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岳阳楼记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岳阳楼记》精品教学课件
自主学习
识文本 1.结合朗诵音频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及节奏。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 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 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 /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任务探究
任务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北宋诗人陈师道曾经指出:“范文正公为《岳阳楼记》,用对语 说实景,世以为奇。”这篇散文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富有 诗意和文采,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 中的语言美,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任务探究
任务二:比较文中景物描写的特点,理解作者情怀 1.作者“观巴陵胜状”,从岳阳楼看洞庭湖的哪些特点?
“古仁人之心”
对 比
喜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
入议论,突出全文主旨。
任务探究
5.讨论:“古仁人”与“迁客骚人”有什么不同?“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情怀?
“迁客骚人”的观物之情是阴风苦雨则悲,风和日丽则 喜。“古仁人”则不然,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 论是在朝还是在野,忧民忧君之心不改,具有“先忧后乐” 的伟大襟怀。
课堂总结
学习目标回顾:
1.能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熟读并背诵课文 2.能比较文中景物描写的特点,理解作者情怀 3.能理解本文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的写作特点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当堂检测
1.第五段文字使用的表达方式是( B )( C )
九年级上语文必背文言文
以下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通常要求必背的文言文:《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译文及赏析
《岳阳楼记》译文及赏析【译文】宋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当了知州。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观赏那岳州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之中。
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既然这样,那么北面通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江,降职的官史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如果连绵的阴雨下个不断连续许多日子不放晴,阴惨的风狂吼,浑浊的浪头冲白天空;太阳和星星失去了光辉,高山隐藏了形迹;商人和旅客不能成行,桅杆倒了、船桨断了;傍晚时分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
在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奸人的诽谤、害怕坏人的讥笑,满眼萧条冷落,极度感概而悲愤不端的种种情绪了。
到了春日晴和、阳光明媚,波浪不起,蓝天和水色相映,一片碧绿广阔无边;成群的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落,美丽的鱼儿,时而浮游,时而潜游;岸边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葱。
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了,明月照耀着千里大地,浮动的月光象闪耀着的金光,静静的月影象现下的白璧,渔夫的歌声互相唱和,这种快乐哪有穷尽!在这时登上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的种种感概和神态了。
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
这就是进入朝延做官也担忧,辞官隐居也担忧。
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吧。
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赏析】饮水思源,解文寻根。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岳阳楼记(第2课时)》精品教学课件
合作探究
3.学完课文,结合文段具体说说课文中的写 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从全文看,本文写景、抒情和议论是融为一体 的;具体而论,又表现出鲜明的层次性,表现出写 景的独立,和议论抒情的融合。
合作探究
第2段概述岳阳楼的风光。
写 景 第3、4两段分别写阴雨天和晴好天登楼所见的景
色。
抒 第4段紧跟着写景抒发迁客骚人登楼的感受。 情 第5段“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于单纯而强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这篇文章通过描绘洞庭湖的景色及“迁客骚 人”登岳阳楼览景后所产生的不同情感,表达了 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也借以劝勉滕子京。
课堂小结
学后感悟
感悟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多么 高尚的境界啊!古人尚能以此为行为目标,我们现代人更应为之 努力。
——《孟子·尽心上》 【注释】①宋句践:古人名。 ②游:指游说。 ③嚣嚣:安详自 得的样子。 ④得己:自得。
拓展探究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薄.暮冥冥
薄: 迫近
(2)去国.还乡
国: 国都
(3)吾语.子游
语: 告诉
(4)人知.之,亦嚣嚣
知: 理解
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B )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D.其喜洋洋者矣.
拓展探究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孟子谓宋句践①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 嚣③;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 ,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④焉 。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 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 (共40张PPT)
发语词至于 连绵的雨
解除,放晴
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冲向天空
光辉
隐没了形体
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
桅杆 船桨
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
离开 国都
人家说坏话
极点
悲者矣。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 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 冥,虎啸猿啼。 太阳和星辰隐藏起了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体;商人 和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的天色 暗了下来,虎在咆哮猿在悲啼。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 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 做高官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君主担忧。 这样看来是在朝廷做官也担忧,不在朝廷做官也担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乎。 (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一定会说:“在 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吧。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啊!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 月十五日
范仲淹
自幼孤贫 庆历新政 军中一范 几起几落 先忧后乐
勤学苦读 政治革新 西贼破胆 百折不挠 心系天下
• 他生于北宋,一个内忧外患的时代; • 他少年苦学,有志于天下; • 他屡遭贬谪,几起几落却百折不挠; • 他造福百姓,实行改革,遭到排挤却不改其志; • 他捐资购买千亩良田,成立公偿金,扶贫助弱;
“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是 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的“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 风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赏析及提升训练》(含答案)
第1篇岳阳楼记[北宋]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层解】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层解】概括描绘洞庭湖的美景。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1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层解】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致不同而“异”。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层解】抒发作者的阔大情怀和政治抱负。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层解】写作这篇记的时间。
知识清单2文学常识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文学家。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重点词句通假字1.百废具兴。
具:同“俱”,全、皆。
2.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嘱托。
古今异义1.增其旧制.。
古义:规模。
今义:制度。
2.气象..万千。
古义:景象,景致。
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义:国家。
4.5.:聚集。
一词多义 1.观 2.或3予观.夫巴陵胜状。
(观: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观:景象) 而或.长烟一空。
(或: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
(或:或许、也许)重点词句词类活用1.废: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课下注释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课下注释1.《岳阳楼记》1.选自《范仲淹全集》。
岳阳楼,湖南岳阳西门城楼,扼长江,临洞庭。
始为三国时吴国都督鲁肃训练水师时构筑的阅兵台。
唐开元四年(716)在阅兵台旧址建楼。
唐宋以后此楼多次重修,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六年(l867)建。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
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本文结尾“时六年”,指庆历六年(1046)。
3.【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被贬官到岳州做知州。
滕子京991-1047),名宗谅,字子京,范仲淹的朋友。
谪守,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
巴陵郡,古部名,今湖南岳阳。
4.【越明年】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l045)。
越,到。
5.【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6.【具】同“俱”,全、皆。
7.【增其旧制】扩大它原有的规模。
制,规模。
8.【属】同“嘱”,嘱托。
9.【胜状】胜景,美景。
胜,美好。
10.【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
11.【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际涯,边际。
12.【朝晖夕阴】早晚阴睛多变。
晖,日光。
13.【大观】壮丽景象。
14.【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前人之述,指上面说的“唐贤今人诗赋”。
15.【然则】虽然如此……那么。
16.【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
潇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人洞庭湖。
极,至、到达。
17.【迁客】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
迁,贬谪、降职。
18.【骚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作者为“骚人”。
后泛指文人。
19.【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得无,表推测。
20.【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以引起下文。
下文的“至若”用法与此相同。
21.【淫雨】连绵不断的雨。
22.【霏霏】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
23.【开】指天气放睛。
24.【排空】冲向天空。
25.【日星隐曜】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
2024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了解
如何理解“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这句话?
运用对偶句,写出了洞庭湖独特、重要的地理位 置,同时,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张本。 “通”“极”二字写出了洞庭湖博大的景观和恢弘 的气势。
第二段需要补充的词语意思 夫(fú): 胜: 衔: 际涯:
景象:
大观:
三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提问: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衔远山”“吞长江”这两句话中哪两 个字用得好?说出好在哪里。
(2)背景介绍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时,应好 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 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 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 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 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 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 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 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记:一种不定体.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事物有所感受,写 出来都可以叫记。
一类是寓情理于事、景、物的描述之中;另一 类由事、景、物的描述中,自然生发出情理,卒章 显志。
叙事:《桃花源记》 说明:《核舟记》 写景:《小石潭记》 言志:《岳阳楼记》
2.生难字词
(1)字音
谪守(zhé )
滕子京(téng )
(完整版)2019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
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1.岳阳楼记宋·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ft,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ft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2.醉翁亭记宋·欧阳修环滁皆ft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ft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ft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ft水之间也。
ft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ft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ft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ft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人教部编版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岳阳楼记》优质课件
16.解释文中加点实词的意思。 (1)伛偻提携,造.于县门( 到,去 ) (2)君笑而受之,劳.以酒食( 犒劳、慰劳 ) (3)士民相.与.谋曰( 互相,共同 )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是耶为.吾民畜也 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B.各以.月入米若薪 以.君之力(《愚公移山》) C.是我之.妄取无穷期也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D.亳州之民,有诉于.府者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D.故.不暇廉耻耳 温故.知新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2)安用重法邪? 何必要用严厉的刑罚呢?
15.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 (1)甲文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先__天__下__之__忧__而__忧__,__后__天__下__之__乐__而”忧乐乐观。 (2)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____________去__奢__省__费__;__轻__徭__薄__赋__;__选__用__廉__吏________________。 (3) 从 乙 文 中 个 可 以 看 出 , 作 为 国 君 , 唐 太 宗 做 到 了 “________居__庙__堂__之__高__则__忧__其__民__________”(用甲文中原句回答)
5.用原文语句填空。 (1)体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___不__以__物__喜__,__不__以__己__悲_。 (2)突出水天一色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上__下__天__光__,__一__碧__万__顷__。 (3)对洞庭湖景观总评价的句子是:______此__则__岳__阳__楼__之__大__观__也____。 (4)全文的主旨句是: _____先__天__下__之__忧__而__忧__,___后__天__下__之__乐__而__乐____。 (5)第四段中,描写水面月光的句子是:_____浮__光__跃__金____;描写水中月影的 句子是:________静__影__沉__璧_____。
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11课岳阳楼记课堂笔记
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11课岳阳楼记课堂笔记
一、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祖籍彬州(今陕西省彬县),生长在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
他是一个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以实际行动表现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爱。
二、文章背景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的一篇重要文章,描写了岳阳楼的景色以及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该文创作于作者被贬谪到邓州后,为了排解自己的愁闷和不快,他决定修建一座楼来观赏洞庭湖的景色。
在修建楼的过程中,范仲淹借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三、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对岳阳楼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大事和个人遭遇的感慨和忧虑,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文章中强调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和担当。
四、结构分析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1.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了写作背景和缘由,描述了岳阳楼的景色。
2. 第二部分(第2段):具体描述了岳阳楼的建筑特色和历史背景。
3. 第三部分(第3-5段):通过观赏者的角度,描绘了洞庭湖在不同天气和时间下的景色,并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思考。
五、写作特点
1. 结构严谨: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层次分明,易于理解。
2. 用词优美:文章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动词来描绘景色和表达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3. 情感真挚:文章中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大事和个人遭遇的真挚情感,让读者产生共鸣。
4. 思想深刻:文章中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使读者能够从中得到启示和感悟。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岳阳楼记》PPT课件(7篇)
介宾短语后置句 省略句 判断句
4.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介宾短语后置句
5.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固定句式,表反问语气
6.吾谁与归
宾语前置
细读感悟
划分层次,概括文章内容。
第一部分:(1)交代写作背景和作记缘由。
第二部分
(2)由岳阳楼的大观过渡到登楼览物的心 情; (3-4)“迁人骚客”的“览物之情”,一 明一暗,一喜一悲。
相关介绍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通过记事、记景、记人来 抒发作者的情感或发表作者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例如《小石 潭记》《桃花源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等。
字词积累
zhé
谪守
fēi
霏霏
zhǔ
属予
yào
隐曜
shāng
浩浩汤汤
zhǐ tīng
岸芷汀兰
重点积累
一、通假字 百废具兴
同“俱”,全、皆。
属予作文以记之
同“嘱”,嘱咐。
二、一词多义 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南极潇湘 此乐何极 感极而悲者矣
看 景象 尽 穷尽 十分
而或长烟一空 或异二者之为 浊浪排空 长烟一空 政通人和 北通巫峡
有时 或许 天空 消散 顺利 通向
三、词类活用 1.百废具兴 动词作动词,荒废了的事业。 2.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名词作动词,做州郡的长官。 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
第三部分:(5)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 这是全文的核心。
朗读第一段,说说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这段的用意。
背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
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 “迁客”不同。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寄情山水名胜10岳阳楼记课件新人教版
整体感知
至若春和 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
至于 和煦 日光
起、动
一片
鸥翔集, 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
停歇 美丽的鱼
小洲
有时 全
空,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
消散 洁白,明亮
圆形的玉
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把酒 临风,
尽头,穷尽
开阔 愉快 一起 端,执 面对
写作特色
3.骈散结合,语言凝练,对偶工整,音韵和谐。 本文骈散兼用,音调铿锵,四字句如珠落玉盘。“日星隐曜,山
岳潜形”“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对偶工整,音律和谐。作者锤炼 字句的功夫十分了得,如“衔远山,吞长江”两句中的“衔”和 “吞”,恰当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一“衔”一“吞”,赋 予洞庭湖以生命力,生动形象,极富气势。
其喜洋洋者矣。
整体感知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光 和水色交相辉映,一片碧绿,广阔无边,沙鸥时而展翅高飞,时而落下 停歇,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岸上、小洲上的芷草兰花,茂盛青绿,有 时湖上烟雾全都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烁着金色,静 静的月影像沉在水底的碧玉,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里 会有穷尽呢!这时人们登上这座楼来,就会感到心胸开阔,精神愉快, 荣耀和屈辱一起都被忘掉,(于是)在清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那真是 高兴到极点了啊。
疑难探究
如何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范仲淹幼年丧父,生活艰辛,却刻苦读书,少有大志。据《宋史》 记载,他从小就立下了“不能利泽生民,非丈夫平生之志”的誓言。 而“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他少年时代常常自 诵励志的话,只是在《岳阳楼记》中再一次呼出,才广为人知。“先 忧后乐”的思想,究其根源,即是儒家传统的仁爱思想。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岳阳楼记说课稿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岳阳楼记说课稿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岳阳楼记》是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咏史抒怀”,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
本课主要讲述了作者范仲淹游览岳阳楼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
课文语言优美,寓意深刻,充满了咏史抒怀的情感。
文章通过描绘岳阳楼的美景和古代圣贤的行迹,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同时,本文还展现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道德品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对古代文学作品有一定的了解。
但本文篇幅较长,句子结构较为复杂,对学生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此外,课文中的主旨和作者的忧国忧民情怀也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思路;了解作者范仲淹的生平和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明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哲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2.难点: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思考、讨论中感受课文的美,理解作者的情感。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岳阳楼的图片和古文诗词,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运用音乐、表演等艺术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范仲淹的生平和思想,引导学生了解本文的背景。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韵律美,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
第1课时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尤其是古今异义的词语。 2.准确翻译文中句子。(重点) 3.感受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 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宽广胸怀。(难点)
新知导入
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 人神往之至; 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 回味无穷; 而岳阳楼上,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被人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更是成为了写景状物抒情的(1)极南极潇湘 感极而悲者矣 (2)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或而或长烟一空 或异二者之为
至、到达
达到极点 观看,观赏 景象 有时 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
10.岳阳楼记
第2课时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记叙、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重点) 2.深入理解作者宽广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培养吃苦在前、享 乐在后的思想品德。(重点)
学情回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岳阳楼记》这篇课文,解决 了文中的重点字词,梳理了文章结构。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探讨这篇课文,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 更加深入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回顾练习
本文作者_范__仲__淹__,他是_北__宋__(朝代) _政__治__家、_军__事____家、_文__学__家。
分析讨论
品味第三部分
作者以“嗟夫”提起下文,笔锋突转,提出了一个“古仁人之心”来,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认为“古仁人”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第5段对前两段所写的两种“览物之情”一概加以否定,表现了一种 更高的思想境界,点明了文章的主旨。“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 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触发而发生变化;“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 以己悲”。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PPT课件
叙事: 《桃花源记》 说明: 《核舟记》
写景: 《小石潭记》 言志: 《岳阳楼记》
初读全文,学习字 词
zhé
谪守
fēi
淫雨霏霏
chán
忧谗畏讥
zhǔ yú
属予
yào
隐曜
zhǐ tīng
岸芷汀兰
shāng
浩浩汤汤
离开 国都 人家说坏话
极点
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涛不惊,上下天光,
(连词)至于 和煦日光
动
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一片
停歇
水中小洲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有时 全
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尽头,穷尽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
一起 端,执
qiáng jí
樯倾楫摧
xié
偕忘
朗诵指导 掌控正确的朗诵骈句的方法
例
三字句: 衔/远山,吞/长江
四字句: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其它句: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先天下/之忧/而忧
二读全文,疏通文意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
守巴陵郡。
贬
做太守
越明年,
政通 人和,
百废
到了 第二年
顺利
和乐
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
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地 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 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答:作者一方面期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 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和远大抱负。
中考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岳阳楼记(解析版)
第11课岳阳楼记一、夯实基础1.识音谪.守()浩浩汤.汤()淫雨霏.霏()樯.倾楫.摧()()阴风怒号.()日星隐曜.()岸芷汀..兰()()【答案】谪.守(zhé)浩浩汤.汤(shāng)淫雨霏.霏(fēi)樯.倾楫.摧(qiáng)(jí)阴风怒号.(háo)日星隐曜.(yào)岸芷汀..兰(zhǐ)(tīng)【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生字读音的掌握。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谪.守巴陵郡(2)增其旧制.(3)予观夫巴陵胜.状(4)横无际涯..(5)朝晖.夕阴(6)南极.潇湘(7)迁.客骚人(8)连月不开.(9)日星隐曜.(10)樯倾.楫摧.(11)薄暮冥冥..(12)去国..怀乡(13)至若春和景.明(14)沙鸥翔集.(15)锦鳞.游泳(16)岸芷汀.兰(17)长烟一.空(18)宠.辱偕.忘(19)把.酒临风(2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答案】(1)谪:贬官(2)制:规模(3)胜:美好(4)际涯:边际(5)晖:日光(6)极:至、到达(7)迁:贬谪、降职(8)开:指天气放晴(9)曜:光芒(10)倾:倒下摧:折断(11)冥冥:昏暗(12)去:离开国:指国都(13)景:日光(14)集:停息(15)鳞:代指鱼(16)汀:小洲(17)一:全(18)宠:荣耀偕:一起(19)把:持、执(20)求:探求【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重点字词的掌握。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百废具兴(2)属予作文以记之【答案】(1)百废具兴“具”同“倶”,全、皆(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通假字的掌握。
4.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各种被废置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2)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3)政事顺遂,人民和乐。
()(4)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答案】(1)百废俱兴(2)心旷神怡(3)政通人和(4)气象万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出现的成语意思的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法探究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
记叙
第1自然段
描写
第2、3、4自然段
抒情
第3、4自然段
议论
第3、4、5自然段
鉴赏评价
试评价本文的内容和艺术价值.
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 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3.古今异义. (1)气象万千
古义:景色和事物 今义:天气变 化;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 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2)微斯人 古义:(如果)没有 今义:微小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古义:景象
今义:看
(4)予观夫巴陵胜状 古义: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 今义:丈夫,夫人 (5)前人之述备矣 古义:详尽 今义:准备 (6)则有去国怀乡 古义:国都 今义:国家 (7)则有去国怀乡 古义:离开
水天一色;风月无边.(李白)
荆楚无双地;湖湘第一楼.(何绍基)
洞庭西下八百里;淮海南来第一楼.
(徐侍清)
杜诗范记高千古;山色湖光共一楼.
杜甫作的 《登岳阳楼》
第二部分分两层: 第一层(第2自然段):写洞庭湖的景色并提出“迁
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 第二层(第3~4自然段):写“迁客骚人”的“览物
之情”因景而异.
2.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段写 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 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 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 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惧怕 批评,指责 萧条冷 落的样 子
极点
译文: 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时候,阴
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日月星辰隐 藏起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无法通 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时分天色昏暗,只 听到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 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 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 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
至于
日光
动,起
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
极言其广 鸟停歇 美丽的鱼 香草的一种 形容草
在树上
木茂盛
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有时 全 消散
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圆形的玉
哪有穷尽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
岳阳楼历史
北宋庆历四年,滕子京被贬至岳 州,两年后大规模重修此楼.完工后, 他将楼的建筑结构、四周风光及唐代 诗人的作品写下,连同一幅《洞庭晚 秋图》寄给了远在河南邓州的好友范 仲淹.庆历六年,范仲淹写下千古流 传的《岳阳楼记》,抒发了他“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 洁怀抱.自此《岳阳楼记》名传千古, 岳阳楼也名满四方.
背景资料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 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 罢夺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现在 河南省邓县).第二年六月,谪守巴陵的滕子京 重修岳阳楼行将落成,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附 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 在这年九月十五日写成的.
知识链接
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 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 “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5.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这句话?
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乐 民之乐者,民亦乐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 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 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
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感叹词,唉 曾经 探求
思想感情 或许 心理活动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
为什么呢 因为
身处 朝廷
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
进朝为官
退居江湖
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
虽然如此,那么
那
在……之前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
课文朗读
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
朗读指导
朗读时要注意读出骈句的节奏美、散句的 变化美.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 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 顿.
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 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 有稍长的停顿.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光荣 屈辱一起 持,执 面对 那
洋者矣.
译文: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波平浪静,天色
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白鸥, 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或浮或沉;岸上的小 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有时湖面上 的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有时湖 面上微波荡漾,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有时湖面波澜 不起,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响起 了,一唱一和,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这时登上这 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 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饮,那心情真是快 乐高兴极了.
整体感知
阅读全文,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
贬官,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
顺利
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
和乐 同“俱”,都 于是
扩展 规模
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同“嘱”,嘱咐、嘱托 写文章
译文: 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到了来自日光 天色昏暗就是
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
雄伟景象
记述 详细 虽然 那么 通向
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
尽
异乎?
不同
降职远 诗人 调的人
聚集 在 观赏
译文: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包
含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 阔无边,清晨湖面上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 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 象.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这 样,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江, 被降职远调的人员和吟诗作赋的诗人,大多在这里 聚会,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 有所不同吧?
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 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原有 的规模,把唐代名人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 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
那
美好景色
连接
吞吐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
水流浩大 的样子
广阔 边际
品味赏析
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 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人产 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 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 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 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 学家.出身贫寒,幼年丧父,经发奋苦读,26 岁中进士.因敢于直言强谏,久不被重用.庆 历元年(1041)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加强 对西夏的防御,卓立功勋,使西夏多年不敢 入侵.当时边境上流传歌谣:“军中有一范, 西贼闻之惊破胆.”西夏军中也流传:“小范 老子,胸中自有十万雄兵.”庆历三年(1043) 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副宰 相),因力主改革遭保守派反对,于庆历五 年(1045)贬官邓州.后来还做过杭州、青州太 守.死后谥号文正.有《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任途进 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 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 和教育的意义.
6.文章最后一段是怎样推出“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警句的?
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 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 喜……则忧其君”表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 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 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 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 推进一层.设问后而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
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 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 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 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 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 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拓展延伸
你知道岳阳楼上有哪些“唐贤今人诗赋”吗?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重点句子翻译.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高高的朝堂上就为百姓忧虑,在遥远的江湖 上就替君主担忧.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 才快乐.
内容探究
3.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 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 的“悲”; “心旷神恰,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 的“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