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枢椎脱位20191213
寰枢椎脱位
![寰枢椎脱位](https://img.taocdn.com/s3/m/1778444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9d.png)
寰枢椎脱位
寰、枢椎和其他脊椎骨不同,为轴承状关节,以枢椎的齿状突为轴心,寰椎旋转。
齿状突的前缘紧靠寰椎前弓的后缘,齿状突的后方紧贴横韧带,形成寰枢椎间关节。
此外,寰枢椎两侧侧块间亦形成关节。
【病因】
寰枢椎关节脱位的外伤暴力和脊柱骨折相仿,可分为过伸性损伤和过屈性损伤,一般以过屈性损伤较多见。
【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与CT表现:
1.寰枢椎关节间隙增宽侧位片上寰椎前弓后缘与齿状突前缘之关节间隙增宽,此征象为诊断寰枢椎脱位的主要根据,此关节间隙正常成人均在2mm以下,儿童在4mm以下,在成人若超过2mm应怀疑有脱位可能,2.5mm以上者可肯定有寰枢椎脱位;儿童若超过4mm应怀疑有脱位。
4.5mm以上者可肯定有脱位,在可疑脱位者加拍过屈位片,显示脱位情况,以进一步确诊。
但脱位严重的患者应避免摄过屈位片,以免加重脱位程度,引起脊髓压迫。
2.齿状突与寰椎侧块的关系失常寰枢椎间关节正面关系显示于张口位片、CT片,正常情况下枢椎齿状突居中,寰椎侧块的上、下关节面与枕骨髁、枢椎侧块上关节面形成关节,两侧对称。
脱位较明显时,齿状突偏位,两侧侧块的小关节不对称、错位或相互重叠,此征象为诊断脱位的辅助征象。
由于正常人也可略不对称,尤其在头位不正的情况下,故应密切结合侧位片的上述征象,方可确诊。
3.CT 横断及冠、矢状位多平面重组(MPR)对寰枢关节及其脱位显示更为清晰。
(参考来源:,放射中级考试指南,作者:本站整理)。
寰枢椎脱位的科普知识课件
![寰枢椎脱位的科普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dad40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e2.png)
治疗与康复
手术治疗:对于复杂病例或确诊脊髓受 压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康复护理: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 ,使患者逐渐恢复颈部功能。
预防与保护
预防与保护
注意安全:参与高风险运动或 工作时,佩戴适当的保护装备 。 谨慎运动:避免激烈运动、过 度活动,以减少颈椎受力。
预防与保护
保持正确姿势:坐立姿势要正确,避免 长时间低头、仰头。
寰枢椎脱位的科普知识课件
目录 简介 什么是寰枢椎脱位 症状与诊断 治疗与康复 预防与保护 常见问题与解答 总结
简介
简介
寰枢椎脱位是一种颈椎的严重损伤 ,需引起足够重视。 本课件旨在介绍寰枢椎脱位的基本 知识,以增加公众的认识和理解。
什么是寰枢椎 脱位
什么是寰枢椎脱位
定义:寰枢椎脱位是寰椎(第二颈椎) 相对于枢椎(第一颈椎)的不正常位置 。 原因:颈部受到剧烈外力冲击,造成颈 椎结构损伤。
总结
预防措施和正确保护颈椎,有助于减少 寰枢椎脱位的发生。
Hale Waihona Puke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什么是寰枢椎脱位
危险性:寰枢椎脱位可能导致 脊髓受压,出现严重并发症。
症状与诊断
症状与诊断
症状:头颈部疼痛、活动受限、感觉异 常、神经功能障碍等。 诊断:通过X光、CT、MRI等影像学检查 ,结合病史及体征,进行综合判断。
治疗与康复
治疗与康复
紧急处理:固定患者颈部、保持呼 吸道通畅,并尽快就医。 保守治疗:颈部固定、药物治疗等 ,以达到稳定寰枢椎的目的。
常见问题与解 答
常见问题与解答
寰枢椎脱位的并发症有哪些?心悸 、呼吸困难、四肢麻木等。 寰枢椎脱位是否可以恢复正常?对 于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的患者,有 很大机会恢复正常。
寰枢关节脱位临床表现
![寰枢关节脱位临床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cb9eb59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c.png)
寰枢关节脱位临床表现
一、概述
关节脱位,是骨科疾病常见的一种,应该大多数人都听说过,前一段时间,侄子,九岁了,比较调皮,总是好动,闲不住,一天不闯祸,就不行的那种,昨天打电话回家,问怎么样,是不是这个暑假,玩疯了,结果听家里人说,玩什么啊,刚放暑假那时候,学人家翻墙,不小心摔倒了,出现了关节脱位,这一个暑假,都在养着,估计憋坏了。
关节脱位,根据不同的关节,种类也是非常多的。
其中寰枢关节脱位,是常见的一种,那么寰枢关节脱位都有什么表现呢?
二、步骤/方法:
1、寰枢关节脱位,首先,需要搞清楚,什么是寰枢关节脱位,具体是指颈椎的第一节(寰椎)、第二节(枢椎)之间的关节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简称就是寰枢脱位,不同的人,病情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2、寰枢关节脱位,也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单侧寰枢关节脱位,临床表现是指,头部离开患侧向健侧倾斜;颈部疼痛和僵直,枕大神经痛,这是属于比较轻的情况,极少会出现脊髓神经早压迫的情况的。
3、还有一种类型,是双侧寰枢关节脱位的表现的,其头部前倾,张口受影响,颈椎各方向活动均受限制,另外的话,严重的,也可能会影响到说话不清楚,跟咱们平时说的说话有鼻音是相似的,是需要及时进行治疗的。
三、注意事项:
寰枢关节脱位,危害是非常大的,如果不及时治疗,长期下去,如果双侧寰枢关节脱位,严重的话,是可能会影响到日常的行动能力的,是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的。
寰枢椎脱位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寰枢椎脱位的科普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6244b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b4.png)
课件
目录 简介 病因 危害 预防 治疗
简介
简介
寰枢椎脱位是什么? - 寰枢椎脱位又称第2颈椎旋
转性脱位,是因头颈部外力作用而 引起第2颈椎前后弯曲不一致,导 致椎体脱位的一种危及生命的特殊 类型的颈椎骨折。
简介
寰枢椎脱位的Hale Waihona Puke 状有哪些? - 颈部疼痛、僵硬、活动
受限,头部不稳定,出现强直 性颈椎病,甚至伴有呼吸、循 环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受损。
治疗
治疗
寰枢椎脱位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
- 保守治疗主要是针对没 有压迫神经、不影响颈椎生理 曲度、椎体脱位小于50%的患者 ,其中包括颈固定、生物电疗 法、抽吸治疗、物理治疗等。 手术治疗主要是针对压迫神经 、影响颈椎生理曲度、椎体脱 位大于50%的患者,通常采用椎 弓根螺钉内固定或变形金属架 固定术。
危害
危害
寰枢椎脱位的危害有哪些? - 寰枢椎脱位不仅会对颈椎造
成损伤,而且还会对身体内部的神 经、血管、气管等重要器官造成影 响,严重危及生命安全。治疗不当 还会导致头、颈畸形,影响美观。
预防
预防
如何预防寰枢椎脱位? - 在生活中要特别注意自
我保护,尤其是运动时必须做 好准备活动,不要做危险性大 的运动,比如海盗船、蹦极等 。同时还要预防外伤,尽可能 地减少碰撞颈部等外伤行为。
简介
寰枢椎脱位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
- 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是针对没有压迫 神经、不影响颈椎生理曲度、 椎体脱位小于50%的患者;手术 治疗主要是针对压迫神经、影 响颈椎生理曲度、椎体脱位大 于50%的患者。
病因
病因
寰枢椎脱位的主要病因是什么 ?
寰枢椎脱位(教学及宣教)
![寰枢椎脱位(教学及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257ca1fd2f60ddccdb38a009.png)
寰枢椎脱位概述寰枢关节除周围具有坚强的韧带外,于寰椎中部尚有同样坚强的寰椎横韧带连接于两侧块之间,并将前方的齿状突紧紧包绕,起约束寰椎向前滑动的作用。
在此状态下,如果横韧带断裂,则引起寰枢椎前脱位;如齿状突骨折,则视暴力的方向不同,既可能出现寰椎前脱位,亦可引起寰椎后脱位。
寰枢椎脱位临床上较为多见,其诊断与治疗均较复杂,易失误,应引起重视。
不伴有脊髓受压症状者及早期病例经治疗后神经症状恢复者,预后一般较好。
脱位严重、陈旧性者、以及伴有明显脊髓受压症状者预后较差。
自发性脱位如治疗及时,预后亦多较佳。
寰枢椎脱位发病机制1. 外伤型作用于头颈后部的外力均有可能致寰椎横韧带断裂而引起寰椎向前滑出的前脱位。
其中以屈曲型损伤为多见,包括重手法推拿时用力过猛。
如其移位程度超过椎管之有效间隙时,则可造成高位颈髓损伤,严重者多死于现场或搬运途中。
一般来说,横韧带断裂所引起寰椎脱位者的颈髓损伤,较之齿状突骨折者为重,病死率高。
2. 病理性亦非少见,尤以儿童,主因咽后部慢性炎症造成局部肌肉、韧带及关节囊的水肿、松弛及局部骨质脱钙而引起横韧带的松动、撕脱,并逐渐引起寰椎向前脱位。
因其发生过程缓慢,神经症状一般较轻;但如附加外伤因素, 则易招至意外。
此外侵及颈段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亦有20%左右病例可能出现此种后果。
寰枢椎脱位临床表现视移位程度及致伤机制不同,临床症状悬殊甚大,轻者毫无异常主诉,重者可造成完全性瘫痪,应注意观察及鉴别。
(1)病死率高,外伤性者,如暴力较强,作用迅猛,易因颈髓高位损伤而死于现场或运送途中。
即使不全性脊髓损伤者,亦易死于各种并发症,应注意及早防治。
(2)颈部不稳感,即患者自觉头颈部有被一分为二、如折断似的不稳感,以致不敢坐起或站立(自发性者则不明显)。
(3)颈痛及肌肉痉挛,外伤性者多较剧烈,尤以伤后数天以内。
(4)活动受限,无论外伤性或病理性者,一般均有程度不同的头颈部活动受限,严重者开口亦感困难。
寰枢椎脱位ct诊断标准
![寰枢椎脱位ct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1aab5f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9f.png)
寰枢椎脱位ct诊断标准
寰枢椎脱位(Atlas-Axis Dislocation)是一种严重的颈椎疾病,其中寰椎和枢椎之间的正常对位关系被破坏,导致颈椎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
寰枢椎脱位的CT诊断标准是医生通过CT扫描图像,判断寰枢椎之间的对位关系是否正常,以确定是否存在寰枢椎脱位。
以下是寰枢椎脱位CT诊断标准的具体介绍:
1. 寰枢椎间距异常:正常的寰枢椎间距应该在一定的范围内,一般而言,成年人的寰枢椎间距应该在1-3mm之间。
如果CT扫描结果显示寰枢椎间距超过此范围,即可考虑为寰枢椎脱位。
2. 寰枢椎角度异常:寰枢椎之间的角度也有一定的标准,一般而言,寰枢椎的角度应该在120-140度之间。
如果CT扫描结果显示寰枢椎的角度不在此范围内,即可考虑为寰枢椎脱位。
3. 齿状突位置异常:齿状突是寰枢椎之间的重要骨结构,其位置应该处于寰椎前弓和枢椎齿状突之间的凹陷内。
如果CT扫描结果显示齿状突位置异常,不在凹陷内或者有明显的位移,即可考虑为寰枢椎脱位。
4. 韧带完整性:寰枢椎周围有重要的韧带结构,如黄韧带、后纵韧带等,这些韧带的完整性对于维持寰枢椎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如果CT扫描结果显示韧带断裂或者不完整,即可考虑为寰枢椎脱位。
需要注意的是,CT诊断标准只能提供参考,具体的诊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如果您有任何关
于自身健康的疑虑,请及时就医并进行专业的检查和诊断。
2019精选医学寰枢椎半脱位
![2019精选医学寰枢椎半脱位](https://img.taocdn.com/s3/m/bc4d8bf8b52acfc788ebc987.png)
寰枢椎半脱位[定义]寰枢椎半脱位是指在某种因素作用下导致寰椎和枢椎的解剖关系异常,临床分为创伤性寰枢椎脱位和自发性寰枢椎脱位两种,前者多因某种暴力造成,后者则系儿童咽部炎性浸润所致。
[诊断依据]1、病史有头部遭受打击、体育运动伤、交通事故伤等损史或有咽喉部慢性感染病史。
2、症状和体征头颈部倾斜畸形、疼痛、僵硬、活动受限;寰枕交界处有压痛;极少数出现颈髓受压的症状和体征。
脊髓受压和损伤时,根据其受压或损伤的不同程度可表现出相应的神经症状。
3、辅助检查(1)X线检查:①寰椎关节前脱位;开口位X线片表现为枢椎齿状突与寰椎两侧块间距不对称,颈椎侧位片显示齿状突与寰椎前弓之间距离(简称寰齿间距)增大,寰齿间距的正常值:成人为3mm,儿童为4mm。
齿状突间距正常,骨折的齿状突与寰椎一起向前移位。
②寰枢椎旋转脱位:上颈椎开口位X线片显示侧块向前旋转及靠向中线,棘突偏向一侧,小关节在无损伤侧呈“眨眼征”。
③寰椎横韧带损伤:横韧带在普通X线不显影,其损伤情况仅以间接影像加以判断,X 线表现为寰齿间距增大。
成人寰齿间距增大至3-5mm,提示横韧带撕裂;增大至5-10mm,提示横韧带断裂,部分辅助韧带撕裂;如增大至10-12mm,则证明其全部韧带断裂。
(2)CT及MRI检查:CT及MRI检查,可以与寰椎椎弓骨折及上颈椎畸形鉴别,同时有助于了解脊髓受压情况。
[证候分类]根据影像学检查分为三类:①寰椎关节前脱位;②寰枢椎旋转脱位;③寰椎横韧带损伤。
【治疗】1.非手术治疗(l)枕领带牵引:对无骨折单纯寰椎关节前脱位,急性期寰枢椎旋转脱位,寰椎横韧带部分损伤患者。
取中立位枕领带牵引,牵引重量根据年龄而定,成人一般为2.5—3.0kg ,儿童为1.5- 2.Okg 。
一般2—3 天可复位,维持牵引2 周,并用头颈胸石膏外固定。
1( 2)头环牵引:对伴有齿状突骨折的寰枢椎前脱位患者,行头环伸直位牵引,牵引重量同枕领带牵引,复位后维持牵引4—6周,并用头颈胸石膏外固定。
荐读:寰枢椎脱位的三个脱位方向
![荐读:寰枢椎脱位的三个脱位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51f1eb0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eb.png)
荐读:寰枢椎脱位的三个脱位方向来源:脊柱外科医生张正丰(转载已获授权)寰枢椎脱位常见于寰枢椎外伤(如齿突骨折寰椎脱位畸形愈合等)、炎症(如上颈椎内风湿关节炎等)或先天畸形(如颅底凹陷、齿突不连等)。
寰枢椎脱位的现代治疗观点是尽量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和植骨融合,手术方法包括前路复位固定融合、后路复位固定融合和前路松解后路固定融合三种方式。
我认为如果理解了寰枢椎脱位的三个脱位方向,对选择手术方式和术中灵活使用器械复位有很大的帮助。
寰枢椎脱位的三个方向左:寰枢椎小关节向前倾斜;中:寰齿间隙增大;右:齿突上移和斜坡枢椎角减小对比四肢长骨骨折移位的三个方向:短缩、侧方、成角。
注意复位后断端呈开口位。
复位后三个方向都需要得到纠正。
寰枢椎脱位的第一种脱位方向是水平移位,表现为寰齿间隙(ADI)增大,相当于四肢长骨的侧方移位。
在复位时,如果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通压枢椎或弯棒提拉寰椎侧块钉,类似腰椎的滑脱提拉复位。
遗憾的是现在上颈椎的钉棒系统没有有意设计提拉复位的装置,复位力较小。
北医三院王超教授的钉板系统,通过弯板和寰椎长尾钉钉帽提拉,复位力较大。
寰枢椎脱位的第二种脱位方向是垂直移位,在颅底凹陷表现为齿突上移,相当与四肢长骨的短缩移位。
在可复性寰枢椎脱位(Reducible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 AAD)可以全麻下大重量颅骨牵引复位。
在难复性寰枢椎脱位(Irreducible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 IAAD)全麻下大重量颅骨牵引不能复位或无明显复位,其原因是前纵韧带、前侧的椎旁肌和寰椎侧块关节囊挛缩,需要松解这些内容。
前路经口松解这些内容较为容易和确切,后路松解可切除寰椎侧块关节囊甚至寰枢关节部分截骨,但不能达到完全松解。
在前路松解后路固定的方法中,前路松解后,在大重量牵引垂直脱位已经复位的情况,后路安放内固定器械就可只重点关注侧方移位(ADI)和斜坡枢椎角的复位。
寰枢椎脱位的护理
![寰枢椎脱位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e2a4e41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b7.png)
03
注意颈部保暖,避免受凉,减少感冒等疾病发生
04
定期进行颈椎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颈椎疾病,预防寰枢椎脱位
定期检查
01
定期进行颈椎X光检查, 了解颈椎状况
02
定期进行颈椎功能评估, 及时发现异常
03
定期进行颈椎康复训练, 预防颈椎疾病
04
定期进行生活习惯调整,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谢谢
症
保持颈部稳定:使 用颈托或颈围,保 持颈部稳定,防止
进一步损伤
康复训练: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适当的 康复训练,帮助恢
复颈部功能
监测生命体征:密 切关注患者的生命 体征,如血压、心
率、呼吸等
护理措施
01
保持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避免加重病情
02
颈托固定:使用颈托固定, 保持颈椎稳定
03
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止痛、 抗炎等药物
颈椎按摩:通过按摩手法, 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 环
04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使用 药物缓解疼痛和炎症
康复注意事项
定期进行康复训 练,如颈椎牵引、
颈椎按摩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避免焦虑
和紧张
01
02
03
04
05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避免长时
间低头或久坐
注意颈部保暖, 避免受凉
定期复查,及时 调整康复方案
寰枢椎脱位的护理
x
目录
01 寰 枢 椎 脱 位 的 概 述 02 寰 枢 椎 脱 位 的 护 理 03 寰 枢 椎 脱 位 的 康 复 04 寰 枢 椎 脱 位 的 预 防
寰枢椎脱位的概 述
寰枢椎脱位的定义
01
02
03
寰枢椎脱位的健康宣教
![寰枢椎脱位的健康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c539e0c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76.png)
01
02
03
04
05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寰枢椎脱位严重、保守治疗无效、有神经压迫症状等情况
手术方式:前路、后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
术后康复:术后需要佩戴颈托,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颈椎功能的恢复
手术目的:解除神经压迫、恢复颈椎稳定性、改善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
颈椎牵引:通过牵引减轻颈椎压力,缓解疼痛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按摩、电刺激等方法,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运动疗法:进行颈椎功能锻炼,增强颈部肌肉力量,改善颈椎功能
药物治疗:使用消炎止痛药、肌肉松弛剂等药物,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寰枢椎脱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等
Hale Waihona Puke 05寰枢椎脱位的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01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仰头
03
保持适当的运动,如游泳、瑜伽等,以增强颈部肌肉力量
02
避免颈部突然受力,如突然转头或快速转头
0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等,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避免颈部过度活动
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仰头
01
避免颈部突然扭转或快速转头
02
避免颈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03
避免颈部受凉或受寒
04
避免颈部受到外伤或撞击
05
避免颈部过度疲劳或紧张
06
避免颈部长时间负重或受压
07
避免颈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08
避免颈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09
避免颈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10
寰枢椎不稳或脱位
![寰枢椎不稳或脱位](https://img.taocdn.com/s3/m/3579e3b9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f.png)
寰枢椎不稳或脱位寰枢关节是由寰椎、枢椎、寰椎横韧带、齿状突尖韧带及关节囊等构成的复合体,是连接头颅和脊柱的特殊结构。
从解剖上看,寰枢椎关节面略呈水平位,并具有柞臼关节的一些特点,虽没有椎间盘结构,但韧带组织非常发达,齿状突作为寰枢椎间的骨性结构,起重要的旋转轴作用。
由于上述特点,使得寰枢关节成为脊柱中最为灵活的运动功能单位,协调完成颈椎约50%的旋转功能。
其中,横韧带与翼状韧带维持着寰枢关节的稳定 , 并为颈椎提供90% 的旋转活动度。
寰枢椎不稳或脱位是由于齿突的完整性缺失,如骨折、缺如、发育不良等,或寰枢椎之间的连接松弛或断裂,如寰椎横韧带、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断裂,寰枢膜、寰枢侧块关节囊松弛,当患者屈颈时寰椎前移、伸颈时寰椎复位或继续后移,脊髓在寰枢椎间反复受到刺激出现脊髓型颈椎病症状。
根据寰枢椎脱位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前脱位、后脱位、旋转脱位、垂直脱位和侧方脱位等。
前脱位最为常见,多因寰椎横韧带断裂引起。
后脱位则相对少见,往往合并齿状突骨折。
旋转脱位根据脱位程度、脱位方向、是否合并侧块关节交锁固定等可进一步细分为不同亚型(即Fielding分型):Ⅰ型,寰椎一侧侧块向前部分移位,另一侧为轴的侧块无移位,寰齿关系不变,寰齿前间隙(atlas-dens interval,ADI)<3 mm;Ⅱ型,寰椎一侧侧块向前移位,另一侧为轴的侧块无移位,3 mm<ADI<5 mm;Ⅲ型,寰椎两侧侧块向前移位,ADI>5 mm;Ⅳ型,寰椎向后移位。
颈椎侧位X线片上,寰椎前弓后缘与齿突前缘之间的间隙称为寰齿间距(atlanto-dental interval,ADI)(上图)ADI大于3 mm(成人)、ADI大于5 mm(儿童)提示寰枢椎脱位;ADI 3~5 mm,提示寰椎横韧带撕裂;ADI 5~10 mm,提示横韧带断裂并部分辅助韧带撕裂;ADI 10~12 mm,提示全部韧带结构断裂。
如果颈椎侧位X线片不能很好地显示ADI,则可在颈椎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不加外力)上通过测定寰枢椎不稳定系数进行评估;如果X线片不能确定齿突位置,以及与枕骨大孔和寰椎前弓的关系时,可行颈椎前屈-后伸位CT或MRI检查。
寰枢椎脱位诊断标准
![寰枢椎脱位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3aa2b59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5.png)
寰枢椎脱位诊断标准寰枢椎脱位是一种较为严重的颈部疾病,需要及早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寰枢椎脱位的诊断标准,包括症状、体征、X线检查、CT检查和MRI检查等方面。
一、症状寰枢椎脱位的患者通常会出现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僵硬等症状,同时可能伴有四肢无力、走路不稳、吞咽困难等症状。
在寰枢椎脱位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高位截瘫、呼吸衰竭等严重后果。
二、体征在体格检查中,医生会检查患者的颈部活动度、肌肉力量、感觉功能等方面。
寰枢椎脱位的患者通常会出现颈部活动受限、肌肉力量减弱、感觉异常等症状。
此外,医生还会检查患者的头部和肩部是否出现不对称,以及是否出现高位截瘫等情况。
三、X线检查X线检查是诊断寰枢椎脱位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X线片上,医生可以看到寰枢椎之间的距离是否正常,关节突关节是否错位,以及是否有骨折或炎症等病变。
通常,寰枢椎脱位的患者在X线片上会出现关节突关节错位、骨折或炎症等病变。
四、CT检查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寰枢椎脱位的程度和细节。
在CT图像中,医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寰枢椎之间的关节面和骨折情况,以及是否有炎症或肿瘤等病变。
这对于判断寰枢椎脱位的病因和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五、MRI检查MRI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以显示寰枢椎脱位引起的脊髓损伤情况。
在MRI图像中,医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脊髓的形态和信号强度,从而判断脊髓损伤的程度和范围。
这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诊断寰枢椎脱位需要根据症状、体征、X线检查、CT检查和MRI检查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如果发现有寰枢椎脱位的可能性,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单纯性寰枢椎脱位
![单纯性寰枢椎脱位](https://img.taocdn.com/s3/m/b9ecd400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c9.png)
单纯性寰枢椎脱位寰枢椎是颈椎中最特殊的一节,它位于第一颈椎(C1)和第二颈椎(C2)之间,也称为寰枢关节。
当寰枢椎发生脱位时,称为单纯性寰枢椎脱位。
这种情况可能由于外伤或其他因素引起,通常需要及时的治疗和管理。
病因单纯性寰枢椎脱位的病因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外伤:例如交通事故、摔倒等外力导致颈部受伤,导致寰枢椎脱位。
- 先天因素:先天性韧带松弛或异常结构也可能导致寰枢椎脱位。
- 炎症或感染:颈部炎症或感染引起的炎性改变可能导致关节不稳定,从而导致脱位。
- 其他因素:颈部肿瘤、变性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寰枢椎脱位。
症状单纯性寰枢椎脱位的症状因个体差异和脱位程度不同而异,常见症状包括: -颈部疼痛 - 头痛 - 颈部僵硬 - 上肢无力或麻木 - 步态异常或平衡障碍 - 甚至呼吸困难等。
诊断对于单纯性寰枢椎脱位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包括: - 颈部X光片 - CT扫描 - MRI检查 - 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综合评估以上检查结果可以明确寰枢椎脱位的程度和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从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治疗针对单纯性寰枢椎脱位的治疗主要包括onservative management, traction 或external immobilization (cervical orthosis).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和颈部X光片等影像学检查,以判断疗效和病情变化,必要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预后对于单纯性寰枢椎脱位的预后取决于脱位程度、治疗及时性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等因素。
大多数患者在获得合适治疗后症状有明显改善,但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或神经功能障碍等情况,因此需要密切随访和管理。
在面对单纯性寰枢椎脱位的患者时,医务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治疗方案,及时干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需由专业医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
寰枢椎脱位健康宣教课件
![寰枢椎脱位健康宣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ca74d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0.png)
演讲人:
Hale Waihona Puke 目录1. 什么是寰枢椎脱位? 2. 寰枢椎脱位的症状有哪些? 3. 如何治疗寰枢椎脱位? 4. 如何预防寰枢椎脱位? 5. 结论与建议
什么是寰枢椎脱位?
什么是寰枢椎脱位?
定义
寰枢椎脱位是指第一颈椎(寰椎)和第二颈椎( 枢椎)之间的异常位移。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脊髓受压,严重时可影响神 经功能。
什么是寰枢椎脱位?
病因
常见的病因包括外伤、先天性畸形和关节疾病等 。
交通事故、摔倒或剧烈运动等都可能导致该病发 生。
什么是寰枢椎脱位?
发病人群
任何年龄段的人均可发生,但儿童和青少年相对 更为常见。
因为他们的骨骼尚未发育完全,韧带相对松弛。
寰枢椎脱位的症状有哪些?
寰枢椎脱位的症状有哪些?
主要症状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颈椎健康检查,特别是有相关病史的人 群。
早期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干预,预防病情加重。
结论与建议
结论与建议
定期关注
定期关注自身健康状况,特别是颈部的变化。
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结论与建议
健康教育
参与健康教育活动,提高自身对颈椎健康的认知 。
了解寰枢椎脱位的风险和预防知识,有助于保护 自身健康。
患者常表现为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和肌肉无力等 症状。
有时还会伴随头痛、眩晕等不适感。
寰枢椎脱位的症状有哪些?
严重症状
如果病情严重,可能出现四肢麻木、行走困难甚 至瘫痪。
这些症状提示需要及时就医。
寰枢椎脱位的症状有哪些?
诊断方法
临床医生会通过体格检查、X光、CT或MRI进行诊 断。
寰枢椎脱位诊断标准
![寰枢椎脱位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2927cf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65.png)
寰枢椎脱位诊断标准寰枢椎脱位是一种颈椎疾病,通常由于外伤或慢性劳损引起。
正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
因此,本文将介绍寰枢椎脱位的诊断标准,帮助临床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这一疾病。
首先,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症状包括颈部疼痛、僵硬、肌肉无力、头晕、恶心、呕吐等。
患者还可能出现上肢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等症状。
在进行诊断时,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外伤史、颈部劳损史等,以及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和疼痛的部位、性质、放射情况等。
其次,临床检查是诊断寰枢椎脱位的重要手段。
医生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颈部姿势、活动度、肌肉张力等情况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寰枢椎脱位。
此外,医生还可以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包括感觉、运动、反射等方面的检查,以了解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
进一步的诊断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片、CT、MRI等。
X线片可以直接显示寰枢椎的位置和形态,对于寰枢椎脱位的初步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CT和MRI则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寰枢椎及其周围组织的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除了影像学检查,医生还可以进行功能性检查,包括颈部活动度测试、颈椎稳定性测试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寰枢椎脱位对患者颈部功能的影响,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最后,诊断寰枢椎脱位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
例如,颈椎骨折、颈椎间盘突出等疾病都可能引起颈部疼痛、运动障碍等症状,需要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来加以区分。
综上所述,诊断寰枢椎脱位需要综合运用临床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包括病史询问、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功能性检查等,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最终确定诊断。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和诊断寰枢椎脱位,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帮助。
寰枢椎脱位(寰枢椎脱臼)
![寰枢椎脱位(寰枢椎脱臼)](https://img.taocdn.com/s3/m/d22cf756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b.png)
寰枢椎脱位(寰枢椎脱臼)什么是寰枢椎脱位?寰枢椎脱位,又称为寰枢椎脱臼,是一种颈部脊椎的损伤,通常在椎间关节发生。
寰枢椎是颈部第一第二椎骨之间的椎骨,对支持头颅和颈部非常重要。
当寰枢椎发生脱位时,可能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寰枢椎脱位的症状•颈部疼痛•头颈部运动受限•头颅姿势异常•与其他神经系统紊乱相关的症状寰枢椎脱位的诊断和检查寰枢椎脱位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以下检查:•X射线检查•CT扫描•MRI检查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定位寰枢椎脱位,并评估其对周围组织和神经系统的影响。
寰枢椎脱位的治疗方法寰枢椎脱位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颈部固定支架、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等。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寰枢椎脱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包括椎间融合手术等。
寰枢椎脱位的预后寰枢椎脱位的预后取决于损伤的严重程度和治疗的及时性。
大多数轻度的寰枢椎脱位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
但对于严重的情况,可能需要长期康复治疗,甚至手术干预。
寰枢椎脱位的预防要预防寰枢椎脱位,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避免剧烈运动和活动•注意维持颈部良好的姿势•避免颈部受伤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注意颈部健康对预防寰枢椎脱位非常重要。
结语寰枢椎脱位是一种严重的颈部脊椎损伤,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恢复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预防寰枢椎脱位同样重要,需要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注意颈部健康来降低发病风险。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寰枢椎脱位有所帮助。
寰枢椎旋转脱位
![寰枢椎旋转脱位](https://img.taocdn.com/s3/m/fecd3b290b4c2e3f572763f4.png)
寰枢椎旋转脱位
寰枢椎旋转脱位编辑词条 B 添加义项? 此类损伤包括寰枢椎固定于生理旋转范围内,以及在水平方向完全旋转脱位。
在寰椎横韧带未损伤情况下,寰枢关节在水平方向旋转可达65。
,双侧关节突完全脱位,此时可导致椎管狭窄损伤脊髓。
如横韧带断裂,则在寰枢关节旋转45。
即可引起脊髓损伤。
基本信息西医学名寰枢椎旋转脱位主要病因上呼吸道感染,创伤中医学名旋转脱位多发群体老年人,儿童传染性无传染其他名称无传播途径无所属科室骨科纪念日无发病部位寰枢椎是否进入医保无主要症状身痛
目录1病因2临床表现3诊断与检查4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尹庆水, 刘景发, 夏虹, 等.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外科治疗和疗效评定[J]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3, 13(1): 38-41.
按病因分型
➢先天畸形性寰枢椎脱位:枢椎齿状突发育障碍、颅底凹陷症、寰椎横韧带发育不全等 枕颈交界区先天性畸形引起;
按病因分型
➢病理性寰枢椎脱位:寰枢椎结核、化脓性骨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关节炎、 原发或继发性寰枢椎肿瘤等疾病破坏寰枢椎正常结构所引起。
按病因分型
➢病理性寰枢椎脱位:寰枢椎结核、化脓性骨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关节炎、 原发或继发性寰枢椎肿瘤等疾病破坏寰枢椎正常结构所引起。
其他分型
(2)可复型、难复型和不可复型寰枢椎脱位[1、2]
其中可复型寰枢椎脱位是指经过牵引即可复位的寰枢椎脱位,其又可细分为颈椎 后伸位可复易复型和牵引后可复型两种类型;难复型是指双向颅骨牵引无法复位、经口 前路寰枢椎松解手术后再做牵引可复位的寰枢椎脱位类型;不可复型是指脱位的寰枢椎 关节之间有大量骨痂形成,即使进行前路松解,也无法最终通过牵引实现复位的寰枢椎 脱位类型。
[1]谭明生, 张光铂, 王文军, 等. 寰枢椎脱位的外科分型及其处理对策[J]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7, 17(2): 111-115.
其他分型
(4)王超等的分型[1、2] ➢Ⅰ型 寰枢椎脱位在颈椎过伸过屈侧位片上可复位 ➢Ⅱ型 颈椎过伸过屈位侧位片不能完全复位,CT 扫描寰枢椎间无骨性融合,全麻后
经颅骨牵引可复位 ➢Ⅲ型 CT 扫描寰枢椎间无骨性融合,全麻后经颅骨牵引不可复位 ➢Ⅳ型 CT 扫描寰枢椎间存在骨性融合
[1]Wang S, Wang C, Yan M, et al. Novel surgical 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 strategy for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s [J]. Spine, 2013, 38(21): E1348-E1356. [ 2 ] Ya n g S Y, B o n i e l l o A J , P o o r m a n C E , e t a l . A r e v i e w o f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s [J]. Global Spine J, 2014, 4(3): 197-210.
按病因分型
➢病理性寰枢椎脱位:寰枢椎结核、化脓性骨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关节炎、 原发或继发性寰枢椎肿瘤等疾病破坏寰枢椎正常结构所引起。
按病因分型
➢病理性寰枢椎脱位:寰枢椎结核、化脓性骨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关节炎、 原发或继发性寰枢椎肿瘤等疾病破坏寰枢椎正常结构所引起。
按脱位方式分型
诊断
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对寰枢椎脱位进行诊断并不困难,目前常用量化指标包括ADI、 寰枢椎管储备间隙(space available for the cord,SAC)、寰枢椎不稳定指数 (instability index,II)等。但在临床工作中还需对寰枢椎脱位常见的临床表现及影 像学检查方法进行深入了解,以免出现漏诊和误诊。
其他部位骨折等;
寰椎骨折
按病因分型
➢外伤性寰枢椎脱位:最为常见,主要原因包括齿状突骨折及寰椎横韧带断裂、寰枢椎 其他部位骨折等;
枢椎骨折
按病因分型
➢外伤性寰枢椎脱位:最为常见,主要原因包括齿状突骨折及寰椎横韧带断裂、寰枢椎
其他部位骨折等;
寰枢椎骨折伴脱位
按病因分型
➢先天畸形性寰枢椎脱位:枢椎齿状突发育障碍、颅底凹陷症、寰椎横韧带发育不全等 枕颈交界区先天性畸形引起;
➢寰枢椎部位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及时准确的诊断及合理的分型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 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分型
枢椎脱位的分类分型方法较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分型: ➢按 病 因 分 型 ➢按 脱 位 方 式 分型 ➢按 脱 位 时 间 分型 ➢其 他 分 型
按病因分型
➢外伤性寰枢椎脱位:最为常见,主要原因包括齿状突骨折及寰椎横韧带断裂、寰枢椎 其他部位骨折等;
屈侧位片
其他分型
(2)不可复型寰枢椎脱位
➢ 4A/B :术前过屈过伸位X 线侧位片 ➢ 4C/D:术前 CT 矢状位示寰枢椎脱位及
寰枢椎骨融合 ➢ 4E/F:术后X 线侧位片及CT 矢状位
其他分型
(3)TOI 分型[1] ➢牵引复位型(traction reduction type,T 型) ➢手术复位型(operation reduction,O 型 ) ➢不可复位型(irreducible type,I 型)。
按脱位方式分型
➢垂直脱位:在颅底凹陷表现为齿突上移,相当与四肢长骨的短缩移位。在可复性寰枢 椎脱位(Reducible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 AAD)可以全麻下大重量颅骨牵引 复位。在难复性寰枢椎脱位( Irreducible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 IAAD)全 麻下大重量颅骨牵引不能复位或无明显复位,其原因是前纵韧带、前侧的椎旁肌和寰 椎侧块关节囊挛缩,需要松解这些内容。
其他分型
(2)可复型----颈椎后伸位可复易复型寰枢椎脱位
A
B
C
D
➢ 1A:术前侧位片示寰枢椎旋转脱位 ➢ 1B/C:术前过屈过伸侧位片示过伸位寰枢椎脱位可复位 ➢ 1D:术后侧位片
其他分型
(2)可复型----牵引后可复型寰枢椎脱位
➢ 2A/2B:术前X 线示寰 枢椎旋转脱位
➢ 2C:牵引后可基本复位; ➢ 2D~2F:术前CT 及实
畸形,则可出现共济失调等小脑损害症状。
[1]蔡钦林. 寰枢椎不稳或脱位的诊断与治疗[J]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1, 11(1): 60-62. [ 2 ] Ya n g S Y, B o n i e l l o A J , P o o r m a n C E , e t a l . A r e v i e w o f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s [J]. Global Spine J, 2014, 4(3): 197-210. [3]Behari S, Bhargava V, Nayak S, et al. Congenital reducible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surgical con - siderations [J]. Acta Neurochir, 2002, 144(11): 1165 -1177.
➢先天畸形性寰枢椎脱位:枢椎齿状突发育障碍、颅底凹陷症、寰椎横韧带发育不全等 枕颈交界区先天性畸形引起;
➢病理性寰枢椎脱位:寰枢椎结核、化脓性骨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关节炎、 原发或继发性寰枢椎肿瘤等疾病破坏寰枢椎正常结构所引起。
按病因分型
➢外伤性寰枢椎脱位:最为常见,主要原因包括齿状突骨折及寰椎横韧带断裂、寰枢椎
寰枢椎脱位的诊断及治疗
目 录 Contents
定义 分型 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 外科治疗及疗效评价 总结
定义
➢寰枢椎脱位是指先天畸形、创伤、退变、肿瘤、感染炎症、内分泌疾病和手术等因素 造成寰椎与枢椎骨关节面失去正常对合关系,发生关节功能障碍和(或)颈脊髓压迫 的病理改变。
➢寰枢椎解剖位置特殊,脱位后稳定性差,常进行性加重,引起高位颈脊髓压迫,造成 延髓-颈髓损害,进而导致四肢瘫痪甚至危及生命。
按病因分型
➢先天畸形性寰枢椎脱位:枢椎齿状突发育障碍、颅底凹陷症、寰椎横韧带发育不全等 枕颈交界区先天性畸形引起;
颅底凹陷是指先天性骨质发育 不良所致枕骨大孔周围的颅底 骨向上方凹陷进颅腔,并使之 下方的寰枢椎,特别是齿状突 升高甚至进入颅底。这种畸形 极少单独存在,常合并枕骨大 孔区其他畸形,如寰椎枕骨化、 枕骨颈椎化、枕骨大孔狭窄及 齿状突发育畸形等。
齿状突发育畸形可分为齿突发育不良、齿状突分离(齿突骨) 和齿状突缺如三种,其中齿状突缺如较少见。有时易将齿骨 与齿突骨折不连混淆。区别在于齿突骨发育较小而光滑,位 于寰枢关节间隙的上方;齿突骨折不连有骨折线,发育正常, 多数在寰枢关节水平。在近年研究中发现另一种类型的发育 障碍,即齿状突短而粗,形如一个完整的齿状突,较正常则 明显短小,基底较宽,可称之为“短齿型畸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按脱位方式分型
➢前脱位:最为常见,多因寰椎横韧带断裂引起;表现为寰齿间隙(ADI)增大,相当 于四肢长骨的侧方移位。
按脱位方式分型
➢后脱位:相对少见,往往合并齿状突骨折;
按脱位方式分型
➢旋 转 脱 位 ( 即F ield i ng 分型) :Ⅰ型 ,寰椎 一侧侧 块向前 部分移 位,另 一侧为 轴的侧 块无移位,寰齿关系不变,寰齿前间隙(Atlas-dens Interval,ADI)<3 mm;Ⅱ型, 寰椎一侧侧块向前移位,另一侧为轴的侧块无移位,3 mm< ADI<5 mm;Ⅲ 型 ,寰 椎两侧侧块向前移位, ADI>5 mm;Ⅳ型,寰椎向后移位。
临床表现
2.先天畸形性寰枢椎脱位[1-3]
➢无明显诱因或轻微创伤引发缓慢加重四肢无力、行走不稳、四肢麻木等症状,肢体麻 木无力可出现在单个肢体或多肢体;
➢长时间反复枕颈部疼痛; ➢缓慢进行性肢体运动感觉障碍和椎体束征,多有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病理
反射; ➢常合并短颈畸形、后发际低、头颈部活动受限、斜颈等体征,若合并arnold-chia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