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园林的布置形制和艺术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园中国园林的布置形制和艺术特点

摘要:

中国园林是在人类漫长的发展中衍生的。一开始是私家的花园,供富贵之人观赏并成为了古人显示富贵的象征。故在做法布置形制等方面十分考究,艺术特点十分鲜明。园林的布置形制和艺术特点都反映了造园者的思想情趣和喜好。以下,我就对中国园林的布置形制和艺术特点抒发我对中国园林的一些浅薄的看法。

正文:

园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是世界园林三大系统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精湛的技艺。作为一名学建筑的学生,这让我感到无比自豪,希望自己能够像前人一样能够设计出使人感到舒服的建筑景观。

我认为中国古典园林是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安怀起的《中国园林史》中也讲到了这点。设计者们的创作手法就与画山水画是的手法有想通之处。书中说:著名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对我国园林艺术创作中的布局、构图、手法等,都有较大的影响。他的六法其一是:“气韵生动”,其二是:“骨法用笔”,其三是:“应物象形”,其四是:“随类赋彩”,其五是:“经营位置”。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和绘画的相通性。

一开始我认为,园林只是单纯的依照人们的意愿,把喜欢的花卉树木等种植在自家的后院,来达到美观的效果并供主人休闲娱乐时观

赏的。《中国园林史》一书中把园林按照性质来分析,园林主要是供游憩、文化娱乐、起居的要求而兴建,而使用者则必须占有一定的物质财富和劳动力,才有可能建造供他们游憩享乐的园林。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发现园林不仅有种类之分,还有规模大小和种类之分。不仅在平面布置、空间布置、花卉布置、廊道布置还是假山溪水的布置,还是在细部做法上都有一定的风格流派和考究。

查阅冯钟平的《中国园林建筑》一书知道,园林依照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园、囿、苑、园亭、庭院、园池、山池、池馆、别业、山庄等。这应该是园林的功能符合人的需求。这样就能提供不同种类的人和事不一样的需求。

布置形制:《中国园林建筑》中把中国园林的特点归纳为:师法自然,创造意境;巧于因借,精在宜体;划分景区,园中有园。

师法自然,创造意境,就是融汇了客观的景和主观的情,自然的山水与现实的生活的艺术的融合。皇家园林一般都为自然的真山真水,而私家园林都是在城市的平原地带建造,没有真正的自然山水。要使私家园林百看不厌,必须要解决三个很实际的问题:园林空间范围较小,要实现小中见大的效果。要解决园林边缘整齐生硬的效果,创造自然的意趣。要突破没有真山真水的先天不足,以人造的自然创造真山真水的意境。

巧于因借,精在宜体就是因地制宜,从客观实际出发,如:以水为中心,以山引水,以水衬山。在水的处理上,似隔非隔。划分景区,园中有园就是用划分景区的办法来丰富园景的变化。扩大园林的空间

效果,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

园林建筑的布局是从属整个园林建筑艺术构思的。它的布局手法概括起来有:主与从,静与动,对景与借景。

主与从,就是我们在设计时,需要突出的或者所占比例大的为主,其他为从。就像一栋建筑,梁、板、柱位组成房屋的主要构件,而饰面装修等则为次要构件。在园林设计上也是一样,山水则是我们需要突出的重点,而供人们观赏时休息用的亭台楼阁则是作为山水的点缀和映衬。主与从缺一不可。这就符合了园林衍生并发展的初始目的。中国园林建筑的集中布置与山水形成了对比,强化了意境。如南京的瞻园,总体布局以山水为主。主要的建筑——静妙堂位于中部偏南而将园林分为南北两区,透过两个水池与布置于南、北的两大组假山为对景,成为园内的活动中心与主要观景点。其余建筑都集中布置于园林东侧、东南侧,组成密集的院落组群,以游廊曲折延伸,隔水与西部、北部的山景相对应。

静与动,就是要处理好点和线的关系。游园时,人的观赏有两种形式:人会在建筑中观赏景观,这就视为点,也会沿着游园路线观赏,这就是线的安排。人们站在楼阁里观赏美景,总不会希望看到楼阁前面有很多游客走过。这样会产生视觉疲劳,影响效果。所以人们的观赏路线应尽量安排在视线后面或旁边。苏州园林中的观赏点和观赏线:为了变换观赏的角度,观赏点的位置也有高低。忽登山鸟瞰,濒水仰视;或处境开朗,或处境聚敛,变化多端,各具特点。而环绕山池的游廊或登山越水的山径、洞壁、桥梁等组成了动观的游赏路线。

人们沿线前进,景色不断变幻,或上或下,或明或暗,或开或阖,或室内或室外,随着路线的推移,连续不断地映入眼帘。

对景与借景。这是丰富园林的方法之一。《中国园林建筑中》有:对景就是在园林内的主要景点与游览路线的前进方向所面对的景物。这样的景物可以是自然的景物,也可以是建筑物。中国的园林大多都会用到这个方法。对景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轴线对景方式。两个景点之间的建筑物以轴线的对应关系联系起来。这种方式所形成的对景建筑形象,往往是一点透视的效果,主要为分散景点相互整齐的格局。有时两者建筑在平面关系上以轴线相互对应,但在高程上却有错落,形成虚轴线对位构图,形势较为生动。这种轴线对景方式,在皇家园林中的重点建筑之间经常采用,形成比较庄重、严谨的构图效果。另一种是交错对景方式,两个互为对景的建筑之间,在平面与高程上都没有轴线关系。彼此交叉、错落、偏斜,这种方式所形成的对景建筑形象往往是非常生动、多变的多点透视效果,形成自由活泼的画面。这种方式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普遍地被采用。

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园。苏州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代表。叶圣陶有写过《苏州园林》。其中有描写到: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这个观点与《中国园林建筑》中提到的解决私家园林中百看不厌的方法的目标相似。

我认为苏州园林之所以闻名,是因为设计师把自然的风景当做一幅画来描绘。使人在游览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长长的画卷,美不胜

收。它的不对称布局,曲折绵延的小路等都与中国的“犹抱琵琶半遮面”传统观念相接近。在心理上,给人一种求知的欲望,让人情不自禁去观赏下一个景点,去猜测下一个地方会给人带来怎样的美景,不一样的美景。

中国园林的艺术特点:“巧”、“宜”、“精”、“雅”。

“巧”在于运用手法和布局上精巧,使园林不乏趣味。比如说在什么地方布置建筑,什么地方种植什么树,使园林的景观不管在哪个地方看起来都不相同,不会产生厌倦感。

“宜”在于布置适宜。比如说在湖中只建造一座亭,而不建造四五座亭。当人站在湖心亭的时候,视线一片开阔,使人心旷神怡。若是建造四五座亭子,视线在一定程度上就不如前者。平静的湖面多了几座亭,就像心里多了几个疙瘩一样。

“精”则是一种以少见多的观点。假山池沼不宜过多,这样会产生堆砌感,杂乱感。不考究。更注重的是分寸,细部。比如装饰的精巧。

“雅”是指建筑的格调,意境。使人们对建筑的色彩、形状、尺度、装饰等的心理感受。雅,与俗对立。中国园林的艺术特点之一就是“含蓄”。且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感觉。曲径通幽、层峦叠翠等是其中的意境。古人喜欢吟诗作对,举酒邀明月,希望处于一种清风徐徐的雅兴之中。我觉得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色彩选择定时遵从这一观点的。色彩的搭配是我们平时在做建筑中需要特别考究的因素。园林中不宜把亭台楼阁装饰得五颜六色,若要加上一些色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