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化学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总结
金属活动性顺序知识点总结++练习题
知识点五:考察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量
1、产生氢气的质量=(金属所显示的化合价/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金属的质量。 2、等时间内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越多,反应速率越大,金属越活泼。
知识点六: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的变化
1、金属的化合价相同:比较反映前后溶质中金属的相对分子质量即可; 2、金属的化合价不同:比较反应前后的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应计量数的积;
3
4
知识点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可发生反应金属: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常 见 的 金 属 :Mg Al Zn Fe 常 见 的 酸 :盐酸,稀硫酸
知识点三: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1、前面的金属可将后面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铁与盐溶液反应生成二价铁 3、多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活动性强的金属先反应,该金属反应完其他金属按顺序参与反应
6
知识点四: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定与验证
判定:
1、与酸反应:能与酸反应的大于不能与酸反应的 与酸反应现象明显的大于不明显的
2、与盐溶液反应:能将金属X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的金属大于不能将X从其金属盐溶液中置换 出来的,且能置换金属>X>不能置换的金属
验证:
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判断三种金属与水反应; 2、判断三种金属与酸反应; 3、判断三种金属与他们的金属盐溶液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知识点小结
初三化学
1
主要内容
1、金属活动性顺序 2、金属与酸的反应 3、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4、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定与验证 5、金属反应的计算问题 6、探究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2
知识点一:金属活动性顺序基本内容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2018初三化学人教版下金属及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典例导析含解析
第 1 页金属及金属的化学性质【学习目标】1.知道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特性及其应用;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2.掌握铁、铝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掌握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化合物的溶液的反应。
3.掌握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
【要点梳理】要点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
1.几种常见的金属(1)常见的重要金属:铁铝铜锌钛锡金银等。
(2)金属有许多共同的性质,如:①金属光泽;②良好导电性、导热性;③良好的延性、展性;④韧性好、能弯曲。
2.常见金属的特性(1)颜色:大多为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2)状态:常温下大多为固体,汞为液体;(3)密度差别很大:金为19.3g/cm3,铝为2.7 g/cm3;(4)导电性差异很大:银为100,铅仅为7.9;(5)熔点差别大:钨为3410℃,锡仅为232℃;(6)硬度差别大:铬为9,铅仅为1.5。
3.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第 2 页4.合金知识(1)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是混合物,合金中至少含有一种金属。
(2)生铁(含碳量为2%~4.3%)和钢(含碳量为0.03%~2%)都是铁合金。
因含碳量不同合金的性能不同,含碳量越大,硬度越大;含碳量越低,韧性越好。
(3)黄铜、青铜、焊锡、硬铝、18K黄金、18K白金、钛合金等也是常见的合金。
(4)合金的性能与组成合金的各成分的性能不同。
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硬度大,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要点诠释】1.金属的用途要从不同金属的各自不同的性质以及价格、资源、美观、便利、回收等各方面考虑。
如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但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因为铜的密度比银的密度小,价格比银低很多,资源比银丰富得多。
2.合金的硬度、强度、抗腐蚀性等一般都好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
要点二、金属活动性顺序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下:【要点诠释】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018中考化学复习第12讲 金属的化学性质
1.通式:活泼金属+酸― →盐+氢气 2.反应发生的条件:金属的活动性必须位于 氢 之前。
3.常见金属在盐酸、稀硫酸中的现象
考点三
金属与某些可溶性盐反应、置换反应
1.通式:金属+盐溶液― →新盐+新金属 2.反应发生的条件: ( 1)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前换后” ( K、 Ca、 Na 除外) ; ( 2)盐必须可溶。
( 3)判断金属与盐溶液能否发生反应: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 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盐必须可溶于水, 金属不包括 K、 Ca、 Na,因为 K、 Ca、 Na 太活泼,会与盐溶液 中的水反应) 。 ( 4)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遵循优先原则:①多种金属和一种 盐溶液反应,最活泼的金属先和盐溶液反应;②一种金属和多种 溶质的盐溶液反应,金属先和最不活泼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
第12讲
金属的化学性质
考点一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通式:金属+氧气― →金属氧化物 2.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金 属 镁 在空气中点燃 在氧气中点燃或常温下在空 气中缓慢反应 2Mg+ O2=====2MgO 4Al + 3O2=====2Al 2O3(或 4Al+ 3O2===2Al 2O3)
点燃 点燃
实 验 步 骤 现 象
1
2
3
将一段镁条在空气 中用酒精灯加热 镁条剧烈燃烧,发 出耀眼白光
将另一片相同铝 将一片铝箔在空气中用 箔伸入到充满氧 酒精灯加热 气的集气瓶中, 引燃 铝箔不燃烧,熔化后也 铝箔剧烈燃烧, 不滴下,外面立即形成 发出耀眼白光 一层薄膜
试回答下列问题: ( 1)进行 1、2 实验的目的是为研究铝和氧气反应的剧烈程 度是否与氧气的 有关。
( 3)注意事项 ①实验前金属必须打磨除去氧化层或污物。 ②做金属与酸的反应时一般用稀盐酸或稀硫酸,不用硝酸和 浓硫酸。 ③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盐必须能溶于 水 。 ④并不是所有排在前面的金属都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 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钾、钙、钠。
探究金属的活动性与反应顺序
探究金属的活动性与反应顺序金属的活动性与反应顺序金属的活动性是指金属元素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能力。
不同金属元素具有不同的活动性和反应顺序。
通过对金属的活动性和反应顺序的探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金属的性质和应用。
一、金属的活动性金属的活动性通常用与酸反应的强弱来表示。
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以与更多的酸发生反应,产生金属盐和氢气。
常见的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包括钠、钾、铝等。
活动性较弱的金属则与酸的反应较弱或没有反应,如铜、铁和锌等。
金属的活动性还可以通过与水反应的表现来进行判断。
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会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氢气和金属氢氧化物。
活动性较弱的金属在与水反应时反应不明显或产生缓慢。
二、金属的反应顺序在金属元素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反应顺序。
反应顺序通常用金属的电位来表示,电位越负表示金属活性越强。
具体来说,金属A比金属B电位更负,那么金属A就会在与酸或其他金属离子反应时取代金属B。
以常见的金属为例,反应顺序为钾 > 钠 > 铝 > 锌 > 铁 > 镍 > 铜。
也就是说,钾能够取代钠、铝、锌、铁等金属,而铜则容易被其他金属所取代。
三、金属活动性的应用金属的活动性和反应顺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 电池制造:金属的活动性与反应顺序对电池的正负极选择至关重要。
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常被用作负极,而活动性较弱的金属则用于正极。
通过反应释放的电子在电池中产生电流。
2. 防腐蚀: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以用于防止其他金属的腐蚀。
例如,在铁制品表面涂覆一层锌,形成镀锌铁,锌会先被氧化,从而保护铁不被腐蚀。
3. 金属提取:根据金属的反应顺序,可以利用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将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氧化物中提取出来。
这一原理被广泛用于冶金工业。
4. 金属合金制备: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和反应顺序,可以实现金属合金的制备。
例如,通过加入少量的活动性较弱的金属,可以提高某种金属合金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综上所述,金属的活动性与反应顺序对金属的性质和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完整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意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强氧化酸除外)。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4)很活泼的金属,如K、Ca、Na与盐溶液反应,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碱,碱再与盐溶液反应,没有金属单质生成。
如:2Na+CuSO4+2H2O==Cu(OH)2↓+Na2SO4+H2↑(5)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去说明非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如氢气在加热条件下置换氧化铁中的铁:Fe2O3+3H22Fe+3H2O金属原子与金属离子得失电子能力的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1)判断某些置换反应能否发生a.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反应:条件:①金属必须排在氢前面②酸一般指盐酸或稀硫酸b.判断金属与盐溶液能否反应:条件:①单质必须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②盐必须可溶于水③金属不包含K、Ca、Na(2)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判断滤液、滤渣的成分。
如向CuSO4,AgNO3混合液中加铁粉,反应后过滤,判断滤液和滤渣成分。
铁与CuSO4和AgNO3溶液反应有先后顺序,如果铁足量,先将AgNO3中的Ag完全置换后再置换CuSO4中的Cu,那么溶液中只有FeSO4;如果铁的量不足,应按照“先后原则”分别讨论滤液和滤渣的成分。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或根据反应速率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如镁、锌、铁三种金属与同浓度的稀H2SO4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Mg>Zn>Fe,则可判断金属活动性Mg>Zn>Fe,(4)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研究金属冶炼的历史。
金属活动性越弱,从其矿物中还原出金属单质越容易;金属活动性越强,从其矿物中还原出金属单质越难。
所以越活泼的金属越不易冶炼,难于冶炼的金属开发利用的时间就越迟。
中考化学考点解读金属活动性顺序
中考化学考点解读: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初中化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化学的热点考查内容之一。
从每年的中考试卷评析中可以发现:同学们在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时屡有失误。
为帮助同学们了解这一考点的命题方向及题型,走出解题误区,现结合各地中考试卷,将相关题型及解题注意事项小结如下:【考点1 】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知识链接:由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可知: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K,活动性最弱的金属是Au,能跟酸发生置换反应的金属的化学活动性比氢(H)强,能把另一金属从其可溶性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的金属的活动性比盐中金属的活动性强。
◎例1、经过课外学习,小明发现镍(Ni)也能排入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中:K、________ 、Na、Mg、Al、Zn、Fe、Ni、Sn、Pb、(H)、Cu、Hg、Ag、Pt、Au(1)用元素符号将上述金属活动性顺序补充完整。
(2)已知镍盐中镍元素显+2价。
写出一个有金属镍参加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及其应用,属记忆及简单应用考题。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可知:所缺金属为Ca;(2)金属Ni的活动性比金属铜、金属汞强,所以金属Ni能够跟铜、汞等的可溶性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如:Ni+CuSO4=NiSO4+Cu或Ni+Hg(NO3)2=Ni(NO3)2+Hg等。
(只要合理并符合要求即可)【考点2】考查金属与酸之间的置换反应★知识链接: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应具备的条件是:(1)金属的位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要在氢(H)的前面;(2)酸要用无氧化性的酸,如盐酸、稀硫酸等;(3)硝酸具有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一般生成水而不生成氢气,因而不发生置换反应。
◎例2、下列除杂(括号内的是杂质)所选试剂合理的是()A. Cu(Zn)稀盐酸B. CO2气体(HCl) 氢氧化钠溶液C. CuO(Cu) 稀硫酸D. Na24溶液(Na2CO3) 氯化钡溶液解析:A中Cu与稀盐酸不发生置换反应,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Cu位于H的后面,而Zn能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而除去;选项C中CuO能与稀硫酸反应,而Cu不与稀硫酸反应,达不到除杂的目的;选项B、D中的杂质及欲保留的物质均能与所选试剂反应,同样达不到除杂的目的。
知识总结: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15字的断句: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18字的断句:钾钙钠镁铝锰锌铬铁镍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口诀)原子具有还原性,由强到弱分得清;离子也有氧化性,强弱顺序逆着行;置换反应前换后,氢前金属置换氢。
氢前金属易锈蚀,电化锈蚀最恼人。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从左→右顺序,反映了金属在溶液中失电子生成金属阳离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即还原性),而其对应的阳离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即氧化性)。
该表有多种应用,归纳如下:(1)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氢前金属可与非氧化性酸发生置换氢的反应。
氢前:Zn+H2SO4(稀)=ZnSO4+H2↑氢后:Cu+H2SO4(稀)(2)判断金属与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排在前边的较活泼的金属能把后边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生成新盐和新金属。
Fe+CuSO4=FeSO4+CuCu+FeSO4例外情况:①极活泼金属(K、Ca、Na等)与盐溶液反应:首先活泼金属置换水中氢,而生成碱和氢气;新生成的碱有可能与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不溶性碱。
如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中,发生反应依次是: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可合并为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②活泼金属(Mg、Al、Zn等)和强酸弱碱盐溶液反应时,可以产生氢气:如NH4Cl与Mg反应时,NH4Cl发生水解反应,使溶液呈酸性;Mg与溶液中氢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H+]的降低又促使NH4Cl水解平衡向右方向进行,溶液碱性增强,Mg2+与碱生成Mg(OH)2↓沉淀。
NH 4++H2O NH3·H2O+H+Mg+2H+=Mg2++H2↑Mg2++2NH3·H2O=Mg(OH)2↓+2NH4+③金属与具有强氧化性的盐发生非置换反应的氧化—还原反应。
(完整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意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强氧化酸除外)。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4)很活泼的金属,如K、Ca、Na与盐溶液反应,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碱,碱再与盐溶液反应,没有金属单质生成。
如:2Na+CuSO4+2H2O==Cu(OH)2↓+Na2SO4+H2↑(5)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去说明非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如氢气在加热条件下置换氧化铁中的铁:Fe2O3+3H22Fe+3H2O金属原子与金属离子得失电子能力的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1)判断某些置换反应能否发生a.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反应:条件:①金属必须排在氢前面②酸一般指盐酸或稀硫酸b.判断金属与盐溶液能否反应:条件:①单质必须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②盐必须可溶于水③金属不包含K、Ca、Na(2)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判断滤液、滤渣的成分。
如向CuSO4,AgNO3混合液中加铁粉,反应后过滤,判断滤液和滤渣成分。
铁与CuSO4和AgNO3溶液反应有先后顺序,如果铁足量,先将AgNO3中的Ag完全置换后再置换CuSO4中的Cu,那么溶液中只有FeSO4;如果铁的量不足,应按照“先后原则”分别讨论滤液和滤渣的成分。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或根据反应速率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如镁、锌、铁三种金属与同浓度的稀H2SO4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Mg>Zn>Fe,则可判断金属活动性Mg>Zn>Fe,(4)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研究金属冶炼的历史。
金属活动性越弱,从其矿物中还原出金属单质越容易;金属活动性越强,从其矿物中还原出金属单质越难。
所以越活泼的金属越不易冶炼,难于冶炼的金属开发利用的时间就越迟。
金属活动顺序表口诀
金属活动顺序表口诀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口诀: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和酸来反应,氢后难进行,稀酸常用盐酸和硫酸。
和盐液反应,前金换后金,盐需溶于水。
特殊情况要记牢,单质铁变亚铁盐,钾钙钠,不可行。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Li、Cs、 Rb、 K、Ra、Ba、Fr、Sr、 Ca、 Na 、 La、 Pr 、Nd 、Pm、Sm 、Eu、Ac 锂、铯、铷、钾、镭、钡、钫、锶、钙、钠、镧、镨、钕、钷、钐、铕、锕、Gd 、Tb 、Am 、Y 、Mg 、Dy、Tm 、Yb、 Lu 、 Ce、 Ho、 Er 、 Sc、 Pu 、Th 、Be 、Np钆、铽、镅、钇、镁、镝、铥、镱、镥、铈、钬、铒、钪、钚、钍、铍、镎、U、 Hf 、Al 、Ti 、Zr 、V 、Mn、 Nb、 Zn、 Cr 、Ga 、[H2(NH4+)]、Fe 、Cd 、In 、Tl 、Co铀、铪、铝、钛、锆、钒、锰、铌、锌、铬、镓、(铵)、铁、镉、铟、铊、钴、Ni、 Mo、 Sn 、Pb 、[D2(H2DO+)]、 [H2(H3O+)]、 Cu、 Po、 Hg 、Ag、 Pd 、Pt 、Au镍、钼、锡、铅、(水合氘)、(水合氕)、铜、钋、汞、银、钯、铂、金。
金属活动性规律1.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金属溶液中置换出来。
(若金属过于活泼,则会直接与水反应,并不会与水中的金属离子反应);2.理论上讲,金属活动性表中铁及排在其前的金属均可置换出纯水中的氢;3.若只考虑氢离子的氧化性,排在氢(H)前的金属才能和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4.排在越后的金属越容易,也越先从它们的化合物中被置换出来;排在越前的金属越容易,也越先把其他化合物中的金属置换出来。
(完整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知识点及专题复习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金属活动顺序大概是:由强到弱铯最强然后是稀土、钡、铷、再然后是钾〉钙〉钠〉镁〉铝〉铍〉锰〉锌〉铁〉钴〉镍〉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符号式为(从钾至金):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初中生应该掌握的··)。
1.金属与酸发生反应(1)金属应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前面的金属。
(2)单质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亚铁盐。
(3)K、Ca、Na除与酸反应外,还能与水在常温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对应的碱和H2,其余金属则不能。
2. 金属与盐发生置换反应(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与H的位置无关。
但K、Ca、Na等金属例外,由于它们过于活泼,与盐溶液不发生置换反应,而是先与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
如把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最终没有单质铜生成(2)铁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只生成二价亚铁盐。
(3)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
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先被置换出来。
还有要知道:金属只与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而且若有一种金属和多种混合盐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最不活泼的那个金属的盐溶液,如:锌粒与氯化亚铁和硫酸铜和硝酸汞的混合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硝酸汞,当硝酸汞被消耗完时,硫酸铜才与锌粒反应,同理,硫酸铜反应完后,锌才会和氯化亚铁反应。
还有,当多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时,最活泼的金属先反应,如:把打磨光亮的镁带,铝丝,铜丝一起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镁被消耗完后,铝才和硝酸银反应,铝反应完后,铜跟硝酸银反应注意:必须是一种金属单质和一种溶液,其他不可以反应,如:Cu+AgCO3≠ (Cu>Ag,但AgCO3不溶于水)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专题复习一、选择题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Cu + 2AgCl == 2Ag + CuCl2B、Zn + 2AgNO3 == 2Ag +Zn(NO3)2C、2Na + CuSO4== Cu + Na2SO4D、2Fe +3CuCl2==2FeCl3 + 3Cu2、将锌片投入下列盐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使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MgCl2B、CuCl2C、Ag(NO3)2D、KCl3、下列物质可以由相应的金属和酸发生置换反应而制得的是( )A、Fe2(SO4)3B、CuCl2C、AgNO3D、Al2(SO4)34、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到足量的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渣中只含有一种金属,则该金属是( )A、Fe B、Cu C、Ag5、向CuCl2、ZnCl2、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Fe粉,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A、ZnCl2、HClB、FeCl2、CuCl2C、CuCl2、HClD、ZnCl2、FeCl26、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中考化学考点八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活动性顺序
B.AgNO3溶液 D.Ba(OH)2溶液
返回
化学
2.(2019广东)取一定量打磨后的铝片于某容器中,再逐渐加入 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图错误的是 ( B)
返回
化学
3.(2017广东)如果用铁桶装农药“波尔多液”(硫酸铜溶液+石 灰浆),铁桶受到腐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F_e_+_C_u_S_O__4_____F_e_S_O_4_+_C__u_。 4.(2020广东)2020年6月23日,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 功发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化学材料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 用。 (1)铝合金和钛合金被广泛用于航天工业。一般情况下,铝合 金的强度和硬度比纯铝的 高 (填“高”或“低”)。
酸
色逐渐变为 浅绿 色
F__e_+__2_H__C__l______F_e_C__l_2_+_H__2↑
返回
化学
续表
化学性质 铁与硫 酸铜溶 液
与盐溶 铝与硫 液反应 酸铜
铜与硝 酸银溶 液
实验现象
铁表面覆盖一层 紫红 色固
体,溶液由 蓝 色逐渐变为 浅绿 色
铝丝表面覆盖一层 紫红 色固 体,溶液由 蓝 色逐渐变为 无
暴露空气中 会变质
空气中点燃 剧烈燃烧
乙 光亮金属光泽
表面变黑
丙 有一层氧化膜
表面变黑
稀硫酸中
快速放出 气体
无气体放出
有气体放出
根据以上信息,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B)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乙、甲
返回
化学
4.(全国视野:北京版)有A、B、C、D四种金属。已知C、D与 稀硫酸能发生置换反应,而A、B不能,向B的盐溶液中投入A 单质,有B析出;在C、D的盐溶液中分别放入锌粒时,前者能析 出C,后者不发生反应。则A、B、C、D的活动性顺序是 ( C) A.A>B>D>C B.D>C>B>A C.D>C>A>B D.B>A>C>D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PPT课件
二、金属和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多少问题:
1、足量的不同金属(如Zn、Fe、Mg、Al) 跟相等质量的同种稀硫酸反应,生成的 氢气质量:___相_等________
分析:Zn + H2SO4 = ZnSO4 + H2 Fe + H2SO4 = FeSO4 + H2
Mg + H2SO4 = MgSO4 + H2
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2、等量的不同金属(如Zn、Fe、Mg、Al) 跟足量的同种稀硫酸反应,生成的 氢气质量:___不_相__等______
[ 生成氢气的多少顺序为:Al>Mg>Fe>Zn ]
判断方法: “ 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 金属的化合价
比值越小,生成的氢气越多.
CuSO4溶液 AgNO3溶液 FeCl2溶液
Zn
√
√
√
Fe
√
√
X
Cu
X
√
X
综合运用
一、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判断:
例:现有X、Y、Z三种金属,将它们分别 投入稀硫酸中。X溶解,Y、Z不溶解;将 Z投入到Y的盐溶液中,Z表面有Y析出。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依次为:
_______X__>_Z__>_Y______
例1、现有等质量的Zn、Fe分别和足 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和 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H2 质
X
量
Y
0
时间
则曲线X表示:__F_e__曲线Y表示:_Z_n___
例2、现有足量的Zn、Fe分别和等量 的稀硫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和 时间的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化学的世界里,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就像是一本“金属的行为指南”,它告诉我们不同金属在化学反应中的活跃程度和表现。
首先,咱们来聊聊什么是金属活动性。
简单来说,金属活动性就是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的难易程度。
越容易失去电子的金属,其活动性就越强。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常见的表述是:钾(K)、钙(Ca)、钠(Na)、镁(Mg)、铝(Al)、锌(Zn)、铁(Fe)、锡(Sn)、铅(Pb)、(H)、铜(Cu)、汞(Hg)、银(Ag)、铂(Pt)、金(Au)。
这里面钾的活动性最强,金的活动性最弱。
为什么会这样排列呢?这和它们的原子结构有关系。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越少,越容易失去电子,金属活动性就越强。
比如钾原子,它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所以很容易失去这个电子,表现出很强的活动性。
咱们先来说说钾。
钾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就能迅速和氧气发生反应,甚至遇到水都会剧烈反应,产生氢气并且放出大量的热,有可能引发燃烧甚至爆炸。
所以在储存和使用钾的时候,必须要非常小心。
钙的活动性也不弱。
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看到钙和水反应,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钙。
这个反应虽然没有钾那么剧烈,但也能明显观察到气泡的产生。
钠也是个“活跃分子”。
把钠投入水中,它会浮在水面上迅速游动,发出“嘶嘶”的声响,同时溶液会变成碱性,因为生成了氢氧化钠。
接下来是镁。
镁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
它在和酸的反应中也比较迅速,能够产生氢气。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它在常温下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这层氧化膜能够保护铝不被进一步氧化。
但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比如和强酸强碱反应时,这层氧化膜会被破坏,铝就会表现出较强的反应性。
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比如镀锌的铁板可以防止生锈。
锌和酸反应能够产生氢气,也是常见的化学反应。
铁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金属。
纯铁在空气中比较容易生锈,但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和酸反应产生氢气。
锡和铅相对来说活动性较弱一些。
中考化学之活动性顺序
• 设计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实验可以采用:两边金 属中间盐,中间金属两边盐的方法。
• 例如上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可以这样设计 • Mg Zn(NO3 )2 Fe • Mg (NO3 )2 Zn Fe(NO3 )2
中考化学考点解读之
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一、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意义
•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 •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 • 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金属锌的量
析出金属
滤液的成分
锌不足(不能与CuSO4 溶液完全反应)
锌不足(恰好与CuSO4 溶液完全反应)
锌不足(不能与FeSO4溶 液完全反应) 锌适量(恰好与FeSO4 溶液完全反应)
Cu Cu Fe、Cu Fe、Cu
ZnSO4、FeSO4、CuSO4 ZnSO4、FeSO4 ZnSO4、FeSO4 ZnSO4
A 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 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C 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D 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 可能有硝酸银
3、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Fe和Al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 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滤液中一定含有Al3+、Ag+ C.滤渣中一定含有Fe
锌足量
Zn、Fe、Cu
中考化学规律总结-精选文档
2018中考化学规律总结一、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按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1.金属位置越靠前的活动性越强,越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反应速率越快。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里的氢,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跟酸不反应。
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排在后面的金属跟排在前面的金属的盐溶液不反应。
4.混合盐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
注意:*单质铁在置换反应中总是变为+2价的亚铁二、金属+酸→盐+H2↑中:1.4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FeZn。
2.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3.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三、干冰不是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水银不是银是汞;铅笔不是铅是石墨;纯碱不是碱是盐(碳酸钠);塑钢不是钢是塑料。
四、物质的检验1.酸(H+)检验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红,则证明H+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如果蓝色试纸变红,则证明H+的存在。
方法3: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小于7,则证明H+的存在。
2.碱(OH-)的检验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3: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4: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大于7,则证明OH-的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中考化学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总结
稳心态,重效率的复习,下面网小编整理了化学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总结内容,以供大家复习参考。
2018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总结
1.概念金属性: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的倾向的大小金属活动性:在水溶液中形成水合离子的倾向的大小
2.通过探究说明金属活动性a与酸:镁、锌、铁都能与酸反应,而铜不能,故镁锌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要强b金属间的置换反应铁都能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铜,铜能置换出银,故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铝>铜>银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依据:
(1)能否与酸反应
(2)反应的剧烈程度如何
(3)相同时间产生的氢气的量
(4)产生相同氢气的量所用的时间
(5)金属间的置换反应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1)越靠前越易置换出H2
(2)越靠后越容易被置换出来(不管是氢前氢后)
(3)K Ca Na太活泼,能与水起剧烈反应,故不能用于置换其他金属,故目前为止所学的置换反应有:金属置换氢金属置换金属炭置换金属
4.常考题型:
1以图表的形式考察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量或时间或剧烈程度,从而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
2实验探究题,通过金属与酸或金属与金属溶液的反应实验现象判断几种不同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