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高加固挡墙施工方案(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H型挡墙加高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0

二、施工概况 0

三、加高挡墙施工 0

6、伸缩缝 (5)

H型加高钢筋砼挡土墙施工,需按原有挡土墙预留伸缩缝进行留置伸缩缝,沉降缝端面应整齐、方正,原挡土墙与加高段挡土墙上下伸缩缝不得交错,应贯通,需嵌塞泡沫板。 (5)

四、安全保证措施 (5)

五、环境保护措施 (7)

H型挡墙加高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_F10-2006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二、施工概况

本标段原线路起点位于苏洼龙隧道下游洞口与现有竹茨公路(XV07 线)交叉处(桩号K42+126.281),沿苏哇龙乡靠金沙江一侧新建,过苏哇龙乡后沿原有道路并结合施工场地布置、施工交通布置,终点为苏洼龙水电站永久大桥下游约550m(桩号K44+719.162)。2017年10月18日,经监理组织业主、设计、承包商现场查看后,为减少征地协调困难,避免公路建设对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决定对K42+600~K44+060段路线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后本合同段H 型挡土墙加高桩号为AK42+800~AK42+870右侧挡土墙,是在原有墙体基础上加高加固挡墙结构形式,加高高度3m,宽度0.8m。

三、加高挡墙施工

1、施工工艺流程

2、搭设浇筑脚手

由于本工程是对原有挡土墙进行加高处理,因此加高段挡墙施工前需要搭设脚手架。脚手架搭设在墙身左侧,本工程脚手架搭设采用φ48钢管,立杆底部设置垫木,使立杆垂直稳定,不下沉,立杆间距为3m,大横杆间距为1.2m,小横杆间距为3m。

搭设时钢管大横杆接头错开,用扣件连接,拧紧螺栓。脚手架底部设置扫地杆,保证脚手架稳定,满足钢度、强度要求。脚手板采用2m长的竹胶板拼接捆绑,脚手架不得与模板支撑相连,以免施工过程中支撑松动,模板变动。

2、工作面处理

本工程挡土墙是在老挡土墙的基础上进行加高,为保证新老墙体结合的紧密性,因此对老墙顶部进行人工凿毛处理,并用水枪冲洗干净工作面。

3、钢筋工程

(1)植筋

根据图纸上的钢筋分部位置用电钻对老墙顶面进行钻眼深度1M,钻孔直径与所植钢筋直径匹配,钻孔处需灌注同标号砂浆后在插入植入钢筋。

(2)钢筋加工、安装

挡墙钢筋在钢筋场进行加工,运至现场绑扎成型,钢筋绑扎要求规格尺寸准确,绑扎牢固。

钢筋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每捆钢筋均有标牌。进场时按炉罐(批)号及直径(d)分批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查对标牌、外观检查,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进行化学分析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

钢筋使用前将表面油漆、油污、锈皮、鳞锈等清除干净。钢筋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或扭曲的钢筋均矫直后使用。钢筋的切割、弯曲遵照有关规定执行。钢筋的接头采用闪光对焊,当不能进行闪光对焊时,采用电弧焊(搭接焊、帮条焊等)。焊接钢筋接头前,将施焊范围内浮锈、漆污、油渍等清除干净,直径小于25mm的钢筋可采用绑扎接头。但轴心受拉、小偏心受拉构件和承受振动荷载的构件,其钢筋接头不得采用绑扎接头。

钢筋的安装位置、间距、保护层及各部分钢筋大小的尺寸符合施工详图的规定。在已架设好的钢筋工作中,不再沾有泥土、有害的铁锈、松散的铁屑、油漆、油脂或其它有害物质。为了保证砼保护层的厚度,在模板与钢筋之间设置强度不低于结构物设计强度的砼垫块。垫块埋设铁丝与钢筋扎紧,垫块相互错开,分散布置。底板钢筋上下两层之间利用钢筋马镫进行固定。钢筋架设完毕后需经检查,并符合施工要求。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表

4、模板工程

本工程挡墙模板采用木模,为防止模板之间漏浆,在模板与模板之间、模板与底部混凝土之间垫止浆海绵。

5、混凝土工程

H型加高段挡土墙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由泵车直接泵送入仓,人工进行振捣。

墙身砼高度3M,浇筑分30cm一层连续一次性浇筑2.5M高,标号C20砼,后续凿毛砼表面进行二次浇筑剩余0.5M高,标号C25注意上下层钢筋的有效连接。

砼振捣要均匀密实,间隔20cm,振捣时要插入下一层10cm,以不冒气泡、表面出水泥浆为宜。每一插点振捣时间控制在20s左右,并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表面收水抹面时,用平板振动器进行复振,减少气泡。浇筑好后,保证砼面平直,外光内实。

浇筑混凝土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实到可能的最大密实程度,但避免过度。每一位置的振捣时间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并开始泛浆时为准,后徐徐提出,不留空洞。振捣操作严格按规定执行。振捣器离模板的垂直距离不小于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2,并不得触碰钢筋及预埋件。混凝土浇筑期间,如果发生表面泌水较多,及时清除,并研究减少泌水的措施。严禁在模板上开孔赶水,以免带走灰浆。

浇筑过程中,随时检查模板、支撑等稳固情况,如有漏浆、变形或沉陷,立即处理。检查钢筋的位置,如发现移动,及时校正。同时,及时清除粘附在模板、钢筋面的灰浆。顶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立即抹平,排除泌水,待定浆后再抹一遍,防止产生松顶和表面干缩裂缝。

混凝土表面的所有缺陷进行修补。立模浇筑的混凝土缺陷在拆模后24小时内完成修补。任何蜂窝,凹陷或其它损坏了的有缺陷的混凝土,及时通知工程师,取得工程师同意后方可进行处理,并需有详细的记载。修补时,预先清除干净,再用砂浆、混凝土或规定的材料重新整补修饰。填补部分加强养护,或用薄模覆盖密封,避免水气蒸发,致使砼表面产生龟裂。并使之与周围外露混凝土表面融为一体,颜色接近,无明显痕迹,没有收缩缝。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的偏差及平整度等满足规范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