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校联系的现状与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家校联系的现状与策略
八肯中小学滕国晨随着教育的发展,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家校合力,已成了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如孩子在校有了进步,我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告知父母,让他们一起分享孩子的喜悦;当孩子近期思想上有些波动,我们同样和家长及时取得联系,迅速找到对策,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老师和家长彼此之间从学生学习方法到个人思想,从身心健康到师生交往,从课堂教学到课外学习,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都可以得到更好的交流和沟通。
一、家校联系的情况
(一)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学生最初和经常接触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除了在学校接受教师和集体教育之外,同时还受到家庭的极大影响。大量事实证明,学生在品德、才智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家庭教育的不同。而现在一些家长却难以担负教育子女的重任,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隔代管护,过分溺爱。一些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子女的生活靠爷爷、奶奶管理,而爷爷、奶奶一般对孙子、孙女过分溺爱,要啥给啥,百依百顺。久而久之,小皇帝、小公主便应运而生。学生往往生活上相互攀比,而学习不求上进,纪律松弛。二是素质低下,无力教育。有的父母虽然常年在家,但由于文化程度低,管护孩子更多的是只问吃穿及用钱,对学生的行为及学习情况,过问的少或干脆不过问。有个别学生便瞒哄家长,家长问不出孩子学习的真正情况,因而也无法对学生实施有效的管护和教育。
(二)学校因素的影响
在学校、家庭两个因素中,学校这个因素起主导作用。因此,不论是学校领导、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都有责任和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取得家长的协助,统一步调,共同搞好学生的教育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情况往往不能令人满意。有些班主任、任课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能力过分自信,认为没有学生家长协助,自己也能教育好学生,因而认为没有和家长建立联系的必要
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出现的这些新情况,成为教师与家长联系的障碍,从而在教育学生方面出现了一些失误。因此,要使“家校联系”这一传统
的教育方式焕发青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从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形式诸方面进行革新,赋予其新的内容。
(三)家庭因素与学校因素的影响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庭的希望。对于教育孩子的主体——家庭和学校,是影响学生发展最主要的两大环境,家长和教师分别是这两大环境的施教者。家长对教师的认同与依托、对学校的信任与支持,教师对家长的尊重与沟通、对学生的关爱与呵护,是建立相互信任的家校关系的必要条件。只有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互相配合、相互支持,才算是良性的家校关系,才会有和谐的教育环境,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家校联系具体的做法
(一)尊重家长
尊重是和谐家校关系的基础。尊重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所以只有家长和老师相互尊重,以诚相待,才可能使双方产生最基本的愉悦的情感体验,才有和谐关系产生的基础。
1、尊重家长,首先要尊重家长的人格
如在每一次面对家长的时候,应杜绝那种居高临下、以教育者自居的态度,而应是作为两个有着共同目标的教育者之间的探讨。多商量,少指责;多协调,少冲突;多联系,少隐瞒;多关心,少抱怨;多引导,少推脱。把握家长的真实意愿,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教学用意,鼓励和引导家长及时修正教育方式、方法,建立平等、合作、信任的家校关系。
2、尊重家长,同时要尊重家长的权益
如家长应有的知情权、发言权、参与权、自愿权、隐私权、子女监护委托权、子女受教育权等,作为教师和学校,都应当予以尊重。学校的各种收费——政策性部分应当公示,使家长知情;服务性部分应当告知,尊重家长的自愿。开学、放假、复课、重大学生活动,校方必须事前告知家长。涉及家长的活动如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接待日、教学开放周、需要家长参与的捐赠活动等,家长有知情权或发言权、参与权、自愿权,校方不得忽视。子女的学业成绩、在校表现、道德品行、健康状况等情况,家长有知情权、要求隐私保密权,校方不可轻视。
(二)沟通家长
沟通是和谐家校关系的发展。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人,如果师、长之间你说一套,我教另一套,会让他们无所适从,甚至导致逆反、分裂。所以无论是经验、心得,还是困惑、矛盾,都要双方先沟通好,达到协调一致,再施与孩子。这是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关键。学校是一个社区里涉及最广泛的公益事业性机构,如果校内、校外扯皮抬杠,学校会办不下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还谈什么教育质量呢!
怎样与家长沟通呢?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我们的教师不妨采用以下一些方式:
1、任课教师及班主任要家访
家访是班主任、任课教师与学生交往的主要方式。家访的目的是全面掌握学生情况,培养班主任、任课教师与家长的感情,组成教育合力,解决学生的个别问题。但是,现在一些班主任、任课教师不注重家访,还有一些班主任、任课教师把家访当成了“告状”。因此,必须首先在思想上重视家访,其次要改变家访的内容。我在做学校领导工作的实践中,一直要求班主任,任课教师努力做好家访工作。首先使班主任、任课教师明确家访的四种类型:初访、细访、重访和特访。初访即普遍对全班学生家庭做一般访问,以到达相互熟悉,以便达到进一步联系的目的。细访是对班上每个学生的家庭做做比较详细的访问,包括对学生家庭中一些关系比较密切的亲友的了解。重访即根据工作的需要,对某些特异的学生,如班干部、困难生等进行重点访问,以便全面、具体、准确地了解该生的情况,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或做出决策。
2、召开家长会
家长会是家长参加学校管理、协助教师教育学生的普遍形式。但是近几年,家长会形成了固定的模式:班主任宣读学生的各科成绩和学生在校的表现,然后征求家长对学校管理的意见。一些学生由于成绩差等原因,不通知其家长参加家长会,还有一些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在校表现差,怕受到老师的指责而不愿参加家长会,因此,家长会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形式。而要改变家长会的现状,首先要改变家长会的内容。我曾指导一个班级举办了一次家长会,让每个学生在家长会上把自己认为最值得骄傲的学习成果呈献给家长。有的学生向家长读了自己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