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对高考文理分科的看法调查
大学生如何看待文理不分科的调查问卷

大学生如何看待文理不分科的调查问卷您好!我们正在研究课题:高考文理不分科之我见,希望能够得到大众对于文理不分科的个中看法并做统计。
希望您认真回答以下问题,以助我们的研究。
谢谢!【注:在做问卷前,请您了解一下高考文理不分科吧。
】高考文理不分科,即打破了从前3+文综3或者3+理综3的局面,改为3+文理自由组合而成的三门。
从以前的“综合”改到了现在的“自选”套餐。
学生可以从6门副科中任选三门作为高考要考试的科目。
这意味着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方案。
同时,9门学科都要进行学业水平测试,所以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学生的负担。
1您的性别 [单选题] [必答题]○ A男○ B女2现在就读年级 [单选题] [必答题]○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3 您高中时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 [单选题] [必答题]○ A文科生○ B理科生4您感觉高中学习压力大吗? [单选题] [必答题]○ A很大○ B一般○ C没感觉5您对有些学者提出文理不分科的态度是? [单选题] [必答题]○ A赞成○ B反对○ C中立6您认为学生是全面发展好还是专科发展好? [单选题] [必答题]○ A全面发展好○ B专科发展好7您认为文理科对以后工作有限制吗? [单选题] [必答题]○ A有○ B无○ C不清楚8您认为是否有必要继续在高中实行文理分科? [单选题] [必答题]○ A有必要○ B没必要○ C无所谓9当初在选高中文理科时是否考虑到大学专业选择的需要? [单选题] [必答题] ○ A有○ B没有○ C没想过10您认为高中所学知识与现在专业所学内容相关性有多大 [单选题] [必答题] ○ A很少○ B一些○ C很多○ D基本没有11你是通过哪些途径去了解文理分科方面的知识?(多选) [多选题] [必答题] □ A大众传媒□ B报纸书刊□ C父母和亲人的影响□ D老师和同学□ E没听说过12关于文理分科,你选择的理由有哪些?(多选) [多选题] [必答题]□ A兴趣爱好□ B成绩权衡□ C大学录取情况□ D就业发展前景□ E擅长科目□ F家人意见□ G老师意见□ I其它 _________________13你认为取消高考文理分科能不能促进素质全面发展() [多选题] [必答题] □ A与素质全面发展无关□ B不能促进素质全面发展□ C能促进素质全面发展14请简要的写出你对文理不分科的意见和建议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否应文理分科的调查报告

一、引言1、我国文理分科的历史渊源:文理分科是指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世界上部分国家和地区所实行的一种教育制度,即:将教学课程分为文科和理科,让学生选择后进行分别教育。
我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后,高中就实行了文理分科。
一般,文科包括语数外三大门以及文综(历史、地理、政治),理科除三大门外,还包括理综(物理、化学、生物)。
但分科教育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新中国建立初期。
当时国内教育很大程度上模仿了“苏联模式”,即:教育要培养专才,知识的学习都朝着专业化路子迈进,学科有分化的趋势,因此也有了上世纪50年代的高校合并,即:将各高校的相同专业合并成为新的单科院校。
60年代至文革结束前,高中一般不分文理。
2、国外实行文理分科的情况:国外普通高中明确分科制度的很少,他们提供给学生选择的科目范围十分广,并不只是局限于非文即理上。
例如美国,高中不明确分科,学生根据选修的课程,到不同的教室去上课,类似于中国的大学。
又如日本通常从高二开始文理分科,为的是适应高考不同的科目。
俄罗斯普通中学也分科,但专业性较强的中学不分科,与中国学生相比,俄罗斯中学生的负担要轻的多。
再如瑞典高中生有十个科目可供选择,并且大学录取看重的是高中三年的全部考试成绩。
总的来说,外国的高中教育重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复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其分科并不只是服务于考试。
3、我国文理分科制度争论的产生:上世纪末,受欧美国家教育理念的影响,大学也由“分学传统”走出,有了“合并”的趋势。
与此同时,通识教育素质教育理念也被人们大肆提倡,取消文理分科因而有了思想上的背景。
教育家梁思成曾在1948年就提出,要走出“半个人的时代”,意思是说:当时的文理分科,使得搞文的不懂理,搞理的不懂文,只能培养出半个人来。
近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日前“炮轰”我国现行教育的三大“病症”,其中之一就是“高中文理分科”,也由此引来了我国近来的争论高潮。
二、主要方法(1)文献法: 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
关于全国高考是否应取消文理分科的看法

关于全国高考是否应取消文理分科的看法调查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到来,全国数百万学子们正在为迎接这一重要的考试而准备着,有无数的家长,老师也为了这场考试而整日忙碌着。
高考,曾让无数农村的孩子实现了跳出“龙门”的心愿,高考,改变了无数学生的命运,但并不是所有学生的命运。
至今社会上对待高考的态度仍然不一样。
我在沈阳市辽中县第二高级中学调查时,一位学员认为:“高考应该取消,因为人的才能不应只培养学习知识的方式,还有其它的人生知识,交往等知识。
高考使一些人划老内等级,我们要取消它。
而把高考变成选专业的一种方式,便人尽其才,都有发展空间。
即使我们对高考进行改革,也改变不了它的本质,所以应该取消。
取消高考,利大于弊。
”我在调查时,一位老师说:“高考给学生的压力太大了!学生为了考得好成绩不得不加班加点学习。
一般学生要学到晚上11点以后睡觉,早上5点半起床,能睡7个小时就不错了。
”笔者也曾经历过高考,那时有人总结高中生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牛多。
为考得好成绩不得不购买大量的学习资料,人均学习资料在10本左右。
此外,许多家长给孩子请家教来补课!哪个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不顾身心健康去得高分?哪个学生愿意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坐在教室里学习?可是不学习就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就不能上一个好大学!这是否意味着高考应该取消呢?从笔者的调查来看,有92%的被访者表示反对取消高考。
秦淮中学的60位被访者中仅有7人赞同取消高考。
一位同学说:“高考是一项大型的全国的最公平,最透明的竞争机制,有利于弱势群体改变生活。
”笔者所在学校的一位学员说:“要是没有高考,像我这样来自农村的,一无经济二无关系的人怎么进军校啊?”但是并非所以反对取消高考的人都完全认同高考。
一位被访者说:“中国的国情,教育体制,人口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了高考失去了理应发挥的作用。
但是高效选拔人才能用的方式在时间,空间上都被限制,所以高考不能被取消。
由于人口过多,竞争过大,加上价值观不同,导致多数考生单一的追求高分,甚至为追求高分而弄虚作假,所以高考只能改革不能取消。
高考作文文理分科的利与弊

高考作文文理分科的利与弊高考作文一直是考生们备战高考的一项重要内容。
然而,近年来,由于考生人数的激增,以及考试内容的多样化,出现了对高考作文文理分科的争议。
文理分科是否真的有其利与弊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首先,文理分科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优势。
文科和理科的学习方式和能力要求有所不同,而文理分科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进行深入学习。
这样一来,学生在高考作文中可以更好地展现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潜力,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其次,文理分科能够提高高考作文的专业性。
文理分科后,作文题目和命题方式可以更贴近实际应用,更符合学科特点。
文科学生可以根据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题材进行创作,展现自己独特的思维和文学素养;而理科学生则可以选取科学、技术、实验等领域进行论述,展示自己的科学思维和逻辑能力。
这样一来,高考作文不再是一道纯粹的语文题,而是真正考察学生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题目。
然而,文理分科也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分科后可能会导致学科之间的割裂感。
学生们在备考过程中可能会只专注于自己所选择的科目,而忽略了其他学科的学习。
这种局限性可能会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够全面,无法更好地应对综合性的考察。
其次,文理分科也可能会造成作文素材的重复和局限。
不同学科的学生如果只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创作,那么可能会导致一些常见的题材和观点被反复呈现,缺乏新鲜感和创造性。
针对文理分科存在的问题,教育界也在积极探索一些解决方法。
首先,学校可以设置跨学科的交流和研讨活动,让不同学科的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增强对其他学科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可以适度调整高考作文的题目命制方式,增加跨学科的综合性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思考和创作,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综上所述,文理分科在高考作文中有其利与弊。
合理利用文理分科的优势,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特长和潜力,增加高考作文的专业性;而避免分科带来的割裂感和素材重复,需要学校和教育部门的合作和创新。
我校学生文理分科取向性研究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一

我校学生文理分科取向性研究问卷调查分析报告高中文理分科后,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部分学生学习情绪不稳定,或担心自己选错了方向,或对分科后的学习产生困惑,忧思忡忡,心神不宁。
有的想着转科,有的找不到学习的状态,因而导致学习效率大幅度下降,进而产生焦虑情绪,为了更有针对性的对这种现象进行干预,我们特对高一即将分班的260位同学进行了此次问卷调查,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分析如下:分析一:有47.6%的同学在对分科的心理适应状况中选择了“我不知所措,患得患失,反复思考”。
有近半数的调查参与者对自己分科后的适应状况表示担心,这说明分班分科的适应问题具有普遍性,再一次证明了我的微题研究有其现实价值。
在分析这47.6%同学的文理分科取向,即你选择文/理/术科,是出于怎样的考虑?有97.6%的同学选择了与兴趣无关的选项,其中有41%的同学选择了学校各科的实力;32.3%的同学选择了老师建议或父母要求;另有14%的同学选择与理想中报考的高校结合考虑;10.3%的同学选择从众,跟随身边好友或班级大体的选择。
而我对比另外52.4%对于自己分科后适应状况乐观的调查被试的分科取向性,兴趣导向的学生比例达到48%;另有33.7%的同学选择出于自己擅长的考虑;只有18.3%的学生选择了非兴趣和擅长选项。
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擅长科目认识越清晰在选择过程中心态就会更加坚定,他们对于自己的选择更容易抱有乐观的期待,情绪稳定,不容易患得患失,也比基于其他考虑选择专业的同学更容易适应分科后的学习任务。
在高一阶段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擅长科目,能帮助更多的学生预防文理分科中心理适应问题的出现。
另外我们也发现一旦在文理分科过程中老师和父母处于现实的考虑代替学生做决定,往往起到的负面效果更大,甚至让一部分学生对分科后的专业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所以老师和父母应在帮助学生做选择的过程中更多的与孩子交流分析,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
对于文理选科看法的作文

对于文理选科看法的作文
文理选科,听我说说我的看法。
哎,说起文理选科这事儿,真是让人头疼啊!选文科还是理科,就像是要在巧克力和香草冰淇淋之间做选择一样难。
文科嘛,听起
来就挺有文化的,可以读读历史、学学文学,感觉能变成个有深度
的人。
理科呢,就是搞科学的,学数学、物理,跟那些高科技、宇
宙飞船啥的有关,听起来就很酷炫。
不过话说回来,选科这事儿也不能光看表面。
文科不只是背背
书那么简单,它得让你学会思考、学会理解人性。
理科也不仅仅是
算数做题,它得培养你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啊,选
文还是选理,得看你自己心里真正喜欢啥,也得看你觉得自己哪方
面有天赋。
再说了,现在这世界发展得这么快,文理交叉的领域多了去了。
不是说你选了文科就得一辈子跟文字打交道,选了理科就得天天跟
机器零件打交道。
咱们得学会跨界思考,综合发展。
这样不管以后
走哪条路,都能更顺利地适应社会变化。
所以啊,我觉得选科这事儿,得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未来的规划来。
别听别人说什么“文科没前途”、“理科太难学”之类的鬼话。
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方向,然后努力去学习、去实践。
新高考分科调研报告

新高考分科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新高考分科一、引言新高考分科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推动学生发展个性化、多元化的教育,并提高高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新高考分科试点已在许多地区成功实施,并逐渐扩大到全国范围。
本报告对新高考分科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旨在了解学生对新高考分科的认知和态度,以及其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二、调研方法本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65份。
问卷包括了学生的个人信息、对新高考分科的认知和态度等内容。
三、调研结果1. 学生对新高考分科的认知情况问卷结果显示,72%的学生了解新高考分科的相关政策和要求,但仅有48%的学生对新高考分科的具体实施细则有一定的了解。
2. 学生对新高考分科的态度在学生对新高考分科的态度方面,统计数据如下:- 积极态度:42%- 持观望态度:33%- 消极态度:25%其中,持观望态度的学生普遍对新高考分科存在疑虑和担忧,主要集中在分科后对自己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压力和不确定性。
3. 新高考分科对教育改革的影响据调查结果显示,实施新高考分科后,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明显提升,对自己的学业规划和未来职业发展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同时,新高考分科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意识。
四、结论通过对新高考分科的调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学生对新高考分科的认知程度有待提高,需要加大对新高考分科政策和实施细则的宣传。
2. 绝大多数学生持积极或持观望态度,新高考分科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3. 实施新高考分科后,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有所提升,但也存在一定的压力和不确定性。
五、建议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向教育部提出以下建议:1. 加大对新高考分科政策和实施细则的宣传,提高学生对新高考分科的认知程度。
2. 加强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选择自己的分科方向。
3. 给予学生在分科后的相关支持,包括就业指导、实习机会等,减轻学生的压力和不确定性。
文理分科辩题

文理分科辩题
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和同学们:
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就文理分科这一话题展开一场激烈的辩论。
文理分科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一方面支持者认为文理
分科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反对者则认为
文理分科会造成学生的思维狭隘。
那么,究竟文理分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接下来,我将从两个方面展开辩论。
首先,支持文理分科的人认为,文理分科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
学生的学习需求。
每个人的兴趣和擅长都是不同的,有的人喜欢文学、历史、语言等,有的人则更喜欢数学、物理、化学等。
如果不
进行文理分科,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对某些学科不感
兴趣而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影响整体学习成绩。
因此,文理分科可
以让学生更加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然而,反对文理分科的人则认为,文理分科会造成学生的思维
狭隘。
他们认为,如果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开始分科学习,那么可能
会导致学生对其他学科的了解不足,从而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
且,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都是综合性的,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来
解决,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关注自己擅长的领域,那么可能会
造成他们对其他领域的忽视,从而影响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文理分科的利弊各有所见。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
该认识到,文理分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
完善,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希望我们能够在今天的辩论中,从各种不同的观点出发,共同探讨文理分科这一话题,找到更
好的解决方案。
谢谢!。
文理分科辩题

文理分科辩题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聚在一起,就是要就文理分科这一话题展开辩论。
文理分科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争议的话题,一方面有人认为文理分科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文理分科会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的单一和思维方式的狭隘。
那么,到底文理分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支持文理分科的人认为,文理分科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每个人的兴趣和特长都是不同的,有的人喜欢文学、历史、语言等人文类的学科,而有的人喜欢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学科。
如果没有文理分科,学生可能会因为对某一类学科不感兴趣而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影响整个学习状态。
而且,文理分科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未来的就业和发展奠定基础。
然而,反对文理分科的人认为,文理分科会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的单一和思维方式的狭隘。
如果学生只专攻文科或者理科,就会导致他们在其他领域的知识水平较低,缺乏全面发展。
而且,文理分科也容易造成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偏见,甚至产生排斥心理,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我看来,文理分科既有利也有弊。
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看待。
对于一些对某一类学科有浓厚兴趣和特长的学生,可以适当进行文理分科,以便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文理分科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应该通过改进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我认为,文理分科并非是非黑即白的问题,我们需要在尊重学生兴趣和特长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
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和职业发展。
谢谢!。
我对文理分科的一些看法

我对文理分科的一些看法摘要:文理不分科是大方向,但是,目前还不具备取消文理分科的条件与环境。
从我国的学校教育体制、科目设置以及现实的环境出发并结合名人梁思成,钱钟书等人的例子,我认为当前文理分科的利大于弊。
关键词:文理分科高考今年2月6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其中“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可行性的意见征求”尤为引人瞩目。
分,学生素质不全面;和,学生负担太沉重,这似乎成了两难命题。
从各个方面来看,取消分科最大的理由是希望学生能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事实上,认为文科学生必然理科差,理科学生必然文科差的观念本身就有问题。
在分科之前,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完全的知识。
基础知识不扎实是在高中文理分科之前而不是之后的事情。
学校为何要设置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的体制?说明学习分阶段的侧重点毕竟不同。
小学和初中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就是普及基础教育知识的,大学承担着专业型人才培养的重任,那么高中自然就成为从基础到专业的过渡阶段。
如果高中分好文理科,明显有利于大学的专业选择。
“术业有专攻”,作为通向高等学府的必经之路,高中的文理分科和大学的专业分系是一脉相承,趋势一致的。
毕竟成为精英的人少之又少,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学贯中西的大学者,及早的选择自己喜欢和适合的科目是有效学习和就业的可行性方式。
再来说说科目。
现行教育体制已经把自然和社会知识分为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政治等具体科目。
这些科目在实施教育过程中侧重点也迥然不同,形成了大家所熟悉的主科、副科之分。
赞同取消分科的人怎么不反对主副科之分呢?要说都是知识,不是掌握越多越好吗?“专而不宽,宽而不专。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怎么可能都精通?那些认为分科不会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人大概不是重点高中出来的。
只要想在重点高中站住脚的,无不是念书作业辛苦万分的。
我的一个家教学生也曾跟我说过:“我是理科生,我不知道学习线形代数会对我的未来有多大的帮助,但老师说你必须学习这些东西,否则高考的时候你就拿不到高分,那样我的清华北大梦就破灭了。
对文理分科的看法

对文理分科的看法应不应该文理分科呢?现在是众说纷纭,有极力赞成的,文理分科,降低了民族的整体素质,中国出不了诺贝尔奖,高中文理分科导致人才培养水平下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等等:也有并不这么认为,说是业术有才攻,能使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集中精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当前多数的教冇家、学者及部分教师、家长对文理分科表示反对。
他们认为文理分科让学理科的学生不再学习政治、历史、地理,更少阅读文学经典等,使理科生知识面偏窄,致使缺乏人文精神,有时甚至连基本的文学常识都不懂,如理科生不知巴尔扎克或雨果是何人;而同时这也导致文科生对物理、化学、生物的陌生,不知道基本的自然学科知识,导致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缺乏,如一些文科生不知光年表示的是长度。
文理分科将防碍学生的全而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也有部分人甚至指出文理分科将对中华民族的复兴造成负而影响,将其视为大毒瘤。
我们国家文理分科已有近30年的历史,其间,为髙中该不该分科考试,教育系统及社会各界也实行过多次论争,但最后还是维持了现状。
人大常委朱永新认为,“太早地分科, 可能让我们损失了一大批像苏步青、钱伟长一样文理兼容的大师”。
他举例说,著冬科学家钱伟长能够从文科生转学物理,并取得巨大的成就,可现在,还有哪个文科生能够转学物理的?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做客新华网两会访谈中说到不支持文理分科,文理分科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学生负担加重。
首先,我们要了解文理分科的弊端在什么地方,其次就是寻求解决的思路或者解决的办法。
弊端首先就是现在中学阶段的过早分科造成了知识结构的不完善,文理偏科对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形成多多少少都造成了影响。
另一方而,过早的分科对于年轻人、对于即将进入大学的髙中生来讲,他们的思维可能会造成一左的缺陷。
我们现在要提倡培养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就是要完善地把形象思维水平和抽象思维水平比较完美地结合起来,这是将来出成果的重要基础。
无论是人文社科还是自然学科,创新的思路不但仅是单纯凭一种思维能够解决的。
文理分科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研究

文理分科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教育的目标也在逐渐转变,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发展转变。
文理分科作为一种常见的大学课程设置方式,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文理分科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从学科选择、思维方式、综合素养以及就业前景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文理分科对大学生的学科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理分科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科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发展目标进行选择。
文科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人文素养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适合对语言、历史、社会等方面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而理科专业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逻辑思维以及实践能力,适合对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通过文理分科的选择,学生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认真学习所选择的学科,并提高专业能力。
其次,文理分科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科和理科在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文科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和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而理科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抽象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文理分科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在不同的学科中进行切换,同时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综合运用能力。
第三,文理分科对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理分科促使学生在不同的学科中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理论,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文科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也会接触到一些理科的基础知识,如统计学、计算机等,这对他们的知识储备和综合素养的提升非常有益。
而理科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也会接触到一些文科的基础知识,如语言表达、人文思考等,这有助于改善他们的综合素养和人文素养。
因此,文理分科的学习使大学生能够培养综合素质,形成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
最后,文理分科对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对于文理分科的看法作文

对于文理分科的看法作文嘿,伙计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让很多学生头疼的问题——文理分科。
这个问题就像是一场没完没了的战争,让我们在选择的时候总是犹豫不决。
那么,文理分科到底是好还是坏呢?咱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咱们得明白,文理分科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变成书呆子或者数学怪才。
它只是想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专注,更加有针对性。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发挥出更大的潜力,成为真正的专家。
说到文理分科,咱们得先从字面上理解。
文科和理科,顾名思义,就是指文学、哲学、历史、政治等人文类学科,以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类学科。
这两类学科各有千秋,咱们不能说哪一个更好,只能说哪一个更适合自己。
举个例子,小明同学是个天生的理科生。
他对数学、物理、化学这些学科特别感兴趣,每次上课都认真听讲,课后还会主动去图书馆查阅资料。
而小红同学则对文学、历史、哲学这些学科情有独钟,她喜欢阅读经典名著,还经常参加各种辩论赛。
如果让小明去学文科,他可能会觉得无聊;而让小红去学理科,她可能会觉得吃力。
所以,文理分科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发挥自己的特长。
文理分科也有它的缺点。
比如说,有些同学可能会因为选错了科目而后悔不已。
这就像是一场“恋爱游戏”,你可能会遇到那个让你一见钟情的人,但最后却发现你们并不合适。
所以,在选择文理分科的时候,咱们一定要慎重考虑,不要盲目跟风。
总的来说,文理分科是一个双刃剑。
它既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也可能让我们陷入困境,后悔不已。
所以,咱们在选择文理分科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如果你对某个学科特别感兴趣,那么就大胆地去追求吧!毕竟,人生就是一场冒险,没有冒险就没有收获。
好了,今天的话题就聊到这里啦!希望大家都能在文理分科的问题上做出正确的选择,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记住哦,无论你选择了文科还是理科,都要保持一颗好奇心,永远热爱学习!下次再见啦!。
关于文理分科的调查报告

关于文理分科的调查报告学院:兰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班级:控制工程二班姓名:姚鹏代鹏飞李伟指导老师:班振海调查的背景和目的:2009年7月13日,湖南省教育厅出台文件,为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的办学行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严格落实课程计划,普通高中不得文理分科,文件一经公布,即在社会上引发热议,因而我们对此展开调查,本次调查以学生为主要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孜求他们对文理分科与否的看法,并辅以因特网检索。
调查的基本方式:本次调查的资料主要来源于甘肃兰州,陕西渭南,湖南衡阳等地,并通过因特网检索以获得全面,科学的调查资料。
调查共分为四个部分:1.资料收集:通过组员分工,在因特网上搜索相关信息。
2.设计问卷:由组员探讨并决定调查问卷的内容和形式。
3.调查方式:问卷调查(主要通过Email,短信,走访),因特网搜索。
调查方式一:我们在甘肃兰州,陕西渭南,湖南衡阳,以随机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33份,收回问卷33份,回收率100%。
附《关于文理分科的调查》问卷及调查结果1.文理分科会不会降低整体素质?A.会B.不会C.不清楚2.高中文理提前分科教学有无必要?A.有B.无C.不清楚3.高中文理提前分科对青少年学生的发展是否有益?A.有B.无C.不清楚4.你觉得文理分科?A.利大于弊B.弊大于利C.不清楚5.对文理分科你最担心的是?A.要考的科目太多B.学得多了只能停留在表面<1>有人认为理科不再学历史,地理,不再和伟大的思想家对话,那么科学家的人文情怀就有问题,对中国问题,对人类问题,对民族文化的关系,对环境污染问题等等就会很少关注,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结果分析:通过问卷的对比分析,81.81%的人认为不会出现这类问题,他们认为对于一个学理科的人来说,的确在例行文理分科后,学校不再为他们专门开设文科类的课程,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真正的彻地的告别了文科知识,文科类的知识也并不一定非得从学校开设的课程中学,其实归根结底还在于是否在自身培养了这种兴趣和爱好,只要能从根本上考虑这个问题,它也就不成问题,而另一部分的人则认为,维尔文理分科确实造成了这种倾向,他们的观点是学理科的人由于长期从事逻辑缜密的工作,易造成呆板,缺少人文方面的情怀,对社会的观察,角度也不够全面,尤其缺少了对生活“一树春花笑烂漫”的烂漫想法。
分科调查报告

分科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和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分科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影响。
在现代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分科教育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并培养具备特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然而,分科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争议和质疑。
我们进行这项调查的目的是充分了解学生和教师对分科的看法和体验,以进一步探讨此教育方式的优势和问题。
二、调查方法和样本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500名学生和100名教师参与。
调查对象主要来自不同学校和年级,涵盖了不同的文理科分班。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样本能够反映出不同学习背景和经验的学生和教师对分科的看法。
三、分科对学生的影响1. 学习动力提升:分科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学生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适合的科目,从而更加专注和投入学习。
对于文科生和理科生来说,分班让他们能够更加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从而发挥出更好的学习效果。
2. 专业技能培养:分科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专业培养机会。
学生们在特定领域的学习中能够更系统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为将来从事相关专业做好准备。
学生在专业学科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职业道路上更有竞争力。
3. 学科融合能力:分科同时也需要学生具备学科融合的能力。
学生需要在专业学科之间找到联系和交互,培养综合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积极主动的学科交流和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全面发展。
四、分科对教师的挑战1. 教学适应性挑战:分科教育要求教师具备更专业化的教学知识和技能。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满足学科教学的需求。
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不断学习和研究,以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2. 学科融合教学难度:在分科教学中,教师需要在专业知识领域之外培养学生的学科融合能力。
这需要教师具备跨学科教学的能力和经验,能够将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应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这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考验,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对于文理分科的看法作文

对于文理分科的看法作文哎呀,提到文理分科这个事儿,我总是有些小感慨。
要知道,曾经我可是过过一段“文艺青年的幸福时光”!你瞧,大学那会儿,我还是个坚定的文科派,对那些计算公式和物理定律深恶痛绝。
可后来,毕业了步入社会,才发现这世界的本质其实是“混合派”的。
让我先讲个小故事。
我的好朋友小李,那个时候和我一起选择了文科专业。
每次聊到理科,他总是摆出一副“哎呀,我这辈子跟数学无缘了”的样子。
可是,几年前他突然成了编程高手,每天都在电脑前敲代码,仿佛一只新的“程序员小李”从天而降。
他自己也常调侃,“谁能想到,当年我连个加法都不想做,如今却和代码打了交道!”然后,我也有个朋友小张,文理都尝试过。
她大学学的是理科,后来感觉自己对生物学的热情燃烧得太过旺盛,于是决定转行做了市场营销。
她现在总是对我说,“谁说理科生就不能做市场?我的理科知识和数据分析技能可是帮了大忙!”你看,这种从一个领域跳到另一个领域的转换,真的有点像是变魔术。
话说回来,我自己在工作中也体会到了文理融合的妙处。
记得有次,我需要写一篇关于市场趋势的分析报告,结果发现文科的写作能力和理科的数据分析技能竟然都用上了。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文理分科的界限,真的没那么绝对了。
就像在厨房里做菜,偶尔也会需要点化学知识来调味,你懂的。
我还记得我大学时代的教授说过一句话,“你可以选择一个学科,但人生却是多学科的。
”这话现在听来,总是觉得特别有道理。
毕竟,生活中哪里只有单一的文科或者理科?就像我们在超市买东西,能分得清水果和蔬菜,却没必要把生活分得那么细碎。
各类技能和知识,都是我们适应生活的工具。
说到底,文理分科的确有它的用处,能帮助我们更集中地发展某一方面的能力。
但人生不仅仅是数学题和文学作品的对比。
比如,你去看医生,医生会用到生物学知识;去商场买东西,市场营销的原理就在里面。
可以说,文理分科是一种方法,但不是绝对的规则。
不同的领域间,更多的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班级教育科学学院2013级3班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指导教师王巧玲20131244003、20131245009、20131245010、 20131245022、20131245059、20131245120、学号20131245121、20131245123 、 2014004胡奇、石庆、黄嫣红、陈瑶、王莉、饶婷、兰林鑫、雷容、戢润萍姓名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成绩评语: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目录一、调查目的 (5)二、调查对象 (5)三、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5)四、调查时间 (5)五、调查方式 (5)六、调查结果 (5)七、结果分析 (5)附录 (13)1、调查目的:通过问卷调查,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高中文理分科的看法和对高中文理是否需要分科的意见和建议。
2、调查对象:内江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3、调查项目和调查表: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于高中文理分科及其对现在影响的看法4、调查时间:2014年11月5、调查形式调查问卷6、调查结果:共发放18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56份,文科生89份,理科生67份,其中赞成文理分科的人数有91人,占总比例的58.3%,不赞成的人数有65人,占总人数的41.7%。
7、结果分析在大学生中对于高中是否分科仍存在很大争议,与社会舆论相一致,反对分科与赞成分科的的人数都没有一方存在压倒性优势。
如今高中文理分科已经开始试行取消,但从当代大学生的角度来看,其中的利与弊都十分明显,分科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分科则容易导致学生的课业压力较重,无法完成课程要求的情况出现。
从本次调查中搜集数据以研究当代经历了分科的大学生对高中文理分科的看法和以后高考制度的建议,但从调查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与社会主流舆论导向一致,对这个问题仍存在着很大的争议,需要在日后高考文理不分科试行一段时间后,通过实践的结果才能得出更可靠可行的建议。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于高中文理分科及其对现在影响的看法的调查报告摘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现行的课程改革中高中文理分科与否进行调查,主要对内江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目的是通过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高中文理分科的态度和看法,引发同学们对我国现行高考制度进行思考。
关键词:教育制度文理分科专业选择课程改革正文一、高中文理分科的国内现状文理分科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探讨的热点问题, 文理分科是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世界上部分国家和地区所实行的一种教育制度, 文理分科一般是在高一进入高二阶段进行的。
虽然实行文理分科, 但是不管文、理都包括所分的科目为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必修科: 语文、数学、外语( 英语、俄语或日语) , 文科综合: 政治、历史、地理; 理科综合: 物理、化学、生物。
现行的制度要求文科依然必须保留对物理、化学、生物的教学; 而理科只保留政治科目。
但目前这在很多学校只是象征性地保留, 也更多只为了应付会考或上级的检查。
实际的教学上老师也不太重视, 而大部分的学生也轻视这些科目。
学生作为主体对文理分科与否的看法是什么, 当代大学生对文理分科与自己专业选择的态度和看法是什么,结合这些, 我们将如何继续推进课程改革? 本调查将就上述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二、调查结果和分析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于高中文理分科及其对现在影响的看法的调查, 本调查报告将对调查问卷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以达到更加深刻的对调查情况进行剖析与理解。
这下面将就多个问题的具体情况对当代大学生对高中文理分科及其对现在影响的观点和看法进行详细阐述。
1.选择文理分科的原因众所周知,步入高中,就要进行文理分班。
有人说:选择文理分科是仅此于高考填报志愿的一件大事。
所以说在选择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慎之再慎。
但是,近来又有消息称,高中将不再进行文理分科。
对于这样的说法,作为经历了分科和填报志愿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又有什么看法和感想呢?为此我们进行了对当代大学生对高中文理分科及其对现在影响的看法的问卷调查。
在此次的调查过程中,我们共调查了150余名在校大学生对高中文理分科及其对现在影响的看法调查。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有52%的同学选择文科或理科的原因是个人喜好;有28%的同学是因为家长、老师、外界因素的影响;还有21%的同学是因为其他因素。
除此之外,在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时,我们还对选择文理科的同学进行了分类统计,力求有所新的发现。
在被调查者中有67名高中所读科目为理科,而他们做出选择的原因大部分都是个人爱好(55%);剩余的80余名被调查者高中所读科目为文科的原因也大都是个人爱好占较大比重。
从上面的比例中可以看出来,当代学生的主见意识是比较强的,能够做到“兴趣是关键”,但还是有一部分的同学受到家庭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对于其它因素,通过调查发现,看重自己在本学科的成绩分数,考虑到未来就业和志愿选择面广等实际问题的同学也大有人在。
由此可见,当代学生对文理科选择的绝大部分原因是出于自身,与外界因素没有直接关系。
2、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共发放18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56份,文科生89份,理科生67份,其中赞成文理分科的人数有91人,占总比例的58.3%,不赞成的人数有65人,占总人数的41.7%。
为什么在抽查的人中,两队给予的结果不一样,他们所站在的立场是不一样,出发点都是以自己的实际情况为基点而所给的结果。
在认为有必要进行文理分科的58.3%的同学当中,他们所持有的观点认为文理分科并没有真正地为高中生减轻压力,考一科的压力其实与多科压力内在是一样的,压力是外在所给予的,进行文理分科从而减轻学习压力的方法是对学科产生兴趣。
还有的观点是分科其实并没有培养出专才,也许分科会限制个人的发展。
而且在没有综合性的奠基,专才还是难以发展。
在反对文理的分科的41.7%大学生中,反对的原因大多以自身为标准,也许自己存在着严重的文理偏科现象,在文理分科以后,他的优势进而发挥明显。
他们认为只有选择擅长的并进行发挥就更加发挥自己优势并更近一步跨进。
综上观点,现行课程改革推行的文理不分科制度存在着它的弊端和不足,但同时它也是为了弥补高考文理分科所创作的,它有其自身的优点,究竟文理是否需要分科,还需要通过实践进行验证和探索。
3. 对文理分科的态度经过统计我们的调查报告结果,我们发现,大多数理科生赞同分科,大部分文科生不赞成分科。
经过我们的仔细研究讨论,我们发现,很多赞成分科的同学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减轻学生压力,2.依据个人兴趣来实现自己的能力展示。
比如,有同学在理科方面很有天赋,那么他就可以选择理科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同时也可以避及文科造成的压力。
但是对于很多的文科学生来说,他们不赞成分科主要是:1.现代教育应该重视全面发展,分科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
2.分科后会限制学生的发展潜力,3.分科后部分同学会着重一方面,和忽视另一方面的重要性。
通过文理科学生对于分科的认识,我们会发现,他们所给出的理由都没有什么错误,都是很正确的想法,但是造成这一分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们分析问题的方面不同,部分同学从社会性方面入手考虑问题,部分同学从个人发展方面来考虑问题。
但是目前对于文理分科问题,我认为,我们应该结合当代社会发展来考虑这个问题,首先:当一个国家或者社会人员严重缺失时,比如当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没有什么人,这个时候国家需要发展的是一些综合能力,素质强的人。
当一个社会人才济济时,社会所需要的便是专业人士,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独到见解的人。
所以,国家与人才的发展是相对的,文理分科也一样,根据社会的发展来调整教育目的才是最重要的目标。
4. 当初在选高中文理科时是否考虑到大学专业选择的需要根据调查可知,不论文科还是理科,在选高中文理科时并没有考虑到大学专业选择的学生占绝大多数,有61.5%的同学在对此问题进行回答时都表明没有考虑。
这说明了大多数同学在高中选文理科时只是根据自己当时的状况来选择,如自己的爱好、各科成绩的优良状况等,而并没有为自己的将来做考虑,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这更说明了当代大多数高中生对自己的未来并没有明确的目标规划,甚至是“走一步算一步”,得过且过。
当代高中生没有目标,对前途感觉迷茫,这也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通病,很多大学生仍在浑浑度日,终日以游戏度日,以玩乐度日的大有人在,这也是他们对未来的日子没有具体的规划的体现。
因此,不论是高中生还是大学生,都应该提早规划好自己的未来目标,即使这个目标只是短期的、暂时的,也有助于我们这一段时期的目标实现。
5. 大学专业选择的原因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文科的同学在挑选专业的重点依次是个人喜好、他人建议、就业考虑和其他。
然而理科的同学则注重其他因素,在可知的因素里面还是个人喜欢占多数。
由于目前大部分省(区、市)采取考后知分填报志愿,因此现在考生和家长在专业选择时,有一些较为功利的心态,其中就包括高分一定要选学校的优势专业这种倾向。
但实际上,选择专业更应该参考自身是否适合某专业,对某专业是否感兴趣,是否有学习某专业的能力等因素。
要不然,就算进入某高校的优势专业,但考生一点兴趣都没有,或者学不走,那就得不偿失了。
而且,大学的优势专业一般录取分数较高,如果不是拥有绝对的高分,在学校分专业录取时有级差的情况下,有可能冲不进优势专业,甚至连后续的志愿专业都选不上。
现在存在一种“唯分数论”的现象,如果考生被录取时,自己的分数刚好达到所报考学校的优势专业,就觉得不浪费,而如果自己的分数超过所录取专业分数线较多,就觉得亏了。
尤其现在大部分省份都实行“平行志愿、知分报考”的政策,这种现象就更严重了,也直接导致高校录取学生的分数呈现出明显的扁平化趋势,录取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差距越来越小,这对于大学的人才培养是不利的。
所以,选择学校、选择专业还是以兴趣为首要原则。
6、高中所学知识与大学专业的相关性根据我们此次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理科的同学约48%认为高中所学知识与他们现在的专业所学内容有一些相关性,文科中有50%的同学认为有一些相关性;理科37%的同学认为相关性很少,15%的同学认为相关性很多,而文科认为相关性很多和相关性很少都同学都占了25 %。
然而相对来说,两者因为有着不同的要求而不同,高中阶段的学习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取得一个好的高考成绩,所有人学着相同的几个科目,做着相同的习题,只为了两天四套考卷,可以说高中所需要的知识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的,范围很小,所需要的只是努力和一点点运气。
由于高中知识基本完全服务于高考,它也就更加着重于能力的筛选而不是着眼于未来的实际应用。
大学的学习有着很强的目的性,那就是为将来从事的领域打下专业基础。
于此同时它又存在着很大的自由度,同学的时间不再被课表塞满,选择的课程也更多取决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