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序言
《宽容》序言
![《宽容》序言](https://img.taocdn.com/s3/m/eb9ef2effab069dc51220100.png)
怀疑、冲破
《宽容》 序言 房龙
先驱者
勇于探索
爱戴、 敬仰 歌颂、 感恩
提 倡 思 想 自 由
反 对 愚 昧 无 知
提 倡 宽 容 异 见
反 对 扼 杀 真 理
为真理献身
无知
无知的人们
愚昧
守旧老人们的帮凶——内疚
麻木
宽容
泰山不辞土壤,所以泰山才会高大; 大海不捡细流,所以大海才更宽广。
写 作 特 色:
无知山民
1.心满意足地享乐
2.为得不到果实而恐惧 3.守旧老人把漫游者抬到集市区, 4.人们举起了沉重的石块 麻木、愚昧、 盲从、胆怯、
由于愚昧无知,客观上成了守旧力量的 帮凶
根源:受守旧老人旧思想的辖制
山民的象征意义
由于愚昧、无知、胆怯麻木、自欺 欺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客观上成 了守旧力量的帮凶。
1、用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 揭示深刻的道理,构思别具 匠心,表现手法大胆创新。
2、语言如诗,含蓄 隽永,富有哲理。
品味最后一段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 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情不再发 生了。”
可悲的是历史的轮回,也许“守旧老人”曾经也是革新者; 胜利的“智慧老人”也许一天回成为“守旧老人 ”,不知道 是否对后来的先驱者持宽容的态度。 顽固的旧势力总是要镇压新生事物;有些善良的人们由于 传统的束缚,认识的局限,总是有意无意地伤害创新者,这 就意味着这样的事情还会发生,“我们希望”只是人们良好 的心愿。如何让这样的事情减少发生呢?那就是宽容。 文章正是用这样含蓄的语言形式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值得 我们好好品味。
1.他们在阴凉角落里度过了整个白天,对 着一本神秘莫测的古书苦思冥想。 2.不过,律法毕竟是律法,必须遵守。守 旧老人是它的执行者。 3.“亵渎,这是对神圣的亵渎,胆敢嘲弄 一千年前定下的律法。他死有余辜!”
宽容》序言
![宽容》序言](https://img.taocdn.com/s3/m/063df3c04693daef5ef73dcf.png)
宽容》序言一、教与学目标:1、掌握寓言故事内容,理解寓言人物形象寓意;2、多角度分析理解本文思想主题,培养学生宽容精神,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二、教学与重点、难点:1、理解寓言故事寓意,把握“宽容”精神内涵。
(重点)2、结合历史及现实生活多角度分析提炼课文主旨,培养学生宽容态度,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难点)三、教学设计:1、课时:1课时;2、课型:阅读讨论课;3、设想:从阅读把握文章寓言故事及寓意出发,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多角度提炼文章主旨,并要求结合历史与现实生活完成主题论述文。
四、教与学过程:(一)预习要求:1、查找阅读房龙及其著作的相关资料;2、熟读课文,自行解决生字词;3、感知课文,思考:(1)课文以诗体寓言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简述故事内容;(2)“无知山谷”是一个有着怎样特点的地方?生活在其中的几类不同人物,他们各自有着怎样的特点?他们之间又存在怎样的矛盾?(二)课堂教与学:1、导入:历史学家曹聚仁在《我与我的世界》中回忆他看到一本书时的情景说:“那天下午,我发痴似的,把这部史话读下去,车来了,在车上读,到了家中,把晚饭吞下去,就靠在床上读,一直读到天明,走马观花地总算看完了。
”他还说:“这五十年中,总是看了又看,除了《儒林外史》、《红楼梦》,没有其他的书这么吸引我了。
”郁达夫也曾说:“实在巧妙不过,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
”是谁的笔如此神奇,能写出如此吸引人的文字来?(简介房龙)他就是能说写十种语言文字,拉得一手小提琴,还能画画的荷裔美国人亨得里克·房龙。
他善于用极其轻巧俏皮得文字,撰写通俗历史著作,如《人类的故事》、《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等,倍受青年读者青睐。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便是他为《宽容》一书所作的一篇令人耳目一新的序言。
2、自读课文。
(提示:《宽容》一书的主旨倡导思想的解放,主张对异己的宽容,谴责反动势力镇压新思想的罪恶。
优质课件精选宽容序言ppt课件
![优质课件精选宽容序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9482c5011ca300a7c39051.png)
商鞅变法被车裂
心中愤怒不如休,何需经县又动州。 纵然费得千般计,赢得猫来输掉牛。
——范仲淹
清朝宰相张英的侄子因地皮和邻居发生争斗,于 是,他写了一封信给叔叔,想让自己的叔叔为自己出 头。张英收到信以后马上回了信—— 千里家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他的侄子收到信以后让出了三尺,那位邻居被张英的 这种宽容精神所感动,也主动让出了三尺。从此以后, 两家相处的非常融洽。“六尺巷”也成为美谈。
帮凶
结果
阻碍人们
遭到谴责
反提 哲理 对 倡
得到尊崇
禁宽
受到纪念
锢容
压质
制疑
内疚
纪念
写作启示:
1、序言可以创新,文章可以创新。 2、段落不妨短小些。
联想思考:
熟读和理解课文之后,请结合历史事件或自 己的生活实际(生活和写作)你想到了什么 相似的故事?
• 回顾历史,联系现实,说说与无知山谷 里相类似的人或事。
象征
宁静的无知山谷—— 沉寂、封闭
深邃破败的溪谷—— 古老、守旧
环
永恒的山脉——
长久封闭
知识的小溪——
知识贫乏、文明浅陋
境
山的那边——
新生世界、美好生活
返回
意象
守旧老人——反动守旧的势力 • “对着神秘的古书冥思苦想” • “摇着头” • “低声倾吐着恶狠狠的词句” • “是它(法律)的执行者” • “叫喊着,‘他死有余辜!’” • “并没有灰心”“预言说” • “不行!” • “无力地抗争着” • “强迫他把他们带走”
思考与提纲:
1、阅读“自读提示”,明确本文特点。 2、阅读课文,用最简洁的文字概括全文的十个部 分段意。 3 、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能否说出 故事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这些意向有怎样的内 涵? 4 、文中塑造了哪几类人?每类人在故事的发展部 分各有哪些言行表现?
《宽容》序言
![《宽容》序言](https://img.taocdn.com/s3/m/89e8cff3770bf78a652954d1.png)
历史学家曹聚仁在《我与我的世界》中回忆说,20年代他 在候车时偶然买到《人类的故事》中译本,于是—— 那天下午,我发痴似的,把这部史话读下去,车来了, 在车上读,到了家中,把晚饭吞下去,就靠在床上读,一 直读到天明,走马看花地总算看完了。这50年中,总是看 了又看,除了《儒林外史》《红楼梦》,没有其他的书那 么吸引我了。我还立志要写一部《东方的人类故事》。岁 月迫人,看来是写不成了;但房龙对我的影响,真的比王 船山、章实斋还深远呢! 郁达夫在林徽音译本《古代的人》的序言中分析了房 龙的写作艺术,认为他的方法“实在巧妙不过,干燥无味 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书的人, 都觉得娓娓忘倦了。”“房龙的笔,有这一种魔力,但这 也不是他的特创,这不过是将文学家的手法,拿来用以讲 述科学而已。”
3.“他们向儿孙们……从远方捎来的 漂亮石子”一句表明了一种怎样的 矛盾?
答:暗示反动保守势力与进步的天性总是 存在矛盾。
4.为什么“在无知山谷里,古老的东 西总是受到尊敬”?
答:这正是反动势力——守旧老人实行愚民 政策的结果,使得人们都因循守旧,所谓 “尊敬”实际是不得不服从。
5.怎样理解“正人君子”一词?
答: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新旧事 物的矛盾是必然的,人们的思想总 是受到“传统习惯”的约束,先驱 者总会在谴责中屈辱地死去,而杀 死他们的不仅是敌人,甚至是他一 心为之奋争的大众。——最先掌握 真理的人,永远要成为悲剧典型; “真理”一旦变成习惯,变成大众 的思想,那就离反动不远了。这种 历史规律,将来也必然成立,所以 不再发生只能是一种良好的愿望。
返回
答案4:
序言是写在著作之前的文章,有两种,一种是自己 写的,多为说明写书的目的和经过,其二是别人写的, 多为介绍和评论书的内容,又称“前言”、“叙言”。 本文通过叙述无知山谷的故事来表明《宽容》一书 的宗旨。这样的故事“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 作者将历史上无数事实典型化了,虚构了一个寓言式 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比历史事件更有集中性,更典型、 更强烈,因而 更具普遍性。读后能唤起许多联想,专 制主义者的嘴脸与守旧老人何其相似,愚民的嘴脸跟 山谷中人何其相似,而历史的演变跟这个故事又何其 相似。故事富有文学性,形象生动。 序言的写法可以创新,任何文章都应该创新,不 拘一格。
《宽容》序言(教案系列及其它文字材料)
![《宽容》序言(教案系列及其它文字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eac39a1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d.png)
一、《宽容》序言之一:理解宽容【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宽容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宽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教学内容】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关于宽容的图片或故事,引发学生对宽容的思考。
2. 讲解宽容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宽容是指接纳他人的不同,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不因他人的差异而对其进行歧视或排斥。
3. 探讨宽容的重要性: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宽容能够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增进团结合作,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不被宽容的情况,以及这些情况给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2. 分享讨论成果:每个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解释宽容的含义。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宽容的重要性,并表示愿意在生活中实践宽容。
二、《宽容》序言之二:宽容他人的差异【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每个人的差异,并学会尊重和接纳他人的差异。
2. 培养学生具备宽容他人的能力和习惯。
【教学内容】1. 讲解差异的存在: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包括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2. 强调尊重和接纳差异: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尊重和接纳他人的差异是宽容的基础,也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关键。
【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不同的场景下如何宽容他人的差异,并展示宽容的态度和行为。
2. 分享角色扮演体验:每个小组选代表分享角色扮演的体验和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认识到每个人的差异,并表达出尊重和接纳他人的意愿。
2. 学生能够在角色扮演中展现出宽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三、《宽容》序言之三:宽容的实践与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宽容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并学会如何在实际情境中实践宽容。
2. 培养学生具备宽容他人的习惯和素养。
【教学内容】1. 讲解宽容的实践:教师引导学生将宽容的理念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如与同学相处、面对老师的批评等。
宽容序言
![宽容序言](https://img.taocdn.com/s3/m/54560e6248d7c1c708a14533.png)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时间:过去、现在; 地点:无知山谷
无知山谷是怎样的地方? 无知山谷是怎样的地方?
找出描写无知山谷的词句。 找出描写无知山谷的词句。 宁静” 幸福” “宁静”、“幸福” “知识的小溪沿着深邃破败的溪谷缓 缓流着” 缓流着”、“并不像江河那样波澜滚 滚” 需求浅薄的村民” “需求浅薄的村民” 敢于提出问题的男男女女”“ ”“走了 “敢于提出问题的男男女女”“走了 之后再也没有回来” 之后再也没有回来”
关于《宽容》 关于《宽容》
《宽容》是一部通俗历史著作,初版 宽容》是一部通俗历史著作, 1925年 在这部著作中, 于 1925年。在这部著作中,房龙从 人文立场出发, 人文立场出发,缕述人类思想发展的 历史,倡言思想的解放, 历史,倡言思想的解放,主张对异见 的宽容, 的宽容,谴责反动势力镇压新思想的 罪恶。 罪恶。 提示: 提示:在阅读课文的时候我们必须联 系宽容一书的内容。 系宽容一书的内容。
漫游者
(1)敢于大胆质疑,挑战时代不变 敢于大胆质疑, 的法典,并且去实行自己的信条; 的法典,并且去实行自己的信条; 不顾流俗、不顾威胁, (2)不顾流俗、不顾威胁,敢于将 自己的质疑精神化为义无反顾的探索 行动; 行动; (3)有强烈的使命感和深广的济世 情怀;在发现了美好的新世界以后, 情怀;在发现了美好的新世界以后, 毅然回来。 毅然回来。
《宽容》序言 宽容》
关于作者
亨德里克·房龙,荷裔美国人。 20世 亨德里克·房龙,荷裔美国人。从20世 20年代以来 年代以来, 纪20年代以来,擅长撰写通俗历史著 而为无数青年读者所喜爱。 作 , 而为无数青年读者所喜爱 。 著名 的有:《人类的故事》、《房龙地 发明的故事》 理 》 、 《 发明的故事 》 、 《 圣经的故 房龙的书在中国早有译本, 事 》 , 房龙的书在中国早有译本 , 对 中国整整一代年轻人有过深刻影响。 中国整整一代年轻人有过深刻影响。
高中二册12课《宽容》序言
![高中二册12课《宽容》序言](https://img.taocdn.com/s3/m/660fbbf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2.png)
高中二册12课《宽容》序言高中二册12课《宽容》序言(通用10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二册12课《宽容》教案序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二册12课《宽容》序言 1教学形式:团体或小组教学。
活动目标:1、学习发现同伴的长处。
2、体验有朋友的快乐。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准备班上幼儿的照片、爱心图卡若干、录音机、磁带2、知识准备:幼儿会演唱歌曲《找朋友》基本过程:一、导入活动教师邀请小朋友一起参与音乐游戏《找朋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家兴趣。
二、关键步骤1、感受和小朋友在一起做游戏的快乐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和小伙伴在一起游戏吗?2、请幼儿想一想你最喜欢的小伙伴是谁?为什么?幼儿描述好朋友的优点。
3、教师展示事先制作好的“我的好朋友”海报,呈现全班幼儿的照片,让幼儿贴爱心贴纸。
(将爱心贴纸在自己的好朋友下面)4、幼儿起统计爱心贴纸的数量,看看哪位幼儿得到的票数最多三、结束活动在了解其他小朋友的优点后,再次进行音乐游戏《找朋友》,让幼儿体验有朋友的快乐活动延伸1、生活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引导幼儿友好、礼貌地和别人相处,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喜爱,才能拥有更多的朋友2、美术活动:幼儿进行折红活动(爱心),送给自己的.好朋友3、家庭活动:家长多给幼儿创造和其他小伙伴交往、游戏的机会,学习小伙伴的长处,体验有朋友的快乐活动反思1、孩子对哪些活动家最感兴趣?为什么?2、你为什么这个活动家的成功之处在哪里?3、你认为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该如何改进?高中二册12课《宽容》序言 2教材分析:教材探究园提供了两个活动,都以学生为主角。
小苏的苦恼以主人公小苏为集体着想的良苦用心却不被同学理解而产生的苦恼;家庭故事以主人公家中婆媳因一些家庭琐事而不能相互宽容与理解,由此产生家庭矛盾。
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的实际出谋划策,帮助主人公摆脱烦恼。
《宽容》序言
![《宽容》序言](https://img.taocdn.com/s3/m/65c2d6f79e314332396893b0.png)
民众不要成为帮凶,要虚心学习 新知识,即使一时不能接受新知, 也要对先驱采取宽容的态度。
守旧老人
1.他们在阴凉角落里度过了整个白天, 对着一本神秘莫测的古书苦思冥想。 2.不过,律法毕竟是律法,必须遵守。 守旧老人是它的执行者。
3.“亵渎,这是对神圣的亵渎,胆敢 嘲弄一千年前定下的律法。他死有 余辜!”
亲爱的同学们, 请大家简要地概述 文章情节
守旧老人
在无知山谷中“幸福”生 活
村民
律法惩罚
举起石头
漫游者(先驱者) 打破陈规 走出山谷
被迫害致死 绿色牧场
为先驱者立碑 树立新的偶像
给文章10个部分分别加上小标题:
1、无知山谷 2、孤独的先驱者 3、先驱者传播新 文明 6、饥寒交迫,恪守 旧律 7、山民叛乱,投奔 新路 8、重获新生,怀念 先驱 9、再回山谷,朝拜 先驱 10、警示人类,牢记 过去
思路拓展:
回顾历史,联系现实,说 说你知道与无知山谷里相类似 的人或事。
1. 2. 3.
商鞅变法 王安石变法 戊戌六君子
4.
布鲁诺
谢谢大家!
同学们再见!
作者介绍:
房龙,荷裔美国人,多才多艺,能说和写
10种文字,会拉小提琴、会画画,他著作 中的插图均出自自己之手。 他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发表了一系列作 品,大多数成为美国的畅销书,并被译为 多种文字。著名的有《人类的故事》、 《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圣经 的故事》等。
教学目标:
1、概述情节,深入探究,品味 语言,把握文章的主旨。
GO
深入拓展
理解课文中的语句
“他们向儿孙们……从远方捎来的 漂亮石子”一句表明了一种怎样的 矛盾?
答:暗示反动保守势力与进 步的天性总是存在矛盾。
高中语文课文宽容序言
![高中语文课文宽容序言](https://img.taocdn.com/s3/m/a9dd7f020740be1e650e9ad8.png)
补充简介
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在各种岗位上 历练人生,刻苦学习写作,多才多艺,能 说和写10种文字,会拉小提琴、画画,他 著作的插图均出自于自己之手。从20世纪 20年代以来,用轻巧俏皮的文字,撰写通 俗历史著作,而为无数青年读者所喜爱, 其作品大多成为美国的畅销书,并被译成 多种文字出版。
序言分自序、他序等。为别人写的, 多为介绍和评论书的内容,叫他序; 为自己写的,也称自序,多为说明写 书的目的和经过。
错误。人们建起智慧老人的大厦,立碑纪念先驱者。
(5)希望这样的事将来不要发生。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蕴涵着丰富哲理的 故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以“这是 一个„„的故事”来加以概括。
这是一个讲述先驱者为真理而献身,村民们 由无知、愚昧到觉醒、抗争,直至过上幸福生活 的故事。 这是一个昭示固守古老律法,陷害一切“异 端”的守旧势力终将以失败告终,“变革”必将 取代“守旧”的历史规律的故事。 这是一个追求新生活的人与守旧老人不断抗争 的故事。
被搀扶叨唠古怪的字眼倾吐恶狠狠的词句墨守成规陷害一切异端处处阻碍着新事物的发展需求浅薄低声讲述毕恭毕敬恐怖的吼叫逆来顺受投奔陌生世界建新大厦立碑被搀扶叨唠古怪的字眼倾吐恶狠狠的词句墨守成规陷害一切异端处处阻碍着新事物的发展需求浅薄低声讲述毕恭毕敬恐怖的吼叫逆来顺受投奔陌生世界建新大厦立碑从愚昧无知逐步走向悔悟寻求幸福从愚昧无知逐步走向悔悟寻求幸福敢为天下先敢于怀疑既定观念律法敢于向一切陈规挑战敢为天下先敢于怀疑既定观念律法敢于向一切陈规挑战反叛旧世界开辟新天地
在历史上,有无数推动历史进程的先驱英雄, 你能举出另外一些例子吗 ?
商鞅变法被五马分尸,王安石变 法遭贬谪,谭嗣同变法被杀头,布鲁 诺捍卫真理被烧死,达尔文提出进化 论遭到嘲笑,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学 说而一生贫困交加,马寅初因提出控 制人口的主张而遭迫害……
《宽容》序言
![《宽容》序言](https://img.taocdn.com/s3/m/a54c7010964bcf84b9d57b0f.png)
旧 世 界 的 统 治 者
应该容许别 人有行动和 判断的自由, 宽容的政策 才能使真理 得到发展。
无知的人仅仅由于他对事物的一无所知 ,便可以成为极其危险的人物。但是,他如 果还为自己的智力不足措辞辩解,那就更为 可怕。他在灵魂里建立起了花岗岩的堡垒, 自我标榜一贯的正确,他站在咄咄逼人的要 塞顶端,向所有敌人(也就是不苟同于他的 偏见的人)挑战,质问他们有什么理由活在 世上。有这种苦恼的人既苛刻又卑鄙,他们 经常生活在恐惧中,很容易变得残酷暴虐, 喜欢折磨他们憎恨的人。 ————房龙《论人类的不宽容》
他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发表的一系 列作品大多成为美国的畅销书,并被译成 多种文字出版。代表作有:《宽容》、 《人类的故事》、《房龙地理》、《发明 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等。
那天下午,我发痴似的,把这部史 话读下去,车来了,在车上读,到了家 中,把晚饭吞下去,就靠在床上读,一 直读到天明,走马观花地总算看完了。 这50年中,总是看了又看,除了《儒林 外史》、《红楼梦》,没有其他的书这 么吸引我了。 ——曹聚仁《我与我的世界》
序言有两种:
一种是多为别人写的,多为介绍和评论 书的内容; 一种是为自己写的,也称自序,多为说 明写书的目的和经过。
本文属于后一种,即“自序”,自读提 示说,“这篇序言的写法很特别”。
《宽容》插图(系房龙自画)
文章塑造了哪几类人物?
守旧老人
无知山民
先驱者
意
象
哲
理
守旧老人 “对着神秘的古书冥思苦想” “摇着头” 旧 “低声倾吐着恶狠狠的词句” 思 “是它(法律)的执行者” 想 的 “叫喊着,‘他死有余辜!’” 维 “并没有灰心”“预言说” 护 “不行!” 者 “无力地抗争着” “强迫他把他们带走”
房龙《宽容》序言原文
![房龙《宽容》序言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09a4f89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2.png)
房龙《宽容》序言原文《宽容》序言 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永恒的山脉向东西南北各个方向蜿蜒绵亘。
知识的小溪沿着深邃破败的溪谷缓缓地流着。
它发源于昔日的荒山。
它消失在未来的沼泽。
这条小溪并不象江河那样彼澜滚滚,但对于需求浅薄的村民来说,已经绰有余裕。
晚上,村民们饮毕牲口,灌满木桶,便心满意足地坐下来,尽享天伦之乐。
守旧的老人们被搀扶出来,他们在荫凉角落里度过了整个白天。
对着一本神秘莫测的古书苦思冥想。
他们向儿孙们叨唠着古怪的字眼,可是孩子们却惦记着玩耍从远方捎来的漂亮石子。
这些字眼的含意往往模糊不清。
不过,它们是一千年前由一个已不为人所知的部族写下的,因此神圣而不可亵渎。
在无知山谷里,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
谁否认祖先的智慧,谁就会遭到正人君子的冷落。
所以,大家都和睦相处。
恐惧总是陪伴着人们。
谁要是得不到园中果实中应得的份额,又该怎么办呢?深夜,在小镇的狭窄街巷里,人们低声讲述着情节模糊的往事,讲述那些敢于提出问题的男男女女。
这些男男女女后来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另一些人曾试图攀登挡住太阳的岩石高墙。
但他们陈尸石崖脚下,白骨累累。
日月流逝,年复一年。
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外面是一片漆黑,一个人正在爬行。
他手上的指甲已经磨破。
他的脚上缠着破布,布上浸透着长途跋涉留下的鲜血。
他跌跌撞撞来到附近一间草房,敲了敲门。
接着他昏了过去。
借着颤动的烛光,他被抬上一张吊床。
到了早晨,全村都已知道:“他回来了。
”邻居们站在他的周围,摇着头。
他们明白,这样的结局是注定的。
对于敢于离开山脚的人,等待他的是屈服和失败。
在村子的一角,守旧老人们摇着头,低声倾吐着恶狠狠的词句。
他们并不是天性残忍,但律法毕竟是律法。
他违背了守旧老人的意愿,犯了弥天大罪。
作文素材 宽容序言
![作文素材 宽容序言](https://img.taocdn.com/s3/m/a016f55b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f.png)
作文素材宽容序言
得饶人处且饶人,宽容点儿,谁还没犯过错呢?
宽容?可不是让你当软柿子捏!你得明白,每个人都有他们的
难处,没必要斤斤计较。
宽容点儿吧,心里舒坦,别人也感激。
何必让怨恨纠缠着自己,活得那么累呢?
宽容可不是说说而已,你得有勇气去面对那些不愉快的事,选
择原谅,选择放下。
选择宽容,就是选择了自由。
不再受那些负面情绪的束缚,活
得轻松自在。
宽容就像阳光,照亮了阴暗的角落,让一切都变得温暖起来。
咱们都多点宽容,世界就更美好了!。
关于《〈宽容〉序言》的主旨与重点难点
![关于《〈宽容〉序言》的主旨与重点难点](https://img.taocdn.com/s3/m/7e036c70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d.png)
关于《〈宽容〉序言》的主旨与重点难点关于《〈宽容〉序言》的主旨与重点难点一)关于本文主旨《〈宽容〉序言》是一篇文笔活泼明快的散文诗般的序言。
它用寓言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作者的人生见解:批判保守派对改革者的迫害,扬先驱者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呼吁人们对探索真理的人多一份宽容,少一份戕害。
故事反映了新与旧、科学与谬误、进步与反动、创新与守旧之间的尖锐对立。
而故事所要表现的主旨却是:呼吁广大人民群众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不要盲从,更不要助纣为虐,成为守旧老人的不自觉的帮凶,对为大众谋求幸福之途的先驱者多一点宽容。
故事中的无知山谷是一个深邃破败的溪谷,这象征了顽固思想的根深蒂固以及保守势力的强大,而知识的小溪只能是缓缓流着,因为这里的人心满意足地享受着天伦之乐,偷偷地讲述着那些不合常流的事情,说明生长于此地的群众普遍愚昧、落后、麻木,随遇而安,固步自封,胆小怕事。
科学、文明的小溪难以渗进他们那干涸、枯涩的灵魂;石崖前的白骨累累,说明保守势力镇压先驱者的残酷和毫不留情,不容文明的曙光渗进这无知的山谷,破坏广大民众幸福的生活。
先驱者见到新世界的绿色草原之后,首先想到的是要让乡亲们同自己一起奔向那乐土,过上幸福生活,于是不顾自身安危,返回山谷并沿途用石头做上标记,用火开通一条道路,先驱者奋斗的目的是为了广大人民,而杀死他的却恰恰是他念念不忘的人们,这些人帮守旧老人杀死他,竟是因为不明真相,也源于人们顶礼膜拜的尘封千年的律法。
这样的情况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
所以,作者创作寓言的目的是告诉人们在不知道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对那些忤逆传统、触犯律法的人应宽容一点。
二)本文的重点、难点重点是理解先驱者的人格精神和体味形象说理的方法。
先驱者是一个具有对生活充满激情、对前途充满希望、勇于探索、不怕牺牲、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精神的人。
他从小就不满足于只在父亲的花园中活动,敢于问疆界那边藏着什么,还偏要刨根问底,当人们让他看那些敢于蔑视上帝的人的累累白骨时,他喊道:骗人,上帝喜欢勇敢的人! 尽管人们对山那边的事物应该一无所知,但他不顾劝导,最后历经磨难找到一条通往更美好的家园的大道。
《宽容》序言
![《宽容》序言](https://img.taocdn.com/s3/m/f5bfda8bd0d233d4b14e692b.png)
学习这篇序言后,你有何启示?
• 贫穷、落后、反动的根源在于无知、愚昧、闭 塞,人类的进步要靠知识的进步。 • 人类追求真理的道路是不可阻挡的,但过程却 是曲折的。 • 要保证人类的进步与自由,必须保证思想和言 论的自由。 • 人应该有宽阔的胸襟,相互理解、友好相处、 共同进步。 • 要有怀疑精神,善于思考,养成思考一切的良 好习惯。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 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法· 雨果
这一节还为漫游者的出现埋下 了伏笔,在何处?
• “深夜,在小镇的狭窄街巷里,人 们低声讲述着情节模糊的往事,讲 述那些敢于提出问题的男男女女。” • “这些男男女女后来走了,再也没 有回来。”
这则故事塑造了那些人物形象?
•
三类人物:
守旧老人 • 漫游者 • 无知村民
•
分析守旧老人与先驱者
• 守旧老人:
蜿蜒绵亘:
(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 延伸,接连不断。
绰有余裕: 形容宽绰、富裕。 天伦之乐: 家庭中家人团聚的快乐。 死有余辜: 死了也不能抵偿罪过。形容罪大恶极。 逆来顺受: 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理的待遇采取忍受的态度。 荡然无存: 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
二、成语
字词
1、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线的字注音 叨( dāo )唠 叨( dáo )咕 叨( tāo )扰 chái 亵渎( xièdú) 诅咒( zǔzhòu) 内疚( jiù)豺( )狗 o 绰( chuò )有余裕 毕恭毕敬 刨( pá )根问底 死有余辜( gū ) 杀一儆( jǐng )百
象征义: 象征着传统的过时的带有偏见 的祖宗律法,它处处阻碍着新事物的发 展。
勇敢的先驱者
特点:
他敢于怀疑祖先的智慧,勇于冲破专制主义的 禁锢,冒着死亡的威胁,离开无知山谷,艰苦 跋涉,探寻外面的世界。他不顾迫害,又回来 告诉人们他自己的发现。面对审判和死亡,他 毫不畏惧。历史证明,他是对的,终究得到了 人们的尊崇。
8宽容序言
![8宽容序言](https://img.taocdn.com/s3/m/6349ef5850e2524de5187edc.png)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 一条 封闭落后的山谷 • 一群 愚昧无知 的山民 • 一群__顽__固__守__旧_ 的老人 • 一曲先驱者的 悲歌 de
理解、概括每段段意
1.无知山谷幸福生活 2.孤独的漫游者重回山谷 3.先驱者传播新文明 4.漫游者遇害 5.灾难降临 6.可怕的冬天 7.叛乱,投奔新世界 8.重建新家园 9.纪念先驱者 10.希望
2、 对于敢于离开山脚的人,等待他的 是屈服和失败。
屈服和失败的原因: 一是 “守旧老人”用“律法”进行镇压; 二是 群众受守旧老人的欺骗,助纣为
虐,反对“敢于离开山脚的人”; 三是 “敢于离开山脚的人”太少,孤军奋
战。这三个原因,使“敢于离开山脚的人” 最终“屈服和失败”。
3、失望把勇气赋予那些由于恐惧而逆来顺受 的人们。
麻木、愚昧、 盲从、胆怯、 安于现状,不 思进取,对新 事物不理解, 不支持,助纣 为虐,
由于愚昧无知,客观上成了守旧力量的帮凶
根源:受守旧老人旧思想的辖制,贫穷、落后、反
动的根源在于无知、愚昧、闭塞。
无知山民:
“人民举 起了沉重 的石块, 杀死了漫 游者”
“一天 夜里爆 发了叛 乱”
“几年后人们建 起了一座大厦, 并准备把勇敢的 先驱者的遗骨埋 在那里”
❖ 我们中国今天的社会比历史上任何时候更 具包容性,小如言论与学术自由,大如国 与国之间的关系,都提倡求同存异,提倡 多元,才形成了今日之生机勃勃、繁荣昌 盛的局面。
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不宽容的事情 存在,比如民族之间的冲突等等。
伊 拉 克 战 争
西 藏 打 砸 抢 事 911恐怖袭击 件
正因为我们这个世界 还有很多不宽容的事 情,所以今天我们读 房龙的作品,更有价 值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摇着头” “低声倾吐着恶狠狠的词句”
旧
旧
“是它(法律)的执行者” 思 世
“叫喊着,‘他死有余辜!’”想 界
“并没有灰心”“预言说” 的 的
“不行!”
维统
“无力地抗争着”
护治
“强迫他把他们带走”
者者
《宽容》序言
是实施所 有传统, 对一切革 新镇压的 代表,是 无知山谷 里权威与 权力的象 征。
❖ 守旧老人:把古书和律法变成至高无上 的权力宝杖,借此愚弄和统治百姓。他 们是新事物、新思想的绊脚石,代表着 顽固不化、冷酷无情的统治阶级。
《宽容》序言
形象
形象意义
漫游者(先驱者):
“指甲磨破” “脚上缠着破布”
是是 第一
新世界 的探索 者
“身体衰弱”
一 个 新思想
“拒绝(坐下)”
个 敢 的传播
“偏要说话”
“我已经找到幸福的曙光。 吃
为
者
跟我来吧,我带领你们 螃 天
奔向那里。”
蟹下
舍我其谁的气概! 《宽容》序言
的先 人的
漫游者:有着超乎常人的血性和责任 感,率先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即使知 道自己面临的是何等悲惨的结局,也 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来传播新世界的声 音。他代表着有强烈开拓精神与历史 使命感的革命先驱者形象。
《宽容》序言
《宽容》插图(系房龙自画) 返回
《宽容》序言
(一)分析第一部分。
1. 在“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 福的生活”一句中,“无知”突出什么? 所谓“宁静”是什么?这里的“幸福生 活”到底是怎样的生活?(课后(三) 第3题P11)
“无知”突出了山谷里的人们的知识 浅薄,视野狭窄。
所谓“宁静”是死水般的停滞。
7.终于爆发叛乱,人们投奔陌生的世界。 8.人们沿着先驱者开辟的道路,找到了新世界的
绿色牧场,又过上幸福的生活。人们意识到杀 死漫游者是个错误,感到内疚。 9.人们立碑纪念先驱者。 10.希望这样的事将来不要发生。
《宽容》序言
用“/”将全文划分为四个部分,并概 况每部分大意。
第一小节: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 的生活。
《宽容》序言
通读课文,写出每小节大意。
1.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2.一个敢于离开山脚的漫游者回到了山谷。 3.漫游者讲述山的那边新鲜奇妙的景象,并且说
可以带领大家奔向那幸福的远方。 4.守旧老人以旧的律法煽动大家杀死了漫游者。 5.无知山谷爆发特大干旱,饥民遍野。
《宽容》序言
6.半数以上的人在饥寒交迫中死去,律法还必须 遵守。
《宽容》序言
这本书就是
房
龙
的
《
宽
容
《宽容》序言
》
第一课
❖《宽容》序言 房龙
《宽容》序言
什么是序言?
序言,说明书籍或著作的创作、 出版意图,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 的文章。“序”在书籍或文章的 前面,后面的称为“跋”。
《宽容》序言
作者介绍:
❖ 房龙,荷裔美国人,多才多艺,能说和写 10种文字,会拉小提琴、会画画,他著作 的插图均出自自己之手。
谷”是这样,人类社会中,这样的现象也比比 皆是,厚古薄今,抱着过去的教条不放,是守 旧势力的突出表现。
《宽容》序言
4.“试图攀越挡住太阳的高墙” 的人是什么人?
答:是追求光明的开拓者、 先驱者,是敢于向旧势力 挑战的勇士。
《宽容》序言
5.“但他们陈尸石崖脚下,白 骨累累”说明什么?
答:一方面反映了革新之路的 艰难;
❖ 他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发表了一系列作 品,大多数成为美国的畅销书,并被译为 多种文字。著名的有《人类的故事》、 《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圣经 的故事》等。
《宽容》序言
房龙作品风格
房龙以他渊博的学识,富 有启发性的思想和亲切的 文笔,最终成为一个畅销 书作家。
正如郁达夫所说:“房 龙的笔,有这一种魔力, 但这也不是他的特创,这 不过是将文学家的手法, 拿来用以讲述科学而已。”
第二至第四小节:漫游者要把人们引向新的幸福 的世界,守旧老人却根据律法杀死了他。
第五至第九小节:在死亡的威胁下,人们把守旧 老人推到一边,沿着漫游者开辟的道路进入新 的世界,有过上幸福的生活,并纪念先驱者。
最后一节:希望这样的事将来不要发生。
《宽容》序言
形象
形象意义
守旧老人:
“对着神秘的古书冥思苦想”
历史学家曹聚仁在《我与我的世界》 中回忆他看到一本书时的情景说:“那 天下午,我发痴似的,把这部史话读下 去,车来了,在车上读,到了家中,把 晚饭吞下去,就靠在床上读,一直读到 天明,走马观花地总算看完了。”他还 说:“这五十年中,总是看了又看,除 了《儒林外史》《红楼梦》,没有其他 书像这样吸引我了。”
P10)
“知识的小溪”指社会文明程度仅像一 条小溪;
“深邃破败的溪谷”象征原始落后的社 会;
“缓缓”是说进步慢,这是由愚昧落后 的思想统治造成的。
《宽容》序言
3.“古老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古老 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课后(三)第2题 P11)
“古老的东西”指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祖宗之法。 “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不仅在“无知山
《宽容》序言
读准红色字音
蜿蜒绵亘 深邃破败 绰有余裕 天伦之乐 神秘莫测 苦思冥想 不可亵渎 长途跋涉 弥天大罪 毕恭毕敬 鸦雀无声 志同道合 刨根问底 光彩夺目 死有余辜 杀一儆百 饿殍遍野 转危为安 饥寒交迫 逆来顺受 忘恩负义 荒无人烟 荡然无存 感恩朝礼
gèn suì chuò xiè dú gū jǐng piǎo
是这样的生活:知识的小溪水浅流短;生 活方式原始野蛮;重复着千年前的字眼; 古老的习俗一层不变。这是一种愚昧保 守、闭塞落后、黑暗衰朽的生活氛围。 是一种麻木不《仁宽容的》序满言 足。
2.“知识的小溪沿着深邃破败的溪谷缓缓地 流着”一句中“知识的小溪”指的是什么? 它“缓缓地流着”是因为什么?“深邃破 败的溪谷”象征什么?(课后(三)第1题
《宽容》序言
无知山民
1.心满意足地享乐
2.为得不到果实而恐惧
3.守旧老人把漫游者抬到集市区, 麻木、愚昧、
人们毕恭毕敬地站在周围
盲从、胆怯、
4.人们举起了沉重的石块
由于愚昧无知,客观上成了守旧力量的 帮凶根源:受守旧Fra bibliotek人旧思想的辖制
村民:被自身的惰性销蚀得既愚弱 又麻木,屈从于强权统治,甚至成 为守旧老人的帮凶。只是在生死攸 关的时刻才被激发了生命的活力。 他们是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必须被唤 醒的主力——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