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治疗及研究新进展
血液净化抗凝技术进展
政策支持:政府加大对抗凝 技术的扶持力度,推动市场 发展
市场竞争:抗凝技术市场竞争 激烈,需要企业不断创新,提 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
谢谢
抗凝剂的使用方法:静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等 抗凝剂的副作用:出血、过敏反应等,需要密切监测和调整剂量
抗凝技术在血液灌流中的应用
01
血液灌流是一种血液净化技 术,用于清除血液中的有害 物质
03
抗凝技术在血液灌流中的应 用可以提高血液灌流的效果 和安全性
02
抗凝技术在血液灌流中的应 用包括:抗凝剂的使用、抗 凝剂的剂量和抗凝剂的种类
04
21世纪初:抗凝剂的基 因工程和生物技术应用
05
近年来:抗凝剂的个性 化治疗和精准医疗应用
抗凝技术的应用领域
1
心血管疾病:预 防血栓形成,降 低心肌梗死、脑
卒中等风险
4
肿瘤治疗:预防 肿瘤患者血栓形 成,提高治疗效
果和生存质量
2
外科手术:预防 手术过程中血栓 形成,降低术后
并发症风险
5
孕妇和产后妇女: 预防血栓形成, 降低产后并发症
血液净化抗凝技术进展
演讲人
目录
01. 抗凝技术的重要性 02. 抗凝技术的研究进展 03. 抗凝技术的临床应用 04. 抗凝技术的未来发展
抗凝技术的重要性
抗凝技术在血液净化中的作用
01
防止血栓形成: 抗凝技术可以 防止血液在血 液净化过程中 形成血栓,保 证血液净化的
顺利进行。
02
保护血管:抗 凝技术可以保 护血管,防止 血管损伤,降 低血液净化过 程中血管破裂
抗凝技术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抗凝药 物的副作用和
耐药性问题
机遇:新型抗 凝药物的研发
血栓形成与抗凝治疗的最新进展
血栓形成与抗凝治疗的最新进展血栓形成与抗凝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热门话题。
血栓形成是人体中血液凝固的一种机制,它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人们免受大出血的困扰,但也可能导致严重的血栓性疾病,如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
抗凝治疗则是干预这一机制,以防止和治疗血栓形成。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抗凝治疗领域也取得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最新进展,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1. 血栓形成的机制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血栓形成的机制。
当血管受到损伤时,血液中的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在损伤部位形成血栓,以封闭伤口,避免大出血。
然而,当血小板聚集过度或血液中凝血因子异常激活时,血栓可能在血管内部形成,导致血流受阻,引发疾病。
2. 抗凝治疗的基本原理抗凝治疗的目标是通过阻碍血液凝固过程的关键环节来防止血栓形成。
其中,最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肝素、华法林和新一代口服抗凝药物(DOACs)。
肝素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因子活化来发挥抗凝作用,而华法林则通过抑制维生素K的合成来抑制凝血因子的产生。
DOACs则是最近出现的新型抗凝药物,其作用机制与肝素和华法林不同。
3. 最新进展:DOACs的应用DOACs的应用是抗凝治疗领域的一大突破。
相比传统的华法林治疗,DOACs具有更好的效果和更少的副作用。
它们的特点包括快速起效、药物间相互作用少、监测简便等。
目前,DOACs已经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多种血栓性疾病,如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相关的栓塞性疾病、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等。
4. DOAC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许多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了DOAC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项研究发现,与华法林相比,DOACs在预防中风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并且不会增加严重出血的风险。
此外,DOACs还可以降低血栓性疾病复发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5. 长期抗凝治疗的个体化在抗凝治疗中,个体化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虽然DOACs在大多数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在特定患者群体中可能存在一些限制。
抗凝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现状
抗凝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现状抗凝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现状1:引言1.1 研究背景1.2 目的和意义2:抗凝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2.1 血小板抑制剂2.2 抗凝剂2.2.1 直接抗凝剂2.2.2 间接抗凝剂3:抗凝药物的研究进展3.1 传统抗凝药物研究3.1.1 口服抗凝药物3.1.2 静脉注射抗凝药物3.2 新型抗凝药物研究3.2.1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3.2.2 抗凝酶抑制剂3.2.3 抗因子Xa药物3.2.4 其他新型抗凝药物4:抗凝药物的临床应用现状4.1 血栓性疾病的治疗4.1.1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治疗4.1.2 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 4.1.3 罕见血栓性疾病的治疗4.2 抗凝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评价 4.2.1 出血4.2.2 肝功能损害4.2.3 肾功能损害4.2.4 药物相互作用4.3 抗凝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4.3.1 剂量调整4.3.2 患者筛选4.3.3 遗传因素的影响5:抗凝药物的未来发展趋势5.1 研究领域的展望5.2 新药研发的方向6:结论7:参考文献附件:本文中涉及的相关研究文献和数据法律名词及注释:1:口服抗凝药物:指患者通过口腔途径摄入的抗凝药物,常见的有华法林、达比加群酮等。
2:静脉注射抗凝药物:指患者通过静脉途径注射的抗凝药物,常见的有肝素、低分子肝素等。
3: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指通过直接抑制凝血酶活性来达到抗凝作用的药物,例如达比加群酮、阿哌沙班等。
4:抗凝酶抑制剂:指通过抑制凝血酶前体的活化过程来达到抗凝作用的药物,例如华法林、香豆素等。
5:抗因子Xa药物:指通过抑制凝血酶的形成过程中的因子Xa活性来达到抗凝作用的药物,例如利伐沙班、伊早等。
抗血栓药物的研究进展
抗血栓药物的研究进展一、概述血栓性疾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病症,其发病过程涉及血液凝固和血小板聚集等多个环节。
抗血栓药物作为治疗血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这些药物通过阻止血液凝固过程、溶解已形成的血栓或阻止血小板聚集等方式,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动脉和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药研发水平的提高,抗血栓药物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精细化的趋势。
传统的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和肝素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但长期使用存在副作用和风险。
研发新型、高效、安全的抗血栓药物一直是医药领域的热点和难点。
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两大类别的新型抗血栓药物不断涌现,如硝替沙星、替罗非班等抗血小板药物,以及达比加群、利妥昔单抗等抗凝药物。
这些新药物具有作用机制独特、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等优点,为血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除了药物治疗外,物理预防、康复运动以及饮食调整等手段也在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综合措施的应用,使得血栓性疾病的防治更加全面和有效。
抗血栓药物的研究进展不仅体现在新型药物的研发和应用上,也体现在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和实施上。
随着医药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抗血栓药物的研究将继续深入,为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手段。
1. 血栓形成的机制与危害血栓形成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其机制涉及血液凝固系统的多个组分和血管壁的相互作用。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液凝固系统处于动态平衡中,既能够迅速止血,又避免不必要的血栓形成。
在某些病理条件下,如血管损伤、血流缓慢或血液成分异常时,这种平衡可能被打破,导致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的核心机制包括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凝血功能亢进以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
血小板在血管损伤部位被激活,通过一系列反应形成血小板聚集体,进而构成血栓的骨架。
凝血系统被激活,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促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形成血栓的基质。
心胸血管外科抗凝治疗进展及注意事项
• 2012中国共识:
在现阶段,新型口服抗凝剂主要适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
用于房颤患者优于华法林
3、凝血IX因子的突变。此类患者往往PT没有过度延长时也会引起出血
。这种突变率在人群中小于1.5%。
七、应用华法林需要注意的问题
4、除了出血,华法林最严重的副作用是皮肤坏死。大量口服甚至出现
双侧乳房坏死,微血管病或溶血性贫血以及大范围皮肤坏疽,一次
量过大的尤其危险。 • 这种少见的并发症通常发生在治疗的3~8天,是由于皮下脂肪内的
七、应用华法林需要注意的问题
1、联合应用华法林和肝素,应该以华法林通过减少凝血酶原的水平发 挥抗栓作用为依据,直到PT(INR)值延长到治疗范围。因为抗栓作用
中因子Ⅱ、Ⅹ减少比Ⅶ、Ⅸ重要,凝血酶原的半衰期长达60到72小
时,所以华法林与肝素联合应用至少4天。 2、对华法林的天然耐药性。在人类及鼠类均可见,此类患者其肝脏受 体与华法林的亲和力减弱,为达到理想的抗凝效应,通常需要应用 常规剂量的5-20倍。(但指南中没有最大剂量的说明。)
心胸血管外科抗凝治疗
一、抗凝与抗栓
二、常用抗凝药物
三、外科术后抗凝 四、房颤的抗凝治疗 五、接受手术的出血高风险人群 六、低分子肝素出血的处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七、应用华法林需要注意的问题
八、新型抗凝药物
一、抗凝与抗栓
• 抗栓包括: 药物方法抗栓:抗凝,抗血小板,溶栓
物理及介入方法抗栓:弹力袜、下肢静脉泵、PCI
• 抗凝是抗栓治疗的主要部分; • 即使不进行药物抗凝,照样可以进行物理抗栓! 抗凝不等于抗栓
• 权衡手术出血风险与血栓形成风险
• 大多数患者,包括有血栓栓塞的低度危险患者(含房颤) ,术前4~5天开始停用华法林,使INR恢复到正常( INR<1.2)。 • 这些患者术前2~3天存在血栓形成的风险。 • 术前2天给予口服维生素K12.5mg可使术前停用华法林的时 间减少到2天。 • 急症手术,静脉注射维生素K15mg,4-6小时开始起效;新 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复合物。
抗凝药物新进展
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治疗心房颤动新进展一概述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整体人群患病率接近1%。
根据美国近年的流行病学研究推算(美国2006年调查结果显示在3亿人口中有房颤患者560万),我国房颤患者估计在1000万人以上。
房颤的患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8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接近10%。
随着我市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房颤患者人数也将急剧增大。
研究表明,房颤患者在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健康等各个方面均较冠心病更差。
房颤最严重的后果是因血栓栓塞而致残致死,在所有的脑卒中患者中,因房颤导致的脑卒中占15%- 25%。
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6倍,每年达5%,而发生过脑卒中的患者,每年脑卒中再发风险为12%。
房颤使房颤患者的总死亡风险增加近两倍,是常见而且危害极大的心血管疾病。
预防血栓栓塞特别是脑卒中是治疗房颤的主要目标,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手段,可使房颤血栓栓塞的危险降低约2/3。
欧美国家进行的临床试验证明,华法林的抗凝治疗强度应维持在国际标准比值(INR)2.0-3.0,INR高于3.0出血并发症增加,低于2.0则不能达到预防血栓栓塞的目的。
阿司匹林也有一定的降低脑卒中的作用,但最新的荟萃分析显示其降低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的效果不足20%。
其他抗血小板的药物如氯吡格雷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疗效均不如华法林,指南不推荐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在过去的40多年时间里,以华法林为代表的香豆素类是唯一被批准用于长期抗凝治疗的药物,这类药物通过抑制氧化型维生素K的还原,从而抑制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和Ⅹ的活化,阻止凝血瀑布反应的发生,称为维生素K拮抗剂(VKA)。
然而华法林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从而严重影响房颤患者抗凝的普及和疗效。
首先,华法林的主要缺陷是药代动力学方面的。
其治疗窗窄、起效慢、需频繁的监测来调整剂量以及与多种食物、药物间产生相互作用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受到限制。
新型抗凝药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2009
新型抗凝药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作者:wangyu 科研信息来源:文献资料点击数:66 更新时间:2009-12-14[关键词]:抗凝药,临床应用,凝血酶抑制剂,比伐卢定,阿加曲班传统抗凝药物主要有三类:维生素K阻滞剂、普通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
维生素K阻滞剂华法林是最常用的口服抗凝药,已在临床使用超过50 年,但存在很多局限性:起效延缓、安全窗窄、受饮食影响、频繁的国际标准比值(INR)监测及剂量调节、与多种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大出血不少见等, 因此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抗凝药物,由此加速了新型抗凝药研发的步伐。
近年来已涌现出许多以凝血过程中特定的凝血因子或凝血步骤为靶目标的新型抗凝剂(表1)。
传统抗凝药物(肝素和华法林)作用于多个凝血因子,而新型抗凝药主要特点是针对单个凝血因子的抑制作用,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不存在与食物或药物的交叉反应,药物起效快,抗凝效果可预测,不良反应少。
1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凝血酶的形成是凝血过程的中心环节。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直接与凝血酶的活化位点结合而抑制凝血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同时抑制活化因子V(FVa)、活化因子Ⅷ (FNa)、活化因子Ⅸ(FIX a)、活化因子ⅩⅢ(FⅩⅢa)以及血小板激酶活化受体。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很少与血浆中的其他蛋白结合,因此其抗凝效果可以预测。
1.1 水蛭素水蛭素最初是从医用水蛭的唾液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含有65个氨基酸的多肽,它与凝血酶的结合是不可逆的,无特异的阻滞剂,静脉注射后半衰期为60 min,皮下注射后为120 min。
主要由肾脏清除,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注意调整药物剂量。
水蛭素的抗凝作用可采用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 TT)进行监测。
1.2 重组水蛭素(来匹卢定, 1ep irud in)重组水蛭素能与凝血酶以1∶1比例形成高亲和力、不可逆的复合物,从而使凝血酶失去凝血活性。
静脉注射给药血浆半衰期为0.5~1 h,通过肾脏清除,因此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调整用药剂量。
抗凝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抗凝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抗凝治疗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抗凝治疗的研究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本文将就抗凝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详细探讨。
在过去的几年里,抗凝治疗领域涌现出了许多新的药物和疗法。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s)。
DOACs相比传统的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具有许多优势,包括快速起效、无需经常监测、副作用少等。
大量研究表明,DOACs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方面具有与维生素K拮抗剂相媲美甚至更好的效果。
除了DOACs之外,一些新型抗凝药物也在不断涌现。
例如,选择性凝血因子抑制剂、抗凝酶等。
这些新型药物具有更好的靶向性和安全性,为抗凝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此外,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个体化治疗在抗凝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通过基因检测等方法,可以针对患者的遗传特征和代谢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抗凝药物和剂量,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在抗凝治疗的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治疗策略。
比如,联合应用多种抗凝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发挥不同药物的优势,达到更好的抗凝效果。
另外,一些新型的治疗装置,如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药盒等,也为抗凝治疗提供了便利。
总的来说,抗凝治疗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新的药物、治疗策略和技术的出现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
然而,也需要注意,抗凝治疗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出血风险、药物相互作用等,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抗凝治疗领域会有更多的新突破,为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带来更多希望。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抗凝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有所了解,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启示。
抗凝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现状
抗凝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现状抗凝治疗是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以及静脉血栓栓塞症等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抗凝药物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本文将对抗凝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一、传统抗凝药物1、肝素肝素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抗凝药物之一,主要通过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来发挥抗凝作用。
肝素分为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
普通肝素需要静脉注射,使用时需要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来调整剂量,容易引起出血等不良反应。
低分子肝素则具有更好的生物利用度和更长的半衰期,皮下注射即可,使用较为方便,出血风险相对较低。
2、华法林华法林是一种口服的维生素 K 拮抗剂,通过抑制维生素 K 依赖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来发挥抗凝作用。
华法林的抗凝效果个体差异较大,需要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来调整剂量,治疗窗窄,容易受到食物和药物的影响,导致出血或抗凝不足等并发症。
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1、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是一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口服后在体内迅速转化为活性成分,能够特异性地抑制凝血酶的活性,从而发挥抗凝作用。
达比加群酯具有起效快、半衰期短、药物相互作用少等优点,但需要根据患者的肾功能调整剂量。
2、直接 Xa 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依度沙班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直接 Xa 因子抑制剂。
它们通过直接抑制 Xa 因子的活性来阻断凝血瀑布的内源性和外源性途径,发挥抗凝作用。
这些药物具有口服方便、起效迅速、无需常规监测凝血指标、药物相互作用少等优点,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严重肾功能不全或存在药物相互作用时,仍需要谨慎使用。
三、抗凝药物的临床应用现状1、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显著增加。
对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CHA₂DS₂VASc 评分≥2分的男性和≥3 分的女性,推荐使用抗凝药物进行血栓预防。
赛诺菲STEMI抗凝新进展(完整版)
13 The OASIS-6 Trial Group. JAMA 2006;295:1519-30
与普通肝素或安慰剂相比,磺达肝癸钠减 少STEMI患者第30天的死亡/再梗塞14%
P=0.008
普通肝素 或
安慰剂
14%
磺达肝癸钠
累积风险 0.0 0.02 0.04 0.06 0.08 0.10 0.12
12
OASIS-6研究设计
12,092 STEMI 患者
溶栓治疗, 直接PCI 或未实施再灌注
第一层 无普通肝素 使用指征
随机化
第二层 有普通肝素使用指征
磺达肝癸钠 s.c.
2.5 mg qd/8天
N=2822
安慰剂 8天
N=2835
磺达肝癸钠s.c. 2.5 mg qd/8天
N=3212
普通肝素 i.v. 24-48 h
7
Eur Heart J. 2010 Sep;31(17):2097-102
PCI-ExTRACT 亚组研究
临床工作中,大部分STEMI患者均接受PCI治疗。依诺肝 素在PCI治疗中的获益如何?
ExTRACT-TIMI 25研究中共有 20479例患者被随机分组
10,256例分入依诺肝素组
10,223例分入普通肝素组
STEMI抗凝新进展
1
提纲
STEMI抗凝治疗的基石 —— ExTRACT-TIMI25研究
新型药物的探索 —— OASIS-6研究
STEMI患者PCI围术期优化抗凝策略 —— ATOLL研究
2
ExTRACT-TIMI 25 研究设计
STEMI < 6 小时 符合溶栓指征
阿司匹林 (ASA)
房颤抗凝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房颤抗凝治疗的现状与进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房颤房颤(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罹患人口约1%,其发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在70岁以上的人群中已达7%~8%,房颤除引起临床症状和影响生活质量外,还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最严重的是脑栓塞。
在美国每年的发生率是4.5%[1],在所有中风病人当中,有15%是由于房颤所引起,在80岁以上的个体中,房颤是独立致病原因[2],而且房颤所致的中风症状更严重,是房颤致死致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3]。
因此对房颤病人的抗凝治疗十分重要。
1 房颤抗凝治疗的现状ATRIA研究表明,美国房颤适合抗凝治疗的患者中,55岁以下、55~64岁、65~74、75~84岁以及85岁以上患者华法令的应用率为55%。
然而,在对中国部分地区房颤患者的回顾性调查中,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率仅6.6%[4];胡大一等在中国人群所作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率仅2%,可见在中国对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推广和普及任重而道远。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对房颤的抗凝治疗进行了广泛研究,目前,华法令的抗凝效果已经得到公认,有关的临床试验已经证实华法令在房颤相关的中风中的有效作用,比较试验发现,华法令的抗凝治疗的结果使得房颤相关性中风的危险减少68%,总死亡率下降33%[5]。
然而试验同时发现华法令治疗使得病人出血的危险从 1.0%增加到 1.3%(每年)[6]。
由于华法令存在治疗窗口窄,伴有出血并发症及必须定期监测血指标等缺陷,使得其在临床应用中受到限制。
人们试图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达到抗栓的目的。
积极评价抗凝治疗的适应证和强度,对于有效预防脑卒中,减少出血并发症,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
AFFIRM研究建议对所有房颤患者,以及虽然恢复并维持了窦性心律,但存在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都应给予持续抗凝治疗[7]。
抗凝血药的分类及研发进展
抗凝血药的分类及研发进展抗凝药物是预防或治疗血栓性疾病的药物,如中风、心肌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
然而,传统的抗凝药物存在较高的出血风险,需要经常监测和调整剂量。
开发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的新型抗凝剂是药物研发的重要方向。
在本文中,我们将一起学习不同类型抗凝剂的理论基础、已获批抗凝剂的适应症,以及目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抗凝剂。
内容提纲如下:引言:凝血和纤溶的机制第一部分: 间接凝血酶抑制剂肝素钠维生素K拮抗剂第二部分: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比伐卢定(bivalirudin)达比加群(Dabigatran)第三部分: Xa因子抑制剂伊诺肝素利伐沙班(Rivaroxaban)阿哌沙班(Apixaban)依度沙班(Edoxaban)磺达肝癸钠(Fondaparinux)第四部分: 临床试验中的新型抗凝剂:XI因子抑制剂小分子化合物:Milvexian(Bristol-Myers Squibb和Johnson & Johnson联合开发)等。
单克隆抗体:阿贝西单抗(Abelacimab)等引言凝血和纤溶的机制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涉及多种因素和途径。
凝血的主要目的,是在血管损伤部位形成稳定的凝块以止血。
纤溶的主要目的,是在损伤愈合时溶解凝块,恢复血流。
凝血和纤溶之间的平衡对于维持止血和预防血栓形成至关重要。
凝血过程可分为两种途径: 外在途径和内在途径。
外源性途径是由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 TF)启动的,当内皮细胞受损时,组织因子暴露。
TF结合因子VIIa,激活因子X到Xa。
内源性凝血途径是机体在血管内部发生损伤时,通过激活凝血因子来形成血栓以止血的过程。
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启动是由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释放出凝血因子XII,它与凝血因子XI和凝血因子IX形成复合物,进一步激活凝血因子X到Xa。
因子Xa将外源性途径与内源性途径连接起来。
凝血因子X与凝血因子V、磷脂质和钙离子共同作用,将凝血因子II(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
抗凝药物新进展
抗凝药物新进展作者:李为民目前应用的华法林是维生素K拮抗剂的代表,为最常用的抗凝血药,是40年来唯一被批准用于长期抗凝治疗的药物,尽管华法林疗效确切,但也存在缺陷,其治疗窗窄、起效慢、需较频繁的监测来调整剂量以及与多种食物和药物间产生相互作用,在适当的治疗剂量也可能并发显著性出血而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受到限制。
近年来研制的新型抗凝血药物将因更好的疗效,更大的安全性,使用更方便将给患者带来更多利益。
凝血酶(凝血因子Ⅱa)在凝血反应中起核心作用,Xa因子是外源性和内源性凝血途径的交汇处,二者都是抗凝药物的主要作用靶点。
新型抗凝药物的主要是针对凝血酶(凝血因子Ⅱa)和Xa因子的抑制剂。
一、凝血酶抑制剂目前,间接凝血酶抑制剂(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在临床中应用还比较广泛,主要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凝治疗,在安全性方面,普通肝素由于分子量大,干扰血小板功能,可能会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活性可预测,对血小板影响小,安全性优于普通肝素。
间接凝血酶抑制剂可导致凝血酶不可逆性灭活,半衰期长,其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且可产生药物间相互作用。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与凝血酶可逆性结合,且结合速度很快,半衰期短,作用不受患者年龄、性别和肾功能影响,无药物间相互作用。
随着人们对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的认识不断深入,其临床应用逐渐增多,主要用于预防缺血性卒中,同时也可用于预防其他动脉栓塞性疾病、PCI 后预防再发缺血。
该类药物对正常凝血功能影响小,出血风险较小,安全性较高。
静脉使用的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比伐卢定( Bivalirudin)是2000年12月FDA批准上市的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是一合成的含20个氨基酸的多肽的凝血酶直接的、特异的、可逆性抑制剂。
它可与游离型或与结合型凝血酶催化位点和底物识别位点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直接抑制凝血酶的活性。
在2008年的ACC 会议中公布的ISAR-REACT3临床研究对比了比伐卢定和肝素作为PCI辅助抗凝药物时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肌钙蛋白阴性的患者PCI术前接受600 mg 氯吡格雷治疗后术中应用比伐卢定和肝素进行辅助抗凝治疗时,在减少死亡、心肌梗死及急诊靶血管血运重建等主要终点事件方面,比伐卢定并不优于肝素;但是严重出血事件和轻微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伐卢定比肝素明显减少,两组患者输血和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相似。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2年6月第8卷第6期Journal of Vascular and Endovascular Surgery Vol.8, No.6, Jun 2022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研究进展吕丽琼1,曹晓璐2,邓宏平1,郭米霞1,袁焰1,景倩1,万慧11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湖北武汉 4300222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湖北武汉430080摘要:抗凝治疗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主要方法。
本文从下肢DVT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现状、评估工具、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旨在引起临床医护人员对下肢DVT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重视,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有效提高下肢DVT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以达到预防血栓再形成和复发、降低再次住院率的目的。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抗凝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54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418/ki.issn2096-0646.2022.06.11 Research progress on compliance of anticoagulant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Lyu Liqiong1, Cao Xiaolu2, Deng Hongping1, Guo Mixia1, Y uan Y an1, Jing Qian1, Wan Hui11 Department of Vascular Surgery, Renmi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22, Hubei, China2 School of Medicine,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80, Hubei, ChinaAbstract: At present, anticoagulant therapy is clinically recognized as the main treatment for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nticoagulant therapy compliance in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DVT, assessment tool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summari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explored and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to arouse the awareness of clinical medical staff to emphasize the compliance of anticoagulant therapy,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interven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compliance of patients, prevent the recurrence of thrombosis and reduce the rate of re-hospitalization.Key words: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 anticoagulant therapy; compliance; influencing factor抗凝治疗是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之一,一般在明确诊断后即开始进行治疗[1]。
血栓治疗的新进展最新研究和方法介绍
血栓治疗的新进展最新研究和方法介绍血栓是血液凝块在血管内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可阻塞血管并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近年来,针对血栓治疗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使得相关的治疗方法得到了改进和更新。
本文将介绍一些最新的研究和方法,以助于更好地了解血栓治疗的新进展。
1. 抗凝治疗方面:抗凝治疗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
传统的抗凝药物如肝素和华法林已经应用多年,但存在服药繁琐、副作用多等问题。
近期,一种新型的直接口服抗凝剂——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被引入临床实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与传统抗凝药物相比,NOAC具有更方便的用药方式、更稳定的效果和更低的出血风险。
2. 血栓溶解治疗方面:血栓溶解治疗是通过溶解血栓来恢复血管通畅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溶栓药物有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以及它的衍生物和变体。
然而,传统的溶栓治疗由于副作用较大,如出血风险较高,限制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推广。
为此,科研人员致力于开发更为安全和有效的血栓溶解治疗方法。
近期的研究表明,通过改进溶栓药物的分子结构或利用纳米技术扩大药物的靶向性,有望实现更好的疗效和更低的副作用。
3. 血栓机械取栓治疗方面:近年来,血栓机械取栓治疗作为一种介入治疗手段受到广泛关注。
该方法通过导管植入到血管内部,使用特定的器械将血栓取出或击碎,以恢复血管通畅。
目前,机械取栓治疗已经成为急性大面积血栓形成的首选治疗方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疗效。
研究也表明,机械取栓治疗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如溶栓治疗或抗凝治疗相结合,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4. 个体化治疗方面:血栓形成的原因和机制在不同的患者身上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个体化治疗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通过基因检测和个体化评估,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血栓风险,并针对性地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个体化治疗还可以优化药物的剂量和疗程,使治疗更为有效,并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综上所述,血栓治疗的新进展不断推动着相关临床工作的发展。
抗凝血药物研究进展
抗凝血药物研究进展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于血液凝固与抗凝机制的理解逐渐深入,抗凝药物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抗凝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用于预防和治疗与血液凝固相关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血栓栓塞等。
本文将就抗凝药物的研究进展展开讨论,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
一、抗凝药物的分类抗凝药物根据其作用方式与机制的不同,可以分为多个分类。
其中较为常见的包括:1. 肝素类药物:肝素是最早使用的抗凝药物之一,其通过增加抗凝血酶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等方式发挥抗凝作用。
肝素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等。
2.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中的血小板聚集因子,减少血小板凝聚,从而起到抗凝作用。
3. 抗凝酶类药物:如华法林、达比加群、雷伪垯等,这些药物作用于凝血因子,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或活性,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二、抗凝药物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研究技术的提高,抗凝药物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
1. 利用基因技术研发新型抗凝药物:基因技术的出现为新型抗凝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
例如,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研发的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被成功地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显著提高了溶栓治疗的效果。
2. 抗凝药物的个体化用药:个体化用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
由于每个患者的生理特点和病情不同,对抗凝药物的反应也不尽相同。
通过个体化用药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对药物的代谢情况,调整药物剂量,从而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3. 抗凝药物的新途径与新靶点的发现:传统的抗凝药物主要作用于凝血系统中已知的靶点。
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除了已知的凝血因子外,还存在着一些未知的靶点可以调节抗凝机制。
针对这些新的靶点与途径,研究人员正在寻找新型抗凝药物的开发方向,为抗凝药物研究带来了新的突破。
三、抗凝药物的应用与安全性抗凝药物的应用范围广泛,临床上常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深静脉血栓等疾病。
从ACCP指南更新谈VTE抗凝治疗进展
从ACCP指南更新谈VTE抗凝治疗进展静脉血栓栓塞症( 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 )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和肺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 PE ),是第三大常见的血管疾病。
抗凝治疗在VTE的防治管理中作用至关重要,与抗凝相关的研究证据不断更新,无疑推动着指南的更新。
2016年2月,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在Chest 杂志上发表了第10版《静脉血栓栓塞症抗栓治疗指南》,该指南是在ACCP第9版的基础上完成。
指南基于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对诸多临床医生关注的问题给出了实用的推荐意见,包括急性肺栓塞的相关治疗、DVT的相关治疗、VTE的长期治疗以及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等四个方面的12项推荐,同时指南还对VTE治疗领域未来研发方向和存在的争议进行了探讨。
本文拟根据ACCP第10版的指南推荐,从抗凝药物选择、抗凝治疗时程以及长期抗凝治疗方案等方面介绍VTE抗凝治疗进展。
一、VTE患者抗凝药物的选择1.抗凝治疗药物的推荐对于急性VTE的治疗,ACCP第9版指南推荐初始抗凝治疗使用胃肠外抗凝(如低分子肝素或磺达肝癸钠)或利伐沙班抗凝,而长期抗凝治疗推荐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VKA)或低分子肝素抗凝,优于达比加群或利伐沙班。
由此可见,第9版指南并不推荐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作为抗凝治疗的首选。
而在第10版指南中,对于非肿瘤的VTE患者,则推荐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依度沙班,优于VKA,而VKA要优于低分子肝素,而对于合并肿瘤的VTE,则推荐低分子肝素治疗。
指南是根据循证医学证据所制定的,无疑,近年来,抗凝药物的发展推动了指南的更新。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在VTE的治疗和预防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在急性VTE治疗的Ⅲ期临床研究中,无论是Xa因子拮抗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依度沙班,还是IIa因子拮抗剂达比加群,其临床疗效均不劣于低分子肝素桥接VKA的传统抗凝治疗方案,而大出血发生率并未增加,且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的大出血发生率更是低于传统抗凝方案。
新型口服抗凝药在房颤患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新型口服抗凝药在房颤患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是近年来在房颤患者治疗中取得的重要突破。
传统的抗凝治疗主要依赖于维生素K拮抗剂(VKA,如华法林),但使用VKA存在剂量调整困难、狭窄的治疗窗口以及食物和药物的相互作用等问题。
NOACs是一类直接作用于凝血酶酶原活化物(FⅡa)或活化因子X(FⅩa)的药物,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血栓性疾病,包括非瓣膜性房颤导致的缺血性卒中和栓塞性事件的风险。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患者容易形成血栓,进而引发脑梗塞、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
传统的预防性抗凝治疗主要依赖于VKA,但VKA的副作用和治疗监控的要求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
NOACs因其方便的口服给药、快速的开始和结束作用以及不需要经常性监测而备受关注。
目前,已有多个临床试验评估了NOACs在房颤患者中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其中最重要的试验莫过于ROCKET-AF、ARISTOTLE、ENGAGE AF-TIMI 48和RE-LY等。
这些试验均证明了NOACs相对于VKA的优势。
ROCKET-AF试验是一个随机、双盲、非劣效性试验,比较了达比加群和华法林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结果显示,达比加群不劣于华法林,并且使用达比加群的患者罹患中风和系统性栓塞的风险更低。
ARISTOTLE试验是另一个重要的临床试验,比较了阿哌沙班和华法林在房颤患者中的效果。
结果显示,阿哌沙班相对于华法林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卓越的预防缺血性卒中和栓塞事件的能力。
ENGAGE AF-TIMI 48试验也比较了达比加群和华法林在房颤患者中的效果。
与ROCKET-AF试验和ARISTOTLE试验相比,该试验的结果相对更为复杂和矛盾。
RE-LY试验是第一项评估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达比加群和华法林之间的优劣的试验。
该试验共纳入了18000多例房颤患者。
结果显示,相较于华法林,达比加群在预防中风和系统性栓塞的效果不亚于华法林,并且在全因病死率和出血副作用上有明显的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凝治疗及研究新进展
近年来对于心房颤动(AF,房颤)和静脉血栓栓塞等的预防和治疗都是热点话题,特别是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的广泛应用给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多、更优的选择。
2018年ESC上公布了关于抗凝治疗的临床试验结果,现简略介绍如下。
一、心肌血运重建指南抗栓治疗部分更新要点
抗栓治疗作为心肌血运重建围术期的基本治疗策略,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改善近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2018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欧洲心胸外科学会(EACTS)公布的《心肌血运重建指南》关于抗栓抗凝首次提出对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同时接受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时,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优于维生素K拮抗剂(VKA)(Ⅱa)。
二、有关抗凝的临床试验研究结果
2018年ESC上公布了17项最新的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有关抗凝的研究如下:
1、MARINER研究:因心力衰竭、呼吸功能不全、卒中和传染性/炎症性疾病而住院的患者在出院后仍有静脉血栓栓塞(VTE)的风险,但出院后延长血栓预防策略的作用仍存在争议。
MARINER研究是一项大型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旨在评估患者出院后口服利伐沙班预防VT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该研究于2014年6月至2018年1月共在全球36个国家671个中心纳入了12024名VTE风险升高的患者,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从出院时开始分别接受45天的利伐沙班(10 mg,每日一次)或安慰剂治疗,主要效益终点为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或因静脉血栓栓塞症死亡的复合终点。
研究结果表明,利伐沙班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较安慰剂组更低(0.83%vs1.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次要终点非致死性静脉血栓栓塞症在利伐沙班组和安慰剂组的发生率分别为0.18%和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安全性方面,与安慰剂组相比,利伐沙班组未显著增加大出血风险。
综上,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MARINER研究的结果是阴性的,但在慢性疾病和重症疾病患者的抗凝治疗方面,由于既往研究结果并不一致,MARINER研究做了积极的探索。
研究者认为,未来的研究应更准确地识别血栓形成机制引起的死亡,并关注风险最高且可能从预防性抗凝治疗中获益的患者。
2、COMMANDER HF研究:是一项在窦性心律的冠心病(CAD)心衰患者中,评价利伐沙班抗凝治疗的研究。
本研究为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5022例LVEF≤40%的冠心病、慢性心衰、BNP水平升高且无房颤病史的患者在心衰恶化住院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每日两次的利伐沙班2.5 mg或安慰剂治疗,主要疗效终点为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或卒中,关键安全性终点为致命性出血或关键部位的潜在致残性出血。
研究结果显示,利伐沙班组和安慰剂组主要疗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25%和26.2%,两组的全因死亡率无显著差异;关键安全性终点方面,利伐沙班组为0.7%,安慰剂组为0.9%。
虽然两组的致命性出血发生率相似,但利伐沙班组关键部位的出血事件较少。
虽然两组的主要疗效终点是中性的,但研究人员分析了复合终点的各个组成部分,发现利伐沙班组卒中的发生率明显较低。
尽管利伐沙班组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也较低,但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
COMMANDER HF是目前在窦性心律心衰患者中进行的最大规模的研究,结果令人失望,抗凝并不能使心衰患者临床获益。
这说明目前在窦性心律的冠心病心衰患者,使用华法林还是NOAC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衰的规范化药物或器械治疗。
但该研究也带来一些启示,如本研究是在冠心病患者进行的,结果也是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得到的,出血
率的增加与此相关。
而且低剂量利伐沙班未能改善心血管结局的潜在原因可能是,在这一特定人群中,全部死亡中有相当大比例为心衰死亡,而非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导致的死亡。
更高剂量的利伐沙班能否带来更有好的结果,目前还不清楚,值得期待。
三、有关抗凝的临床试验更新进展
1、COMPASS Trial 研究:观察了接受利伐沙班抗凝治疗的27365例、诊断为冠心病(CAD)/外周动脉疾病(PDA)的患者,分析出血发生后新诊断肿瘤的比例、出血与新诊断肿瘤的相关性。
结果发现:⑴7.8%的消化道肿瘤在消化道出血后被发现,是新诊断消化系肿瘤但不伴消化道出血的12.9倍;⑵13.4%的泌尿系肿瘤在泌尿道出血后被发现,是新诊断泌尿系肿瘤但不伴泌尿道出血的83.4倍;⑶消化道、泌尿道出血是相应癌症诊断的有力预测因子,并且超过75%的此类癌症诊断发生在出血事件的6个月以内。
该项研究提示在抗栓治疗期间如发生消化道或泌尿道出血,不能简单得归咎于药物的副作用,仅仅是停药、换药、止血等处理,而是要进一步寻找病因。
研究的亚组证实出血事件是潜在消化道或泌尿生殖道癌症的首发症状,很多罹患癌症的病人因为服用利伐沙班表现出了本不会发生的出血事件,所以随访过程中接受相关检查,使潜在癌症被诊断。
该研究不仅
将对血管疾病患者抗血栓用药指南修订产生影响,也将为长期药物抗凝患者的高风险癌症筛查提供有力线索和证据。
2、CABANA Trial 研究:共入选2204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患者,平均随访4年,比较了导管消融与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新发或未经治疗房颤患者中的疗效。
结果显示:⑴导管消融可显著降低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的相对风险;⑵导管消融对减少房颤复发具有优势,但在降低房扑或房速复发方面,两组没有区别;⑶明确了导管消融是一种有效的节律控制手段,可作为改善房颤患者症状的重要策略;但其在全因死亡等硬终点事件中尚无明确优势,不应过分夸大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
鉴于两组均在指南指导下规范抗凝,且未显示两种策略降低卒中风险的差异,因此,临床上成功的导管消融尚不能取代抗凝治疗。
但研究同时也指出导管消融是房颤患者的安全、有效治疗方法,证实了导管消融的有效性,并支持目前的治疗原则即一种药物治疗后,有症状的房颤患者可以进行导管消融的观点。
虽然2018年ESC上公布的关于抗凝治疗的前瞻性注册研究大多数为阴性结果,但给与我们更多的启示,同样也带来了更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更多相关研究有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