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知识点整理讲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分册

第1课中华文明的摇篮

1、原始农耕:

(1)诞生的时间:距今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2)标志:学会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

(3)中国早期农业特征:粟类旱地作物起源于黄河流域,水稻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稻作农业与旱地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的格局(南稻北粟),是中国早期农业的一大特点。(4)意义:1)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2)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使比较稳定的居住有了保障。3)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

(5)代表:陕西临潼的姜寨遗址是早期农耕聚落的一个典型。特征:共同耕作、平均分配,表明当时还处在原始社会阶段。

2、炎黄传说:

在华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关炎帝、皇帝的传说,在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文献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近代以来,中国人普遍以炎黄子孙自称。

3、中华文明的起源:

特征:满天星斗、八方雄起;

核心地区: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主要在今河南)。

第2课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1、文献中的夏文化(公元前21世纪)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儒家典籍《礼记•礼运》说夏朝建立之前是“大同之世”,夏朝建立之后进入了“小康之世”。“大同之世”是“天下为公”的社会,“小康之世”是“天下为家”的社会。

2、考古中的夏文化:二里头文化遗址

时间与地域上与文献记载中的夏朝最吻合的是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址。(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材料相互印证,历史二重证据法)

特征:1)在二里头遗址中,发掘出两类类似宫殿的遗迹,说明了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已很明显。2)二里头居民的经济生活大体以农业为主,农具有石只制和骨制的铲、镰、斧等。饲养家畜。3)二里头文化已进入青铜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大多属于礼器和祭器。

意义: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量文化遗迹和遗物,为夏史探究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料

第3课商朝与青铜文化

1、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成为信史。(历史多重证据法)

信史:多元互证,孤证不立

2、二重证据法:纸上之材料(文献)和地下之新材料(考古遗迹)互相印证。

3、方国联盟:

特点:商与周边方国存在着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商王是方国联盟的共主,方国则臣服或依附于商。

商王朝国家的体制:内外服制,“内服”是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外服”是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的畿外之地。甲骨卜辞中称直接管辖的区域为“大邑商”或“天邑

商”,称间接管辖的区域为“四土”、“四方”。前者大体位于以今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后者是指当时四周数量众多的方国和部落。

影响:商朝的兴衰,可以四周方国的向背为晴雨表。至商朝末年,方国的众叛亲离,实是商周更替的一大原因。

4、青铜时代:

处于青铜时代的商朝,青铜冶炼和铸造工艺日趋成熟。出土和传世的商朝青铜器数以万计,著名的“司母戊鼎”等大型青铜器,制作精良,造型独特,纹饰瑰丽,为世界青铜文化史上所罕见。商朝的青铜器主要是礼器。

商朝青铜器的特征:主要是礼器;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利的功能。

5、甲骨文:主要是商朝人刻或写在龟甲兽骨等上面的文字。

地点: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

功能:商人主要记载占卜情况

特点: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从结构和造字法来看,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书”规律

价值:甲骨文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第4课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1、西周的建立: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后,建立了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2、封邦建国体制:

目的:对新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内容: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又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

意义:达到”翻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功效;对殷人的合围控制;提高王权地位。

3、周公“礼乐文化”的内容:礼起源于原始先民的习俗仪式,后逐渐演变为人们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周公制定礼乐制度,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以显示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的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周公又创作舞乐、史诗,以音乐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礼肯定社会的差异等级,乐激起人们的认同,维系和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5课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1、东周的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社会大变革:连年征战和社会动荡使经济、政治、文化发生剧变。500余年中,从“封邦建国”变为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到秦朝终告完成。)

2、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影响:

1)经济:原因:代表新生产力的铁制农具和梨耕技术的出现。表现:农耕熟地不断被开辟(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兴地主的产生),耕地不能买卖规定失效;诸侯.卿大夫竞相占地,列国战争以攻城略地为目的;各国推行奖励农耕军功的政策,促进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私人手工业.商业的活跃。结果:整个社会出现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

2)社会领域:随着农业的发展,私人手工业、商业也活跃起来。整个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

3)政治:各国当政者进行不同程度的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改革;在战国时达到高潮,改革的范围扩大到官吏、行政、财政、赋税、户籍、法律等各个方面。变法最彻底的是秦国商鞅变法,成为各诸侯国中实力最强者,后来发展成统一的核心力量。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

思想领域: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局面。

4)文化: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士”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方案,形成了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局面。

3、百家争鸣:

1)背景:当此社会转型之时,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士”最为活跃。他们对变革的态度不同,思考方向各异,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方案,形成了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局面。其中儒家、法家、道家影响最大。

2)代表:

儒家:孔子(核心“仁”,倡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以造就理想人格为最高目标,试图以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孟子(由“仁”发展出“仁政”)、荀子(重新解释“礼”,熔礼、法于一炉);后世儒家多认孟子为正统,视荀子为旁门别支。

法家:兴起于战国,韩非子、李斯正面肯定社会变革,提倡“法治”、激进的功利主义、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受到当政者欢迎。然而其提倡专制独断、严刑峻法等,消极面也十分明显。

道家:老子绝对否定现实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幻想回到“小国寡民”时代,鄙视世俗物质享受,鄙薄财富权力的追逐。道家关于事物恒变、矛盾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对中国后世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3)影响:百家争鸣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先秦诸子的思想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

第6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1、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韩、魏。七国对周围小国的兼并和边地的开拓,完成了区域性的统一,为秦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2、商鞅变法:

目的:富国强兵,兼并天下,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内容:废除井田制度、废世禄世卿、奖励农耕、建郡县制和什伍连坐等。

作用:秦国由弱变强,后来居上

3、大一统帝国建立的时间: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4、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

(1)中央集权的目的: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

(2)中央集权体制的内容:

首创帝制。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

设立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度。规定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称为“三公”。三公之下下设廷尉、治粟内史等九卿,分工负责司法、财政等政务;其中,丞相是百官之长,“助理万机”,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1)设立地方制度——郡县制。秦朝的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郡下辖若干县,县下还设有乡、里等组织。乡设三老管教化,啬夫管听讼、收赋税。郡县的长官均由朝廷直接任命,郡县的属吏则由郡守、县令自行选用。秦汉时的基层属吏职权颇重,地方百姓尚有知啬夫而不知郡县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