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卢文弨、王念孙、顾广圻校勘思想之异同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文献 第六章 文献的校勘

中国古典文献 第六章 文献的校勘

荀悦(148~209),东汉末期政论家,史学家。
荀悦《汉纪· 成帝纪》:魯恭王壊孔子宅, 以廣其宫,得古文尚書多十六篇,及論語 孝經。武帝時,孔安國家獻之,会巫蠱事, 未列於學官。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 且待三更见月头。 —— 敦煌卷子《菩萨蛮》
(一)“校勘”释义
• “勘”,也作“刊”。《玉篇》:“刊,削也、定 也、除也。”可见,勘、刊有“削除覆定”之义。 这与中国早期文献以简牍为载体有关。 • 汉应劭《风俗通义· 古制》:“刘向为孝成皇帝典 校书籍二十余年,皆先书竹,为易刊定。可缮写 者,以上素也。” • 可见,古人整理图书先写在竹简上,这便于发现 错误时削除改正,待校订无误后,再写在缣帛上。 因此,“勘”有改正文字之义。
(二)校勘学的产生及定义
•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卷五至卷七,在王念孙的 基础上又增加了二十四种误例。 • 校勘虽然源远流长,但校勘学的形成一般认为是 在清代。正如梁启超先生说:‚清儒之有功于史 学者,更一端焉,则校勘也。古书传习愈希者, 其传抄踵刻讹谬愈甚,驯致不可读,而其书以废。 清儒则博征善本以校勘之,校勘遂成一专门学。‛ (《清代学术概论》) • 随着校勘事业的发展,清代也出现了校勘学这一 专门术语。朱一新说:“国朝人于校勘之学最 精。”(朱一新《无邪堂答问》卷3)
• 又如《诗经· 硕鼠》:“誓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 乐土,爰得我所。”《韩诗外传》引作:“誓将去 女,适彼乐土。适彼乐土,爰得我所。” • 俞樾认为,当以《韩诗》为正。因古代抄写重叠句 时,写作“适二彼二乐二土二”,就逐渐讹误为 “适彼乐土,乐土乐土”。
• (2)语音致误
• 语音致误的原因是汉字形音义的矛盾,即同音而 异形异义,其表现就是因字形的不同而造成误字。 • Eg.《荀子· 儒效》:“若夫謪德而定次。” • 王念孙认为,“謪”为“谲”( jué)之讹误。 因“谲”、“决”古音通,则意同,为“决其德 之大小而定位次”。 • 另如,《长编》卷六三真宗景德三年五月庚申, “但令遣长子、亲第宿卫京师。” “亲第”当作 “亲弟”。

《史记》三家注的校勘特点及价值

《史记》三家注的校勘特点及价值

《史记》三家注的校勘特点及价值冯洁【摘要】校勘是《史记》三家注的重要内容,三家注的校勘内容以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为多,又致力于古今字的辨析,又因《史记》特有的写作手法而呈现出本校互见的特征.《史记集解》研核众本,不掺己见,《史记索隐》则带有鲜明的考证风格.三家注的校勘不仅对《史记》版本流变至关重要,也对校勘理论的总结有所发展.【期刊名称】《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1)009【总页数】7页(P73-79)【关键词】《史记》;三家注;校勘【作者】冯洁【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西安710062【正文语种】中文南朝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世称《史记》三家注。

三家注注音释义,考释辨正,引经补史,注文广泛涉及文字音韵、山川地理、名物制度、天文职官、政治风俗等各个方面,一向为世人所推重。

校勘类文字亦是三家注的重要内容。

雕版印刷术出现以前,古籍传播多靠传抄转写,出现抄错、径改、脱漏、其他文字混入、错简等等讹误在所难免,因而自古注家便有注重校勘的优良传统,裴松之《三国志注》、刘孝标《世说新语注》、郦道元《水经注》、李善《文选注》无不如此,《史记》三家注也不例外。

本文拟粗略总结《史记》三家注在校勘类注释上的风格特点及价值,以求教于方家。

《史记》三家注,尤其《集解》和《索隐》非常注重校勘。

据笔者粗略统计,以《五帝本纪》为例,《集解》注释共有164条,其中含有校勘内容的注释23条,占注释总量的14%,可算重视了,而在《索隐》中,这一比例高达26.5%*《史记索隐》在《五帝本纪》中共有注释98条,含校勘26条,占总数26.5%,绝对值和占比都是三家注中最高的。

《史记正义》有注释197条,含校勘11条,占比5.6%。

校勘涉及的内容亦丰富多样,以下试作简单介绍:1.校脱文脱文在《史记》中时而有之。

如《五帝本纪》:“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

”【正义】慝,恶也。

校勘学概述

校勘学概述
校勘学概述
——12历史 学号
王夏艺恋 120301093
校勘的概念
1、校 许慎《说文解字》云:“校,木囚也。 ”即以木羁人也。引申之,则有校核、比 较之意。 2、勘 顾野王《玉篇》云:“勘,覆定也。”
校勘的概念
3、校勘 初校为校,再校为勘,有至数遍者。校勘之名 ,起于宋欧阳修《书春秋繁露后》云:“董生之 书流散而不全矣,方俟校勘。”
• 倒文:指古籍中字句错乱,导
致文义发生了变化,改变古籍 原貌的错误。古人勾改文字叫 “乙”,所以又习称为“乙文 ”或“倒乙”。例如《韩非子
·说林上》:“子为之是也,
非缘义也,为利也。”陶鸿庆 考证后说:“为之”二字当倒
乙。
所用方法:
(援清儒之例) 1、文字 2、词汇 3、音韵 4、句法 5、文法 6、引文
• 清人的校勘名著有如阮元的《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卢文 弨的《群书拾补》、王念孙的《读书杂志》、王引之的《 经义述闻》、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王鸣盛的《十七 史商榷》等等。

钱大昕

• 近现代:卓有建树者首推陈垣,一九三一 年,他的《元典章校补释例》即《校勘学 释例》问世,该书归纳总结沈刻本《元典 章》衍、脱、讹、倒等谬误为六门四十二 例,例证一千余条,且提出“校勘四法” :本校法、对校法、他校法、理校法。是 我国校勘学理论集大成之作。
谢谢大家!
• 2、春秋
例如,《吕氏春秋·察传》云:“子夏之晋,过卫,有读 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 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 :‘晋师己亥涉河也。”
3、汉代
(1)官家校勘 西汉承秦火后,至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秋 八月,派谒者陈农访天下,搜集书籍,诏光禄大夫刘向整 理。

浅论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对假借字考订的贡献

浅论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对假借字考订的贡献


的一 大部分一 直保 持下来 ,只是 后来 有所 减少。二是表音字 ( 假借字 ) ,这类字在殷周文字中使用率很高 ,殷代和西周约 占7 0 % 以上 。( 表 形字 只 占 2 0 %左 右 ,形 声 字更 少 ,只有 1 0 %左右 。 )春秋战 国时期 ,假借 字下 降为 4 0 % 左右 ,在近 代汉字 中,只剩下几百个 。三是形声字 ,甲骨文 的形声字 只
有2 6 % 左右 ,春秋战 国文字 的形声字 增加到 5 0 %, 《 说文解 字 》中的形声字 竞增 加到 8 0 % 以上。这种数量 的巨大变化 , 就是先秦文字和汉代 以后文字 的根本 区别 。这种变化是本 质 性 的变化 。据此他把汉字发展 的历史划分为三个 阶段 : 第一 个 阶段是图画文字阶段 , 商代 以前 的文字应该属 于这个 阶段 。 第二个 阶段是 以表形 文字 为基 础、以表音 文字为主体 的表音 文字 阶段 。从 甲骨文 到秦代 的文字都属 于这个 阶段。第 三个 阶段是 以形声字 为主体 , 还保 留了一些 表形 字和表音字的形 音 文字 阶段 ,从秦汉到现代 的汉字都属于这个阶段。 假借字就是表音文字 。许慎给假借字下 的定义是 “ 本无 其 字 ,依声 托事 ” ,这就是说 ,用表形法 造不 出的字 ,就用 个 同音字来 表示 , 这就叫假借 。例 如 , “ 学而时习之”的 “ 而” 本是个 象髭须的象形字 ,因为和当连词用的 “ 而” 同音 ,连 词 “ 而”又不可能用表形法造 出字来 ,于是就借用 “ 而”字 来表示 。这个假借字一直保持 到现在 , “ 然而” 、 “ 而且” 、 “ 取 而代之” 、 “ 待价而沽” 、 “ 望风而逃”等词语 还常常使用 。“ 之” 也是个假借字 。“ 之” 字象 一脚趾踩在地上 。《 尔雅 》 说 : “ 之, 往也 。 ” 这是 “ 之” 字 的本义 。但 “ 时习之”的 “ 之” 是个代词 , “ 人之初”的 “ 之”是个 助词 ,都是假借字 。 清代学者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在其著作中,对假借字的

校勘学[1]

校勘学[1]

校勘的功用
首先,古书经过校勘,还原了其真相, 文字通达,才能让人易于阅读,易于 理解。清人俞樾曾在《札迻序》中说: “夫欲使我受书之益,必先使书受我 之益。不然,‘割申劝’为‘周由 观’,‘而肆赦’为‘内长文’,且 不能得其句读,又乌能得其旨趣乎?” 所以要读懂弄通古书,领会书中的主 旨,只能读校勘过的书才能做到。
郑 樵
清代校勘学达于鼎盛,名家辈出。《书目答问》附录清代校勘名 家有:何焯、惠栋、卢见曾、全祖望、沈炳震、沈廷芳、谢墉、 姚范、卢文弨、钱大昕、钱东恒、彭元瑞、李文藻、周永年、戴 震、王念孙、张敦仁、丁杰、赵怀玉、鲍廷博、黄丕烈、孙星衍、 秦恩复、阮元、顾广圻、袁廷梼、吴骞、陈鱣、钱泰吉、曾钊、 汪远孙。这些校勘大家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求实的学风,经他们校 勘过的书可称为善本。其中代表人物为卢文弨、顾广圻、戴震、 王念孙、段玉裁。根据校勘理论的根据不同,主要分为两个流派: 一派以卢文弨、顾广圻为代表,注重版本依据,异文比较,强调 保持原貌,主张说明异文正误而不作更改。因继承宋学传统,以 对校为主要手段,又称对校学派。一派以戴震、段玉裁为代表, 要求广泛搜集包括版本以外的各种异文材料,根据本书义理,运 用文字、音韵、版本、训诂和有关的历史知识,分析考证异文和 正误,明确主张订正刊误,敢于改正误字。因继承汉学传统,主 张考异文字正误,以理校为主,又称理校学派。清人的校勘名著 有如阮元的《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卢文弨的《群书拾补》、王 念孙的《读书杂志》、王引之的《经义述闻》、钱大昕的《廿二 史考异》、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等等。
刘向
陆德明
宋代,校勘学独立门户,中央专设校书机 构,由校书郎校理群书,并制定了校勘条 例樵等。其中郑樵 贡献卓著,他所著《通志· 校雠略》,极大 的推进了校勘的理论建设。宋代校勘学专 著有张淳《仪礼识误》、方崧卿《韩集举 证》、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岳珂 《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

第七章 校勘

第七章  校勘

为代表,或称之为理校学派,强调在广搜异 文的基础上,根据古书体例和义理,运用文 字、音韵、训诂、版本等有关学识,考证异 文,分析正误,明确主张刊误订正。 戴震校勘方法有三: 一识字。二博征。 三空所依傍。
段玉裁提出校勘应分两步: 校书定是非最难。是非有二:曰底本之是非,
曰立说之是非。必先定底本之是非,而后可 断其立说之是非。……何谓底本?著书者之稿 本是也;何谓立说,著书者所言之义理是 也。……不先正底本,则多诬古人;不断其 说之是非,则多误今人。”(《经韵楼集》卷 七《与诸同志论校书之难》)
(四)丰富了目录学的内容。
从刘向整理国家藏书完成目录学著作《别录》始,
校勘就成为历代公私整理藏书的一项基本工序, 校勘成果也成为公私目录记述的一项重要内容。 目录书记述版本异同,利用校勘成果,说明版本 优劣并推源溯流,将更有益于学者的选择与使用。 如郑玄《三礼目录》,主要是校勘方面的记录。

南宋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十卷,其自
序即提出了“实事是正,多闻阙疑”的校勘 法则,全书“荟粹其说,以类而分”,共分 为20类 。旨在总结校勘经验,概括起来: ① 确乎讹误,应当是正; ② 别有依据,不可妄改; ③ 是义可两存,不必遽改。
岳珂《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是
校勘学
古籍校勘学是研究校勘和与校勘有关的问题
的一门学科,诸如校勘的内容,校勘的方法, 校勘的目的,校勘的历史等等,从中总结出 一整套科学理论,为今天的古典文献研究服 务。
二、校勘学史略
一、溯源 1.先秦的校勘实例只有三则。 1)《国语· 鲁语》下:“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颂》 十二篇于周太师,以《那》为首。” 2)昭公十二年《春秋经》云:“春,齐高偃帅师 纳北燕伯于阳。”《公羊传》云:“伯于阳者何? 公子阳生也。子日:我乃知之矣。在侧者日:子苟 知之,何以不革?日:如尔所不知何?”

中国古典文献学-第3课校勘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第3课校勘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第3课校勘学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序》:“欲读书必先精校书,校之未精而遽读,恐读亦多误矣。

” ? 陈垣《通鉴胡注表微·校勘篇》:“校勘为读史先务,日读误书而不知,未为善学也。

”校勘及其简史古书致误的原因和类型校勘的流程与方法数字时代古籍校勘的拓展胡适《校勘学方法论》倪其心《校勘学大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陈垣《校勘学释例》,中华书局,2004。

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序》。

王念孙《读书杂志·读淮南子杂志书后》。

王引之《经义述闻·通说下》。

俞樾等《古书疑义举例五种》,中华书局,2005。

推荐书目第一节校勘及其简史一、校勘概说二、校勘简史述略(一)“校勘”名义《说文解字》:“校,木囚也。

”《说文新附》:“勘,校也。

”勘亦作刊。

清钮树玉《说文新附考》:“古书用竹简,故校勘字作刊。

《广雅》刊训定。

《玉篇》:‘刊,削也,定也,除也。

’义并与勘合。

”应劭《风俗通义· 古制》佚文:“刘向为孝成皇帝典校书籍二十余年,皆先书竹,为易刊定。

可缮写者,以上素也。

”一、校勘概说《文选·左思〈魏都赋〉》:“雠校篆籀,篇章毕觌。

”李善注引《风俗通》曰:“案刘向别录,雠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缪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

”宋吴缜《新唐书纠谬序》:“执卷唱读,案文雠对。

”注:湖南长沙晋永宁二年墓中出土的校雠俑,两人相向跪坐,一人读书,一人执笔校正讹字,十分形象地展现出当时人们校勘书籍的活动。

“校勘”一语,出六朝时期,乃稽核审定,评定是否与事实或制度相符之意。

–沈约《上言宜校勘谱籍》:“宜选史传博士谙究流品者为左民郎、左民尚书,专供校勘。

” –《封氏闻见记·定謚》:“太常博士掌谥,职事三品已上薨者,故吏录行状,申尚书省,考功校勘,下太常博士拟议讫,申省,省司议定,然后闻奏。

”宋代以后,“校勘”开始逐渐专指校正书籍文字错误。

–《南宋馆阁录》卷三:“校雠式绍兴六年六月史馆修撰范冲、秘书少监吴表臣参定:诸字有误者,以雌黄涂讫别书;或多字以雌黄圏之,少者于字侧添入;或字侧不容注者,即用朱圏,仍于本行上下空纸上标写;倒置,于两字间书乙字。

校勘学

校勘学

第一章校勘学研究古籍的校勘第一节校勘学研究古籍的校勘校勘:比较审定,专指古籍的校勘。

即把一种古籍的不同版本搜集起来,比较它们的文字语句的异同,审定其中的正误,这就是古籍的校勘。

第二节校勘不是校对校对:书刊出版中的一项专门工作,如专家们对《二十四史》进行校勘、分段、标点,属于古籍的整理工作,书局把经过整理的《二十四史》排版印刷成书,要根据整理的底稿本,一再核对排好的版样,达到一致无误,这就是出版工作中的校对。

校对是指有明确可靠的底稿本作为断定刊印本正误的依据,原则上不涉及书籍内容。

校勘:需要搜集各种版本,比较分析它们的异同,考证原稿文字语句,判断正误。

甚至需要在没有直接材料作为依据的情况下,力求对错误、疑难作出符合原意的判断,同时又不可替古人修改文章。

第三节校勘与校雠的区别“校雠”:形式:校对刘向《别录》:“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曰雠也。

”内容①发展之一:校勘搜集不同版本,比较文字异同,订正错误,清除重复,审定篇章次序,完成一部可供缮写的稿本,相当于今天所说的供刊印出版的整理好的稿本。

前人使用校雠一词,更多指校勘。

刘向《列子叙录》:“所校中书《列子》五篇。

臣向谨与长社尉臣参校雠太常书三篇,太史书四篇,臣向书六篇,臣参书二篇。

内外书凡二十篇,以校除重复十二篇,定著八篇。

中书多,外书少,章乱布诸篇。

中或字误,以‘尽’为‘进’,以‘贤’为‘形’,如此者众。

及在新书有栈。

校雠从中书,已定,皆以杀青。

书可缮写。

”②发展之二:校雠:指整个古籍整理工作,包括古籍分类、文字校勘、版本考证、内容提要和编撰目录。

《汉书·艺文志》:‚(汉武帝时)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

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

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

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

古书的校勘——精选推荐

古书的校勘——精选推荐

古书的校勘,刘向《别录》:“校雠,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其谬误为校;一人持本,若冤家相对,故曰雠也。

”一1(1)校异文:文就是指同一语言环境中同一位置上的不同的文字,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或因音近而致误:《史记·五帝本纪》:“涿鹿”作“浊鹿”或因形近而误:《礼记·典礼下》:“倾”作“侧”;《后汉书·荀悦传》“欢”作“观”。

或因古今字致误:《仪礼·士冠礼》“緟”后作“熏”;《礼记·王制》“圭”后作“珪”。

或因正俗致异:《周礼·地官·大司徒职》:“鳞”作“麦鱼”;《周礼·天官》“飱”作“飧”。

或因抄写致误:《礼记·月令》:“渔师”作“榜人”;《史记·五帝本纪》:“载”作“履”等。

不作是非判定,让读者自己去体会。

校异文时常用“X作X”,或“X亦作X”的格式。

例“杜蒉自外来。

”(《礼记·檀弓下》)郑注:“杜蒉,或作屠蒯。

”“人不乐生,不可劝以善。

”(《后汉书·荀悦传》中华书局点校本《校勘记》:“按:《申鉴》??劝‟作…观‟。

(1)2、校讹文讹文即文献中的错别字(异文中也有错别字),出现讹文的原因除了上面几种外,还有如下原因:或因字体而致误:如《时则》“戉“误作“戈”,已——己——巳或因妄改而致误:如《杂志·原道》“六”误作“人”;“耳农”误作“耷”。

或一字误分二字,如俞樾《举例》:“覸”误作“见间”;“忘”误作“正心”。

或二字误作一字,如《举例》“小鱼”误作“小鱼”(上下结构)如《岱览》校正讹文常用“甲当作乙”,“X当作X”,“X当为X ”的格式。

如“周作尸,诏侑武方。

”(《礼记·礼器》)郑玄注:“武”为“无”之声误也。

即“武”当作“无”;“方”犹“常”也,即“方当作常”。

“武方当:《后汉书·祭祀上》作??立坛丙地??,非也。

按:??丙??当是??之内??的误写。

《四库全书》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四库全书》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四库全书》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四库全书》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综合性丛书。

第二节 校勘的方法

第二节  校勘的方法
一则择一本为主,而又罗列各本之异同。
心知其善者,固当记注于上;即心知其误者,亦当记注于上, 以存各本之真面目,使后世读此书者,得参校其异同,斟酌 其是非,择善而从,抑亦校雠之善法也。然主前法者或讥后 为芜类而无所发明;主后法者,或讥前法为专擅而妄改古书。 其实各得其法,不偭其矩,皆有益于学者。
朱氏所说的两种方法,一是 罗列各本,择善而从;一是 择一本为主,而又罗列各本 之异同。
叶德辉《藏书十约》谈到校书的具体方法时,把前人的校书 方法归结为“死校”和“活校”两种。他说:
今试言其法:曰死校,曰活校。
死校者,据此本以校彼本,一行几字,钩乙如其书,一点一 画,照录而不改。虽有误字,必存原文。顾千里广圻 、黄荛 圃丕烈所刻之书是也。
活校者,以群书所引,改其误字,补其阙文。又或错举他刻, 择善而从;择善而从,版归一式。卢抱经文弨、孙渊如星衍 所刻之书是也。
把前人的校勘方法分为“死校” 和“活校”两种,联系到清代校 勘家,他认为顾广圻 、黄丕烈 属于死校,卢文弨、孙星衍属于 活校。
但是这两种方法的运用,并不是 截然分开的,有时还应该很灵活 地交相为用。
三、朱希祖提出两种校勘方法
校雠之法有二: 一则罗列各本,择善而从;其不善者,弃而不言。
然必择一本为主,若他本、他书有善者,据以校改此本,必 注云:“原本作某,今据某本或某书改。”否则必犯无微不 信之讥,且蹈无知妄改之戒。原本不误而校改反误者,皆由 于此。
第二节 校勘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
主要知识点: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 校对方法的综合运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校勘的方法。 难点:校勘方法的综合运用。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授课方式:
1、围绕多媒体图片进行讲授 2、提问,个别发言

第三节 纸书的装式

第三节 纸书的装式

第三节纸书的装式1,卷轴装的特点与优劣。

纸书出现后的装帧形制,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都盛行卷轴装,这无论从文献记载和实物流存都能得到充分的证实。

生活在三国至西晋时的傅咸曾作有《纸赋》,说当时的纸书“揽之则舒,舍之则卷”。

这当是最早对纸书卷轴装的形象描绘。

纸张有一定的弹性,卷久了就有回收的惯性,所以用手揽之便舒展开来,一撒手就又收卷回去,这是卷轴装书籍固有的现象。

可见三国两晋时期的纸制书籍已是卷轴装。

卷轴装为写本书的主要装帧形式,其缺陷,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称:“自汉至唐,犹用卷轴。

卷必重装,一纸表里,常兼数番。

且每读一卷,或每检一事,细阅卷舒,甚为烦数,搜集整比,弥费辛勤。

”2,旋风装的特点与优劣。

为克服卷轴装阅读和翻检的不便,旋风装应运而生。

旋风装即将裁成一定大小的纸两面书写,或将两页纸裱成一页,两面书写,然后将写好的书页一端依次粘贴在一张卷纸上,装上卷轴,成为一本旋风装的书籍。

旋风装的卷轴不是装在该卷的末尾,而是装在开头。

其打开后似一片片独立粘于卷纸上的叶子,故又称“叶子”。

又因其将书页鳞次栉比地相连,看似龙鳞,故又称“龙鳞装”旋风装缩短了卷子的长度,增加了卷子的容量,又便于翻检,均优于卷轴装。

但其不能完全克服卷轴装的卷舒之难,且其散页卷曲后难以平复,故缺点仍然明显,难以被广泛采用。

3,梵夹装的特点与优劣。

梵夹装不是中国典籍固有的装帧形制,而是古代中国代对从印度传进来的用梵文书写在贝多树叶上佛教经典装式的一种称呼。

隋朝杜宝在其《大业杂记》中说东都洛阳的“承福门即东城南门。

门南洛水有翊津桥,通翻经道场。

新翻经本从外国来,用贝多树叶。

叶形似枇杷,叶面厚大,横作行书。

约经多少,缀其一边,牒牒然今呼为梵“筴”。

“筴”即册意,后来演化为“夹”。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翻经场有新从外国传进来的佛经,经文书写在贝多树叶上,文字横行。

写好的贝叶,约磨厚薄多少,形成一摞,再做成两块与贝叶大小相同的木板,上一块下一块地将摞起来的贝叶夹住,然后在中间穿一孔,或在两端靠里的位置上各穿一孔,最后用绳穿孔,绕捆夹板贝叶,一个梵夹装式就算装帧完了。

古典文献学研究的历史演变过程如何

古典文献学研究的历史演变过程如何

古典文献学研究的历史演变过程如何古典文献学,作为一门研究古代文献的学科,其历史演变过程犹如一幅悠长而丰富的画卷,承载着人类智慧的传承与发展。

在遥远的古代,虽然没有明确的“古典文献学”这一学科称谓,但对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已然开始。

中国古代的史官制度,使得大量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知识得以记录。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他们的著述成为了重要的文献来源。

孔子整理六经,为后世的文献整理树立了典范。

这一时期,文献的整理主要侧重于对经典的传承和阐释,目的是为了弘扬学说、传承文化。

到了汉代,随着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的确立,经学成为了学术的主流。

学者们对儒家经典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和注释。

其中,以毛亨、郑玄等为代表的经学家的工作,对经典的传播和理解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汉代还出现了目录学的萌芽,刘向、刘歆父子编撰的《别录》《七略》,开创了我国目录学的先河,为文献的分类和检索提供了重要的方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盛行,文学自觉,这一时期的文献整理和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不仅经学著作继续得到整理和注释,文学作品也开始受到重视。

如萧统编的《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

这一时期,对文献的校勘工作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校勘名家和校勘学著作。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文化繁荣。

在文献整理方面,政府组织了大规模的图书编纂工作,如隋代的《隋书·经籍志》,唐代的《艺文类聚》《初学记》等。

同时,佛教的兴盛也促进了佛经的翻译和整理,形成了独特的佛教文献体系。

宋代是我国古典文献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宋代学者注重对文献的考证和辨伪,出现了以朱熹、欧阳修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他们在文献研究方面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宋代还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技术的推广极大地促进了文献的传播和保存。

明清时期,古典文献学达到了鼎盛阶段。

这一时期,学者们在目录、版本、校勘、辑佚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明代的《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最大的类书,清代的《四库全书》则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

王念孙、王引之训诂思想和方法的探讨

王念孙、王引之训诂思想和方法的探讨

作者: 汪耀楠
出版物刊名: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8-26页
主题词: 王引之;王念孙;王氏父子;思想和方法;训诂;通假;《经义述闻》;实义;文意;经学
摘要: <正> 有清一代,学术活跃,成就辉煌。

其中,训诂学的成绩尤为卓著。

而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则是两颗灿烂的明星。

王念孙的《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王引之的《经义述闻》、《经传释词》是最负盛名的训诂学代表作。

王氏父子的著作“分析条理,(人彡)密严)(?),上溯古义,而断以已之律令” (章炳麟《检论·清儒篇》),纠正旧注疏的失误,成为毛、郑、贾、马、服、杜的净臣,受到同时代学者和后代学者的广泛称赞,就连力排汉学的方东树在读了《经义述闻》后,也有“高邮王氏……,实足令郑朱傀首,汉唐以来,未有其比”(《汉学商兑》卷中)之叹。

论鲍廷博开放的藏书思想

论鲍廷博开放的藏书思想

论鲍廷博开放的藏书思想周生杰【摘要】清代藏书家兼出版家鲍廷博秉承"以散为聚"的藏书理念,辨证地处理了"散"与"聚"的关系,所藏之书多为宋元善本,为<四库全书>的编纂提供了大量的底本.他选择藏书中的精品,刊刻成<知不足斋丛书>,为清代丛书事业做出了贡献,受到了朝廷的嘉奖.【期刊名称】《国家图书馆学刊》【年(卷),期】2011(000)002【总页数】5页(P86-89,94)【关键词】鲍廷博;藏书思想;以散为聚;知不足斋丛书【作者】周生杰【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在古代,私家藏书视其书籍为珍贵的私有财产,多不愿外借。

宋周煇说:“唐杜暹家书,末自题云:‘清俸买来手自校,子孙读之知圣道。

鬻及借人为不孝。

’”[1]明清不少著名藏书家也都对图书严格管理,不准外借,天一阁的牌禁就是一例,而聊城杨氏海源阁更甚。

王献唐说:“杨氏藏书,于匪乱之后,曷以不加整理,而任其凌乱?据闻杨氏旧例,其家中仆役,向不准其登楼。

每有服役数十年不得一瞻阁上书籍作如何形状者。

现其家主杨敬夫,寓居津门,匪乱之后,从未旋里。

海源阁长日封锁,家中仆役,仍沿向不登楼之例,不敢一除积尘也。

”[2]对于个中原因,程千帆、徐有富二位先生总结说:“在古代,一个人的知识与其藏书密切相关,知识分子通常拥有一定数量的藏书。

他们在相互竞争时,如果把书借给对方,就等于向对方提供战胜自己的武器。

在这种情况下,各自的藏书往往是难以互借的。

”[3]因此,古人的这种秘不示人的藏书态度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清代著名藏书兼刻书家鲍廷博却一反孤陋的藏书旧习,他秉承“以散为聚”的藏书理念,将藏书中“散”和“聚”这一对矛盾的概念辨证地统一起来。

通过多“散”的形式,他所“聚”之书数量丰富、品质优良,成为那个时代的佼佼者。

今将其这一开放的藏书理念阐述如下。

1 “聚”书原则鲍廷博(1728-1814),字以文,号渌饮,祖籍安徽歙县。

“新子学”构想

“新子学”构想

2012年4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举办的“先秦诸子暨《子藏》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我们在会上提出了“全面复兴诸子学”的口号。

然而诸子学如何全面复兴,在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中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仍值得探究。

在此,我想以“新子学”来概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新子学”概念的提出,根植于我们正在运作的《子藏》项目,是其转向子学义理研究领域合乎逻辑的自然延伸,更是建立在我们深观中西文化发展演变消息之后,对子学研究未来发展方向的慎重选择和前瞻性思考。

子学的产生发展与“新子学”商周以来的传统知识系统,可分为两大部分:一为王官之学,是以周公为代表的西周文化精英,承上古知识系统并加以创造发明的礼乐祭祀文化,经后人加工整理所形成的谱系较为完备的“六经”系统;一为诸子之学,是以老子、孔子等为代表的诸子百家汲取王官之学的思想精华,并结合新的时代因素独立创造出来的子学系统。

“六经”系统包含了中华学术最古老最核心的政治智慧,因而在历朝历代均受到重视,西汉以来一直被尊为中华文化的主流思想而传承至今。

子学系统则代表了中华文化最具创造力的部分,是个体智慧创造性地吸收王官之学的思想精华后,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深邃思考和睿智回答,是在哲学、美学、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技术等诸多领域多维度多层次的深入展开。

比起经学系统,子学系统在传统观念中的地位虽有不如,但其重要性却丝毫不见逊色。

它们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两翼,为东方文明的薪火相传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诸子之学的兴起,缘自先秦时期日益加深的社会危机。

春秋礼乐秩序的全面崩溃,导致了王官文化体制的解体,其剧烈程度与重要性绝不亚于殷周鼎革之际的社会文化变革。

而王官文化体制的解体,又引起了文化重心的迅速下移,士阶层由此分化为文士与武士两类。

文士中之佼佼者,为寻找社会病因,疗救世人创痛,纷纷兴办私学、著书立说,从而出现了儒、墨、道、法、名、阴阳等诸多思想流派及“百家争鸣”的空前盛况。

《中国古文献学史》笔记(转自博客)

《中国古文献学史》笔记(转自博客)

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笔记绪论1. 古文献学定义:有关古代文献典籍整理和研究的学问。

2.古文献学学科特点:①综合性的边缘学科②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③成熟的学科3.古文献学史特点:①源远流长、延绵不断②经学史是古文献学史的中心③基本倾向上分两派:考据学派、义理学派④经籍成果最多,其次是史籍、子书,集部书整理最差。

4.古文献学史脉络:先秦是初创时期;两汉是成熟时期,既有以义理为主的经今文学派,又有以考据为主的经古文学派;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承汉朝古文学考据之余绪,南方受玄学影响较大,出现义疏之学,喜谈义理,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并且由于语言文字的发展,出现了知今昧古、以今类古的倾向;隋唐集南北朝之大成,使南北分立的古文献学得到统一。

唐疏在形式上是南朝义疏之学的继承,实际内容却以考据为主。

史注与魏晋南北朝时期一脉相承,均以考据为主。

隋唐时期古文献学的特点是因循、集成,而较少开创;宋元明疑辩思潮兴起,以理学为代表的义理之学为主,同时考据学也在不断发展;清代集前代考据学之大成,形成以小学为中心的一代朴学,虽亦有汉宋之争,但宋学在学术上始终未成气候。

近代开始之际,今文学虽又一度兴起,但整个近代仍承考据学传统,古文学一直是占优势的。

综观整个古文献學史,汉唐宋清是四个重要时期。

汉学(以古文学的考据传统为代表)和宋学(以义理之学为代表)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传统。

而清朝是个集大成的时期,他尤其是考据学发展的高峰,给我们留下丰富的经验和成果。

第一章先秦第一节夏商周时代1.最早的文献:甲骨文献。

2.有史记载的最早到一个知名的校雠家:宋国大夫正考父。

第二节孔子1.孔子与六经2.观点方法:①多闻阙疑,择善而从,无徵不信②崇尚平实,排斥虚妄③为我所用,开儒家穿凿附会之先河第三节孔子后学1.四门十哲: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子路,文学:子游、子夏。

2.子夏是孔子后学整理传授古文献成绩最著的一个。

3.孟子的观点方法:①在理解、训释方面反对以文害辞,以辞害志,主张以意逆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卢文弨、王念孙、顾广圻校勘思想之异同摘要:朴学大盛的清代,涌现出大批有建树的校勘学家,卢文弨、王念孙、顾广圻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顾广圻是对校派的代表人物,王念孙是理校派的泰斗,而卢文弨属于哪个流派尚有争议。

文中将分别阐述和比较他们的校勘学思想,以及他们对校勘学的贡献。

关键词:卢文弨;王念孙;顾广圻;对校派;理校派在清一代,朴学大盛。

文化史上盛赞的“乾嘉朴学”,实质是对古代文史哲学的史料考证。

而清代考证学的重大成就之一,就是形成了校勘学。

一大批杰出的校勘学家,用毕生精力钻研经典、校对群书,涌现了许多出色的校勘学著作,提出了许多卓有建树的校勘学理论,归纳了许多实用的校勘通例,也形成了很多的流派。

依据学术特点和在校勘时的侧重点不同,主要出现了两个不同的流派:以顾广圻为代表的对校派和以戴震、高邮二王为代表的理校派。

而校勘大家卢文弨,属于哪个流派尚有争议,下面一一加以阐述。

卢文弨(1717 -1795),初名嗣宗,后更名文弨,字绍弓,一作召弓,号矶渔,又号檠斋,其堂号曰抱经堂,人称抱经先生。

乾隆十七年,卢文弨以一甲第三名高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其壬申廷对策得到主考官的赞赏,亦受到皇帝的重视。

三十四年,卢文弨以继母年高而辞官养亲。

此后的二十余年间,历主各书院讲席,为江南培养了大批人才。

他治学勤奋刻苦、态度严谨,这使他在校勘事业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不仅精校了大量古籍,在他的文集和札记中,随处可见对校刻古籍的一些精辟论述。

他独到的校勘思想大致有如下几点:一,识文字、谙音韵、明训诂是校书之基本条件。

怎样才能达到以上三点要求?卢氏认为,最可靠的办法是从研究汉儒古训着手,特别是要精研《说文》《尔雅》。

卢氏还认为,校勘者必须精读博览,具备各方面丰富的知识,然后始可校书。

这是从校书者自身素养来说。

二,推求版式行款,寻求著述义例。

古书在流传过程中,不但出现了很多夺误衍倒现象,而且往往连版式、行款、篇目也被妄改,后人以讹传讹,结果弄得面目全非。

卢文弨在研读古书和校勘实践中,深刻认识了原书行款版式对于校勘的重要。

因此他十分强调对古书原貌的保存,而谆谆教诲:“凡传古人书,当一仍其旧。

慎勿以私见改作。

”三,不存门户之见,唯善是从。

在学术上不专主一说,善于吸取他人之长。

卢文弨在校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宋版书之珍贵,但他却无佞宋之癖,因为他清楚地知道:“然书之失真亦每由于宋入,宋人好逞臆见而改旧文”。

所以在校书过程中,他都是以宋版或旧本为主要参考。

而参以其它版本。

各本文字出现差异时,他一般是从宋本,但在经过比较参证认为宋版有讹时,他就宁可从后来之本。

四,强调多闻阙疑,反对不知妄改。

校勘中有一条重要原则,就是绝不能师心自用,凭臆妄改。

宋明以来的一些校勘家和刻书家却好逞胸臆,轻于改易古书,结果造成很多新的错误,以至失真现象更加严重。

卢文弨本着“多闻阙疑,慎言其余”之旨,他从不强不知以为知,难得其详之处,他宁可留待后人去解决。

他的另一个作法是努力保持旧本原貌,给后人留下继续查考的依据。

王念孙(1744-1832),字怀祖,江苏高邮人。

是理校派和考据学的代表学者之一。

自幼聪慧,8 岁读完《十三经》。

其父曾延请戴震为念孙授读,于文字、声韵、训诂之学,尽得其传。

乾隆四十年(1775)念孙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工部主事、工部郎中、陕西道御史、吏科给事中、山东运河道、直隶永定河道。

《清史稿》)罢官之后,王念孙每日以著述自娱,著有《读书杂志》,对9种古籍加以考辨和校订。

《读书杂志》范围增大,经史子集无所不包。

王念孙在平时博览群书,涉猎极广。

特别注重从文字、声韵、训诂、校勘等各个方面进行考释,并融会贯通,力求条理通贯。

尤其在归纳古书通例方面有突出的贡献。

归纳古书通例是我国传统古文献学的重要治学方法。

王念孙所做的归纳工作,主要是发疑正误例。

这样可以掌握古书流传中的错讹规律,有利于整理古书,乃集大成者。

《读书杂志》共包括了子史之书10 种。

他对诸书致误规律的归纳主要通过对《淮南内篇》的校勘体现出来。

王念孙共总结出62 种体例,例如:“有因字不习见而误者”,“有不审文义而妄改者”,“有不审文义而妄删者”,“有因字误而失其韵者”。

大致可分为四大类:一,1 至16 例为古书在流传中因字形原因引起的讹误,多为后人抄写刊刻中无意造成。

二,17 至27 例是读书者或校书者因不审文义,不辨句读而妄改古书造成的讹误。

三,28 至44 是前人误校误改,造成的讹误,校理最难。

四,45 至62 专指后人因不明音韵而造成的讹误。

这六十二类通例,概括了古籍中文字的误、错、脱、衍、倒等各类错误,归纳了文字致误的许多类型。

虽然稍为繁细,但是标志着校勘学的发展,已从一般理论原则和方法深入到具体法则规律的探索。

顾广圻(1766—1835),名广圻,字千里,号涧蘋,別号思适居士。

江苏元和(今吴县)人,少年丧父,家境清贫,好学不倦,人称“万卷书生”。

他一生贫困,游走四方,以替人校书刻书为业,可以说是一位职业校勘学家。

他所校跋之书,现可知者不下二百几十种,仅刊行流布者,便有数十种之多,被日本著名汉学家神田喜一郎先生誉为“清代校勘第一人”。

他的校勘学思想对校勘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有些甚至已成为当今古籍整理校勘学科中的基本原则。

他是对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这一派的校勘学思想是以版本为核心展开的。

在校勘前强调要尽力搜集古本、善本,加强版本研究;在校勘时,强调以版本对校为主;在改正时,强调要有版本依据,不臆改原文。

最著名的论述,可谓“以不校校之”论。

在《礼记考异跋》中,顾广圻明确强调:“书必以不校校之。

毋改易其本来,不校之谓也。

能知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校之之谓也。

”这一思想,是他对前人校书工作经验教训的总结,反映了他对校书工作的独到理解。

他曾明确指出:“书籍之讹,实由于校,据其所知,改所不知,通人类然,流俗无论矣。

”对校书者所犯错误的主观原因及其严重后果,他也进行了精辟的分析,指出:“校书之弊有二:一则性庸识暗,强预此事,本未窥述作大意,道听而途说,下笔不休,徒增芜累;一则才高意广,易言此事,凡遇其所未通,必更张以从我,时时有失,遂成疮疻。

二者殊途,至于诬古人惑来者,同归而已矣。

”由于这样的校勘思想指导,他强调古旧版本的价值及其在校勘中的重要作用。

顾氏认为:“(宋椠)皆一字抵千金”,“书以弥古为弥善,可不待智者而后知矣。

”同时他又指出,宋椠等古旧版本的可贵,并不是在于其没有阙误,而是“宋椠之误,由于未尝校改,故误之迹往往可寻也;而赵刻之误,则由乎凡遇其不解者,必校改之,于是而并宋椠之所不误者,方且因此而至于误。

其宋椠之所误,又仅苟且迁就,仍归于误,而徒使可寻之迹泯焉,岂不惜哉。

”对校派与理校派最大的分歧便是在校勘的依据和异文的处理上。

对校派注重版本,强调古本而不迷信古本,注存异文,目的是为了求古求全。

而理校派“用小学校经”,以异文为考订对象,他们考证书籍的出发点“求是”,为了读经明道。

因此他们明确主张定字改字。

其实不论是哪一派,殊途同归,目的都是为了恢复古籍的本来面貌。

如卢文弨的校勘思想中,既重版本,又重小学,唯善是从。

两派的学术争论,对校勘学的发展,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乃校勘学发展之幸事。

参考文献:[1] 陈修亮. 卢文弨校勘学思想与方法[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5,(01)[2] 陈修亮. 一代校勘学家卢文弨———论卢文弨校勘学思想与方法[J]. 社会科学家, 2004,(05)[3] 张志云. 顾千里的校勘学———思想与方法[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5,(04)[4] 张小丽. 论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的治学特色[J]. 贵州社会科学, 2006,(02)[5] 汪耀楠. 王念孙、王引之训诂思想和方法的探讨[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02)[6] 张志云. 论顾千里的校勘学思想[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4)[7] 漆永祥. 论段、顾之争对乾嘉校勘学的影响[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1,(03)[8] 洪湛侯著. 徽派朴学[M]. 合肥市: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5.[9] 傅玉璋著. 中国古代史学史[M]. 合肥市: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10 ]薛正兴著. 王念孙王引之评传[M]. 南京市: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12.作者简介:谢琛,女,1985 年1 月,汉,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学历史系2009 级历史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历史典籍与传统文化。

张永伟,男,1988 年6 月,汉,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学历史系2009级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史学思想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