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接头防水技术完整版
港珠澳大桥况管隧道接头防水技术
![港珠澳大桥况管隧道接头防水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0cf57c1da38376baf1faeb8.png)
技术最复杂的桥 、 岛、 隧一体化 的集群工程之一 。
Wa t e r p r o o in f g Tn t s o f I mme r s e d Tu b e
Tunne l o f Ho ng ko ng -Zhu ha i - M a c a o Br i dg e
Z h a n g L i n g l i , Ya n g J i n x i n, L i a o Xi q i u , L i C h a o q u n
( G u a n g z h o u S u p e C h e mi c a l s C o . , L t d . , G u a n g z h o u , G u a n g d o n g 5 1 1 4 9 5 , C h i n a )
体长 2 9 . 6 k m, 采用双向六车道的桥隧结合方案 , 其中
穿 越伶 仃 西 和铜 鼓 航 道 段 约 6 . 7 k m采 用 隧 道 方 案 ,
其余路段约 2 2 . 9 k m采用桥梁方案。 为实现桥隧转换 和设置通风井 , 隧道两端各设置一个海中人工岛。港 珠澳大桥设计使用寿命为 1 2 0 年 ,抗震要求 8 级, 大 桥主体工程预计 2 0 1 6 年年底建成。
B id r g e ,i n c l u d i n g e n g i n e e i r n g s i t u a t i o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d i f i f c u l t i e s a n d wa t e pr r o o in f g d e s i g n .I t f o c u s e s o n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水工新技术研发探讨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水工新技术研发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36b9bc2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c.png)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水工新技术研发探讨闫禹;苏宗贤【摘要】沉管隧道技术集成度高,建造技术涉及公路和水运等多个专业.为解决海洋环境下的生产需求,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攻克了一系列水工专业难题,并形成新技术,其技术研发工作具有特色和亮点,值得探讨和总结.本文分析了该隧道工程的水工新技术的研发需求、规划、实施以及典型成果的应用,最后提出了研发工作的要点,旨在为类似沉管隧道工程新技术研发提供参考借鉴.【期刊名称】《工程质量》【年(卷),期】2017(035)007【总页数】4页(P18-21)【关键词】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水运工程;技术研发【作者】闫禹;苏宗贤【作者单位】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广东珠海 519060;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广东珠海519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7530 引言隧道工程工法主要包括矿山法、盾构法、明挖法和沉管法。
其中,沉管法是 20 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种专门修建水下隧道的工法,经过 100 多年的技术发展,在设计理论、施工工艺、配套工程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逐渐成为跨江海大型隧道工程的主要施工与结构方案,具有代表性的丹麦-瑞典厄勒海峡跨海通道和韩国釜山-巨济跨海工程均成功应用了沉管法。
正在建设中的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是中国首条于海上建设的超大型沉管隧道,总长达 6 762 m,在实施过程中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
沉管隧道应用于跨海工程中的优点较多: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低,特别适用于软基、海床较浅的工程;埋深较小,线路总长一般短于矿山法和盾构法隧道;基槽开挖、管节预制、浮运沉放和内部铺装等各工序可平行作业;管节预制质量易于控制。
但另一方面,沉管隧道是一类跨公路和水运等专业的综合技术水平较高的工程,技术集成度高,往往涉及水运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防水、船舶与管节拖曳与操纵、波浪及潮汐作用、泥沙问题等。
对于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这样一项高难度的跨海地下工程,更是需要突破多项水工新技术,以支撑工程推进。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与沉管隧道技术发展(陈韶章、苏宗贤、陈越)2014年-11-19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与沉管隧道技术发展(陈韶章、苏宗贤、陈越)2014年-11-19](https://img.taocdn.com/s3/m/17549c1c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13.png)
无环境分类
无变化或变化模拟
与实际混凝土性能无关
基于耐久性设计-对混凝土性能要求
1级
2级
ACI-life365
DuraCrete
判定性计算
概率计算
依据混凝土性能(劣化机理)设计(使用年限、 破坏可能性、最小保护层厚度、最大氧离子扩散
率,最小抗碳化作用)
环境分类不够细
详细环境分类(例如隧道 隧孔内和外)
第二十一页,共54页。
21
4.3 现代耐久性设计发展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耐久性设计方法,是基于结构使用年限的定量耐久性设计,强调结
构构件的环境作用,基于近似环境的暴露试验数据,以全概率或近似概率方法建立耐久性 数学模型对钢筋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氯离子扩散系数、所处环境条件以及养护措施等变量进行分 析,对构件的材料指标或者结构指标提出量化要求。
观念变化: 传统的定性、定量 概率理论(大量的试件、试验,氯离子渗透概率)
第二十二页,共54页。
22
不同耐久性设计方法特点对比表
机理
结果 环境分类 劣化过程 混凝土质量
传统耐久性设计
AASHTO、BS、 EuroCodes 经验和直觉
简单“判断-符合” (deem-to-satisfy)原 则(最小保护层原、最
八、水文气象预报 九、结束语
第十二页,共பைடு நூலகம்4页。
12
3.1 管节长度
·在上个世纪,世界上修建的沉管隧道长度一般在2km以内,每节管节一般在100~130m的
范围内。
·厄勒海峡沉管隧道(沉管段长约3.5km)标准管节长176m。 ·韩国釜山-巨济沉管隧道(沉管段长约3.3km)标准管节长180m。 ·目前,沉管隧道的长度已增加至3km以上,随着隧道长度的增加和建设工期的要求, 管节长度需要进一步增大。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沉管段长约5.7km)标准管节长180m。 ·拟建的费马恩海湾沉管隧道(沉管段长17.6km)标准管节采用了长217m的节段式钢筋
港珠澳大桥防水方法
![港珠澳大桥防水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2079001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6.png)
港珠澳大桥防水方法
港珠澳大桥那可老厉害了,在大海上横跨那么远,防水是个超级重要的事儿呢。
你想啊,大海的威力可不小,海浪天天拍打着大桥,要是防水没做好,那还不得天天出问题呀。
港珠澳大桥在防水上可是有不少巧妙的办法。
大桥的混凝土就很有讲究。
那混凝土就像是大桥的皮肤,得足够结实还得防水性超强。
在制作混凝土的时候,肯定是加了特殊的材料,就像给它注入了超级防水的基因一样。
这样一来,海水就很难渗透进去,把大桥的根基保护得稳稳当当。
还有那些连接的部分,比如说桥墩和桥面的连接啊,这地方要是漏水可就麻烦了。
工程师们肯定是给这些地方设计了超棒的密封系统。
就像是给大桥的关节都穿上了防水的小铠甲,严严实实地把海水挡在外面。
另外啊,大桥表面的防水层肯定也是高科技。
就像给大桥穿上了一件超级防水的雨衣,不管多大的浪打过来,都能把水给滑走。
这防水层得是又耐磨又防水的材料,毕竟要长时间经受大海的考验呢。
而且啊,港珠澳大桥在建设的时候,肯定是经过了无数次的测试。
就像给大桥做体检一样,看看哪里容易漏水,然后赶紧改进。
这就像是对待一个宝贝孩子,精心呵护着,不容许有一点防水的小瑕疵。
总之呢,港珠澳大桥的防水方法那是凝聚了很多人的智慧和心血。
这不仅仅是一个工程上的成就,更像是大家用心守护的一个海上奇迹。
它就稳稳地在那,每天迎接来来往往的车辆,无惧大海的挑战,这里面的防水小秘密可是功不可没呢。
深埋沉管防水体系施工技术
![深埋沉管防水体系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bbb0dd9d4d8d15abf234e16.png)
第36卷第7期2016年7月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waterproof system fordeep buried tunnel sectionsHUANG Tao,DAI Shu-xue *,LI Yu-wen(No.2Engineering Co.,Ltd.of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Ltd.,Chongqing 401121,China )Abstract :For large undersea immersed tunnels,regardless of design or construction,waterproofing is the critical link and alsoimportant and difficult to control.The maximum water depth of HZMB immersed tunnels is 46m and the concrete structure is of self-waterproofing system with multi-layer waterproofing joints.This paper describes from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oint ofview the waterproofing system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with a view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Key words :Hongkong-Zhuhai-Macao Bridge;immersed tunnel;waterproof system;construction摘要:对于大型海底沉管隧道,无论从设计还是施工而言,防水施工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施工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岛隧工程沉管隧道浮运安装施工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岛隧工程沉管隧道浮运安装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a3540721bd64783e09122bfb.png)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岛隧工程沉管隧道浮运安装施工简介(仅供应聘人参考,不作为选聘文件组成部分)中铁武汉大桥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十一月目录3.2.6 管节浮运、安装与最终接头施工 (3)3.2.6.1 施工总体说明 (3)3.2.6.2 管节起浮、系泊 (12)3.2.6.3 管节浮运、安装 (15)3.2.6.4 管内作业 (19)3.2.6.5 最终接头 (19)3.2.7 回填覆盖施工 (21)3.2.7.1 施工设备 (21)3.2.7.2设备施工工效 (21)3.2.7.3 设备配置 (21)3.2.7.4 施工流程 (21)3.2.7.5 岛头段回填 (21)3.2.7.6 中间段回填(E4~E30) (23)附图:隧道基础碎石垫层详图 (24)管节结构标准断面图管接接头布置图钢剪力键一般构造图管接接头防水构造图节段接头布置图节段接头防水构造图管节导向装置工艺流程图管节拉合装置工艺流程图管节就位后馆内施工工艺及施工要求3.2.6 管节浮运、安装与最终接头施工 3.2.6.1 施工总体说明(1) 总体概况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总长度为5664m ,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海上沉管岛隧工程,隧址穿越伶仃西航道和规划30万吨油轮航道,最大水下深度达到46m ,隧道纵断面见图3.2.6-1。
625m625m5664m西人工岛(West Artifical Island )东人工岛(East Artifical Island )37.95m11.5m伶仃西航道远期规划航道沉管隧道总长5664m图3.2.6-1 隧道纵断面示意图隧道由33节管节组成,其中E1、E2 、E32、E33长112.5m ,E29-1长172m ,最终接头长2m ,其余管节长度均为180m 。
隧道最终接头设置于E29和E30之间,长度为2m ,采用水下止水板方式施工。
隧道管节分段长度见表3.2.6-1。
表3.2.6-1 管节分段参数表描述E1-E2 E3-E28 E29-1最终接头 E29-2+E30 E31 E32-E33总长理论长度(m)112.5 180 172 2 5+175 180 112.5 5664(2) 浮运线路沉管管节在桂山-牛头岛管节预制场地预制和舾装完成后,通过出坞航道、榕树头航道,经临时航道或伶仃西航道进入隧道基槽,浮运线路见图3.2.6-2。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沥青铺装防水设计优化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沥青铺装防水设计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11c498e38762caaedd33d4b4.png)
敞开 段 和 减 光 段 路 面 结 构
暗埋 段 和 沉 管 段 路 面 结 构
图 1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原设计铺装结构 图
28
r{1国建筑 防 水
2018 NI).13
2 原 设 计铺 装方 案 的优 劣分析
2.1 铺 装 优势
港珠 澳 大桥沉 管 隧道 采用 双 层 SMA沥 青混 凝 土
防水 功 能 的设 计及 优 化 。 1 工 程概 况
港珠 澳 大桥 ,是 连接香 港 、珠海 、澳 门 的超大 型跨 海通 道 ,全 长 55 km,其 中 ,海 中桥 隧长 35.578 km、海 底 隧道 长 6.75 km,是 世 界上 最 长 的 跨 海大 桥 。港珠
/一
一
改性乳化 沥青
混凝 土 沉管 隧道 一般 地处 深水 环境 中 ,空气 湿 度 澳大桥沉管隧道主线按 双向六车道 高速公路标准设
大 、盐分含量高 ,表面的沥青铺装不但面临防火 、降 计 ,设 计 速 度 为 100 km/h,荷 载 采 用 公 路 一I级 车 道
噪 、抗滑和反射裂缝等技术难题 ,还须具有较高的防 荷载并提高 25%进行计算 ;沉管隧道总长 5.664 km,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Design Institute Co.,Ltd.,Chongqing 400067,China)
A bstract: The imm e ̄ ed tunnel is located in a deep water environment and the asphalt pavem ent should have good waterproof ing performance to ensure the long-term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immersed tunne1.Based Oil Ha n g Kong—Zhuhai— M acao Br idge imm ersed tunnel pavem ent,this article focuses on optim izing the waterproof ing function of the general road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施工全过程监控体系关键技术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施工全过程监控体系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57ac7b5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1.png)
监控指标
平面线型控制指标
序号
主控项目
1
相邻管节端面横向 相对偏差
2
管节轴线与设计轴 线间横向绝对偏差
处理措施
线形偏差状态(mm)
设计允许(可接受)
预警
合龙段
一般段
合龙段
一般段
Δ≤30
Δ≤70
Δ>30
Δ>70
Δ≤50
Δ≤100
无需精调
Δ>50
Δ>100
设计评估
竖向线型控制指标
序号
主控项目
1
相邻管节端面竖向 相对偏差
多项技术创新
➢ 采用半刚性纵向结构体系 ➢ 采用复合地基+组合基床沉管基础 ➢ 可逆式主动压接整体安装最终接头
………
施工作业复杂
➢ 深厚软基、超大回淤对基础可靠性要求高 ➢ 超大埋深、超多接头对管节受力与止水要求高 ➢ 超大体量、超长距离外海浮运、沉放风险高 ➢ 超大规模、超长管节对安装线型控制要求高 ➢ 多部门参与、多工序衔接的复杂过程
二次舾装
起浮
起浮监测
节段张合量
渗漏水巡查
裂缝巡查
端封门监测
端封门管节差异变形
结构顶板受力监测
温度监测
横移 深坞贮存 浮运 沉放安装 开启人孔门 锁定回填 一般回填 拆除水箱 压仓砼浇筑 工程完工
结构及防水全过程监控方案
可控的管节间差异沉降
实现管节及接头可靠防水
可控的管节累计沉降量
土质确认及精挖范围、标高评定
3 抛石夯平监控
回淤厚度、抛石夯平标高及平整度
4 碎石垫层铺设监控
边坡及槽底回淤厚度、碎石垫层铺设质量
5 沉管沉放安装前监控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接头防水技术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接头防水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edc834677232f60ddcca1c9.png)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接头防水技术2016-06-17“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由33节巨型沉管对接而成,每个标准管节长180m,由8个节段构成,重约80000t,最大沉放深度超过45m,是目前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沉管隧道工程之一。
到目前为止,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的沉管浮运安装施工,并在施工完成的沉管隧道中表面没有湿迹,可见沉管隧道的防水、防渗设计要求之高。
本刊记者有幸参观港珠澳施工现场,并邀请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地下分院陆明副总工来介绍该工程的接头防水设计与施工技术。
工程概况港珠澳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是一国两制三地的海上通道。
项目东起香港大屿山石湾,西至珠海拱北和澳门明珠,总长约356km,包括3项工程内容:1)海中桥隧主体工程;2)香港口岸及珠海、澳门口岸;3)香港连接线、珠海连接线和澳门连接线。
其中,海中桥隧主体工程东自粤港分界线,穿越铜鼓、伶仃西主航道以及青州航道、江海直达船航道、九洲航道,止于珠澳口岸人工岛,总长约29.6km,岛隧工程为海中桥隧主体工程的控制性工程,长约6.7km。
本工程的海底隧道采用沉管法施工,是目前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沉管隧道之一。
沉管隧道全长5664m,东、西岛暗埋段各长163m,海中段采用W 形布置,横断面宽度为37.95m,高度为11.4m,采用两孔一管廊布置,沉管隧道横纵断面图如图1、图2所示。
岛隧工程建设的主要难点:1)建设标准高。
①国家一级公路,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100km/h;②设计使用寿命为120年;③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2)水文气象条件复杂。
工程处于外海环境,台风频繁,海流、涌浪复杂,受冬季季风影响。
3)海底软基深厚。
工程所处海床面的淤泥质土、粉质黏土深厚,下卧基岩面起伏变化大,基岩埋深基本处于50~110m。
4)受规划中30万吨级的航道(通航深度-29m)影响,隧道水深、埋深(回淤量)大。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接头防水技术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接头防水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643098c960590c69ec376a5.png)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接头防水技术2016-06-17“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由33节巨型沉管对接而成,每个标准管节长180m,由8个节段构成,重约80000t,最大沉放深度超过45m,是目前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沉管隧道工程之一。
到目前为止,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的沉管浮运安装施工,并在施工完成的沉管隧道中表面没有湿迹,可见沉管隧道的防水、防渗设计要求之高。
本刊记者有幸参观港珠澳施工现场,并邀请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地下分院陆明副总工来介绍该工程的接头防水设计与施工技术。
工程概况港珠澳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是一国两制三地的海上通道。
项目东起香港大屿山石湾,西至珠海拱北和澳门明珠,总长约356km,包括3项工程内容:1)海中桥隧主体工程;2)香港口岸及珠海、澳门口岸;3)香港连接线、珠海连接线和澳门连接线。
其中,海中桥隧主体工程东自粤港分界线,穿越铜鼓、伶仃西主航道以及青州航道、江海直达船航道、九洲航道,止于珠澳口岸人工岛,总长约29.6km,岛隧工程为海中桥隧主体工程的控制性工程,长约6.7km。
本工程的海底隧道采用沉管法施工,是目前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沉管隧道之一。
沉管隧道全长5664m,东、西岛暗埋段各长163m,海中段采用W形布置,横断面宽度为37.95m,高度为11.4m,采用两孔一管廊布置,沉管隧道横纵断面图如图1、图2所示。
岛隧工程建设的主要难点:1)建设标准高。
①国家一级公路,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100km/h;②设计使用寿命为120年;③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2)水文气象条件复杂。
工程处于外海环境,台风频繁,海流、涌浪复杂,受冬季季风影响。
3)海底软基深厚。
工程所处海床面的淤泥质土、粉质黏土深厚,下卧基岩面起伏变化大,基岩埋深基本处于50~110m。
4)受规划中30万吨级的航道(通航深度-29m)影响,隧道水深、埋深(回淤量)大。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建设技术(科技攻关)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建设技术(科技攻关)](https://img.taocdn.com/s3/m/dff314b8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1b.png)
船舶通航安全深度1
30万吨油轮航道设计水深为D=T+Z0+Z1+Z2+Z3+Z4,其中: T -30万吨级油轮满载吃水最大水深T为22.2m ; Z0-船舶航行时船体下沉值,取0.9m; Z1-船舶龙骨下最小富裕水深,取0.4m; Z2-波浪富裕深度,取0.7m; Z3-船舶装载纵倾富裕深度,取0.15m; Z4-备淤富裕深度,取0.5m。 经分析计算,航道设计水深D取24.9m。
港珠澳大桥跨越珠江口水域,东连香港,西接澳 门、珠海,是一座“沟通三地、承东启西”的特大型 跨海工程。工程规模宏大、涉及面广、技术难点多, 尤其是受香港国际机场航空限高和规划航道制约。基 于对拟建的港珠澳大桥桥位的现场勘察、调研及多次 论证,依据相关专题提供的研究成果,围绕桥位的总 体路线布局要求开展了一系列详实研究,在确保满足 预定交通功能的前提下,提出了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 西航道、铜鼓西航道等主航道时以海底隧道的方式通 过。
港珠澳大桥 海底隧道建设技术
ma 2011年12月
报告提纲
1. 基本情况 2. 技术标准 3. 海底隧道技术方案 4. 海底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5. 海底隧道全寿命工程费用估算 6. 工程地质对隧道工程的影响分析 7. 海底隧道工程风险分析 8. 工法综合比选及推荐意见 9. 目前的建设情况
1. 基本情况
• 现行JTG B01要求; • 经济发达地区适应远期交通量、安全性和行车舒适性很
珠港澳大桥怎么做到无惧风浪,水滴石不穿
![珠港澳大桥怎么做到无惧风浪,水滴石不穿](https://img.taocdn.com/s3/m/705bb54ff18583d0496459cf.png)
பைடு நூலகம்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预制厂内,两节180 米长的管节预制完成。
而且,混凝土还很敏感和“调皮”,在浇注完成
后还需在严格的养护条件下保养一个月左右。真可谓 “杨家有砼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 “深海之吻”——不能硬碰硬
• 橡胶止水带——防止节段与节段间产生裂 缝
• Gina止水带——避免管节与管节之间产生 裂缝(一种更大的橡胶止水带)
掩埋于伶仃洋的淤泥中,“任尔东西南北风”
提起海底隧道,很多人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隧道如 长龙般卧在海底,经受海浪日复一日的冲刷,隧道真的就不 漏水吗?
可能你的想象中的海底隧道是这样的:
但其实它是这样的:
• 虽然说无惧风浪,但另外一个问题来了——常年 的海水浸泡,而且还要忍受海底那么高的水压。 古巴的Havana's Bay隧道,就是预制混凝土管节 的沉管隧道,曾经出现过开裂导致的漏水事故, 裂缝处渗水速度达每小时40升。
• 这么长的隧道要做成“百年工程”,任务十分艰 巨,但在“中国建造”中,没有什么不可能—— 从工程设计到材料选择再到施工管理和施工工艺, 它都做到了极致。
裂缝要不得
• 港珠澳大桥的每个节段都是钢筋混凝土做 的巨型结构。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全 长5664米,由33节沉管组成,单个标准管 节长达180米,重约8万吨。负责项目建设 的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师曾这样形容: 每个管节使用近9000吨钢筋,相当于搭建 一座埃菲尔铁塔的用量。
水滴石不穿——港珠澳大桥海 底隧道是如何防水的?
港珠澳大桥分别由三座通航桥、一条海底隧道、
四座人工岛及连接桥隧、深浅水区非通航孔连续 梁式桥和港珠澳三地陆路联络线组成。
东西人工岛汲取“蚝贝”元素,寓意珠海 横琴岛盛产蚝贝。
【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施工技术(共68页)
![【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施工技术(共68页)](https://img.taocdn.com/s3/m/7099e717844769eae009ed63.png)
管节接头抗剪安全度对比
隧道名称 港珠澳 釜山 管节宽度 /m 37.95 26.46 节段长 /m 22.5 22.5 管节高 /m 11.4 9.97 管底荷载 kPa 160 44.9 管节接头面积 /m2 6.14 4.36 面积/荷载比 e-2 3.8 9.7
厄勒
38.7
22
8.6
43.0
5.60
岛隧工程总长7440.5m,包括 5664m沉管隧道,2个面积10万 m2离岸人工岛及长约800m桥梁。 岛隧工程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 模式,于2010年12月底全面开
始工程建设,预计2016年底完成
施工。
1. 工程概况
1.2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共分33节
,每节长180m,宽37.95m,高
11.4m,单节重约7.4万吨,最大 沉放水深44m。是我国首条于外
海建设的沉管隧道。是目前世界
唯一深埋大回淤节段式沉管工程 ,是目前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
沉管隧道之一,建成后是世界上
最长的公路沉管工程。
目录
、岛隧工程概况 1. 1 工程概况 、岛隧工程概况 2. 1 工程面临的挑战
Contents
首节管节对接提供条件;
工程海域地处白海豚核心保护区,施工的环 保要求高; 工程海域是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航运最密集 的水域,施工的安全保障难度大
2. 工程面临的挑战
2.1 面临的挑战
2.1.2 沉管管节预制工程量巨大,工期紧迫,预
制质量要求高
每个节段砼量约3415m3,钢筋约重900t,8 个管段组成一个标准管节砼约2.7万m3,重
13.0
2. 工程面临的挑战
接头抗剪安全度偏低的风险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合龙施工技术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合龙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4836f22b14e852459fb5742.png)
Abstract: The final joint of the Hongkong -Zhuhai -Macao Bridge immersed tunnel is located between the S8 section of the E29 immersed tube and the S1 section of the E30 immersed tube, about 580 m from the head of the East Island, the lowest elevation of the tube bottom is -27.937 m, and the steel shell concrete structure is located in the curve section with a radius of 5 500 m. Its underwater closure welding construction is the most risky subproject in the entire project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minimize construction risks and continuously optimize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 set of mature and reliable underwater welding construction plan was found through pre-construction simulation exercises. In the end, the underwater welding task was completed with a one -time welding pass rate of 97.8%, which has made a major contribution to the smooth completion of the Hongkong-Zhuhai-Macao Bridge and created many of the best in the world. Key words: immersed tunnel; final connection; close docking; underwater we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工程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e81bd30e6c175f0e7cd137b0.png)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工程1 工程意义港珠澳大桥东连香港,西接珠海、澳门,一桥连三地,有助于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
沉管隧道是港珠澳大桥的控制性工程,是中国第一条外海沉管隧道,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是世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
2 工程概况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西接珠海、澳门,全长约55km,其中海中主体工程长29.6km,按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采用桥岛隧结合方案,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最具挑战性的集桥、岛、隧为一体的交通集群工程。
港珠澳大桥平面布置见图1。
图1 港珠澳大桥总平面图沉管隧道是大桥的控制性工程,设计方案见图2和图3。
隧道全长6704m,是世界最长的公路沉管工程;沉管段长5664m,共33节,标准管节尺寸为180m(长)×37.95m(宽)×11.4m(高),每节近8万t的质量成为世界之最;为满足通航要求,沉管管顶埋于海床面以下23m的长度达3km,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工程;沿线基底软土厚度为0~30m,地处珠江口外开敞海域,水文气象环境复杂,航线繁忙,通行船舶日均4000艘,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综合建设难度最大的沉管隧道之一。
图2 沉管隧道纵断面图 图3 沉管隧道横断面图3 工程难点及解决方案1)为“一国两制”条件下大型跨界工程,需同时满足三地要求。
通过专项研究,并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制定本项目专用技术标准。
2)世界上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标准高,规模大,为全桥控制性工程。
设计及施工秉承“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理念,确保了工程质量及工期。
3)沿线基底软土厚度0~30m,纵向管底地质复杂且不均匀;埋深大,管顶回淤荷载大。
采用“复合地基+组合基床沉管”基础方案,管节沉降控制水平世界领先。
4)沉管管顶埋于海床面以下23m的长度达3km,是目前世界唯一深埋沉管,节段接头受力及防水风险高。
通过自主研发半刚性纵向结构体系,有效提高了结构及防水安全度。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难点及施工技术交流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难点及施工技术交流](https://img.taocdn.com/s3/m/c6e8560784254b35effd34b9.png)
➢ 成桩过程计算机全自动控制,质 量保障度高;
➢ 经验证,控沉效果理想;
4.2.3 基槽精挖
➢ 开挖水深大(50m),开挖精 度要求高(-60~+40cm);
➢ 开发采用大型定深平挖抓斗和 挖深精度控制系统。已经过实 际施工验证满足要求。
金雄
4.2.4 基槽清淤关键技术
精细化预 报1天
潮、流实 时预报
4.4.1 研发精细化作业窗口管理系统
➢ 三个子系统: 北京:预报中心服务器 施工现场:水文气象观测 岛隧营地:现场预报
➢ 在持续一年的观测、比对基础 上,继续开展模型的检验、修正 工作,不断提 高预报精度
北京
施工现场 岛隧营地
4.4.2 沉管浮运施工特点
回旋区域一
一次性连续浇筑; ➢ 综合考虑工期要求及预制质量控制,采用工厂法预制。
4.3.1 沉管预制厂
对比传统干坞法,工厂法管节预制具有以下优势:
工厂占地面积小;
连续预制,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小;
标准化流水线生产,质量可控。
釜
山
隧
道
干
坞
预
制
法
厄勒隧道沉管预制工厂
4.3.2 沉管预制厂
➢ 沉管预制厂位于桂山岛,距 离隧道轴线约7海里。预制 厂包括:
12 34
12 流水作业
12 34
12
12 34
12
2# 1#
6
5
Ⅰ5
中
流
5
水Ⅱ 生心
5
产
线
5
Ⅲ5
线
12 43
12
流 水1 2
43
生1 2 产 线1 2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接头防水技术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接头防水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0d79a19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3.png)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接头防水技术
张伶俐;杨金鑫;廖昔虬;李超群
【期刊名称】《中国建筑防水》
【年(卷),期】2013(000)013
【摘要】介绍了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节段接头防水技术,包括工程概况、施工难点分析、防水设计方案等.重点介绍了喷涂聚脲技术在该工程防水施工中的应用,包括聚脲施工环境要求、基面要求、施工步骤、涂层质量要求、喷涂注意事项及验收标准等.
【总页数】5页(P26-29,33)
【作者】张伶俐;杨金鑫;廖昔虬;李超群
【作者单位】广州秀珀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1495;广州秀珀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1495;广州秀珀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1495;广州秀珀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149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55.46;TU761.1+1
【相关文献】
1.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吊装解析 [J], 刘凌锋;林巍;尹朝晖;邵新慧;李毅
2.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接头差异变形监测方案设计 [J], 朱爱玺
3.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最终接头超大型钢帽安装技术 [J], 朱成;左华楠
4.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合龙施工技术 [J], 吴凤亮; 李家林; 李金峰; 刘兆权
5.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接头耐火性能试验研究 [J], 张升耀;董毓利;段进涛;郑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接头防水技术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接头防水技术2016-06-17“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由33节巨型沉管对接而成,每个标准管节长180m,由8个节段构成,重约80000t,最大沉放深度超过45m,是目前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沉管隧道工程之一。
到目前为止,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的沉管浮运安装施工,并在施工完成的沉管隧道中表面没有湿迹,可见沉管隧道的防水、防渗设计要求之高。
本刊记者有幸参观港珠澳施工现场,并邀请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地下分院陆明副总工来介绍该工程的接头防水设计与施工技术。
工程概况港珠澳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是一国两制三地的海上通道。
项目东起香港大屿山石湾,西至珠海拱北和澳门明珠,总长约356km,包括3项工程内容:1)海中桥隧主体工程;2)香港口岸及珠海、澳门口岸;3)香港连接线、珠海连接线和澳门连接线。
其中,海中桥隧主体工程东自粤港分界线,穿越铜鼓、伶仃西主航道以及青州航道、江海直达船航道、九洲航道,止于珠澳口岸人工岛,总长约29.6km,岛隧工程为海中桥隧主体工程的控制性工程,长约6.7km。
本工程的海底隧道采用沉管法施工,是目前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沉管隧道之一。
沉管隧道全长5664m,东、西岛暗埋段各长163m,海中段采用W形布置,横断面宽度为37.95m,高度为11.4m,采用两孔一管廊布置,沉管隧道横纵断面图如图1、图2所示。
岛隧工程建设的主要难点:1)建设标准高。
①国家一级公路,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100km/h;②设计使用寿命为120年;③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2)水文气象条件复杂。
工程处于外海环境,台风频繁,海流、涌浪复杂,受冬季季风影响。
3)海底软基深厚。
工程所处海床面的淤泥质土、粉质黏土深厚,下卧基岩面起伏变化大,基岩埋深基本处于50~110m。
4)受规划中30万吨级的航道(通航深度-29m)影响,隧道水深、埋深(回淤量)大。
5)隧道距离超长。
6)通航环境复杂。
航线复杂,船舶流量大,最大日流量约4000艘次。
7)环保要求高。
工程穿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保护区核心区。
8)珠江口防洪纳潮要求高,阻水率要求控制在10%以内。
在如此苛刻的条件下建设大型海底沉管隧道,已有的内河沉管隧道建设技术和经验已远远不能满足工程需求,需要进行大量技术创新和突破。
现就海底沉管隧道的接头防水技术为大家作一介绍。
问题的提出早年的沉管隧道管节采用的都是一体化刚性结构,为了解决刚性管节的防水问题,只能严格控制地基沉降量。
现在,国外有多条沉管隧道的管节采用“柔性接头”,在沉管浮运和沉放过程中用预应力拉索将各个节段串结成一体,在沉放后将其全部截断。
港珠澳沉管隧道遇到的突出问题是深水基坑开挖施工和长期运营中的严重回淤。
尽管不断清淤,回淤土仍有可能回到原高度且分布不均匀,导致深厚软基土产生很大的沿隧道纵向的不均匀差异沉降,因此选择了柔性接头的管节构造形式。
解决措施沉管法隧道的接头防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一般采用GINA、OMEGA两种止水带来承担管节接头防水任务。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分为管节接头与节段接头防水。
管节接头防水主要由GINA止水带和OMEGA止水带组成;节段接头为柔性结构,主要设置喷涂型聚脲防水涂料、中埋式可注浆止水带、OMEGA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条。
1管节接头防水措施1.1 GINA止水带GINA型橡胶止水带是管节接头防水的主要构件,也是管节接头防水的第一道防线。
它的优点为止水效果好、水下作业少、施工工艺简便、能节省接头造价和提高接头的施工质量。
GINA止水带的止水原理为:当管节初步就位后,用自动连接千斤顶把两管节端头连接好,压紧GINA止水带的鼻尖,起到初步止水功效,利用临时隔墙间的水阀把隔墙间的水排除。
GINA止水带受到很大的静水压力而产生弹性变形,达到接头止水,然后在内部作永久性接头。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管节接头的GINA橡胶止水带的断面构造形式、断面尺寸、压力与压缩变形特性根据管节接头所承受的水压及可能产生的最大变形量所确定,如图3、图4所示。
沉管隧道最小管节中心标高为-7.2m,最大管节中心标高为-38.7m,所以管节之间承受的水压差别较大。
对此,管节接头采用同一尺寸断面、不同硬度的橡胶来实现各管节GINA止水带压缩量较为接近的目标。
橡胶主体的硬度划分为40度、50度、60度、65度,所有GINA止水带的压缩量基本控制在121~159mm。
但为了确保GINA止水带鼻尖止水功效的一致性,鼻尖硬度划分为40度、50度、50度、50度。
由于管节接头处的端钢壳采用的是单道端板的形式,端板与混凝土之间有一道接缝并且端板另一面的端部暴露在海水之中,这样会使端板受到海水的双面腐蚀,所以需要在接头端部涂布环氧重型防腐材料,一方面可以遮蔽端板与混凝土的接缝,另一方面可以遮蔽迎海水面的端板端部。
与此同时,端板与混凝土的接缝中设置了遇水膨胀止水胶、止水钢片及预埋式注浆管,进一步加强端钢壳与混凝土的接缝防水。
沉管隧道管节接头的GINA橡胶止水带的固定采用卡箍方式,如图5所示,即采用焊接于端钢壳上的压块和压板,卡住安装到位的GINA橡胶止水带两侧的凸缘,起到固定就位的作用。
其优点在于不对GINA止水带本身产生破坏,且安装便利。
缺点在于若管节接头受到突然猛烈的冲击,止水带有可能会从卡箍装置中脱落出来。
GINA止水带的安装为整环一次安装到位,按照先顶板角部、再顶板、随后底板角部、再侧墙、最后底板的顺序进行安装。
管节浮运前,顶板以及水面以下1m范围内的GINA橡胶止水带应设置临时性保护罩,防止水上非固定物对GINA止水带的破坏。
现场施工照片如图6所示。
1.2 OMEGA止水带OMEGA型橡胶止水带是管节接头止水的第二道防线,因其形状与受水压后的拉力线形状相吻合而备受青睐。
管节接头采用的是丁苯橡胶OMEGA止水带,它的断面尺寸、形式、适应变形能力的要求由管节接头所承受的水压、三向位移的估算值、抗老化等要求决定,OMEGA止水带断面构造图如图7所示。
OMEGA止水带的固定方式采用杠杆式构造,如图8所示。
具体固定原理是将双头螺柱插入烧焊在端钢壳上的预埋套筒之内,然后通过螺柱上面固定的螺母施加一个预紧力作用在压板上,压板的两端分别是烧焊圆钢和烧焊压条,压条压住OMEGA止水带的端部从而形成杠杆防水构造措施。
OMEGA止水带运到现场后,最终的接头在安装接近尾声的时候才进行连接,所以需要对最后的接头预加工处理。
在管节沉放和安装OMEGA橡胶止水带后,按设计要求注水加压检漏(在管节底板接头承受的水压基础上再人为加上5m水头) 。
2节段接头防水措施沉管隧道管节采用分节浇捣,节段交接处设有接缝,接头采用4道防水措施,分别为厚2mm喷涂型聚脲防水涂料、遇水膨胀橡胶条、中埋式可注浆止水带和OMEGA止水带,4道止水措施配合水平向剪力键与竖向剪力键形成节段接头防水。
同时工程在节段接缝外侧设计了一道钢挡板,如节段接头因地震张开后又迅速闭合,因钢挡板的存在,不会对聚脲防水涂料造成损伤,确保了防水效果。
2.1节段接头外包防水层整条隧道的混凝土管节是在工厂里预制完成的,采用轮轨系统一节节向前推进,没有外包防水措施。
为了加强节段接头的防水,设计人员在施工现场充分调研了整个施工工艺,发现节段接头恰好处于轮轨间隙的中部,所以可对接头的顶底板及侧墙施作外包防水层。
节段接头外包防水层的材质为聚脲防水涂料,在底板、侧墙、顶板范围形成全包防水。
由于管节在沉放和安装时,钢缆会滑过管节的表面,且钢缆的拖拽力较大,会对结构本体造成损害,为了保证防水层的连续性和密封性,需要在顶板设置厚70mm的C20细石混凝土。
2.2中埋式止水带中埋式可注浆止水带主要由中埋式止水带与注浆管组成,中埋式止水带的材质为丁苯橡胶与钢片,注浆管的构造如图9所示。
环形螺钉的端部和止水带的钢边通过一个扣件连接,钢边端部设置表面结皮的氯丁海绵橡胶,氯丁海绵橡胶表面结皮是为了防止水泥浆进入海绵,使海绵固结。
在压浆时可使注浆液从海绵中顺利压出填充止水带和混凝土之间的缝隙。
注浆管端部的保护通过聚氯乙烯硬泡沫块和封口袋把注浆管封住紧贴在模板上实现。
由于固定注浆管的环形螺钉在施工现场有断裂现象,导致螺钉无法从注浆管中拔出,现场设置预埋式注浆管作为辅助注浆措施,预埋式注浆管通过塑料扣件固定,如图10所示。
所有注浆工作(包括预埋式注浆管注浆、中埋式可注浆止水带注浆)要求在管节推入浅坞前完成,注浆材料采用环氧浆液,达到JC/T1041中固化物性能指标中的II型要求。
工程采用的中埋式止水带宽度为500mm,中埋式止水带的短期抗水压试验表明:在接头张开90mm工况下,可承受0.9MPa水压。
中埋式止水带的200次循环抗水压试验表明:在接头张开45mm工况下,可承受0.5MPa水压;接头张开31mm工况下,可承受0.75MPa水压。
2.3 OMEGA止水带节段接头与管节接头设置的OMEGA止水带较为类似,采用的OMEGA止水带材质为丁苯橡胶,底板与OMEGA止水带配套预埋的角钢上设置牺牲阳极块。
现场安装后,同样需进行注水加压检漏。
安装完毕照片如图15所示。
预埋角钢与混凝土接缝之间设置预埋式注浆管与遇水膨胀止水胶形成双道防水线,因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质量良莠不齐,现场采用止水钢片代替了遇水膨胀止水胶。
目前沉管最终水下接头的形式还在讨论中,估计在以下两种形式中作出选择:1)水下接头为现浇混凝土结构,现浇结构与两侧的预制管节为施工缝连接,可采取设置预埋式注浆管、遇水膨胀止水胶于接缝处,接缝面涂覆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的防水措施。
2)水下接头为预制混凝土结构,采取嵌入施工方式封闭接头,可采取设置弹性橡胶类产品封闭接缝的防水措施。
沉管隧道管节接头、节段接头的防水问题一直是地下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关注的重点。
针对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的管节接头、节段接头采用的防水材料和钢材的防腐措施,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本工程可为同类工程提供施工技术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