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场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场》复习

(一)磁场:

1. 在电流和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丹麦奥斯特实验电生磁)

2. 磁体的磁极和电流磁场是由运动电荷产生的。——磁现象的电本质。

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

N

S N S N

3. 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4. 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磁体磁极、电流、运动电荷有磁场力作用。 (二)描述磁场: 1. 磁感(应)强度:B

⎪⎭⎫ ⎝

∝=⊥r I B IL F B B I 场安(定义式)时,)定义:(1

(2)方向:即磁场方向,即小磁针在该点静止时N 极指向(非F 安方向,F 安⊥B ) ()单位:特斯拉,符号。·311T T N

A m

=

(4)磁场叠加:几个场电流在某点的磁感强度B 等于各场电流单独在该点产生B i 的矢量和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 磁感线:

(2)在磁体外部磁感线N →S ,在磁体内部S →N ,是闭合曲线。 (3)5个典型磁场磁感线分布图(立体图、平面图)

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直线电流、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

安培定则

⎩⎨

⎧疏密大小)

磁场强弱(在该点切线方向。方向)

磁场方向()(B B 1

(4)地磁场: 3.

磁通量ϕ

(1)定义:穿过某一面积的磁感线条数。

B

B

()标量,有正负之分。(其正负代表从哪一面穿过)3ϕ

ϕϕϕ=+=-1212

22

B S B S

··

1

2

S

2

S 2

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在垂直

:(·)匀强磁场中:(B S S S B ⊥=ϕ2

()421∆ϕϕϕ=-

转°,转°,9001802∆∆ϕϕ=-=-=--=-BS BS BS BS BS

注:一般说磁通量变化量或改变量均为||∆ϕ

(三)磁场力

1 磁场对电流——安培力

B I

I θ B //

B

B ⊥

(2)电场中

F

与E 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方向:左手定则:四指,大拇指安2→→I F

注:(1)F 安⊥B 且F 安⊥I 2. 磁场对运动电荷——洛仑兹力:

B

F洛

()大小:,,,

洛洛

10

v B f Bqv v B f

⊥==

//

运动方向

()方向:左手定则:四

指大拇指

运动反向

+

→→

-

2f

注:且

洛洛

f B f v

⊥⊥

(3)f洛对运动电荷永不做功。

注:可能对运动电荷做功

·

电电

F W Uq Eq S

F

=±±

3. 定性判断导线或线圈在安培力作用下的运动问题。

N

F静=0

N

F静水平向左

F

F

(1)平行电流分析法:

同向平行电流引力,异向平行电流斥力。

1

B

F1=F2

判断:左侧通电直导线固定,右侧轻质通电线框。

F ab>F cd,向左平动,靠近直导线。

直导线所受反作用力水平向右。

I

光滑杆上两通电圆环,相互靠近。

(2)特殊位置分析法:

固定通电导线AB下方有一自由水平导线CD。

导线CD逆时针转动,同时靠近AB。(转90°平行)

条形磁铁N极旁有一悬挂的通电圆环。

从上往下看:顺时针转动,同时向N极靠近。

(3)等效分析法: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等效为条形磁铁。

4. 安培力平衡、牛顿定律问题:

其余电阻不计,轨道光滑,导体棒ab要静止在斜面上,求B。

画受力平面图:

F m g t g B I L I E

R r

安,===

思考:(1)使导体棒静止需加B 1的最小值及方向?

由沿斜面向上垂直斜面向上。安安F B F mg ⇒=sin θ

(2)如磁场方向限定在此平面内,确定棒能静止斜面上的B 所有可能方向。 B F 方向方向安⇒

(1)→B

(2)沿斜面向上B

[)

0,πθ

-5.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

×B

×

×

(),,静止

100

v f

==

(),,匀速直线

20

v B f

//=

(),,匀速圆周运动

3v B f Bqv

⊥=

m

v

R

F f B q v R

mv

Bq

2

====

向洛

T

R

v

m

Bq

T

==

22

ππ

注:与粒子运行速度无关。

(4)研究方法:

①定圆心,画轨迹。

②利用几何知识和三角形知识求解R(半径),θ(偏转角)

③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弧度制

t T

m

Bq

==

θ

π

θ

θ

2

()

1

R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