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
1.《左传》:儒家经典之一。
一般认为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与《公羊传)《毂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叙事从鲁隐公元年(前 722)到鲁悼公十四年(前 454)。
全面地记载了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活动 , 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左传》表现出较为进步的历史观 , 强调人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民本思想。
该书是研究先秦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 对后世史学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2.前四史:二十四史中前四部的总称。
包括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 , 体例上均为纪传体。
前四史的行文精简扼要 , 偏重使用“春秋笔法” ,在史学上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3.刘知几:唐代史学家。
字子玄 ,徐州彭城人。
680年中进士,授狄嘉县主簿 ,以善文辞而知名。
702年,任著作左郎兼修国史 ,旋迁左史, 撰起居注。
705年,参与修撰《则天实录》 , 期年而成。
710年,写成《史通》内外篇共 49篇, 评论古今, 以抒己见,是我国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
刘知几提倡“实录”精神,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 ,反对溢美之词。
他还提出史家应具备史才、史学、史识三长, 而以史识最重要。
刘知几的这些主张对后代史学、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史通》:史评类史书。
唐刘知几撰。
成书于 710 年, 共 20 卷, 分内篇、外篇各 10 卷。
内篇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 , 而外篇主要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
强调史家须兼具“史才”“史学” " “史识”三长,“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 ,“不掩恶 ,不虚美” ,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
《史通》是我国第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
5.《通典》:中国第一部典章制度专史。
唐杜佑撰。
唐德宗贞元十七年 (801) 编成。
本书记录了上起黄虞时代、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典章制度之沿革 , 其中于唐代叙述尤详。
史学史名词解释
甲骨卜辞是指中国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记录占卜的文字。
19世纪末年以来,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先后出土了十余万片刻有文字的占卜甲骨,绝大部分是商朝后期(约公元前14至前11世纪)王室的遗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还在陕西等地发现了几批西周时代的甲骨卜辞,但数量比殷墟卜辞少得多。
古代甲骨上的刻划痕迹被确认为是商代文字,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中国考古的三大发现(敦煌石窟、周口店猿人遗迹)之一。
在中国已发现的可以辨识的古代文字资料里,殷墟甲骨卜辞是年代最早的一批,从这批资料来看,当时汉字已经成熟,书面语言的应用也已达到一定水平。
金文又称“钟鼎文”或“吉金文”。
是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其内容记录了战争、争讼券书、祖先颂词、天子册命、结盟誓约等,多为西周和春秋时的铭文,是研究西周春秋的第一手文字资料。
其代表有西周的大盂鼎上的铭文,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著作有,罗振玉的《三代吉金文存》、郭沫若的《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
《尚书》是一部综合性的历史文献,它记录了上起尧舜下到春秋中叶的秦穆公期间1400多年的历史,其内容与甲骨文金文相参而证,是研究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不可多得的史料。
其包含的体例有典、训、谟、诰、誓、命,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也开了编年体的先河,其中的《禹贡》关于九州的记载是后世大一统思想的根源。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西周、东周、东周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
其中有些诗,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
有些诗,如《魏风·硕鼠》、《魏风·伐檀》等,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
中国史学史 笔记
一,什么是史学史:历史:广义地说,指一切事物以往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
狭义地说,仅指人类社会发展史。
(客观)历史学:研究人类社会以往发展过程的学问,包括对历史过程的记录,历史经验的总结,历史规律的概括。
(主观)史学史:研究历史学由低级向高级演进,并揭示其规律的历史。
二,学习中国史学史的意义:1,帮助我们有选择的阅读古书。
2,帮助我们收集史料。
3,指导我们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
三,中国史学史的内容: 史学思想史学著作史书体裁和史学方法修史制度第一章:先秦史学第一节原始的历史意识和商周史官一,原始的历史意识文字产生以前:口耳相传,辅以结绳刻木等手段传述历史,在这一过程中产生原始历史意识。
文字产生以后:形成文字记载的传说。
传说分类:自然环境,与自然界作斗争,部落间进行战争1,对英雄的崇拜2,对生产的重视3,对自然的神化二,商周史官:“为殷先人有册有典”——《尚书·多士》掌管史料,记载史事,撰写史书1,商史特殊性:1,史书名称特殊“史”,“尹”,“册”2史官带有较浓厚的宗教色彩,负责沟通人神之间的鸿沟。
3,史官掌握天文历法,记载商王世系。
2,商周以来史官对中国的启示:1,史官掌管天文历法,按年次叙史事,为编年体播下种子。
2,史官记载天子言行,后代起居注应是收源于此。
3,记载天子世系,为后来的谱牒之学奠定基础。
第二节商周以来的记述与孔子史学一,商周以来的记述1,甲骨文;1899年,王懿荣发现于北京,出土地点河南安阳商代王室贵族占卜的遗物,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卜辞,内容涉及气象,城市,建筑,田猎,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验证了商朝的存在。
(特点:个片没有联系,不是有意识的记载。
)2,金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西周以后居多)。
主要为记功,庆赏等。
是有意识的记载。
字数百字以上,五百字以内。
(能完整记载事件)3,诗经:最早称“经”,相传由孔子删定,分“风(民风)雅(朝会)颂(祭祀)”三部分。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
嘿!今天咱们来聊聊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哎呀呀,这可真是个有趣又重要的话题呢!
啥叫中国史学史?简单说,就是研究中国史学发展历程的学问呀!那这里面的名词可多了去啦!
比如说“编年体”,这可是中国古代史书编写的一种重要体裁呢!按照时间顺序来记事,一年一年,清清楚楚!哇,是不是感觉很有条理?再比如“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把一个个人物的故事讲得生动精彩!哎呀呀,这种写法让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人物的经历和思想呢!
还有“通史”,贯通古今,全面展现历史的发展脉络!这得多厉害呀?能写出通史的史学家那可真是有大本事!还有“断代史”,专注于某一个朝代的历史,深入细致地研究和阐述!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史官”!他们可是历史的记录者呀!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呢!他们的工作多重要哇,要保证历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中国史学史中的名词还有很多很多,像“史评”“学案”等等。
这些名词不仅仅是一个个简单的称呼,它们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史学思想呢!
了解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掌握历史研究的方法,都有着极大的帮助哇!哎呀呀,这可真是太重要啦!我们可不能小瞧了这些名词,要认真去学习和研究,才能更好地领略中国史学的魅力呀!。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讲解学习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世本》:原本15篇,记事从黄帝开始,讫于战国末年。
有《帝系》、《王侯谱》、《卿大夫谱》、《记》、《世家》、《传》、《氏姓》、《居》、《作》、《谥法》等。
其中《帝系》记帝王传授的系统;《王侯谱》、《卿大夫谱》记诸侯、卿大夫世系;《氏姓》记录当时所有的姓氏;《居》讲建都情况;《作》记录一些事物的发明情况及其历史;《谥法》记谥号的含义。
其中《世家》、《传》等对《史记》体例的形成具有启迪的作用。
(2)《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
西晋武帝太康年间,汲郡人不准盗掘魏襄王墓,得竹简数十车,后经荀勖等人整理、研究,得书16种75篇。
其中《纪年》13篇,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至周宣王后,则特记晋国历史,晋被三家瓜分后,又特记魏国历史,记至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年)。
由于司马迁写《史记》时没有看到该书,所以该书可以帮助我们订正《史记》的某些错误。
(3)“三礼”:即儒家经典中的《周礼》、《仪礼》、《礼记》:其中《周礼》又名《周官》,是有关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的汇编。
一方面反映了西周现实的政治制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头脑中理想的政治制度。
《仪礼》是春秋、战国时流传下来的十七篇仪节单,其中有包括《士婚礼》、《士丧礼》、《士冠礼》等,反映了当时的典礼活动、伦理关系、吉凶婚丧等社会生活。
《礼记》主要是论述礼的作用和意义。
(4)荀悦:字仲豫,东汉颖川人。
汉献帝时任黄门侍郎、秘书监。
献帝以《汉书》“文烦难省”,建安初年命荀悦按编年体改编《汉书》,前后三年,成《汉纪》30卷。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荀悦以《汉书》中的本纪为纲,将其书中传、志、表的内容加以概括,按时间的顺序,散放于帝纪各年之下。
将80万字的《汉书》精简为18万字的《汉纪》,为用编年史体撰述断代历史创立了典范。
(5)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闻喜人。
曾任东晋殿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
南朝宋文帝时任中书侍郎。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
《尚书》是一部综合性的历史文献,它记录了上起尧舜下到春秋中叶的秦穆公期间1400多年的历史,其内容与甲骨文金文相参而证,是研究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不可多得的史料。
其包含的体例有典、训、谟、诰、誓、命,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也开了编年体的先河,其中的《禹贡》关于九州的记载是后世大一统思想的根源。
《春秋》是孔子修订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现在所知道的第一部私人撰写的历史著作,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
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迄于鲁哀公14年(前481)。
主要记载周王室和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一些自然现象,同时涉及各族关系、城筑、田赋、政治人物等等。
表述历史的方法上严格按照年、月、日顺序逐条记事,对后来编年体史书的发展有典范作用。
其中比事在对待史事处理、史书编辑上更是做出开创性的贡献。
《春秋》的社会思想的核心是尊周礼。
孔子修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书籍来伸张“王道”。
书籍内容重人事,把人事从神秘的气氛中分离出来,是它在历史思想上进步的方面,也是他在史学发展上的一个重大贡献。
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
由于《春秋》的记事过于简略,因而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详细记录的“传”,较为有名的是被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孔子所作的《春秋》也是一部蕴涵着作者深刻政治思想的政治学著作。
《左传》编年体史书,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工于记事,长于记人。
内容多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
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
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史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中国史学史》考试范围
《中国史学史》考试范围一、名词解释:1、《尚书》:约成书于3000年前的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主要汇集了殷、周王朝的训诰和追述殷、周王朝的史篇。
《尚书》用散文写成,按朝代编排,分成《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
《尚书》有三个版本今文《尚书》,分别为今文《尚书》、古文《尚书》、伪古文《尚书》。
《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是儒家经书之一,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2、《新史学》:梁启超1902年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新史学》。
《新史学》对旧史的主要看法是“四蔽”、“二病”、“三端”。
主张用国民意识和进化论哲学观为指导,对旧史实行彻底改造,创作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史学。
《新史学》对“中国之旧史”的批评虽有片面性,但在整体上和方向上是成立的。
这种片面性和负面影响,有的已为梁启超本人后来的撰述所纠正,有的则为史学发展本身所纠正。
而其所倡言的史学贵在创新,良史当看重历史哲学,史学对于民族命运至关重要等论点,至今仍有其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3、《国榷》:记载明朝历史的编年体史书。
作者谈迁。
所记内容上起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下迄明亡后一年(1645年),所记其间约320年史事。
尤其详于万历以后史事,因而保存了比较丰富的明皇朝与建州女真之关系的历史记载。
书中敢于直书《明实录》避而不谈的明朝一些重要史实﹔对一些重要事件﹐常以个人和诸家的评论并列于后。
其史实注意考订精审﹐材料有相当的可靠性或参考价值。
但书中叙事有的过于简略,有的事件前后记叙重复且说法不一。
另外,封建正统史观、儒家天命论、佛道等迷信思想,在书中也有浓重反映。
4、《读史方舆纪要》:是清朝初年顾祖禹独撰的一部巨型历史地理著作。
全书130卷,体裁为纲目体。
体例为“自撰纲要,自为之注”。
《读史方舆纪要》是一部以地理内容为基础,阐明军事成败为主要内容,总结政治兴亡为目的的巨著。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题:一.名词解释1.史学史“史学史”概念是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在其著作《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明确提出。
史学史是研究史学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其主要任务是对历史学的起源、发展至形成为一门科学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予以探讨和总结。
其研究对象为:(1)研究关于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性的特点;(2)研究史官、史家与史学思想;(3)研究史学与社会的关系;(4)研究史学发展与相互学术文化领域的关系;(5)研究史学发展的规律性等。
其成果是为历史研究起指导作用,而中国史学发达则是为中国史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2.《春秋》《春秋》是孔子根据《鲁春秋》和参考其它史书编纂而成。
“(孔子)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约其辞文,去其烦重”。
记载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历史。
其内容以鲁国历史为主,但涉及到列国之事。
主要记载各国间的朝聘、盟会、战争、灾异以及统治阶级人物活动的事迹。
孔子作春秋的史学贡献在于:(1)具历史著作之雏形。
《春秋》按照明确而连续的时间顺序罗列了我国春秋时期的大事,有取舍详约,于纪事中寓褒贬,对我国史学著作具有发端的意义。
(2)初步提出史书的具体内容《春秋》初步将“义、事、文”三个要素结合起来记叙历史,从中可以看出史书的特点和价值,对后世史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3)“属辞比事”:提出了一套历史编撰方法“《春秋》属辞比事而不乱。
”(《礼记·经解》)(4)重人事而不宣扬鬼神《春秋》尽管也记载了灾异,可是没有人为地去为灾异披上神秘的色彩,更没有把它与人事关系牵连在一起。
(5)不足首先,记事太简单,一部包括242年历史的著作总共一万六千多字,可以说是只有标题而无具体内容。
其次,“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以个人主观来定褒贬,开了后世史书中“曲笔”的先例。
3.司马彪(243年—306年),字绍统,河内温人,西晋史学家、文学家。
史学史名词解释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约前87年),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全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五十二万余字,记载了我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年左右的历史。
《史记》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与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
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
班固自幼聪慧,九岁能诵读诗赋,十三岁时得到当时学者王充的赏识,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前后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
建武三十年,其父班彪卒,自太学返回乡里。
居忧时,在班彪续补《史记》之作《后传》基础上开始编写《汉书》,至汉章帝建初中基本完成。
修成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杜佑:(735--812),唐中叶宰相,政治家、史学家。
史学史名词解释精编版
史学史名词解释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世本》:原本15篇,记事从黄帝开始,讫于战国末年。
有《帝系》、《王侯谱》、《卿大夫谱》、《记》、《世家》、《传》、《氏姓》、《居》、《作》、《谥法》等。
其中《帝系》记帝王传授的系统;《王侯谱》、《卿大夫谱》记诸侯、卿大夫世系;《氏姓》记录当时所有的姓氏;《居》讲建都情况;《作》记录一些事物的发明情况及其历史;《谥法》记谥号的含义。
其中《世家》、《传》等对《史记》体例的形成具有启迪的作用。
(2)《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
西晋武帝太康年间,汲郡人不准盗掘魏襄王墓,得竹简数十车,后经荀勖等人整理、研究,得书16种75篇。
其中《纪年》13篇,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至周宣王后,则特记晋国历史,晋被三家瓜分后,又特记魏国历史,记至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年)。
由于司马迁写《史记》时没有看到该书,所以该书可以帮助我们订正《史记》的某些错误。
(3)“三礼”:即儒家经典中的《周礼》、《仪礼》、《礼记》:其中《周礼》又名《周官》,是有关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的汇编。
一方面反映了西周现实的政治制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头脑中理想的政治制度。
《仪礼》是春秋、战国时流传下来的十七篇仪节单,其中有包括《士婚礼》、《士丧礼》、《士冠礼》等,反映了当时的典礼活动、伦理关系、吉凶婚丧等社会生活。
《礼记》主要是论述礼的作用和意义。
(4)荀悦:字仲豫,东汉颖川人。
汉献帝时任黄门侍郎、秘书监。
献帝以《汉书》“文烦难省”,建安初年命荀悦按编年体改编《汉书》,前后三年,成《汉纪》30卷。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荀悦以《汉书》中的本纪为纲,将其书中传、志、表的内容加以概括,按时间的顺序,散放于帝纪各年之下。
将80万字的《汉书》精简为18万字的《汉纪》,为用编年史体撰述断代历史创立了典范。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 名词解释+思考题 精
1、何谓史学史.史学史就是叙述史学本身发展演变的过程,并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是历时性地研究历史学本身。
2、谈谈中国史学史的任务1、清理中国史学遗产。
2、阐明中国史学演进的过程。
3、揭示中国史学发展的规律。
3、试述中国史学史的对象和基本内容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对象就是中国史学自身的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
1、史家的史学活动及其成果。
2、历史观:即人们对客观历史的根本本看法和观点(历史是否变,变的方向、动力、规律等)。
3、史学思想:即人们对史学自身的认识(撰史目的、历史的作用、史家的修养、官修及私修的利弊、求真求用的关系等)4、历史编纂学:关于如何编撰史著的具体方式方法的学问,涉及到编写形式、内容和技巧,有史料的搜集、整理、鉴别、选择、体例安排、史书语言修饰等问题。
5、官方史学及其相关的制度与举措:包括关于史观建置、史馆机构、官方修史制度、官方修史活动等。
同时,私家修史也历代盛行,写出了不少优秀史著,那么,也需要官私修史的利弊利弊得失的比较研究。
6、史学评论:对客观历史和史学自身的评论。
前者包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等;后者包括对史料真伪、史书体例、成就高低、影响大小的判断,还有对史家素养、史学思想、史学方法的论说。
7、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史学史研究必当汲取哲学史、思想史以及历史学各门专业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同时也将自己的成果至于置于其他关联学科的知识系统中检验与定位8、史学发展的社会运行机制:史学的发展不是孤立的现象,越是在古代,史学活动越是与政治文化及其他社会因素交织一起,处于相互作用之中。
1、远古的传说有怎样的史学意义?一是反映了氏族社会人们的历史意识,保存了一些历史真实。
二是文字出现以后人们加工整理记载下来,成为揭示氏族社会历史面貌的重要资料。
三是传说中反映出来的自然、社会、神和人及其相互关系的意识,影响了后世史家观点和史学风貌。
2、夏商周三代史官的基本情况及其职能。
据说黄帝时就有了史官,仓颉。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
《尚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文件汇编,是由孔子编订,上述的内容由《虞夏书》《商书》《周书》构成,它详细完整的记录了殷商和周王朝的大事,编纂的形式上属于官方文件汇编。
不仅有了自觉地记载和保存意识,而且借鉴思想也出现了,表明史学意识的萌芽出现史学的厚积薄发,是历史意识的沉淀,也是经验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
《春秋》是孔子修订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现在所知道的第一部私人撰写的历史著作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迄于鲁哀公14年(前481)。
主要记载周王室和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一些自然现象,同时涉及各族关系、城筑、田赋、政治人物等等。
表述历史的方法上严格按照年、月、日顺序逐条记事,对后来编年体史书的发展有典范作用。
其中比事在对待史事处理、史书编辑上更是做出开创性的贡献。
《春秋》的社会思想的核心是尊周礼。
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
由于《春秋》的记事过于简略,因而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详细记录的“传”,较为有名的是被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孔子所作的《春秋》也是一部蕴涵着作者深刻政治思想的政治学著作。
《世本》是具有通史性质的著作,公15篇,记事从皇帝到战国末年,作者可能是赵国的史官,其体例包括:帝系、本记、世家、传谱、和氏姓、居作。
这是一部早已之佚的多方面的内容和多种体力的具有通史雏形性质的历史撰述,初步显示出先秦史学在此时开始出现了一种走向综合的发展趋势。
《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人的一部编年史,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具有通史性质,开创了编年记事通史的先河。
西晋武帝太康年间,在魏襄王墓中,得竹简数十车,后经荀勖等人整理、研究,得书16种75篇。
其中《纪年》13篇,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至周宣王后,则特记晋国历史,晋被三家瓜分后,又特记魏国历史,记至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年)。
由于司马迁写《史记》时没有看到该书,所以该书可以帮助我们订正《史记》的某些错误。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名词解释考试重点简版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名词解释考试重点简版第一篇: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名词解释考试重点简版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名词解释考试重点简版一、名词解释1、《华阳国志》:东晋,常璩著,是关于巴蜀地区的方志史书。
全书12卷,约11万字,记事上起巴蜀两国的传说时期,下至东晋时期成汉政权的灭亡。
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4卷记述巴蜀、汉中、南中各郡的地理概况;卷5-9以编年体形式记述西汉末东晋巴蜀地区的历史;卷10-12记述梁、益、宁三洲的历史人物事迹。
它是我国保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地方志史书,对研究西南地区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十六国春秋》:北魏,崔鸿著,传记体晋代北方十六国史。
100卷,又序列、年表各一卷,记载西晋灭亡后中原地区先后出现的十六个政权,这些政权各有自己的史书,但体例不一,记述差距较大,崔鸿根据旧的记载,加以综合汇编,成就此书。
本书历史地位很高,《魏书》、《晋书》、《资治通鉴》等均将其作为重要参考资料。
本书各国各为篇卷,叫做“录”,各国帝纪改为“传”,记录各国史事,系以各自年号,各国国主之事迹,则按正史本纪之体例,摒弃贵华贱夷的偏见。
原书北宋已失,今传为明人屠介孙、项琳等刊本,乃取《晋书》十六国事,及类书所引《十六国春秋》轶文,汇编而成。
3、《洛阳迦蓝记》:北魏,杨衒之撰,记载北魏首都洛阳佛寺兴衰的地方志,是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的名著,与郦道元《水经注》一起被认为是被炒文学的双壁。
共5卷,分城内及四门之外叙述,对寺院的缘起、变迁,庙宇的建制规模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奇谈异闻都记载详核,兼叙尔朱荣乱事及有关古迹、轶文等,于当时豪门贵族、僧侣地主的骄奢淫逸,寓有讥凭之意。
内容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学、艺术、思想、宗教等方面,史料价值极高,其中所引《宋云家记》,叙宋云与僧惠生出使西行事,是研究中外交通史的重要资料。
4、《汉记》:东汉,荀悦著,是记述西汉历史的史书,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断代史,共30卷,是依《左传》编年纪事的体例将班固的《汉书》按时间先后加以裁剪、编排,写成此书,以供献帝参阅。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名词解释考试重点简版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名词解释考试重点简版一、名词解释1、《华阳国志》:东晋,常璩著,是关于巴蜀地区的方志史书。
全书12卷,约11万字,记事上起巴蜀两国的传说时期,下至东晋时期成汉政权的灭亡。
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4卷记述巴蜀、汉中、南中各郡的地理概况;卷5-9以编年体形式记述西汉末东晋巴蜀地区的历史;卷10-12记述梁、益、宁三洲的历史人物事迹。
它是我国保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地方志史书,对研究西南地区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十六国春秋》:北魏,崔鸿著,传记体晋代北方十六国史。
100卷,又序列、年表各一卷,记载西晋灭亡后中原地区先后出现的十六个政权,这些政权各有自己的史书,但体例不一,记述差距较大,崔鸿根据旧的记载,加以综合汇编,成就此书。
本书历史地位很高,《魏书》、《晋书》、《资治通鉴》等均将其作为重要参考资料。
本书各国各为篇卷,叫做“录”,各国帝纪改为“传”,记录各国史事,系以各自年号,各国国主之事迹,则按正史本纪之体例,摒弃贵华贱夷的偏见。
原书北宋已失,今传为明人屠介孙、项琳等刊本,乃取《晋书》十六国事,及类书所引《十六国春秋》轶文,汇编而成。
3、《洛阳迦蓝记》:北魏,杨衒之撰,记载北魏首都洛阳佛寺兴衰的地方志,是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的名著,与郦道元《水经注》一起被认为是被炒文学的双壁。
共5卷,分城内及四门之外叙述,对寺院的缘起、变迁,庙宇的建制规模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奇谈异闻都记载详核,兼叙尔朱荣乱事及有关古迹、轶文等,于当时豪门贵族、僧侣地主的骄奢淫逸,寓有讥凭之意。
内容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学、艺术、思想、宗教等方面,史料价值极高,其中所引《宋云家记》,叙宋云与僧惠生出使西行事,是研究中外交通史的重要资料。
4、《汉记》:东汉,荀悦著,是记述西汉历史的史书,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断代史,共30卷,是依《左传》编年纪事的体例将班固的《汉书》按时间先后加以裁剪、编排,写成此书,以供献帝参阅。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_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1、史官史官制度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史学现象,殷朝以来就有了史官,周时史官分工已经很明确,唐朝开始有了史馆制度。
史官制度对中国的史学发展有很大关系。
史官制度使历史记载一代一代地接续下来,使历朝史料得以保留下来,但史官掌管的范围只限于官府的材料,且史官未见得就有史才、史学,所以质量未见得就高。
中国史官制度包括史官设置、史馆机构、官方对修史的政策和规定、官方的史学活动和具体措施等。
2、《尚书》《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官方文书聚集而成的档案汇编。
《尚书》汇集了殷、周王朝为主的历史记载,尤其以西周的历史记载较为详细,此外也含有部分对往古历史的追述。
《尚书》又简称《书》,保存较难,至春秋时孔子曾经加以重新整理和编纂。
今本传世的《尚书》由三部分不同时期形成的材料构成:古文、今文、和伪古文,一般认为今文28篇较为可靠。
今文传世《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尚书》的记载以纪言为主,记言兼及神情,记释《春秋》的“传”。
《左传》相传作者是左丘明。
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左传》的历史记事上限是鲁隐公元年、下限是鲁悼公十四年,共记述255年史事。
《左传》丰富了史书的编纂形式。
《左传》的记人叙事已经初步具备“传记体”“纪事本末体”的要素。
还开创了“史评”“史论”的先河。
《左传》善于书写规模宏大的战争,还善于生动的描绘历史人物。
《左传》详实了春秋时期民族间的彼此交往和民族间的融合进程。
从中大致可了解当时时局的分布和变动,以及彼此相互间的军事冲突、政治交往、经济文化联系、通婚状况。
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
《左传》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的成就就是巨大的,地位重要,对后市的影响深远,因此,梁启超曾评价它是“商周以来史界之革命”。
3、《国语》《国语》一书记述的事春秋时期的史事,题材上分国记言,属于国别体史书,以记言为主。
一般认为《国语》是战国初期的私人历史撰述,是汇集周王朝和诸侯国的“语”编纂而成的,也并非一人一时所完成的,应有一个撰集的过程。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 名词解释+思考题 精
1、何谓史学史.史学史就是叙述史学本身发展演变的过程,并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是历时性地研究历史学本身。
2、谈谈中国史学史的任务1、清理中国史学遗产。
2、阐明中国史学演进的过程。
3、揭示中国史学发展的规律。
3、试述中国史学史的对象和基本内容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对象就是中国史学自身的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
1、史家的史学活动及其成果。
2、历史观:即人们对客观历史的根本本看法和观点(历史是否变,变的方向、动力、规律等)。
3、史学思想:即人们对史学自身的认识(撰史目的、历史的作用、史家的修养、官修及私修的利弊、求真求用的关系等)4、历史编纂学:关于如何编撰史著的具体方式方法的学问,涉及到编写形式、内容和技巧,有史料的搜集、整理、鉴别、选择、体例安排、史书语言修饰等问题。
5、官方史学及其相关的制度与举措:包括关于史观建置、史馆机构、官方修史制度、官方修史活动等。
同时,私家修史也历代盛行,写出了不少优秀史著,那么,也需要官私修史的利弊利弊得失的比较研究。
6、史学评论:对客观历史和史学自身的评论。
前者包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等;后者包括对史料真伪、史书体例、成就高低、影响大小的判断,还有对史家素养、史学思想、史学方法的论说。
7、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史学史研究必当汲取哲学史、思想史以及历史学各门专业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同时也将自己的成果至于置于其他关联学科的知识系统中检验与定位8、史学发展的社会运行机制:史学的发展不是孤立的现象,越是在古代,史学活动越是与政治文化及其他社会因素交织一起,处于相互作用之中。
1、远古的传说有怎样的史学意义?一是反映了氏族社会人们的历史意识,保存了一些历史真实。
二是文字出现以后人们加工整理记载下来,成为揭示氏族社会历史面貌的重要资料。
三是传说中反映出来的自然、社会、神和人及其相互关系的意识,影响了后世史家观点和史学风貌。
2、夏商周三代史官的基本情况及其职能。
据说黄帝时就有了史官,仓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左传》:儒家经典之一。
一般认为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与《公羊传)《毂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叙事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悼公十四年(前454)。
全面地记载了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活动,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左传》表现出较为进步的历史观,强调人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民本思想。
该书是研究先秦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史学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2.前四史:二十四史中前四部的总称。
包括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体例上均为纪传体。
前四史的行文精简扼要,偏重使用“春秋笔法”,在史学上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3.刘知几:唐代史学家。
字子玄,徐州彭城人。
680年中进士,授狄嘉县主簿,以善文辞而知名。
702年,任著作左郎兼修国史,旋迁左史,撰起居注。
705年,参与修撰《则天实录》,期年而成。
710年,写成《史通》内外篇共49篇,评论古今,以抒己见,是我国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
刘知几提倡“实录”精神,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反对溢美之词。
他还提出史家应具备史才、史学、史识三长,而以史识最重要。
刘知几的这些主张对后代史学、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史通》:史评类史书。
唐刘知几撰。
成书于710年,共20卷,分内篇、外篇各10卷。
内篇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而外篇主要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
强调史家须兼具“史才”“史学”"“史识”三长,“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不掩恶,不虚美”,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
《史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
5.《通典》:中国第一部典章制度专史。
唐杜佑撰。
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编成。
本书记录了上起黄虞时代、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典章制度之沿革,其中于唐代叙述尤详。
全书200卷,附考证1卷,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法、州郡、边防9门。
《通典》是我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通史。
6.《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编撰的编年体通史。
记载了战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共1362年的历史,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等。
协助司马光编撰的有刘恕、范祖禹等。
书成后,司马光又撰《考异》30卷、目录30卷,连同正文294卷,共300余万字。
其材料除采用已有的十七史外,还引杂史数百种,参阅有关史、传、谱录220多种。
元代胡三省注释的《资治通鉴音注》和清代严衍著的《资治通鉴补正》,为《资治通鉴》拾遗补阙。
7.《永乐大典》:明永乐年间编成的一部类书。
明代永乐元年(1403 ),成祖朱棣命翰林学士解缙主持,召集147位文臣着手编纂,翌年11月编成《文献大成》。
永乐三年( 1405),命太子少师姚广孝和解缙共同主持,召集朝臣文士,四方宿学老儒2180人重新编纂。
永乐七年(1409)完成,是为《大典》的正本,又称《永乐钞本》。
《大典》收书8000 多种,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经史子集百家之言以及天文地志、人事名物、农业手工业科学、古典文学戏文杂剧、僧道典籍等无所不包,成为后世辑佚逸书的资料宝库。
清末毁于战乱,现存世量较少。
8.《四库全书》:清乾隆年间官修丛书。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开始编纂。
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时的重要古籍,涵盖了古代中国几乎所有学术领域。
全书按经、史、子、集4部分类,经部分10类,史部分15类,子部分14类,集部分5类。
7份抄本中,有3份毁于战火,有三份现分别藏于北京市.浙江省、甘肃省图书馆,一份藏于台湾地区。
9.章学诚:清代史学家。
字实斋,浙江会稽人。
乾隆四十三年(1778)中进士,曾官国子监典籍。
长期在湖广总督毕沅幕府参加《续资治通鉴》编纂工作。
著有《文史通义》,在书中提出“六经皆史”说。
遗著除史学理论《文史通义》外,还有《史籍考》《和州志《亳州志《永清县志》及《章氏遗书》等。
10.《文史通义》:清朝史学家章学诚的史学著作。
出版于道光十二年(1832),分内篇5卷、外篇3卷。
全书内容广泛,包括易教、书教、诗教、经解、言公.史德、方志等。
章学诚在书中提出“六经皆史"说;还提出整理“方志”的主张,即编修一地的历史演变,主张方志要立三书:记载大事和人物的“通志”.记载典章制度的“掌故”和记载文献诗文的“文征”。
11.《国榷》:明清之际史学家谈迁所著编年体史书。
按年、月﹑日记载明朝重要史实。
天启元年(1621)着手编写。
清顺治四年(1647),《国榷》书稿全部被窃。
后重新撰写《国榷》,经过四年努力,第二次写成《国榷》初稿。
为了完善和充实《国榷》史料,顺治十年(1653),谈迁被弘文院编修朱之锡聘为书记,来到北京。
他访问遗老、降臣,搜集遗闻,查阅资料,订正和补充《国榷》。
此书史料价值较高,惜文字过于简约,向为治明史者的主要参考书之一。
12.《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书加以删编而成的编年体史书。
记载了春秋鲁国鲁隐公至鲁哀公二百多年的历史,记述内容丰富。
后来有人对史实进行补充叙述和评论,先后有《春秋公羊传》《春秋縠梁传》和《春秋左氏传》。
《公羊》《毂梁》两传主要对《春秋》中的文字加以阐释,《左传》则以叙事为主。
《春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13.《明史》:二十四史之一,清张廷玉著。
清顺治二年(1645)开设明史馆,乾隆四(1644)共270余年的明朝历史。
全书共332卷,包括本纪24卷、志75卷、列传220卷、表13卷。
《明史》是官修史书中编修时间最长的一部。
14.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陵人。
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曾任西京留守推官等。
因支持范仲淹革新事贬知滁州、扬州、颍州等地。
后为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宋祁合修《新唐书》。
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有《欧阳文忠公集》153卷、附录5卷《新五代史》74卷。
15.郑樵:南宋史学家。
字渔仲,兴化军莆田人。
宋室南迁后,曾致书政府官员以自荐,未被所用。
晚年专心整理《通志》200卷,其中“二十略”卓有创见,最受称道。
1149年书成后进呈,诏藏秘府,授枢密编修官。
一生手不辍书,著述甚丰,今存者,除《通志》外,尚有《夹潦遗稿》《尔雅注》)《诗辨妄》等。
16.胡三省:宋末元初史学家。
字身之,又字景参,台州宁海人。
1274年,任沿江制置司机宜文字,后在贾似道手下行事,最后隐居著书。
青年时奉父命,为《资治通鉴》作注释,终生手不释卷,写成《资治通鉴广注》一书。
1276年,元兵陷临安,胡三省在避难新昌时,书稿丢失。
后又重新注释,于1286年编成《资治通鉴音注》,前后历时30年。
该书是对《资治通鉴》注释最佳者。
17.【《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书加以删编而成的编年体史书。
记载了春秋鲁国鲁隐公至鲁哀公二百多年的历史,记述内容丰富。
后来有人对史实进行补充叙述和评论,先后有《春秋公羊传》《春秋縠梁传》和《春秋左氏传》。
《公羊》毂梁》两传主要对《春秋》中的文字加以阐释,《左传》则以叙事为主。
《春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18.【《明史》】二十四史之一,清张廷玉著。
清顺治二年(1645)开设明史馆,乾隆年(1644)共270余年的明朝历史。
全书共332卷,包括本纪24卷、志75卷、列传220卷、表13卷。
《明史》是官修史书中编修时间最长的一部。
19.【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陵人。
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曾任西京留守推官等。
因支持范仲淹革新事贬知滁州、扬州、颍州等地。
后为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宋祁合修《新唐书》。
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有《欧阳文忠公集》153卷、附录5卷《新五代史》74卷。
20.【郑樵】南宋史学家。
字渔仲,兴化军莆田人。
宋室南迁后,曾致书政府官员以自荐,未被所用。
晚年专心整理《通志》200卷,其中“二十略”卓有创见,最受称道。
1149年书成后进呈,诏藏秘府,授枢密编修官。
一生手不辍书,著述甚丰,今存者,除《通志》外,尚有《夹潦遗稿》《尔雅注》)《诗辨妄》等。
21.【胡三省】宋末元初史学家。
字身之,又字景参,台州宁海人。
1274年,任沿江制置司机宜文字,后在贾似道手下行事,最后隐居著书。
青年时奉父命,为《资治通鉴》作注释,终生手不释卷,写成《资治通鉴广注》一书。
1276年,元兵陷临安,胡三省在避难新昌时,书稿丢失。
后又重新注释,于1286年编成《资治通鉴音注》,前后历时30年。
该书是对《资治通鉴》注释最佳者。
22.【《国榷》】明清之际史学家谈迁所著编年体史书。
按年、月﹑日记载明朝重要史实。
天启元年(1621)着手编写。
清顺治四年(1647),《国榷》书稿全部被窃。
后重新撰写《国榷》,经过四年努力,第二次写成《国榷》初稿。
为了完善和充实《国榷》史料,顺治十年(1653),谈迁被弘文院编修朱之锡聘为书记,来到北京。
他访问遗老、降臣,搜集遗闻,查阅资料,订正和补充《国榷》。
此书史料价值较高,惜文字过于简约,向为治明史者的主要参考书之一。
23.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24部纪传体史书的统称,按照各史所记朝代的先后排列,分别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二十四史”共计3217卷(《汉书》《后汉书》《魏书》和两《唐书》有复卷,实际为3300卷),约4700万字(以中华书局点校本统计)。
记述的范围,自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明末崇祯皇帝止,涵盖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