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年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四年娄底市稻纵卷叶螟情况总结

2008年

(三)纵卷叶螟:全市大发生,部分乡镇暴发,发生特点:迁入蛾峰次数多、峰期长、世代重迭。全市发生面积513 万亩次,防治面积553 万亩次。挽回损失141330吨,实际损失12670吨,损失较去年增加3974吨。

(1)发生期。第一代:发蛾高峰期出现在5月12至29日,比去年早12天,5月20日至5月28日为卵孵高峰期;第二代:出现两次发蛾高峰,发蛾高峰期:一次为5月28至6月1日,6月5日至10日为卵孵高峰期;二次为6月9日-12日。6月20日-30日为卵孵高峰期。第三四代:发蛾高峰期出现在7月9-14日。第四五代大发生,来势猛,峰次多,蛾量大。出现二次较明显蛾峰,分别在8月3-6日、8月16-23日, 8月下旬和9月初出现低龄幼虫高峰,一般亩虫量10-12万条,高丘25万条。20%稻田进行了补治。

第五六代大发生。9月5-11日出现较明显蛾峰,亩平蛾量690-1000只。防治效果好,损失轻。

(2)发生量。第一代中等发生,是近年最重年份。第二代偏重发生,第三代大发生。其中第一代盛发高峰期亩平蛾量160-360只、卵9700粒、幼虫4000-8600头。第二代盛发高峰期亩平蛾量400-2600只、卵2-3万粒、幼虫1.5万头,高丘幼虫11.2万头。第三四代盛发高峰期亩平蛾量2712只、卵5.6万粒、幼虫4.9万头。第四五代盛发高峰期亩有蛾量4200只、卵8.2万粒、幼虫5.8-12万头,高丘25万头。

(3)为害程度。第一代只为害早稻,卷叶率为3.9-5%,为去年同期的2倍,

高丘15%。第二代早稻、中稻平均卷叶率分别为3%、3%。第三四主要为害迟熟早稻、中稻,平均卷叶率分别为1.1%、5.8%。。第四五代主要为害中稻,晚稻。平均卷叶率分别为8.4%、4.8%。第五代主要为害晚稻平均卷叶率为2.8% 纵卷叶螟迁入峰次多,发生复杂,6-9月因气候、桥梁田等因素影响,田间蛾、卵、幼虫长时并存,密度一直较大。有的农户由于降水天气错过了防治适期药效不理想,造成卷叶率高,有的丘块卷叶率达30%。极少数农户甚至没有防治,致使田间幼虫基数大。

2009年

稻纵卷叶螟:全年中等偏重发生,比去年轻。其中早稻中等发生,晚稻大发生。其发生特点是早稻发生危害较轻,晚稻发生危害逐渐加重达到大发生程度。全年发生面积423万亩次,防治506万亩次,通过防治挽回损失181300吨,实际损失8560吨。

第一代轻发,比去年明显减轻。4月30日始见蛾,其间未出现明显蛾峰,田间仅见零星白叶,不需防治。

第二代中等发生,比历年轻,灯下诱蛾量仅为去年的二十分之一。两次蛾峰分别出现在6月10-15日、6月18-23日,亩平蛾量分别为570只、1020只,亩平幼虫量分别为19800条、36000条。

第三四代偏重发生。蛾峰出现在7月10-16日。主要危害双季晚稻和单季晚稻。7月下旬晚稻本田出现低龄幼虫高峰,虫量大,亩平幼虫26000条,高丘7.2万条。

第四五代大发生。来势猛,峰期长,峰次多,蛾量大。出现三次较明显蛾峰,分别在7/28-8/5日、8月9-13日、8月22-30日, 8月上中旬和9月初出现低龄幼虫高峰,一般亩平虫量4.6万条,高丘12万条。

第五代中等发生。蛾量较大,但卵、幼虫量较少。

2010年

纵卷叶螟:全年中等偏重发生。全年发生面积453.8万亩次,防治538万亩次,通过防治挽回损失169770吨,实际损失6627吨。

第一代轻发。5月初开始迁入,发蛾高峰出现在5月28日至30日,6月2日至6日为卵孵高峰,在防治二化螟时得到兼治。

第二代中等偏重发生,于6月8日出现第一次明显蛾峰,亩蛾量280.5只,高丘2100只。田间卵幼虫量较大,一般每亩有卵6000-8000粒。6月18日出现第二次明显蛾峰,平均每亩有蛾835.5只,高丘2400只;一般每亩有卵13000粒,高丘30000粒。由于防治得当,防效好,一般卷叶率1.6%。

第三四代中等发生。蛾峰出现在7月12-16日。主要危害一季稻和中稻。7月下旬晚稻本田出现低龄幼虫高峰,亩平幼虫15000条,高丘3.4万条。

第四五代中等偏重发生。明显蛾峰出现在8月18-21日, 9月初出现低龄幼虫高峰,一般亩虫量5万条,高丘12万条。

第五代中等偏重发生。蛾量较大,但卵、幼虫量较少。

2011年

纵卷叶螟:全年大发生,全年发生面积302万亩次, 防治421万亩次,通过防治挽回损失195603吨,防治后仍然损失5301吨。

第一代轻发,与去年相当。5月初开始迁入,其后有少量迁入,在防治二化螟时得到兼治。

第二代中等至偏重发生,今年4-5月份持续干旱,大风大雨较少,纵卷叶螟蛾迁入较少;6月上、中旬,我市普降大到暴雨,14日下了特大暴风雨,出现二次迁入高峰,田间蛾量明显增加。6月5日出现第一次明显蛾峰,亩蛾量960只,高丘3500只。一般每亩有卵10000-20000粒。6月10日出现第二次明显蛾峰,平均每亩有蛾1000只,高丘4200只;一般每亩有卵20000粒,高

丘40000粒。

第三四代中等发生。蛾峰出现在7月11-14日。主要危害一季晚稻。7月下旬单季晚稻本田出现低龄幼虫高峰,亩平幼虫12000条,高丘2.3万条。

第四五代中等发生。明显蛾峰出现在8月16-20日, 9月初出现低龄幼虫高峰,一般亩虫量2万条,高丘5万条。

第五代轻发。蛾量、卵、幼虫量较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