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环境经济学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环境经济学测试题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e579b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ed.png)
环境经济学测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指国家为保证土地资源的 ,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编制 ,规定 ,明确 ,并要求必须严格按照规划确定的用途和条件使用土地的制度。
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A、合理利用;B、土地利用规划;C、土地用途土地使用条件;D、土地所有者;正确答案:D2.关于我国环境管理体制说法错误的是( )。
A、省级环境保护厅是常设机构。
B、咨询机构一般是事业单位。
C、生态环境部是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机构。
D、高层协调机构是常设机构。
正确答案:D3.管仲《管子》,其文曰:“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
”将国民分为军士、农民、工匠、商贾,并按照其各自的专业聚居在固定的地区。
这里的划分尊卑是。
A、士最为尊;B、商最为卑;C、士农工均为尊;D、无差别;正确答案:D4.下列不属于自然资源经济原则的是()A、强调一般化B、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环境相结合C、突出主导因素D、全面综合分析正确答案:A5.低碳经济的统计与考核指标时A、碳丰度B、碳深度C、碳密度D、碳强度正确答案:D6.以下哪项说法错误( ):A、在持续的长期竞争均衡中,生产者剩余被称为“稀缺租金”B、大多数自然资源行业内,如果企业进入自由,竞争将会消除生产者剩余C、稀缺租金无法消失的原因是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D、认识到稀缺租金存在的第一位经济学家是大卫李嘉图;正确答案:B7.以下哪一项是部分集中分散管理模式的优点:A、忽视资源间的内在联系,不利于发挥资源整体功能。
B、程序少、办事效率高、利于发挥综合效益;C、既注重发挥多门类国土资源的综合优势,又重视发挥个别门类国土资源的单一优势;D、有利于发挥单种自然资源的效益;正确答案:C8.环境管理手段中,法律手段的构成不包括( )。
A、条件B、行为标准C、法律责任D、行为规则正确答案:B9.自然资源综合参数是:A、反映区域自然资源总体丰度情况;B、反映区域综合优势度的高低;C、评价和比较各区域自然资源匹配的协调程度;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环境经济学复习题
![环境经济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f559b9d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67.png)
环境经济学复习题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内容:1.环境经济学的定义,环境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2.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3.你怎么看“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经济问题”的论断。
4.什么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它对环境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有着怎样的启示?5.供给、需求的定义,市场均衡的主要内容。
6.效用、边际效用、无差异曲线的定义。
7.消费者剩余的定义、环境物品的消费者剩余具有怎样的特性?对环境价值评估有怎样的意义?8.绿色GDP与传统GDP的主要区别,绿色GDP的重要意义。
9.外部性、外部经济性、外部不经济性的定义。
外部性对环境资源配置的影响。
10.环境污染造成的社会成本内部化的方法有哪些?内部化对社会净福利存在怎样的影响?请举例说明。
11.谈谈你对环境资源价值的认识,简述环境资源价值的构成。
12.帕累托最优的定义及其必要条件,帕累托最优与社会最大福利的联系。
13.公共物品的定义、特性,解决“公地悲剧”的可能途径。
14.科斯定理及其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资源配置的结果与初始产权的分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15.运用环境经济学理论,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16.“最优污染水平”的概念、提出“最优污染水平”的依据、影响最优污染水平的因素。
17.环境价值评估的方法有哪几类?各类中又有哪些常用方法?18.直接市场评价法的定义及其使用条件。
19.旅行费用法的定义及其使用条件。
20.机会成本法的定义、适用范围。
21.意愿调查法的定义、使用时应注意消除的偏差。
22.政府调控环境配置的必要性,环境政策手段的类型和发展趋势。
23.简述运用经济手段管理环境的优点和缺点。
24.环境经济政策的定义、功能和基本形式。
科斯手段、庇古手段的定义及适用条件。
25.针对武汉市当今面向市民和企业征收生活污水处理费、生活垃圾处理费的有关政策,谈谈你的认识和看法。
26.排污收费的意义、排污费的种类和征收办法。
27.排污权交易的理论基础、排污权交易的优缺点。
环境经济学期末考试.docx
![环境经济学期末考试.docx](https://img.taocdn.com/s3/m/f259daf958fb770bf78a55f1.png)
环境经济学期末考试CI1Y整理简答题:1、什么是CDM (清洁发展机制)?简述其由来清洁发展机制(CDM)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C0P3(京都会议) 通过的附件I缔约方在境外实现部分减排承诺的一种履约机制。
其目的是协助未列入附件I 的缔约方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有益于《公约》的最终目标,并协助附件I所列缔约方实现遵守第三条规定的其量化的限制和减少排放的承诺。
CDM的核心是允许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项目级的减排量抵销额的转让与获得。
此外,《京都议定书》还规定,在2000年后一旦其生效起至2008年第一个承诺期开始这段时期内,CDM就可实施,参与CDM的发达国家缔约方就可获得由CDM项目活动产生的经证明的减排量(CERsl由工业化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而项目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则列入发达国家履行《京都议定书》的承诺。
简言之,就是’资金+技术"换取温室气体的’排放权"(指标1 ('温室气体减排量〃是指当采用新技术达到同样的效果而不产生出相应的温室气体当量或极小的温室气体量,这两个数据的差值即为此项目的减排量。
温室气体的减排量以"吨二氧化碳当量〃为计算单位。
)2、简述意愿价值评估法的基本原理意愿价值评估法(Contigent Valuation Method,CVM)是一种典型的陈述偏好的评估方法,它利用效用最大化原理,以问卷调查为工具,通过构建模拟市场来直接调查和询问入们对于环境质量改善的最大支付意(Willingness to pay,WTP),或者忍受环境质量损失希望获得的最小受偿意愿(Willingness toAccept,WTA),以此寻求环境质量损失或改善的经济价值。
CVM以消费者效用恒定的福利经济理论为基础,通过构造生态环境物品的假想市场,采用支付意愿或Hicks消费者剩余概念衡量环境状态变化产生的福利变化。
环境经济学试题库含答案
![环境经济学试题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bd4d86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71.png)
环境经济学试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关于开放获取资源配置方式说法错误的是:A、配置结果不会是有效的;B、需求充足情况下,不受限制的使用权将导致资源过度开发;C、稀缺租金被浪费;D、稀缺租金会受到保护;正确答案:D2、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典型模式有()A、部分分散管理模式B、部分统一管理模式C、部分集中管理模式D、部分集中分散管理模式正确答案:D3、以来哪一项不是我国环境政策与管理的发展趋势:A、环境质量改善B、源头治理C、行政管理手段D、区域环境治理正确答案:C4、下列属于矿产资源管理的特征是( )A、管理对象为生产创造的矿产资源B、管理的内容相对单一,集中在矿业权的设置C、是以政府机关为主体的政府行为D、管理的目的是让企业获得经济效益正确答案:C5、关于排污权交易政策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种基于市场机制的环境容量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手段。
B、我国经历了总量控制前的排污权交易和总量控制下的排污权交易两个阶段。
C、政府通过公平合理的方法,以污染物排放权的形式分配给企业。
D、不允许企业将其拥有的排污权进行有偿转让或变更。
正确答案:D6、( )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如果该问题不解决,不仅造成当代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社会安定无法保证,还会造成生态问题的代际转嫁,给子孙后代带来不可逆的深重灾难,可持续发展便无从谈起。
A、生态保护B、生态安全C、生态文明D、生态平衡正确答案:B7、低碳经济应当包括_______碳汇与______碳源两个方面A、增加,减少B、增加,增加C、减少,增加D、减少,减少正确答案:A8、进入“绝对衰减阶段”的国家或地区,人口将出现持续的怎样增长。
A、负增长B、波动增长C、不增长D、缓慢增长正确答案:A9、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包括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区用途管制制度、占用、、、等。
环境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经济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d8acb5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c.png)
环境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经济增长B. 资源配置C. 环境与经济的相互关系D. 国际贸易答案:C2. 环境外部性是指()。
A. 企业内部的成本B. 企业内部的收益C. 企业外部的成本D. 企业外部的收益答案:C3. 环境税的征收目的主要是为了()。
A. 增加政府收入B. 减少环境污染C. 促进企业创新D. 提高产品质量答案:B4. 污染者付费原则是指()。
A. 污染者不承担任何责任B. 污染者承担全部责任C. 污染者承担部分责任D. 政府承担污染责任答案:B5.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政策工具?()A. 排污权交易B. 环境税C. 环境补贴D. 价格管制答案:D6.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评估环境质量B. 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C. 评估环境对项目的影响D. 提高环境意识答案:B7.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
A. 经济增长B. 环境保护C. 社会进步D. 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答案:D8. 碳交易市场的主要功能是()。
A. 促进能源消费B. 减少碳排放C. 提高能源价格D. 增加能源供应答案:B9. 绿色GDP是指()。
A. 考虑环境因素的国内生产总值B. 考虑能源消耗的国内生产总值C. 考虑社会因素的国内生产总值D. 考虑人口因素的国内生产总值答案:A10. 下列哪项不是自然资源的属性?()A. 稀缺性B. 可再生性C. 非排他性D. 可替代性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A. 环境问题B. 经济问题C. 社会问题D. 政治问题答案:A、B2. 环境政策的目标通常包括()。
A. 保护环境B. 促进经济增长C. 保障社会公平D. 维护国家安全答案:A、B、C3. 下列哪些属于环境经济手段?()A. 环境税B. 排污权交易C. 环境补贴D. 环境立法答案:A、B、C4.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包括()。
《环境经济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环境经济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332083bcd126fff6050b58.png)
资源环境经济学试题库(试卷一)一、概念( 14 分)1、边际机会成本定价法2、贴现和贴现率3、揭示偏好法4、单次投标博奕法5、绝对地租6、资源的内部成本7、投资回收率二、判断题(10 分在题号前划×或√)1、只有在产权明晰的情况下,资源的市场价格才会等于相对价格,使外部成本内在化;当外部性内在化的收益大于内在化的成本时,就产生了对环境资源产权界定的强烈需求。
2、当我们利用有限资源时,应将它适当地分配给各种用途,使其在每一种用途中所获得的边际报酬大致相等。
3、在预计开发完成后不动产正常交易价格的基础上,扣除预计的正常开发成本及有关专业费用、利息、利润和税收等,以价格余额来估算待估土地价格的方法叫市场比较法。
4、对消费者也应交纳庇古税,将外部成本内化或把外部成本转嫁到他人身上,而污染者和消费者则能得到最大化的近期利润。
5、消除最后单位的污染物是极其困难的,所以应当充分利用最优污染水平,发展生产获取利润。
6、污染物的排放与收入差距一样都与人均收入存在倒U 型关系的环境库茨涅茨曲线拐点取决于经济实力和对环境需求。
7、边际开采成本越小时,因为越来越多的资源被开发,未来因节省资源而获得的净效益也会越大。
三、简答(50 分)1、说明资源无价值的弊病。
2、用资源经济学原理分析评价土地投机。
3、简述中国排污费改革的主要目标。
四、论述( 20 分)1、比较政府直控型与社会制衡型资源环境管理的优缺点。
2、讨论真实储蓄状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试卷一答案及评分标准一、概念题(共 14 分,每小题 2 分)1、指获取一单位国土资源时全社会所付出的全部代价,它包括:①边际生产成本,②边际使用者成本,③边际外部成本。
2、运用利息率计算资本本金的过程,它被广泛应用于确定未来应收或应付款项的现期等值,它为复利的倒数,其计算公式为|Si/(1+r)i|,式中Si 为现值,r 为贴现率,i 为时间;贴现率则指由于时间偏好或因存在着正利息率而对未来收益或成本进行贴现的比率。
环境经济学复习题与答案详解
![环境经济学复习题与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38bcc1c65901020206409c61.png)
环境经济学一、关键概念外部性:指经济当事人的经济活动对非交易方所产生的非市场性的影响。
外部经济性:又称正外部性,指对受影响者有利的外部影响。
外部不经济性:又称负外部性,指对受影响者不利得外部影响。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力量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纯公共物品:(非竞争性的非专有物品。
)指范围介于私人物品和纯公共物品之间,通常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一旦生产出来就不可能把某些人排除在外的商品。
准公共物品:指在消费方面具有较大程度外部性的一类公共物品。
共有资源:(竞争的非专有物品。
)指不具有排他性,但却具有竞争性的物品。
市场失灵:由于现实经济难以满足完全竞争市场以及其它一系列理想化假定条件,所以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的情况。
这种情况被称为“市场失灵”。
政策失效:是指一些社会、经济政策的执行,使生产者的边际生产成本低于生产要素的真实成本,导致生产要素无效率使用和过度使用,引起资源退化和环境污染。
与市场失灵不同,政策失效主要是由于体制或政策的原因。
环境容量:在保证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危害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或其中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累积性污染:指如放射性废物、塑料废弃物般,沉积在环境中的污染量与排放量大致相等,降解率慢,在环境中停留时间长的污染。
非累积性污染:指如噪音般,沉积在环境中的时间短,消散快的污染。
生产率变动法:又称生产效应法或生产率法,指通过环境质量变化引起的产量和利润的变化来评估环境质量变化的经济价值的方法。
旅行成本法:又称旅行成本法,指以人们在消费环境物品过程中的费用,比如参观旅游所花费的交通费和时间,衡量他们对环境物品的支付意愿的方法。
通常用于评估旅游景点的经济价值。
(常常被用来评价那些没有市场价格的自然景点或者环境资源的价值。
它要评估的是旅游者通过消费这些环境商品或服务所获得的效益,或者说对这些旅游场所的支付意愿。
)疾病成本法:指计算环境质量恶化时由疾病引发的成本(如医疗开支增加、病休收入损失、精神和心理代价)的方法。
《环境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环境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6c0c0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e2.png)
《环境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环境经济学期末考试复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 (a) 环境- (b) 经济- (c) 社会- (d) 科技答案:(a) 环境2. 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什么?- (a) 人类行为会考虑环境后果- (b) 经济效益永远高于环境效益- (c) 环境资源是无限的- (d) 环境问题不需要经济分析答案:(a) 人类行为会考虑环境后果3. 环境经济学中的外部性是指什么?- (a) 环境与经济相互作用的关系- (b) 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副作用- (c) 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d) 环境对经济产生的影响答案:(b) 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副作用第二部分:解答题1. 请简要解释环境保护税的作用和意义。
答:环境保护税是一种对排放污染物或占用资源的行为征收的税费,其作用是鼓励企业和个人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消耗,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这种税收可以提供经济激励,引导经济主体采取减排、节能措施,同时还可为政府提供资金用于环境治理和改善。
2. 请简要阐述环境经济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答:环境经济学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可以通过经济分析方法评估环境资源的价值,使人们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保护。
其次,环境经济学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经济工具和政策建议,帮助平衡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最后,环境经济学可以促进绿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经济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3. 请列举几个环境经济学中常用的政策工具,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答:常用的环境经济学政策工具包括排污费、碳税、可再生能源补贴等。
这些工具的特点是:- 排污费:根据企业排放的污染物数量征收费用,激励企业减少排放,经济效益明显。
- 碳税:对二氧化碳排放征收的税费,鼓励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 可再生能源补贴:通过补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与应用,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经济学期末复习试题.doc
![环境经济学期末复习试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d56dc6ef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05.png)
环境经济学作业二2.如果羊毛的价格下降了,羊肉市场的供给量、需求量、均衡价格、均衡产量等会有怎样的变化?答:羊毛价格下降,养羊的人减少,羊肉市场的供给量减少,需求量短期内不变,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减少。
3.需求曲线的斜率大必定意味着需求缺乏弹性吗?答:不一定。
一般来讲,需求曲线越陡峭,斜率越大,说明需求缺乏弹性,但是,当横坐标的刻度间距发生变化时,斜率绝对值很大的曲线所代表的价格弹性Ed也可能大于1,即富有弹性,所以,不能光从斜率的大小来判断需求是否缺乏弹性,一定要根据弹性的定义算出 Ed,再根据Ed 是大于1还是小于1还是等于1来判断。
4.“十一"期间,我开着悍马由上海往浙江自驾游。
途中得知汽油自10月1日起上涨4倍且以后每年在上一年基础上涨价5%0请估计以下时段我的汽油需求弹性的可能变化“十一”期间:需求弹性小未来6个月:需求弹性大3年后:需求弹性基本不变5.大丰收之年的农产品价格、农民收入、来年的农产品产量答:大丰收之年,农产品价格下降,农民收入减少,来年的农产品产量减少。
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Ed<l,是缺乏弹性的,当农产品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下降的幅度比均衡产量的增加要大,因此,农民的收入减少了,他们将更少的钱投入到种子的购买中,导致来年农产品减产,来年收入反而增加,如此循环往复。
6.自10月1日起,有种种迹象表明今年上海市场上大闸蟹的价格较往年同期高出2倍,请估计以下时段大闸蟹供给弹性可能的变化未来1周内:供给弹性小未来3个月后:供给弹性大明年的食蟹季节:供给弹性基本不变环境经济学作业1.请谈谈你对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打赌的故事的看法答:不可再生性资源价格的上升率会随着其它资产的利率上升而同比例上升,这是客观经济规律的必然结果。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价格随供求关系变动而灵活、及时地变动,价格反映了资源稀缺的程度。
当某种资源短缺,供给小于需求时,价格必定上升。
价格上升,增加了供给,减少了需求,最终使供求平衡。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期末练习题2及答案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期末练习题2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0792b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16.png)
一、单选题1、以下哪项将有利于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保持在经济上最优的水平,避免被过度开发?()A.共享产权B.集体产权C.私有产权D.国有产权正确答案:C2、在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中,以下哪项考虑到生物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环境中食物、空间等资源的限制,种群数量将趋于一有限值?()A.随机增长模型B.几何增长模型C.逻辑斯蒂模型D.指数增长模型正确答案:C3、判断经济效率一般采用()A.资源配置B.市场占有率C.帕累托最优标准D.社会福利水平正确答案:C4、下列关于帕累托效率错误的是()A.帕累托效率要有三个必要条件:高效率的资源配置,高效率的产品组合以及消费中的高效率。
B.帕累托效率只有通过渐进的方式来提高。
C.帕累托效率一旦达到,则任何一个人再得到好处,必然会引起其他人受到损失。
D.帕累托效率的充分条件就是在相应范围内所有的等产量线和无差异线都必须是非凹的。
正确答案:A二、填空题1、可再生资源的生态增长特征的内部因子包括()和()。
正确答案:繁殖力;死亡率2、从产权角度可将可再生资源分为()和()。
正确答案:可再生商品性资源;可再生公共物品资源3、渔业资源可开发的总捕捞量配额由()决定。
正确答案:最优可持续产量4、共享资源利用中可能出现()和()两种结果正确答案:囚徒困境;保险对策5、个人以()为基础的决策将会导致共享资源利用的拥挤问题。
正确答案:边际私人成本三、判断题1、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可再生资源可能会转变为不可再生资源。
正确答案:√2、共享资源的利用必然带来囚徒困境问题,而导致利用趋向于耗竭。
正确答案:×3、与社会最优相比,企业的微观决策倾向于过度开发资源。
正确答案:√4、太平洋鲑鱼保护措施中一项措施为在鲑鱼高产区设置障碍物和陷阱,该措施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主要原理在于它提高了鲑鱼捕捞成本。
正确答案:√5、对有机个体连续繁殖的种群,其数量变化特征一般采用几何增长模型表示。
《环境经济学》复习题(2016)订
![《环境经济学》复习题(2016)订](https://img.taocdn.com/s3/m/830d4e64f242336c1eb95e39.png)
复习思考题一、绪论1、什么是环境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是研究如何运用经济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以及经济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选择经济、合理的物质变换方式,以便用最小的劳动消耗为人类创造清洁、舒适、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新兴学科。
2、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环境问题,是指构成环境的因素遭到损害,环境质量发生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甚至给人类造成灾害的变化。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自然力的作用引起的;二是由于人类不适当的经济社会活动和战争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
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态遭到破坏。
二是环境受到污染。
3、环境经济学有哪些性质和特点?简述之性质:①边缘性②应用性③阶级性④科学性特点:①整体性②综合性③协调性4、环境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第一,全面认识环境与经济相互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研究实现经济发展与保护和改善环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途径。
环境和经济既有相互对立的一面,又有相互统一的一面。
环境经济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在全面分析环境与经济对立统一关系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两者的矛盾,寻求实现经济再生产良性循环和环境再生产良性循环,促进环境与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最佳方案。
第二,全面认识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研究使经济活动符合自然规律(主要是生态规律)的要求,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迅速增长的途径。
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只要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消极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环境系统本身就有能力对这种影响进行补偿和缓冲,从而维持系统的稳定性。
第三,全面认识环境建设对经济建设的促进和制约作用,研究使环境建设符合经济规律要求,以最小的劳动消耗取得最佳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途径。
环境建设和经济建设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组成部分。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期末练习题1及答案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期末练习题1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542f7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f.png)
一、单选题1、”资源是稀缺的”,指的是()。
A.相对于人们对资源的需要来说,资源总是不足的B.生产资源最终会枯竭C.资源必须留给后代D.世界上普遍存在着贫困正确答案:A2、铁矿石资源属于()oA.可回收的不可再生资源B.不可回收的不可再生资源C.可再生的公共物品资源D.可再生的商品性资源正确答案:A3、从历史上看,随着时间推移,不可再生资源的储量和消费量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其主要原因就是()oA.技术进步B.资源勘探C.资源勘探和技术进步D.其他正确答案:C4、环境最重要的属性是(),它决定了人类如何共同承担保护环境的义务。
A.空间与时间性B.有用性C.利与害的差别性D.公益与转移性正确答案:D5、判断经济效率一般采用()。
A.资源配置B.帕累托最优标准C.社会福利水平D.市场占有率正确答案:B6、下列关于帕累托效率错误的是()。
A.帕累托效率只有通过渐进的方式来提高。
B.帕累托效率一旦达到,则任何一个人再得到好处,必然会引起其他人受到损失。
C.帕累托效率的充分条件就是在相应范围内所有的等产量线和无差异线都必须是非凹的。
D.帕累托效率要有三个必要条件:高效率的资源配置,高效率的产品组合以及消费中的高效率。
正确答案:D7、以下不属于市场失灵的原因的是()。
A.信息完全B.公共物品C.垄断D.外部性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1、关于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收入增加或减少与资源的存量与用量没有建立计量关系B.国民经济帐户中设定了资源环境的地位C.资源的价值及其损失在NI或GNP中没有体现D.对不可再生资源制定了合理的折耗率正确答案:B、D2、下面关于自然资源定价扭曲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未包括由于不可持续的管理造成的对未来收益的损失称之为“使用者成本”B.未包括开采或获取成本C.未包括折旧D.未包括由于开采或获取造成的环境成本正确答案:A、B、D3、根据经济活动的主体不同,外部性可分为()。
《环境经济学》复习习题
![《环境经济学》复习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ddafba6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22.png)
《环境经济学》复习习题1、简述环境经济学的实际运用方向和发展趋势。
方向:a.经济手段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b.评估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
趋势:理论创新趋势,方法论创新趋势,问题导向趋势,多科学交叉趋势2、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什么?对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环境退化的宏观经济评估,环境质量影响的费用效益分析,环境经济关系的投入产出分析,环境工程开发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估3、简述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基本理论。
主要领域:1.环境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2.环境价值评估及其作用3.管理环境的经济手段4.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5.国际环境问题1、如何理解市场的涵义?简述各种不同类型市场的特点及其效率?市场:是通过相互作用使交易成为可能的买方和卖方的集合。
根据竞争程度的不同,分为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或理想市场)与非竞争市场(龙断竞争市场,寡头竞争市场,完全垄断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拥有足够多的买方和卖方,所以没有一个买方和卖方能够操纵或控制市场价格,非竞争市场可以由个别厂商控制产品价格,竞争市场比非竞争市场在资源配置上更有效率。
2、什么叫需求?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因素有哪些?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影响因素:价格,收入水平,互补和替代商品的价格变化。
3、谈谈支付意愿与消费者剩余之间的关系。
消费者剩余=支付意愿(本质是假设价格)-实际支出(本质是市场价格)市场价格仅是支付意愿的一部分,并且小于或等于支付意愿,因此市场价格只是商品经济价值的近似表达。
消费者剩余是支付意愿的一部分,并且小于或等于支付意愿,因此市场价格很低或者等于零的商品,消费者剩余也就越等于支付意愿,并可以用消费者剩余表征其经济价值。
支付意愿:是指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付出的最高的价格或成本。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为某一商品支付的货币量与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时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间的差额。
环境经济学_复习题_fxt272333_1606(内后面附带有答案)
![环境经济学_复习题_fxt272333_1606(内后面附带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8ca16f2cc58bd63086bd95.png)
7.1993年8月15日,国家计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征收污水排污费的通知》,这是在排污收费中首次体现了()的思想。
A.浓度控制B.范围控制C.总量控制D.排污即收费
8.“污染者付费原则”(PPP原则)是( )在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来的。
A.世界银行B.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组织
12.直接市场评价法中,( )可为其他直接市场评价方法提供信息和数据基础。
A.剂量–反应方法B.生产率变动法
C.人力资本法D.机会成本法
13.环境责任保险是属于以下那种手段的具体形式( )。
A.强制手段B.经济手段C.信息手段D.协商或谈判手段
14.以下不属于区域性环境公共品的是( )。
A.河流B.热带雨林C.大气和气候系统D.大面积的湖泊
7.简析在科斯条件下庇古税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8.简析环境资源稀缺性显现的成因及表现。
9.简析外部性的存在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10.简析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目标。
11.简析环境财政的职能和目标。
12.简析环境财政支出的主要内容。
4、分析论述题
1.试分析环境经济学今后发展的若干重大课题。
2.分析论述环境产权与环境资源合理定价的主要内容。
C.价格与竞争机制D.生产要素
2.把该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各种可能的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称为( )
A.机会成本B.边际成本
C.外部成本D.支付意愿
3.“一个行业只有一个厂商”反映的是( )市场的特点。
A.完全竞争B.垄断竞争C.寡头竞争D.完全垄断
4.以下不属于替代市场(揭示偏好)评价法的方法是( )。
环境经济学复习-参考答案
![环境经济学复习-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1486cba1c7aa00b52acb75.png)
答:对大多数家庭而言,在餐馆吃饭是一种比较奢侈的行为,它的需求富有弹 性。所以,当经济发生衰退,人们的收入减少时,这种需求量会大大减少。而 在家吃饭基本是一种必需的行为,它的需求缺乏弹性,人们的收入即使减少, 最经济的办法也是在家吃饭。因些,在经济衰退期间,在餐馆吃饭的支出比在 家吃的食物支出少得多。 (12) 请解释下列情况为什么是正确的:全世界的干旱使得从出售粮食中得到收入的 农民的总收益增加,但只是山东干旱,就会减少山东农民得到的总收益。 答:因为粮食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全世界的干旱使世界粮食减产,粮价上 升的幅度大于需求量减少的幅度,出售粮食的农民总收入增加。但对山东的农 民来说,世界粮食市场是既定的,他们的供应量减少,世界市场粮食价格不变, 他们的总收入就会下降。 (13) 为了保护大气环境,有人建议通过征收汽油税的形式来减少使用汽油从而减少 空气污染。如果决定对所销售的每升汽油征收 0.5 元的税收。A. 应该对生产者 收税呢,还是对消费者收税?请用供求图加以解释。B. 如果汽油需求较富有弹 性,这种税对减少汽油消费量有效,还是无效?用文字和图形做出解释。 答:A.(图略)对生产者收税或对消费者收税都可以。对消费者征税,使消费 者支付的价格上升,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对生产者征税,使供给曲线上左 上方移动。无论对谁征税,得到的市场效果都是一样的。
答:略。 (4) 根据供求图说明均衡价格、均衡数量和生产者得到的总收益。
答: 如图,供给与需求曲线的交点是均衡点,均衡点所对应的价格 P 是均衡价格, 所对应的数量 Q 是均衡数量。P*Q,即阴影部分是生产者得到的总收益。 (5) 如何计算供给的价格弹性?解释这个公式衡量什么? 答:供给价格弹性=供给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它是衡量供给量对其 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6) 毕加索油画的供给价格弹性是多大? 答:毕加索油画的供给价格弹性为零。因为不管油画价格怎么变动,画商们不 可能再生产出这种油画,只能提供一个固定的数量。 (7) 短期供给价格弹性大,还是长期供给弹性大?为什么? 答:略。 (8) 在 20 世纪 70 年代,欧佩克使石油价格急剧上升。是什么因素阻止了他们在 20 世纪 80 年代保持这种高价格呢? 答:短期供给和需求弹性小,而长期供给和需求弹性大。在 20 世纪 70 年代, 欧佩克通过减少石油供给量在短期内使石油价格急剧上升。到了 80 年代,在这 样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消费者会将耗油量大的旧汽车换成节油的新式汽车以 节省油费,其它一些耗油多的工业产品也有时间逐步改进生产技术以减少用油。 同时,其他石油生产者看到有利可图,会增加自己的产量。这样,在长期内, 石油的供给和需求较富有弹性,同样的供给减少只引起价格小幅上升,使欧佩 克无法维持高价。 (9) 比较下列每组物品的弹性,并解释之。A. 指定教科书和神秘小说。B. 贝多芬音 乐唱片和一般古典音乐唱片。C. 生啤酒和水。 答:略。 (10) 两个司机——张三和李四——每个人开车到加油站。在看价格之前,每个人都 发出了一个指令。张三说:“我加 100 升汽油。”李四说:“我想加 100 块钱的汽 油。”每个司机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多少? 答:张三的价格弹性为 0。因为无论油价是多少,他都要加 100 升汽油,需求 量对于不同的汽油价格没有变化。李四的价格弹性为 1。因为李四固定他要 100 元的汽油,油价上涨 1%,他所买的汽油量就下降 1%。 (11) 经济学家已经注意到,在经济衰退期间,在餐馆吃饭的比在家吃的食物支出减 少得多。弹性概念如何有助于解释这种现象?
重庆三峡学院《环境经济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重庆三峡学院《环境经济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9cac48f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fd.png)
密封 线 自觉遵守考场纪律如考试作弊此答卷无效重庆三峡学院《环境经济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院(系)_______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题号一 二 总分 得分 批阅人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班准备参加校庆五十周年庆典,关于准备什么节目,大家开始给出自己的建议:如果准备唱《乌拉巴托的夜》,那么要准备蒙古族风情的舞蹈;除非班级有蒙古族的能歌善舞者,否则不要准备蒙古族风情的舞蹈;只有班级有会弹吉他的人,才有蒙古族的能歌善舞者;班级没有蒙古族的能歌善舞者,否则班级没有会弹吉他的人。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以下除了哪项均为真? A.不准备蒙古族风情的舞蹈,班级也没有蒙古族的能歌善舞者。
B.班级没有蒙古族的能歌善舞者,或准备唱《乌拉巴托的夜》。
C.不淮备唱《鸟拉巴托的夜》,也不准备蒙古族风情的舞蹈。
D.只有班级有蒙古族的能歌善舞者,才准备蒙古族风情的舞蹈。
E.除非班级有蒙古族的能歌善舞者,否则准备蒙古族风情的舞蹈。
2、设函数,则f(x)有A.1个可去间断点,1个跳跃间断点B.1个可去间断点,1个无穷间断点C.2个跳跃间断点D.2个无穷间断点3、设y=xx ,x ∈(0,+∞),则函数y (x ) A.单调增加. B.单调减少. C.为凹函数. D.为凸函数. E.存在最大值.4、A.-2或-1/2B.-2或1/2C.2或-1/2D.2或1/2密 封线自觉遵守考场纪律如考试作弊此答卷无效5、和平基金会决定中止对S 研究所的资助,理由是这种资助可能被部分地用于武器研究。
对此。
S 研究所承诺:和平基金会的全部资助,都不会用于任何与武器相关的研究。
和平基金会因此撤销了上述决定,并得出结论:只要S 研究所遵守承诺,和平基金会的上述资助就不再会有利于武器研究。
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概括了和平基金会上述结论中的漏洞 A.忽视了这种可能性:S 研究所并不遵守承诺。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期末题库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期末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dd58026dd0d233d4b04e69b7.png)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期末题库(总10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资源环境经济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简述资源与环境的概念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空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要素的总称。
环境是指人类和其它生物赖以生存的客观物质和生态系统组成的一个整体。
2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1)土壤资源遭到破坏,110个国家的可耕地肥沃程度在降低;(2)气候变化,温室效应威胁着人类(世界在近100年间上升了℃/年);(3)生物的多样性在减少;(4)森林面积日益减少(全球减少森林面积3万hm2/天);(5)水污染与淡水资源受到威胁,发展中国家80~90%的疾病和1/3死亡者的死因与此有关;(6)化学污染日趋严重;(7)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混乱的城市化;(8)海水污染、海洋生态危机加剧;(9)空气污染严重;(10)极地臭氧空洞在扩大,其中北极臭氧层损失20~30%,南极损失50%以上3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概念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指运用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供给、需求、分配和保护等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第二章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础理论1影响市场竞争程度的具体因素有哪些?第一,市场上厂商的数量;第二,厂商之间各自提供的产品的差别程度;第三,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控制的程度;第四,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2简述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含义,并简要市场价格、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三者之间的关系。
支付意愿是指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或成本。
不同消费者的个人偏好有所不同,其支付意愿也就不一样。
消费者剩余就是消费者愿意为某一商品支付的货币量与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时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间的差额。
市场价格、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三者之间的关系为(见图):消费者剩余=支付意愿(本质是假设价格)—实际支出(本质是市场价格)•市场价格仅是支付意愿的一部分,并且小于或等于支付意愿,因此市场价格只是商品经济价值的近似表达。
《环境经济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环境经济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7d7902c281e53a5802ff49.png)
《环境经济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市场失灵:指市场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或者资源配置不能达到社会最佳状态的状态。
2、影子价格:当资源稀缺时,为了更加合理地分配资源并使其生产效益或社会福利达到最优,对这类资源的价格或国家颁布的流通价格加以纠正,或是在没有市场价格时的补充的价格,这种价格成为影子价格。
3、机会成本:由于资源有限,选择了这种使用机会就放弃了另一种使用机会,把其他使用方案中获得的最大经济效益称为该资源的机会成本。
4、外部性:外部性又称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的福利和效用的影响。
5、PPP原则:污染者负担原则。
6、效用:物品或劳务满足人类欲望的属性。
7、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所有生产要素同时增加),平均成本不断下降的趋势。
换句话说,就是成本的增长率小于产量的增长率。
8、防护费用法:当环境活动有可能导致环境污染时,人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治或治理环境污染,用采取上述措施所需费用来评估环境危害的方法。
9、贴现:将某一时刻的金额计算成现在的时值的计算。
10、帕累托最优:指社会经济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不可能使至少某一成员受益的同时,不使其他任何成员受损,也就是说社会资源配置达到了最优,经济效率达到最高,如果作任何改变使某一成员受损,其他成员必然受损。
二、简答题1、试简述市场机制是怎样发挥调节作用的。
答:供给与需求相互作用,从而决定价格。
反过来,价格又可以自动地调节供给和需求,使市场达到均衡,这种调节功能就称为市场机制。
如图,在p1的价格下,需求量为Qd1,供给量为Qs1,Qd1< Qs1,供大于求,市场上产品有剩余,此时价格会下跌,逐渐靠近均衡价格p0。
在p2的价格下,需求量为Qd2,供给量为Qs2,Qd2 >Qs2,供小于需,市场上产品短缺,此时价格就会上涨,也逐渐靠近p0。
这两种趋势都可以自动调节供给和需求走向均衡,这个调节的过程就是市场机制的作用过程。
环境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环境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1e0a5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a.png)
环境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环境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B. 环境政策的制定与实施C. 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 个人消费行为对环境的影响答案:D2. 以下哪一项不是环境经济学中的外部性?A. 正外部性B. 负外部性C. 内部性D. 外部性答案:C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描述的是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下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A. 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先增加后减少B. EKC假设存在一个临界点,超过该点后环境质量会改善C. EKC只适用于发达国家D. EKC表明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环境经济学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环境政策的制定?A. 公众意识B. 政治压力C. 经济成本D. 技术进步答案:ABCD2. 环境经济学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负外部性?A. 征税B. 补贴C. 排污权交易D. 命令与控制答案:ABCD三、判断题1. 环境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能够自动解决所有环境问题。
(错误)2. 环境政策的目标是实现环境效益的最大化,而不考虑经济效益。
(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环境经济学中“污染者付费原则”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答案:污染者付费原则是指污染者应对其造成的环境污染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包括支付污染治理费用或缴纳环境税等。
这一原则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促使污染者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通过经济手段激励技术创新和清洁生产,从而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2. 描述环境经济学中的“公共物品”概念,并举例说明。
答案:公共物品是指那些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即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的消费,且无法阻止未支付费用者的使用。
例如,清洁的空气和公共绿地就是典型的公共物品,因为它们对所有人都是开放的,且一个人的使用不会影响其他人的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环境经济学试题库(试卷一)一、概念( 14 分)1、边际机会成本定价法2、贴现和贴现率3、揭示偏好法4、单次投标博奕法5、绝对地租6、资源的内部成本7、投资回收率二、判断题(10 分在题号前划×或√)1、只有在产权明晰的情况下,资源的市场价格才会等于相对价格,使外部成本内在化;当外部性内在化的收益大于内在化的成本时,就产生了对环境资源产权界定的强烈需求。
2、当我们利用有限资源时,应将它适当地分配给各种用途,使其在每一种用途中所获得的边际报酬大致相等。
3、在预计开发完成后不动产正常交易价格的基础上,扣除预计的正常开发成本及有关专业费用、利息、利润和税收等,以价格余额来估算待估土地价格的方法叫市场比较法。
4、对消费者也应交纳庇古税,将外部成本内化或把外部成本转嫁到他人身上,而污染者和消费者则能得到最大化的近期利润。
5、消除最后单位的污染物是极其困难的,所以应当充分利用最优污染水平,发展生产获取利润。
6、污染物的排放与收入差距一样都与人均收入存在倒U 型关系的环境库茨涅茨曲线拐点取决于经济实力和对环境需求。
7、边际开采成本越小时,因为越来越多的资源被开发,未来因节省资源而获得的净效益也会越大。
三、简答(50 分)1、说明资源无价值的弊病。
2、用资源经济学原理分析评价土地投机。
3、简述中国排污费改革的主要目标。
四、论述( 20 分)1、比较政府直控型与社会制衡型资源环境管理的优缺点。
2、讨论真实储蓄状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试卷一答案及评分标准一、概念题(共 14 分,每小题 2 分)1、指获取一单位国土资源时全社会所付出的全部代价,它包括:①边际生产成本,②边际使用者成本,③边际外部成本。
2、运用利息率计算资本本金的过程,它被广泛应用于确定未来应收或应付款项的现期等值,它为复利的倒数,其计算公式为|Si/(1+r)i|,式中Si 为现值,r 为贴现率,i 为时间;贴现率则指由于时间偏好或因存在着正利息率而对未来收益或成本进行贴现的比率。
3、通过考察人们与市场相关的行为,特别是在与环境联系紧密的市场中所支付的价格或他们获得的利益,间接推断出人们对环境的偏好,以此来估算环境质量变化的经济价值4、调查者首先要向被调查者解释要估价的环境物品或服务的特征及其变动的影响以及保护这些环境物品或服务的具体办法,然后询问被调查者,为了改善保护该热带森林或水体不受污染他最多愿意支付多少钱,或者反过来询问被调查者,他最少需要多少钱才愿意接受该森林被砍伐或水体污染的事实。
5、在分析级差地租时,撇开了绝对地租问题,暂时假设最劣土地不付地租。
实际上使用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地租。
这种不论土地好坏,只要使用土地就必须缴纳的地租,就是绝对地租。
6、由某一经济财货所包含并计人市场价格的直接费用。
如在买一辆汽车所付出的钱中,包括了建设汽车厂、经营汽车厂的费用,原材料费用,劳动力费用,销售费用,运输费用,以及公司和推销者的利润。
买到汽车后,还必须支付汽油费、保养费、维修费等等。
7、为衡量投资效益的大小,假定把数量等于投资额的资金存入银行,每年从银行取回的钱等于系统每年可以获得的效益,在时间等于系统寿命时,正好把银行中的存款全部取完,这个假想的年利率就等于投资的回收率。
二、判断题(共 10 分,每小题 1 分)1√2√3×4√5×6√7×三、简答(共 50 分)1、说明资源无价值的弊病(1)导致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2)导致财富分配不公和竞争不平等。
(3)一项重要的国家岁入化为乌有。
(4)资源物质补偿和价值补偿不足,导致自然资源财富枯竭。
(5)国民财富的核算失真。
(6)“公共财产”问题2、用资源经济学原理评价土地投机(1)为持有处于非最佳和最高层次利用状态中的土地资源,经营通过转售获得资本收益,谋取利润叫土地投机。
(2)土地投机在价格上升时期往往是最繁荣的。
在价格稳定较低时,投机者持有土地若干年伺机等待更高层次和更好的用途,此时所获得的利润要大于累计的土地持有成本。
(3)如果市场价格下降并使投资资本要支付较高利息,财产税提高,保险费支出增加,以及其他压力时,经营者以一定价格出售其不动产。
(4)市场价格适中时,经营者可能采取折中方法,即将土地资源用先用于一些粗放的用途,如农田、停车场,这些用途的收入可足以弥补其现时的持有成本,并仍保留了他日后有机会向更高层次和更佳土地用途(如商业中心或工厂等)转移。
3、简述中国排污费改革的主要目标①由超标收费向排污收费转变“排污收费,超标处罚②从单一浓度收费改为浓度与总量相结合收费;③从单因子收费改为多因子收费;四、论述(20 分)1、比较资源环境管理政府直控型与社会制衡型的优缺点。
政府直控型优点:创造和维护人与人就环境权益进行合理交易所需的“秩序和公正”方面,如环境立法、制定环境标准、协调政府内部各个不同的职能部门、监测并公布环境质量状况、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和意识、传播环境科技信息等等,一般称之为“宏观环境管理”政府直控型环境管理的缺点(1)政府部门将环境政策通过政府体制和行政行为直接操作实施,耗费较多的财政资源。
(2)加强环境管理的同时提“机构不全,人手不足,条件缺乏,资金太少”,环境管理越深化,需要追加的各项成本就越多。
(3)环境污染主要是大量分散小规模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单个管理不当的大企业造成的。
不适合“微观环境管理”社会制衡型的优点(1)明确政府和社会的各自优势领域,为两种力量留下各自作用的空间发挥社会力量作用的优势领域则在具体的环境冲突的化解方面。
(2)明确权益对行动的激励关系,创造有选择性的激励机制。
(3)扩展社会环境权益建立各种社会环境组织。
如环境监督权、环境知情权、环境索赔权、环境议政权等;如环境非政府组织、环境权益代理公司等。
(4)调整政府环境管理方式。
一是适当简化环境管理制度;二是建立环境裁决机制;三是强化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
政府环境管理方式的调整,社会力量置于基础性地位。
并非仅仅“参与”,因此我们宁愿用“社会动员。
2、讨论真实储蓄状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在公式中当GNP-C-δK(=当代人的净储蓄)>0 时,才能实现当代人的经济增长;只有当满足下列条件才构成后代人真实储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GNP-C-K+m-n(R-g)-(e-d)>0时,下面的分析有 3 种情况:(1)真实储蓄>0:即经济较高增长,在满足了为后代人进行的教育投资后,净储蓄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损失量使真实储蓄大于零,即当GNP-C-K+m-n(R-g)-(e-d)>0时,才是财富的真实增长量,供后代人发展。
这时人造资本Cm、人力资本Ch、资源环境资本Cn(和社会资本Cs)构成财富总资本的综合状况大于零。
这里又有三种情况一是双高,二是双低,三是一高一低。
①双高:GNP 高速增长,净储蓄和资源和环境的损失量都较高,但前者刚好超过后者,表明以较大的资源和环境损失换来的经济增长。
这种可持续发展称弱可持续发展。
(若用Ca 代替人均GNP 的资本量,它与真实储蓄正相关,即Ca>0)时为中国的现在就属于这种情况。
根据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课题组牛文元教授计算,中国的高速增长是用生态赤字换取的,“扣除这部分损失,纯GDP 只剩下78%。
根据世界银行1997 年对中国的统计,仅每年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40 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 8%,而1997 年我国GDP 仅增长8.8%。
据此,而中国GNP 年增长率为8%则是弱持续发展或可能是不可持续发展,因为是靠括号内外的双高实现。
②双低:即GNP 低速增长,而资源和环境损失更小使真实储蓄>0 时为适中的可持续发展(当Ca>其它资本各自的最低限)。
居世界第5 位的经济大国法国2002 年靠GNP 年增长率2%,是适中的可持续发展,因为是括号内外的双低来实现,因此也成为了世界第一旅游大国。
③ 一高一低:。
即经济高速增长,资源和环境的损失较小,使净储蓄和真实储蓄都较大。
这种是最好的可持续发展,为强可持续发展(当Ca >其它资本的最高限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努力实现。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期末考试题(试卷 A)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5 小题,共计25 分)物质平衡原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庇古税绿色GDP 排污权交易T二、计算题(共计 35 分)1. 假设有两个工厂,甲工厂的边际控制成本为MC = 0.5W ,乙工厂的边际控制成本为MC = W ,假定两工厂的总准许排污量为 30,W 表示排污量,计算并回答以下问题:(1( 如果平均分配准许排污量,是不是最优的?(5 分)(2( 什么是排污量的最优分配?(5 分)(3( 在平均分配准许排污量的情况下,总控制成本比最优情况下增加多少?(5 分)2.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对某可耗竭自然资源的反需求函数为 P t = K exp(-aR t ) ,其中 P t 、 R t 分别表示时期t 这种可耗竭自然资源的价格和开采数量。
开采企业 j 的目标函数为max ⎰0 R j ,t P j ,t exp(-rt )dt ,这种可耗竭自然资源的存量水平 在时期t 的变动可表示为 dS dt= -∑ R j ,t 。
j =1(1)推导并解释霍特林法则。
(5 分)(2)计算这种可耗竭自然资源的最佳耗竭时间。
(5 分)(3)图示并说明替代资源价格 K 下降时,这种可耗竭自然资源的初始价格、价格增长率、耗竭时间以及初始开采数量将如何调整?(10 分)三、简答题(共计 40 分)1. 简述市场机制在自然资源配置与环境有效利用中为什么会失灵?(15 分)2. 简述资源与环境经济价值评估的替代市场评价法。
(13 分)3. 图示并说明污染税与额度控制在环境治理中的不同思路以及对技术进步激励效应的差异。
(12 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期末考试题(试卷二)JT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5 小题,共计 25 分)熵定律科斯定理 排污权交易可持续发展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二、计算题(共计 35 分)1. 假设有两个工厂,甲工厂的边际控制成本为MC = 0.5W ,乙工厂的边际控制成本为MC = W ,假定两工厂的总准许排污量为 30W ,W 为排污量计量单位,计算并回答以下问题:(1( 如果平均分配准许排污量,是不是最优的?(5 分)(2( 什么是排污量的最优分配?(5 分)(3( 在平均分配准许排污量的情况下,总控制成本比最优情况下增加多少?(5 分)2.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对某可耗竭自然资源的反需求函数为 P t = K exp(-aR t ) ,其中 P t 、 R t 分别表示时期t 这种可耗竭自然资源的价格和开采数量。
开采企业 j 的目标函数为max ⎰0 R j ,t P j ,t exp(-rt )dt ,这种可耗竭自然资源的存量水平 在时期t 的变动可表示为 dS dt= -∑ R j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