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RGS
专家共识所形成的知识库,走向循证医疗
➢实质是一种管理工具,科学划分医疗服务“产品”,有效提高了不同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可比性,有利于医疗质量评估与管理。
➢DRGs(Diagnosis Related Groups)译作“按疾病诊断分组”,其主要特点是以病例的诊断和(或)操作作为病例组合的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了病例的个体特征如年龄、主要疾病、并发症和伴随病,将临床过程相近、费用消耗相似的病例分到同一个组(DRG)中。
基于这样的优势,卫生管理部门就可以在DRGs系统的帮助下,对不同的医疗机构进行较为客观的医疗服务绩效评价。
➢定义一般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第一、它是一种病人分类的方案。
作为一种病例组合方法,DRGs的核心思想是将具有某一方面相同特征的病例归为一组,以方便管理。
第二、DRGs分类的基础是病人的诊断。
在此基础上考虑患者的年龄、手术与否、并发症及合并症等情况的影响。
第三、它把医院对病人的治疗和所发生的费用联系起来,从而为付费标准的制定尤其是预付费的实施提供了基础。
大前提是大数据。
在尊重处方权的前提下形成。
➢DRGs的指导思想是:通过统一的疾病诊断分类定额支付标准的制定,达到医疗资源利用标准化。
有助于激励医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迫使医院为获得利润主动降低成本,缩短住院天数,减少诱导性医疗费用支付,有利于费用控制。
在实施的过程中,许多国家发现了其进一步的优点:有效的降低了医疗保险机构的管理难度和费用;有利于宏观预测和控制医疗费用;为医疗质量的评估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可相互比较的分类方法。
DRGs 用于医疗费用支付制度的基本出发点是:医疗保险的给付方不是按照病人在院的实际花费(即按服务项目)付账,而是按照病人疾病种类、严重程度、治疗手段等条件所分入的疾病相关分组付账。
依病情的不同、病人的不同、治疗手段的不同会有不同的DRG 编码相对应。
➢DRGs与单病种付费的比较。
相同点: 两者的付费标准都预先制定,并且都以疾病诊断以及ICD编码为基础.不同点: DRGs组仅有几百个,可以覆盖所有病种;而病种数有近万个,单病种付费只能选择少数病种;另外,DRGs 比单病种付费的组合方案更为科学、合理。
➢积极影响:
改变诊疗方式,改变医生地位
➢负面影响:
医院为减少病人的实际住院日,增加门诊服务,进而门诊费用上涨,医疗服务总费用未得到很好的控制。
医院在诊断过程中,有向收费高病种诊断攀升的倾向,
诱使医疗服务提供方选择低风险人群入保,推诿重症病人
部门医院固定收入减少,被迫取消投资高但社会需要的临床服务项目
医疗服务质量低,医疗服务提供方工作积极性下降,阻碍技术进步
➢ 相比国际经验的不足之处。
通过上述国内外比较,目前我国的卫生体制和技术
支撑环境对于 完全建立和实施DRGs 付费制度来说还不够成熟,与国外的成
功经验相比还存在着若干不足:①缺乏保障DRGs实施的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②医疗机构价格制定体系存在不完善之处;③对公立医院的补偿不足,无法满足公立医院的健康发展;④医院现行的成本核算体系与按病种成本核算体系还有一定的差距;⑤医生薪酬制度不够合理;⑥临床诊疗规范、疾病诊断编码一定程度上阻滞了病种付费制度的迅速平稳发展,同时目前医院各自为政无法实现医疗信息资源共享的独立系统以及发展缓慢与医院信息系统无法同步的医保信息管理系统等。
结论:虽然在政策环境和技术条件方面我国与成功实施DRGs的国家存在差距,但是通过对国外成功经验的分析,我国可以仿效国外,以某一个国家的DRGs为模板,逐步改造周围的环境,创造适合DRGs发展的条件,并通过不断的试点实践,最终创立中国特色的医保支付方式是可行的。
➢BJ-DRGs2004年以来,北京市卫生局围绕医疗服务体制改革需要,从规范病案首页填报与疾病分类编码、实行住院病案首页网络直报入手,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定期监督检查等措施,提高了住院病案首页信息填写、编码和报告质量,并在此基础上,于2008年完成了北京版疾病诊断相关分组(BJ-DRGs),为探索基于病案首页信息的医疗质量绩效评价及公立医院付费机制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8年以来,北京市卫生局连续3年应用住院病案首页信息,对全市二级以上医院的服务范围、技术水平、服务效率及医疗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和行业发布,并逐步应用于对口支援效果评价、临床重点专科评价等多个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BJ-DRGs 立足于中国数据环境开发的完整的DRG系统,覆盖了全部的病种和操作,将国内临床实践与本土数据相结合,是可以在国内直接使用的管理工具。
二、临床路径
概念: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
相对于指南来说,其内容更简洁,易读、适用于多学科多部门具体操作,是针对特定疾病的诊疗流程、注重治疗过程中各专科间的协同性、注重治疗的结果、注重时间性。
临床路径是相对于传统路径而实施的,传统路径即是每位医师的个人路径,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的治疗组或者不同医师个人针对某一疾病可能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
采用临床路径后,可以避免传统路径使同一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的治疗组或者不同医师个人间出现不同的治疗方案,避免了其随意性,提高准确性、预后等等的可评估性。
临床路径通过设立并制订针对某个可预测治疗结果病人群体或某项临床症状的特殊的文件、教育方案、患者调查、焦点问题探讨、独立观察、标准化规范等,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执行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依据循证医学发展而来的疾病临床路径管理,是由组织内有临床经验或者专业成员根据某种疾病或某种手术方法制定的一种治疗模式,让患者由住院到出院都依此模式接受治疗。
路径完成后,组织内成员再根据临床路径的结果分析和评价
每一例患者的差异,以避免下一例患者住院时发生同样的差异或错误,依此方式来控制整个医疗成本并维持或改进医疗质量。
执行流程
临床路径包含以下内容或执行流程:疾病的治疗进度表;完成各项检查以及治疗目标和途径。
有关的治疗计划和预后目标的调整;有效的监控组织与程序。
执行内容
临床路径的具体执行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患者病历及病程记录,以日为单位的各种医疗活动多学科记录,治疗护理及相关医疗执行成员执行相关医疗活动后签字栏,变异记录表,分开的特殊协议内容。
临床路径所设立的内容应当不断更新,与疾病的最新治疗标准或治疗指南保持一致,同时临床路径也是整个治疗过程的行之有效的记录模式,该模式允许治疗方案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恰当的调整。
临床路径的执行过程中涉及医生,护士,及整个医疗团队。
施临床路径并不能提高医疗组成员之间的团队协作性,需要花很长时间去营造团队凝聚力和建立共同价值观。
其对象是针对一组特定诊断或操作,如针对某个ICD码对应的各种疾病或某种手术等;
路径的制定是综合多学科医学知识的过程,这些学科包括临床、护理、药剂、检验、麻醉、营养、康复、心理以及医院管理,甚至有时包括法律、伦理等,
路径的设计要依据住院的时间流程,结合治疗过程中的效果,规定检查治疗的项目,顺序和时限;
其结果是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
实施临床路径,要求在实际应用中,不断遵循疾病指南、循证医学的进展调整路径的实施细则,使之符合医学科学的发展,从而提供给患者最新的治疗手段与最优化的治疗方案;实施临床路径,可以加强学科之间、医护之间、部门之间的交流;保证治疗项目精细化、标准化、程序化,减少治疗过程的随意化;提高医院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加强临床治疗的风险控制;缩短住院周期,减低费用;实施临床路径,还可以为无相关经验人员提供教育学习机会;同时,改善病人教育,提高病人及家属参与治疗过程的主动性也是实施临床路径的内容。
“临床路径管理”是指针对一个病种,制定出医院内医务人员必须遵循的诊疗模式,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依照该模式接受检查、手术、治疗、护理等医疗服务。
从2010年起,中国50家医院将推行仿照工业流水线设计的“临床路径管理”,112个病种有了“标准流程图”,可望实现“同病同治”。
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意义
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将保证患者所接受的治疗项目精细化、标准化、程序化,减少治疗过程的随意化;提高医院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加强临床治疗的风险控制;缩短住院周期,降低费用。
循证医学(英语:Evidence-based medicine,缩写为EBM),意为"遵循证据的医学",又称实证医学,港台地区也译为证据医学。
其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即病人的处理,治疗指南和医疗政策的制定等)应在现有的最好的临床研究依据基础上作出,同时也重视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
[1]
循证医学创始人之一David Sackett教授在2000年新版"怎样实践和讲授循证医学"中,再次定义循证医学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病人的治疗措施"。
循证医学不同于传统医学。
传统医学是以经验医学为主,即根据非实验性的临床经验、临床资料和对疾病基础知识的理解来诊治病人。
循证医学并非要取代临床技能、临床经验、临床资料和医学专业知识,它只是强调任何医疗决策应建立在最佳科学研究证据基础上。
循证医学的目的
循证医学的目的是解决临床问题,包括发病与危险因素→认识与预防疾病;疾病的早期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疾病的正确合理治疗→应用有疗效的措施;疾病预后的判断→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合理用药和促进卫生管理及决策科学化。
循证医学的核心
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在医疗决策中将临床证据、个人经验与患者的实际状况和意愿三者相结合。
临床证据主要来自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和系统性评价(systematic review)或荟萃分析
(meta-analysis)。
实施循证医学条件
最佳的科研证据,高素质的临床医生,临床流行病学的基础,现代的医疗措施。
循证医学实践的类别
作为证据提供者,参与收集与评价文献,提供最佳证据。
作为证据应用者,正确、客观、结合实际地应用证据。
对临床医学的影响
促进临床医疗决策科学化与临床医学发展;
促进临床医生业务素质的提高,紧跟科学发展水平;
发展临床难题,促进临床与临床流行病学科学研究;
促进临床教学培训水平的提高,培训素质良好的人才;
提供可靠的科学信息,有利于卫生政策决策科学化;
有利于患者本身的信息检索,监督医疗、保障自身权益。
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有着重要区别。
传统医学以个人经验为主,医生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高年资医师的指导,教科书和医学期刊上零散的研究报告为依据来处理病人。
其结果是:一些真正有效的疗法因不为公众所了解而长期未被临床采用;一些实践无效甚至有害的疗法因从理论上推断可能有效而长期广泛使用。
循证医学实践既重视个人临床经验又强调采用现有的、最好的研究证据,两者缺一不可。
而这种研究的依据主要强调临床研究证据。
大部制即为大部门体制,即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的部门、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大部门体制改革始于2008年,中央及各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大部制改革。
2012年11月,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再次提及大部制。
2013年3月10日,国务院表明组成部门将减少至2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