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化学2004

合集下载

2012录取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名单

2012录取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名单

10511211 3433782
张玉
090403 农药学
74
54
133
44
化学学院
10511211 3445825
张国娟
070302
分析化学
65
63
130
45
化学学院
10511211 3446000
冯彬
070303 有机化学
70
68
134
46
化学学院
10486220 3006875
江文
070303 有机化学
穆毅
081704 应用化学
59
68
95
40
化学学院
10511211 3445780
郑燕
040102
课程与教 学论
59
65
182
41
化学学院
10511211 3446129
朱凤祥
090403
农药学
55
40
106
42
化学学院
10511211 3445898
陈俊
070303 有机化学
78
68
126
43
化学学院
无机化学
62
53
90
36
化学学院
10487200 0100086
陈欢欢
070301
无机化学
64
54
103
37
化学学院
10511211 3445954
郭明娥
070301
无机化学
54
60
109
38
化学学院
10511211 3445787
侯帅
040102

华中师范大学2013-2014学年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名单-Sheet1

华中师范大学2013-2014学年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名单-Sheet1

卢同庆 石蕾 刘晶 赖子亮
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研究——以Y市为例 尤光付 深港口岸间的“水客”问题及治理策略研究 张立荣
第 4 页,共 28 页
序号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学院名称 化学学院 化学学院 化学学院 化学学院 化学学院 化学学院 化学学院 化学学院 化学学院 化学学院 化学学院 化学学院 化学学院
城乡道路网供需系统时空协同发展与演化模拟—— 曾菊新 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公安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土地生态安全动态研究 2000年以来武汉市主城区空间生产机制及模式研究 ——以洪山区为例 基于产品结构分析的武汉市夜间旅游发展研究 清代江西省疫灾地理规律与环境机理研究 周勇 余斌 李星明 龚胜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 流域水可获取性及生态需水研究--汉江流域(湖北 喻光明 息系统 省境内) 第 1 页,共 28 页
论 文 题 目 基于金属-有机骨架的新型固相萃取技术及其应用 丹江口水库水体、沉积泥及周边土壤中有机氯农药 残留分布研究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中药薤白治疗急性和慢性心肌 缺血的代谢组学研究 基于激光诱导荧光显微镜的并联型液质联用分析系 统的构建及其应用
导 师 徐晖 程靖 李芳 熊博
学位类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导 师 王宏志 胡静 谢双玉 聂艳 彭真明 刘华 魏森 丁文 陈业宏 刘元璋 杨彩霞 石先钰 常健
学位类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喀斯木江 男
杨雪靖 女 徐静 王倩 岳光 女 女 女
王奋飞 女
第 2 页,共 28 页
序号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华中师范大学 2004-2005学年第 一学期概率论期末考试试卷

华中师范大学 2004-2005学年第 一学期概率论期末考试试卷

P{ X k} P{ (
查标准正态分布表可得
X 140 42

k 140 } 42
k 140 42
) 0.95
k 140 1.64 k 150.63. 6.48
计算可知,只要供应 151 部机床所需的 2265 单位电能就可以 95%的概率保证车间不会因供电 不中而影响生产。
期末考试试卷(A 卷)
课程名称 题型 分值 得分 概率论 一 30 二 30 课程编号 421116000 任课教师 三 30 四 10 总分 100
学生姓名:
学号:
得分
评阅人
一、选择题: (共 6 题,每题 5 分)
1. 一模一样的铁罐里都装有大量的红球和黑球,其中一罐(取名“甲罐” )内的红球 数与黑球数之比为 2: 1, 另一罐 (取名 “乙罐” ) 内的黑球数与红球数之比为 2: 1, 今任取一罐并从中依次取出 50 只球,查得其中有 30 只红球和 20 只黑球,则该罐 为“甲罐”的概率是该罐为“乙罐”的概率的( D ) (A)2 倍 (B)254 倍 (C)798 倍 (D)1024 倍
评阅人
四、综合论述题: (共 1 题,每题 10 分)
历史上皮尔逊曾进行过掷硬币的试验, 当年皮尔逊掷硬币 12000 次, 正面出现 6019 次, 现在如果我们重复皮尔逊的试验, 求正面出现的频率与概率之差的绝对值不大于皮尔逊试验中 所发生的偏差的概率。 答: 将一枚匀称硬币抛掷 12000 次,记 X 表示正面出现的次数, X 服从参数 n=12000,p=0.5 的二项分布。 EX=6000,DX=3000,由于 n 较大,X 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则
得分
评阅人
三、计算题: (共 3 题,每题 10 分)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真题2002物化考研试题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真题2002物化考研试题答案

(可带计算器或对数表) 共 页 第 页华 中 师 范 大 学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考试科目 物理化学 考试时间 月 日 午 一、是非题:在正确的说法前填“y ”,在错误的说法前填“n ”。

(每小题1分)(y )1、非理想气体不可逆循环的W 和Q 绝对值相等。

(n )2、系统的温度升高一定要吸热。

(y )3、稀溶液中,组分B 的浓度可用x B 、m B 、c B 、表示,其标准态的选择也 随之不同,其活度值亦不同,但其化学势大小不变。

(n )4、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对于指定的反应就是一个不变的常数。

(n )5、溶液的化学势等于溶液中各组分化学势之和。

(n )6、电极电势就是金属/溶液界面间的电势 (y )7、催化剂不可能改变化学反应平衡常数。

(n )8、对峙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达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常数相等。

(n )9、复杂反应的速率取决于其中最慢的一步。

(y )10、若反应 A +D → E +F 的速率方程为:3.17.0D Ac c k r = 则该反应是 二级反应,且肯定不是双分子反应。

二、选择题(从下列A 、B 、C 、D 中选出一个最正确的答案入括号。

每小题1.5分)( D )1、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 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C .化学变化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 (D) 2、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变化的孤立体系,其总熵 A .不变 B .可能增大或减小 C .总是减小 D .总是增大 (B )3、氮气进行绝热可逆膨胀A .ΔU=0B .ΔS=0C .ΔF=0D .ΔG=0 (B )4、氢气进行不可逆循环A .ΔU>0B .ΔS=0C .ΔS>0D .ΔS<0(C)5、氢气和氧气在绝热钢瓶中燃烧生成水蒸汽A .ΔU =ΔH =0B . ΔU>0C .W =Q =ΔU =0D . W =Q =ΔU =ΔH =0 (B )6、正常沸点时,液体蒸发为气体的过程中A .ΔS=0B .ΔG=0C .ΔH=0D .ΔU=0 (B)7、理想气体等温可逆膨涨过程(A →B )系统吸收的热)(.)(.ln..A B A B V BA T T P V V P Q D T T C Q C P p nRT QB dTC Q A BA-=-===⎰(D)8、实际气体的标准态,就是与被研究气体BA .同温,纯气体B B .同温,O p f =的纯气体BC .同温,同压,理想气体BD .同温,O p p =的纯理想气体B(B)9、质量摩尔浓度凝固点降低常数K f 的值只决定于 A .溶质的本性 B .溶剂的本性 C .溶质的浓度 D .温度(D)10、Na +、Cl +、K +、NO 3-、H 2O(l)达平衡,其自由度为 A . 2 B . 3 C . 4 D . 5(A)11、左图是某二元凝聚系统相图,图中X 点所示物系在继续冷却至一固相消失的瞬间。

华中师范大学各专业课真题附录

华中师范大学各专业课真题附录
外国教育史 1999,2001——2004
中国教育史 1999——2004
中外教育史 1998——2005(注:2005年有两种)
德育原理 1998,2003
课程与教学论1999——2005
比较教育学2000——2005
特殊教育概论2005
教育心理学1998——2002
心理学院
国际政治学概论2003——2004
国际关系史1998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1999——2000
战后国际关系史 2002——2008
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理论 2002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业)1998——2005
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专业)1998——2005,2007——2008
中国民主党派史1998——1999,2001
文学概论2000
文学评论1998,2000
文学批评1999
中国文学批评史1999
文学评论、文学批评史2001
欧美文学史1999
汉语语言学(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两部分) 2001——2006,2008
汉语言文字学(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两部分) 2003——2005,2007
古代汉语 2000——2002(注:2000年有两种)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5
毛泽东思想概论1999——2000
政治社会学 2004——2005,2007——2008
行政学基础 1998——2000(注:1998试卷名称为“法学、行政学基础理论”)
行政管理学1999——2005(2004有答案)
法理学与宪法学2008
考试学2000,2007——2008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化学选择题问答题习题集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化学选择题问答题习题集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选择题1.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答案:D2.关于热和功,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功和热只出现于系统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只存在于系统和环境间的界面上(B) 只有在封闭系统发生的过程中,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C) 功和热不是能量,而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可称之为被交换的能量(D) 在封闭系统中发生的过程中,如果内能不变,则功和热对系统的影响必互相抵消答案:B3.关于焓的性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焓是系统内含的热能,所以常称它为热焓(B) 焓是能量,它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C) 系统的焓值等于内能加体积功(D) 焓的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答案:D。

因焓是状态函数。

4.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答案:D。

因为焓变ΔH=ΔU+Δ(pV),可以看出若Δ(pV)<0则ΔH<ΔU。

5.下列哪个封闭体系的内能和焓仅是温度的函数(A) 理想溶液 (B) 稀溶液 (C) 所有气体 (D) 理想气体答案:D6.与物质的生成热有关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标准状态下单质的生成热都规定为零(B) 化合物的生成热一定不为零(C) 很多物质的生成热都不能用实验直接测量(D) 通常所使用的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数据实际上都是相对值答案:A。

按规定,标准态下最稳定单质的生成热为零。

7.dU=CvdT及dUm=Cv,mdT适用的条件完整地说应当是(A) 等容过程(B)无化学反应和相变的等容过程(C) 组成不变的均相系统的等容过程(D) 无化学反应和相变且不做非体积功的任何等容过程及无反应和相变而且系统内能只与温度有关的非等容过程答案:D8.下列过程中, 系统内能变化不为零的是(A) 不可逆循环过程 (B) 可逆循环过程(C) 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过程 (D) 纯液体的真空蒸发过程答案:D 。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课件1.2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课件1.2

【例2】 1.0 mol 乙醇在正常沸点(351K , p ) 下蒸发成气体,求此过程的W, Q , ∆U , ∆H。 已知乙醇正常沸点下的蒸发热
∆ Hm
g l
O
= 39.49 kJ•mol-1,
蒸汽的密度为ρ= 1.647 g•dm-3。 )、等压 解:显然,此过程是等温(351K)、等压( p O 显然,此过程是等温( )、等压( ) 下的相变过程 C2H5OH (l) == C2H5OH (g)
p 【例3】 在298.15K、 下,单位反应 C(s)+1/2O2(g)→CO(g), 若经过以下二条途径:(1)直接接触发生反应, 已知单位反应放热 110.52 kJ mol-1;(2)若反 应在原电池中进行,对环境作电功60.15 kJ mol-1。求二途径的Q , W ,ΔU 及ΔH。
O
比热容: 比热容: 规定物质的数量为1 g(或1 kg)的热容。 的热容。 它的单位是 摩尔热容Cm: 的热容。 规定物质的数量为1 mol的热容。 单位为: 单位为: ⋅ K −1 ⋅ mol−1 。 J
J⋅ K ⋅g
−1
−1
J⋅ K−1 ⋅ kg−1 。 或
等压热容Cp : C = δ Q p = ( ∂ H ) p p dT ∂T dH = δQp = C p dT ∆H = Qp =T nC p ,m dT ∫
A
W与W Q与Q ∆U与∆U ? ? ? ≠ ≠ =
B
第一定律的讨论 (∆U, Q, W)
等温恒外压膨胀 等温多级恒外压 膨胀 等温可逆 膨胀
W最小,Q最大
W最大,Q最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enthalpy enthalpy) 3) 焓 H(enthalpy) 对于封闭体系,只有体积功的等压过程 (p1=p2=pe), 状态1 状态2 U2-U1 = Qp –pe(V2-V1) = Qp – p2V2 + p1V1 Qp = ( U2 + p2V2 ) – (U1 + p1V1 ) 定义: 定义: H≡U + pV , 则 ΔH = Qp(条件: 等压,只有体积功) 条件: 等压, 对于微小的变化 对于有限的变化 dH = dU+ Vdp + pdV ∆H =∆U+∆(pV)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化学_选择题、问答题集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化学_选择题、问答题集

华中师范⼤学物理化学_选择题、问答题集练习题模拟题及答案练习题主要有两种形式,选择题和问答题。

全部都给出详细答案和解释。

问答题1. 什么在真实⽓体的恒温PV-P曲线中当温度⾜够低时会出现PV值先随P的增加⽽降低,然后随P的增加⽽上升,即图中T1线,当温度⾜够⾼时,PV值总随P的增加⽽增加,即图中T2线?答:理想⽓体分⼦本⾝⽆体积,分⼦间⽆作⽤⼒。

恒温时pV=RT,所以pV-p线为⼀直线。

真实⽓体由于分⼦有体积且分⼦间有相互作⽤⼒,此两因素在不同条件下的影响⼤⼩不同时,其pV-p曲线就会出现极⼩值。

真实⽓体分⼦间存在的吸引⼒使分⼦更靠近,因此在⼀定压⼒下⽐理想⽓体的体积要⼩,使得pV<RT。

另外随着压⼒的增加真实⽓体中分⼦体积所点⽓体总体积的⽐例越来越⼤,不可压缩性越来越显著,使⽓体的体积⽐理想⽓体的体积要⼤,结果pV>RT。

当温度⾜够低时,因同样压⼒下,⽓体体积较⼩,分⼦间距较近,分⼦间相互吸引⼒的影响较显著,⽽当压⼒较低时分⼦的不可压缩性起得作⽤较⼩。

所以真实⽓体都会出现pV 值先随p的增加⽽降低,当压⼒增⾄较⾼时,不可压缩性所起的作⽤显著增长,故pV值随压⼒增⾼⽽增⼤,最终使pV>RT。

如图中曲线T1所⽰。

当温度⾜够⾼时,由于分⼦动能增加,同样压⼒下体积较⼤,分⼦间距也较⼤,分⼦间的引⼒⼤⼤减弱。

⽽不可压缩性相对说来起主要作⽤。

所以pV值总是⼤于RT。

如图中曲线T2所⽰。

2.为什么温度升⾼时⽓体的粘度升⾼⽽液体的粘度下降?答:根据分⼦运动理论,⽓体的定向运动可以看成是⼀层层的,分⼦本⾝⽆规则的热运动,会使分⼦在两层之间相互碰撞交换能量。

温度升⾼时,分⼦热运动加剧,碰撞更频繁,⽓体粘度也就增加。

但温度升⾼时,液体的粘度迅速下降,这是由于液体产⽣粘度的原因和⽓体完全不同,液体粘度的产⽣是由于分⼦间的作⽤⼒。

温度升⾼,分⼦间的作⽤⼒减速弱,所以粘度下降。

3.压⼒对⽓体的粘度有影响吗?答:压⼒增⼤时,分⼦间距减⼩,单位体积中分⼦数增加,但分⼦的平均⾃由程减⼩,两者抵消,因此压⼒增⾼,粘度不变。

动力学1--物理化学教案(华中师范大学)

动力学1--物理化学教案(华中师范大学)
r = 0.62 mol dm-3 s-1 (2) 因为
d[A2]/dt = r , 所以0.2s 时二聚 体的生成速率
d[A2]/dt = 0.62 mol dm-3 s-1
基元反应与反应分子数
把那些能一步完成的化学反应称为基元反应 (elementary reaction)。所谓一步完成,系指反应物的 分子、原子、离子或自由基等通过一次碰撞(或化学行 为)直接转化为产物。例如
t/s
0 0.1 0.2 0.3 0.4 0.5
[A]/ (mol dm-3) 1.00 0.57 0.39 0.30 0.24 0.20
解:以纵坐标表示反应物A的浓度 ,横坐标表示时间,
利用上表的实验数据作图得异戊二烯 (A) 的浓度随时间变 化的动力学曲线。
(1)在t =0.2 s处画一条平行于纵轴的直线,交曲线于a 点。过a点作曲线的切线,求出该切线的斜率
m = d[A]/dt = -0.62/0.50 = - 1.24 mol dm-3 s-1。
由于r =

d[A] 2d t
,所以反应速率 r = 0.62 mol dm-3 s-1。

(1) m = d[A]/dt
= -0.62/0.50 = - 1.24 mol dm-3 s-1。 由于r = d[A] , 所以反应速2d t 率
r = rE / e = rF / f = rH / h = rG / g
* 瞬时速率
R P
rR


d[R dt
]
rp

d[P ] dt
在浓度随时间 变化的图上,
在时间t 时,
作交点的切线,
就得到 t 时
刻的瞬时速率。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科从1978年开始招收理论物理硕士学位研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科从1978年开始招收理论物理硕士学位研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科从1978年开始招收理论物理硕士学位研究生。

在国家恢复学位制后于1981年成为首批获理论物理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

1986年获理论物理博士学位授予权;1994年设立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1997年经批准建立“湖北省高能物理重点实验室”;1998年“理论物理”被批准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同年,由教育部和国家基金委批准建设国家理科(物理)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2004年通过验收,被评为良好基地并准予挂牌);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理论物理作为“211”重点学科立项建设;2003年获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6年建立“夸克与轻子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6年获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中的创新团队;2007年获“理论物理”国家重点学科及高等学校学科创新“111”引智基地。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科现有教授35人,副教授25人,博士生导师26人。

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5人。

在物理学一级学科下的理论物理、粒子与原子核物理、光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无线电物理、天体物理七个二级学科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开展研究工作。

近五年来支配科研经费4734万元,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8项,其中包括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主持科技部、教育部项目54项,其中包括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2项,教育部科技创新工程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1项。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111篇,其中SCI收录436篇。

2005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

2005年一篇博士论文入选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2006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

随着李政道先生在国际上倡导通过重离子碰撞改变物理真空,探索解除夸克禁闭生成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亦称夸克物质),本学科于1983年主持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研讨会”,邀请了这一方向的领军学者L.Mclerran 来武汉讲学,本学科点开始从实验和理论两方向开展高能重离子碰撞与夸克物质物理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化学实验之原电池电动势及溶液pH值的测定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化学实验之原电池电动势及溶液pH值的测定
E E E a

0
a Zn RT ln 2F a Cu

Cu
2
2 2

2
/ Cu


Zn
2
/ Zn
Zn

, Zn
2
c Zn
2
c
2
a Cu
2
, Cu
2
c Cu
c
三、实验原理
原电池的电动势是在原电池的各相间没有带电粒子的转移时各 相间电势差的总和,也就是原电池的开路电压。所谓“开路”,实际 上就是在测定时没有电流通过原电池。而有外电流通过时,这两极 间的电势差称为电池电压。
Q / H Q / H Q / H
2Q
0 Q / H 2Q 0 Q / H 2Q 0 Q / H 2Q
RT 1 ln 2 2F aH
2Q
2Q
RT ln a H F 2 .303 RT pH F
三、实验原理
若用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当溶液的pH<7.7时,醌氢醌为 还原电极(正极),则所组成的电池的电动势为:
五、实验步骤
(3)电池组合:将饱和KCI溶液注入25mL小烧杯中,制成盐桥,将上述 的锌半电池的虹吸管和铜半电池虹吸管插入烧杯中,所组成的电池为: 电池1: Zn|Zn2+(0.1000mol·L-1)||Cu2+(0.1000mol·L-1)|Cu 分别与甘汞电极组成的电池为: 电池2: Zn|Zn2+(0.1000mol·L-1)||KCl(饱和)|Hg2Cl2(s)|Hg(l) 电池3: Hg(l)|Hg2Cl2(s)|KCl(饱和)||Cu2+(0.1000mol·L-1)|Cu

华中师范大学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B卷)

华中师范大学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B卷)
A tyrosine B serine C threonine D All of the above. E None of the above. 14 During kinase reactions, the role of magnesium ions is to A be catalytic metals at the active sites of the enzymes. B interact with the hydroxyl groups of the various sugar molecules. C interact with the negative charges on phosphate groups. D provide a bridging atom between substrate and product, stabilizing the transition state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peptides is likely to form an amphipathic helix?
A phe-asp-arg-gly-leu-glu-ile-ile-lys-ser-gly
B phe-gly-leu-ile-asp-arg-glu-lys-ile-ser-gly
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mino acids is least likely to be found in an extended alpha-helix? A proline B Valine C arginine D serine
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potential end product of anaerobic glycolysis? A ethanol B pyruvate C lactate D acetaldehyde E A and D

华中师范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

华中师范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

华中师范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关于学期中本科教学质量检查与评估的通知各学院(系、部):根据教育部进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有关要求和学校《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期中本科教学质量检查与评估的意见》(华师行教办字[2003]24号)的精神,学校定于11月9日—19日对普通本科教学质量进行期中检查与评估。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检查评估内容(一)学院(系、部)自查与自评1、自查与自评时间:11月9日—12日2、自查与自评项目:①教学执行计划异动情况(原始档案);②各课程教学进度执行情况(教研室普查,院系补抽评);③教师课堂教学质量(领导听课,同行听课);④教学辅助环节开展情况(教研室普查,院系补抽评);⑤学生学风学纪状况(年级任课教师评学座谈会);(二)学校专家组检查与评估1、专家组检查评估时间:11月15日—19日2、专家组检查内容与方法:专家组主要由学校教学督导员组成,按教育部有关指标查阅有关档案,具体包括教学执行计划异动原始档案、《教师自查登记表》、《听课记录表》、《教师评学座谈会记录》等方面。

其评估结果经教务处汇总统计处理后,将以适当形式通报全校,并作为年终进行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

关于检查评估的具体内容和方法,详见华师行教办字[2003]24号文件。

二、检查评估要求期中教学质量检查与评估,作为教学运行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它具有按预期教学工作计划目标要求,对教学运行质量进行动态监测、过程评价和及时调控的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本次检查与评估活动能够按预期目标高效、有序的进行,特提出以下几点要求:1.提高认识,做好计划安排本次期中教学质量检查与评估的执行情况将是明年教育部对我校教学质量控制进行抽查的重要状态数据。

为此,请各单位领导在提高认识、广泛宣传动员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本单位实际,认真做好检查与评估的工作计划安排,力求做到目的任务明确、运作程序规范、方法要求清楚。

并将本单位进行期中教学质量检查与评估的工作计划于11月11日前报教务处备查。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课件1.4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课件1.4

T=298.15K 时, 化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等于其 规定焓。 T≠298.15K 时,化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不等于 其规定焓。
单质标准摩尔生成焓 依标准摩尔生成焓定义,任意稳定单质在任 意T时的标准摩尔生成焓都等于零。 如:
H2(298K,PΘ)= H2(298K,PΘ) fHm Θ(298K, H2) = rHm Θ (298K, H2)=0 H2(500K,PΘ)= H2(500K,PΘ) fHm Θ(500K, H2) =rHm Θ (500K, H2)=0 H2(T,PΘ)= H2(T,PΘ) fHm Θ(T, H2) =rHm Θ (298K, H2)=0
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例1:单质碳有石墨和金刚石两种,而根据定 义应选择298.15K,p O 下最稳定的石墨作为参考 物质,规定:
f H (石墨 , 298.15K ) = 0
O m
那么
f H (金刚石,298.15K)≠0
O m
化合物标准摩尔生成焓 H2(298K,Pθ) + ½ O2(298K,Pθ)=H2O(298K,Pθ)
水溶液中离子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0.5H2(298K, p O,g ,id) +0.5 Cl2(298K, p O ,id)+ ∞H2O ,g pO (298K, ,l)→ H+(298K, p O,aq,∞)+Cl-(298K, p O ,aq,∞) O r H m (298.15K)= - 167.44 kJ mol-1 为了单独确定氯离子的生成焓,便规定
7.
稀释热
稀释热也可分为两种: 积分稀释热:把一定量的溶剂加到一定量的溶液中 所产生的热效应。它的值可以从积分溶解热求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