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练习题
2018年版第六章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练
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一、单项选择题1、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等其他社会规范首要在于(B )。
A、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B、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C、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D、法律是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2、法律由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其中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是( C )A、人口的素质和密度B、生产关系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D、地理环境3、法律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法律为( C )。
A、原始社会法律B、封建制法律C、奴隶制法律D、资本主义法律4、以下不属于奴隶制法律的基本特征的是( D )。
A、具有明显的原始习惯残留痕迹B、否认奴隶的法律人格C、存在严格的等级划分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5、以下不属于封建制法律的基本特征的是( D )。
A、确立农民对封建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B、实行封建等级制度C、维护专制皇权D、确认自由民之间的等级划分6、( C )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
A、法律的制度B、法律的执行C、法律的运行D、法律的适用7、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等法律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 B )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 、国务院C、中央及地方各级的立法机关 D 、中央军委8、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C )A、法律执行B、法律适用C、法律制定D、法律遵守9、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 B )。
A、行政法规B、部门规章C、地方性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10、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 C )。
A、行政法规B、部门规章C、地方性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11、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 D ),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批准后施行。
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1.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那可太重要啦!比如在路上遇到红灯,咱就得停下等绿灯,这就是守法呀!难道你能乱闯红灯吗?就像去排队买东西,大家都按秩序来,这就是规则。
如果咱不尊法,那岂不是乱套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才能让生活有秩序,才会更美好呀!2. 你想想看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多有意思!就好比打游戏得遵守游戏规则一样,在社会里咱也得守法律的规则呀!你看那些违法犯罪的,最后落得个啥下场?不就是自讨苦吃嘛!咱们可不能那样,要好好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这样才有保障呀,你说是不是?3. 哎呀呀,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简直太棒啦!就好比是给自己的生活上了一道保险。
你看,如果有人不懂法,随随便便就侵犯别人的权益,那多糟糕呀!咱可不能干那事儿,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同时也不去违法呀!这很重要的,你感觉到了没?4.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这真不是说说而已呀!你就想啊,要是没有法律,那社会得乱成啥样?就像没有交警指挥交通,那还不得堵成一锅粥!咱要养成这个好习惯,利人利己呢!你难道不想做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吗?5. 哇塞,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真的超关键的哟!好比建造房子得有牢固的根基,咱们的生活也得有法律这个根基呀!有人觉得法律束缚人,哎呀,那真是大错特错!它其实是在保护我们呢!所以呀,一定要积极地去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才对啊!6. 真的呀,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实在太有必要啦!你瞧瞧那些遵纪守法的人,不都生活得安稳幸福嘛!相反,那些违法乱纪的,最终都没啥好下场。
这就跟走路似的,得沿着正确的道路走才不会摔倒呀!咱们得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当成每日必做的事,这样生活才会越来越好,你同意不?我的观点结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是每个人都应该高度重视且努力践行的,它对个人和社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过上和谐、稳定、美好的生活。
知法.守法.敬法知识测试题库(合集五篇)
知法.守法.敬法知识测试题库(合集五篇)第一篇:知法.守法.敬法知识测试题库《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1、《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规定:受到降职处分的,降二级聘任职务。
(×);降一级聘任职务2、《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规定:受到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的,自处分生效之日起二年内,取消评先奖励资格。
(×);自处分生效之日起一年内,取消评先奖励资格。
3、审计、内控合规部门或业务主管部门可以向下级监察部门移送违规问题或要求处理。
(×);不得向下级监察部门移送违规问题或要求处理。
4、根据《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规定,在监督检查过程中,检查发现重大问题不出具底稿,或私自撤换检查工作底稿,严重影响问题性质(定性)的,给予有关责任人员记大过至撤职处分。
(√)5、根据《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规定,参与或协助洗钱活动的,给予有关责任人员撤职至开除处分。
(√)8、根据《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规定,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贪污、收受或索取贿赂数额未达到5000元(不含)的,给予有关责任人员记大过至开除处分。
(√)9、根据《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规定,复审、复核、调解、仲裁期间停止原处理决定的执行。
(×);不停止10、根据《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规定,违反规定在生产用机上进行操作,或安装、使用未经批准使用的软件,导致生产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的,给予有关责任人员警告至记大过处分。
1(√)11、根据《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规定,受到警告处分的,从处分决定下达当月起按当年绩效工资标准停发3个月绩效工资。
(×);从处分决定下达次月起12、《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规定:被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高管人员,可以参加高级管理人员岗位职务竞聘。
2018版-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第一节
第一节 法律的概念及发展
三、法律的产生与发展
★奴隶制法律 ◆法律产生的原因
★为为什什么么原原始始社社会会
没没有有法法律律??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二分。
第一节 法律的概念及发展三、法律的产生与发展★奴制法律◆法律产生的原因
经济原因: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的出现;产品交换;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广泛的人民性, 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制 定法律的权力属于人民。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 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二分。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
◆法的社会作用是从法在社会生活中要实现的 目的角度来认识的。我国法律的社会作用体现
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经济发展、政治清明、 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都离不开社 会主义法律的引领、规范和保障。
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二分。
◆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法是通过规定人们的 权利和义务,以权利 和义务为机制,影响 人们的行为动机,指 引人们的行为,调节 社会关系的。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二分。
二、法律的本质与特征
★法律的本质 法律是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指与人类生存相关的地理 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 料的生产方式是决定性的内容。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二分。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懂法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懂法
1. 尊法呀,那可太重要了!就好比走路要有方向,尊法就是我们人生的正确指向标啊!比如说,我们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这就是最简单的尊法表现呀。
如果不尊法,那交通不就乱套了,大家还怎么安全出行呢?难道你不想平平安安的吗?
2. 学法,就像是给自己装备知识武器!比如学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当你买东西遇到问题时,就能知道怎么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不会吃哑巴亏啦!你说,不学法怎么行呢?难道就傻乎乎地任由别人欺负吗?
3. 守法,那可是必须的呀!守法就像给生活筑造坚固的城墙。
想想看,要是大家都不守法,社会不就乱了套吗?就像遵守学校纪律一样,大家都守规矩,校园才会美好呀!你难道不希望生活在一个有秩序的环境里吗?
4. 用法,这简直太关键啦!就如同有了一把钥匙能打开解决问题的大门。
比如说和人有了纠纷,知道用法律的途径去解决,而不是盲目争吵甚至动手,多明智呀!不用法难道要自己吃闷亏吗?
5. 懂法,这可是大本事!懂法就像拥有了一双洞察世事的眼睛。
能清楚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避免自己陷入不必要的麻烦呀。
如果你不懂法,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犯错误啦!你难道不想清楚明白地生活吗?
6.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懂法,这是一环扣一环的呀!就像组成链条的每一节,缺少哪一个都不行。
只有真正做到了,我们才能在法治的天空下自由翱翔,安安稳稳地过好每一天呀!所以呀,一定要把这几点牢记在心呀!结论:尊
法学法守法用法懂法对于我们每个人都超级重要,是我们生活的保障和指引,一定要认真对待!。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053】 20秋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一、单项选择题1.()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严格执法领导督法公正司法科学立法全民守法2.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及公民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宪法基本原则中()人民主权原则的要求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要求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的要求人权保障原则的要求3.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在我国法律适用的主体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党的纪检和监察机关4.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称为()经济法行政法民法刑法5.国家根据现行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及其调整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所属的法律部门是()刑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6.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实现这一原则的根本制度保证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二、多项选择题7.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它的本质上。
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本质的表述中正确的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尊重和反映了客观规律,因而具有先进性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广泛的人民性,而不再具有阶级性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制度保障8.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是()领导督法全民守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科学立法9.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的有()宗教信仰自由进行科研、文学艺术创作活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进行监督10.下列选项中,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尊重他人人格依法纳税11.下列选项中,属于公民人格尊严权的有()住宅安全权肖像权名誉权姓名权隐私权三、判断题12.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或社会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案例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案例1、【案情】1987年7月王某因实施暴力强奸而被人民法院依法以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
后其服刑表现不错1999年7月被假释。
20__年3月的一天王某盗窃一辆汽车(价值8万元多元)而未被发现。
20__年4月王某因参与以传播“非典”相威胁敲诈某市多所高校钱财的行为而被逮捕其后交代了自己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盗窃汽车的行为。
【问题】(1)对王某适用假释是否合法?为什么?(2)对王某是否还需要撤销假释?为什么?(3)对王某上述盗窃行为应如何处理?(4)对王某上述敲诈高校钱财的行为应如何处理?(5)对王某最后的刑罚应当如何确定?(6)假设王某在假释考验期间并没有实施新的犯罪行为而表现正常。
现20__年4月其因参与以传播“非典”相威胁敲诈某市多所高校钱财行为而被逮捕在侦查羁押期间发现王某其实真实姓名为“汪某”因为在1981年的元月份曾经实施了一起重大恶性爆炸案件公安机关在全省发布通缉令而成为被通缉重大嫌疑犯为了逃避侦查而改名为“王某”。
请问在此种情形下对其依法如何处理?为什么?【参考答案】(1)对王某适用是合法的。
因为对王某暴力强奸行为定罪量刑的活动发生97年刑法实施之前根据刑法时间效力(“从旧兼从轻”原则)对该暴力犯是可以适用假释的。
(根据97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法时间效力问题的若干规定》第8条);(2)需要撤销假释。
因为其在假释期间又犯了新罪根据刑法第86条第1款的规定应当撤销假释(犯新罪的时间有限定即假释考验期间内但发现该新罪的时间原则上并无时间限定)。
(3)该盗窃罪发现的时候并没有超过追诉时效故应当定罪处罚但同时要考虑王某对该盗窃罪由自首表现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王某利用传播“非典”敲诈高校钱财构成敲诈勒索罪而且是在假释期满后不久构成累犯依法从重处罚。
(5)撤销假释后将强奸罪剩余的3年有期徒刑同盗窃罪、敲诈勒索罪实行并罚其中对盗窃罪要考虑因自首而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但对敲诈勒索要考虑属于累犯而依法从重处罚。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章节题库-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法律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法律为()。
A.原始社会法律B.封建制法律C.奴隶制法律D.资本主义法律【答案】C【解析】奴隶制法是人类社会历史上最早的剥削阶级法律类型。
奴隶制法是建立在奴隶制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其目的是为了维护有利于奴隶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2.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A.依法治国B.公平正义C.执法为民D.为人民服务【答案】A【解析】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提出来的,把依法治国上升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我们党提出来的,而且党一直带领人民在实践中推进依法治国。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依法治国B.执法为民C.公平正义D.党的领导【答案】D【解析】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4.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B.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C.具有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D.建设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答案】A【解析】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D.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答案】A【解析】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6.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是()。
A.平等B.民主C.公正D.人人参与【答案】A【解析】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于坚持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8版第六章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测验题
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一、单项选择题1、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等其他社会规范首要在于(B )。
A、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B、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C、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D、法律是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2、法律由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其中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是( C )A、人口的素质和密度B、生产关系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D、地理环境3、法律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法律为( C )。
A、原始社会法律B、封建制法律C、奴隶制法律D、资本主义法律4、以下不属于奴隶制法律的基本特征的是( D )。
A、具有明显的原始习惯残留痕迹B、否认奴隶的法律人格C、存在严格的等级划分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5、以下不属于封建制法律的基本特征的是( D )。
A、确立农民对封建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B、实行封建等级制度C、维护专制皇权D、确认自由民之间的等级划分6、( C )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
A、法律的制度B、法律的执行C、法律的运行D、法律的适用7、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等法律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 B )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 、国务院C、中央及地方各级的立法机关 D 、中央军委8、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C )A、法律执行B、法律适用C、法律制定D、法律遵守9、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B)。
A、行政法规B、部门规章C、地方性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10、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C)。
A、行政法规B、部门规章C、地方性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11、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 D ),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批准后施行。
第四单元《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人》测试试卷
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__装订线内不要答题第四单元《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人》测试试卷一、单项选择(2×15=30分)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我国刑法体系分为主刑和拘役刑B .我国的主刑包括管制、罚金、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C .我国的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四种D .主刑只能独立适用,附加刑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 2. 关于刑罚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刑罚必须由刑法明文规定B .刑罚可适用一切犯罪嫌疑人C .刑罚是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措施D .刑罚只能由国家审判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决定 3. 下列属于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的是①警告 ②拘役 ③拘留 ④罚款 ⑤罚金A .①③④B .②⑤C .②③D .④⑤ 4. 下列不属于治安处罚的是A .警告B .罚款C .拘留D .拘役 5. 下列属于承担刑事责任的是A .停止侵害,赔礼道歉B .赔偿损失C .警告D .罚金 6. 下列不属于刑罚种类的是A .拘留B .罚金C .管制D .没收财产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A .刑法就是定罪量刑的法律B .刑法就是对一切违法行为量刑的法律C .刑法是维护社会安全和秩序、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D .刑法是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8. 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只有______才有权依法判处刑罚。
A .人民法院B .人民检察院C .公安机关D .人民政府9. 某校按学生考试分数排座位,分数低同学坐后排,这伤害了部分同学的自尊心。
这种做法违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A .家庭保护B .学校保护C .社会保护D .司法保护 10.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这句话说明:A .做点好事就可以扬名B .要预防违法犯罪C .做点坏事就可以判处死刑D .预防违法犯罪,就要多做好事,少做坏事 11. 欠债不还、损害别人的名誉、拾得他人遗失物不还等行为,属于A .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B .违反教育法的行为C .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D .违反继承法的行为12. 国家烟草专卖局规定,凡是烟草行业所属的各配送中心、批发网点和零售柜台上必须有警示牌。
2018版第六章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练习题64149
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一、单项选择题1、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等其他社会规范首要在于(B )。
A、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B、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C、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D、法律是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2、法律由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其中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是( C )A、人口的素质和密度B、生产关系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D、地理环境3、法律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法律为( C )。
A、原始社会法律B、封建制法律C、奴隶制法律D、资本主义法律4、以下不属于奴隶制法律的基本特征的是( D )。
A、具有明显的原始习惯残留痕迹B、否认奴隶的法律人格C、存在严格的等级划分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5、以下不属于封建制法律的基本特征的是( D )。
A、确立农民对封建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B、实行封建等级制度C、维护专制皇权D、确认自由民之间的等级划分6、( C )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
A、法律的制度B、法律的执行C、法律的运行D、法律的适用7、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等法律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 B )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 、国务院C、中央及地方各级的立法机关 D 、中央军委8、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C )A、法律执行B、法律适用C、法律制定D、法律遵守9、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 B )。
A、行政法规B、部门规章C、地方性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10、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 C )。
A、行政法规B、部门规章C、地方性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11、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 D ),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批准后施行。
“学习宪法 尊法守法”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学习宪法尊法守法”法律知识竞赛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题1分,共50分)1.我国现行宪法是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年通过的。
A、1954B、1975C、1978D、19822.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是?()A.依法治国B.党的领导C.执法为民D.公平正义3.宪法由()负责解释并监督实施。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国家主席4.2004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24条明确规定了()。
A.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私有财产权 B.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私有财产继承权C.国家尊重和保障知识产权 D.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5.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下列有关宪法法律效力的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A.在不成文宪法的国家中,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其他法律B.在我国,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规范、宪法基本原则和宪法精神相抵触C.宪法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为对公民的行为约束D.宪法的法律效力不具有任何强制性6.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哪一职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A.国务院总理B.国家副主席C.军委副主席D.国务院副总理7.根据我国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A、生态平衡B、生存环境C、自然环境D、生态环境8.“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党的十几大报告首次提出的?()A.十四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七大9.()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A.依法治国 B.公平正义 C.服务大局 D.以人为本1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A.宣判B.宣告C.裁定D.决定11.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将每年( )定为国家宪法日。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一、单项选择题1.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等环节。
其中法律制定的主体是()A.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B.国家行政机关C.国家监察机关D.国家权力机关2.下列选项中,属于程序法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3.()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
A.立法B.守法C.执法D.司法4.我国目前形成了以()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A.民法B.刑法C.经济法D.宪法5.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无产阶级专政制度C.政治协商制度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6.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
A.法律是从来就有的B.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C.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D.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意志的体现7.行政法规的制定机关是()。
A.省级政府B.国务院C.全国人大D.省级人大8.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是()。
A.法律遵守B.法律适用C.法律制定D.法律执行9.()不属于社会监督体系。
A.人民政协的监督B.人民群众的监督C.新闻舆论的监督D.行政审计的监督10.()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
A.权利保障B.依法治国C.党的领导D.公平正义11.治国理政必须奉守()的最高准则。
A.法律至上B.执法为民C.民主集中制D.服务大局12.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是()。
A.法治观念B.法治思维C.法治理念D.法律意识13.()一直被认为是法律所追求的主要价值目标。
A.公平正义B.自由平等C.民主法治D.权利与义务14.()是指对所有人适用同一的规则和标准,不得因人而异。
09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一)
• 一、法律及其历史发展
• (一)法律的含义
•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 范围内依照法律程序,制定、修改、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二是国家机关赋予某些既存社会规范以 法律效力,或者赋予先前的判例以法律效力的活动。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既表现为国家对合法行为的肯 定和保护,也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国家强制力并不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法律意 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纪律观念等在保证法律实施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 第二节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在全面依
法治国中具有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宪法实施 和监督,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全面纳入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轨道,把实施宪法提高到新的水平。
• 法律遵守。法律遵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 务的活动。人们通常把守法仅仅理解为履行法律义务。其实,守法意味着一切组织和个人严格依法办事的 活动和状态。依法办事,就是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守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 途径。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 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1.言论自由 是指公民享有通过各种语言形式表达、传播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自 由。
一、政治权利和义务
言论自由的限度
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权时必须遵守 以下义务:(1)不得以造谣、诽谤或者其 他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 义制度; (2)不得捏造事实诬告陷害其 他公民;(3)不得用言论侮辱、诽谤、诋 毁其他公民的人格尊严;(4)不得泄露国 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5)不得 教唆他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6)不得发 表猥亵性、淫秽性的言论;(7)不得编造、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
一、政治权利和义务
4、集会、游行、示威是公民表达政治意愿的重要方式。 集会是指聚集于露天公共场所,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活动; 游行是指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达共同意愿的活动。 游行自由与集会自由一同被视为集体行动的自由,具有强烈的实践行动性质,为此往 往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参与,也容易给社会稳定增加不确定因素,因此必须对其进行 一定的限制。 示威是指在露天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 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活动。
3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第二节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第三节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第一节
1、法律权利 2、法律义务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3、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一、 法律权利 一、法律权利 p191 权利主体依法要求义务主体作出某种行为或 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资格。 特征: 1、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 生活条件的制约。 2、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 和国家法律的不同而存在的差异 3、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 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 4、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 法律权利
【新教材精创】9.4全民守法(人教) 练习(解析版)
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九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第4框全民守法一、单项选择题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覆盖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①要崇尚宪法尊严,依宪治国②司法机关应独立行使司法权③各级人大要科学立法、公正执法④公民应尊法信法守法用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是四选三式的选择题,适用排除法。
题肢③说法错误,各级人大要科学立法,但并不能公正执法,因为各级人大并不是执法机关,故排除。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说明要崇尚宪法尊严,依宪治国,同时司法机关应独立行使司法权,公民应遵法信法守法用法,故题肢①②④正确。
故本题答案选B。
2. 明太祖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何人快活?”有说功成名就的,有说金榜题名的,还有说富甲天下的……太祖均未置可否。
有个叫万纲的大臣回答:“畏法度者快活!”此言一出,众皆愕然。
太祖却龙颜大悦,连夸其见解“甚独”。
万纲的观点表明( )A.敬畏法律就能够享有一切自由和权利B.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C.遵纪守法是公民享受自由的重要保障D.守法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答案】C【解析】“畏法度者快活!”万纲的观点表明遵纪守法是公民享受自由的重要保障,C符合题意。
敬畏法律不是就能够享有一切自由和权利,而是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自由和权利能够得到法律的保障,A说法错误。
材料强调法律是对自由的保障,公民应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不体现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B 与题意不符。
守法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前提和保证,不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D说法错误。
本题选C。
3. 守法应是政府“第一形象”。
政府带头守法()①有利于法治政府的建设,提高施政的质量和构建政府的威信②有利于排解矛盾,公平公正地解决问题,进而带动全社会法治意识的提高③有利于增强政府效能,提高民主管理水平④有利于推进政府制度建设的科学化,切实保障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一、单项选择题1、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等其他社会规范首要在于(B )。
A、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B、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C、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D、法律是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2、法律由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其中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是( C )A、人口的素质和密度B、生产关系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D、地理环境3、法律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法律为( C )。
A、原始社会法律B、封建制法律C、奴隶制法律D、资本主义法律4、以下不属于奴隶制法律的基本特征的是( D )。
A、具有明显的原始习惯残留痕迹B、否认奴隶的法律人格C、存在严格的等级划分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5、以下不属于封建制法律的基本特征的是( D )。
A、确立农民对封建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B、实行封建等级制度C、维护专制皇权D、确认自由民之间的等级划分6、( C )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
A、法律的制度B、法律的执行C、法律的运行D、法律的适用7、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等法律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 B )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 、国务院C、中央及地方各级的立法机关 D 、中央军委8、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C )A、法律执行B、法律适用C、法律制定D、法律遵守9、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 B )。
A、行政法规B、部门规章C、地方性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10、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 C )。
A、行政法规B、部门规章C、地方性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11、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 D ),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批准后施行。
A、行政法规B、部门规章C、地方性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12、( C )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A、法律制定B、法律执行C、法律适用D、法律遵守13、( D )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
A、法律执行B、法律适用C、法律遵守D、法律制定14、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 D )。
A、公安局B、人民政府C、监狱D、人民法院和人们检察院15、我国( A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D、地方性法规17、确认了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取得的辉煌成果,规定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性质和根本制度,明确了国家未来建设发展的根本任务和总的目标的法律是(D )。
A、民法B、社会法C、诉讼法D、宪法18、2018年3月11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关于宪法第三条第三款中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国家机关增加的内容是( B )A、行政机关B、监察机关C、审判机关D、检察机关19、2018年3月11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新增的国家机构是(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B、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C、监察委员会D、中央军事委员会20、(A )是我国的国体。
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D、多党合作制21、为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宪法规定了( A )这项根本政治制度。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2、下列不属于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的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制度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23、我国现行宪法是( D )年制定的。
A、1949B、1954C、1978D、198224、我国现行宪法迄今为止最后一次修正案是在(D )年,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
A、1993B、1999C、2004D、201825、国家根据现行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将其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
每一法律部门均由一系列调整相同类型社会关系的众多法律、法规所构成。
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立法律部门的是( D )。
A、知识产权法B、商法C、公司法D、民法商法26、( A )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
A、民法B、刑法C、宪法D、行政法27、下列原则中不属于民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C )。
A、公序良俗原则B、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C、罪刑法定原则D、公平原则28、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由六个法律部门组成。
《婚姻法》、《继承法》属于其中的( A )法律部门。
A、民法商法B、经济法C、社会法D、行政法29、( C )是规定了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
A、劳动法B、社会法C、刑法D、宪法30、下列原则中不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B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公序良俗原则C、罪刑法定原则D、罪刑相适应原则31、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分水岭在于( B )。
A、有没有法律或者法律的多寡与好坏B、最高的权威究竟是法律还是个人C、是否强调集思广益D、是否注重领导人的个人魅力、德行和才智32、( B ),是指当同一项社会关系同时受到多种社会规范的调整而多种社会规范又相互矛盾时,要优先考虑法律规范的适用。
A、法律的排他性B、法律的优先适用性C、法律的公正性D、法律的不可违抗性33、权利保障主要是指对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具体包括公民权利的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保障,( A )是人权保障的前提和基础。
A、宪法保障B、立法保障C、行政保护D、司法保护34、( B )是公民权利保障的最后防线。
既是解决个人之间权利纠纷的有效渠道,也是纠正和遏制行政机关侵犯公民权利的有力机制。
A、行政保护B、司法保障C、宪法保障D、立法保障35、“正义不应缺席,也不应迟到,迟到的正义是有瑕疵的正义”。
这话说的是程序的( D )。
A、合法性B、参与性C、公开性D、时限性3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的是( D )。
A.法律至上B.权力制约C.人权保障D.司法公正37、权利保障主要是指对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的是( D )。
A、宪法保障B、立法保障C、行政保护D、正当防卫38、权利保障主要是指对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其中,( C )是权利保障的关键环节。
A、宪法保障B、立法保障C、行政保护D、司法保障39、权利保障主要是指对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其中,( D )是公民权利保障的最后防线。
A、宪法保障B、立法保障C、行政保护D、司法保障40、培养法治思维的前提是( B )。
A、养成守法习惯B、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C、掌握和运用法律方法D、参与立法讨论和依法行使监督权41、( A )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核心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
A、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B、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C、养成守法习惯D、参与立法讨论和依法行使监督权42、法治思维是一种习惯性思维,与撑起自觉养成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
以下做法符合法治思维的是( A )。
A、遇到纠纷去查找法律B、遇事习惯找“关系”C、有问题习惯找政府D、有问题希望用行政化手段干涉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各项中,关于法律的含义说法正确的是(BC )。
A、法律是最高统治者意志的体现B、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法律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D、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意志2、在法律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先后出现了(ABCD )这几种历史类型的法律。
A、奴隶制法律B、封建制法律C、资本主义法律D、社会主义法律3、法律运行的过程主要包括(ABCD )A、法律制定B、法律执行C、法律适用D、法律遵守4、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BC )A、公安机关B、检察机关C、审判机关D、政府机关5、我国行政执法的主体包括(BC )。
A、中国共产党B、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C、各级政府中享有执法权的下属行政机构D、公安局、检察院和法院6、以下选项中属于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的有(ABCD )。
A、党的领导原则B、人民主权原则C、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D、社会主义法治原则7、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ABC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8、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的有(ABD )。
A、宪法相关法B、民法商法C、诉讼法D、经济法9、以下国家机关中,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的有(ABCD )。
A、行政机关B、监察机关C、审判机关D、检察机关10、下列原则中属于民法的基本原则的有(ABD )。
A、公序良俗原则B、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C、罪刑法定原则D、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原则11、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刑法特有的在刑法的立法、解释和适用过程中所必须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准则,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有( ACD )A、罪刑法定原则B、疑罪从无原则C、罪刑相适应原则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1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包括(ABCD )。
A、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B、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C、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D、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13、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包括(ABCD )。
A、公正司法B、科学立法C、严格执法D、全民守法14、法治和德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两种方法。
关于德治和法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CD )。
A、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B、德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法C、德治主要依靠培育和弘扬道德等途径来推进和实施D、法治主要靠制定和实施法律规范的形式来推进和实施15、法律至上是指在国家或社会的所有规范中,法律是地位最高、效力最广、强制力最大的规范。
法律至上具体表现为(ACD )A、普遍适用性B、适当适用性C、优先适用性D、不可违抗性16、下列属于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的有(BCD )。
A、党的领导B、法律至上C、公平正义D、权力制约17、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包括法律至上、(ABCD )。
A、权力制约B、公平正义C、权利保障D、正当程序18、权力制约是指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规制和约束。
权力制约可以分为(ABCD )这几项要求。
A、有权必有责B、权利由法定C、违法受追究D、用权受监督19、一般来讲,公平正义主要包括(ABCD )。
A、机会公平B、权利公平C、规则公平D、救济公平20、权利保障主要是指对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具体包括公民权利的(AB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