的执行力的。我们现有的经济理论中不乏经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等各种方法和技巧,但是却很少关注他们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结合,而将人员、战略、运营三个流程结合起来,正是执行力的精髓所在。仅有战略,并不能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只有执行力才能使企业创造出实质的价值,这是企业长久生存和成功的必要条件。 执行力是决定企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21世纪构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一环。在竞争的市场中,一个企业的执行力如何,将决定企业的兴衰,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1 执行力是每一个企业当前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执行力是一整

企业经营战略第一章练习题

第一章企业经营战略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首先重视企业长远发展的国家是() A.日本 B.美国 C.中国 D.英国 2.“战略”的原意是指() A对战争全局的指挥 B.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 C.对商品竞争策略的研究 D.对产品开发的研究 3.经营战略规定的是企业总体的长远目标、发展方向、经营重点、前进道路,以及基本的行动方针和基本步骤,这一特征属于经营战略的() A.纲领性 B.长远性 C.抗争性D相对稳定性 4.关系企业前途命运。在企业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工作是() A.企业经营战略决策 B.强化战略决策 C.目标战略决策 D.纲领战略决策 5.提出战略管理理论和产品、市场组合战略理论的是() A.安德鲁斯 B.安索夫 C.钱德勒 D.德鲁克 6.20世纪50年代和60是年代,首先在企业经营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经营战略理论的是() 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7.提出战略设想理论和目标战略理论的是() A.安德鲁斯 B. .安索夫 C. 钱德勒 D..德鲁克 8.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钱德勒提出战略平衡理论和战略组织理论的著作是() A.《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 B.《企业战略概念》 C.《企业战略管理论》 D.《战略与结构》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钱德勒战略论观点的是() A.企业经营战略决定企业基本目标与目的 B.企业制定经营战略,首先要确定企业的使命 C.企业战略必须处理好企业环境和企业内部组织之间的关系 D.组织结构的设计服从于战略的实施,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 10.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一书中提出了“企业使命和战略目标”理论,成为经营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A.《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 B.《企业战略概念》 C.《企业战略论》 D.《战略与结构》 11.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经营战略理论研究被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其中提出企业经营哲学是对企业经营活动本质性认识和高度概括的管理学家是() A.彼得德鲁克 B.普拉哈拉德 C.申德尔 D.哈默尔 12.20世纪70、80年代,关于企业经营战略的2本专著《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的作者() A.波特 B.普拉哈拉德 C. 申德尔 D.哈默尔 13.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要走向合作,实施多赢和双赢战略,这是() A.战略同盟理论 B.企业核心能力理论 C.战略再造理论 D.知识经营战略理论 14.在经营战略理论发展中,美国管理学家波特所提出的竞争理论是()

以战略为导向纲举目张 以发展为目的务实求效

个人简介 邵丽萍,新加坡国立大学硕士(MBA)、北京大学后EMBA、南开大学经济学学士。英国注册财务会计师、香港注册财务策划师、全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库资格(高级国际财务策划师)、澳大利亚会计师协会会员、剑桥CFO国际职业资格。历任农业银行天津分行国际业务市场部总经理、新加坡PAP资产公司执行总裁、平安银行财务会计部总经理(代理CFO)。2008年7月加入杭州银行,任财务总监、财务负责人、首席财务官,分管计划、财务、会计、运营。 2008年7月,邵丽萍加入杭州银行(以下简称“杭银”),先后担任财务总监、财务负责人、首席财务官。五年来,作为中小城市商业银行,杭银的发展道路,机遇与挑战并存,光荣与梦想同在。身在其中,肩负财务专家、管理者、决策者三职,邵丽萍努力用重墨书写新篇章,用理想引领新未来。 会计,以货币为计量;首席财务官,以价值为计量。邵丽萍一直以会计科目的“无形资产”要求自己,以“知”和“智”为本行创造最大价值。全行各项财务指标稳中有进,实现了一年一台阶,五年一跨越。2012年,杭州银行荣列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强”第339位;在城商行中综合竞争力位居第二,荣获“年度最具成长性城商行”。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邵丽萍认为,企业这台机器,要高效运作,各个部件都要到位。而纲举方能目张,只有找到杠杆点,以其为核心,下重力谋改进,才能高效推动全局发展,收获最大效益。 一、全局谋略,引领发展新征途 企业以人、财、物为代表的各种资源配置都是以战略为基础的。因此,这个能撬动全行发展的杠杆点,从大的角度来看,就是战略。《萨班斯法案》对首席财务官的职能进行了准确定位:财务监督与战略支持并重。近一年来,市场变化剧烈、金融改革深入,作为首席财务官的邵丽萍深刻地体会到:必须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对业务有判断、对发展有掌控。由此,秉持“稳发展促效益”的理念,深入主动地参与战略的制订和决策,把握杭银发展方向。 (一)“战术”转向“战略”,理念行动双管齐下 登高需望远。战略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作为首席财务官,最大的特点是管理视觉由“战术”转向“战略”,宽范围审视杭银的资源状况,高层次考虑杭银的长远发展,同时有效管理风险,促进、确保成为价值领先银行的杭银愿景逐步实现。 2013年是杭银《中长期发展纲要》的开局之年,战略转型是题中之义。邵丽萍积极参与到全行发展纲要及三年战略的制订中,就应对经营变化的假定和理由反复考证;就重大提案提供专家意见;制定财务衡量标准,建立战略分解落实的监督系统,确保战略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新形势下,杭银增长水平、发展方式和内部结构面临新挑战,对于如何实现战略转型,邵丽萍与管理层达成共识,坚持“稳发展促效益”的理念: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积极谋求细分市场和特定领域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持续提升核心能力,引导全行战略转型。 举措上,注重客户导向、市场导向、“往下沉”、“网上走”。一方面打造特色业务,坚持差异化经营;另一方面,有效配置资源,加大对零售业务、公司业务等战略业务及科技金融、小微金融的支持力度。其中,重点建立以平衡记分卡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将近期目标与中长期发展结合,将考核与经营战略结合,平衡财务、客户、运营、人才关键要素,推动全行树立“不仅关注近期,还要关注长远;不只看到眼前,还要看到未来”的理念。此外,推动财务管理由操作型转向战略型,引导全行不仅关注预算、科目、财务、经营分析这些操作性内容,更应明确战略定位,将战略落到实处。 (二)审时兼顾度势,参与决策做好参谋 规划需统筹。几年来,围绕战略要求,邵丽萍积极致力于整合各类资源,审时度势探索

经营战略分析与决策

经营战略分析与决策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分析与决策过程 一、关键性问题分析 (一)学会正确地提出问题 战略思考过程的第一阶段是正确指出情况中的关键问题。每一个面临问题的人都自然会用自己的方式努力洞察问题的关键。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有效的方法是一开始就要以便于发现解答的方式列出问题。 举例来说,假设某一公司加班加点问题日益严重,导致利润下降,如果我们问:减少加班加点要解决哪些问题将可能有如下的许多回答: A.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努力地工作; B.缩短午饭时间和喝咖啡休息时间; C.禁止长时间打私人电话。 一些公司邀请全体雇员来参加无缺点运动和质量控制小组以便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公司就经常运用这种征求问题解答的方法。大家的意见被集中上来,经过筛选,最后被应用到工作改进中。但这种方法有内在的局限性,它没有指出问题的根本解决办法,而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在回到上面加班加点的问

题上,假如我们设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我们就会问:为了完成公司的所有任务,公司的劳动力是否充足 这一问题的回答只能是“是”或“否”。为了得到肯定的回答,就需要作大量的分析,可能包括将该公司与同行业的公司进行比较,考察每一个雇员的劳动量和自动化程度,计算机化程度以及公司的经济效益的变化趋势。另一方面,在仔细研究了公司的销售记录、每个雇员的利润、直接人员和辅助人员之间的比例,并与其它公司进行比较之后,回答也可能改为否定的,即公司的现有人员并不充足,这就得到了问题的根本解答。解决的办法是,增加人员,应用通常的管理数据就能证明其有效性。如果公司采纳了这个办法,获得所希望的结果的可能性就会增加。用这种方法,理智的分析就可以取代感情的争论。但是,并非只有这样的提问方式,才能解决问题。我们还可以这么提问:雇员的工作能力能适应他们的工作性质吗这个问题的提出与前一个问题一样,可以引伸出可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回答是否定的,是指缺乏合适的人选,解决的办法或是培训雇员或是从其它地方招聘有才能的人。相反,如果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意味经常加班加点的症结不是工作性质,而是工作量的问题。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就不会是培训和招聘人才,而是增加劳动力。如果正确地提出了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关键,并且所进行的分析也是正确的,那么即使是用不同的方式开始提问,用不同的途径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要结果读后感——以结果为导向—做一个执行力强的人

以结果为导向,做一个执行力强的人 对结果负责的人,就是对自己负责的人,同时也是对他人负责的人。所有执行力强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自己负责,对责任负责,对结果负责!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对自己真正地负责的人呢”?我认为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他的身上一定会有三个重要的特点:信守承诺,永不言败,结果导向!当然在你不能拿100分的时候,宁愿要80分的结果也不要100分的期待。 战略、方法可以复制,差别就在于执行,没有执行力就没有企业的竞争力,没有执行力就没有所谓的结果,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责任。执行力不仅是企业成功的法宝,也是个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实现成功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讲,执行力也是个人生活中少不了的生活态度。 我们是不是可以用上班来交换工资的呢?上班的结果如何才可以给予支付工资。这就像睡觉一样,睡觉没有价值,睡着才有价值,睡觉但睡不着叫什么?那叫失眠。失眠不仅没价值,而且还是一种病。 如果我们工作的时候,是完成任务,而不是追求结果,那么就是在睡觉,却没有睡着,处于失眠状态,这种处于失眠状态的病态是很危险的,极可能会产生温床危机。所以执行力问题的组织,一定有一部分员工或领导处于这种失眠状态。 当然我们要懂得一个基本道理:对结果负责,是对我们工作的价值负责,而对任务负责,是对工作的程序负责,对执行力的负责,便是对责任的负责。 如果我们要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强大执行力的团队,如果你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执行型人才。那么请记住执行的主题:执行是要做好的结果,而不是完成任务! 所以我们永远都要实现“结果”这个目标,而不是完成“任务”这个程序,因为“完成任务≠实现结果”。 如每周的工作计划,必须落实什么事?谁去干?怎么干?只有持续不断的检查、落实才能够保证计划最终实现。 看一看,为什么像阿甘那样智力有缺陷的人,乒乓球能打成全美冠军,跑步也能跑成众人追捧的明星,每做一样事却都能做到顶级呢? 他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执著,靠的就是坚定的信念,靠的就是对结果不懈

战略导向岗位设计

战略导向岗位设计 第二十六章岗位设计概述及其与战略的关系2? 第一节岗位设计概述 (2) 一、岗位和岗位研究的概念 ............................................................ 2 二、岗位研究的作用2? 三、岗位研究方法 .............................................................................. 2 四、岗位研究相关概念?2 五、岗位研究的产生和发展 (2) 第二节岗位设计与战略的关系2? 一、从岗位的基础地位看岗位与战略的关系?2 二、从岗位设计的作用看战略与岗位的关系 (2) 第二十七章岗位调查................................................................................... 2第一节岗位调查的目的和内容2? 一、岗位调查的目的2? 二、岗位调查的内容2? 第二节岗位调查的方式和方法2? 一、岗位调查的方式2? 二、岗位调查表设计.......................................................................... 2 三、工作日写实 (2) 四、测时 (2) 五、工作抽样法 (2) 第二十八章岗位分析 (2) 第一节岗位分析的概念和历史 (2) 一、岗位分析的概念2? 二、岗位分析的作用 (2) 三、岗位分析的历史2? 第二节岗位内涵分析 (2) 一、岗位名称分析 .............................................................................. 2 二、岗位任务分析2?

预算必须以战略为导向

预算必须以战略为导向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良好的预算管理效果来自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这些因素包括预算管理的环境、明确的战略、员工对战略的认同感和理解度、预算与战略的匹配、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业绩评价体系等。预算与战略的匹配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一、成功的预算是“战略----战略实施路径----预算管理模式”三者的高度拟合 科学的战略和强有力的执行手段是企业成功经营的两个基本方面,战略解决的是公司定位与目标;执行手段包括实施战略的路径选择和管理模式的确定。成功的经营来自于“战略----战略实施路径----管理模式”三者高度拟合。预算是贯穿三者的主线,将三点有机地联结在一起。例如,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在美国铁路、公路运输系统十分发达,航空运输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在许多人看来“无法生存”的短程航运领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根本原因在于做到了战略定位、战略路径、成本领先预算模式三者间的高度统一。 阿里巧巧 二、预算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预算与战略脱节 阿里巧巧 预算指标的确定与分解过程实际上是企业战略目标的落实过程以及围绕战略目标进行的资源配置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抓两个关键问题:将企业的战略按实施路径的要求转化为公司的预算指标;将公司的预算指标按利润驱动因素和权责转化为各部门的预算指标。在我国企业的预算实践中,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预算脱离战略。预算管理与战略的脱节表现在:编制预算不是以战略为起点,而是以往年的预算数和预算执行估计数为基础,在去年预算数和预算执行估计数的基础上将相应指标进行加减调整。有的企业甚至

在经营业务发生显着变化的情况下,仍然以上年数为基础进行加减运算,并以此作为指标分解和平衡的依据。例如,某生产高档消费品的企业董事会采取的上产品领先战略、以品牌护价格,公司战略定位于为中高收入阶层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而预算管理部门则效仿同行业中低档产品生产企业普遍运用的成本领先预算模式,结果是各部门都圆满完成预算,但公司战略并未圆满实现。 预算与战略脱节的主要原因是: 1、缺乏与战略保持一致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实施预算管理的企业大都设置了预算管理办公室,有的放在财务部、有的放在企业管理部,有的甚至放在总裁办。企业战略是由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如总经理办公会)决定的,预算管理办公室是预算管理的日常组织和协调机构,承担指标的分解、预算执行中的核算、分析等事宜。在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会与预算管理办公室之间缺乏具有权威性和承上启下的机构,使公司缺少将战略目标依据实施路径转化为预算的桥梁。预算管理办公室在不了解公司战略或不能准确理解公司战略的情况下,只能延续过去模板以过去的预算资料为基础编制下一年度预算。 2、缺乏对战略的理解以及对预算的正确认识。预算编制的起点是战略目标以及战略路径,上年的预算数及预算执行数虽然是重要的依据,但决不是编制的起点。有些公司直接将董事会确定的目标作为公司层面的预算指标,并将其分解到下属各单位,从表面上看,做到了预算指标与战略目标的吻合,但是,指标的分解是以上年预算执行数或预算执行估计数为基础、上下级通过博弈来确定的,而不是战略路径的具体体现。从实质上看,公司战略与预算指标仍然是脱节的。 三、预算管理与战略的结合

企业如何让提升其战略执行力

战略执行力(Execution of Strategy) 目录 [隐藏] ? 1 什么是战略执行力 ? 2 战略执行力的内涵分析[1] ? 3 战略执行力的构成和流程框架示意图 ? 4 战略执行力的影响因素[2] ? 5 打造和提升战略执行力的有效途径 ? 6 提升战略执行力的措施[3] ?7 参考文献 [编辑] 什么是战略执行力 战略执行力是指通过一套有效的系统、组织、文化和行动计划管理方法等把战略决策转化为结果的能力。 战略执行力指企业把确定事情做好的能力,强大的战略执行力表明企业能以规范、标准的流程控制业务以高于对手的效率运行,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也是企业生存的基石。 [编辑] 战略执行力的内涵分析[1] 基于不同的角度,人们对战略执行力的理解并不一致。杰克·韦尔奇认为,所谓执行力就是务实运作的细节。IBM总裁郭士纳认为.执行力就是把战略转化为行动计划.并对其结果进行测量的能力。美国学者拉里·博西迪和拉姆·查兰认为.执行是一套系统化的流程,它包括对方法和目标的严密讨论、质疑、坚持不懈地跟进,以及责任的具体落实,包括对企业面临的商业环境作出假设、对组织的能力进行评估、将战略和运营及实施战略的相关人员结合、对这些人员及其所在部门进行协调.以及将奖励与产出结合。此外.还包括一些随着环境变化而不断变革前提假设和提高企业执行能力来适应野心勃勃的战略挑战的机制。 笔者认为:战略执行力是一种在战略执行过程中运用各种资源和机制实现战略目标的综合能力.战略执行力既反映了企业整体素质.也反映了管理层领导的观念、素质和心态.它是连接企业战略决策与目标实现之问的桥梁.其强弱程度

企业经营战略方案总复习核心点总结

各位亲,大家好,,这是我总结的一些重点所在,虽然说是重点,但是书本上未涉及的也 要好好看看,相信大家都能顺利通过四月份的考试,因为你们都很聪明, 重点名词解释: 1.经营战略的概念:指企业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面对激烈的竞争,根据当前和未来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条件,为确定企业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措施、手段,谋求企业生存和不断发展所作出的总体性、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 2.经营领域:指企业选定的行业和选定的目标市场相结合形成的经营场所。战略经营领域:指这一领域对企业生存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个特定的微观环境,是企业在选定的行业中投放资源,提供特定产品或劳务,满足目标市场特定需求、迎接特定竞争,施展特定战略,追求理想效益的经营场所。 3.企业使命:指企业的目的,性质,任务及其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等方面所作出的规定。 4.企业经营哲学:指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持有的经营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5.企业战略目标:是企业使命和宗旨的具体化和定量化,是企业奋斗纲领,是衡量企业一切工作是否实现其企业使命的标准,是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 6.发展型战略:是一种使企业在现有的战略基础上向更高一级的目标发展的谋划与方略。 7.紧缩型战略:指企业从目前的战略经营领域和基础水平收缩和撤退,且偏离战略起点较大的一种经营谋划与方略。 8.稳定型战略:指限于经营环境和内部条件,企业在战略期所期望达到的经营状况基本保持在起点的范围和水平上的谋划与方略。 9.企业经营单位的定位战略:指企业的二级经营单位在决定进入的行业内生产什么产品或提供何种服务所作出的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实质是行业中的产品定位战略。 10.企业经营单位的投资战略:指根据经营单位所在行业所处的寿命周期阶段不同,所定位的产品寿命周期阶段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投资规模所作出的长远性谋划和方略。 11.经营单位竞争战略:指企业经营单位根据在行业中所处的竞争地位,与行业内各种竞争力量开展竞争,争取有较大市场份额和理想经济效益所作出的谋划和方略。 12.市场战略:市场战略是指企业投入有效资源,使一定的产品和服务进入、占领目标市场,并扩大其市场份额所作出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13.企业市场细分:指根据用户或消费者不同的需求特点,把企业某一产品的总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用户群或消费者群。 14.产品:是生产者生产出来提供给市场,引起顾客注意,促使其购买,满足某种欲望或需要的实体。 15.产品寿命周期:指产品从投入开发到投入生产,投放市场开始,经过成长、发展、成熟到衰

如何建立战略导向的考核与激励机制

如何建立战略导向的考核与激励机制 案例:失效的考核 概括起来说,未完成目标销售额,经销商二次进货率为零,经销商投诉解决满意率低, 销售人员离职率高一一这就是现实,谁能告诉我为什么绩效考核会失灵?(引语) 谁主沉浮? 中午12:45,闹哄哄的食堂,就餐者渐渐散去,湖南香尔肉制品有限公司湖南省办事 处第一事业部的业务员王强拉住李亮,作为公司的好哥们,王强希望向老大哥李亮好好取取 经。“唉,哥们,我这个月又业绩平平,虽然签了一个经销商,但人家只进了1万元的货。” “别灰心,王强,就凭咋跑市场的实干劲,肯定能出成绩,我这个月也签了一个客户, 人家进了2万元的货。我这个月意向客户有5个,凭我对他们的洞察,以及我的专业管理经销商能力,下个月每个客户进个万把元的货,没问题。”李亮给哥们打着气,“现在长沙市 咱们的能够广告虽不是铺天盖地,但公交车上不全是‘香尔’,再加上一直以来尚有力度的 促销活动,我想消费者正慢慢接受‘香尔’,随之而来的是,二三级批发商自然会向经销商 要货,到时那些经销商肯定来找咱要货。哥们,等着吧。” “做销售的就得像你那样乐观,可对我来说很难,我甚至在消极抵制,总觉得自己在单 兵作战,好像公司把所有销售任务全压在咱们业务员身上,但对咱业务员的培训和管理不成 体系。”王亮有些心灰意冷,“如今,销售上不去,总部财务支持日减,广告和促销渐消,之前给意向经销商的广告和促销承诺,难以兑现。八卦一下哈,李湘上个月拿了13000元, 我们大部分拿2000元,相差可谓千里之遥。” “可你想想,她是怎么能拿到13000元?”老成的李亮有些神秘地告诉王强,“简单, 向那些没有营销思路,初来乍到的经销商压货,一个月抓住这么一个经销商,让其一次性进个

企业以资源为导向性战略分析的要点及其概念

企业以资源为导向性战略分析的要点及其概念 核心能力 提出及来源 核心能力具有以下特点 核心能力包含两个类别 提出及来源 核心能力具有以下特点 核心能力包含两个类别 提出及来源 snell教授提出:衡量某项因素能否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标准为: 1)valuable 2) unique 3) learning 4) extendable 核心能力的四个来源: 1)processes 2)knowledge 3)technology 4)relationship 1990年,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莫(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中首先提出这样的一个概念——“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指公司的主要能力,即使公司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强项,是其它对手很难达到或者无法具备的一种能力。核心能力主要是关乎各种技术和对应组织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从而可以给企业带来长期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long-run)和超额利润(superior profit)。 在技术方面,核心能力主要是对多种技术和功能进行调整和整合。比如卡西欧把收音机功能放置在一个芯片上,从而生产出名片大小的微型收音机。这种生产就必须有机地结合多种技术流,包括微型化技术、微处理技术、微处理器设计、材料科学以及超薄精密装盒技术等,缺一不可。 在组织方面,核心能力强调组织的整个协调。在卡西欧公司中,微型化只形成了公司的竞争能力,但把这种能力转化为畅销的卡西欧商品,则必须确保技术、工程、营销等各个环节和功能能够整体协同,因而需要确保技术专家,工程师和销售人员对客户需求和技术的可能性能够共享信息和达成共识。 核心能力具有以下特点 1.价值性 核心竞争力富有战略价值,它能为顾客带来长期性的关键性利益,为企业创造长期性的竞争主动权,为企业创造超过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值利润。

经营策略分析

经营策略分析:企业如何打开市场 在新经济中,每一种行业都包含两种市场:实体市场与虚拟市场.实体市场即我们平时所说得“市集”(Marketplace),虚拟市场就是指“市场空间"(Market Space).在互联网与数字得推动下,大部分行业——包括银行业、保险业与旅行社等--除了能在现有市集中露面、曝光之外,在市场空间中亮相得机会也大大增加了。 一、顾客价值 环境得巨变已经戏剧性地改变了企业得经营哲学,企业从“以产品为中心”开始转变为“以顾客为中心”。 1。经营一家“以顾客为中心”得公司 企业正逐渐了解,拥有顾客要比拥有产品、实体工厂或设备更有价值。耐克已不自行生产运动鞋:莎拉·李(Sarah Lee,生产莎莉雪藏蛋糕得公司)则将许多生产流程外包了出去。企业不再认为顾客只会购买其中一项产品,相反,企业正建立产品线来交叉出售多种产品给目前得顾客.从组织得角度来瞧,企业得产品规划人员应该被视为就是客户经理得供应商,而且,假如内部供应成本太高得话,她们甚至可以到其她地方寻找货源;对于客户经理而言,其中得挑战在于了解顾客得想 法并安排适当得产品搭配。 2。把重心放在顾客价值与顾客满意度上 从短期来瞧,企业常常可通过高压式得推销手法来赚到更多得钱.为了尽快成交,许多销售人员常常会言过其实。但这种战术往往会导致顾客失望、顾客流失率增加及高昂得新顾客开发成本。明智得企业会开发出名实相符得品牌,会更进一步持续地追求新价值,并将其纳入顾客活动与顾客满意度之中。 3.发展出能呼应顾客偏好得通路 顾客往往希望能以不同得方式来获得产品,但企业常常会保留与保护某种形式得通路。举例来说,有许多人可能希望不通过汽车经销商来购买汽车,而通过大型目录邮购得方式来进行购买——如同订购一台戴尔电脑一样进行购买。然而,汽车公司却在经销方面大量投资,此举会妨碍汽车生产企业建立起自己得直销管道。但就是,当消费者对公司施加得压力越来越大时,最终会有公司首先揭竿而起向现有通路挑战,改变将会成为一股难以抗拒得力量.从长期来瞧,顾客对通路得偏好最终将取得上风。 4.以营销计分卡来发展并管理企业 最高管理层通常通过财务计分卡--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来引导企业得方向,但企业得绩效往往就是企业市场活动得结果.企业如果够聪明,就应该准备一份“营销计分卡"来追踪那些以市场为基础得变量,如心理占有率、顾客满意度、顾客折流失率、及其她关于挑战与机会得衡量指标。 5.从顾客得终生价值来获取利润

战略执行与执行力_0

---------------------------------------------------------------最新资料推荐------------------------------------------------------ 战略执行与执行力 战略执行与执行力有效地执行既定的战略才能为企业赢得更多成长与学习的机会和时间。 尽管企业的战略执行在国内外都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相关研究的匮乏使得实务界和学术界对战略执行的认识和理解尚不系统和深入,难以为中国企业有效地执行战略提供指导和借鉴。 本文介绍的是我与长江的同事们关于中国企业战略执行的长期研究计划迄今为止的部分内容和发现。 我们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由三个要素(共识、协同与控制)组成的关于企业战略执行力的理论框架,并据此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中国企业战略执行的现状和影响执行力的决定因素。 我们的研究表明,企业的综合战略执行力越强,战略执行效果越好,共识、协同和控制任何一个维度的缺失都会导致执行效果的下降。 共识、协同与控制都分别对于战略执行的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但三者相比较,协同与控制的作用相对突出,共识对于目前中国企业战略执行有效性的贡献则显得比较薄弱。 为什么要关注战略执行创造和维持竞争优势以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企业领导者不可回避的主题,而其核心就在于企业战略的制定与执行。 战略的本质是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以创造价值,从而给所有者 1 / 10

带来高水准的回报。 可是若不能将其有效地付诸实践,战略就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空中楼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将面临巨大威胁和挑战。 相关研究显示,在美国,大约有 70%企业失败并非缘自低劣的企业战略,而是因为所制定的战略没有被有效地执行(《财富》,1999)。 在经过精心策划的企业战略只有不足 10%得到有效执行的同时(《财富》, 1997),战略执行已经成为投资者判断企业价值最重要的非财务因素(Ernst Young LLP, 1998)。 随着竞争环境变化速度的加快,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与日俱增,准确有效地执行既定战略已非锦上添花,而是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死存亡。 一直以来,一些学术研究和商业报道都曾强调过战略执行的重要性,但是,人们对这个领域所倾注的热情和关注较战略管理的其他领域要少得多。 在过去几十年中,许多企业战略研究者和经济学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在竞争的市场上如何制定高品质的企业竞争战略。 他们开发了大量的技术方法和理论框架从不同角度来分析不同产品和服务的相对优势,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于战略定位及其形成方式的认识和理解,层出不穷的战略理论形成了竞争战略的理论丛林。 然而,这些研究往往都直接将战略与绩效联系起来探讨企业战略对于经营业绩的影响,而将执行加以简略,假定输入正确的战略

公司总体战略

第六章公司总体战略 本章要求掌握和理解:稳定型战略的概念、类型、适用条件和风险;发展型战略的概念、类型、适用条件和风险;紧缩型战略、类型适用条件和风险;企业并购的类型、动因、程序和应注意的问题;战略联盟的建设与管理。 第一节稳定型战略 一、稳定型战略的概念和作用 1、稳定型战略的概念 稳定型战略是在企业的内外环境约束下,企业在战略规划期内使资源分配和经营状况基本保持在目前状况和水平上的战略。 讲义一:有关稳定型案例 A案例:香港丽岛实业一家餐饮企业集团,已经在香港经营餐饮业30余 年。丽岛实业在香港开设了20多家"丽岛大酒楼"、"丽岛皇宫"等命名的传统奥菜酒楼,丽岛实业的酒楼面向中、高档消费者,虽然菜式价格高于一般粤菜酒楼,但其菜式以高质量取胜,生意门庭若市,已经形成了一批忠实的老客户。"丽岛"品牌酒楼已经成为香港传统粤菜的著名品牌,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除了粤菜酒楼外,丽岛实业还在香港各地区开设了100余家"丽岛"品牌的快餐点。虽然是快餐生意,但其经营模式仍以高质量为主,因此"丽岛"就是品牌的快餐店在中式快餐行业取得了领导地位。在香港餐饮界,"丽岛"就是品质的标志。丽岛实业的大股东蔡大福已临近退休年龄,其女儿蔡家伦在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已经在丽岛实业工作了一段时间,蔡大福逐任命蔡家伦为丽岛实业的总经理。蔡家伦接任后,首先分析了丽岛实业餐饮业务现状及市场情况。 按照蔡家伦的分析,香港目前的年轻人以及中年的中产阶层更崇尚新鲜事物,在餐饮方面不再传统菜。蔡家伦还发现,丽岛实业各酒楼的主要收入平源为各类喜庆筵席,但近几年来很多年轻人婚宴均在场面较为宏大的五星级饭店举行,丽岛实业酒楼目前的主要顾客群为中、老年的忠实熟客,顾客群已经开始出现缓慢的萎缩趋势。同时,一些竞争对手模仿丽岛实业的高质量、高档次经营模式,对丽岛实业的酒楼形成了较大竞争压力,同时对其菜式价格产也产生了一定的压力。一些较弱的传统粤菜竞争对手则选择了放弃,退出了传统粤菜市场。 根据蔡家伦的调查,中式快餐的顾客群主要为午饭时段的各类顾客,以及习惯在外用晚餐的单身人士,用餐人数较为稳定。虽然丽岛实业的快餐店在质量方面领先竞争,但其责人家主要竞争对手已经开始采用提高质量并降低价格的方式招揽顾客,对丽岛实业的快餐站形成了较大竞争压力。同时由于各类快餐店的产品差异很小,新的快餐断出现,因此快餐店竞争日起激烈。丽岛实业与某银行结成战略联盟,凡使用该银行发行食用卡在丽岛实业的粤菜酒楼结账均可获得9 折优惠,另外,对消费满3000元的顾客派发礼券,可于下次用餐时免费获得一碗鱼翅。同时,各酒楼在不同推出广东不同地区的传统粤菜专题系列。例如,1月份为顺德菜,2月份为潮州菜,3月份肇庆菜等。各酒楼还按季节和传统节日推出丽岛品牌的粽子,月饼、年糕等,并销售各种调料,供顾客购买回家食用等。

考核如何导向战略.doc

绩效考核如何导向战略? 更新日期:2005年9月20日浏览量:478 绩效考核俨然是HR们最棘手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令HR们困惑的是——在激烈的企业竞争与飞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不仅需要确立正确有效的战略,同时还要保证战略真正内化成具体的管理行动。绩效考核作为公司价值评价的工具,只有坚持战略导向,才能真正成为推动公司成长的引擎。 绩效考核中存在的误区 总体来说,随着企业的成长发展以及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认识的进步,国内企业对绩效考核的操作有了本质上的提高,也在不断地成熟,然而仍然还存在着为数不少的误区,表现在: →侧重于单个职能部门的考核,不注重从企业价值链整体绩效进行衡量。 企业是通过各个职能部门的合作和"团队生产"来创造价值的,侧重于单个职能部门的考核,就人为割裂了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也就忽视了对价值链的衡量,从总体而言也无助于激励企业的价值创造。 →指标数据往往来源于财务结果,在时间上略为滞后,损害企业长期发展潜力。 同时,考核财务结果会诱使企业过分重视取得和维持短期财务结果,助长管理者急功近利思想和短期投机行为,不利于管理者去追求长期战略目标。而且财务评价是过去的故事,不能反映出公司的内部运作及与与顾客关系的改善上,而这些对于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成功非常重要。 →侧重于对事件结果的事后考核,不能对价值链的业务流程进行实时评价分析和前馈控制。 绩效考核仅仅是一种管理工具与手段,不是目的,其目的应诺是推动高绩效,因此,知道事件时结果好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知道怎样取得好的结果,怎样具有好的成长潜力。因此价值链业务流程的实时评价和前馈控制就非常重要。 →注重企业内部的考核,而不重视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决定企业战略发展的因素不仅来自企业内部,而且还包括外部利益相关者。因此,绩效考核不仅要重视企业内部的考核,也要重视考核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实现战略导向的条件 绩效考核的导向性是通过绩效指标来实现的,绩效指标是绩效考核中的考核要素与考核内容,即确定的是绩效考核"考什么"的问题。绩效考核要保证实现战略导向,实际上就是通过绩效指标的设定来反映出导向的。为了保证绩效考核的战略导向,绩效指标的设计应符合以下条件:

预算必须以战略为导向

良好的预算管理效果来自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这些因素包括预算管理的环境、明确的战略、员工对战略的认同感和理解度、预算与战略的匹配、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业绩评价体系等。预算与战略的匹配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一、成功的预算是“战略----战略实施路径----预算管理模式”三者的高度拟合 科学的战略和强有力的执行手段是企业成功经营的两个基本方面,战略解决的是公司定位与目标;执行手段包括实施战略的路径选择和管理模式的确定。成功的经营来自于“战略----战略实施路径----管理模式”三者高度拟合。预算是贯穿三者的主线,将三点有机地联结在一起。例如,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在美国铁路、公路运输系统十分发达,航空运输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在许多人看来“无法生存”的短程航运领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根本原因在于做到了战略定位、战略路径、成本领先预算模式三者间的高度统一。阿里巧巧 二、预算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预算与战略脱节 阿里巧巧 预算指标的确定与分解过程实际上是企业战略目标的落实过程以及围绕战略目标进行的资源配置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抓两个关键问题:将企业的战略按实施路径的要求转化为公司的预算指标;将

公司的预算指标按利润驱动因素和权责转化为各部门的预算指标。在我国企业的预算实践中,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预算脱离战略。预算管理与战略的脱节表现在:编制预算不是以战略为起点,而是以往年的预算数和预算执行估计数为基础,在去年预算数和预算执行估计数的基础上将相应指标进行加减调整。有的企业甚至在经营业务发生显着变化的情况下,仍然以上年数为基础进行加减运算,并以此作为指标分解和平衡的依据。例如,某生产高档消费品的企业董事会采取的上产品领先战略、以品牌护价格,公司战略定位于为中高收入阶层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而预算管理部门则效仿同行业中低档产品生产企业普遍运用的成本领先预算模式,结果是各部门都圆满完成预算,但公司战略并未圆满实现。 预算与战略脱节的主要原因是: 1、缺乏与战略保持一致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实施预算管理的企业大都设置了预算管理办公室,有的放在财务部、有的放在企业管理部,有的甚至放在总裁办。企业战略是由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如总经理办公会)决定的,预算管理办公室是预算管理的日常组织和协调机构,承担指标的分解、预算执行中的核算、分析等事宜。在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会与预算管理办公室之间缺乏具有权威性和承上启下的机构,使公司缺少将战略目标依据实施路径转化为预算的桥梁。预算管理办公室在不了解公司战略或不能准确理解公司战略的情况下,只能延续过去模板以过去的预算资料为基础编制下一年度预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