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技术标准规范
焊接质量技术要求与规范
![焊接质量技术要求与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c13110f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17.png)
焊接质量技术要求与规范焊接是一种将金属材料连接在一起的常用方法。
在工业领域中,焊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焊接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技术要求与规范。
本文将介绍焊接质量的相关要求和规范。
I. 焊接材料的选择良好的焊接质量首先需要选用合适的焊接材料。
焊接材料应具有以下特性:1. 化学成分稳定,确保焊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 物理性能符合要求,例如强度、硬度和韧性等;3. 与被焊接材料相容性良好,能够实现牢固的连接;4. 抗腐蚀性能优异,以保证焊接接头的长期使用。
II. 焊接设备与工艺选择合适的焊接设备和采用正确的焊接工艺也是确保焊接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关要求如下:1. 焊接设备应符合标准,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2. 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包括焊接电流、电压、速度等;3. 焊接操作者应经过专业培训并获得相关证书;4. 焊接前的准备工作应仔细进行,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
III. 焊接表面处理焊接前的表面处理对焊接质量有重要影响。
必要的表面处理可以包括:1. 清洁焊接表面,去除杂质和氧化物等污染物;2. 使用适当的防焊剂,以防止氧化、腐蚀等问题;3. 对需要焊接的材料进行打磨或去毛刺处理,以保证焊接的平整度和连接质量。
IV. 焊接参数控制焊接参数的控制对焊接质量至关重要。
在焊接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1. 准确控制焊接电流、电压和时间等参数;2. 确保焊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均匀性;3. 防止过热和过深焊接等问题;4. 采用合适的焊接顺序,以保证整体焊接质量的一致性。
V. 检测与评估为了评估焊接质量,常常需要进行检测和评估。
以下是常用的焊接质量检测方法:1. 目测检查:通过肉眼观察焊接接头的外观,检查是否存在明显的焊接问题;2. 放射性检测:使用X射线或γ射线对焊缝进行检测,以发现内部缺陷;3. 超声波检测:利用超声波技术对焊缝进行检测,以发现焊接缺陷;4. 磁粉检测:利用磁粉或颗粒检测焊接接头的裂纹和缺陷。
焊接工艺规范标准[详]
![焊接工艺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b751a2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5.png)
.本标准规定了焊接工艺的技术要求。
2.1 焊工必须经专门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培训 ,经考试合格取患上有关部门颁发证书,方可担任焊接工作。
2.2 对中断焊接工作六个月以上的焊工,必须重新考核。
2.3 焊工在施焊前应认真熟悉图纸和焊接工艺。
2.4 核查待焊焊缝坡口的装配质量和组对要求 ,对不符合装配质量和组对要求的焊缝应拒焊,并向有关部门反映。
2.5 进行焊缝质量的自检,做好自检记录、焊缝标记或者焊缝跟踪记录等工作。
3.1 应根据焊接施工时需用的焊接电流和实际负载持续率,选用焊机。
3.2 每台焊接设备都应有接地装置,并可靠接地。
3.3 焊接设备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安全可靠,仪表应检定合格。
4.1 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等应为进货验收合格品。
对材质有怀疑时,应进行复验,合格后才干使用。
4.2 焊前应根据焊条使用说明的规定对焊条进行烘干处理。
4.3 烘干后的焊条应放入100~150℃的保温箱〔筒内,随用随取。
低氢型焊条普通在常温下超过四小时应重新烘干。
重新烘干次数不应超过三次。
5.1 坡口加工材料为碳素钢和碳锰钢〔标准抗拉强度≤540MPa 的坡口可采用冷加工或者热加工方法制备。
碳锰钢〔标准抗拉强度>540MPa、铬钼低合金钢和高合金钢宜采用冷加工法。
若采用热加工方法,对影响焊接质量的表面淬硬层,应用冷加工方法去除。
5.2 焊接坡口应符合图样规定。
5.3 焊接坡口应保持平整,不患上有裂纹、分层、夹渣等缺陷。
5.4 焊前应将坡口表面及两侧的水、氧化物、油污、锈、熔渣等杂质清除干净。
5.5 焊接环境焊接环境惟独在满足下列情况时才允许施焊。
a 风速:气体保护焊时≤2m/s,其它焊接方法≤10m/s;b 相对湿度≤90%。
c 焊件温度高于- 10℃。
5.6 预热对碳钢和低合金钢, 当焊件温度低于0℃时,应在始焊处 100mm 宽度范围内预热至15℃以上。
常用钢焊接时预热温度参考表如下钢号 20〔Q235-A 16Mn〔Q345厚度〔mm ≤ 30 ~ 38 ~ >64 ≤ 30 ~ 38 ~ >6430 38 64 30 38 64预热温度〔℃ ≥ ≥50 ≥ 100 ≥ ≥ ≥80 ≥ 120 ≥采取局部预热时,预热的范围为焊缝两侧各不小于焊件厚度的 3 倍,且不小于100mm 。
焊接技术规范
![焊接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ed92656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8.png)
焊接技术规范焊接是一种重要的连接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为了确保焊接连接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焊接工艺的标准化水平,制定了一系列的焊接技术规范。
本文将对焊接技术规范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焊接材料的选择在焊接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焊接材料应根据焊接对象和要求的性能,综合考虑强度、韧性、耐腐蚀等因素来进行选择。
常用的焊接材料有焊丝、焊条、焊剂等。
二、焊接设备的选择焊接设备的选择应根据焊接对象和焊接方式来确定。
常见的焊接设备有电弧焊机、气体保护焊机、激光焊接设备等。
在选择焊接设备时,要考虑设备的功率、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三、焊接工艺控制焊接工艺控制是焊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在焊接前,应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如清洁焊接表面、预热焊接区域等。
在焊接过程中,要控制焊接电流、电压、速度等参数,以保证焊接质量。
同时,还要注意焊接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四、焊接质量检测焊接完成后,需要进行焊接质量检测,以确保焊缝的质量和连接的可靠性。
常用的焊缝检测方法有目测检测、无损检测、金相检测等。
根据焊接对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进行焊缝的评估和检验。
五、焊接安全注意事项焊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所以需要注意焊接安全。
首先要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焊接面罩、焊接手套、防火衣等。
其次要确保焊接环境通风良好,避免产生有害气体的聚集。
同时,还要注意焊接区域的火灾风险和电击风险,确保焊接操作的安全。
六、焊接技术标准为了规范焊接操作,提高焊接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焊接技术标准。
焊接技术标准包括焊接工艺规程、焊接质量评定标准、焊接材料标准等。
在实际焊接操作中,要遵守相应的焊接技术标准,以确保焊接质量和工艺的合理性。
总结:焊接技术规范在焊接工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和设备,控制焊接工艺,进行质量检测,注意焊接安全,并遵守焊接技术标准,可以保证焊接连接的质量和安全性。
不断提高焊接技术规范的水平,有助于推动焊接行业的发展,提高焊接工艺的标准化程度。
焊接技术规范
![焊接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dc27f837e21af45b207a875.png)
焊接技术规范1.规程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碳素钢、低合金钢及不锈钢槽体焊接的要求和焊缝检验的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母材含碳≤0.25%的碳素钢、σs≤400N/mm的普通低合金钢、SS304不锈钢、1Cr18Ni9Ti不锈钢、SS304L不锈钢;工作压力≤10MPa的焊件的手工弧焊、埋弧焊和气体保护焊;不适用于压力容器的焊接。
2.引用标准: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GB/T985-1988 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T986-1988 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GB/T2649~2655-1989 焊接接头试验方法GB/T2656-1981 焊缝金属和焊接接头的疲劳试验法GB/T3323-1987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及质量分级GB/T11345-1989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T12469-1990焊接质量保证钢熔化焊接头的要求和缺陷分级GB/T12605-1990 钢管环缝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透照工艺和质量分级GB/T15830-1995 钢制管道对接环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检验结果的分级JB/T5943-1991 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JB/T6963-1993 钢制件焊熔化焊工艺评定JB/T7949-1995 钢结构焊缝外形尺寸3.焊接要求:3.1一般要求:3.1.1 焊接件的制造应符合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技术文件和本标准的规定;3.1.2 焊工和焊接检验、试验人员应经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承担相应的工作;3.2焊接母材和焊接材料的要求:3.2.1用于焊接的母材(钢板、型钢、钢管等)和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焊剂)应有生产厂家质量保准书。
其材质、规格、尺寸应符合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规定并经质检部门验收合格。
材料代用,应办理代用手续。
焊接母材和焊接材料的化学成分如下:表1Q235A碳素结构钢的化学成分表2不锈钢的化学成分表3 不锈钢焊接材料焊缝金属的主要成分3.2.2焊接材料的选用:依据材料类型和机械性能,对于碳素结构钢Q235A焊接材料选用焊条牌号为J422;对于SS304、1Cr18Ni9Ti不锈钢焊接材料选用焊条牌号为A132;对于SS304L不锈钢焊接材料选用焊条牌号为A002;3.2.3CO2的纯度应≥99.5%(体积法),含水量≤0.005%(重量法),当气体压力低于1MPa时,不能继续使用;3.2.4焊接材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处,防止污染锈蚀。
焊接技术标准规范范本
![焊接技术标准规范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7808f1837cd184254b3535a9.png)
焊接技术标准规范1范围1.1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电子电气产品焊接用材料和导线与接线端子、印制电路板组装件等的焊接要求以及质量保证措施。
1.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电子电气产品的焊接和检验。
2引用文件GB 3131-88锡铅焊料GB 9491-88锡焊用液态焊剂(松香基)QJ 3012-98电子电气产品元器件通孔安装技术要求QJ 165A-95电子电气产品安装通用技术要求QJ 2711-95静电放电敏感器件安装工艺技术要求3定义3. 1 MELF metal electrode leadless faceMELF是指焊有金属电极端面,作端面焊接的元器件。
4 一般要求4. 1环境要求4.1.1环境条件按QJ 165A中3. 1. 4条要求执行。
4.1.2焊接场所所需工具及设备应保持清洁整齐。
在焊接工位上应及时清除多余物(导线断头、焊料球、残留焊料等)。
禁止在焊接工位上饮食;禁止在工位上有化妆品以及与生产操作无关的东西。
4. 2工具、设备及人员要求4. 2. 1工具电烙铁应为温控型的,烙铁头空焊温度应保持在预选温度的士5. 5℃之内,烙铁头的形状应符合焊接空间要求,并保证良好的接地。
4. 2. 2设备4. 2. 2. 1波峰焊设备波峰焊设备(包括焊剂装置、预热装置、焊槽)焊接前应能将印制板组装件预热到120℃以内,在整个焊接过程中,焊料槽焊接温度的控制精度应维持在士5.5℃,并具有排气系统。
4.2.2.2再流焊设备再流焊设备应可将焊接表面迅速加热,并能在连续焊接操作时,迅速加热到预定温度的士6℃范围内。
加热源不应引起印制电路板或元器件的损坏,也不应在加热源与被焊金属直接接触时污染焊料。
再流焊设备包括采用平行等距电阻加热、短路棒电阻加热、热风加热、红外线加热、激光加热装置或非电烙铁热传导焊接的设备。
4. 2. 3人员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熟悉本标准及相关工艺的规定,具有判别焊点合格或不合格的能力,并经考核合格上岗。
焊接技术标准规范标准
![焊接技术标准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d0ff78b49649b6648d747e0.png)
1围1.1主题容本标准规定了电子电气产品焊接用材料和导线与接线端子、印制电路板组装件等的焊接要求以及质量保证措施。
1. 2适用围本标准适用于电子电气产品的焊接和检验。
2引用文件GB 3131-88锡铅焊料GB 9491-88锡焊用液态焊剂(松香基)QJ 3012-98电子电气产品元器件通孔安装技术要求QJ 165A-95电子电气产品安装通用技术要求QJ 2711-95静电放电敏感器件安装工艺技术要求3定义3. 1 MELF metal electrode leadless faceMELF是指焊有金属电极端面,作端面焊接的元器件。
4 一般要求4. 1环境要求4.1.1环境条件按QJ 165A中3. 1. 4条要求执行。
4.1.2焊接场所所需工具及设备应保持清洁整齐。
在焊接工位上应及时清除多余物(导线断头、焊料球、残留焊料等)。
禁止在焊接工位上饮食;禁止在工位上有化妆品以及与生产操作无关的东西。
4. 2工具、设备及人员要求4. 2. 1工具电烙铁应为温控型的,烙铁头空焊温度应保持在预选温度的士5. 5℃之,烙铁头的形状应符合焊接空间要求,并保证良好的接地。
4. 2. 2设备4. 2. 2. 1波峰焊设备波峰焊设备(包括焊剂装置、预热装置、焊槽)焊接前应能将印制板组装件预热到120℃以,在整个焊接过程中,焊料槽焊接温度的控制精度应维持在士5.5℃,并具有排气系统。
4.2.2.2再流焊设备再流焊设备应可将焊接表面迅速加热,并能在连续焊接操作时,迅速加热到预定温度的士6℃围。
加热源不应引起印制电路板或元器件的损坏,也不应在加热源与被焊金属直接接触时污染焊料。
再流焊设备包括采用平行等距电阻加热、短路棒电阻加热、热风加热、红外线加热、激光加热装置或非电烙铁热传导焊接的设备。
4. 2. 3人员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熟悉本标准及相关工艺的规定,具有判别焊点合格或不合格的能力,并经考核合格上岗。
4. 3焊点4. 3. 1外观4.3.1.1 焊点表面应无气孔、非晶态,以及有连续良好的润湿。
焊接标准规范及工艺标准
![焊接标准规范及工艺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8ee8a3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1.png)
焊接标准规范及工艺标准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方法,它在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焊接标准规范和工艺标准。
本文将对焊接标准规范及工艺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广大焊接工作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首先,焊接标准规范是制定和执行焊接标准的依据,它包括了焊接材料、设备、工艺、质量要求等方面的规定。
在焊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
例如,焊接材料的选择必须符合标准规范的要求,焊接设备必须符合安全标准,焊接工艺必须符合操作规程,焊接质量必须符合检验标准。
只有严格遵守标准规范,才能够保证焊接质量达到预期要求。
其次,焊接工艺标准是指在具体的焊接作业中,根据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接位置等因素所制定的操作规程。
焊接工艺标准的制定旨在提高焊接效率、降低焊接成本、保证焊接质量。
在实际的焊接作业中,焊工必须严格按照工艺标准进行操作,包括焊接前的准备工作、焊接过程中的操作要点、焊接后的处理措施等。
只有严格执行工艺标准,才能够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焊接标准规范和工艺标准对于焊接质量的保证至关重要。
焊接工作者必须深入理解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
只有如此,才能够在实际的焊接作业中做到安全、高效、优质的焊接,为工业生产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实际的焊接作业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严格按照焊接标准规范和工艺标准进行操作,不得随意变更或忽视相关规定。
其次,要加强对焊接材料、设备、工艺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的状态。
最后,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焊接经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做到心中有数,熟练掌握焊接技术。
总之,焊接标准规范及工艺标准对于焊接质量的保证至关重要,我们必须深入理解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为工业生产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点焊焊接规范标准最新版
![点焊焊接规范标准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0a625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6.png)
点焊焊接规范标准最新版点焊焊接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金属连接的工艺,其规范标准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
以下是最新版的点焊焊接规范标准概述:1. 引言点焊焊接规范标准旨在确保焊接过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一致性。
本规范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的点焊焊接工艺,包括但不限于钢、铝、铜及其合金。
2. 材料要求- 材料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 材料表面应清洁,无油污、锈蚀或其它污染物。
3. 设备要求- 点焊机应具备稳定的电流和电压输出,且能够根据材料特性调整焊接参数。
- 电极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磨性,且应定期检查和维护。
4. 焊接参数- 焊接电流:根据材料厚度和类型选择适当的电流值。
- 焊接时间:根据材料特性和焊接要求确定。
- 电极压力:确保足够的压力以形成良好的焊点,但避免对材料造成损伤。
5. 焊接过程控制- 焊接前应进行试焊,以确定最佳的焊接参数。
- 焊接过程中应实时监控焊接质量,包括焊点的外观和尺寸。
- 焊接后应对焊点进行无损检测,如超声波检测或X射线检测。
6. 质量标准- 焊点应均匀、无裂纹、无气孔、无夹杂。
- 焊点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包括焊点直径和焊点高度。
7. 安全与环保要求- 焊接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手套和工作服。
- 焊接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以减少有害气体和粉尘的产生。
8. 记录与追溯- 焊接过程中的所有参数和检测结果应详细记录。
- 焊接产品应有可追溯性,包括焊接日期、操作人员和焊接批次。
9. 维护与校准- 定期对焊接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以确保焊接质量。
10. 结语点焊焊接规范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提高焊接工艺的质量和可靠性。
遵守这些标准不仅能够保证产品的性能,还能提升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概述,具体实施时应参考最新的国家或国际标准,如ISO、AWS等,并结合实际生产条件进行适当调整。
焊接技术标准规范
![焊接技术标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11e96ae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f.png)
焊接技术标准规范焊接技术在工程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在建筑、制造、航空航天等众多行业中,焊接都是常见的连接方式。
为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性,制定和遵守焊接技术标准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焊接技术标准规范的重要性、内容要点及应用。
一、焊接技术标准规范的重要性焊接技术标准规范的制定和遵守对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性起到关键作用。
以下是焊接技术标准规范的几个重要方面:1. 确定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的选择对焊缝的质量和强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标准规范对于材料的选择、焊接方法的规定和使用方面的禁止等进行了规范,以确保焊接的质量和安全。
2. 确保焊接质量:焊接技术标准规范详细规定了焊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和工艺要求,以确保焊接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只有按照规范进行焊接,才能保证焊缝的强度、密封性和耐腐蚀性等方面的要求。
3. 保障焊接安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强光和废气等对人员和环境都存在一定的危害。
通过遵守焊接技术标准规范中的安全要求,可以有效地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保障焊接工人的人身安全和环境的卫生。
二、焊接技术标准规范的主要内容焊接技术标准规范通常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 材料规范:焊接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要求,包括焊条、焊丝、焊剂等焊接辅助材料的种类、牌号、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等方面的规定。
2. 焊接方法和工艺规范:焊接方法和工艺对焊缝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标准规范中会详细说明不同材料和焊接类型的最佳焊接方法和工艺参数。
3. 检测和评定标准:焊接质量的检测和评定对于确保焊接结构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标准规范中会规定焊缝的检测方法、评定标准和接受标准等,以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4. 安全和环境要求:焊接过程中的安全和环境要求十分重要。
标准规范中会包括焊接工作的人身安全要求、焊接现场的通风要求、工具设备的安全要求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焊接过程中的安全和环境卫生。
5. 基本术语和定义:为了确保标准规范的准确理解和适用,常常会在规范中附带一份基本术语和定义表,对一些常见的术语和概念进行解释和说明。
焊接技术标准规范标准
![焊接技术标准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4751d46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2.png)
焊接技术标准规范标准焊接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工业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在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性能,制定了一系列焊接技术标准规范。
本文将从焊接材料、焊接工艺和焊接质量控制等方面,对焊接技术标准规范进行探讨。
1.焊接材料焊接材料是焊接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焊接技术标准规范要求焊接材料必须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首先,焊接材料的合金成分和机械性能必须满足使用要求,这可以通过材料化学成分分析和机械性能测试来检验。
其次,焊接材料的质量必须稳定可靠,不能存在明显的缺陷,这需要进行焊接材料的质量检查和控制。
最后,焊接材料的存储和保管也需要符合相关标准规范,避免受潮、氧化等情况影响焊接质量。
2.焊接工艺焊接工艺是指焊接过程中实施的方法和措施。
焊接技术标准规范要求焊接工艺必须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性能。
首先,焊接工艺必须合理稳定,能够满足焊接要求,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焊接方法和参数。
其次,焊接工艺必须符合安全要求,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保证焊接操作人员的安全。
最后,焊接工艺还要求进行相关记录和文件的书写和保存,以便日后追溯和查阅。
3.焊接质量控制焊接质量控制是焊接技术标准规范的核心要素之一。
焊接接头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焊接技术标准规范对焊接质量控制提出了严格要求。
首先,焊接接头的尺寸和形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这需要进行相关尺寸检测和几何形状检查。
其次,焊接接头的焊缝质量必须合格,不能存在明显的焊接缺陷,这需要进行焊缝外观检查和焊接缺陷探伤。
最后,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性能测试,以确保焊接接头满足使用要求。
总结:焊接技术标准规范对焊接技术的合理实施和质量控制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合理选择和控制焊接材料,选择适合的焊接工艺参数,并进行严格的焊接质量控制,都能够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和性能。
在实际生产中,根据不同行业的要求,还有一系列相关的焊接技术标准规范可以参考,以确保焊接质量,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不锈钢焊接技术相关标准及要求
![不锈钢焊接技术相关标准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2703a53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d2.png)
不锈钢焊接技术相关标准及要求
一、焊接规范
1.焊接方法:不锈钢焊接应采用钨极氩弧焊(GTAW)、熔化极氩弧焊
(GMAW)或气体保护焊(GPW)。
2.焊接材料:根据母材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和抗腐蚀性能选择合适的焊接
材料。
3.焊接设备:应使用性能稳定、适合现场操作的焊接设备。
4.焊接参数:根据焊接材料、母材厚度、接头形式等因素,确定合适的焊接
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
二、焊前准备
1.坡口制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并制备出合适的坡口形式。
2.清理:焊前应清除焊接区域的油污、锈迹等杂质,确保焊接质量。
3.定位:根据焊接材料和母材的厚度,选择合适的引弧板和熄弧板,确保焊
接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三、焊接过程
1.引弧:采用引弧板或手工引弧,确保电弧稳定。
2.焊接:采用合适的焊接速度和电流,保持稳定的焊接质量。
3.收弧:采用熄弧板或手动收弧,确保焊缝收尾良好。
4.检验:焊接完成后,对焊缝进行外观和无损检测,确保焊缝质量符合要求。
四、焊后处理
1.清理:清除焊缝表面的杂质和药皮等残留物。
2.热处理:根据母材的材质和设计要求,进行适当的热处理,以消除焊接应
力并改善焊缝性能。
3.无损检测:对焊缝进行射线探伤、超声波检测等无损检测方法,确保焊缝
内部质量。
4.防腐处理:对不锈钢焊缝进行酸洗、钝化等防腐处理,提高其抗腐蚀性能。
5.质量检验:对完成的焊接部位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
准。
焊接技术要求 标准
![焊接技术要求 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623766d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6c.png)
焊接技术的要求和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焊接材料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焊接技术要求和标准的示例:
1. 焊接质量:焊缝应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密封性能,焊接缺陷如气孔、裂纹和夹渣等应尽量避免。
2. 焊接工艺:根据所需的焊接材料和工件类型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和工艺参数,包括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预热温度等。
3. 材料选择:根据焊接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和填充材料,确保焊接后的连接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4. 检测和评估:进行焊接缺陷的无损检测,如X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和磁粉检测等,以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5. 焊接接头设计:合理设计焊接接头的形状和尺寸,以提高焊接强度和疲劳寿命。
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和焊接材料,国际、国家和行业都制定了相关的焊接标准和规范,如美国焊接协会(AWS)的标准、
欧洲焊接标准(EN标准)、中国焊接标准(GB/T标准)等。
这些标准提供了具体的焊接要求和评估方法,帮助保证焊接质量和安全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相应的标准进行操作和检测。
焊接安全技术操作规范标准
![焊接安全技术操作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7e36648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1a.png)
焊接安全技术操作规范标准1. 引言焊接是一项常见的工艺,在许多工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焊接涉及高温、电流和金属材料等危险因素,必须严格遵守焊接安全技术操作规范标准,以保障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2. 基本安全要求(1) 操作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培训和指导,了解焊接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2) 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焊接头盔、耐火手套、防火服、安全鞋等。
(3) 焊接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状态。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维修。
(4) 工作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以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如有必要,应使用抽风设备或戴上防毒面具。
3. 焊接材料管理(1) 所使用的焊接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并且储存于干燥、通风、防火的环境中,远离易燃物品。
(2) 焊接材料的储存区域和储存方式应符合安全操作要求,避免堆放过高或过于密集。
(3) 焊接材料应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搬运,严禁人力搬动过重或过高的材料。
4. 焊接设备操作规范(1) 在进行焊接操作前,应检查焊接设备的接地是否良好,电缆是否损坏,以及电弧焊枪是否正常工作。
(2) 在使用电弧焊时,应使用防护盾牌或屏蔽罩,以防止眼睛受到强光照射和焊渣的飞溅。
(3) 焊接设备应安装在稳定的工作台上,并且焊接区域周围应保持整洁,清除杂物和易燃物。
(4) 在进行气体保护焊时,应确保气体流量和气体类型符合焊接要求。
使用过的气瓶应妥善存放,避免暴露在高温或火源附近。
5. 焊接作业注意事项(1) 在进行焊接操作时,应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
如有可燃物品或易燃气体存在,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2) 在焊接过程中,应保持专注,并避免分散注意力。
焊接操作人员应集中精力,确保焊接质量和个人安全。
(3) 在焊接过程中,不得擅自将焊接设备调整到超过推荐工作电流和电压的范围。
(4) 焊接结束后,应关闭电源和气源,并进行必要的收尾工作,如清理工作台、存放焊接材料等。
手工焊接技术要求规范
![手工焊接技术要求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58e882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5c.png)
手工焊接技术要求规范手工焊接作为一种传统的金属连接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制造领域。
为了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性,手工焊接技术要求必须符合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手工焊接的技术要求规范,并详细阐述焊接准备、焊接过程和焊接后的质量控制措施。
一、焊接准备在进行手工焊接前,必须进行焊接准备工作,包括材料准备、设备准备和环境准备。
1. 材料准备焊接所需的金属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过必要的预处理,如去除表面氧化物、油污和杂质等。
焊缝的尺寸和形状必须与设计要求一致。
2. 设备准备手工焊接必须使用合适的焊接设备,包括焊枪、焊条、电源和焊接保护措施等。
焊接设备必须经过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工作和安全操作。
3. 环境准备焊接环境必须满足安全和卫生要求。
通风良好的工作区域能够有效排除焊接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雾。
焊接场所必须远离易燃和易爆物品,以防止事故发生。
二、焊接过程手工焊接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包括焊前检查、型合、焊接和焊后处理。
1. 焊前检查在进行焊接前,必须对焊接材料、焊缝和焊接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焊接要求和设计标准。
同时,还需要对焊工进行培训和技能评估,以确保其具备进行焊接的资质和技术能力。
2. 型合焊接前必须对要连接的金属材料进行型合,即对焊缝进行加工和准备。
型合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包括焊缝的形状、尺寸和几何形态等。
3. 焊接在进行焊接时,焊工必须按照焊接工艺规程进行操作。
焊接电流、电压和时间等参数必须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保证焊接强度和质量。
焊工必须熟练掌握焊接技术和操作要领,确保焊接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4. 焊后处理焊接完成后,必须进行焊后处理,包括焊渣清除、焊缝清洁和表面处理等。
焊接产生的渣滓和氧化物必须彻底清除,以免影响焊缝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三、质量控制措施为了保证手工焊接质量,必须采取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
1. 检验和检测进行焊接后,必须对焊缝进行检验和检测,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和无损检测等。
通过对焊缝质量的检验和检测,可以确保焊接结果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焊接技术要求 标准
![焊接技术要求 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3bb5376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9f.png)
焊接技术要求标准焊接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方法,它在工程和制造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为了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性,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焊接技术要求标准。
这些标准覆盖了从焊接前的准备工作到焊接过程中的操作,再到焊接后的检验和评估,旨在促进焊接技术的不断提高,确保焊接质量符合工程要求,保障设备和结构的安全性。
以下将对焊接技术要求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一、焊接前的准备工作1. 材料准备在进行焊接前,首先需对焊接材料进行准备工作。
这包括检查焊接材料的质量、规格和表面状态,例如检查焊条、焊丝等焊接材料的外观质量,确保没有明显的缺陷,同时要确保焊接材料的规格符合设计要求,表面清洁度符合要求。
2. 设备准备焊接设备的准备也是焊接前的重要工作。
对于手工焊接来说,焊机、焊枪等设备要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对于自动化焊接来说,焊接设备的设置、校准和调试也是关键的准备环节。
3. 焊接工艺准备在进行焊接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包括焊接方法、焊接参数等。
焊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焊接工艺规范、制定焊接工艺文件,确保焊接过程中的参数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
二、焊接过程中的操作1. 操作规范在进行焊接操作时,操作人员需要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
这包括焊接人员的资质要求、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等。
焊接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和合格考核,具备相关技能和操作经验,才能进行焊接操作。
2. 安全措施焊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也是焊接技术要求的重要部分。
焊接作业需要采取防火、防爆、防毒、防电击等一系列安全措施,确保作业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3. 质量控制焊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保障焊接质量的关键。
监控焊接参数、检验焊接质量、记录焊接过程等控制措施是焊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三、焊接后的检验和评估1. 非破坏检测对焊缝进行非破坏检测是评估焊接质量的重要手段。
采用X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等方法,对焊缝进行全面检测,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焊接技术标准规范汇总
![焊接技术标准规范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986de9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f.png)
焊接技术标准规范汇总焊接是一项重要的工艺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工程领域。
为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各国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焊接技术标准规范。
本文将对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汇总和介绍,以供参考。
一、美国焊接标准规范1. AWS D1.1:结构焊接规范该标准规定了在结构工程中进行焊接的要求,包括材料的选择、表面处理、接头设计、焊接过程控制等内容,适用于钢结构、铝结构和不锈钢结构。
2. AWS D1.2:铝合金焊接规范该标准针对铝合金的焊接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合金的选择、预热处理、焊接方法和检验要求等,适用于铝合金焊接工程。
3. AWS D1.3:钢结构焊接规范该标准规定了在钢结构工程中进行焊接的要求,包括材料的选择、预热处理、接头设计、焊接过程控制等内容,适用于钢结构焊接工程。
二、欧洲焊接标准规范1. EN ISO 5817:焊缝质量评定规范该标准规定了焊接缺陷的分类和评定标准,包括焊缝的几何形状、尺寸和焊缝质量等级的评定,适用于各种材料的焊接。
2. EN ISO 3834:焊接质量管理规范该标准规定了焊接质量管理的要求,包括焊接工艺的准备、操作规程的制定和焊接人员的培训等内容,适用于焊接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认证。
3. EN 1090:钢结构焊接规范该标准规定了钢结构焊接的要求,包括钢材的分类、焊接工艺的选择和接头的设计等内容,适用于钢结构焊接工程。
三、中国焊接标准规范1. GB 50661-2011:压力容器焊接质量控制规范该标准规定了压力容器焊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焊接人员的资质、焊接工艺的选择和检验方法的要求等。
2. GB/T 50282-2017:工业管道工程焊接技术规程该标准规定了工业管道工程焊接的要求,包括材料的选择、预热温度的控制和焊接接头的设计等内容,适用于各种工业管道的焊接工程。
3. JB/T 4730.4-2005:焊接接头无损检测规程该标准规定了焊接接头无损检测的方法和要求,包括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和磁粉检测等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
国标焊接技术要求
![国标焊接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544a9970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c.png)
国标焊接技术要求国标焊接技术要求是指在国家标准体系下对焊接工艺、焊接材料和焊接接头进行规范的技术要求。
焊接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连接方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
为了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国标对焊接技术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焊接工艺要求国标对焊接工艺的要求主要包括焊接方法、预热温度、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等方面。
不同材料和接头类型的焊接,要求采用适当的焊接方法,如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埋弧焊等。
同时,根据材料的特性,国标规定了预热温度、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的范围,以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
二、焊接材料要求焊接材料是指在焊接过程中与被焊接材料相结合的材料,主要包括焊接电极、焊丝等。
国标对焊接材料的要求包括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和特殊性能等方面。
焊接材料的化学成分应符合标准规定,以保证焊接接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焊接材料的机械性能要求也十分重要,如抗拉强度、冲击韧性等指标应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
三、焊接接头要求焊接接头是指焊接连接的部位,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焊接件的可靠性。
国标对焊接接头的要求主要包括接头形状、尺寸、焊接缺陷等方面。
接头的形状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且要求焊接表面平整光滑,无裂纹、气孔和夹杂物等焊接缺陷。
四、焊接质量检验要求为了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国标对焊接质量进行了详细的检验要求。
焊接质量检验主要包括外观质量检验、焊缝尺寸检验、焊缝外部缺陷检验和焊缝内部缺陷检验等方面。
国标规定了相应的检验方法和标准,以确保焊接接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总结起来,国标焊接技术要求对焊接工艺、焊接材料、焊接接头和焊接质量检验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只有在严格遵守国标要求的前提下,才能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
因此,在进行焊接工作时,焊接人员应认真学习和理解国标要求,并按照规定进行焊接操作,以确保焊接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焊接技术标准规范讲解
![焊接技术标准规范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49c3219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43.png)
焊接技术标准规范讲解焊接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工艺,在制造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性,各行业制定了相应的焊接技术标准规范。
本文将对焊接技术标准规范进行详细的讲解,包括焊接前准备、焊接参数、焊接材料以及焊接质量检测等方面内容。
一、焊接前准备在进行焊接工作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焊接操作的顺利进行。
首先要检查焊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还需检查焊工的资质和证件是否齐全。
此外,对于钢结构、管道和容器等焊接对象,还需要进行预处理,如清洁焊接表面、除去氧化物或油污,并进行相应的预热处理。
二、焊接参数焊接参数是指进行焊接时所采用的电流、电压、焊接速度和焊接温度等参数。
根据不同的焊接对象和要求,焊接参数会有所差异。
在选择焊接参数时,需要根据焊接材料的种类、厚度和焊缝类型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调整。
合适的焊接参数可以确保焊接质量,避免焊接缺陷的产生。
三、焊接材料焊接材料是焊接过程中所需的金属材料,包括焊接电极、焊丝和焊剂等。
钢结构焊接常用焊条,焊接碳钢常用CO2气体保护焊丝,焊接不锈钢常用氩弧焊丝。
在选择焊接材料时,要根据焊接要求和焊接对象来确定。
同时,还需关注焊接材料的质量,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四、焊接质量检测焊接完成后,需要对焊缝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焊接工艺和焊接质量的合格性。
常用的焊接质量检测方法包括目视检测、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和磁粉检测等。
通过这些检测方法,可以发现焊接缺陷,如气孔、裂纹和夹杂等,并进行相应的修补或重新焊接。
五、焊接安全焊接作业涉及高温和高能源,因此焊接安全至关重要。
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应穿戴防护设备,如焊接面具、耳塞、手套和服装等。
同时,要确保焊接作业场所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的积聚。
并且,要对焊接设备和电源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保证其安全稳定的运行。
六、焊接技术标准规范的意义焊接技术标准规范的制定有助于规范焊接作业,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
它们为焊接工作者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减少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提高了焊接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焊接技术标准规范标准[详]
![焊接技术标准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66fa1cbb02d276a201292e06.png)
1.1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电子电气产品焊接用材料和导线与接线端子、印制电路板组装件等的焊接要求以及质量保证措施。
1.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电子电气产品的焊接和检验。
2引用文件GB 3131-88锡铅焊料GB 9491-88锡焊用液态焊剂(松香基)QJ 3012-98电子电气产品元器件通孔安装技术要求QJ 165A-95电子电气产品安装通用技术要求QJ 2711-95静电放电敏感器件安装工艺技术要求3定义3. 1 MELF metal electrode leadless faceMELF是指焊有金属电极端面,作端面焊接的元器件。
4 一般要求4. 1环境要求4.1.1环境条件按QJ 165A中3. 1. 4条要求执行。
4.1.2焊接场所所需工具及设备应保持清洁整齐。
在焊接工位上应及时清除多余物(导线断头、焊料球、残留焊料等)。
禁止在焊接工位上饮食;禁止在工位上有化妆品以及与生产操作无关的东西。
4. 2工具、设备及人员要求4. 2. 1工具电烙铁应为温控型的,烙铁头空焊温度应保持在预选温度的士 5. 5℃之内,烙铁头的形状应符合焊接空间要求,并保证良好的接地。
4. 2. 2设备4. 2. 2. 1波峰焊设备波峰焊设备(包括焊剂装置、预热装置、焊槽)焊接前应能将印制板组装件预热到120℃以内,在整个焊接过程中,焊料槽焊接温度的控制精度应维持在士5.5℃,并具有排气系统。
4.2.2.2再流焊设备再流焊设备应可将焊接表面迅速加热,并能在连续焊接操作时,迅速加热到预定温度的士6℃范围内。
加热源不应引起印制电路板或元器件的损坏,也不应在加热源与被焊金属直接接触时污染焊料。
再流焊设备包括采用平行等距电阻加热、短路棒电阻加热、热风加热、红外线加热、激光加热装置或非电烙铁热传导焊接的设备。
4. 2. 3人员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熟悉本标准及相关工艺的规定,具有判别焊点合格或不合格的能力,并经考核合格上岗。
4. 3焊点4. 3. 1外观4.3.1.1 焊点表面应无气孔、非晶态,以及有连续良好的润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范围1.1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电子电气产品焊接用材料和导线与接线端子、印制电路板组装件等的焊接要求以及质量保证措施。
1.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电子电气产品的焊接和检验。
2引用文件GB 3131-88锡铅焊料GB 9491-88锡焊用液态焊剂(松香基)QJ 3012-98电子电气产品元器件通孔安装技术要求QJ 165A-95电子电气产品安装通用技术要求QJ 2711-95静电放电敏感器件安装工艺技术要求3定义3. 1 MELF metal electrode leadless faceMELF是指焊有金属电极端面,作端面焊接的元器件。
4 一般要求4. 1环境要求4.1.1环境条件按QJ 165A中3. 1. 4条要求执行。
4.1.2焊接场所所需工具及设备应保持清洁整齐。
在焊接工位上应及时清除多余物(导线断头、焊料球、残留焊料等)。
禁止在焊接工位上饮食;禁止在工位上有化妆品以及与生产操作无关的东西。
4. 2工具、设备及人员要求4. 2. 1工具电烙铁应为温控型的,烙铁头空焊温度应保持在预选温度的士5. 5℃之内,烙铁头的形状应符合焊接空间要求,并保证良好的接地。
4. 2. 2设备4. 2. 2. 1波峰焊设备波峰焊设备(包括焊剂装置、预热装置、焊槽)焊接前应能将印制板组装件预热到120℃以内,在整个焊接过程中,焊料槽焊接温度的控制精度应维持在士5.5℃,并具有排气系统。
4.2.2.2再流焊设备再流焊设备应可将焊接表面迅速加热,并能在连续焊接操作时,迅速加热到预定温度的士6℃范围内。
加热源不应引起印制电路板或元器件的损坏,也不应在加热源与被焊金属直接接触时污染焊料。
再流焊设备包括采用平行等距电阻加热、短路棒电阻加热、热风加热、红外线加热、激光加热装置或非电烙铁热传导焊接的设备。
4. 2. 3人员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熟悉本标准及相关工艺的规定,具有判别焊点合格或不合格的能力,并经考核合格上岗。
4. 3焊点4. 3. 1外观4.3.1.1 焊点表面应无气孔、非晶态,以及有连续良好的润湿。
焊点不应露出基底金属、不应有锐边、拉尖、焊剂残渣以及夹杂。
与邻近导电通路之间焊料不应出现拉丝、桥接等现象。
4. 3. 1. 2当存在下列情况时焊点外表呈暗灰色是允许的。
a. 焊点焊接采用的不是HLSn60Pb焊料;b. 焊接部件为镀金或镀银;c. 焊点冷却速度缓慢(例如:热容量大的组装件经波峰焊或汽相焊之后),但不应有过热、过冷或受扰动的焊点。
4. 3. 2裂纹和气泡焊点的焊料与焊接部位间不应有裂纹、裂缝、裂口或隙缝。
气泡或气孔若与最小允许焊料量同时发生,则为不合格。
4. 3. 3润湿及焊缝焊料应润湿全部焊接部位的表面,并围绕焊点四周形成焊缝。
焊料润湿不良或润湿不完全,不应超出焊点四周10%焊料不应收缩成融滴或融球。
4. 3. 4焊料覆盖面焊料量应覆盖全部焊接部位,但焊料中导线的轮廓应可辨认。
4. 3. 5热缩焊焊点热缩焊装置形成的焊点其焊缝及焊接部件应清晰可见,焊料环应熔融,焊料沿引线流动,外部套管可以变色,但应可见焊区套管外的导线绝缘层,除轻微变色外,不应受损。
4. 4印制电路板组装件4. 4. 1导电体脱离基板焊接后,从印制电路板面至焊盘外侧下部边缘最大允许上翘距离,应为焊区或焊盘的厚度(高度)。
4.4.2组装件的清洁组装件焊接后应清除杂质(焊剂残渣、绝缘层残渣等)。
4. 5 热膨胀系数失配补偿元器件安装工艺或印制电路板设计,应能补偿元器件与印制电路板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失配,安装工艺的补偿应限于元器件引线、元器件的特殊安装以及常规焊点。
禁止设计特殊的焊点外形作部分热膨胀系数失配补偿之用。
无引线元器件不应在槽形而和焊盘之间使用多余的内连线连接,无引线芯片载体仅底部端接时最小焊点高度一般为0. 2mm 。
4. 6 互连线的焊接点组装件间的互连线,应焊接在金属化孔或接线端上。
不应采用另加绝缘套管的镀锡裸线。
4. 7 表面安装的焊接手工焊接表面贴装多引线元器件时,应使用对角线方法依次焊接引线,最小焊接长度为1 ~ 2mm 。
4. 8 焊接温度、时间4. 8. 1 手工焊接温度一般应设定在260~300℃范围之内,焊接时间一般不大于水,对热敏元器件、片状元器件不超过2s,若在规定时间未完成焊接,应待焊点冷却后再复焊,非修复性复焊不得超过2次。
4. 8. 2 波峰焊机焊槽内温度应控制在250士5℃范围,焊接时间为3 ~3. 5s 。
4. 8. 3 再流焊焊接温度、时间按有关文件规定。
4. 9通孔充填焊料的要求对有引线或导线擂入的金属化孔充填焊料时,焊料只能从焊接面一侧流入小孔内的另一侧。
5详细要求5. 1焊接准备5. 1. 1 被焊导电体表面在焊接操作前应进行清洁处理。
5. 1. 2 导线、引线与接线端子在焊接前,应使用机械方法将其固定,防止导线、引线在端子上移动。
5. 1. 3 对镀金的元器件应经搪锡处理(高频器件、微电路除外)。
5. 1. 4 元器件安装应按QJ 3012要求执行。
5. 2 焊接材料5. 2. 1焊料应采用符合GB 3131的焊料制品HLSn60Pb或HLSn63Pb ,焊料外形任选,带芯焊料的焊剂应为R型或RM A型。
5. 2. 2 膏状焊料选用时应考虑焊料粉的颗粒形状、粘性、印刷性能、分解温度等技术指标,对焊料粉的氧化物应有控制。
5. 2. 3 焊剂应采用符合GB 9491的R型或RMA型松脂剂液体焊剂。
导线电缆焊接不应使用RA 型焊剂,其它场合使用RA型焊剂时应得到有关部门批准。
5. 3 焊接5. 3. 1导线、引线与接线端子的焊接5.3.1. 1 导线、引线与接线端的缠绕导线、引线在接线端子上缠绕最少为3/4圈,但不得超过一圈。
如图1所示。
对于直径小于0. 3mm的导线,最多可缠绕3圈。
5. 3. 1. 2 导线、引线最大截面积导线、引线与接线端连接部位的截面积,不应超过接线端子接线孔的截面积。
5. 3. 1. 3 接线端最多焊点数每个接线端子一般不应有三个以上的焊点。
5. 3. 1. 4 绝缘层间隙焊点焊料与导线的绝缘层间隙:a.最小间隙:绝缘层可紧靠焊料,但不能嵌入焊料,绝缘层不能熔融,烧焦或缩直径;b. 最大间隙:为两倍导线直径或1. 6mm。
5.3.1.5 导线、引线与接线端子的焊接焊料应在导线与接线端接触部分形成焊缝,焊料不应掩盖导线的轮廓,对槽形接线端,焊料可以充满焊槽。
如图2所示。
5.3.1.6 导线、引线与焊杯的焊接不应有超过=根的导线插人焊杯,多股芯线保持整齐,不应折断,并全部插入焊杯的底部,焊缝沿接触表面形成,焊料应润湿焊杯整个内侧,并至少充满杯口的75%,如图3、4所示。
5. 3. 2 印制电路板组装件的焊接5. 3. 2. 1 通孔焊接5. 3. 2. 1. 1引线或导线插装用孔对有引线或导线插入的金属化孔,通孔应充填焊料.焊料应从印制电路板一侧连续流到另一侧的元器件面,并覆盖焊盘面积的90%以上,焊料允许凹缩进孔内,凹缩量如图5所示。
5. 3. 2. 1. 2 引线弯曲半径部位的焊料正常的润湿,焊料应在元器件引线弯曲成形部位,但弯曲半径应暴露,焊料沿引线润湿如图6所示。
5.3.2.1.3 导线界面连接作为界面连接的单股镀锡铜线穿过通孔弯钩,弯钩要求应符合元器件引线弯钩要求,并与印制电路板两面的焊盘焊接。
如图7所示。
5. 3. 2. 1. 4 非支承孔合格焊点焊料与被焊表面应有小于90°的接触角。
5. 3. 2. 1. 5 无引线或导线插装的金属化孔这种通孔可不填充焊料。
当需填充焊料时焊料塞应满足图5所示的要求。
5. 3. 2. 2 表面安装焊接5. 3. 2. 2. 1 片状元器件的焊缝芯片在焊盘上面应75%以上的金属端帽覆盖,并有一条焊缝,焊缝向元器件端面上方延伸,高度为25%或1.0mm。
侧面不需要焊缝,焊料对元器件和焊料对焊盘的润湿角都应小于90°焊料不能把元器件本体上的非金属化部位包住。
如图8、9、10、11所示。
5. 3. 2. 2. 2 MELF的焊点外形MELF在焊盘上面应有75%以上的金属端帽的宽度和长度覆盖,如图12所示。
焊点应形成一条焊缝,焊缝向MELF侧面上方延伸高度为0. 1mm或25%D(金属端帽直径),如图13所示。
5. 3. 2. 2. 3 无引线槽形元器件上的焊缝无引线芯片载体在焊盘上面应有75%以上的金属化槽面宽度覆盖,并有一条焊缝,焊料垂直上升到外侧槽面的下部边缘,焊料对元器件和焊盘的润湿角都应小于90°,当无引线芯片载体仅有底部端接时,最小的焊点高度一般为0. 2mm,如图14所示。
5. 3. 2. 2. 4 无引线元器件平行度元器件每个端部下面的焊料厚度差异不大于0. 4mm,如图15所示。
5. 3.2.2.5 引线弯曲部位的外形引线的弯曲不应向元器件本体引线封口处延伸,弯曲引线到焊盘的角度大于45°,小于9 0°。
;如图16所示。
5. 3. 2. 2. 6 引线和焊盘的接触最小的接触长度,扁平引线为引线宽度,圆形引线为两倍直径,如图17所示。
侧向外伸趾端外伸应如图17、18所示范围内。
总的外伸量要保持在最小的接触长度,根部不应伸出焊盘,如图19所示。
5. 3. 2. 2.7引线离开焊盘的高度引线最小安装面翘离焊盘表面的最大值,圆形引线为引线直径(D)的一半,扁平或带状引线为引线厚度( T ) 两倍或0. 5mm,最小安装面内各点均应在直径一半或两倍引线高度这个最大间隙内,如图20所示。
最小安装面范围取决于引线接触长度以及引线直径或厚度。
5. 3. 2. 2. 8 最小焊料覆盖面圆形或扁圆形引线上的最小焊缝高度应为引线直径的25%,扁平引线上的最小焊缝高度处应有一条清晰可见的焊缝,该焊缝至少要从焊盘上升到引线侧面50%高处,焊料与引线焊盘等长,引线轮廓在焊料中应可见,如图21所示。
5.3.2.2.9 引线根部焊缝焊料应向引线上弯部延伸,但不能与元器件本体或引线封口接触,根部焊缝在引线根部和焊盘之间应连续不断,并延伸超出弯曲半径,根部不能伸出焊盘。
5. 3. 2. 2. 10 J形和V形引线的焊缝焊盘上应有75%以上的引线宽度覆盖并有一条焊缝,焊缝应向引线侧面上方延伸到引线内表面的高度,焊料不能与元器件封装的底部接触。
焊料沿“J”或“V”的圆弧处形成的焊缝应有一个引线宽度,如图22所示。
5. 3. 2. 2. 11 J形和V形元器件安装的平行度焊接后,元器件与印制电路板之间的间隙不应超过2. 5mm,如图23所示。
5. 4 质量保证措施5. 4. 1 潜在失效的预防5. 4. 1. 1 静电放电焊接时为防止元器件及电子部件的静电损伤,应按QJ 2711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