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渗透心育教育模式研究实验方案
《班级管理团队活动心育渗透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班级管理团队活动心育渗透研究》课题研究方案《班级管理团队活动心育渗透研究》课题研究方案沙洋县西湖中学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1、选题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未成年人的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关系到我们这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要改善这一问题,必须充分发挥班级管理和团队活动的作用,创新德育方法,拓宽德育堃,研究学生心理特点,加强德育渗透,因势利导,在有形无形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活宝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提高学校的德育效能。
2、我校学生的现状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理想,不思进取。
生活上讲究吃穿,以攀比为荣;性格上高傲自大,或孤僻自闭;学习上懒惰,缺乏刻苦精神;另外由于留守生、家庭离异生的增多,使得这部分学生心理问题增多;再加上初中学生进入青春期,生理上的变化,学习压力及人际交往等困惑,使学生心理问题加剧。
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以及学生心理发展本身的复杂多样性,给学生健康的心理培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课题的界定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在班级管理和团队活动中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消除各种心理疾病,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人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道德实践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2、初中学生发展心理学初中生个性的发展特点:随着初中生生理和智力所发生的一系列特殊的变化,个性发展上也出现了许多新特点,表现在自我意识、情绪情感、日常心态以及与父母及同伴关系等诸多方面。
高校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的 特 点
心理健 康教育是德 育 的重要 内容之
一
参 与其 中, 从 而达到化 枯燥 为生 动、 化 被
动 为主动的效 果 。
二 、班 级管 理中渗透 心理健 康教 育 的策略
,
它 光靠 “ 说 教”式 的灌 输效 果甚微 ,
通过 大 家 的努力 , 学 生营造 了整洁 清新 、 充 满美 感 的教 室 , 使 教 室 成 为他 们 陶冶情 操 、 表 现 才 能 的天 地 , 成 为建 设 勤学乐 读 、团结 友 爱 的班集 体 的无声
生 活方面 取得 的成 绩 用统计 表 来统 计,
、
班 级管 理中渗 透心理 健康 教 育
这 些心理 健 康 教育 方法
用 色彩来展示 自己的足迹 , 让 自己焕 发 出
五彩 的光 , 呈现 自己平时 的表现 ; 让 自己 在阳光中沐浴 , 在快乐 中成长 。
进 就受 到感染和熏 陶。 在每学 期开 学初 , 笔者 都 建议 学生 为教 室来个 “ 大 装修 ” , 让 大家为教 室 的 布置出谋献 策。在这个过 程中, 学生 十分 积极, 特别 是 对 班 级标 语 的设 计 , 他们 认 真 思考 、 慎重筛选, 最 后 把大 家 共 同 的奋斗 目标 定为 “ 健康 、 阳光 、 向上”, 并 将这句 标语 贴 在教 室后面 黑板 的上方。 班 级标 语 就像 一盏 导 航 灯, 指引他 们驶
力量 。学生也 在 布置班 级 环境 中进 一 步
因而需 要 有一定 的载体 与氛 围, 要 在无 形 中对学 生 进行 渗透 式 教育。而班 级 是 学 生 进行 学 习的 主要场 所 , 是 他们 获 得 身 心发展 的重 要 平台 , 辅 导员 在班 级 管 理 中通过各种 途径 对 大学 生进行 心理 健 康 教育 就是 一种 潜 移 默化 的方式 , 是 符 合心理健 康教育 的基 本规律 的。 不过, 就 目前 的研 究而 言 , 在高校 班 级管 理 中渗 透心理健 康教育 的理论 和实践 研究 还不 是很 多 , 这 需要 广大 高校 辅 导员在 工作
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健康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学 生更好地遵守班级纪律, 配合教师的管理工作,提 高班级管理效率。
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及时发现心理问题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如焦虑 、抑郁、自卑等,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
班级管理意义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的重 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 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
心理健康教育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 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 生的全面发展。
班级管理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
相互促进
班级管理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促 进,班级管理为心理健康教育提 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而心理健 康教育则为班级管理提供有效的
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积极倾听
教师应积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给予 关心和支持。
鼓励与肯定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 ,肯定学生的进步和成绩,增强学 生的自信心。
开展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辅导活动
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展个体或团体心理辅导 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定期开展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了解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了解学生特点
01
教师应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为每
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预防心理问题恶化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问题的成因和表现,学会自我调 节,预防心理问题恶化。
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减少学生因心理问题导致的行为问题,减 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教师如何在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如何在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摘要:在当今的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们对学生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如多做练习、强化记忆、加强管理、形成良好习惯、提高效率、及时复习等。
这些教育方法虽然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这些方法都忽视了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而在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因此本文就此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工作,以期通过本文的研究对教师进行班级日常管理工作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班级管理;心理健康;心理教育一、引言心理健康教育是指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方法,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它包括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在传统的班级日常管理中,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学习成绩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忽略了,所以在进行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虽然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但是并没有使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心理意识。
所以教师应不断更新观念,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充分意识到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和班级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教师在对班级进行日常管理时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建设上,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健全人格。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使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心理。
二、建立健全班级心理档案教师要高度重视班级心理档案的建设,做好心理档案的收集、整理、建档工作,并妥善保管,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首先,教师要亲自组织相关人员建立班级心理档案,的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性格特点、学习习惯、兴趣爱好、人际交往等方面,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其次,教师要组织心理教师认真学习班级心理档案的内容和填写说明。
教师在填写班级心理档案时要做到实事求是地记录学生的一切,并如实地反映学生的一切,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状况,准确把握他们的个性特点和优势潜能。
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
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摘要:在小学的班级管理的基础上,应当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健康体魄以及健全的人格,应当提升心理素质,本文主要是关于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班级管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教书育人关键是育心,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工作当中不容忽视,在班级管理当中应当以班级维单位,不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对于班主任是重大的考验,班级管理当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但可以促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有助于班级目标实现,而且有利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
一、营造良好以及健康的班级氛围在学校教育中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很有必要,对于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以及氛围也有着比较积极的作用,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促使学生可以在优美以及整洁环境下学习,学生的思想以及行为都受到学校环境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在校园的文化建设当中,花草树木、校园口号、以及名人名言等都可以对学生心灵产生积极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当中,通过氛围营造,让学生可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意义重大,此外,在学校当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以及进行心理辅导,教师和学生之间开展密切的沟通和交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对学生普遍心理问题进行有效处理。
作为教师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中,通过集体活动营造出愉快以及和谐气氛,促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在宽松以及愉悦的环境当中,学生的心态会更加积极,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以及乐观个性。
除此之外,班主任应当构建民主以及平等师生关系,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成为学生的朋友,促使班上可以保持健康和谐的氛围。
二、通过班级主题班会加强心理辅导主题班会就是制定出某个主题,之后,要求学生进行讨论,并且对此进行学生的教育的班会。
在开展班会活动的过程当中,可以根据当前的时代发形势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或者是根据理想教育的要求拟定主题,除此之外,也可以结合教学实际的要求拟定主题,或者是根据学生们的心理倾向制定出合适主题。
(2023)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实验与研究结题报告(一)
(2023)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实验与研究结题报告(一)(2023)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实验与研究结题报告背景介绍学校中,班主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工作岗位,他们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因此,渗透心理教育成为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实施情况,有效性以及可行性,并提供科学的建议。
实验方法为了有效地实施心理教育,实验者使用了多种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个性,建立平等的心理沟通;•利用班会、家长会、小组活动等渠道,提高心理教育的效果;•组织相关的心理活动及比赛,增加心理教育的互动性;•聘请心理医生与班主任团队合作,对特殊问题的学生进行干预等。
实验结果在本实验中,班主任们坚持不懈,认真负责地开展心理教育,最终留下了如下的结论:•班主任的心理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班级的凝聚力和建设;•心理教育需要定期开展,才能产生更加明显的效果;•心理教育需要灵活性,以满足学生因人而异的需求;•心理教育需要借助外部力量,如家长、心理医生等等;•心理教育需要引起广泛的关注,从而获得更多的帮助与支持。
结束语“渗透心理教育”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本实验,我们发现心理教育是成功的,它可以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也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打下了基础。
我们希望这个实验能够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并成为我们学校心理教育的一个重要参考。
建议与展望基于本实验的结果,我们针对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提出以下建议:•推广心理教育,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加强班级凝聚力;•加强心理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和提高,提升教育质量;•加强外部力量的配合,建立更好的合作机制;•完善心理教育的常态化机制,定期组织心理活动。
未来,我们将继续开展心理教育工作,并探索更加有效的实施方法,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期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有效渗透方案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有效渗透方案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阶段日益受到重视。
作为小学班主任,应该发挥自身的作用,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以下是一些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案。
建立班级心理健康档案。
班主任可以定期对每个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记录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成长变化。
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和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班主任可以记录学生的个人特点、兴趣爱好和成就等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心理健康服务。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班主任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内容,设计一些与心理健康相关的课程,如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压力应对等。
通过开展这些课程,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掌握一些实用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
班主任还可以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辅导教师来班级上课,为学生提供更系统和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
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
班主任应该注重班级管理和学生关系的建设,创造一个和谐、积极的班级氛围。
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各种班级活动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互助,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班主任还应该积极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学生感到被尊重和关心,从而降低他们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第四,开展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成长情况,提醒家长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班主任还可以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辅导教师给家长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或培训,让家长们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关爱和引导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
班主任可以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研讨会,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水平。
班主任还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共同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和策略,互相学习和借鉴经验,共同推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事业。
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5篇(高校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
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5篇高校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摘要: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摘要】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能否把握学生心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成败有决定性作用。
因此,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通过一定策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辅导员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正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努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时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积极正确引导,成为目前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而高校辅导员作为学校学生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班级日常工作的主要管理者,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
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高校辅导员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健康教育值得研究。
一、班级管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迫切要求大学生基本上处于青年中后期,个体的生理发展已经接近完成,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和种种生理功能,而其心理尚未成熟。
在此期间,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希望摆脱父母、老师的监督、管教和束缚。
大学阶段是学生真正摆脱外界的依赖、全面走向成熟、建立独立完整的人格体系的重要时期。
因此,大学生正经历着人生发展过程中的多事之秋,矛盾多、内心冲突多,这一时期称为“心理断乳期”、“狂风暴雨期”。
近年来,大学生一些自杀行为在我们周围频频发生,一度成为网络热搜。
《小学班主任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班主任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实施方案课题题解: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人的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忍不拔、勇于战胜挫折等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形成健康心理素质的关键期。
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相处时间最多,对学生的了解也最全面最深入。
因此班主任工作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课题主要研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课题的提出:1.课题提出原因(1)“小学班主任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当前小学生心理现状,不能不令人担忧。
随着当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学生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学校、家庭的客观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升学的压力,离异家庭的增多,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等,使当代小学生心理问题比以往更为突出。
诸如厌学、心理脆弱、性格不合群、独立能力差、亲子冲突呈增加趋势等。
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严重影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对学生全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会要求小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高尚的道德、强健的体魄,而且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自主发展精神和创新意识。
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抓好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开展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有效的教育活动。
面对当前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从未来教育要求出发,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在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
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摘要:文章以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为研究方向。
文章认为,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在具体渗透策略中,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形成和谐的班级心理环境,同时适当表扬,调动学生积极性,坚持因材施教,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方式,并开展丰富多彩的班会活动,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辅导。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策略;引言:素质教育深化发展趋势下,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重点。
小学义务教育阶段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基于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三观价值的同时,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实质意义。
诚然,目前我国小学班级管理中因缺少对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方案及理念,导致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联动性、结合性不强。
对此,文章以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进行分析,以此为广大学者提供参考帮助。
一、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形成和谐的班级心理环境班集体泛指“以儿童与青少年为主体,拥有崇高社会目标,以亲社会共同活动作为媒介,通过民主平等参与合作人际关系来将其成员个性进行紧密联系起来,并促进其成员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有高度凝聚力的共同体”。
从教育社会学视角来看,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微观社会系统,既是具有亚文化特性的社会团体,又是在集体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社会心理团体。
班级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也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工具。
具体表现在班级在通过班主任和其学生班级任课教师教育而组成集体后形成强大教育力,拥有着班主任和其学生教师所不能取代作用。
此外,班级作为由学生组成的团体,学生作为班级主人,要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在班级中自我管理,通过与他人对比、评价他人,了解自身、评价自身的系统性过程,以此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因此可以看出,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并形成和谐的班级心理环境,有助于在进行集体教育中培养学生对集体的关怀,通过维护集体利益集体主义个性心理特征的同时,对于培养出学生优良个性心理特征:如诚实、助人、组织化、纪律性、荣誉感、责任感、义务感等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小学班主任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动研究》研究方案
《小学班主任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动研究》研究方案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小学班主任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动研究课题类别:基础教育课题学科:心理健康主持人姓名:张俊琴主持人单位:平罗县城关二小市、县(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填表日期:2014、10《小学班主任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动研究》研究方案开题报告课题负责人张俊琴平罗想城关第二小学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大家好,下面我就《小学班主任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动研究》做开题报告,恳请各位转家给予指导。
社会的发展,促使人们的各种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父母祖辈都把自己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但都因为家长的溺爱、高期盼,尤其是少数父母离异的学生,家庭的破碎,还因教师个人的素质,尤其是班主任的做法、态度如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经常挖苦、嘲讽,甚至恐吓、体罚学生等;再因学校教育、家庭舆论、社会氛围的不一致,这些矛盾体,就滋生了孩子诸多的行为与心理问题,使得部分学生变的冷漠、厌学、逃学、打架、欺诈、偷窃、说谎、自私、孤独、敌对、不合群体、耐搓力差等心理行为问题。
为了帮助学生们及时矫正不良认知及不良行为;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积极、热情、愉悦地学习,我校提出了此课题。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国内外研究趋势分析(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社会的发展,促使人们各种情绪负重、各种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因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溺爱和对其子女期望值的不同、环境的丰富复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不健全等因素,导致不少学生产生心理障碍。
有研究者发现,目前有35%的小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过度依赖、沮丧、萎靡、厌学、逃学、打架、欺诈、偷窃、说谎、自私、不合群体、逆反、抑郁孤独、明恋暗恋、耐挫力差等心理行为问题。
如何使小学生避免或消除上述种种心理行为问题,增进身心健康,预防精神压力和身心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了各学校和社会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班级管理渗透心育教育模式研究实验方案
班级管理渗透心育教育模式研究实验方案作者: 来源: 责任编辑: 2006-6-24 11:52:00 发布浏览105 次发送给好友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问题(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对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从2000 年秋季起,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基本单位。
班主任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直接承担者,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
班主任接触班内学生的机会最多,班主任既是学生的导师,也是学生的朋友。
在与学生心与心的沟通中,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班主任都具有独特的优势。
现代学校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标志,这一新概念拓展了班主任的视野,使其对班主任有了新的认识,也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班主任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愿望和积极性。
(二)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通过研究,解决如何拓展班主任的工作职能,挖掘班主任工作的潜能,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问题;2、通过研究,解决如何使班主任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途径、方法、评价等,从而掌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技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问题;3、通过研究,解决如何拓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整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力量,构建班级-年级-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实现优化学生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目标的问题。
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心理辅导的渗透策略探讨
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心理辅导的渗透策略探讨摘要: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心理辅导的渗透策略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重要和前沿的研究方向。
在心理健康水平逐年增高,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下,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生心理辅导成为了老师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因此,对于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心理辅导的渗透策略进行探讨和研究,对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优化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心理辅导渗透策略小学班级是学生在学校的第二个家,班主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加强心理辅导的渗透策略日趋重要。
通过心理辅导的渗透策略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各种情感问题,增强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并进一步推动班级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发展。
1.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心理辅导的渗透意义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心理辅导是非常重要,它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系统和有效的心理支持。
在小学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他们经历了许多的变化和挑战,如情感、认知、行为等方面的问题,都需要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干预。
而通过心理辅导的渗透策略,可以帮助教师从容应对各种问题,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首先,心理辅导的渗透可以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
通过心理辅导的渗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缓解不良情绪和压力,提升自尊、自信心和个人意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在温馨而包容的氛围中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挫折,建立正向的学习和发展动力。
其次,心理辅导的渗透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心理辅导的渗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更加积极地面对挑战和困难。
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和需求,制定个性化、专业化的心理辅导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支持。
最后,心理辅导的渗透可以促进班级文化建设。
通过心理辅导的渗透,教师可以在班级中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文关怀,推动班级建设和心理资源的整合。
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研究
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研究一、借助班级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可以通过各种班级活动,向学生灌输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比如,开展读书分享会、纪念日活动、手工活动、趣味运动会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的压力,激发学生的情感,还可以在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读书分享会上,引导学生分析书中的人物性格和性格塑造所带来的影响;在趣味运动会上,加强班级合作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班主任还可以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例如班级会议、班级讨论等。
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解决学生的困惑和疑惑,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班主任还可以利用小组讨论或班级问卷等方式,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心理健康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和帮助。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基础,班主任可以借助家庭教育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可以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向家长介绍心理健康知识,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帮助家长制定合理的家庭教育方案,培养学生内心的稳定和成熟。
通过家校共同努力,达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可以借助网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可以通过微信、QQ等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知识,传递正能量,帮助学生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平衡性,同时也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及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总之,班主任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活动、管理、家庭教育和网络等方面,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心理态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班团队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
班团队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摘要:本研究通过设计班团队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提升学生心理资本,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校探索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班团队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和校内环境的巨大变化,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越加突出,由心理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高发,得到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
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相关文件,为各地对中学生开展针对性地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指导。
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各学校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缺少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或专业心理教师配比不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依然覆盖面不高、有效性不够。
因此,探索在专业心理健康教师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教育领域亟需开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研究旨在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结合当前高中生心理资本的状态,编制班团队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通过实施课程,提升学生心理资本,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研究内容本研究采用王极盛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和张阔(2010)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问卷,随机选取某中学高一学生进行测量,了解当前高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资本状态,然后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资本状态,编制团队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并通过班主任实施课程后分析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和心理资本状态变化,来验证开展班团队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
2.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本研究被试样本为广安市某中学高一年级随机抽取6个班的学生,共325名学生。
测试采用纸笔测试方式进行,剔除无效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301份,有效率为92.61%。
2.2研究工具2.2.1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采用中科院心理所王极盛教授根据我国中学生的文化特性与行为习惯编制而成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该量表属于症状取向的心理诊断量表,旨在对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进行检测,该量表为自评量表,共有60个项目,评价10个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等。
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辅导的研究
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辅导的研究班级管理工作影响着学生的品行以及心理健康状态,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
文章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意义进行分析,并结合教师的具体实际经验探讨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标签:心理辅导;班级管理;渗透;成才近些年来,在管理班级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辅导已经成为一项重点内容。
目前来看,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这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影响,于是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就越来越多。
因此,学校要适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与生活方式。
规范学生行为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启迪心灵。
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一、运用心理辅导的重要性1.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当前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绝大多数都受到家长的宠爱。
这就使得他们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存在一些缺点,如有的胆小、自私以及懒惰,不与同学交流,集体活动也不爱参加,消极学习。
正因为如此,学生就容易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
而且,随着思想的渐渐成熟,一些学生的内心想法也在发生改变,不会轻易地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长期处于一个较为密封的生活环境,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更好地释放生活压力,要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让他们发展自身素质,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2. 顺应时代发展并满足素质教育要求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给学生带来了更高的成长要求。
如果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那么就无法更好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
所以,班主任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使学生的成长状态能够与社会相适应,同时还能够起到锻炼作用,防止其心理出现问题。
我国教育正不断改革,素质教育已全面展开,其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要想让学生有高尚的品德,对其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是必不可缺的。
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当中遇到的一些難题和困惑要加以正确指导,并引导学生改变不良思想及行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班级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班级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性活动。
班主任在工作中应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用真诚的感情理解、去感化学生、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心扉,达到育人的目的。
为了在班级中更好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以下计划:1、1、思想教育(1)充分利用班会时间,结合国内外时事进行世界观教育。
结合学生思想实际,采取十分钟演讲、小型辩论会、学习评论员文章、专题小报告等形式,进行世界观教育。
(2)充分利用班会及休息时间组织学生学习劳模事迹、伟人传记等,使学生在自己的心中形成一定的“坐标、天平”,随时都起着价值判断的作用,以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向、态度和方式,初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抓好每一次班会。
提出班级的总体奋斗目标,以班训为指针,使同学们振奋精神,共同为班级的未来努力奋斗,形成“我以班级为荣,班级以我为骄傲”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4)提倡“为班级争光,奋力拼博”的精神,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每一项集体活动。
2、心理品质教育(1)自信心教育:充分利用班会讲解自信心的建立与实现,并结合学生的事例现身说法,使学生明确:自信是成功的首要条件,但自信的基础是自己要有一定的实力,而实力要靠付出和努力。
(2)意志品质教育:首先从小事做起,让学生从小事中认识自我,评价自我。
开学初要求每人制定学习计划,并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只要坚持就是胜利,并在期中期末进行总结。
3、个性与共性教育(1)坚持“个人影响集体,集体带动个人”的共识,使每个同学认识到: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对班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班级营造惜时如金,争分夺秒的良好文化氛围,为就业作好物质和精神的准备。
(2)抓好两类生的工作:鼓励尖子生超前学,多点拨,激励他们将来作出大的成就。
指导他们定期与同学交流学习体会,带动全班共同进步;指导学习困难生,多与之谈话,研究学习方法,鼓励他们建立自信心,尽快缩短与尖子生的距离,努力赶上尖子生。
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研究
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部分的内容如下: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领域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其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其学习成绩、人际交往以及将来的发展。
而班主任作为学生在学校中的第一任教育者和引导者,承担着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传统的班主任工作往往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行为管理,而心理健康教育往往被忽视或者边缘化。
开展关于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班主任工作中,提高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实践,为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有效开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字数:248】1.2 研究意义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生面临着诸多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作为学生身边的重要指导者和关心者,应当发挥其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心态,提高学生的心理韧性和抗压能力。
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研究意义重大,不仅可以帮助班主任更好地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果,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通过深入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可以为班主任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使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班主任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3 研究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其真正渗透到班主任的工作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为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
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将心理教育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课堂教育的价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实践研究的方法,对渗透心理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及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为课堂教学提供更优质的内容和营造更有效的学习氛围。
首先,本研究运用了实践研究的方法,系统地探究了渗透心理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情况,包括渗透心理教育的教学内容、实施方式、教师策略、学生参与度等。
在此过程中,分析当前渗透心理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现有的学术文献,构建有效的心理教育策略,以期为课堂教学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其次,本研究将重点放在渗透心理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上,以系统化的调查为基础,对学生在渗透心理教育当中获得收益、促进学习效果的有效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期为学校、家长以及学生提供更具体的参考。
此外,本研究还将结合有关的学术文献,将渗透心理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实际的课堂教学策略,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心理辅导技术,帮助学校和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心理教育,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本研究使用的实践研究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效果。
研究中将结合实地考察,访谈以及调查等方法,丰富本研
究的内容,增加研究的可靠性,并探究更多深入的问题,构建一个更全面的研究框架。
综上所述,本研究主要研究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实践情况以及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心理教育策略,为学校、家长及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帮助,进而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管理渗透心育教育模式研究实验方案作者: 来源: 责任编辑: 2006-6-24 11:52:00发布浏览 105 次发送给好友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问题(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对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从2000年秋季起,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基本单位。
班主任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直接承担者,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
班主任接触班内学生的机会最多,班主任既是学生的导师,也是学生的朋友。
在与学生心与心的沟通中,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班主任都具有独特的优势。
现代学校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标志,这一新概念拓展了班主任的视野,使其对班主任有了新的认识,也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班主任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愿望和积极性。
(二)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通过研究,解决如何拓展班主任的工作职能,挖掘班主任工作的潜能,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问题;2、通过研究,解决如何使班主任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途径、方法、评价等,从而掌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技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问题;3、通过研究,解决如何拓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整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力量,构建班级-年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实现优化学生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目标的问题。
4、通过研究,寻找如何经过教师对学生的心理诱导及班级学生间的心理互动等有效途径,解决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父母对子女特别是独生子女的溺爱而使青少年怕艰苦,少韧性,胜利时骄傲,失败时气馁的意志薄弱现象,以及由于市场竞争负面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对学生的侵蚀,造成学生对学校、班级集体的漠视及贪图享受,对学习被动应付,甚至厌学等现实问题,培养学生胸怀大志,立足本职的精神。
二、理论依据1、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
罗杰斯认为人的内在建设性倾向虽然会受到环境条件的作用而发生障碍,但却能通过对患者的关怀、移情理想和积极诱导使障碍消除而恢复心理健康。
这一观点应用于教育,强调心理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心理发展的促进者,这种作用关键在于能否促使学生拥有"自我实现"的力量,发挥自身主体的能动作用。
罗杰斯还提出人具有趋向完美、谋求自身发展的基本动机,只要有适当的机会和环境,个体必将致力于自我发展,使其身心各方面的潜能得以表现出来。
2、以班华、陈家麟等教授提出的"心理教育是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以心理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思想为主要支撑理论。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提出在小学中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主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标志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飞跃:即由面向少数有心理健康问题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补救性"教育,转向面向大多数健康学生的"预防性"、"发展性"教育的飞跃。
班主任直接介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发展的结果,也代表着它的发展方向:构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不仅可以丰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主任工作的理论宝库,且培养出一批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操作技巧的班主任后,对于解决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缺乏的燃眉之急,对于普及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对于更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对于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通过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和谐发展来说,都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四、研究目标1、通过研究,解决如何拓展班主任的工作职能,挖掘班主任工作的潜能,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问题;2、通过研究,解决如何使班主任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途径、方法、评价等,从而掌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技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问题; 3、通过研究,解决如何拓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整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力量,构建班级--年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实现优化学生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目标的问题; 4、通过研究,寻找如何经过教师对学生的心理诱导及班级学生间的心理互动等有效途径,解决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父母对子女特别是独生子女的溺爱而使青少年怕艰苦,少韧性,胜利时骄傲,失败时气馁的意志薄弱现象,以及由于市场竞争负面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对学生的侵蚀,造成学生对学校、班级集体的漠视及贪图享受,对学习被动应付,甚至厌学等现实问题,培养学生胸怀大志,立足本职的精神及顺利时清醒,逆境中坚强的品格。
五、研究内容与具体操作措施(一)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小学班主任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构建小学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以班级这单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原则、方法、形式及评价研究; 2、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研究; 3、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研究,主要从软环境方面着手; 4、问题学生的成因、心理状况及辅导策略研究; 5、指导家长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6、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研究; 7、加强学生学习心理辅导,提高学习效率研究。
(二)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多种途径1、开好心理辅导活动课。
开好班级心理辅导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主要由班主任利用班队活动、班主任谈话时间来进行。
要求在总体把握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发展方向的前提下,以学生年龄特点为主线,突出心理知识、心理训练的系统性,有目的、有步骤、分层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在活动中完成心理基本知识传授、心理素质培养和心理学素质实践的任务,特别强调"重活动、重训练、重实践"让学生学会一些调适自身心理的方法、技巧,以学生心理素质的真正提高为宗旨。
2、开展自主性活动。
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试着设计心理发展目标,写心理日记,记载自己的心理发展过程,让学生自己组织和参与班级心理活动课,使学生在实践中对心理素质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3、加强师德建设,关注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
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师德教育,引导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形成一种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和谐氛围。
4、进行学科渗透,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需要全体教师来参与,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师的心理学理论水平,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积极开展教研组、备课组活动,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学习找出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点,进一步认识教师、学生与课堂的关系,充分挖掘、发挥学生的潜能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加强对学生学习心理的指导,进行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
5、引导家长协同配合。
学校教育的效果很容易被家庭的负面作用所抵消,因此应注重引导家长协同配合。
(1)利用家庭联系表,密切教师与家长的联系;(2)利用家长会,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3)组织家长相互进行家庭教育经验介绍和讨论。
6、开设心理辅导室。
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素质培养,主要对象是心理有一些问题的学生,出发点是"助人自助",着眼点是疏导心理障碍、矫正问题行为,宗旨是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这是学校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纵深,也是学校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难点,对此,学校所能采取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开设心理辅导室。
(三)课题研究方法1、调查法、观察法:了解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前学生的的心理素质情况及我校心理教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了解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后学生心理素质的变化,确定研究措施主要采用调查法和观察法。
2、行动研究法:心理教育的内容构建和途径的探究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在操作实里践中发现问题,并调整和完善。
3、案例研究法:对心理教育方法的有效性探究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法。
六、课题研究管理1、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组长:李华副组长:余礼兵吴兴富杨仁甫组员:文明黄先华袁志刚肖莉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组长:文明副组长:黄先华李红梅熊爱玲各班班主任七、课题的实施步骤2006.4-2006.7:制定研究计划,组织课题研究队伍;2006.9-2007.6: 向有关专家咨询,对班主任进行培训;2007.7-2007.9 总结每一阶段工作,形成调研报告和相关论文;2007.10-2008.2 制定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再进行实验;2008.3-2008.7 进行终测,总结实验工作,撰写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2008.8-2009.8 结合理论,完成《小学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讨》专著和研究总结报告;2009.12 结题。
八、预期研究成果1、中期成果为:小学学生心理素质调查报告和系列论文,主要有:(1)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计研究;(2)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研究;(3)班级心理咨询研究;(4)班级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研究;(5)班主任心理健康研究。
2、最终成果:专著《小学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系列研究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