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质量控制方案
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要点
![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bd0c7a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2.png)
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要点为了提高检验科的工作效率和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以下是15项质量控制要点:1. 样本收集和标识:- 确保正确收集样本,并正确标识每个样本,以避免混淆或错误。
2. 样本储存和运输:- 确保样本储存条件适宜,并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样本在运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 样本准备和处理:- 确保按照正确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样本准备和处理,以避免引入任何偏差或错误。
4. 分析仪器的校准和维护:- 定期校准和维护分析仪器,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标准品和校准曲线:- 使用合适的标准品和校准曲线,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6. 质量控制标本:- 使用质量控制标本进行校准和验证,以确认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7. 分析方法的验证:- 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精确度和可靠性,并确保其在操作中的稳定性。
8. 检验人员的培训和资质:- 对检验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其具备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9. 质量控制记录的保存:- 妥善保存质量控制记录,并按照规定的时间保留期进行归档。
10. 质量控制结果的监测和分析:- 监测和分析质量控制结果,及时发现并纠正任何偏差或异常情况。
11. 参加外部质量评估:- 定期参加外部质量评估活动,评估实验室的表现并找出改进的方向。
12. 管理质量文档和记录:- 确保管理质量文档和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满足监管要求。
13. 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分析:- 及时报告和分析任何不良事件,制定改进措施并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14. 风险管理和采取措施:- 进行风险评估,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风险,并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5. 持续改进和创新:- 持续改进工作流程和实验室管理,推动创新并提高检验科的整体水平。
请确保严格遵守以上质量控制要点,以确保检验科的工作质量和结果的准确性。
检验科质量安全管理计划及质量控制指标
![检验科质量安全管理计划及质量控制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b5d8d93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06.png)
检验科质量安全管理计划及质量控制指标为科学规范高效有序地开展检验工作,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以应对诊治、急救工作,保持和促进我院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坚持以病人为中心 ,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和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建设,充分体现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方便患者、服务患者的人文精神;要不断改善服务态度,转变服务作风,做到服务形式多样化和规范化,并持续改进;尊重和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不断满足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现特对我科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做如下计划:1.按照检验科实验室感染及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全面提高检验科应对各类紧急意外事件的能力;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以人为本”的方针;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依靠各级领导,发挥每一员工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每一检验人员参与应对紧急意外事件的有效机制,提高科学指挥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事件造成的危害;2.严格遵守并执行医师、检验师值班交接班制度;科室人员都必须服从安排坚守工作岗位,擅离职守一律按劳动纪律处理;值班医师遇有疑难问题时应请上级检验师或科主任协助处理;3.严格遵守检验标本接受、查对、传递、分发制度;4.严格遵守并执行 SOP 操作规程,要求符合医院感染控制和生物安全要求,制定并定期更新临床检验项目应用指南或手册;微生物专业定期向临床提供抗菌药物药敏的种类,与药剂科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向临床分布抗菌药物使用信息;5.临床检验项目满足临床需要,提供 24 小时急诊服务项目,及时报告及咨询服务,检验报告及时、准确、规范并有审核或复查等;遵守危急值报告制度,注意病人隐私权的保护措施等;对本院不具备条件而临床有需求的检验项目有第三方检验机构的服务质量保证,并要与第三方实验室委托实验室签订相关协议;6.落实全面质量管理与改进制度,按照规定开展室内质控、参加广东省临床检验中心和国家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临检、血液、生化、免疫、临床输血相溶性检测等室间质评;进行或承担一定的科研项目或课题及服务,并对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处理、整改、改进、完善等;7.遵守检验项目和检测仪器操作规程,定期校准检测系统,并及时淘汰经检定不合格的设备与试剂,检测仪器和试剂有专人管理、保管、运行、记录、使用、保养、维修、效期管理等;8.检验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纳入医院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检验规范管理标准承担紧急意外卫生事件、灾害事故等紧急事件救援任务等;9.建立差错、事故的登记及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医疗制度及操作规程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个人业务素质;加强业务学习及基本技能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加强质量安全意识教育严格质量关键过程流程管理增强职业忧患意识;严格防范或杜绝或减少医疗纠纷与差错或事故发生;10.严格落实医疗制度和操作规程,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及个人业务素质,定期召开科内质量与安全管理会议,确保各项工作的不断提高与持续改进;11.根据我院实际,建立、完善各种数据,实现数据管理和管理数据化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与永恒主题;医疗质量是技术水平、管理方法与经济效益的综合体现;质量与安全涉及医疗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须引起全员高度重视;在实际工作中注重运用现代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真正落实,各项质量管理制度与标准体现以人为本与持续改进保障健康、安全12.质量目标:1检验报告的主要数据和结论准确率为100%,其它差错率小于1%; 2保证急救用血,交叉配血合格率100%;3室间质评项目合格率95%以上;4病人满意率:住院病人大于90%,门诊病人大于85%;5急诊检验和普通检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6报告单合格率达95%以上;7设备管理良好,设备完好率达95%以上;8全年无重度缺陷和差错事故;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由质量负责人每半年统计一次,并在管理评审会议上提交评审;2013年12月。
医学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
![医学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341be9a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f.png)
医学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1. 背景医学检验科作为医疗机构中关键的部门之一,负责临床诊断和疾病预防的检验工作。
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和实施一套科学的质量控制制度至关重要。
2. 目标本质量控制制度的目标在于建立一个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医学检验科的质量控制工作能够持续有效地进行,并达到以下目标:- 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 提高医学检验科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3. 主要内容3.1. 质量控制组织架构建立一个质量控制组织架构,明确质量管理的责任和权限,并确保相应的岗位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2. 质量控制流程制定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工作流程,包括样本采集、标本处理、分析和结果报告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和措施。
3.3. 内部质量控制制定内部质量控制方案,包括质控样品的选择与使用、质控数据的分析和评价等内容,以保证检验仪器和试剂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4. 外部质量评估参加外部质量评估活动,与其他医学检验机构进行对比,借鉴他人经验,发现和改进自身存在的问题,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3.5. 不良事件报告和分析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和分析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保证医学检验质量的持续改进。
3.6. 培训和教育组织医学检验科人员定期参加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质量意识,以确保质量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4. 监督和评估建立质量控制监督与评估机制,定期进行质量控制工作的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确保质量控制制度的长期有效性。
5. 结论医学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是保障临床诊断准确性和疾病预防有效性的重要保障措施。
建立和实施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制度,能够提高医学检验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可靠支持。
检验科月质量控制计划
![检验科月质量控制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d884344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2.png)
检验科月质量控制计划
内容:
一、目的
本计划的目的是通过对检验科的各项工作制定质量控制措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二、质量控制内容
1. 仪器设备质量控制
(1)每月对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和校准,记录在案。
(2)新仪器引入后,必须进行性能验证,制定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后方可上岗。
(3)仪器出现故障时,立即停止使用,在维修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2. 试剂和耗材质量控制
(1)试剂和耗材必须进行入库检查和验收。
(2)试剂在使用前后,必须进行性能验证。
(3)建立试剂耗材管理制度,定期盘点库存。
3. 检验过程质量控制
(1)各项检验项目必须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
(2)开展质控样本平行检测和内部质评活动。
(3)重大质控问题必须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纠正措施。
4. 检验结果质量控制
(1)建立双人互检制度,结果报告必须经过复核。
(2)定期开展室间质评活动。
(3)检验结果出现质控问题,必须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纠正措施。
三、质量控制记录
各项质控活动的记录必须完整、准确,至少保存2年。
四、质量控制评价
每月对质控活动进行评价,并制定下月质控计划。
检验科质量控制流程
![检验科质量控制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986c36b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b.png)
检验科质量控制流程一、引言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规定标准的关键过程。
在检验科中,质量控制流程是保证测试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检验科质量控制流程的标准格式,包括流程步骤、质量控制指标、数据分析和改进措施等内容。
二、流程步骤1. 样品接收和标识- 检验科应建立严格的样品接收和标识制度,确保样品信息准确无误。
- 接收样品时,应与送样单进行对比,确认样品信息是否一致。
- 样品应按照规定的标识方法进行标识,以避免混淆或误用。
2. 样品处理和准备- 样品处理和准备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以确保样品在测试前得到适当的处理和准备。
-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确保样品处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 样品处理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 仪器校准和验证- 检验科应建立仪器校准和验证制度,确保测试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校准和验证应按照规定的频率进行,记录校准和验证结果。
- 校准和验证过程中应使用合适的校准标准物质和验证样品,以确保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4. 质量控制样品的使用- 检验科应定期使用质量控制样品进行测试,以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 质量控制样品的选择应符合实验室的测试范围和要求。
- 测试结果应与质量控制样品的参考值进行比较,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5. 数据记录和分析- 检验科应建立完善的数据记录和分析系统,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 测试数据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记录,包括样品信息、测试结果、测试日期等。
- 数据分析应定期进行,以评估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 异常处理和改进措施- 检验科应建立异常处理和改进措施制度,及时处理测试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 异常情况应记录并进行分析,找出异常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 改进措施的执行和效果应进行评估和记录,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质量控制指标1. 准确性- 准确性是指测试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区中心医院检验科室内质量控制方案
![区中心医院检验科室内质量控制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15e3e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6c.png)
检验科室内质控全覆盖所有检测项目,上海市临检中心能够提供的项目全部使用其质控品;部份项目使用第三方质控品、厂商提供的配套质控品或者自制质控品。
具体方案如下:罗氏 Modular-DPP 生化检测系统、 Variant Ⅱ Turbo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系统、 ABL 800 FLEX血气分析检测系统。
罗氏 Modular-DPP 生化检测系统、 Variant Ⅱ Turbo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系统、 ABL 800 FLEX 血气分析检测系统。
分别由厂家定期( 12 个月)来检验科校准并出具《仪器校准报告》。
仪器校准以通过室内质控为验证。
2.1 罗氏 Modular-DPP 生化检测系统质控品的配制和使用:2.1.1 常规化学使用上海市临检中心提供的 Beckman 质控品:使用时将 Beckman 液体低、中、高三个水平的质控品(4℃保存,含防冻液)取出放置室温平衡 15 分钟,摇匀后按未知血清标本进行测定,每一个工作日开始检测常规样品之前测定一次,测试中间再测定一次,将测定的质控结果分别输入到上海市临检中心提供的质控软件内。
2.1.2 血脂质控使用上海市临检中心提供的 Bio-Rad 质控品:使用时将 Bio-Rad 液体低值和高值二个水平的质控品(4℃保存)取出放置室温平衡 15 分钟,摇匀后按未知血清标本进行测定,每一个工作日开始检测常规样品之前测定一次,测试中间再测定一次,将测定的质控结果分别输入到上海市临检中心提供的质控软件内。
2.1.3 PALB、CHE、 DBIL、TBA、CO2 质控使用 Randox 质控品:质控品为冻干粉,开瓶后用5ml 蒸馏水溶解分装,保存于-20℃冰箱,使用时将 Randox 质控品低值和高值二个水平的质控品取出放置室温,恢复到室温(20~25℃) ,摇匀后按未知血清标本进行测定,每一个工作日开始检测常规样品之前测定一次,测试中间再测定一次,将测定的质控结果分别输入到计算机的生化质控记录表内。
如何做好检验科质量控制
![如何做好检验科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5a73127e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1.png)
如何做好检验科质量控制如何做好检验科质量控制在检验科质量控制中,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在检验科中做好质量控制的关键步骤和建议。
1. 设定规范和标准操作程序(SOP)编写和实施标准操作程序(SOP),确保实验人员都遵循相同的操作步骤和标准。
SOP应该包含样本处理、仪器使用、分析方法和质量控制步骤等方面的详细指南。
2. 培训和教育实验人员培训实验人员并确保他们了解和理解SOP。
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和教育活动,确保实验人员保持更新和提升实验技能。
3. 校准和维护仪器设备定期校准和维护仪器设备,以确保其准确性和性能稳定。
建立仪器设备的校准和维护记录,并定期进行审核和管理。
4. 质量控制样本的使用定期运行质量控制样本,以确认方法的准确性和仪器的性能是否仍然可靠。
使用相关的质量控制程序和标准,评估质量控制结果,确保在指定范围内。
5. 检验结果的审查和验证检查和验证检验结果,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建立结果审查和验证的程序,并记录结果的审查和验证过程。
6. 内部和外部质量评估参与内部和外部质量评估活动,如参加质量评估计划或机构的质量控制活动。
定期评估和审核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有效性。
7. 错误和非合格结果的处理建立错误和非合格结果的处理程序,及时纠正和预防错误的产生。
跟踪非合格结果的根本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潜在问题。
以上是在检验科质量控制中的一些关键步骤和建议。
通过制定规范操作程序、培训实验人员、校准仪器设备、使用质量控制样本、审查验证结果以及参与质量评估,可以确保检验科的质量控制得到有效执行,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卫生中心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
![卫生中心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e11aebd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2.png)
卫生中心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1. 背景卫生中心的检验科负责对其接收的样本进行检验,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提高检验科的质量控制水平,确保各项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了本质量控制制度。
2. 目的本质量控制制度的目的是明确检验科的质量控制要求,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以满足卫生中心对检验工作的需求。
3. 质量控制措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检验科将采取以下质量控制措施:3.1 样本收集和处理- 要求样本采集人员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采集样本,避免污染和误差的发生。
- 确保样本在采集后及时送达检验科,并及时处理。
3.2 设备和仪器校准- 要求对检验所使用的设备和仪器进行定期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 记录设备和仪器的校准日期和结果,并按要求进行维护和修理。
3.3 人员培训与质量意识- 要求检验科人员接受相关培训,熟悉操作规程,提高技能水平。
- 建立质量意识教育体系,培养人员对质量控制的重视和责任心。
3.4 质量控制记录和文件管理- 要求检验科对每一次检验过程进行记录,包括样本信息、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
- 确保检验记录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机密性,便于追溯和审查。
- 建立文件管理体系,保存质量控制相关文件和记录。
4. 质量监督与改进为了持续改进质量控制工作,检验科将进行定期的质量监督和评估,并通过评估结果制定改进措施,确保质量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5. 绩效评价检验科将根据质量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评估绩效,对个人和团队进行奖惩和激励,提高质量控制意识和工作质量。
6. 附则本质量控制制度的解释权归卫生中心所有,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补充。
以上为卫生中心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的内容,希望检验科全体成员遵守执行,确保检验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检验科质量控制流程
![检验科质量控制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b99e75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4.png)
检验科质量控制流程引言概述:检验科质量控制流程是确保实验室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检验科质量控制流程的五个部分,包括样本接收与登记、仪器校准与验证、质控品的使用与监测、数据分析与质量评价、异常结果与纠正措施。
一、样本接收与登记1.1 样本接收:确保样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接收样本时应检查样本标签与申请单是否一致,并记录样本的接收时间。
1.2 样本登记:将样本信息录入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样本编号、患者信息、检测项目等,确保样本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3 样本储存与处理:根据不同检测项目的要求,储存和处理样本,避免样本受到污染或损坏。
二、仪器校准与验证2.1 仪器校准:定期对实验室仪器进行校准,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包括校准曲线的建立和校准品的使用。
2.2 仪器验证:对新购置的仪器进行验证,验证包括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等指标的测试,确保仪器符合实验室要求。
2.3 仪器维护与保养: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更换易损件等,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长期稳定性。
三、质控品的使用与监测3.1 质控品的选择:根据检测项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质控品,包括正负对照品和中间质控品,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 质控品的使用:在每次检测过程中,使用质控品进行质量控制,以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3 质控品的监测:定期对质控品进行监测,包括质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测试,以确保质控品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四、数据分析与质量评价4.1 数据分析:对实验室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指标的计算,以评估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2 质量评价: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评估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情况,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价,以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4.3 质量指标的制定与监测:根据实验室的需求和要求,制定适当的质量指标,并定期对质量指标进行监测,以确保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符合标准要求。
检验科质量控制流程
![检验科质量控制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9e5b71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a9.png)
检验科质量控制流程引言概述:在医学检验领域,质量控制是确保实验室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步骤之一。
质量控制流程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和措施来监测和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检验科质量控制流程的四个部分,包括质量控制样本的选择与制备、质量控制样本的测试与分析、质量控制数据的分析与解释、以及质量控制结果的处理与改进。
一、质量控制样本的选择与制备1.1 选择适当的质量控制样本:质量控制样本应具有与实际患者样本相似的特性,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选择质量控制样本时,应考虑样本的稳定性、可重复性和代表性。
1.2 制备质量控制样本:质量控制样本的制备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
首先,确定样本的浓度范围和目标值。
然后,选择合适的基质和添加物,将目标分析物加入基质中,并进行均匀混合。
最后,根据需要进行稀释或浓缩,以得到不同浓度的质量控制样本。
二、质量控制样本的测试与分析2.1 设定质量控制样本的测试频率:根据实验室的需求和要求,确定质量控制样本的测试频率。
通常情况下,每个批次或每天的第一个样本应进行质量控制测试。
2.2 进行质量控制测试:使用标准操作程序和合适的仪器设备,对质量控制样本进行测试。
确保测试过程中的操作准确无误,避免人为误差的产生。
2.3 分析质量控制结果:根据测试结果,计算质量控制样本的测量值和目标值之间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分析。
常用的统计方法包括均值、标准差、偏差和相关系数等。
三、质量控制数据的分析与解释3.1 制作质量控制图:将质量控制数据绘制成质量控制图,以直观地反映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情况。
质量控制图通常包括均值图、标准差图和西格玛图等。
3.2 判断质量控制结果的可接受性:根据质量控制图的分析结果和质量控制标准,判断质量控制结果是否可接受。
常用的判断方法包括规则检测法、质控限法和西格玛限法等。
3.3 解释质量控制结果的异常:如果质量控制结果异常,需要及时进行分析和解释。
可能的原因包括仪器故障、试剂变质、操作失误等。
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规则
![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8860060f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a.png)
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规则以下是检验科实验室遵守的15项质量控制规则:
1. 样本标识:每个样本都应正确标识,确保结果与样本匹配。
2. 样本储存:样本应妥善储存以避免变质或污染。
3. 样本处理:在进行测试之前,样本应正确处理,确保准确的结果。
4. 仪器校准:所有实验室仪器应按照规定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5. 质控样本:定期使用质控样本进行测试,以确保实验室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6. 试剂质量:使用高质量的试剂,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 试剂储存:试剂应根据规定的条件储存,以保持其活性和稳定性。
8. 校准曲线:建立适当的校准曲线,以确定未知样本的浓度或含量。
9. 系统清洁:仪器和实验室设备应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以防止污染和故障。
10. 校准人员:具有适当培训和资质的人员应负责仪器的校准
和维护。
11. 检验流程:实验室应建立标准的检验流程和操作规程,以
确保一致性和准确性。
12. 数据分析:检验结果应按照规定的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处理
和解释。
13. 结果验证:所有实验室结果应逐一验证,并记录验证结果。
14. 报告编制:实验室报告应清晰、准确地编制,并包含必要
的信息和解释。
15. 质量保证体系:实验室应建立和维护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
体系,确保所有质量控制规则的有效实施和监控。
以上是检验科实验室遵守的15项质量控制规则。
通过遵循这
些规则,我们可以保证实验室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高
质量的服务。
检验科如何做好检验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科如何做好检验前的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87172ab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3.png)
检验科如何做好检验前的质量控制检验科是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责是遵医嘱完成各项检验,为医师提供准确的检验结果,进而为疾病的诊断及疗效评估提供参考。
检验科工作流程较为复杂,在检验前需妥善完成标本采集、送检及储存等,为确保检验结果准确,需加强检验前质量控制。
笔者总结检验科检验前质量控制措施如下,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一、合理选择检验项目医师需详细了解各类检验项目的基本原理及临床意义,明确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接诊患者过程中需详细了解其基础临床资料,为患者选择适宜的检验项目,并详细准确填写检验单。
现阶段,检验科学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检验仪器及检验方法不断更新,检验项目显著增加,为此医师需加强学习研究,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了解各类最新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并积极与检验科工作人员沟通交流,分析自身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提升检验项目选择的合理性,促进疾病诊疗效果的全面提升。
二、检验前患者的准备注意事项患者个体因素可对检验结果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为此医师需在检验前与患者沟通交流,告知检验前的相关注意事项,并要求患者严格遵医嘱执行相关内容,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笔者总结检验前患者准备的注意事项如下,第一,行生化检验前,患者需保证休息时间,避免饮酒、熬夜或过度疲劳。
部分生化检验项目需在空腹状态下完成,为此患者需禁食8-18 小时后接受检验,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第二,疑似高脂血症患者需接受血脂检验,饮食可对血脂检验结果产生较大影响,为此需在检验前连续2天以素食为主要饮食,避免摄入过于油腻或刺激性过强的食物,检验前1天晚餐不得摄入高脂肪食物。
第三,部分药物可对临床检验结果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为此医师需指导患者调整用药方案,除必须每日坚持服用的药物外,将其他药物的用药时间调整为检验后。
第四,患者接受粪便隐血试验前,需避免摄入动物内脏、动物血液及叶绿素含量较高的食物,不得服用中药或铁剂。
采集患者粪便或尿液样本过程中,需规范完成相关操作,避免混入血液,且需保证留取的粪便样本新鲜,并将其注入洁净的容器内部。
检验科实验室质量控制制度
![检验科实验室质量控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cb44a2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47.png)
检验科试验室质量掌控制度1. 前言本规章制度旨在确保医院检验科试验室的质量掌控,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患者的诊疗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的检验科试验室,并要求全部相关人员严格遵守。
2. 试验室设备管理2.1 试验室设备的采购、验收、使用、维护和报废应依照国家相关法规和医院的规定进行。
2.2 试验室设备应定期进行校验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3 试验室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和维护记录应及时、准确地填写,记录设备的故障和处理情况。
2.4 试验室设备使用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3. 试验室环境管理3.1 试验室工作区域应保持清洁、乾净,废弃物应及时清理,确保试验环境卫生。
3.2 试验室应定期进行消毒,消毒记录应及时、准确地填写。
3.3 试验室应具备适当的通风设备,保证空气流通和质量。
3.4 试验室应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包含温度、湿度和干净度等指标。
4. 试验室标本管理4.1 试验室标本手记、保管和运输应依照相关规定进行,保证标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2 试验室标本的手记和保管记录应及时、准确地填写,确保标本的追溯和查询。
4.3 试验室标本的运输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保证标本的安全性和及时性。
4.4 试验室标本的废弃处理应依照相关规定进行,保证标本的安全和环境的卫生。
5. 试验室质量掌控管理5.1 试验室应建立质量掌控体系,包含校准、验证、质量评价和纠偏等措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和可靠。
5.2 试验室应定期进行质量掌控样品的检测,确保分析结果的可比性和稳定性。
5.3 试验室应建立各类检验项目的参考值范围,参考值确实定应依据科学的方法和大样本的数据。
5.4 试验室应建立质量掌控记录,包含质量掌控样品的检测结果和质量评价等。
6. 数据管理6.1 试验室检验结果的记录应及时、准确地填写,并依照规定进行归档和保管。
6.2 试验室应建立数据查询和统计系统,供应检验数据的查询和分析功能。
检验科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与技巧
![检验科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8f0b99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63.png)
检验科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与技巧实验室质量控制是保障检验科工作准确和可靠性的关键。
通过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技巧,实验室能够有效地降低误差,提高测试结果的可信度。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和技巧,帮助实验室更好地开展工作。
一、质量控制方法1. 样品准备样品准备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基础。
合理的样品准备可以确保所分析的样品和标准物质具有代表性。
在进行样品准备过程中,应注意使用干净的容器和设备,并遵循相关的样品准备方法和操作规程。
2. 校准与标定校准和标定是实验室质量控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校准和标定,可以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应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标定,记录相关数据并进行合理的调整。
3. 质量控制样品质量控制样品的使用可以帮助实验室评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常用的质量控制样品包括标准物质、空白样品和质控样品等。
实验室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质控样品,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测试和记录。
4. 内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质量控制方法。
通过内部质量控制,实验室可以监控仪器设备和操作过程中的变异性,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内部质量控制包括仪器控制、实验过程控制和数据分析控制等。
5. 外部质量评价外部质量评价是评估实验室分析能力和质量控制水平的重要手段。
实验室应定期参加外部质量评价活动,并按照评价结果进行改进和提高。
外部质量评价可以帮助实验室发现问题、改进方法,并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较和学习。
6. 文件管理与记录文件管理和记录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必备环节,它可以帮助实验室保留相关数据和信息,并进行追溯和分析。
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文件管理和记录系统,包括实验记录、校准记录、质控数据、评价结果等,以便更好地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
二、质量控制技巧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实验前,应充分准备所需的仪器设备、试剂和样品等。
同时,还需要仔细阅读实验方法和操作规程,了解实验目的和要求,并进行必要的前期试验。
如何做好检验科质量控制
![如何做好检验科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e15a3d3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9.png)
如何做好检验科质量控制如何做好检验科质量控制一、引言在现代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检验科作为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负责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检验科的质量与准确性,开展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做好检验科的质量控制。
二、质量控制体系建设⒈质量控制计划制定⑴确定质控指标:根据实验内容和目标,明确质控的重点和要求。
⑵制定质控标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制定合理的质控标准。
⑶制定质控频率:根据实验项目的特点和需要,确定质控的频率,及时发现问题。
⑷制定质控计划:根据以上内容,制定详细的质控计划,包括质控时间、质控样品和相关操作步骤。
⒉质量控制标本管理⑴标本采集和储存:确保标本的采集过程符合规范,储存条件合理,保证样本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⑵标本识别和追溯:采用唯一标识符,确保标本的识别和追溯,防止混淆和误报。
⒊质量控制仪器设备管理⑴仪器设备采购:根据实验需求和质控要求,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
⑵仪器设备安装与验收:确保仪器设备的正确安装和验收,保证其工作正常。
⑶日常维护和保养: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⑷故障排除和维修:及时处理设备故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⒋质量控制人员培训和管理⑴培训计划制定:根据人员的不同职责和需求,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
⑵培训内容和方法:针对不同的实验项目和质控要求,开展相应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
⑶培训效果评估: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培训效果评估,及时调整培训策略。
⒌质量控制结果分析与改进⑴质量控制数据收集:按照质控计划,收集全部质控数据。
⑵质量控制数据分析:对质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查找异常情况和关键问题。
⑶结果讨论与改进: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结果讨论和改进措施的制定。
三、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包括质控计划范例、质控标本管理流程图等,请参见附件。
四、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法律名词:指法律中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和条款,如《医疗器械管理条例》等。
如何做好检验科质量控制
![如何做好检验科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aa3af69d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a.png)
如何做好检验科质量控制如何做好检验科质量控制引言1.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建立质量控制体系是做好质量控制的基础。
一个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质量控制文件:制定和修订质量控制文件,明确质量控制的目标、指标、方法和标准。
质量控制制度:制定质量控制制度,建立质量控制的组织结构和责任体系,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质量控制记录: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记录,包括质量控制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以及不符合要求的处理记录等。
质量控制培训:加强对检验科技术人员的质量控制培训,提高他们的意识和能力。
2. 确定质量控制指标确定质量控制指标是质量控制的核心。
质量控制指标应包括质量检测项目、质量目标、质量控制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等。
质量检测项目: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需要进行质量控制的检验项目,包括常规项目和特殊项目。
质量目标:根据分析和评估结果,确定每个检验项目的质量目标,包括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等指标。
质量控制方法:选择适当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控制标准:根据质量目标和质量控制方法,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包括控制限、质控品使用要求等。
3. 进行质量控制检验根据质量控制指标,及时进行质量控制检验是保证质量控制有效的关键。
质量控制检验应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
内部质量控制:进行日常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监督,包括实验室内质控品的使用、质控结果的分析和异常结果的处理等。
外部质量控制:参与外部质量评估计划,与其他实验室进行质量比对,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
4. 分析和改进质量控制结果分析和改进质量控制结果是持续改进质量控制工作的关键环节。
根据质量控制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问题、找到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异常结果分析:对不符合质量控制标准的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防止类似问题发生。
纠正措施落实: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并及时落实,确保质量控制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
![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c1512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e.png)
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一、引言质量控制是实验室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围绕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展开论述,旨在为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检测人员提供一套完整、实用的质量控制方案。
二、正文人员培训和管理(1) 定期进行检测技术和质量控制理论的培训,提高人员的检测技能和质控意识;(2) 建立人员技术档案,记录人员的教育、培训、技能以及工作经历等信息;(3) 实施持证上岗制度,确保检测人员具备相应的检测资格;(4) 定期对检测人员进行考核,对不合格人员进行再培训或调岗;(5) 加强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合作,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质量控制理念。
仪器设备和试剂耗材的质量控制(1) 建立仪器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购买日期、使用状态、维修保养等信息;(2) 制定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计划,确保设备处于有效期内;(3) 对试剂耗材进行质量检查,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实验室要求;(4) 建立试剂耗材验收和存储制度,防止因存储不当导致质量下降;(5) 定期对仪器设备和试剂耗材进行评估和更新。
检测方法的选定和优化(1) 根据实验室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确保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2) 对选定的检测方法进行验证和优化,提高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 关注国内外检测方法的发展动态,及时更新和改进实验室的检测方法;(4) 加强与其他实验室的合作交流,分享检测方法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5) 定期对检测方法进行评估和改进,以满足不断提高的检测需求。
样品管理(1) 制定样品采集、标识、流转、存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确保样品质量;(2) 对样品进行唯一性标识,确保样品不被混淆或错发;(3) 严格控制样品的流转时间,确保样品的有效保存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何进入检验科工作的科室人员、进修及实习同志,必须遵守临检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操作要求工作。
1.听从室主管的工作安排,准时上、下班。
2.无论在那个工作岗位,必须按本室规章工作,仪器必须按操作说明书进行。
3.遇到困难和疑难时,及时把问题上交上级医师和室主管同志解决,有记录备案。
4.上班应当严肃认真,具良好的医德医风和优质的服务态度,为病人提供一流的服务质量。
5.做好上,下班交接工作及准备工作,每天上、下班前搞好室内卫生, 保持实验室良好和秩序。
6.无论那台仪器,每日工作后必须记录工作状况,有故障及时记录在册,通知维修人员。
1、本室急诊项目为尿液分析11A+镜检、大便常规、大便隐血、胸腹水及脑脊液常规等。
2、接收急诊标本时,应核对患者姓名、年龄、科别、床号、检测项目等。
3、注明收到急诊标本时间及发急诊报告时间。
4、急诊检查项目应在2小时内完成,并及时把检验结果报告经管医师。
1、收集尿液、大便、体液标本的容器必须透明洁净、干燥、无污染,且惰性塑料或玻璃治成,储存量大于50ml,一次性使用,尿标本量一次留取大于15ml。
2. 接收标本时必须检查送检单上注明的留尿时间不能过长,留尿标本合格,无污染。
1、目的:保证实验室日常内务管理及清洁工作顺利进行。
2、范围:实验台面实验室地面、离心机等。
3、负责人:临检室全体工作人员。
4、程序:4.1实验台面和地面清洁4.1.1每次实验结束后由专人负责并记录,清洁工具不得混用。
4.1.2实验台面选用2000mg/l优氯净溶液擦拭,定期用20%的84液擦拭;实验室地面用2000mg/l优氯净溶液清洁,每周至少用20%的84液清洁一次。
4.1.3清洁完成后,用移动扩增区紫外灯照射实验台面30~60分钟。
4.1.4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血液\痰液等不慎泄漏至实验台面,应立即停止实验,用20%84液浸住污染区域,再用滤纸片覆盖30分钟左右,然后用软布蘸2000mg/L优氯净溶液反复清洗,再用75%酒精擦拭;必要时紫外灯照射30-60分钟后方能开始实验。
4.2离心机清洁4.2.1每次实验开始前,用75%的酒精擦拭离心机外表。
4.2.2每次实验完毕后,先用2000mg/L优氯净溶液浸过的软布擦洗离心机的转头及内壁,再用洁净的湿布擦洗,待干后盖上机盖。
4.2.3 如果离心时发现离心管破裂,必须先停止实验,将破裂管密封放入生物垃圾桶,再用75%酒精进行擦拭消毒,如必要需用移动紫外灯照射30-60分钟后才能开始实验。
1、检测报告单书写规范,检测人和审核人必须双签名。
2、急诊检测必须签好接收时间,报告时间,应在2小时内完成。
3、检测报告有检测方式和参考范围,并有声明。
4、尿液分析结果异常和特殊病人及医生要求者应人工镜检。
5、门诊报告单由病人自己领取,住院常规报告单由科室人员统一发放。
6、所有报告单必须消毒后发出。
1、建立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
2、每次质控物应求出本室的RCV、OCV。
3、根据本室的RCV、OCV经常开展室内质控。
4、发现失控时,及时查找原因,分析问题,有失控记录及失控纠正措施。
5、开展异常值质控。
6、室内质控品必须必须从省临检中心统一购买,一次购买量1年用量,符合省临检(99)152号和省临检(2002)第九号文件要求。
1、OCV:保证最佳条件的前提下,把室内质控品分4-5天每天测5-4个值共20个值,测出自己实验室的最佳条件下中位值、上限、下限值。
在OCV测定中,如果有某个数据超出X+3S范围,则应废除全部数据,重新测定OCV。
2、RCV:在常规条件下连续检测20天,得到20个值。
在RCV测定中,有一个数据超出上限、下限范围,则删除此数据,用剩余的19个数据计算常规条件下的中位值、上限、下限值;如有一个以上的数据超出X+3S范围,则应废除该批数据,重新测定RCV。
3、认真开展室内质控,根据本室的常规条件下的中位值、上限、下限值,给制出室内质控图。
4、计算结果,通常RCV比OCV大,但一般不超过2倍。
且对同一批号质量控制尿液OCV 和RCV测定中所得中位值应十分一致,否则应查找原因。
中位值两侧的数据分布几乎相同,不能有连续5个结果在均值的同一侧,或5次数值渐升或渐降,不能有连续有2次结果在中位值以外;没有数值落在中位值以外。
结果违反上述规律时为失控。
1:每天早上7:30到岗负责把各种检验仪器启动待用,然后处理病房尿液、粪及其它体液样本。
2:待准备工作完毕,按室各项操作规程对每台尿液分析仪进行工作前的质控工作。
如通过则进入日常样本的检验,如失控,则重做并检查失控原因,向室主管汇报并作好记录工作。
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动仪器的各种内参数,及时做好各种试剂的更换工作。
3:体液岗位负责尿液、大便、白带、胸腹水、脑脊液、精液、关节液等各类体液的常规检验。
严格按卫生部操作规程进行,如遇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应逐级向上反映解决,不得擅作主张,否则责任自负。
4:按信得过医院标准做好窗口文明服务工作,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杜绝和病人争吵。
5:每天做好各类仪器室内质控及工作状态的记录,各种特殊样本的交接班,处理及急诊检验结果均有书面记录备查,所有急诊项目均优先检验并及时发出报告。
6:工作结束后,做好每日卫生及次日工作准备,保持实验室整洁、美观。
1、目的:确保实验室仪器设备得到妥善的管理2、适用范围:临检室所有的仪器设备3、负责人:王援4、内容4.1 临检室的主要仪器设备均需建立档案,仪器包括:Uritest-150自动尿液分析仪、高低速水平离心机等。
4.2 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包括:设备名称、制造商名称、型号、序号、接收日期和启用日期、目前放置地点、接收时的状态、校准和鉴定的日期和结果以及下次校准的日期、进行的维护和维护计划、故障记录等,备仪器使用说明书或其它技术资料复印件。
4.3 仪器出现故障应作记录和处理意见,如不能正常使用,应交医院设备维修人员或相关专门维修单位进行处理,填写仪器故障处理表。
4.4 仪器应有工作状态标识,正常使用者贴绿色标签;有故障待修暂停使用者用黄色标签;不能使用者应贴红色标签。
需定期作校准或检定的仪器应有校准或检定日期及下次校准或检定日期的记录。
4.5 仪器设备的报废经实验人员提出申请后,科主任核实,设备科批准后,交设备科处理,科主任在设备档案中签名注销。
4.6 所有仪器设备不得外借。
4.7为保持仪器设备工作状态的稳定,应对其进行定期的,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4.8实验室进购仪器时,需由科主任写出申请交设备科,经考查批准后,由医院统一进购。
1、目的: 正确和正常使用Urit-180自动尿液分析仪2、适用范围:Urit-180自动尿液分析仪3、操作人:4、操作:4.1使用方法4.1.1打开Urit-180自动尿液分析仪后面的电源开关,预热。
4.1.2从冰箱中取出试纸条,置室温备用。
4.1.3检查尿试纸条是否为Uritest llA 或Uritest 10A 的常规尿试纸分析的尿试纸条,同时确定测试项数。
仪器初始设置为十一项,如果尿试纸条项数不符,测试将出现TROUBLE —7。
4.1.4检查尿试纸条放置位置是否正确。
4.1.5检查日期、时间、打印机的设定是否符合所需的使用要求。
用“时钟设置”、“打印设置”可进行有关各项的选择。
4.1.6开启仪器电源开关,仪器首先自检,自检成功后显示屏显示初始界面(如右图)。
如果初始界面显示效果不好时,可先后按F1,F3,F2键后,再按F3键循环调节显示屏对比度。
4.1.7在此界面下按槽架上,后面的程序将自动完成,只需等待打印出报告单即可。
5、注意事项5.1:按“START.STOP”键,当听到蜂鸣器响起时将尿试纸条完全浸入待检尿液中,蜂鸣声停止后取出尿试纸条,在滤纸上滤干。
5.2:尿试纸条放置在试纸条架上,试纸面向上(必须在蜂鸣器响后才能将尿试纸条放到试纸槽内,尽量放到顶头,否则会出现错误)。
5.3:试纸条被测试结束后,显示屏显示测试结果,打印机打印测试结果。
5.4:在连续测试模式下,准备一下测试,当蜂鸣器响,尿试纸条浸尿,蜂鸣停止后才能替换)尽量放到槽内顶头,即可连续测试。
尿试纸条架上没有试纸条或没有更换尿试纸条,仪器自动停止测试。
5.5:在单条测试模式下,按“START.STOP”键一次可测试一次。
5.6:如果测试过程中发生问题,可按“START.STOP”键暂停当前检测,当前检测停止后,按“START.STOP”键重新开始检测。
5.7:蜂鸣声响时将试纸浸入尿样中,蜂鸣声止后取出。
5.8:用吸水纸巾吸干试纸条上残余的尿样。
在传送带停止的时间内,将试纸条平放于传送带的槽中间,勿歪斜。
5.9:使用干净的取样杯。
5.10:使用新鲜的尿样。
5.11:试纸浸入尿样的时间为2秒。
所有试剂块包括空白块在内全部浸入尿样中。
5.12:新鲜尿样不必浓缩或稀释。
5.13:仪器使用的最佳温度是20-25℃,室温和尿样最好维持在这个范围。
冬天要用水浴槽保持尿样的温度。
5.14:尿液中含有维生素C,(凡是Vc呈阳性结果者)可以造成葡萄糖和隐血含量低的假象,应要求病员停服维生素C后重新检测。
5.15:若显示字符过淡或看不清,更换新打印纸(确认打印纸的保存时间,尽量使用较新的打印纸),如更换打印纸还是不行请与我公司售后服务部联系。
1、目的:尿液分析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优利特150尿液分析(尿十项/尿十一项)检测,标本类型为新尿液。
3、试剂来源:4、质控物:5、操作人:PH值PH亚硝酸盐NIT葡萄糖GLU蛋白质PRO隐血BLD Blood尿比重SG胆红素BIL尿胆素原URO酮体KET Ketone白细胞WBC维生素C Vc7、操作方法:与测试试纸条方法相同8、注意事项:8.1尿质控液供医疗卫生部门和实验室中具有专业技能人员使用。
8.2尿质控液每次使用完毕后请尽快拧紧盖子放回0℃~8℃环境条件下保存。
8.3装尿质控液的容器在使用前要洁净,防止残留的洗涤或其它物质干扰测定结果。
8.4尿质控液开启后放置时间过长或环境温度不在(15~30)℃,测试结果都可能会偏低或偏高。
8.5各厂家生产的尿试纸反应机理不同,个别项目可能与本尿质控液不反应或反应性存在明显差异;另外,一些项目用模拟代替,因此反应颜色可能与试纸色卡上的颜色有区别。
8.6尿质控不含从尿液中提取的物质,可避免对使用者的潜在感染性;本尿质控液全部采用无毒或低毒的药物,为体外检测用试剂,应避免试剂与眼睛、皮肤接触,若不小心接触,请立即用清水冲洗。
8.7测试之前如果尿质控液超过有效期或有大量沉淀析出时,则不能再使用,用于质控的尿液分析仪要与相配套的尿试纸条使用。
8.8使用者不要用手触摸用于质控的尿试纸条的试剂部分,尿液分析仪试剂带槽要洁净,防止试剂块受污染而影响质控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