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特性(精)

合集下载

基于NGSIM轨迹数据的车辆行驶速度特性分析

基于NGSIM轨迹数据的车辆行驶速度特性分析

基于NGSIM轨迹数据的车辆行驶速度特性分析周娟;贺玉龙;田静静【摘要】行驶速度是驾驶人状态、车辆性能、道路环境及外部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上述复杂因素的外在表现,因此,对行驶速度进行微观特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以NGSIM轨迹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汽车在不同车道、位置、车头间距情况下的速度特性变化,并利用多项式曲线对不同情况下的速度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随着车头间距的增大,平均车速增加趋势变缓;车头间距较小时,最内侧车道的车辆行驶速度最低,平均车速随车头间距的增加而增加;出入口对主路上车辆的行驶速度有一定影响;多项式曲线对自由流状态下的车辆行驶速度有较好的拟合效果.【期刊名称】《交通科技与经济》【年(卷),期】2019(021)003【总页数】5页(P45-48,61)【关键词】交通工程;交通安全;行驶速度;车头间距;交通流【作者】周娟;贺玉龙;田静静【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24;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24;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91.1速度是导致道路交通伤害的一项关键性风险因素,速度不当是普遍认同的交通事故数量和严重度的主要致因[1]。

早在1901 年,康涅狄格提出限速8 mph(13km/h)。

SOLOMON[2]研究指出:四车道高速公路点速度和平均车速的差值与事故率存在一定的关系,得出一条经典的U 型曲线,研究表明车速差越大,事故率就会越高。

ABERG L, LARSEN L, GLAD A 和BEILINSON[3]研究指出,部分驾驶员尽管已经意识到了超速行驶的危害性,但依然会选择超速行驶。

Heikki[4],Tseng[5],Mark[6]等学者研究了驾驶人职业、驾车方式、驾车时间、行车距离以及驾驶员对超速的态度等因素对行车速度的影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以交通安全为目标,逐步完善速度管理对策,力求将事故严重程度降至最低[7-16]。

《发动机原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发动机原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一三、填空题1、在最高燃烧压力和燃烧温度相同时,定压加热循环的热效率最高。

2、对汽车发动机,不仅希望有足够的扭矩,还要求发动机的扭矩随转速下降而增加.为衡量发动机的爬坡能力和克服短期超载能力,可以用扭矩储备系数和适应性系数等指标.3、同样排量的两种汽油机,若它们功率大小不相同,则说明强化程度和技术先进程度不同,衡量指标是升功率.4、汽油机热效率比柴油机低的重要原因是汽油机的压缩比小.5、柴油机负荷调节方式是通过改变进入气缸的燃油质量来控制混合气的浓度,这种负荷调节方式称为质调节.6、为了降低发动机排气门的热负荷,增压柴油机往往采取扫气的措施。

所谓扫气是指进入气缸的新鲜充量不在气缸中停留,利用气门重叠,直接从排气门流出.7、控制进气气流速度不能过高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有较高的充气效率.8、油束的几何特性可用三个参数描述,即油束射程、喷雾锥角和最大宽度。

9、汽油机燃烧室基本要求是面容比小、结构紧凑;充气效率高;组织适当的气流运动以及火焰传播距离短.10、在压缩比和加热量相同时,定容加热循环的热效率最高.11、每小时耗油量的测量可以用流量法、容积法和质量法等.12、在发动机全部工作转速范围内都起作用的调速器是全程调速器。

13、有效功率相同的两种柴油机,若它们的干质量大小不相同,则说明强化程度和技术先进程度不同,衡量指标是比质量。

14、汽油机振动比柴油机小的重要原因是汽油机的压力升高率小。

15、改变进入气缸的混合气数量来调节汽油机负荷,这种调节方式称为量调节。

16、进气门直径比排气门大的原因是为了保证有较高的充气效率。

17、油束的微观特性可用油滴平均直径和均匀度描述。

18、柴油机燃烧室基本要求是面容比小、结构紧凑;充气效率高;组织适当的气流运动以及燃油油1、充气效率—- 实际进入气缸的新鲜工质的质量与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鲜工质的质量的比值。

2、着火延迟—- 混合气达到自燃温度或被点燃之后,并不立即出现明显燃烧,而是有一段时间滞后,这种现象称为着火延迟。

2、发动机速度特性试验

2、发动机速度特性试验

实验二:发动机速度特性试验(车2、)一、实验仪器设备1.测功机:长沙湘仪动力测式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电涡流测功机:型号:GW160;额定吸收功率:160kw;最高转速:1,0000r/mim启东市联通测功器有限公司生产的电涡流测功机:型号: DW400;额定吸收功率:400kw;最高转速:5000r/mim2.实验用发动机型号:YC6L-280-30型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206/2200 (kw/rpm);排量:8.4L 3.发动机自动测控系统4.数字智能油耗仪二、实验步骤速度特性是油门开度保持在某一位置时测取的,油门开度处于最大位置时的速度特性称为全负荷速度特性,亦称为外特性,其余位置时的速度特性称为部分速度特性。

外特性只有一条,而部分速度特性则有多条。

1 .起动测功器,再起动发动机,调节测功器负荷和油门大小,使发动机暖机,在热状态稳定时准备进行测量。

2 逐步开大油门同时增加测功器负荷,到油门开度达到最大位置后固定,在转速达到标定转速并稳定运转后,由组长发出指令,测量记录发动机转速、测功器读数、耗油量、耗油经历时间、冷却水进出水温、机油温度、机油压力等数据。

在第一点数据测量完毕后,油门开度不变,继续增加测功器负荷,使转速降低,每隔200r/min为一个测量点,直到45%标定转速为止,依次重复上述过程。

要求测点不少于8点,且包括最大转矩转速。

3 外特性实验结束后,减小油门开度,测取部分速度特性,油门开度可按标定功率的百分比或油门开度的百分比来确定,其方法同上所述三、车一A组数据及图表:车二A组数据及图表:车二B组数据及图表:总结:①扭矩随着发动机转速上升而降低②燃油消耗率随着发动机转速上升而上升③有效功率随着发动机转速上升而上升。

交通流特性(精)

交通流特性(精)
交通量是实测值或预测值,流率是转换后的等效值。
二、交通量的有关概念
1、日交通量 (1)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 (2)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 (3)周平均日交通量(WADT) 2、小时交通量 (1)高峰小时交通量 一天内连续60min的最大小时交通量。有整时段和非整时段之分。 (2)第30位(高峰)小时交通量
15%位车速:指所有车辆中,只有15%的车辆在该速度一下行驶。
一般用作最低车速限制标准。
速度观测值的标准差σ(均方差):
(vi -v)2
n
反映车速分布的离散情况,σ值越大,车速越离散,表明车辆
行驶有很大的自由度。
三、时间平均速度与区间平均速度
1、时间平均速度 Vt
指某一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所有车辆的地点速度的算
三、交通量在时间上的变化(分布)
1、季节、月份变化 反映交通量在一年内的变化
常用月变系数(又称为月不均匀系数)M表示
2、日变化 反映交通量在一周内的变化
常用周变系数D表示
D=
AADT 某周日的年均日交通量
3、小时变化 反映交通量在一日内的变化,有早、晚高峰 反映交通量在一天内集中程度的参数是高峰小时流量比 :
3、交通量与密度的关系
由Q=K·V和
K
K2
V=Vf
(1Kj
)
Q=
Vf (K-
Kj
)
说明Q~K呈二次函数(抛物线)关系,其图形为:
对上式进行求导,并令 dQ =0 ,则有:
dK
dQ dK
=
Vf
(1-
2K Kj
)=0
Km
=
Kj 2
K j 2

Qm
=Vf

飞行力学知识点

飞行力学知识点

《飞行动力学》掌握知识点第一章掌握知识点如下:1)现代飞机提高最大升力系数采取的措施包括边条翼气动布局或近耦鸭式布局。

2)飞行器阻力可分为摩擦阻力、压差阻力、诱导阻力、干扰阻力和激波阻力等。

3)试描述涡喷发动机的三种特性:转速(油门)特性,速度特性,高度特性并绘出变化曲线。

(P7)答: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性能指标推力T和耗油率f C等均随飞行状态、发动机工作状态而改变。

下面要简单介绍这些变化规律,即发动机的特性曲线,以供研究飞行性能时使用。

1)转速(油门特性)在给定调节规律下,高度和转速一定时,发动机推力和耗油率随转速的变化关系,称为转速特性。

图1.10为某涡轮喷气发动机T和f C随转速n的变化曲线。

由于一定转速对应一定油门位置,故转速特性又称油门特性或节流特性。

2)速度特性在给定调节规律下,高度和转速一定时,发动机推力和耗油率随飞行速度或Ma的变化关系,称为速度特性。

图1.11为某涡轮喷气发动机T和f C随Ma变化曲线。

3)高度特性在发动机转速和飞行速度一定时,发动机推力和耗油率随飞行高度的变化关系,称为高度特性。

图1.12为某涡轮喷气发动机的T和f C随H的变化曲线。

第二章掌握知识点如下:1)飞机飞行性能包括平飞性能、上升性能、续航性能和起落性能。

2)飞机定直平飞的最小速度受到哪些因素的限制?(P40)答:最小平飞速度m in V 是指飞机在某一高度上能作定直平飞的最小速度。

1)受最大升力系数m ax L C 限制的理想最小平飞速度S C W V L ρmax min 2=;2)受允许升力系数a L C .限制的最小允许使用平飞速度S C W V a L a ρ.2=;3)受抖动升力系数sh L C .限制的抖动最小平飞速度SC W V sh L sh ρ.2=; 4)受最大平尾偏角m ax .δL C 限制的最小平飞速度SC W V L ρδδmax max .min 2)(=;5)发动机可用推力a T 。

汽车发动机原理名词解释

汽车发动机原理名词解释

精品文档123发动机理论循环:将非常复杂的实际工作过程加以抽象简化,忽略次要因素后建立的循环模式。

循环热效率t :工质所做循环功与循环加热量之比,用以评定循环经济性。

指示热效率it:发动机实际循环指示功与所消耗的燃料热量的比值。

有效热效率氏:实际循环的有效功与所消耗的热量的比值。

指示性能指标:以工质对活塞所作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

有效性能指标:以曲轴对外输岀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

指示功率R :发动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指示功。

有效功率F e:发动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有效功。

机械效率m:有效功率F e与指示功率F的比值。

平均指示压力p mi :单位气缸工作容积,在一个循环中输岀的指示功。

平均有效压力卩皿。

:单位气缸工作容积,在一个循环中输岀的有效功。

有效转矩T tq :由功率输出轴输出的转矩。

指示燃油消耗率b:每小时单位指示功所消耗的燃料。

有效燃油消耗率b e:每小时单位有效功率所消耗的燃料。

指示功W i:气缸内每循环活塞得到的有用功。

有效功W e :每循环曲轴输岀的单缸功量。

示功图:表示气缸内工质压力随气缸容积或曲轴转角的变化关系的图像。

p -V图即p Cp为通常所说示功图,P~图又称为展开示功图。

换气过程:包括排气过程(排除缸内残余废气)和进气过程(冲入所需新鲜工质,空气或者可燃混合气)。

配气相位:进、排气门相对于上、下止点早开、晚关的曲轴转角,又称进排气相位。

排气早开角:排气门打开到下止点所对应的曲轴转角。

排气晚关角:上止点到排气门关闭所对应的曲轴转角。

进气早开角:进气门打开到上止点所对应的曲轴转角。

进气晚关角:下止点到进气门关闭所对应的曲轴转角。

气门重叠:上止点附近,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着地现象。

扫气作用:新鲜工质进入气缸后与缸内残余废气混合后直接排入排气管中。

排气损失:从排气门提前打开,直到进气行程开始,缸内压力到达大气压力前循环功的损失。

自由排气损失:因排气门提前打开,排气压力线偏离理想循环膨胀线,引起膨胀功的减少。

第4-3 内燃机速度特性

第4-3 内燃机速度特性

二、部分速度特性
汽车大部分时间是在部分负荷下工作的,因此,发动 机的部分负荷速度特性对汽车的经济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随着节气门关小, 进气节流损失增大,进气 终了时压力pa下降,从而 引起ηv下降,而且随着转 速的提高,节流作用也会 加强,使得充气效率ηv更 快地下降。
图3-2 ηv、ηm随节气门开度和转速的变化关系
Tmax Tn T T 要指标。 Km或μ越大,表明两扭矩之差(Mmax-Mn)值越大,随 着转速的降低,扭矩 Ttq(Me)增加越快,因而在不换挡的 情况下,克服短期超负荷(阻力矩变化增加)的能力就越强。 汽油机的外特性扭矩曲线随转速增加而下降较快,其 μ 值为 10 ~ 30% , Km值达 1.2 ~ 1.4 ,因而可以满足汽车的使用 要求。 柴油机扭矩曲线较为平坦,μ 值较小, Km值一般不超过 1.05,所以若不予以校正,较难以满足汽车拖拉机工作需要, 如果采用相应的校正措施,则可大大地提高 μ 值,例如用出 油阀校正器,可使μ值达到5%,用斜面校正器,μ值可达12%, 采用弹簧校正器时,μ值可达15~24%,当然这样大的扭矩储 备系数是以牺牲标定功率为前提的。实际应用中应根据需要 来进行扭矩特性的校正。
(3)每循环供油量gb (Δg):随转速增加而增大, 由油泵供油特性所决定。n↑, 燃油节流↑,(回油时)gb↑。
(4)过量空气系数α:新气 量随转速变化不大。 n↑, gb↑,α ↓ (装有油量校正装 置时,按校正特性变化)。
(5)指示效率ηi:n低,油压低, 雾化度、贯穿度小,散热时间长, ηi降低,ηi随n↑而↑。 但n过高时燃 烧时间相对变慢,后燃加重,导致 ηi ↓ 。 (6)平均指示压力pi:pi∝ηiΔg, 低速时,ηi与Δg↓,n↑,ηi、Δg↑, pi↑。高速时ηi↓,pi缓慢下降 (7)平均有效压力pe:pe=ηmpi,n↑, ηm↓,pi↑, pe变化不明显。低中速时, n↑ ,pi↑快,ηm↓少,pe随n↑而↑;高 n、ηm↓快,pe↓。

3.3导弹的性能

3.3导弹的性能

2、速度特性
定义
速度特性确定 意义
2、速度特性
1)定义: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和速度特征量(最大 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等)。 2)速度特性确定:按导弹类型不同,可由战术技术要 求规定,也可由射程、目标特性、导引方法、突防能 力等确定。 3)意义:确定速度特性后,导弹的飞行速度范围、飞 行时间、射程、高度等参数均可确定。由此导出推进 剂质量后,就能进行导弹外形设计、质量估算,确定 导弹起飞质量和发动机推力特性等主要设计参数。是 总体设计依据之一。
1、射程
保证一定命中概率的条件下,导弹发射点至命 中点或落点之间的距离,又称有效射程。 最大射程:射程的最大值,取决于导弹的起飞 质量、发动机性能、结构特性、气动特性、弹道 特性等。 最小射程:射程的最小值,取决于飞行中导弹 开始受控时间、初始散布、过载特性、安全性。 有些导弹最大最小射程还取决于探测或制导系 统的能力
因此迫切需要研制一种低空性能优良的雷达, 用来填补防空网的低空盲区。一部性能优良的雷 达,不仅能测出低空目标的位臵、航向、航速而 且能对武器系统提供精确的制导信息。 突防方式的变化:为实现低空突防,飞航导弹、 空地导弹通常采用高亚声速低空弹道,利用敌方 雷达不易发现攻击目标。但随下视雷达技术和高 自动化末端拦截武器的使用,对这种突防高度的 弹道构成了威胁,于是人们又采用超声速超低空 弹道。这样即使下视雷达发现目标,响应时间不 够,也来不及拦截。当然,超声速高空弹道也是 突防手段之一。
对不同类型的导弹射程的范围和含义有所差别, 主要取决于载体和目标是否可动。 对地空导弹是指最大和最小有效斜距;对空空导 弹和反坦克导弹存在有效攻击区问题,指最大有效 射程和最小有效射程;对反舰导弹一般只提最大有 效射程。 远程导弹(地地):发射点至命中点的地面路程。 影响地空导弹射程因素(有效):自动导引头的 限制,制导系统的作用距离及制导精度的限制,第 二次攻击的可能性,以及击毁目标远离发射阵地、 雷达站等的限制。

第3节 发动机的速度特性

第3节  发动机的速度特性

第3节发动机的速度特性第三节发动机的速度特性应知:速度特性的定义外特性、部分速度特性扭矩特性测取、绘制、分析曲线分析发动机的动力性速度特性的应用汽油机、柴油机速度特性的对比分析应会:一、速度特性定义:发动机节气门开度 ( 或油门开度 ) 不变,发动机性能指标随转速变化的关系。

外特性:节气门全开(标定工况点)部分速度特性:节气门部分开度汽车爬坡或阻力变化时, 节气门 ( 或油门 ) 开度不变, n随外界负荷的变化而变化。

外界负荷大, n , 外界负荷小, n , 这时发动机沿速度特性工作。

二、速度特性的测取与绘制测取参数:动力性指标:经济性指标:监控参数:温度:压力:三、汽油机速度特性曲线的分析v Ttq k 2 i mv Pe k1 i m n v B k4 nbe k31i m1.外特性曲线:充气效率、指示热效率、机械效率随转速的变化关系:外特性曲线的意义:发动机在此转速下所输出的最大功率及其扭矩代表发动机的动力性外特性曲线必须测取总功率:净功率(使用外特性曲线):2.部分速度特性曲线v Ttq k 2 i mv Pe k1 i m n v B k4 nbe k31i m四、柴油机速度特性的分析v Ttq k 2 i m k 2 b i mv ‘ Pe k1 i m n k1Ttq n 1 v be k3 B k 4 n k 4 bn i m1.标定工况速度特性曲线:2.部分速度特性曲线五、扭矩特性1. 含义:外特性曲线中的扭矩曲线 2.研究的意义:短期超载能力爬坡能力3. 评价指标扭矩储备:扭矩储备系数:Ttq ma_ Ttq TtqK Ttq ma_ Ttq100%扭矩适应性系数:K=1.2_1.4(汽油机) K=1.05(柴油机)转速储备:转速储备系数:标定工况时的转速/最大扭矩时的转速之比。

教学要求1、理解刚体平动的概念及其特性,掌握刚体平动时速度、(精)

教学要求1、理解刚体平动的概念及其特性,掌握刚体平动时速度、(精)
和R2,在轮上绕有不可伸长的细绳,绳端挂重物A。 若重物自静止开始以匀加速度a下降,带动轮Ⅰ和轮
Ⅱ转动。求当重物下降h时,轮Ⅱ边缘上B点的速度
和加速度的大小。
解题分析与步骤: ①分析运动

R1
R2 B1 B2

重物为直线平动,轮Ⅰ和轮Ⅱ固连为定
轴转动。
A
②根据公式求未知量
h
重物自静止开始以匀加速度a下降高
过的圈数和t=2s时转子的角速度、角加速度。
解题步骤:由于转子的转动方程已知,可直接
应用公式计算。
将t=2s代入转动方程,则
φ=t3=23=8rad
于是,转子转过的圈数为
N=φ/2л=8 /2л=1.27圈
于是:ω=dφ/dt=3t2
α=dω/dt=6t
当t=2s时,有
ω=3t2=3×22=12rad/s
aB2 a2B2 a2B2n (aR2 / R1)2 (2ahR2 / R12 )2 R2a R12 4h2 / R1
度h时,其初速度v0=0,由公式 v2-v02= 2ah

v=√2ah
轮Ⅰ和轮Ⅱ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为:
ω= vB1/R1=√2ah/R1 α=aB1τ/R1=a/R1
轮Ⅱ边缘上B点的速度和加速度为
vB2 = R2ω= R2√2ah / R1 aB2τ= R2α=aR2/R1aB2n= R2ω2=2ahR2/R12
v ds R d R
dt dt


dv dt

R d
dt

R
an
v2
R

R 2
a
a


O
an

实验四汽油机速度特性实验报告

实验四汽油机速度特性实验报告

实验四汽油机速度特性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研究实验汽油机的抽象信号与实际转速之间的关系,确定汽油机的马达速度特性以及其传动特性,并进行汽油机控制的相关性能参数的测试。

1.动态特性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汽油机装置和测量设备,确定其动态响应特性。

汽油机的动态响应特性主要涉及其时间响应特性、调速器特性、启动特性和速度响应特性等几个方面的特性。

(1)时间响应特性:汽油机在负载发生变化时,转速的变化过程,就是汽油机的时间响应特性。

(2)调速器特性:汽油机的调速器特性涉及调速器对汽油机转速的控制精度、响应速度、稳定性等特性。

(3)启动特性:汽油机启动后,从低速到高速所需时间以及转速的变化范围,是汽油机的启动特性。

汽油机的静态响应特性主要指在平衡负载条件下,汽油机即时功率特性、调节率、高速特性等方面的特性。

(2)调节率:汽油机在同一负载条件下,不同抽出给定转速下的抽出功率变化,就是汽油机的调节率特性。

(3)高速特性:汽油机的高速特性主要涉及其在抽出高速时,出口压力、最大转速及稳定能力等特性。

三、实验装置实验中用到的装置主要有汽油机调试台、测速仪、调节器和量具等。

1.汽油机实验台:汽油机实验台是汽油机实验装置的主要组件,可以实现汽油机实验所需要的测试及控制功能,可以实时观察汽油机的运行状态。

2.测速仪:测速仪是测量汽油机转速时,必不可少的测量装置。

可以准确测量出汽油机转速信息。

3.调节器:调节器是对汽油机抽出销的操作设备,可以实现汽油机的调节、启动等功能。

4.量具:全套量具可以测量并控制汽油机流量、压力、温度等参数信息。

四、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检查汽油机和实验设备安装是否正确,接线是否准确,以确保实验安全进行;2.调试设备:完成各项参数的设置,以确保各系统运转可靠;3.确定实验模式:完成设备的调试后,确定实验模式并下达实验指令;4.记录参数:进行实验后,根据测得的数据,记录汽油机的各项参数;5.绘制曲线图:根据测得的参数,绘制汽油机的动态速度特性曲线图;7.实验结论:根据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真空断路器速度特性的测量

真空断路器速度特性的测量

真 空 断 路 器 的 可 靠 性 在 很 大 关 管波 纹 管 的振动 、压缩 也 就越 严 上 限进 行机 械寿 命 试验 ,前者 是 考 程 度上 取 决 于其 机 械操 动系 统 的可 重 ,容 易造成 波 纹 管提 早损 坏而 漏 核 断路 器 的关合 能 力 。若 合 闸速度 靠 性 。制 造 产 品 出厂检 验和 用 户检 气 ,同 时 ,对 整机 的振动 也 越 大 ,
量 ,用 电阻传 感 器安 装 更方便 ,测 时 问、 减少 触 头 的 电磨 损量 ,降低
量 结果 准确度 更 高。
真 空 断 路 器 同 样 是 在 规 定 的
预击 穿 期 间 的不定 火花 放 电造 成 的 合 闸速 度 条件 下进 行 型式 试 验 的 ,
V 1 l 合 闸 速 度 为 ( . 6 0 S一 2 0 ± .
维 修 基本 上 采用 预 防性 维修 即定 期 件 下 进 行 型 式试 验 。如 V 1 1 是 重 者致 使 触 头熔焊 在 一起 而 引 发事 S— 2 更 换零 部件 进 行 维 修 的方 法 [ ] 2。
在规 定 的分 闸速 度 ( 1 ±1 ) / 的 故 。 断 路 器 的 合 闸 速 度 也 不 能 过 1 2 2m s
关键 词 :真 空 断路 器; 速度 特 重 复脉 冲 电压发 生 的可能 性 。
性 ;光 电传 感 器; 电阻传 感 器

分 闸速 度 越 大 , 引 起 的 分 闸 2 m s ) / 。通 常 要 求在 速 度 下 限进 行

引言
弹 振越 厉 害 ,过冲 也 越厉 害 ,对 开 关合 额 定峰 值 电流试 验 ,在 速 度 的
修 试验 ,都把 机 械特 性 的测 试 作 为 容 易造 成 零部件 的损坏 。

特殊特性(精)

特殊特性(精)

特殊特性:1、安全法规有关的特性;2、客户指定的或其作为进货检验重点要求控制的项目;3、用于组配的特性;4、设计过程中需重点把控的其它特性。

特殊特性通常由顾客指定,但顾客若不予指定,则由本企业自定几个认为较容易产生问题的规格或性能加以确定即可产品特殊特性:首先要关注顾客规定了的特殊特性,顾客没有规定,则组织要从顾客的使用功能上加以识别,比如装配、环保、寿命等等。

过程特殊特性:组织要从产品的制造过程加以识别,关注点则是以过程失效模式入手产品特殊特性包括1.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2.自已识别的,包括影响法律法规、产品安全方面的,以及生产中容易出现问题,不容易控制的地方关于识别产品和过程的特殊特性,我的理解是:1、首先识别顾客有否指定;2、为满足顾客要求,在分析顾客的需求进行产品设计与过程设计时进行识别;产品的特殊特性是不一定有的,只有那些影响性能、功能和装配安全的才可以但过程特殊特性一般都有,在公司里工艺控制比较复杂或不容易控制的第一处:7.2.1.1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组织必须在特殊特性的指定、文件化、和控制方面符合客户的所有要求。

解释:也就是说凡是客户指定的特殊特性,应在相关文件中体现。

相关文件有:设计FMEA、过程FMEA、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等在上述文件中应作特殊特性符号的标记。

第二处:7.3.2.3 特殊特性组织必须应用适当的方法确定特殊特性。

——所有特殊特性都必须包括在控制计划中。

——必须符客户对特殊特性的定义和符号。

——当客户的设计记录标出特殊特性符号时,组织的过程控制指南和同类文件上,如FMEAs、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必须标上顾客特殊特性符号或组织的等效符号或记号,以表明那些特殊特性影响的工序。

注:特殊特性应当包括产品特性和过程参数。

解释:显然第二处包含了第一部分的要求。

现在就对特殊特性展开说明!一、什么是特性:特性分为两类:产品特性和过程特性产品特性:是指在图纸或其他的工程技术资料中所描述的零部件或总成的特点与性能,如尺寸、材质、外观、性能等特性。

动量守恒定律中速度的四个特性之(三)

动量守恒定律中速度的四个特性之(三)

动量守恒定律中速度的四个特性之(三)
速度的同一性
动量守恒定律公式中的所有速度都是相对于同一个参照物而言,在高中,我们在解题时指相对地而言的速度,否则,就不能用动量守恒定律公式。

[例]一辆质量为M=10kg的小车,车上有一个m=40kg的小孩,小车在水平地面上以2m/s
的速度匀速前进,若小孩相对于小车以1.5m/s的速度向小车前进的反方向跳出,则小孩跳出车后车的速度是多大?
[解析]本题中,关键是把小孩相对于小车的速度化成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v’—v相,这里
v’是小车后来的瞬时速度,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M)v0=Mv’+m(v’—v相)
(m+M)V0+mv相
V’=
M+m
=3.2m/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速度特性
• 速度特性:
– 将喷油泵油量调节机构固定在某一位置上,然后改 变柴油机的负荷,使柴油机转速变化,在这种条件 下测得的柴油机主要性能指标和工作参数随转速变 化的规律
一、速度特性的测量 二、速度特性分类 三、速度特性的参数分析/
本章目录 一级子目录 二级子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
• 4. 指示效率ηi, • 5. 平均指示压力pi • 6. 机械效率ηm
非增压柴油机 增压柴油机
• pe、Me、ge随转速n变化的规律
本章目录
一级子目录
二级子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一级子目录
二级子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一级子目录
二级子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一级子目录
本章目录 一级子目录 二级子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
3.部分负荷速度特性
• 部分负荷速度特性
– 如果将喷油泵油量调节机构固定在小于标定功率油 量的各个位置上,分别测得的柴油机的主要性能指 标和工作参数随转速变化的关系。
• 可测得若干条柴油机部分负荷速度特性曲线。
本章目录
一级子目录
二级子目录
本章目录 一级子目录 二级子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
二、速度特性分类
• 1.全负荷速度特性 • 2.超负荷速度特性 • 3.部分负荷速度特性/
本章目录
一级子目录
二级子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1.全负荷速度特性
• 全负荷速度特性
– 将柴油机喷油泵油量调节机构固定在相当于标定转 速下发出标定功率的供油位置上,然后,通过调节 试验负荷,逐步改变柴油机的转速。由此得到的性 能指标及工作参数随转速变化的规律。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三、速度特性的参数分析
• 理想的速度特性曲线
– 平均有效压力与转速的关系是一水平的直线, – 有效功率与转速的关系是一条斜直线。
本章目录
一级子目录
二级子目录
返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上一页
下一页


实际柴油机的速度特性曲线
• 1. 循环供油量 • 2. 充量系数c • 3. 过量空气系数α
非增压柴油机 增压柴油机
1) 柴油机具有良好的技术状态,然后进行特 性试验。 2) 试验时保持柴油机稳定运转各系统调整在 最佳状态
本章目录
一级子目录
二级子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速度特性的测量
• 测量步骤
1) 试验机先开空车,缓慢加速至标定转速nb, 2) 通过测功器逐渐增加外负荷,使柴油机达 到标定工况。 3) 将油量调节机构与调速器分离并加以固定, 4) 逐渐增大外负荷,以降低柴油机转速,调 整到测量工况点。 5) 测取并记录对应各转速下的各个参数。 6) 绘出全负荷速度特性曲线。
(1)15min功率; (3)12h功率; (2)1h功率; (4)持续功率。
• 船用柴油机以持续功率作为标定功率 • 国外船用柴油机 MCR(Maximun Continuous Ratings)
本章目录 一级子目录 二级子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
3.速度特性的测量
•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大气压力px=100kPa 相对湿度x=60% 环境温度Tx=318K或45℃ 中冷器冷却介质进口温度Tcx=305K或32℃。
一级子目录 二级子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
• “无限航区”的船用内燃机(IACS)
2.标定功率
• 标定功率指标准环境状况下,制造厂根据内燃 机的用途和特点规定的在标定转速下的有效功 率(kW)。
一、速度特性的测量
• 1.标准试验环境状况 • 2.标定功率 • 3.速度特性的测量/
本章目录
一级子目录
二级子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1.标准试验环境状况
• 一般柴油机
– – – –
– – – –
本章目录
大气压力p0=100kPa或750mmHg 相对湿度0=30% 环境温度T0=298K或25℃ 中冷器进口冷却介质温度Tc0=298K或25℃。
二级子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 运转时间
– 在12h运转期内允许超负荷运转1h。
本章目录
一级子目录
二级子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超负荷速度特性
• 超负荷特性的测定
(1) 使柴油机在标定转速nb下稳定运行, (2) 增加柴油机的外负荷,使之达到超负荷功率和相 应的转速。 (3) 把喷油泵油量调节机构固定 (4) 逐渐增加柴油机的外负荷,在低于超负荷功率对 应转速下稳定运行, (5) 并测量、记录各转速下的各项柴油机性能指标和 工作参数。 (6) 最后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图上标绘超负荷速度特 性曲线。
• 全负荷速度特性可表示为柴油机在不超过标定 供油量的条件下,各转速下所能发出的最大功 率。 • 功率贮备 主机长期运转最大功率要低于标定 功率一个值。/
本章目录 一级子目录 二级子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
2.超负荷速度特性
• 船用柴油机的超负荷功率
– 功率 标定功率的110% – 转速 标定转速的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