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京剧教案设计
走进京剧教案
![走进京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507042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3.png)
走进京剧教案教案标题:走进京剧教案目标:1. 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和特点;2. 掌握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3. 培养学生对京剧的欣赏能力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1. 了解京剧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 学习基本的京剧表演技巧;3. 培养学生对京剧的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京剧的理解和接受程度;2. 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京剧相关的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料;2. 京剧服饰和道具;3. 录制或邀请京剧表演者进行示范。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京剧,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2. 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京剧的初步了解和印象。
二、了解京剧的历史与特点(15分钟)1. 介绍京剧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引导学生了解京剧的历史背景;2. 分享京剧的特点,如唱腔、表演形式和戏曲角色等。
三、学习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30分钟)1. 分组进行基本的身体训练,包括站姿、走位和手势等;2. 引导学生学习京剧的唱腔和音调,进行简单的声乐训练;3. 分角色进行小组表演,让学生体验京剧表演的过程。
四、观看京剧表演(15分钟)1. 播放精选的京剧片段,让学生欣赏京剧的精彩表演;2. 分析表演中的技巧和特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京剧的艺术魅力。
五、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分享对京剧的理解和感受;2.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3.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京剧技巧运用到其他文化艺术活动中。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京剧演出或邀请专业表演者来校进行指导;2. 设计京剧创作活动,让学生进行编剧、舞台设计等创作工作;3. 开展京剧角色扮演比赛,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反思:1. 针对学生对京剧的接受程度,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2. 鼓励学生多进行实践操作,提高表演技巧;3. 进一步挖掘京剧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走近京剧》的教案
![《走近京剧》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1df6a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a.png)
《走近京剧》的教案
教案主题:走近京剧
教案目标:
1. 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掌握京剧的基本表演形式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对京剧的欣赏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资源:
1. 《走近京剧》的视频或音频材料;
2. 京剧表演的录像或录音;
3. 京剧服饰、道具等相关文化实物。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5分钟)
用京剧的音乐或视频作为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背景知识(1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京剧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包括京剧的地位、剧目、表演形式等。
第三步:基本动作与造型(20分钟)
教师向学生展示京剧的基本动作和造型,如扇子、拐子、坐步、挑脚等,学生跟随模仿。
第四步:角色扮演(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京剧角色,分别表演一段经典的京剧台词或乐段。
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表演指导和技巧。
第五步:作品欣赏(15分钟)
播放一段京剧的录像或录音,让学生欣赏京剧的表演技巧和艺术魅力,以及表演中所
体现的中国传统价值观。
第六步:总结与展示(10分钟)
学生进行小结,谈谈自己对京剧的认识和感受,可以分组展示自己的表演作品。
教学延伸:
1. 借助相关文化实物,向学生展示京剧的服饰、道具等,深化学生对京剧文化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京剧演出,亲身体验京剧的魅力;
3.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中国传统戏曲形式,如豫剧、越剧等。
走进京剧教案
![走进京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e2b0f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08.png)
走进京剧教案第一篇:走进京剧教案走进京剧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音乐与戏剧的关系打下基础。
2、让学生在京剧欣赏中感受京剧的艺术美,提高对京剧艺术的鉴赏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京剧的行当划分及京剧表演。
教学难点:京剧行当的辨认。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一段戏曲片段,让学生回答剧种名称(学生答:京剧)。
2、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演唱一段京剧。
3、播放投影,引出课题:《走近京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授:我国的戏剧非常丰富,不同的剧种有几百种之多。
京剧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剧种之一,它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之国粹,很多人都称之为“国剧”。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和了解有关京剧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主要内容有:京剧的形成、京剧行当的划分和京剧的表演形式。
1、京剧的形成:1790年,为给乾隆皇帝祝寿,一位官员邀请了安徽地区很受群众喜爱的徽戏班子进京演出,不想在北京一炮打响,轰动了戏剧舞台。
后来,徽班为了适应北京观众的欣赏习惯,经过努力,把徽调、汉调衍化为京调,逐步形成现在的京剧。
2、京剧行当的划分:行当,是根据戏曲中不同的人物性别、年龄、身份、性格而划分的人物类型。
京剧形成后,吸收了昆曲、汉调的分行,形成了“生、旦、净、末、丑”五大行。
虽然称作“五大行”,但因为扮演中年男子的“末”行,早已归入“生”行之中了,所以实际现今已成为“生、旦、净、丑”四行。
京剧行当的划分,是随着京剧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1)通过投影,让学生了解生行:在京剧中扮演男性人物的,称为“生”。
“生”,常是剧中的主要人物,所以,京剧行当以“生”为首。
“生行”分为老生、小生、武生。
老生,就是扮演中年以上男性,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如《空城计》中的诸葛亮;小生,就是扮演年轻英俊的男性,如《玉堂春》中的王金龙;武生,就是擅长武艺的男性人物,如《长坂坡》中的赵云。
《走近京剧》的教案
![《走近京剧》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1c1ef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5.png)
《走近京剧》的教案教案:走近京剧一、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的起源和发展。
2.掌握京剧的基本表演艺术特点。
3.学习京剧的基本动作和唱腔。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京剧的表演艺术特点。
2.京剧的基本动作和唱腔。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京剧基本动作和唱腔的学习和表演。
2.学生对于京剧表演艺术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四、教学准备:1.京剧音乐和视频资源。
2.京剧服饰和道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们对京剧了解多少?你们最喜欢的京剧剧目是什么?为什么?2.了解京剧(20分钟)a.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包括“四大宗师”的传统,以及现代京剧的发展。
b.介绍京剧的表演艺术特点,如唱、念、做、打的结合,以及脸谱和服饰的意义。
3.学习京剧基本动作(30分钟)a.示范和讲解京剧的基本动作,如站立、跌倒、扭转身体等。
b.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模仿练习基本动作。
4.学习京剧唱腔(30分钟)a.老师播放一段京剧唱腔的音乐,让学生听一遍。
b.老师教授一段京剧唱腔的歌词和发音,让学生跟着唱。
c.学生分组进行小练习,互相演唱一段京剧唱腔。
5.观看京剧表演(20分钟)a.老师播放一段京剧表演的视频。
b.学生观看京剧表演,注意观察演员的表演艺术特点。
c.讨论学生对于京剧表演的理解和感受。
6.表演京剧小片段(30分钟)a.学生自由选择一段京剧剧目,分组进行排练和表演。
b.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进行评价。
七、拓展练习:1.学生可以选择深入研究一个京剧剧目,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表演。
2.学生可以尝试写一篇关于京剧起源和发展的小论文。
八、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体会,鼓励学生对京剧进行深入学习和表演。
九、课后作业:1.回家观看一段京剧表演,写下你的观感和感受。
2.自选一段京剧唱腔进行练习,下节课准备进行展示。
教案结束。
备注:本教案适用于高年级小学生及中学生,可以根据学生年级和能力的不同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走近京剧》教案
![《走近京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2361d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8.png)
《走近京剧》教案课题:《走近京剧》教材:人音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六班级第四课《京腔京韵》教学班级:四班级课型:综合观赏课教学课时:一、教材分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本节课选取了京剧的起源、行当,表演形式、脸谱等内容做浅近的介绍,使同学对京剧的相关知识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引导同学做多种形式的参加和感受,在富有制造性的音乐活动中感受体验京剧的艺术魅力。
二、学情分析京剧是我国的国剧,但对于学校生来说,京剧知识了解甚少,缺乏肯定的爱好,但他们有着较强的新奇心和求知欲,要让同学积极主动地学习京剧,须以爱好爱好为动力,着重同学的主动参加。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手段,运用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充分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倾听京剧、感受京剧、参加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同学对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爱好,使同学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
三、教学目标1.情感立场与价值观在观赏、体验的活动中,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有积极学习、了解、表现的愿望,从而对京剧文化艺术产生骄傲感和喜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能积极参加音乐活动,通过观赏、分析、判断、仿照来充分体验京剧的艺术魅力。
3.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京剧的起源、行当、表演形式、脸谱等相关知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京剧基础知识及相关文化,提升喜爱京剧艺术的爱好。
教学难点: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念”、“做”等功夫。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六、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七、教學过程八、教学反思京剧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一堂课的时间根本无法把它讲完,因此,本课选取了最基础也最为重要的如京剧的形成进展、京剧的行当、表演形式等为切口做浅近的介绍,让同学对京剧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整节课着重表达和运用体验、仿照、探究、合作、综合的教学方法,为同学提供开放、自主、探究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让同学在观赏,仿照和富有制造性的音乐活动中体验到京剧的艺术魅力,使这节课成为同学喜爱京剧的良好开端,引导同学关注京剧艺术,弘扬中华民族的古老艺术。
初中走进国粹京剧教案
![初中走进国粹京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403c97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fb.png)
初中走进国粹京剧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京剧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
2. 了解京剧的基本行当、唱腔和表演特点。
3. 欣赏京剧表演,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4.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1. 京剧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 京剧的基本行当、唱腔和表演特点。
教学难点:1. 京剧的专业术语和表演技巧。
2. 欣赏京剧表演,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教学准备:1. PPT课件:介绍京剧的历史、行当、唱腔和表演特点。
2. 视频资料:京剧表演片段。
3. 图片资料:京剧人物形象、脸谱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京剧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引导学生了解京剧是中国的国粹。
2. 展示京剧人物形象和脸谱,引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京剧的基本行当:生、旦、净、丑。
2. 讲解京剧的唱腔:西皮、二黄、京韵、秦腔等。
3. 讲解京剧的表演特点:唱、做、念、打。
三、欣赏(10分钟)1. 播放京剧表演片段,让学生亲身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2. 引导学生关注京剧表演中的行当、唱腔和表演技巧。
四、互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京剧行当进行角色扮演。
2. 学生尝试模仿京剧的唱腔和表演技巧。
3.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让大家共同欣赏。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对京剧的认识。
2. 引导学生关注京剧艺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京剧的历史背景、行当、唱腔和表演特点,使学生对京剧有了全面的了解。
在欣赏环节,学生亲身感受了京剧的艺术魅力,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展示了京剧的表演技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京剧的基本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京剧,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走进京剧》教学设计
![《走进京剧》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eb5156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aa.png)
《走进京剧》教学设计《走进京剧》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让学生对我国的国粹──京剧的相关知识有初步了解,为学生提供开放式、自主式、探究式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欣赏、模仿和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中体验到京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使这节课成为学生热爱京剧的良好开端,引导学生关注京剧艺术,宏扬中华民族的古老艺术。
2、欣赏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角色分配,了解其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1、在艺术活动中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初步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热爱京剧艺术的兴趣。
2、模仿戏曲的唱腔和动作。
3、调动学生将课堂变成展示自我的舞台,积极参与欣赏、模仿和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京剧脸谱、录音带。
教学过程:一、学生聆听《京调》进教室二、聆听四首戏曲片段。
聆听四个戏曲片段,豫剧、京剧、越剧、黄梅戏,并进行辨别。
试试看,你还能说出多少剧种?师: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为了更进一步了解京剧的魅力,让我们一起走进京剧。
三、走进京剧1、京剧的起源京剧于清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其前身为徽剧。
徽戏进京是在公元1790年,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庆班”。
随后来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诸班,合称“四大徽班”。
民国以后,上海梨园全部为京班所掌握,于是正式称京皮簧为“京戏”。
“京戏”一名,实创自上海,而后流传至北京。
2、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并重,常用虚拟动作,重视情景交融,声情并茂。
常用“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3、京剧的四大行当:生: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净:唱工花脸做工花脸丑:小花脸4、师:哪位同学知道什么是脸谱?请你将自己知道的脸谱知识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展示汇报,同时加进有关脸谱的课件内容。
脸谱是中国戏曲艺术特有的,是塑造、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段,在京剧中有其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
我们继续看看还有哪些京剧名词。
走近京剧课件教案
![走近京剧课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778e5d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36.png)
走近京剧课件教案教案标题:走近京剧课件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学习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和动作。
3. 探索京剧的音乐、戏曲唱腔和戏曲服饰。
4. 培养学生对京剧的欣赏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和音响设备。
2. 京剧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素材。
3. 京剧服饰和道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引入京剧的概念和背景,通过展示京剧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可以播放一段京剧表演片段,让学生感受京剧的独特魅力。
Step 2:了解京剧(15分钟)通过展示PPT,介绍京剧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包括京剧的四大名旦、四大名家等内容。
引导学生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并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其他戏曲形式进行比较。
Step 3:学习京剧动作(20分钟)通过观看示范视频,学生学习京剧的基本动作,如走、站、坐、起、转等。
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模仿和练习这些动作,以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表演能力。
Step 4:探索京剧音乐(15分钟)播放京剧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音乐特点,如高亢激昂的唱腔和独特的乐器伴奏。
可以分析京剧音乐的节奏、音调和情感表达,并与其他音乐形式进行比较。
Step 5:了解戏曲服饰(15分钟)展示京剧的戏曲服饰图片,介绍不同角色的服饰特点和象征意义。
让学生了解京剧的戏曲服饰与角色身份、性格等之间的关系。
Step 6:欣赏京剧表演(15分钟)播放一段经典的京剧表演视频,让学生欣赏京剧的精彩演出。
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演员的表演技巧、动作和音乐配合等方面,加深对京剧的理解和欣赏。
Step 7:总结和讨论(10分钟)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内容,回顾京剧的起源、发展和特点,以及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对京剧的理解和喜爱之处。
Step 8:拓展活动(选做)如果时间允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选择一个京剧故事或角色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表演或展示。
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走进京剧》
![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走进京剧》](https://img.taocdn.com/s3/m/19f3934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61.png)
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走进京剧》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京剧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2.了解京剧的特点和表演技巧,提高学生表演能力。
3.通过视听、实践等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
1、引入:在课前展示一些京剧小场景,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猜测出这是什么文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内容:介绍京剧的历史、文化背景、特点和表演技巧。
(1)历史和文化背景
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介绍著名的京剧艺术家和剧目,以及京剧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2)特点和表演技巧
介绍京剧的唱腔和配乐、化妆和服装以及舞台表演等特点,让学生了解京剧的独特之处。
同时,通过分组演练,让学生学习京剧的表演技巧,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
3、反思与讨论:让学生谈谈学习京剧后的感受和收获,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京剧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作用。
三、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视、音响等。
2、教学用具:书籍、图片、视频、化妆品、服装等。
3、分组演练: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和表演练习。
四、教学评价
1、考察学生对京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
2、考察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评价学生在讨论中表达观点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反思
本次课程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包括视听、实践和讨论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但是,本次课程的实践需要更多的教学设备和教学用具的支持,
以及更好的展示平台,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了解京剧的独特艺术魅力。
走进京剧教案初中
![走进京剧教案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4257be4f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b.png)
走进京剧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历史、行当、表演形式和艺术魅力。
2. 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和自豪感。
3. 通过欣赏和模仿,提高学生对京剧的鉴赏能力和表演技巧。
教学重点:京剧的历史、行当、表演形式和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京剧行当的辨认和表演技巧的掌握。
教学准备:京剧音乐、视频、图片、脸谱、服饰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播放一段京剧音乐,让学生猜测剧种。
2. 介绍京剧的历史和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介绍京剧的行当:生、旦、净、丑。
2. 展示各个行当的图片和服饰,让学生辨别。
3. 讲解京剧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
4. 播放京剧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京剧的表演过程。
三、课堂互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行当进行角色扮演。
2. 学生模仿京剧的唱念做打,体验京剧的魅力。
3. 各组展示表演成果,其他学生担任评委,评选最佳表演奖。
四、艺术欣赏(15分钟)1. 欣赏经典京剧选段,如《玉堂春》、《沙家浜》等。
2. 分析京剧的艺术魅力,如唱腔、表演、剧情等。
3.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京剧的感受,分享欣赏心得。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复述京剧的历史、行当、表演形式和艺术魅力。
2. 学生谈收获,提出问题和建议。
3. 教师总结,强调京剧作为国粹的地位和传承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京剧表演,深入了解京剧的艺术魅力。
2. 开展京剧主题的绘画、写作等活动,让学生发挥创造力。
3. 成立京剧兴趣小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京剧表演和传承。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音乐、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京剧的历史、行当、表演形式和艺术魅力。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京剧的浓厚兴趣。
在课堂互动环节,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模仿,亲身体验了京剧的魅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对京剧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走近京剧教学设计
![走近京剧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fc251edbe23482fb4da4cd4.png)
课题:走近京剧一、教学内容:1、学习京剧的有关音乐文化知识2、学唱歌曲《唱脸谱》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京剧的唱腔、板式、表演形式、行当、脸谱等有关音乐文化知识。
2、通过学习《唱脸谱》,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学生能够模仿京剧韵味演唱《唱脸谱》。
(二)过程与方法讲授法、体验法、欣赏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可以接受不同曲风的音乐。
2、通过对歌曲情绪、格调的感受和理解,使学生能够体验在通俗音乐中吸取戏曲的音乐元素进行创作的音乐作品。
三、重点:了解京剧的一般知识,认识脸谱在京剧中代表的不同性格和形象。
难点:歌曲《唱脸谱》中结束句:拖腔的唱法。
四、教具: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播放歌曲:信乐团《one night in北京》教师:有没有同学听出这首歌曲与我们平时听的歌曲有什么不同?或者说它加入了哪些不一样的音乐元素?(第二部分加入了一段京剧唱段)(二)导入教学教师:下面就让我们走近京剧的世界,了解一些有关京剧的文化知识(出示PPT课件)介绍京剧1、京剧的唱腔2、京剧的板式3、京剧的表演形式4、京剧的行当5、京剧的脸谱(三)欣赏《唱脸谱》,提问:1、这首歌曲的音乐体裁是什么?2、通过这首歌曲,你们能从中了解到脸谱的哪些内容?(四)谈论脸谱特点教师:有句俗话叫“知人知面不知心”,但是在京剧的脸谱中恰恰可以以貌取人,因为不同颜色的脸谱展现了人物不同的性格和形象。
(出示PPT课件)(五)学唱《唱脸谱》第二部分1、复听歌曲第二部分第一段(教师:我们再来听听看第一段是怎么演唱的?)听完提问:这首歌在演唱的力度上怎么样?在文字咬字上又是怎么样呢?非常有力,一个字一个字咬得非常清楚,有劲,字头清楚、字尾归韵2、教师范唱《唱脸谱》3、教师教唱提问:我们学唱时在哪句出现了问题?(学生回答:最后一句……)教师:这就是京剧中最常见的拖腔唱法。
音乐教案-走进京剧
![音乐教案-走进京剧](https://img.taocdn.com/s3/m/3c5f7ae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8.png)
音乐教案-走进京剧教案名称:走进京剧教学目标:1. 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探讨京剧的音乐表演和舞台表演形式。
3. 学习京剧的基本唱腔和表演技巧。
4. 培养学生对京剧的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京剧的艺术特点和表演形式。
2. 学习和演唱京剧的基本唱腔。
3. 学习和模仿京剧的基本动作和表情。
教学准备:1. 京剧音乐和舞台表演的录像或音频资料。
2. 京剧的音乐曲谱和唱词。
3. 京剧舞台表演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 能够发声的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京剧的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简单介绍京剧的特点和表演形式,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步骤二:音乐欣赏(15分钟)播放一段京剧的音乐表演,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听取音乐的演奏和唱腔。
随后,让学生发表对京剧音乐的感受和评价。
步骤三:唱腔学习(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京剧的基本唱腔,如腔调、音域和音乐节奏等。
然后,分发京剧的曲谱和唱词给学生,教授一段简单的唱腔。
让学生模仿和跟唱。
步骤四:舞台表演(15分钟)通过播放京剧舞台表演的录像或视频,向学生展示京剧的舞台表演形式。
讲解舞台和表演的布景、服装和动作手法。
鼓励学生模仿京剧的动作和表情。
步骤五:小组练习(15分钟)让学生分组,根据学到的唱腔和舞台表演技巧,进行小组演练。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段京剧剧目进行表演。
教师可以提供指导和建议。
步骤六:表演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表演展示。
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自己的表演。
步骤七: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感受,再次强调京剧的特点和魅力。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欣赏京剧。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观看一场真实的京剧演出,并进行感受和讨论。
2. 组织学生参与京剧的舞台表演和唱腔比赛,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3. 组织学生学习和演唱其他传统戏曲的唱腔。
《走近京剧》音乐课教案
![《走近京剧》音乐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0db2e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d.png)
《走近京剧》音乐课教案《走近京剧》音乐课教案【教学设计理念】按新课程标准,教学中已降低音乐教学知识性的难度,但重要的基础知识不能丢,应突出音乐的本质教学。
即通过旋律、节奏、音程、力度、速度、调式等表现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会学习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着眼于将来的可持续发展。
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渗透的教,顺带着学”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材分析】课名《走近京剧》,是人教版小学艺术新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课《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为基点,加入创新的一篇课文。
这一课选取了最为重要的京剧的形式和发展,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表演形式为切口做浅近的介绍,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主要学习内容是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
【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是12岁左右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情绪体验,对人、对事非常敏感,又缺乏自我分析、自我宽慰的能力。
2.学生在学习能力中开始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渴望教师放开进行教学。
3.学生通过欣赏教学,使学生初步领略戏曲的艺术风貌,感受不同戏曲的音乐特色。
4.学生缺少对传统戏曲的了解,本课拟增加一课时,以京剧为切入口,介绍戏剧的一般常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戏曲的音乐特色。
从而为学生学习音乐与戏剧的关系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京剧文化艺术中的行当和表演动作的程式,以及京剧的伴奏乐器有所了解,感受京剧艺术的发展;2.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从而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听唱、模仿来体验和感受京剧的表演形式,提高评价与协作的意识和能力;2.在情境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体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教学重难点】1.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2.通过听唱、模仿来体验和感受京剧的表演形式,提高评价与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走进京剧》教学设计范文
![《走进京剧》教学设计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ddd6040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4.png)
《走进京剧》教学设计范文《走进京剧》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走进京剧》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走进京剧》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京剧是我国特有的剧种。
2、学会装饰京剧脸谱。
3、尝试用京剧的形式来演唱,加深对京剧的认识。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1、京剧《龟兔赛跑》录音带一份。
2、各种没有装饰的京剧脸谱、人手一只小盆子(当锣用)、人手一只筷子。
3、图片:京剧脸谱。
活动过程:一、欣赏京剧唱段《龟兔赛跑》感受京剧的魅力。
教师一边唱京剧《龟兔赛跑》一边出场。
师:刚才我们听了一段曲子,它与我们平时听的曲子一样吗?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幼:不一样,它叫京剧……师:京剧与我们平时听的曲子有什么不一样?幼:它有敲锣的、它有隆个里格隆咚,隆个里格隆……小结:京剧是我们国家的国剧,只有我们中国才有的。
很多人都非常喜欢京剧,就连外国人也很喜欢二、结合图片,让幼儿了解京剧脸谱的主要特征。
师:你在什么地方听过或看过京剧?幼:我在电视机里看到过、我在收音机里听到过……师:你知道在京剧里它的脸谱是什么样子的吗?幼:五颜六色的。
教师打开实物投影仪再问:京剧脸谱除了颜色鲜艳外还有哪些特点?幼:眼睛很大、眉毛是竖着的……小结:脸谱的色彩对比强烈、五官夸张、左右脸是对称的。
三、引导幼儿大胆的装饰脸谱。
师:你们想不想装饰一张漂亮的脸谱?幼:想。
教师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空白脸谱。
1、提出要求如下:1)保持桌面的整洁。
2)装饰时注意颜色的对比、五官的夸张、左右脸的对比。
2、幼儿操作,装饰京剧脸谱。
教师巡回观察,并从旁指导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
3、评价幼儿的作品。
对好的`作品进行肯定。
四、让幼儿用京剧的形式来演唱。
走进京剧教案
![走进京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07dfb8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6f.png)
走进京剧教案教案标题:走进京剧教案目标:1. 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学习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和动作。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京剧的经典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京剧有什么了解?你们喜欢京剧吗?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包括它的传统服饰、化妆和音乐。
2. 解释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以及每个行当的特点和角色。
3. 介绍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如唱腔、念白、动作和身段。
三、学习表演技巧(20分钟)1. 分组让学生模仿京剧角色的动作和姿势,引导他们感受京剧的独特韵味。
2. 老师示范京剧的基本动作,如行进、转身、打拳等,并让学生跟随练习。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表演,每个小组扮演不同的京剧角色,展示他们学到的表演技巧。
四、观摩京剧表演(15分钟)1. 播放一段精彩的京剧表演视频,让学生欣赏京剧的艺术魅力。
2. 引导学生观察演员的表演技巧和形体动作,并与他们之前学到的知识进行对比。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京剧的感受和体会。
2. 提醒学生,京剧不仅是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欣赏京剧,可以参加相关的社团或活动。
教案评估:1. 学生在小组表演中的参与度和表演水平。
2. 学生对京剧的了解和感受的书面反馈。
3. 学生对京剧表演视频的观察和分析。
教案扩展:1. 组织学生参观京剧演出或邀请京剧专家进行讲座。
2. 组织学生学习京剧的经典剧目,如《红楼梦》、《霸王别姬》等。
3. 组织学生进行京剧化妆和服装设计的实践活动。
注意事项:1. 教案中的时间安排仅供参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表演能力。
3. 需要提前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源,以便于教学展示和学生欣赏。
幼儿园大班活动精品教案走进京剧
![幼儿园大班活动精品教案走进京剧](https://img.taocdn.com/s3/m/ab1d4df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1a.png)
幼儿园大班活动精品教案走进京剧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走进京剧的世界,教材选用《幼儿京剧启蒙》第四章《认识京剧》。
内容包括京剧的起源、行当介绍、脸谱艺术、表演特点等,详细讲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实践让孩子们体验京剧的韵味。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京剧的起源和发展,理解京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2. 认识京剧的行当、脸谱,学会区分不同角色。
3. 通过实践,培养孩子们对京剧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京剧的行当、脸谱的分类及特点。
教学重点:京剧的基本知识、表演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京剧演出视频、京剧脸谱、行当图片、表演道具。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京剧表演视频,让孩子们初步感受京剧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京剧的起源、行当、脸谱艺术、表演特点等,让孩子们对京剧有基本的了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生旦净末丑为例,详细讲解各个行当的特点,展示不同脸谱的图案,让孩子们学会区分。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孩子们根据所学知识,给行当图片搭配正确的脸谱。
5. 实践体验(10分钟)分组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京剧角色,进行简单的表演,体验京剧的魅力。
六、板书设计1. 京剧的起源与发展2. 京剧行当与脸谱3. 京剧表演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京剧角色脸谱,并简单介绍其特点。
答案示例:(1)角色:武松(2)脸谱:红色(3)特点:勇猛、正义、忠诚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课程让孩子们对京剧有了基本的了解,实践体验环节也提高了他们的兴趣。
课后可以鼓励孩子们观看京剧表演,了解更多京剧知识,将所学内容拓展到生活之中。
同时,教师也应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问题进行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京剧的行当、脸谱的分类及特点。
2. 实践体验环节的组织与指导。
3. 作业设计的深度与广度。
《走近京剧》的教案
![《走近京剧》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f7b9c2b8f67c1cfad6b842.png)
《走近京剧》的教案《走近京剧》的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京剧文化艺术当中的京剧行当、京剧唱腔和表演动作以及京剧的伴奏乐器等知识有所了解,通过对唱、念、做、打等表演动作的模仿,欣赏乐曲,感受、体验两个唱段的特点及情感内涵,在这基础上认识西皮、二黄两个唱腔的特征。
并能分别模唱京剧《智取威虎山》、《卖水》选段,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
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传统戏曲艺术——京剧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京剧的兴趣,初步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在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中探索并掌握京剧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将课堂变成展示自我的舞台,积极参与欣赏、模仿和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能真正地融入到京剧艺术中。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京剧道具等教学过程:课题导入课前预备时间让学生在《说唱脸谱》音乐中走进教室,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使学生关注并参与音乐活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代表中华民族的最高表演艺术。
有个美国人说:“如果中国没有京剧了,我也就不承认中国了。
”有一位老华侨,在太平洋彼岸的一个大都市迷失了路途,正在他彷徨迷惘之际,突然听到从附近的一个大楼中传出京胡的声音,老华侨欣喜得热泪盈眶。
京剧片断赏析同学们,老师今天为你们带来了一件小礼物,请大家欣赏。
运用声像结合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霸王别姬》、《红灯记》、《铡美案》等比较熟悉的几个京剧选段让大家欣赏,让同学们看到自己熟悉的京剧人物,同时提问:你看到了哪些人物?他们的表演特点是什么?京剧的行当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人物在京剧当中都有一个特定的语言就是京剧的行当,运用声像结合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生旦净丑四个行当的人物服装造型等特点。
幼儿园大班活动教案走进京剧
![幼儿园大班活动教案走进京剧](https://img.taocdn.com/s3/m/f00b0f2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e.png)
幼儿园大班活动教案走进京剧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走进京剧的世界,教材选用《幼儿京剧启蒙》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围绕京剧的基本知识、脸谱艺术和简单唱段进行介绍。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如行当、唱腔、服饰等。
2. 培养幼儿对京剧艺术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京剧的唱腔、行当和脸谱艺术。
重点: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学会欣赏京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京剧脸谱、服饰、光盘、视频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京剧唱段,让幼儿初步感受京剧的魅力,引导他们关注京剧中的角色、服饰和脸谱。
2. 基本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京剧的起源、行当分类、唱腔特点等基本知识,结合图片展示,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
3. 脸谱艺术体验(10分钟)分组进行脸谱绘画活动,让幼儿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
4. 例题讲解(10分钟)播放一段经典京剧唱段,讲解其中的角色和唱腔特点,让幼儿学会如何欣赏京剧。
5.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仿京剧中的动作和唱腔,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六、板书设计1. 京剧基本知识:行当、唱腔、服饰等。
2. 脸谱艺术:展示不同角色的脸谱特点。
3. 唱段欣赏:标注经典唱段的名称和角色。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京剧角色脸谱,并简单介绍其特点。
答案示例:孙悟空,红色脸谱,代表忠诚勇敢。
2. 作业题目:学唱一段京剧唱段,录制成视频。
答案示例:经典《苏三起解》唱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开展亲子活动,邀请家长一起参与京剧表演,增进亲子关系。
(2)组织幼儿参观京剧表演,让他们亲身感受京剧的魅力。
(3)鼓励幼儿参加京剧兴趣班,深入学习京剧艺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选择和设计3.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参与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上,需要重点关注京剧的唱腔、行当和脸谱艺术。
幼儿园大班活动优质教案走进京剧
![幼儿园大班活动优质教案走进京剧](https://img.taocdn.com/s3/m/4be9923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7.png)
幼儿园大班活动优质教案走进京剧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活动教材《趣味京剧》的第四章《京剧角色我知道》和第六章《京剧表演我来学》。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京剧的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学习京剧表演中的基本动作和简单唱腔;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京剧的基本行当和表演特点,知道京剧是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
2. 学会基本的京剧表演动作和简单唱腔,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
3. 激发幼儿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京剧表演动作的掌握和唱腔的学唱。
教学重点:认识京剧的行当特点,体验京剧表演的基本动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京剧表演视频、京剧脸谱、戏服、道具等。
学具:幼儿用书《趣味京剧》、画笔、画纸、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身着戏服,表演一段京剧片段,吸引幼儿注意力。
引导幼儿观察教师所扮演的角色,说出京剧的特点。
2. 讲解京剧基础知识(10分钟)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讲解京剧的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的特点,让幼儿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
3. 学习京剧表演动作(10分钟)教师示范京剧表演的基本动作,如走、跑、跳、翻、亮相等。
组织幼儿模仿学习,并逐一指导纠正。
4. 学唱京剧唱腔(10分钟)教授幼儿简单的京剧唱腔,如《苏三起解》选段。
组织幼儿跟随教师学唱,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音准。
5. 创设京剧表演场景(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行当,用画笔、彩泥等材料制作相应角色的脸谱和道具。
然后,组织幼儿进行京剧表演。
六、板书设计1. 京剧的行当:生、旦、净、末、丑2. 京剧表演动作:走、跑、跳、翻、亮相3. 京剧唱腔:《苏三起解》选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一个京剧角色脸谱,并学唱一首简单的京剧唱段。
答案:根据幼儿和家长的制作和学习情况,给予评价和指导。
2.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京剧元素,如脸谱、戏服等,用画笔记录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近京剧教案设计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走近京剧一、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
二、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以浙江省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课《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为基点,加入创新,将更多的京剧知识,如京剧的形成、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表演形式、京剧的艺术魅力等溶入其中。
三、教材分析:
京剧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在一节课中根本无法把它全部讲完,因此,本课选取了最为重要的京剧的形式和发展,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表演形式为切口做浅近的介绍,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目的在于激发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兴趣和自豪之情。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对象:六年级。
六、教具准备:1、四套代表生、旦、净、丑的京剧服饰及简单道具
2、电脑多媒体。
3、京剧脸谱。
4、京锣。
七、主要教学方法:
1、谈话法:用于京剧历史,行当的介绍等。
2、情境教学法:整个教室营造京剧氛围,并充分用媒体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京剧的表演过程,让课堂变戏台,使学生变成演员,身临其境。
3、体验教学法:让学生模仿京剧的唱念做打,感觉京剧的魅力。
八、教学过程:
一、随京剧武场音乐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
1、师:刚才这段音乐是我国哪一种戏曲的音乐声?
生:京剧。
2、师:对了。
我们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那么你对京剧有哪些了解呢?我想请同学们把你所知道的有关京剧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京剧。
3、学生回答京剧的有关知识,当学生回答到相关的主题时教师马上加以详细的说明介绍。
例如:讲到动作时,教师抓住机会介绍京剧动作中的虚拟性,并请生一起模仿喝酒、开门、关门、骑马、摇船等;
讲到服装时,媒体出示头饰、靴子、服饰等图片;
讲到脸谱时,媒体出示脸谱的同时,教师讲解脸谱所代表的人物个性;
讲到票友时,教师说说慈禧太后作为票友,专门为看戏而搭的7米高的戏台。
三、京剧的形成。
1、师总结:刚才大家讲到了非常多的内容,使我们对京剧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谁能说说“京剧”中的“京”代表什么意思?
生答:“京”代表京剧在北京形成。
2、师:但是京剧的真正源头却是安徽,让我们来看看京剧是怎样形成的,(媒体出示图片或文字,教师口头讲解)
四、京剧四大行当的介绍。
1、媒体演示,教师讲解。
师: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生”
一般指男性演员,在每个行当里,不同的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当名,比如:画面上的这个叫老生,而这个年轻的叫小生,另外还有武生。
“旦”是指女性角色,如年龄大的叫老旦,年纪轻的叫花旦,“净”则是指“花脸”,就是我们刚才我们介绍的有脸谱的角色。
“丑”则是指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的人,就象画面上的这位水浒传中的石迁一样。
2、请学生表演。
师:介绍完四大行当,我们就要请出我们班里的四大名角来为我们演出,请同学们来做票友,如果他表演得好,就给他喝彩鼓掌,好不好?
3、师拿出京锣伴奏,四位学生分别着生、旦、净、丑的服装依次出场表演、造型。
4、请学生分辨角色,教师还可以为生角加上假胡须,以分辨老生与小生。
五、介绍四大功夫,即京剧的表演形式。
1、师讲解。
师:京剧不仅在角色上内容丰富多彩,并且还有形式多样的表演形式,我们一般把它叫做四大功夫,那就是唱、念、做、打(媒体出示。
)你们谁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吗?
2、请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唱:演唱
念:念白,具有音乐性,象唱歌。
做:只表演,不出声,有节奏性,象舞蹈。
打:打斗时的表演动作。
3、欣赏《华容道》片段,请生分辨四大功夫。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很精彩的故事《华容道》,在这个片段里就包括了这四大功夫,我们一边来欣赏演员的精彩演出,一边分辨这四大功夫,(简单介绍《华容道》)。
生观看录象,并请生做票友,在精彩的地方鼓掌、喝彩。
教师做适当的旁白介绍。
5、请生学一学打斗的动作,形式多样的参与。
师:在这场戏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打斗表演,人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的精彩表演,都是在台下用汗水和泪水换来的,我们虽然不能做到那么专业,但是我们班里也一定有许多这方面的好手,我们请大家都来露一手,如何?
1)、请一生出来,并用京剧的旁白邀请另一位同学,其他的学生还是做票友,营造气氛。
2)、请女生出来表演花旦。
3)、请生表演翻跟斗,侧手翻、耍大旗等动作。
4)、请多位同学表演跑龙套的动作,教师京锣伴奏。
6、了解旦角的唱腔,并能分辨花旦与老旦的区别。
师:看了许多生角和净角的戏,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花旦的优美唱腔,在京剧的唱腔中,也有很多的讲究和流派。
象刚才曹操的唱腔是诙谐滑稽,有时又是锵铿有力,我们现在来感受一下花旦那清新动听的声音,请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师:从录象中我们看到演员不仅唱得好,而且从脸部表情到动作都很到位,我们请几位同学来模仿一下。
(师请一女生,请她用京剧旁白邀请其他同学一起来。
)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花旦的优美唱腔,请大家一起来模仿这段唱腔。
师:老旦的唱腔与花旦是不同的,我们来欣赏一上李奶奶的一段《血债要用血来偿》,体会一下两种不同的声音。
(花旦:细、娇柔。
老旦:粗、厚实。
)
六、介绍京剧的发展,激发学生对京剧的自豪感。
师:京剧虽然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却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的发展。
在现代,京剧除了古装的传统戏以外,还编了许多现代戏,象著名的《红灯记》、《沙家滨》、《智取威虎山》等,但它们的唱腔
并没有变。
因此京剧被外国人称为东方歌剧,还有的被改编成歌曲的演唱形式,很受大家欢迎,象《唱脸谱》、《我是中国人》等,已传唱大江南北。
在座的同学如有兴趣,可在课外多听,多看,多学,为宏扬我国传统的京剧艺术出一份力。
七、总结本课。
1、媒体出示板书。
2、师以提问的方式总结。
八、下课。
1、用京剧念白作师生告别。
2、用京剧武场音乐做跑龙套动作出教室。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