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脊柱模型及腰椎生物力学

合集下载

脊柱及椎间盘的生物力学分析

脊柱及椎间盘的生物力学分析

脊柱及椎间盘的生物力学分析近年来,脊柱以及椎间盘的损伤与疾病已经成为临床骨科领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临床骨科医师在日常门诊工作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诊断,治疗脊柱与椎间盘系统的疾病,骨科医师就应采用力学的事实,概念,原理和数学,来解释人体正常及异常的解剖生理现象。

因此,生物力学也就成为现代骨科医师必须具备的理论基础。

鉴于此,笔者仅对脊柱及椎间盘的生物力学问题作一浅析,与同道们共同探讨和借鉴。

脊柱系由椎骨,韧带及椎间盘等连结构成的人体中枢支柱。

其结构复杂,且功能较多,又同时具有静力学特点和动力学特点。

正常人的脊柱有7个颈椎,12个胸椎,5个腰椎,五个相互融合的骶椎和3-5个微动的尾椎构成。

除环椎与枢椎的的结构特殊外,其它各椎的形态则大同小异,但在不同部位,其形态和大小也有不同。

腰椎支持整个躯干的重量,所以较为粗大,在成人其横径为 4.5-5厘米,矢径约为3-3.5厘米,厚约2.2-2.5厘米。

胸椎较小,横径约为3-3.5厘米,矢径约为2.5厘米,厚约为2-2.2厘米。

颈椎仅支持头部的重量,所以更为细小,通常横径约为2.5厘米,矢径约为1.5-1.7厘米,厚约为1.5厘米。

椎体主要由松质骨构成,外包以薄层硬质骨,上下边缘有隆起的骨环,称为骺环,椎间盘的软骨板就位于其中,除骶尾椎以外,各椎骨之间均以椎间盘相连。

椎体两侧的椎弓根与椎板相连,椎弓与椎体之间的孔隙形成椎孔,上下椎孔相连形成椎管。

关节突在椎弓根和椎板的移行部,向上下个伸出一对关节突,上关节突起于椎根,下关节突起于椎板。

椎间孔的上下壁是椎根的切迹,其前壁为椎间盘,后方为小关节的关节囊及部分黄韧带。

横突在椎弓的上下关节突发出部的中间,骶骨和尾骨没有横突,第三腰椎横突最长,所受腰肌牵拉最多,常导致腰肌筋膜附着点发生劳损,在临床上成为常见腰痛原因之一。

棘突在椎弓后方正中,上面附着丰厚的背伸肌,形成系列杠杆。

椎间关节:除环枢关节和骶椎外,其余椎体间均以椎间盘相连,椎间盘总数为23个,构成脊柱全长的四分之一。

脊柱运动的生物力学

脊柱运动的生物力学

脊柱疾病和损伤与脊柱受力的异常有明确关系,而康复治疗和预防也需要对脊柱运动的生物力学有清楚的了解。

本文旨在为临床和治疗技术人员提供相关的基础知识。

1、结构特征:脊柱是人体运动的主轴。

由多个椎体、多重关节(椎间“关节”、椎小关节)、众多肌肉和韧带紧紧围绕、生理弯曲,以满足脊柱的坚固性和可动性(柔韧性)。

其活动有三维方向(前后、左右、旋转)和六个自由度(3个平动、3个转动)。

2、位置特征:颈段支撑头颅,重心处于颈部前2/3和后1/3的交界处;胸段重心偏后(胸廓前后径的后1/4),与胸廓共同分解胸以上躯体的重量。

腰段居中,甚至前凸,以支撑体重。

3、解剖特征:(1)椎管:椎骨构成一个可褶曲的有效管腔以容纳延髓和脊髓。

(2)椎骨:由椎体、椎弓、上下关节突、棘突、横突构成。

椎体是椭圆形短扁骨,一圈致密的骨皮质包围海棉状的髓质(松质骨),上下骨皮质中有较厚的软骨板衬垫,边缘由较厚的环形衬板构成。

椎体的骨小梁除按应力线斜行交叉外;还可看到一组从椎体上面向后延伸,至椎弓根水平时呈扇形分布于下关节突与棘突,另一组则从椎体下面向后延伸到椎弓根水平时呈扇形分布于下关节突与棘突。

椎体前缘最薄弱,易于发生压缩性骨折。

横突和棘突作为脊柱肌肉的附着点,是脊柱动态稳定性的基础之一。

(3)椎间盘:内部为髓核,外部为纤维环。

髓核为半液态,由富亲水性的葡萄糖胺酸聚糖的胶状凝胶所组成。

除了下腰椎的髓核位置偏后外,髓核均位于椎间盘的正中。

纤维环为多层致密的结缔组织彼此斜行交织而成,自边缘向心分布,致密的纤维环开始是垂直的,越接近中心越倾斜,到中心接触髓核时,几乎近水平走向,并围绕髓核成椭圆形。

椎间盘受压时,髓核承受75%的压力,其余25%的压力分布到纤维环。

髓核还同时具有稳定脊柱运动的功能,在伸展运动时,上方椎体向后移位,缩减了椎间隙后缘,髓核受挤向前方偏移。

在前屈运动时,正好相反,从而使椎体获得较强的自稳性。

椎间盘总厚度约为脊柱全长的25%。

脊柱生物力学和脊柱基本结构课件

脊柱生物力学和脊柱基本结构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主要内容
1
脊柱结构与组成
2 脊柱力学性能
3 常见脊柱损伤和疾病
4 结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脊脊柱柱系结由多构数椎骨、韧带及
椎间盘等连接构成的人体中 枢支柱。
成人的脊柱有26个椎骨,其中 包括7个颈椎、12个胸椎、5 个腰椎1个骶骨和1个尾(图1), 而骶骨系由5节椎体融合而成, 尾椎也由3-4节椎体构成。
脊柱的基本力学功能包括: ①在各种体位支持头颅与躯 干, 并将其载荷传递至骨盆。 ②使头颅与躯干能够在三维 空间内进行较大范围的生理 活动。 ③保护脊髓以及胸腔、腹腔 和盆腔脏器免受损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椎骨
椎骨主要由松质骨构成, 外层的皮质为 很薄的皮质骨。 每个典型椎骨可分为椎体和椎弓两部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椎间盘
纤维环位于髓核的四周,由胶原纤维及纤维软骨组 成,是椎间盘最主要的维持负重的组织,与上,下 软骨板和脊柱前,后纵韧带紧密相连。层内纤维平 行排列,层间纤维的排列方向则相互交叉,相邻两层 纤维与椎间盘平面的夹角为±30°。
髓核是一种富有弹性的半液体的胶冻状物质,约占 椎间盘切面的50%~60%。可随外界压力改变其位置 和形状。
软骨终板即椎体的上下软骨面,为透明软骨,它构 成椎间盘的上下界,覆盖纤维环及髓核,厚度约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椎间盘
椎间盘的弹性与其含水量的改变有密切关系,当含水 量减少时,其弹性减退。椎间盘在受压的状态下,水 分可通过软骨板外渗,含水量减少,体积也减小,压 力解除后(如夜间睡眠时,水分再次进入椎间盘,含 水量增加,体积也增加。有人观察到成人身长在一昼 夜相差1%,随着年龄的增长,髓核逐渐发生退行性变, 呈脱水状态,弹性减退,因而易受损伤。

脊柱生物力学

脊柱生物力学
可将其用于脊柱生物力学研究,揭示损 伤机理及评估椎间盘的材料特性 ;有限 元模型有助于临床评估,对新理论的建 立,临床器械的研制有不可估量的指导 作用。
Finite element
Finite element
King H. Yang, Ph.D.
Finite element
脊柱的生物力学应用
脊柱的生物力学应用
脊柱的生物力学应用
脊柱的生物力学应用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性
无蜕变的椎间盘(0 度)需要相对长的时 间性而达到较小变形
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性
7、滞后 椎间盘和脊椎属粘弹性体,有滞后性能。 此结构在循环加载和卸载时伴有能量损 失。滞后与施加的载荷、年龄及椎间盘 所处位置有关。
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性
滞后 载荷越大,滞后越大;随着年龄的增大 其逐渐减小。同一椎间盘在第二次加载 后的滞后比第一次加载时下降,这表明 反复冲击载荷 对椎间盘有损害。
INTRODUCTION
脊柱的生物力学涉及范围非常广泛,脊 柱结构、运动、损伤、固定等方面的生 物力学研究有助于解释脊柱相关的生理、 病理以及对临床治疗方法、临床器械的 设计研究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脊柱的结构
脊柱的结构复杂,由7块颈椎、12块胸椎、 5块腰椎及骶骨、尾骨各一块组成,通过 椎间盘和强健的韧带连接在一起,其主 要功能为保护脊髓,并将载荷从头脊柱 传递到骨盆。具有活动性能的各椎体间 互相形成关节,能在三个平面上运动。 脊椎的稳定性由韧带、椎间盘、肌肉共 同协调维持。

脊柱运动及生物力学课件

脊柱运动及生物力学课件
腰椎曲度与应力分布
腰椎的生理曲度对腰椎间盘的应力分布有着重要影响。当 腰椎曲度发生变化时,会导致腰椎间盘的应力分布发生变 化,从而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
腰部肌肉的力学特性
腰部肌肉对腰椎起着支撑和保护的作用。当腰部肌肉的力 学特性发生改变时,可能会导致腰椎的稳定性下降,从而 引发腰椎间盘突出。
脊柱侧弯与生物力学
旋转则是脊柱的环形运动。
这些运动形式是人体完成各种动 作的基础,如弯腰、扭头、转身
等。
脊柱的生理功能
支撑和保护
维持姿势
脊柱支撑着人的身体,保护脊髓和神经根 不受损伤。
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脊柱可以维持人 体的姿势平衡。
缓冲震荡
运动功能
当人体受到外力冲击时,脊柱能够起到缓 冲震荡的作用,保护脊髓和神经根不受损软件,模拟脊柱在不同 外力作用下的响应。
比较法
比较不同个体或不同姿势下脊柱的 生物力学差异,为个体化运动方案 提供依据。
03
脊柱运动与生物力学的关 系
脊柱运动对生物力学的影响
脊柱运动影响身体姿势
通过改变脊柱的弯曲和扭曲程度,可 以调整身体的重心和平衡,从而影响 站立、坐姿和行走等姿势。
颈椎病与生物力学
01 02
颈椎的弯曲度和曲率半径变化
颈椎的生理弯曲度是适应头部重量的需要而形成的。当颈椎的弯曲度和 曲率半径发生变化时,颈椎的应力分布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颈椎病 的出现。
颈椎间盘的受力变化
颈椎间盘在颈椎的活动中起着缓冲和减震的作用。当颈椎间盘受到过度 的压力或扭曲力时,会导致颈椎间盘的退行性变,进而引发颈椎病。
05
脊柱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中 的生物力学应用
正确的姿势与脊柱健康
坐姿
保持正确的坐姿,使腰部有足够 的支撑,可以减轻脊柱压力。

脊柱生物力学及脊柱基本结构共42页

脊柱生物力学及脊柱基本结构共42页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脊柱生物力学脊柱基本结构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腰椎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腰椎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脊柱的生物力学生物力学:脊柱是人体的中轴,由脊椎骨、椎间盘、椎间关节和椎旁各关节、韧带及肌肉紧密连结而成。

椎管是各脊椎的椎孔连贯而成,内容脊髓。

成人整个脊椎从正面观为一直线,从侧面观分为四个弯曲,颈部向前屈凸,胸部向后凸,腰部向前凸,骶部向后凸。

这些弯曲是适应人体直立行走的姿势,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初生婴儿脊柱是向后凸成弧形的,随着可以抬头及起坐,颈部前凸即逐步出现,胸部后凸也显得明显,等到学会行走后,颈部和腰部的向前弯曲才显著发展形成。

脊柱的功能为:支撑体重、传递重力;保护脊髓和神经根;参与形成胸腔、腹腔及骨盆腔;支持和附着四肢与躯干联系的肌肉和筋膜。

脊椎的生理生物力学脊椎有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的运动功能。

髓核成为杠杆作用的支点。

由于生理弯曲的存在,胸椎椎间盘髓核在中间,而颈椎及腰椎髓核偏后。

其髓核前方纤维环较后侧强而厚,前纵韧带亦较后纵韧带强而有力,当仰头伸腰时,椎间盘后方受挤压,髓核向前移动,反之,低头弯腰时,髓核向后推挤。

如用力过度,后纵韧带和后方纤维环易发生损伤破裂,而使髓核发生突出,尤其在椎间盘发生蜕变的基础上更易发生椎间盘突出。

由于脊椎各段的关节面排列方向不同,其旋转轴心亦各异。

后关节面颈椎近似水平面,胸椎呈冠状面,而腰椎呈矢状面。

同时由于各段椎间盘中髓核位置不同,在脊柱运动时颈部和腰部旋转的轴心位于椎管后部和椎板联合处,胸椎的旋转轴位于椎间盘中心。

脊椎的病理生物力学:整条脊柱以颈、腰段活动度最大,故较易受伤。

因胸椎有肋骨胸廓的支撑,受伤机会相对较少,但人们用双臂劳动,肩胛区软组织劳损则相对较多。

当老年颈椎胸椎椎间盘蜕变而引起椎间失稳时,肩胛区软组织劳损即加剧,下颈上胸段脊椎失稳易发生脊椎错位,继而引起内脏功能障碍。

颈椎处于负担较大重量的头颅与活动较少的胸椎之间,活动度大又要支持头部平稳,故易致劳损,由以下位颈椎多见。

腰椎亦处于较稳定的胸椎与骨盆之间,为人体之中点,在运动中受剪性应力最大,并在脊柱形似宝塔的结构中处于基底部位,承受重力最大,故亦易受劳损。

关节软骨、脊柱、腰椎的生物力学性能

关节软骨、脊柱、腰椎的生物力学性能

关节软骨、脊柱、腰椎的生物力学性能软骨就像一块吸满水的多孔海绵物质,所以它的生物力学性能是固体基质和其渗透性的性能。

(一)渗透性液体通过关节软骨的多孔介质有两个重要的机械性现象:①施加压力阶段时,即软骨顶部的压力大于低部的压力,液体可被压进多孔的固体基质。

②另一方面,如果把坚实的多孔块放在液体饱和标本之上再加压,液体也会流动,这种流动是由挤压形变所引起的,这类形变将减少蛋白多糖大分子溶剂范围,反过来增加局部压力。

这样就使液体自组织内渗出。

在正常关节内,此两种功能同时发生于关节软骨。

(二)蠕动反应粘弹性物质在承受压力时,可出现蠕动反应(creep response)。

恒定负荷即时加于软骨上,并保持整个实验时间,则挤压形变将持续增加,软骨发生“蠕动”,直至渗出停止,固体基质完全承担负荷,也即是挤压应变与应力达到平衡,这就是固体基质的内在模量。

关节软骨对液流的抗力是很大的,即它的渗透性较低。

所以,液体的流动取决于负荷的速度和保持的时间,负荷迅速,移除也快,没有时间将液体挤出;软骨表现为弹性物质,负荷时发生变形,当负荷解除后,形态立即恢复。

如果负荷逐步增加而衡定,例如持久站立,软骨的变形将逐步增加,液体也被挤出;当负荷解除时,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液体,软骨可恢复原来的形态。

前者称为弹性物性,或不依赖时间的因素;后者称为黏弹性物性,或依赖时间的因素。

至于抗张强度,离关节面越远,抗张强度越小,这表明表层有丰富和稠密的胶原。

好似一组富有韧性和抗磨损的组织,保护整个关节软骨,不被蠕动所损伤。

人体脊柱生物力学脊柱是一复杂的结构,其主要功能是保护脊髓并将载荷从头、躯干传递到骨盆。

24块椎体互相形成关节,可在三个平面上运动。

脊柱的稳定由内源性和外源性提供,韧带和椎间盘提供内源性稳定,而叽肉则赋予外源性支持。

脊柱的功能单位指最小活动节段,包括两个椎体及其间的软组织。

椎体主要承受压缩载荷,椎间盘在力学和功能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脊柱生物力学Microsoft Word 文档

脊柱生物力学Microsoft Word 文档

人体脊柱实质上是一个通过杠杆、运动轴、致动体和限制体操纵的结构。

这个力学复合体不仅柔韧性好、运动范围广,而且非常坚固稳定。

作为一个力学结构,脊柱有以下特点: 椎间盘是位于人体脊柱两锥体之间,由软骨板、纤维环、髓核组成的一个密封体• 脊柱矢状面的正常曲度使得脊柱灵活运动、承载轴向负荷的同时维持相应的强度及站立姿势的稳定性。

矢状面曲度的改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脊柱的力学行为。

• 椎体承载躯干及上肢主要的轴向负荷,椎体所须承载的重量从头端到尾端逐渐增加,椎体本身也逐渐增大。

• 椎体组成脊柱的前柱,承载 80% 的轴向负荷(体重)。

后方结构(主要是关节突关节)组成脊柱后柱,向下肢传递 20% 的轴向负荷。

脊柱后方的肌肉群产生“张力作用”,用来维持直立姿势及保持人体矢状面和冠状面的平衡,这些肌肉群被称为“张力带”。

任何前柱或后柱的破坏及疾病均可打破脊柱在骨盆及髋关节上的平衡,导致后方肌肉群的疲劳和疼痛。

同样后方肌肉群的损伤及疾患也可使脊柱失去矢状面的平衡。

近几十年来,生物力学研究表明颈椎病的许多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都与其密切相关。

因此,开展对颈椎生物力学的研究已成为脊柱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本文就生物力学在颈椎病某些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1、颈段脊柱解剖与生物力学:在研究脊柱生物力学时,一般多运用运动节段(motionsegment)或脊柱功能单位(functional spinal unit,FSU)进行描述与分析[1-4]。

脊柱的功能单位包括邻近两个椎体及其间的椎间盘与韧带。

一般分为前部结构和后部结构前者包括椎体、椎间盘、椎弓和相连的韧带,后者包括相应的椎弓、椎间关节、横突棘突和韧带。

颈椎基本的生物力学功能是:载荷的传递;三维空间的生理活动;保护颈脊髓。

颈椎活动节段为颈段脊柱的基本功能单位,是维持颈椎稳定性的基本单位。

杨企文[5]通过椎体静加载实验发现,椎体承受的轴向压缩极限载荷从颈椎到腰椎,其总体变化趋势为逐渐增加,而椎体的相对变形则逐渐减小;动载荷时其变化趋势与静加载相同。

脊柱生物力学

脊柱生物力学

腰椎的生理曲度
腰椎的生理曲度有助于分散腰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保护腰椎间盘。不 当的姿势或外力作用可能导致腰椎生理曲度改变,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的 风险。
腰部肌肉的力学平衡
腰部肌肉的力学平衡对维持腰椎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腰部肌肉力量不 足或紧张可导致腰椎稳定性下降,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
脊柱侧弯与生物力学
探索脊柱疾病的生物力学机制
研究脊柱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脊柱生物力学之间 的关系,为疾疗器械
基于脊柱生物力学的原理,研发新型的生物材料 和医疗器械,以提高脊柱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的康 复质量。
脊柱生物力学在临床中的应用前景
指导脊柱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01
通过对脊柱生物力学的研究,可以更准确地诊断脊柱疾病,并
04
脊柱疾病的非手术治疗
物理疗法
温热疗法
电刺激疗法
如短波、超短波、微波等,可以促进 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如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和肌肉电 刺激,通过电流刺激减轻疼痛。
牵引治疗
通过外力拉伸脊柱,减轻椎间盘压力 ,缓解神经根受压。
运动疗法
核心肌群训练
强化脊柱周围的肌肉,提高脊柱 稳定性。
后路手术
通过后方入路,进行脊柱融合和固定,适用于腰椎的疾病。
微创手术
采用小切口和内窥镜技术,减少创伤和术后恢复时间,适用于轻中 度脊柱疾病。
术后康复与护理
疼痛管理
术后疼痛是常见的并发 症,需采取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等措施缓解疼
痛。
功能锻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肌 肉锻炼和关节活动,促
拉伸和柔韧性训练
改善脊柱的灵活性和关节活动范 围。
平衡和协调性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SPINAL MODELING AND LUMBAR SPINAL BIOMECHANICS脊柱模型及腰椎的生物力学Ray Wiegand,D.C.Adjunct Faculty Logan College of Chiropractic2.INTRODUCTION介绍*The purpose of this presentation is to develop a geometric spinal model using frontal and sagittal plane radiographs.本讲座的目的是介绍用正面和侧面X-光片创立一个脊柱几何力学模型3.PURPOSE OF THE SPINAL MODEL脊柱模型的作用*Provide a method to record the architecture and geometry of the spinal pelvic system to investigate its organization and function.提供一个方法以记录和测定脊柱和骨盆系统的结构极其几何力学,用以研究其组成和功能*Identify abnormal segmental alignment for the purpose of spinal adjusting确定异常的关节排列以确定脊柱调整方案4.BIOMECHANICAL ORGANIZATION生物力学结构*All living organisms demonstrate optimum efficiency through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organization所有有生命的肌体组织都会通过其结构和功能组成来达到其最佳和最有效的生存方式*The human skeleton is structurally and functionally organized including the alignment of the bones and the symmetricalattachment of the ligaments and muscles人体的骨骼系统是以骨骼的排列、韧带和肌肉的对称附着来达到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结合的*Any injury to the spine or pelvis causes functional compensation within the spine,pelvis and extremities所有对脊柱或骨盆的伤害都会引起脊椎、骨盆和四肢的功能代偿*For every action there is a reaction每一个作用都存在着一个相应的反应5.SPINAL REACTION TO INJURY(COMPENSATION)IS PREDICTABLE脊椎对损伤的代偿反应是可预见的*Once injured,the spinal system predictably reorganizes脊椎系统一旦受到伤害随即会发生可预见的重新整合*From Optimum form and function*To Organized compensation with reduced function从最佳形态功能到有组织的代偿并伴随功能下降*With repeated injury the spinal system moves*To Disorganization with dysfunction反复的伤害脊椎系统就会发展成组织紊乱伴随功能障碍*Patients usually have multiple injuries and the spine is disorganized and dysfunctional病人通常都是由于多次的损伤导致组织紊乱和功能障碍6.DEVELOPING THE SPINAL MODEL脊椎模型的建立使用X-线的投影原理7.SPINAL GEOMETRY脊椎的几何学*The spine demonstrates different geometry dependent on the viewing angle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脊椎呈现出不同的几何形态*The viewing angle is the positional relationship of the object to the observer.观察角度是物体与观察者之间的位置关系*There are usually two viewing angles of the spine,the frontal and sagittal planes通常有两种观察角度:正面和侧面8.THE OPTIMUM SPINE FRONTAL PLANE最佳状态脊柱正面观图形Optimum geometry produces maximum resistance to gravity最佳几何形态产生对重力的最大承受力*In the frontal plane the spine is从正面观察脊柱是Vertical垂直的Symmetrical对称的Balanced left to right左右平衡的9.THE OPTIMUM SPINE SAGITTAL PLANE最佳状态脊柱的侧面观*Optimum Geometry and Alignment Produces Optimum Joint Function最佳几何形态和排列产生最佳关节功能In the sagittal plane there are four reciprocating curves侧面观脊柱有四个弯曲曲线Three are functional curves有三个功能曲线Cervical颈椎Thoracic胸椎Lumbar腰椎One is a static curve一个静态曲线Sacral底部The head is positioned over the center of the pelvis头位于骨盆中心上方The spine is balanced front to back脊柱前后平衡10.PROJECTIONAL X-RAY GEOMETRY X-线投影几何学*Three Dimensional Objects Form Predictable Two Dimensional Images根据三维空间物体可预测出两维画面*When the true architectural shape is known只要我们知道其真实结构*When the effects of x-ray distortion are known知道X-线的变形影响*When the effects of the viewing angle are known知道观察角度的影响11.PRIMARY OBJECTS IN AN X-RAY FIELD X-线区域内的没有弧度的物体*Images of primary objects are not effected by central ray position物体的图形不受中心线位置的影响*Off centering of the central ray or object malposition results in magnification and displacement*The characteristic shape is maintained偏离中心线或物体位移导致图形的放大或位移但形状不会改变12.A SIMPLE CURVED OBJECT一个简单的弯曲物体*Curved objects demonstrate predictable shape characteristics in the弯曲物体表现出可预见的形态及特征A-P plane前后平面Lateral plane侧面The Cervical,thoracic and lumbar regions present as curved shaped objects in the sagittal plane.侧面观:颈椎,胸椎和腰椎表现出曲线物体的特征13.MALPOSITION OF A CURVED SHAPED OBJECT TO THE CENTRAL RAY曲线物体相对中心线的位移*Left rotation produces a left convex curve左旋产生出左凸曲线*Right rotation produces a right convex curve右旋产生右凸曲线*The amplitude of the convex curve is proportional to the amount of rotation凸形曲线幅度大小与旋转度有关14.RADIOGRAPHIC ANALYSIS OF THE LUMBAR SPINE腰椎X-线分析15.PURE PLANE AND HYBRID PROJECTIONS单纯平面和复合投影Off axis patient placement produces a hybrid X-ray projection病人的位置偏离轴心会产生复合X-线投影Hybrid:an x-ray view that is mostly A-P plane with partial projection of the sagittal plane architecture复合的:X-线观,大部分位前后平面,小部分为矢状结构16.THE HYBRID A-P X-RAY复合前后位X-线*Produced from a partial projection of the lateral plane into the A-P Plane.产生于一部分侧位面投影于前后平面的结果*Contributing factors include产生因素包括True lateral bending真有侧弯Rotational malposition旋转性错位Lateral Offset to the central ray中心线的侧偏移All the above包括上述所有因素17.THE EFFECTS OF ROTATIONAL MALPOSITION旋转错位的结果最佳位5度旋转10度旋转*The amplitude of the convex curve is proportional to the amount of rotation旋转度与外凸曲线成正比18.MEASURING VERTEBRAL BODY ROTATION测定椎体旋转Graphical Display图形表示*Measured as an offset of the interlamina junction to the centerline测量点为椎板间到中心线的差*Displayed as a proportional horizontal bar graph用一个成比例的水平板块图形表示19.BIOMECHANICAL ORGANIZATION生物力学组织*Once injured,the spinal system predictably reorganizes一旦受损脊椎系统必然重组From Optimum form and function从最佳形态与功能To Organized ideal compensation到理想的有组织的代偿To Disorganized stabilization with subluxation组织错位紊乱20.VERTEBRAL BODY ROTATIONS ARE ORGANIZED有组织的椎体旋转*Organized rotations indicate有组织的旋转显示Normal coupling正常偶合Functional efficiency好的功能效率Normal neurological transmission正常神经传导21.DISORGANIZED ROTATIONS AND ROTATIONAL DIFFERENCES无组织的旋转及旋转差*Abrupt misalignment of one vertebra to another(subluxation)produces两个椎体间产生突然的位移(错位)Loss of normal coupling失去正常偶合Loss of functional efficiency失去功能效率Functional stenosis at the IVF神经孔功能性狭窄Functional stenosis at the central canal中心管功能性狭窄Neur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compromise神经和生理功能异常22.DISORGANIZED ROTATIONS AND SUBLUXATION无组织的旋转和错位*Abrupt rotational misalignment,rotational differences can be measured and displayed graphically to mathematically identifyvertebra for adjustment突然的旋转性位移,其旋转差可以测量并以图形显示出来以数学方式确定椎体的调整23.CORRECTION OF SUBLUXATION纠正错位*Correction of L5from left rotation to right rotation with spinal adjusting脊椎的调整纠正腰5椎的左旋24.ABRUPT SPINAL MISALIGNMENTS陡然的脊椎位移*Abrupt vertebral misalignments can occur throughout the spine in the陡然的脊椎位移可发生于脊椎的任何部位Cervical region颈部Thoracic region胸部Lumbar region腰部25.ABRUPT VERTEBRAL MISALIGNMENT陡然的椎体位移produces neurological and vascular disturbances导致神经和血管的功能紊乱26.PREDICTABLE SPINAL PATTERNS可预见的脊椎模式10ºRotation of the Optimum Spine最佳脊柱的10度旋转*System rotation produces predictable regional and global spinal configurations系统旋转产生可预见的区域或整体脊椎形态*A-P Stress Lines/lateral bending前后压力线侧弯*Vertebral Body Rotations椎体旋转*Disc Angles椎间盘角度27.PROJECTED ORGANIZATION OF THE OPTIMUM SPINE最佳脊椎组织的投影Demonstrates显示出Regional lateral bending区域性侧弯Organized vertebra rotation有序的椎体旋转Global balance整体的平衡性28.THE PROJECTED GEOMETRIC ORGANIZATION OF AN OPTIMUM SPINE最佳脊椎组织投影的几何学*A10right torso rotation of the optimum spine produces a projected image of a balanced scoliosis完美脊椎的10度旋转产生一个平衡的侧弯影象投影*This occurs as the sagittal plane spinal curves project into the frontal plane这个现象的发生是由于侧面的脊椎弯曲影象投影于正面影象*The spinal system demonstrates segmental,regional and global organization脊椎系统展现出节段性,区域性和整体性组织结构*These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provide an optimum reference for patient comparison这些几何学特征提供了与病人进行比较的理想参数29.SPINAL COMPENSATION IS PREDICTABLE脊柱代偿是可以遇见的*When the spinal system is injured it compensates with torso rotation,regional lateral bending and segmental rotation.脊椎受到损伤后躯干会发代偿性旋转,区域性侧弯以及节段性旋转*The compensated spine has the same distortion characteristics on x-ray as the projected hybrid view of the optimum spine代偿后的脊椎在X-线上具有与理想脊椎相同的图形特征*The compensated spine has real biomechanical distortion and physical findings但代偿后的脊椎发生了真正的生物力学改变和临床改变30.PHYSICAL FINDINGS OF COMPENSATED SPINE代偿后脊椎的临床改变Right Compensatory Pattern Associated with Right Torso Rotation右侧代偿模式与躯体右旋转有关right inferior sacrum骶骨右下旋right ilium rotated posterior(PI)右髂骨后旋Resulting in functional right short leg导致功能性右侧腿短Left ilium rotated anterior(AS)左侧髂骨前旋Right lumbar curve腰椎呈右凸曲线Right lumbar vertebral body rotations腰椎椎体右旋转Left thoracic convex curve胸椎呈左凸曲线Right cervical convex curve颈椎呈右凸曲线31.ASSESSING SPINAL ORGANIZATION OF THE INJURED SPINE评价损伤脊椎的颈椎组织结构*Abnormal spinal alignment can be identified in the injured spine by overlaying the organized patterns associated with the hybridprojection of the optimum spine受损脊椎的异常排列可以通过与最佳脊椎复合投影的对比而查出*The hybrid projection of the optimum spine is represented by either aRight torso rotation or a Left torso rotation最佳脊柱复合投影表现为躯体右旋转或躯体左旋转*The patient organization is identified with a best fit of the optimum pattern to the patient findings通过和最佳形态可以确定病人的组织结构32.ANALYZING THE PATIENT WITH COMPUTER GRAPHICS用计算机制图对病人的进行分析The patientthe x-raycomputer graphics33.PATIENT SPINAL CONFIGURATION SHOWING THE VERTEBRAL BODY ROTATIONS AND LATERAL BENDING病人脊柱图示表示锥体旋转和脊柱侧弯The view is standing behind the patient这是从病人的后面观34Overlaying Ideal Left Torso Rotation Pattern(omit)35.OVERLAYING IDEAL RIGHT ROTATION TORSO PATTERN覆盖理想的躯体右旋图示Right ideal vertebral body rotation pattern illustrated with hatched pattern理想的椎体右旋图示以阴影线表示Right ideal lateral bending pattern with dotted line理想的侧弯图示以虚线表示This example is a good match of the patient distortion pattern and the right torso rotational pattern这一案例病人的变形图示与躯体右旋的图示很吻合36.SPINAL ADJUSTMENTS DETERMINED BY COMPARING PATIENT TO IDEAL COMPENSATORY PATTERN通过比较病人和理想代偿图示,确定脊柱的调整Adjust VBR to match ideal pattern调整脊椎使其吻合理想图示Rotate lumbar vertebra left to match ideal left alignment pattern向左旋转腰椎使其与左排列的图示吻合Rotate thoracic vertebra left to match ideal left alignment pattern向左旋转胸椎使其与左排列的图示吻合Rotate cervical vertebra right to match ideal right alignment pattern向右旋转颈椎使其与右排列的图示吻合37.THE SPINAL MODEL DEVELOPS OBJECTIVE BASE LINE PARAMETERS脊柱模型提供了直观的参考基础*When restoration of normal spinal biomechanics are the clinical goal the spinal model当恢复正常脊柱物理学为临床目标时.脊柱模型*Establishes the patients departure from normal提供了病人与正常脊椎差别*Evaluates the ongoing success or failure of clinical intervention评估临床治疗的成功与失败*Demonstrates maximum improvement,stationary and permanent揭示最大的改进,没有改进以及无法改进*Establishes residual deficits which may require future care确定还可以进一步改善的部分38.RAYMOND WIEGAND,D.C.636-329-8774HCPC02@B.S.Physics1974Doctor of Chiropractic1984Private practice1984-2004Research Logan University1999-2004Published22papersDeveloped Software for Spinal AnalysisAnalyzed more than100,000x-ray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