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梅州客家山歌

合集下载

浅谈客家山歌剧的表演特点

浅谈客家山歌剧的表演特点

浅谈客家山歌剧的表演特点作者:古钰霖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9年第02期摘要:客家文化多姿多彩,其所在地向来被喻为“山歌之乡”,客家人自古以来就有唱山歌的习俗。

随着朝代的更替,山歌得到传承与发展,客家人在二十世纪中期开创了具有特色戏剧山歌剧。

本文围绕客家山歌剧的表演特点展开了调查,展示了山歌剧的表演特点。

关键词:客家山歌剧;表演特点中图分类号:J813;J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6-0140-01客家人所处的地域比较特别,是比较容易孕育出金嗓子的地方,在山歌戏剧演员中有一大部分人的嗓音都特别的好,唱出的歌声清脆嘹亮。

山歌剧的表现形式是通过话剧结合唱来体现,对演員的表演与唱功有一定的要求,而一出戏的成功与否与编剧、导演等有关。

一、客家山歌剧的基本现状客家山歌剧从创造之后,便广泛渗透到客家居住区域的客家人民之中。

山歌戏剧运用唱与跳的方式将人们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而受到广泛欢迎,不仅能增加人们对生活的乐趣,还能丰富人们的精神需求。

然而近几十年来,我国百废俱兴,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新时代的发展潮流普遍为在发展中创新,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每天都会出现不同的新鲜事物吸引这群众的眼球。

在这种背景下,山歌剧也在迎合时代的发展潮流,在发展中创新,其特色得到很好的传承,以新颖的表现形式受到大众的欢迎。

二、客家山歌剧的表演特点山歌剧其实并没有明确的定位,属于“边缘戏曲~,其发展不受传统的限制,还有很大的突破空间。

由于山歌的定位确切的规定,在表现形式上比较开放,有很强的吸纳功能,可以其他剧种为参考,去其槽粕,取其精华,使之融合到自己身上来。

在表演风格上,将自己的优点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同时有效抑制自身缺点,这也是前辈们传承下来的一个特点“扬长避短”。

客家山歌剧这一剧种的演艺水平主要体现在“唱、做、念、打”的功力的强度,在培育学徒时注重扬长避短,将山歌剧完美的呈现出来。

《梅州客家山歌》引进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梅州客家山歌》引进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梅州客家山歌》引进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梅州客家山歌》在小学音乐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文章首先介绍了背景和研究意义,随后对《梅州客家山歌》的音乐特点进行了分析。

然后提出了整合设计小学音乐课程的方法,并详细分析了教学实践过程。

接着,通过学生反馈和效果评估,探讨了课程的优化与改进方向。

最后在结论部分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小学音乐课程的丰富与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以促进《梅州客家山歌》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梅州客家山歌, 小学音乐课程, 教学实践, 整合设计, 学生反馈, 效果评估, 课程优化, 改进探讨, 结论总结, 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梅州是中国客家山歌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丰富的客家民俗使得梅州客家山歌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文化的多样化,梅州客家山歌的传承和保护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梅州客家山歌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客家山歌,我们决定将《梅州客家山歌》引进小学音乐课程。

通过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引入梅州客家山歌,可以增加学生对客家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梅州客家山歌的独特音乐特点和节奏感也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本文旨在通过实践和探索,探讨如何将《梅州客家山歌》引进小学音乐课程,并从中总结经验,为今后的课程设计和优化提供借鉴。

1.2 研究意义梅州客家山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

将其引入小学音乐课程,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感、音乐表达能力和文化自信心。

对于如何有效引进和整合梅州客家山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从教育的角度看,梅州客家山歌的引入可以促进小学音乐课程的多样化和综合性发展,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更全面地接触和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助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简述梅州客家山歌的艺术特征

简述梅州客家山歌的艺术特征

简述梅州客家山歌的艺术特征作者:王文春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05期【摘要】客家山歌是忠实记录客家人劳动、生活与理想的最美最朴素的文艺样式。

梅州客家山歌上承《诗经》、《汉乐府》的艺术风格,又巧妙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段,大量地使用了谐音、叠句、叠音等修辞手段,大大增强了山歌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客家山歌更加生动、缠绵、悠长与婉转。

【关键词】客家山歌;艺术特征山歌,是民歌之一种。

所谓民歌即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演唱的歌曲,它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随着岁月的流失而日趋完美。

[1]据史料记载,约始于先秦三代(夏商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即是春秋末年由孔子删定的《诗经》,其中《十五国风》,便是民歌,但当时还没有“山歌”这一称谓。

至唐代才见其名。

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中,已有“山歌猿独叫”、“岂无山歌与村笛”等句;李益诗中也有“山歌闻竹枝”等句。

而梅州所传歌仙“刘三妹故事”亦发生在唐代神龙年间。

两者相证,可知梅州“客家山歌”之盛行,正是其时。

故“刘三妹与秀才对歌”之传说,至今不歇。

客家山歌是忠实记录客家人劳动、生活与理想的最美最朴素的文艺样式。

与中原古风一脉相传,加上独特的客家语言,南方丰富多姿的山区地貌,聪明勤劳、朴质善良的客家人以独有的秉性创造了客家山歌。

一、梅州客家山歌的表现手法客家山歌早在唐代已盛行,并有赛歌的风俗。

其题材多样,形式活泼,有自我陶醉、自我发泄的,有男女调情的,有戏谑式的歌谣,有劝世式的……林林总总,花样很多,经过不断发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除情歌之外,还有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耍歌、逞歌、虚玄歌、拉翻歌、谜语歌和猜调、小调、竹板歌等。

各种歌词结构大致相同,每首四句,每句七字,逢一、二、四句多押平声韵。

但唱腔曲调则因地因人不一,仅梅州山歌唱腔就有近百种,其它民间小调共有二百多种。

从总体来看,都具有较浓郁的地方特色、客家风味。

从梅州客家山歌的发展看民俗的实用性价值

从梅州客家山歌的发展看民俗的实用性价值

从梅州客家山歌的发展看民俗的实用性价值发送信件 存储文件 打印文件 字体:【 大 中 小梅州客家山歌2、歌谣反映了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梅州客家除少部分是上层阶层,大部分是贫苦农民、雇工和小手工业者。

他们备受土豪劣绅的剥削欺压,官府横征暴敛,土匪骚扰,生活环境极其恶劣,几乎把生活逼上绝境。

有许多山歌反映了苦难人民的心声,如: 正月里来是新年,做人阿妹不值钱。

爹娘家产涯无份,当作猪牛去卖钱。

3、歌谣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假丑恶的摒弃。

客家人向来崇尚礼仪,追求的是真善美,对假丑恶则深恶痛绝,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客家人追求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人动手丰衣足食的古训。

即使是现在大家日子好了,家长们仍然经常教训孩子们不要大吃大喝,要勤劳俭朴。

4、歌谣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心声。

客家山歌作为一种民系文化,它并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与时俱进、具有时代的特点,它作为民间媒介的时尚广播,传递的是时代的心声。

如:自南昌起义打响革命第一炮之后,中国革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革命星火燎原,传遍神州大地。

1927年李坚真回到丰顺县动员农会推翻打倒土劣豪绅时唱道:哎哟哟……农友快来入农会,捏成拳头团结紧,减租减息不还债,组织起来斗豪绅。

四、传承意义梅州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间音乐、民间文学的瑰宝。

它对于文学艺术、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民俗学、宗教学、客家学等方面的研究都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

晚清黄遵宪、屈大均和当代钟敬文等学者都曾对梅州客家山歌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予以高度重视。

梅州客家山歌历来由民间口头传承。

现在,唱山歌的队伍严重老化,不少优秀山歌手相继去世,青少年已不喜欢唱山歌、听山歌,山歌演唱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情况日趋严重。

抢救和保护梅州客家山歌,对于保存客家文化、丰富中华文化、丰富客家人的文化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山歌唱出的山歌唱过一个时代民俗风情反映的民俗风情、时代气息、心理特征纵向的传承与横向的传播山歌唱出客家民系的凝聚力历史与民俗风情梅州国际山歌节客家山歌擂台赛结束转自:时间:2004-2-11 8:10:152004年2月9日晚梅州国际山歌节客家山歌擂台赛是一场真正具有传统山歌风味的擂台赛。

传承客家文化 弘扬客家精神——浅析梅县客家山歌的保护和传承

传承客家文化 弘扬客家精神——浅析梅县客家山歌的保护和传承
神州民俗 2 0 1 3 年第 2 0 7 期
菲物 质文化
传 承客 家 文化 弘扬客家精神
浅析梅 县 客家 山歌 的保 护和传承
体育服务 中心 广 东 梅 州 5 1 4 0 0 0 ) [ 摘
要 载体 。
要 ]客 家文化是 广 东三 大文化之一 ,是 中华传统文化 不可缺 少的重要组成部 分。独具
帅说 : “ 不 仅 要继 承传 统 ,也要 努力 创 新 。 ”郭沫 若 先 生有 诗颂 日 : “ 山歌入 夜 唱 丰收 ” 。梅 县 客家 山歌 的传 承 和传 播 ,除 了老艺 人 的共 同努 力 ,使 山歌 艺术 花 繁锦 绣 ,歌 声飘 四海 ,更 与梅 县 县 委 、县 政府 与 文化 部 门的重 视 和大 力发 展 山歌事 业是 分不 开 的,主要 为 : ( 一 )1 9 8 3 年 ,梅 县人 民政 府 决 定每 年 “ 中秋节 ”为 山歌节 。至2 0 1 2 年 已举行 了2 6 届 ,固定 形成 了梅 县 富有 地方 文 化特 色 的传 统 节 日活 动 。活动 的形 式主 要 以山歌对 唱 、山歌 擂 台 比赛 为 内容 ,用 山歌宣 传 党 的各 项方 针 政 策 ,宣传 新人 新事 新风 尚,鞭鞑 “ 假 、恶 、丑 ” ,歌 颂 “ 真 、善 、美 ” 。 ( 二 )宣 传 推 介 、 营造 氛 围 ,打造 客 家 人 文 品牌 。充 分 利 用 客 家 山歌 贴 近 生 活 、贴 近 群 众 、 贴近 实 际 的特 点 ,合 理 开发 利用 客 家 山歌 资源 ,积 极 举 办群 众 喜 闻乐 见 、方 便参 与 的特 色 文化 活 动 。通 过对 民间 艺人 和举 办各 种活 动 大力 传 承和 发 扬 ,使 全县 客家 山歌 的传 承和 保 护 工作 有序 进 行 。 充分 利用 梅 州批 准 设立 客 家文 化 ( 梅州 ) 生态 保 护 实验 区和 创 建广 东梅 州 文化 旅 游特 色 区 的 时机 ,通 过 广播 电视 、报 刊 、 《 乡情 乡 音 》杂 志等 媒 体 , 向海 内外 客 家人 宣 传客 家 山歌 在传 承 文 明 、资 政育 人 、普 及 知识 、丰 富精 神文 化 生 活 的作用 。宣传 推 广梅 县 客 家传 统 文化 特 色 ,实 现对 梅 县客 家 文化 的保 护 、传承 与 弘扬 ,使其 成 为促 进 区域 文 化 的和 谐 发展 、连 结 海 内外 客 家 人 乡

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及演唱方法分析

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及演唱方法分析

2021-04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民间奇葩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及演唱方法分析李秋(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广东梅州514700)摘要:客家山歌是我国民俗文化中的璀璨内容,客家山歌传承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对于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有重要意义。

传承与发扬客家山歌首先要了解客家山歌,音乐特征及演唱方法是客家山歌的基础,了解两者,透析客家山歌的本质,以更好在当代社会中寻找其独特的传承方式。

经过岁月的沉淀,客家山歌有着其独特的音乐特征以及演唱方法,文中从当下的客家山歌情况进行分析,探究其音乐特征以及演唱方法,为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扬提供参考。

关键词:客家山歌;音乐特征;演唱方法中图分类号:J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11-0130-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11.065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生活的一部分,随着客家人的生活开展不断的完善,已经形成其独特的音乐艺术风格。

近年来我国加强对于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力度,随着客家山歌出现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以及我国对于民俗文化的重视,将客家山歌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之一,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客家山歌的魅力以及其呈现出的客家人传统优良文化与精神。

一、客家山歌概述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用客家话传唱的歌曲,客家人将客家文化内容与当地的乡土气息紧密结合,目前客家山歌主要分布广西、广东、江西福建等地,客家人将客家文化、当地文化、生活气息融合为一体形成了客家山歌独特的音乐特点。

客家山歌在客家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客家人要重视客家山歌的应用,其对于客家人如同衣食住行一般不可或缺,从客家人对待客家山歌的重视程度可以看出为什么客家山歌能够传承千年依然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

客家人通过客家山歌描述人们勤劳的生活以及表达生活中的情感,通过山歌抒情叙事,为客家山歌的情感埋下基调,也丰富了客家山歌的内容。

客家山歌的形成背景分析

客家山歌的形成背景分析

客家山歌的形成背景分析-音乐论文客家山歌的形成背景分析陈帅磷(河南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客家与客家山歌客家人,又称为客家民系。

早在1000多年前,中原人抵达粤、赣、闽三地交界处,与当地原住居民混处杂居,互通婚姻,经过千年的演化形成了目前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

客家人是具有显著特征和独特文化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民族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深、分布最广的民系之一。

长期的迁徙生活,使得客家人具备了勇于拼搏、奋发向上的优秀品格。

尽管客家人多数居于偏远、封闭的山区,生活环境恶劣,但是他们凭着自己的勤劳、智慧和勇敢,在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客家山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具有哲理,受到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

客家山歌是中原汉人音乐文化与南方土著音乐文化不断融合,相互渗透的产物,其风格既有北方民歌粗犷的一面,而又更多的具有南方丝竹婉转动听、柔和的特征,客家山歌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多种多样。

运用了赋、比、兴传统手法,并且还语意双关、重叠、喻指、夸张、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

它与客家人的历史渊源、生活环境、文化意识和社会风情分不开,客家民系是历史上比较流动的群体。

客家人在长期并且频繁的迁徙中养成了勤奋好学、热爱祖国、遵守伦理、重视道义、讲究礼节等,在客家语言中含有丰富的古代汉语成分。

在另一方面,客家人自然而然地抛弃了一些古代汉人的旧习俗。

在长期的发展中,通过不断地吸收各地区和各民族的传统习俗与优秀文化,逐步地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文化——客家文化。

客家人的文化生活与风情融化和渗透在山歌中,所以客家山歌实际上是一部分客家人历史文化和劳动生活的真实写照。

由于各地的客家人社会背景、生活环境和民俗风情不同,故内涵丰富多彩。

山歌在旧社会,是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歧视,甚至是被禁止歌唱的。

尽管如此,劳动人民还是敢于利用山歌这一有力的形式,来歌唱生活,抒发感情,鞭挞丑恶,言明心声和用山歌来向封建势力及向封建统治阶级做不懈的斗争。

客家山歌的形成背景客家山歌是客家人情感、情绪的宣泄渠道,它的形成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

梅州客家山歌调式结构对比

梅州客家山歌调式结构对比

梅州客家山歌调式结构对比摘要:我国土地上分布着客家人民,其山歌音乐的传统文化特征非常鲜明,位于粤东北的梅州客家山歌,是源自江西、福建与广东地区各个客家音乐和当地音乐在长期融合发展过程中,形成多样化类型,调式结构丰富,音乐风格较为独特。

本文介绍了梅州客家山歌音阶、调式特点,分析了歌调式结构,希望能够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

关键词:梅州;客家山歌;调式结构前言:梅州处于江西、广东、附件交界位置,境内主要是盆地地形,比如蕉岭盆地、兴宁盆地以及梅江盆地等。

以地理角度分析,梅州市虽然属于躲闪地区,然而主要以盆地山为主,山体海报高度较低,铜鼓嶂是当地最高峰,海拔高度在1560m左右。

地理因素使得该地区客家山歌呈现出较窄音域,调式主要是宫调式、羽调式、徵调式[1]。

1梅州客家山歌音阶、调式特点该地区客家山歌音阶结构涵盖三声、四声、五声以及其他音阶形式,六声音阶形式比较少见,五华县地区主要以三声音阶为主。

在调式方面,徵调式与羽调式比较常见,通常徵调式是re、do、la、sol,羽调式是mi、re、do、la。

以调式分布角度分析,不同调式分别情况与发展情况缺乏平衡性。

在梅州整个境内,羽调式更普遍,在大埔县、丰顺县徵调式较为常见,另外在大埔县等地区山歌中,也可以见到宫调式,只有潘田山歌会运用宫调式,角调式并不多见[2]。

2山歌调式结构分析2.1音位结构分析对于音调结构,主要指音乐调式中不同调式具体音高位置,梅州客家山歌调式的音位结构主体是双调色彩区、中等强度以及羽调式。

(1)色彩划分。

结合我国音乐调式中,角代表阴柔、羽代表阴朦、商代表朦胧、徵代表阳朦、宫代表阳刚的结构色彩,可以将每周山歌划音位结构划分为:羽调式,蕉岭县地区,代表阴朦,即单调色彩区;羽、徵调式,丰顺县、五华县、平远县、兴宁县、梅县地区,代表阴朦与阳朦,即双调色彩区。

羽调式、徵调式与宫调式,大埔县地区,代表阴朦、阳朦以及阳刚,即三调色彩区。

(2)色调亮度。

客家山歌的艺术特征浅析

客家山歌的艺术特征浅析

客家山歌的艺术特征浅析“客家”是因历代战乱而多次从黄河流域大批南迁的汉族居民。

1933年罗香林在《客家研究导论》一书中考证,客家人员现居住的地方,大概北起并州上党,西至司州弘农,东达扬州淮南,中至豫州新蔡安丰。

自东晋开始,这些中原人陆续向南迁移,近者到达江西赣州、远者到达福建上杭、广东梅州、台湾。

据历史记载,客家先民大规模的迁徙有五次(见表1)。

在前三次大迁徙中南来的中原移民,大都定居在闭塞的闽、粤、赣山区,由于山川阻隔,交通不便,不易接受外来影响,加上客家本身强烈的宗族观念和长期形成的文化礼俗,使他们无论在江西,还是在福建、广东,都形成了自己的生活集团,保持了独特的风俗人情和语言习惯,这三次迁徙基本形成了闽、粤、赣三省客家人的独立体系。

今天客家方言的主要基地是广东东北部、江西南部和福建的西部、北部。

而我要谈的是广东客家山歌的艺术特征。

由于客家山歌是客家人民在劳动生活产生和创造出来的一种地方民歌,它跟客家山区的风俗习惯、地理习惯、风土人情、演唱条件、语言发音等都有密切联系,而广东客家山歌跟山西客家山歌和福建客家山歌相比也不例外,均有各自的艺术特征。

1 广东客家山歌的语言特征客家语言是沿袭了祖地黄河流域一带中州韵的影响,经几次迁徙后,客家先民逐渐来到粤东地区,再与当时在此居住的瑶族、畲、苗族相互交往和融化,而形成为一种带有中原语气的客家语。

广东客家语以梅县语为代表,各市、县经过长期生活也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客家语。

如:兴宁语、紫金语、五华语、丰顺语等。

客家语言与普通话相比,发音比较靠前,位置比普通话稍低,发音着力点多在舌、齿、牙、唇。

同时鼻根音稍浓。

如:吃饭的“吃”字,普通话是chi,用上下齿齐呼往外而着力,同时舌尖翘起。

而客家话则用舌尖上下齿轻轻齐呼张嘴,显得气比声先出,听起来声音较浅,字的发音不一样,发出的音量和韵味也不一样。

其实,客家人发翘舌音相对难些,因为客家语中翘舌音较少。

然而,客家山歌的演唱恰恰是发挥唇、齿、舌、牙、颚等,而普通话的民歌演唱也充分发挥了“五音“。

论梅州客家山歌

论梅州客家山歌

梅州客家山歌作为一名正宗的梅州客家人,对于客家山歌的认识和传承这一方面,我认为自己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决定对梅州客家山歌做一个民间风俗文化的调研。

我将这个调研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研究梅州客家山歌的形成过程,原因,背景,历史价值的所在;然后就梅州客家山歌的现状做一个民间的访问和调查,以了解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后总结,探讨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梅州客家山歌。

梅州客家山歌是梅州市境内6县1市1区近500万人口用客家方言演唱的民歌,它流传于广东省东北部客家地区并流播到海外梅州籍客家人聚居地。

梅州客家山歌于宋、明期间伴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传播繁衍,是中原文化与梅州土著文化融合的产物。

它的歌词诗味很浓,类似竹枝词,有“国风”和“吴歌”的余韵。

梅州客家山歌共有腔调近百种,音调高扬绵长,平稳流畅,起伏不大;音区较高,音域较窄;级进较多,跳进较少;节奏自由,节拍多样,常有多种节拍混合而歌。

梅州客家山歌有数万首歌词流传于民间,内容包括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礼俗歌、情歌、其他生活歌和儿歌等,涵盖了客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以情歌的数量最多,内容最精彩,文学价值也最高。

为弘扬客家文化,梅州每逢中秋举办山歌节,大打山歌擂台,非常热闹。

梅州客家山歌作为我国著名的民歌中独立的一支,它继承了《诗经》中《十五国风》的风格,世代相传,主要以"赋、比、兴"的传统手法,又常用双关、重叠等手法。

客家山歌基本是四句七字体,每首山歌的第一、二、四句押韵;唱时往往触景生情,即席歌唱,随口而出,情深意切,曲调丰富,大致有山歌号子、正板山歌、四句八节山歌、快板山歌、叠字山歌、五句板山歌等。

旋律优美,几乎所有曲调中都有颤音、滑音、倚音等装饰音,因而使旋律高亢、嘹亮、抒情悠扬,回环曲折,委婉动听。

其腔调共有近百种,音调高扬绵长,平稳流畅,起伏不大;音区较高,音域较窄;级进较多,跳进较少;节奏自由,节拍多样,常有多种节拍混合而歌。

广东梅州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方法分析

广东梅州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方法分析

广东梅州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方法分析摘要:客家山歌是中国独特的民间音乐,以其纯正的客家方言演绎,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

梅州市的客家山歌以其简洁、真挚、自由的风格著称,不仅展示出客家人热情洋溢的个性,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学内涵、音乐技巧以及对于精神信念的追求。

随着时代的变迁,客家山歌正处于一种艰难的生存状况,它所面对的挑战包括:保护自客家山歌载体、加大客家山歌宣传等。

关键词:客家山歌;传承;文化保护引言客家山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它的曲调抒情奔放,细腻缠绵,风格独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全球范围内的商业性强势流行文化对传统文化构成了巨大的挑战,而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民间文化遗产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它们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极大的压力。

随着多元文化的不断涌现,客家山歌的创作和传播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它们无法再依靠原有的土壤和空间,而是被迫面对着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状态,从而陷入了一种生存与传承的困境。

一、客家山歌的文化背景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它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先民起源于黄河江淮流域,经过一千多年的迁徙,他们不仅在闽、粤、赣交界地区定居,还向南方各省和海外拓展,并与当地的人民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汲取了当地文化的精华,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客家山歌。

客家人在漫长的历史中,经受了无数的磨难,他们勇敢地穿越险阻,留下了一个又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和传说,展现出他们顽强不屈的精神。

即使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他们仍然保持着中原民族的传统思想、精神、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完整性。

客家人以尊重传统、勤奋工作、传播文明礼仪为根基,致力于建设美好的家园。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传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民间歌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二、客家山歌传承与发展的思考(一)保护客家山歌载体要想让传统的客家山歌得到更多的发扬和传承,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包括开展全面的文化普查,搜集、整理和研究历史上的客家山歌,建立专业的山歌艺术工作室,并邀请著名的山歌大师来编辑和出版各种山歌,以便于创造更多的新的音乐。

客家山歌的音乐特点及演唱特色

客家山歌的音乐特点及演唱特色

客家山歌的音乐特点及演唱特色作者:陆优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18期【摘要】在我国传统民歌中,客家的山歌是一种非常具有特点的民族音乐之一,客家山歌主要表现出来的音乐体裁为山歌类,在我国传统民歌中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色,同时,客家山歌也作为客家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其中,客家山歌与其他传统的音乐不同,客家山歌的艺术表现形式、韵律等具有独特的特点,受到当地人的喜爱和追捧,同时,客家山歌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也被我国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为了能够更好、更加深入了解客家文化的特点和演唱特色,本文主要就以往客家山歌的表演内容,就客家山歌的音乐特色和演唱特色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更好地弘扬和发展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

【关键词】传统民歌;客家山歌;音乐特色;演唱特色;传承与弘扬中图分类号:J642.2 ; 文献标志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8-0080-01在我国非物质遗产中,客家山歌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传统文化,它是由中原以及土著民族在历史的发展中,相互结合而形成的结晶,客家山歌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外来文化和流行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不断冲击,导致像客家山歌这些传统文化被人们逐渐淡忘,甚至对客家山歌这类传统民乐的音乐特点、演唱特色也逐步淡忘,为了能够更好地弘扬和发展我国的客家文化和客家山歌,就要对相关的音乐特点、演唱特色等进行研究和探讨[1]。

一、客家山歌的音乐特点(一)语言特点。

每个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特殊语言,这与当地的环境和地域有关,在客家文化中,将客家语言生动形象地与音乐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客家山歌。

同时,客家方言作为客家山歌的起源,为客家人带来了不一样的地方特色。

客家人,在演唱客家山歌的过程中,一般用舌、牙齿、嘴唇等部位进行发力,通过与普通话有别的气音、爆破音进行发音,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客家语言,在音乐演唱中,形成了具有独特语言的音乐[2]。

广东省传统音乐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东省传统音乐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八音锣鼓是广东一种颇为特别的民间器乐,有演奏吹打乐、唱西秦、 卡戏三种表现形式,明末清初由粤东西秦戏清唱表演班传入,并融合了粤 剧唱腔和广东音乐衍化而来,故民间又有“唱西秦”、“听西秦”之称。 它广泛流传于珠江三角洲一带,遍布佛山市全境。八音锣鼓
八音锣鼓表演均以一个装饰华丽的锣鼓柜为独特标志。
广东音乐,是流行于珠江三角洲广府方言区的传统丝竹乐种,是具有 鲜明地域色彩的汉族音乐,是广府文化的代表之一。其前身主要是粤剧过 场音乐和烘托表演用的小曲,约在二十世纪初期,发展成为独立演奏的器 乐曲,流传到外地后,被称为广东音乐。在20世纪20-30年代达到鼎盛, 广东音乐开始在全国流行。进入40年代后,不少广东音乐名曲更成为了国 宴、迎宾音乐而被誉为“国乐”。
2006年5月20日,梅州客家山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 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Ⅱ-11。
山歌,即民歌中之一种。据史料记载,唐代始有山歌之称,而梅州民 间流传的歌仙“刘三妹的故事"也发生在唐代神龙年间,可知客家山歌之 盛行,正是其时。客家山歌深受春秋末年成集的《诗经》中《十五国风》 的影响,后随客家人的迁徙,受畲、瑶等土著人的歌谣的影响。
咸水歌是家人自娱自乐的一种歌唱形式。自古以来,家人浮家泛宅, 不断从四面八方来到珠江口沿海一带的冲积平原上,散居在中山、珠海、 顺德等沿海地带和河地带。主要类别包括长短句咸水歌、高棠歌、大缯歌、 姑妹歌和叹家姐等;代表作品包括《对花》《海底珍珠容易》等。
2006年5月20日,中山咸水歌经国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Ⅱ-12。
古琴艺术是继昆曲之后被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第二个中 国文化门类。琴棋书画,曾是中国古代文人引以为傲的四项技能,也是四 种艺术。其中,琴乐是中国历史上渊源最为久远而又持续不断的一种器乐 形式,其可考证的历史有三千年之久。“高山流水”、“焚琴煮鹤”、 “对牛弹琴”等妇孺皆知的成语都出自和琴有关的典故。然而,由于琴自 古都是文人自我陶冶的一种雅好,很少在公众场合演奏,故而现代人对它 的了解已经十分有限。

客家山歌的文学价值与文化内涵

客家山歌的文学价值与文化内涵

第39卷第2期2018年4月韩山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Vol.39No.2Apr.2018收稿日期:2017-10-22项目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项目编号:GD17XZW01)。

作者简介:陈菊芬(1971-),女,广东河源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

客家山歌的文学价值与文化内涵陈菊芬(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广东广州510665)摘要:客家山歌与《诗经》、古乐府民歌艺术一脉相承,历史源远流长,且分布范围广阔。

客家山歌歌词中流畅灵动的语言、清新质朴的生活画面、多彩的抒情方式等,是客家山歌一直保持着生命力与魅力的原因之一,也是吸引后人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探索的原因。

客家山歌的文学价值和文化内涵在当今社会仍然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需要我们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和保护。

关键词:客家山歌;文学价值;文化内涵;传承;发展中图分类号:I 207.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883(2018)02-0022-08客家先民在从中原往南不断迁徙和繁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富有族群特色的客家文化。

客家山歌无疑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家山歌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地借鉴其他艺术形式,丰富了自身的艺术内涵,从而使自身更具魅力。

客家山歌记录了客家人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生产、生活场景,传达着客家人的喜怒哀乐,是客家人珍贵的文化财富。

关于客家山歌的历史源流,胡希张在《客家山歌史研究》中写道:“要弄清客家山歌的源流,需要首先明白客家民系的源流。

”[1]89罗香林先生是客家研究的宗师,其《客家研究导论》是国内最早一部对客家文化进行探索研究的力作。

在该著作中,罗香林先生认为,客家先民总共经历了5次大迁徙,自两晋以来,由于战乱、自然灾害等因素,客家先民不断地南迁至赣、闽、粤等地,与当地土著:畲、瑶、黎等少数民族融合,逐渐形成了客家这一民系。

地域文化专-2020春形成性考核任务三权重:25%,系统自动评分-国开广东-参考资料

地域文化专-2020春形成性考核任务三权重:25%,系统自动评分-国开广东-参考资料

地域文化(专)-2020春形成性考核任务三(权重:25%,系统自动评分)--51718国开(广东)-参考资料请认真阅读一下说明然后下载:题库有可能会换,不保证全部都有!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本文档的说明:如果题目顺序和你的试卷不一样,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预祝您取得好成绩百!第1题以中国画为基础,融合东洋、西洋画法,自创一格的流派,这就是闻名于世的()画派。

A.岭南B.南海C.广东D.南方参考答案是:岭南第2题明朝首推的书家是陈献章,广东新会白沙乡人,世称陈白沙。

他长于草书,尤其出名的是,他以“()”为书写工具,书法自成一家。

A.牛毛笔B.猪毛笔C,羊毛笔D.茅龙笔参考答案是:茅龙笔第3题()是岭南比较有特色的一种器乐。

A.木鱼B.广东汉乐C.南音D.咸水歌参考答案是:广东汉乐第4题“粤乐”是指()。

A.南音B.木鱼C.咸水歌D.广东汉乐参考答案是:广东汉乐第5题广东音乐是一种地方音乐,它所描绘的主要是()。

A.潮汕地区的乡土民情B.粤西一带的乡土民情C,粤北地区的乡土民情D.珠江三角洲一带的乡土民情参考答案是:珠江三角洲一带的乡土民情第6题“尾驳尾”是()的一种最独特的形式。

A.潮州歌册B.中山咸水歌C.粤曲D.客家山歌参考答案是:客家山歌第7题中山咸水歌是用()演唱的。

A.萱家话B.普通话C.广州话D,中山话参考答案是:查家话第8题()是由粤曲爱好者自由组织,自娱自乐的相对固定的小型团体二A,双棚窗B.私伙局C,雷歌班D.外江班参考答案是:私伙局第9题名曲以()为主要的演出场所,把娱乐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岭南特有的粤曲文化风俗。

A.剧院B.茶楼C.宅院D.街道参考答案是:茶楼第10题潮剧,又称潮州戏、潮音戏、潮州白字戏,是用潮州方言演唱,尤以()表现突出的地方戏曲。

A.武生B .小生C.丑生D.花旦参考答案是:丑生第11题2009年10月2日,由广东、香港和()联合申报,粤剧成功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梅州客家山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汤明哲访谈录

梅州客家山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汤明哲访谈录

文化遗产2020年第2期梅州客家山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汤明哲访谈录吴娟何平〔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890(2020)02-151-08传承人简介:汤明哲,男,1934年10月出生,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人。

1951年开始创作山歌,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梅县文化馆副馆长、县广播站副站长、县文化局副局长等职。

2002年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特别贡献曲艺家”称号,2004年3月广东省文化厅授予“广东省优秀民间艺术师”称号,2004年10月嘉应学院聘为兼职教授,2013年10月星海音乐学院聘为客家音乐客座教授。

2009年6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梅州客家山歌”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6月广东省文化厅授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优秀传承人”称号,有“梅州山歌大师”之称。

汤明哲从事山歌演唱和研究60余年&他主持山歌擂台赛时,不用台词只唱山歌,他的主持词就是一首首山歌,这一形式曾产生很大影响。

由于他 有着良好的传统客家山歌的积累,又有着较好的知识储备,因此他在即席唱和时,能对答如流、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在许多山歌“对歌”活动中都有良好的表现。

目前他演唱梅州客家山歌时,手持梅花琴弹奏伴唱已成了他演唱的标志之一,同时对“五句板”的传承和创新也成为他重要的演唱内容,曾有专家称他的演唱为“汤腔”。

梅州客家山歌是第一批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也是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①。

梅州客家山歌用客家话演唱,客家话在广东省是流传最广的一种地方方言,主要分布在粤东北、粤北和粤西北的山区,梅州市是讲客家话最广泛的地区,也是广东省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

我们的采访从汤明哲谈他的客家山歌情结开始。

一、学习经历何平(以下简称“何”):汤先生您好,我们知道您是梅州客家山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对广东省、特别是梅州客家山歌的传承做了很多有影响的工作,您能不能谈谈您的学习经历,您是如何学习客家山歌、如何爱上客家山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州客家山歌
作为一名正宗的梅州客家人,对于客家山歌的认识和传承这一方面,我认为自己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决定对梅州客家山歌做一个民间风俗文化的调研。

我将这个调研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研究梅州客家山歌的形成过程,原因,背景,历史价值的所在;然后就梅州客家山歌的现状做一个民间的访问和调查,以了解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后总结,探讨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梅州客家山歌。

梅州客家山歌是梅州市境内6县1市1区近500万人口用客家方言演唱的民歌,它流传于广东省东北部客家地区并流播到海外梅州籍客家人聚居地。

梅州客家山歌于宋、明期间伴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传播繁衍,是中原文化与梅州土著文化融合的产物。

它的歌词诗味很浓,类似竹枝词,有“国风”和“吴歌”的余韵。

梅州客家山歌共有腔调近百种,音调高扬绵长,平稳流畅,起伏不大;音区较高,音域较窄;级进较多,跳进较少;节奏自由,节拍多样,常有多种节拍混合而歌。

梅州客家山歌有数万首歌词流传于民间,内容包括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礼俗歌、情歌、其他生活歌和儿歌等,涵盖了客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以情歌的数量最多,内容最精彩,文学价值也最高。

为弘扬客家文化,梅州每逢中秋举办山歌节,大打山歌擂台,非常热闹。

梅州客家山歌作为我国著名的民歌中独立的一支,它继承了《诗经》中《十五国风》的风格,世代相传,主要以"赋、比、兴"的传统手法,又常用双关、重叠等手法。

客家山歌基本是四句七字体,每首山歌的第一、二、四句押韵;唱时往往触景生情,即席歌唱,随口而出,情深意切,曲调丰富,大致有山歌号子、正板山歌、四句八节山歌、快板山歌、叠字山歌、五句板山歌等。

旋律优美,几乎所有曲调中都有颤音、滑音、倚音等装饰音,因而使旋律高亢、嘹亮、抒情悠扬,回环曲折,委婉动听。

其腔调共有近百种,音调高扬绵长,平稳
流畅,起伏不大;音区较高,音域较窄;级进较多,跳进较少;节奏自由,节拍多样,常有多种节拍混合而歌。

梅州客家山歌还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心声,客家山歌作为一种民系文化,它并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与时俱进、具有时代的特点,它作为民间媒介的时尚广播,传递的是时代的心声。

经过其不断发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中以情歌的数量最多,内容最精彩,文学价值也最高。

除"情歌"之外,尚有"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逞歌、虚玄歌、拉翻歌、谜语歌和猜调、小调、竹板调"等,涵盖了客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反映了社会历史的进程,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摒弃。

根据调查和访问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生活在梅县地区的人民对客家山歌都有一定的了解。

所有年龄段的客籍人士知道客家山歌的都在百分之八十五以上。

除此之外,在受访的非客籍人士中,大多数也都知道客家山歌客家山歌之所以被那么多梅县人所了解,很大一部分得归功于梅县整体山歌文化的浸染和报刊等大众媒体的报道。

但是,知道并不代表会唱。

对于该地区客籍人群中是否会唱客家山歌,调查结果反映出:客家山歌的流传程度,在“≥51岁”这个年龄段最高;而在小于50岁的人群中,则随年龄的增长,流传程度逐渐降低。

梅州客家山歌历来由民间口头传承。

现在,唱山歌的队伍严重老化,不少优秀山歌手相继去世,青少年已不喜欢唱山歌、听山歌,山歌演唱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情况日趋严重。

梅州客家山歌现在正在日益受到人们的忽视,听的人越来越少,唱的人更是少。

特别是年轻人现在受到流行歌曲的影响,认为山歌显得“土得掉渣”,而没有多少年轻人喜欢传统的山歌。

但是不仅可否认的是老人们依旧热衷于客家山歌,在城市的许多地方都设有山歌亭,每天下午到晚上,退休在家的老人们就聚在山歌亭里,或入神地听着录音机上放出来的山歌,唱着动听的客家山歌,显得热闹非凡。

对于梅州客家山歌的传承上出现的断代现象,我们应予以重视,不能任其发展,否则最终将影响客家山歌的传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