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染整工艺原理上册(无色部分)主要知识点
染整工艺知识点总结
![染整工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cba522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2.png)
染整工艺知识点总结染整工艺是一种将纺织品经过染色和整理等处理,使其达到预期颜色和效果的技术。
染整工艺是纺织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外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染整工艺的一些知识点总结。
1. 纺织品染色纺织品染色是指把未经染色的纱线、面料或成衣等纺织品浸泡在染料溶液中,使其吸收染料,使得纺织品的颜色得到改变的过程。
染色方法包括浸染、印花、染织等。
(1)浸染浸染是指将纺织品浸泡在染料中,使其充分吸收染料。
浸染有直接染色和间接染色两种方式。
直接染色是指染料直接与纺织品接触,在加热或长时间浸泡后使染料牢固地固定在纺织品上。
而间接染色则是纺织品先以化学方法处理,使之成为适于吸取染料的状态,再浸染染料。
(2)印花印花是指将图案的印版或模板印到纺织品上,再将染料涂抹或浸渍到图案上,使得只有图案部分的颜色改变。
印花可以使用木刻、屏版、圆网版、镂空版等方法进行。
(3)染织染织是将已上色的纱线经织造再染色的工艺。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高染色的均匀度和一致性。
2. 染料染料是染色的主要原料,它们通过与纺织品发生化学反应,使纺织品着色。
染料的种类繁多,按化学结构可分为酚酞染料、甲酚染料、偶氮染料、还原性染料等几大类。
根据染色方式分为直接染料、酸性染料、还原性染料、分散性染料、活性染料等。
(1)直接染料直接染料是指染料分子中含有与纺织品相亲的基团,它们可以直接地被纺织品上的纤维结构所吸附。
这类染料对纺织品的亲和力较强,染色效果好,但容易出现均匀度不够的问题。
(2)分散性染料分散性染料具有优异的溶解性和分散性,能够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可以广泛应用于涤纶、酚醛和酚酞等合成纤维的染色。
(3)酸性染料酸性染料主要用于动植物蛋白纤维的染色,具有在酸性条件下良好的亲和性能,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得到良好的染色效果。
3. 染整工艺流程染整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预处理、染色、整理三个阶段。
(1)预处理预处理是指将原始纺织品进行清洁、退浆、脱脂、漂白、煮练等处理,以准备后续的染色工艺。
染整工艺原理(上)知识点
![染整工艺原理(上)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b9451f1941ea76e58fa0472.png)
一、名词解释1、临界胶束浓度:水的表面张力达到最低时所对应的表面活性剂的最低浓度。
2、浊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力被拆散出现浑浊,这个温度就是表面活性剂的浊点。
3、HLB:表面活性剂亲水和疏水部分的比值,表示的是表面活性剂亲水性的大小。
4、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只需加入很少量便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活力的一类物质。
5、将液—气界面扩展单位面积所作的功或扩展单位长度所需的拉力。
6、LD50:被实验动物一次口服、注射或皮肤涂抹表面活性剂后产生急性中毒而有50%死亡所需的该表面活性剂的最低量。
7、ECO50:表面活性剂对水生微生物及藻类毒性,它表示了24小时内表面活性剂对水生微生物与藻类运动抑制程度的性质。
8、浴比:所用溶液的质量(重量)与织物质量(重量)的比值。
9、带液率:织物经过浸轧后所带有溶液的质量占干布质量的百分率。
10、有效氯:含氯化合物经酸作用释放的氯量。
11、CDT(临界溶解时间):指涤纶圈型试样在60度,从开始接触苯酚直至溶胀所需要的时间。
12、热定型:利用纤维的热塑形在力或机械以及热的单独或联合作用能保持定型时的形态的加工过程。
二、简述肥皂的净洗原理答:1,去污作用不是单一的,而是润湿、乳化、分散、增溶的结果。
2,洗涤时首先依靠的是润湿作用,织物充分润湿,使污垢与织物的粘附力下降,界面缩小,也可能增溶在胶束中。
3,凭助于机械作用,加速污垢与纺织品的脱离。
4,借助于肥皂的乳化、分散,污垢稳定的存在于洗涤液中防止再污染。
三、气体烧毛机原理,气体烧毛机的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原理:烧毛过程中织物平幅迅速的通过可燃性气体火焰时,布面上分散存在的羊毛能很快升温并发生燃烧,而布身比较厚实紧密,升温较慢,当织物温度尚位升到着火点时已经离开了火焰,从而达到了既烧去了绒毛又不使织物焚烧或损伤的目的。
组成:烘箱:降低回潮率易于后续刷毛。
洗尘风道:去除织物上的杂物,刷毛箱:使织物上的绒毛竖起来,利于后续烧毛。
染整工艺与原理第一章
![染整工艺与原理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49119c412e3f5727a5e96230.png)
第一章----水和表面活性剂
1、什么叫硬度和碱度?并简述硬水对染整加工有何影响?
2、什么叫ppm?根据其值的大小怎样来划分水的级别?
3、何为化学软化法?试说明工厂常用的三种软化剂的软化原理及特点。
4、什么叫S.A.A?并简述其结构特征及溶液性质。
5、说明一般情况下雨水、地表水、浅地下水和深地下水中杂质的组成及其来源。
6、为什么通常见到的液滴都是类似球状的?粉状固体(如面粉)长期储存为什么会有结块现象?
7、如果进行下列操作:
①在肥皂稀水溶液的表面用刀片飞快地刮下一薄层溶液;
②在上述肥皂溶液中通入空气后形成泡沫;
③将上述薄层溶液收集,并将泡沫收集待其破裂后形成另一溶液。
对上述两溶液进行浓度测试,所测得的浓度值与肥皂溶液本体浓度之间应当有什么不同?说明不同的原因。
8、在实际测定液体在固体表面上的接触角时为什么要确保固体表面的洁净?
9、采用一些特殊手段在纤维(如聚醋纤维)表面形成微小的刻蚀后为什么可以提高水对该纤维的润湿性能?
10、以油/水型乳状液体系为例,论述混合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对体系稳定性的作用及影响。
11、在水为介质的洗涤过程中,为什么非极性油污在疏水性团体表面上比在亲水性团体表面上难以去除?
12、举出增溶发挥重要作用的去污过程的实例,并从理论上给以说明。
染整工艺与原理重点
![染整工艺与原理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531e97cf58f5f61fb73666f9.png)
烧毛工艺:烧毛车速:稀薄织物120-150m/min厚密织物80-120m/min织物品种:纯棉织物:透烧法轻薄织物:切烧法涤/棉织物:切烧法或对烧法冷水辊:对冷水辊中通有的冷却水的温度必须进行适当控制,以便提高冷却效率,避免辊面上形成冷凝水滴。
烧毛质量评价按照5级制标准进行评级,5级质量最好,一般要求4级以上一般:门幅收缩应控制在2%以下落布温度应控制在50℃以下接触式烧毛机对于粗支厚密织物及低级棉织物的烧毛效果好,可以炭化和去除棉结(死棉),改善布面白芯。
Principle of alkali desizing(碱退浆)1)在热碱液作用下浆料会发生溶胀,从凝胶状态变成溶胶状态而与纤维的粘着变松,容易洗落下来。
2)CMC、PA类的浆料在热碱液中的溶解性能较好,再经水洗可具有良好的退浆效率。
特点:适用性强,可用于各种浆料的退浆;可使用丝光的废碱液,成本低;退浆率低,约50-70%;对大多数浆料没有化学降解作用PV A上浆织物最好在烧毛和预定形前退浆。
原因:PV A浆料水溶性很好,但经上浆烘燥成膜后,其水溶性大大下降。
在高温作用下如果条件剧烈,可能会使PV A的羟基之间发生脱水反应,形成内醚;热处理也会使浆膜中高聚物有结晶化现象。
这些都会造成PV A浆料浆膜的溶解度降低,而退浆前的烧毛或预定型都有可能使PV A发生脱水和结晶化,浆膜变硬而溶解度变差,造成退浆困难。
alkali desizing process(碱退浆工艺):轧碱→打卷堆置或汽蒸→水洗平幅轧碱:轧碱(烧碱5~10g/L,温度70~80℃);打卷堆置(50~70℃,4~5h)或汽蒸(60min)水洗Acid desizing(酸退浆)优点:去除矿物盐,提高织物白度缺点:退浆率不高;条件控制不当,易损伤纤维素纤维;对PV A和PA浆料无降解作用工艺:碱(酶)退浆、湿进布浸轧稀硫酸溶液(硫酸浓度4~6g/L,温度40~50℃),再保温堆置45~60min(严格防止风干现象发生)Enzyme desizing(酶退浆)淀粉酶的种类α-淀粉酶(液化酶、糊精酶):切断淀粉大分子内部的α-1,4-甙键,形成糊精、麦芽糖、葡萄糖,具有很强的液化能力β-淀粉酶(糖化酶):从淀粉大分子的非还原性末端顺次进行水解,形成麦芽糖;对支链淀粉中的α-1,6-甙键无水解作用酶退浆工艺有轧堆法、浸渍法、轧蒸法和卷染(机)法。
染整工艺原理上课件第一章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
![染整工艺原理上课件第一章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https://img.taocdn.com/s3/m/9ce9ac09d15abe23492f4d3f.png)
(3)烷基磺酸盐类(AS )
R—SO3 Na
(R:C14— C18 )
RH+2SO2+O2+H2O → RSO3H +H2SO4
R是直链,洗涤剂 R是支链,渗透剂
• 优点:耐酸、碱、硬水,成本低,价格便宜,容易被 生物降解。
Ar-COONa → Ar-COO- + Na+ Ar-COO- + R + → Ar-COOR
3. 非离子型助剂
亲水基不带电荷,但能与水结合。
酒精:
CH3CH2OH + H2O → CH3CH2O …H-O-H
匀染剂O
C18H35-O-(CH2CH2O)Nh
H-O-H
渗透剂JFC
4. 两性表面活性剂:亲水基既带有正电荷,又带有负电荷
O—SO3Na • 耐硬水,耐酸,但遇强酸也要水解。 • 良好的净洗和乳化能力
•烷基磷酸酯盐类
✓ 磷酸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盐类 ✓ 磷酸双酯盐类 ✓ 磷酸三酯盐类
O R O P ONa
ONa
有优良的分散、渗透洗涤性能,起泡力小,耐碱、 耐高温、耐还原剂、氧化剂,应用于棉、T/C高温煮 练。
•胰加漂T(Igepon T)209洗涤剂
二阳离子型saa胺盐季铵盐两类柔软剂匀染剂防水剂抗菌剂122716311831ch两性表面活性剂主要是指同时兼有阴离子性和阳离子性在等电点以上和以下的水溶液中分别表现出阴离子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能而在其等电点的水溶液中则表现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能
染整工艺原理上课件第一章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
液-液界面
染整工艺原理课件
![染整工艺原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8783e6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0.png)
后整理工艺包括:柔软处理、硬挺处理、防皱处理、抗菌处理等,这些处理可以根据需要进 行选择和组合。
后整理工艺对于提高织物的舒适性、耐用性和功能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需要考虑环保 和可持续性问题。
04 染整工艺设备与技术
染整设备分类与特点
分类
根据染整工艺的不同阶段,染整设备可分为前处理设备、染色设备、印花设备和 后整理设备等。
特点
染整设备具有自动化、连续化、高效化和节能环保等特点,能够满足大规模生产 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新型染整设备与技术介绍
新型染色技术
如数码印花、活性染料染色、分散染料染色等,具有颜色鲜 艳、色谱齐全、色泽均匀等优点,能够满足个性化、小批量 、多品种的生产需求。
染整工艺的重要性及应用领域
重要性
染整工艺是纺织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 ,对提升纺织品品质、增加附加值、 满足消费者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应用领域
染整工艺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家 纺、产业用纺织品等领域,是纺织产 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染整工艺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历史
染整工艺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古代。随着科技的发展,染整工艺不断改进和完 善,逐渐形成了现代的染整工艺体系。
印花原理
印花基本概念
印花是将花纹或文字等特定图案印在织物上的过程,通过将色浆或染料涂在特制的版面上,再通过压力将色浆或染料 转移到织物上,从而达到装饰和美化的目的。
印花基本要素
印花需要用到印花浆或染料、印花版、印花机和织物等基本要素。印花浆或染料是带有颜色的物质,用于给织物上色 ;印花版是印制图案的模板;印花机是将色浆或染料转移到织物的设备;而织物则是被印制的对象。
染整工艺原理重点
![染整工艺原理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e2877efbb4cf7ec4afed042.png)
染整工艺原理纺织基础知识纺织基础知识染整工艺原理绪言第一章染整用水及表面活性剂第二章棉及棉型织物的退浆和精第三章蚕丝和真丝绸的精练第四章漂白(Bleaching)第五章丝光第六章热定形(Heat Setting)第七章毛织物的湿整理第八章一般整理(Finshing)第九章防缩整理Finishing)第十章防皱整理(Resin Finishing)第十一章特种整理一、纺织加工以后的加工工艺。
它是织物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通过染料、药剂和助剂在专用设备上进行的化学和物理加工过程。
1.特点(1)属加工工业(在纺织工业中担任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2)一种化妆术;(3)综合的工艺技术,涉及面广;(4)能耗大(水、热、电),有污染(废水、气、渣)需重视节能和环保。
2.目的改善织物的服用性能(舒适、保暖、抗皱等),赋予功能性(防霉、防蛀、拒水、阻燃、抗菌等),提高身价。
(1)去除杂质;(2)提高白度;(3)染着颜色;(4)改善风格。
二、染整加工的主要内容: 漂、染、印、整。
三、本课程的任务和要求1.掌握纺织品的练漂、整理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能根据纺织品的特性和练漂、整理加工要求,合理制订加工工艺过程及条件;初步具备解决练漂及整理工艺问题的能力。
3.了解练漂、整理加工的质量检验方法。
4.了解练漂及整理加工技术进展和发展前沿。
5.查阅染整专业的有关文献。
第二章棉及棉型织物的退浆和精练一、练漂的目的1.去除杂质,使染整加工顺利进行。
杂质:①天然杂质:棉上的蜡状物,含氮物,果胶等②加工时沾上的二次杂质:整经用浆,合纤纺纱上油,尘埃,锈迹等 2.改善品质,提高服用性能,如丝光,热定形,多在染前进行,也归为练漂。
二、主要工序因品种而异(棉):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精练→漂白(深色布可免,漂布须复漂)→开轧烘→丝光→烘干→染色(印花)(涤/棉):准备→烧毛→退浆→精练(亚漂可免)→热定形(兼漂布涤加白)→丝光→氧漂(兼漂布棉加白)→烘干三、加工形式①烧毛、丝光、热定形、烘干以平幅进行。
染整工艺原理介绍课件
![染整工艺原理介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a9ec1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e1.png)
提高产品质量:采用环保 型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
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降低生产成本:采用环保 型技术和设备,降低生产
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智能化染整工艺
自动化控制: 利用计算机 技术实现染 整工艺的自 动化控制, 提高生产效 率和质量
节能环保: 采用节能环 保技术,降 低能耗和污 染,实现绿 色生产
01
02
03
04
后整理
定型:使织物保持稳定的形态和尺寸 抗皱整理:提高织物的抗皱性能 阻燃整理:提高织物的阻燃性能 抗菌整理:提高织物的抗菌性能 环保整理:提高织物的环保性能
柔软整理:提高织物的柔软度和舒适性 防水整理:提高织物的防水性能 抗静电整理:提高织物的抗静电性能 抗紫外线整理:提高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 其他功能整理:如抗起球、抗勾丝、抗磨损等
漂白:去除织物 上的色素,提高 白度
丝光:提高织物 的光泽度和弹性, 改善手感
染色
染料选择: 根据面料和 颜色要求选 择合适的染 料
染料配制: 将染料与助 剂按比例混 合,制成染 液
染色工艺: 根据面料和 颜色要求选 择合适的染 色工艺,如 浸染、轧染、 喷染等
染色条件: 控制温度、 时间、pH 值等条件, 确保染色效 果和质量
理的过程。
03
染整工艺包括前处理、 染色、印花、后整理 等工序,每个工序都 有其特定的工艺要求
和技术要点。
02
染整工艺的目的是提 高纺织品的色牢度、 耐磨性、抗皱性等性 能,使其更加美观、
舒适、耐用。
04
染整工艺的发展趋 势是朝着环保、节 能、高效、智能化
的方向发展。
染整工艺的原理
01
染料吸附:染料分子与纤维 表面发生化学或物理吸附, 形成染色效果。
染整原理课件染整工艺原理(一)
![染整原理课件染整工艺原理(一)](https://img.taocdn.com/s3/m/279e300e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2.png)
还原染料具有很好的亲和力和强度,能源自够形成饱和且持久的染色效果。
3
应用范围
还原染料主要应用于天然纤维染色,如 棉纱、真丝等。
直接染料
1 染色机制
直接染料能够直接与纤维 结合形成强化学键,实现 纤维的染色。
2 颜色效果
直接染料能够呈现出丰富 多彩的颜色,色度高且饱 和度较好。
3 适用性
直接染料适用于大多数纤 维,如棉纱、麻纤维、羊 毛等。
媒染
染料类型 酸性染料 碱性染料
特点和应用
适用于动物纤维和某些合成纤维的染色。
适用于纤维的前处理和某些具有碱性染色特性的 纤维。
分级染色
颜色层次
通过将织物的不同部分染成不同 深浅的颜色,创造出层次感的效 果。
染色方法
调色原理
介绍分级染色的染色方法和步骤, 包括渐变、花纹等。
了解如何通过调配不同颜色的染 料来实现分级染色的效果。
染整原理课件染整工艺原 理(一)
本课程将介绍染整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通过分散染料、还原染料、直接染 料等不同类型的染料来实现织物的染色。
概述
纺织工艺
了解纺织工艺在织物生产中的重 要性和作用。
化学原理
学习染整过程中的重要化学原理 和反应机制。
染色方法
介绍不同类型的染色方法和其适 用性。
机械设备
了解染整工艺中使用的机械设备 和其功能。
染色剂
种类
介绍染色中常用的染色剂,如 酸性染料、还原染料、活性染 料等。
特点
解释不同染色剂的化学性质和 染色效果,如亲和性、耐久性 等。
选择
根据织物类型和使用需求,选 择合适的染色剂进行染色。
染整过程
1
预处理
染整工艺与原理一
![染整工艺与原理一](https://img.taocdn.com/s3/m/27a70fa86bd97f192379e967.png)
●1-1.织物的前处理目的是什么?棉织物前处理有哪些工序?答:前处理可以除去织物上面的杂质,从而改善白度、光泽、手感及吸水性,有利于后续加工。
棉织物的前处理:烧毛→退浆→精炼→漂白→丝光●1-2.烧毛机有哪些类型?答:气体烧毛机、圆筒烧毛机、铜板烧毛机●1-3.请说出常用浆料有哪几种,它们的主要性质,可以用什么方法退浆?答:(1)淀粉:难溶于水,对碱稳定,对酸不稳定会水解,可以被淀粉酶催化水解,可以被氧化剂氧化降解,遇碘变蓝紫色;碱退浆,酸退浆,氧化剂退浆,酶退浆。
(2)PVA:水溶性较好,酸、碱不会使它降解但会膨化,能被氧化剂降解,高温下羟基间脱水交联水溶性下降,难以生物降解;碱退浆,氧化剂退浆(3)变性淀粉:改善水溶性,降低粘度,提高使用浓度,提高热粘度稳定性,提高对合纤的粘着性;酸退浆,碱退浆,酶退浆,氧化剂退浆。
(4)CMC:水溶性好,pH=2.5时沉淀,不耐硬水,重金属离子沉淀;碱退浆,热水退浆。
(5)PA:有一定水溶性,在酸碱条件下水溶性进一步提高;碱退浆,氧化剂退浆。
●1-4.BF7658淀粉酶的性质。
答:(1)工作温度为50-80℃,过高过低都会降低效率甚至失活;(2)pH=6左右活性最该,pH﹤5或pH﹥7活性急剧下降;(3)pH=6-9稳定性好,pH﹤6或pH﹥9稳定性急剧下降;(4)含Cl碱金属盐对其有活化作用;(5)重金属离子、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其有阻化作用。
●1-5.棉织物精炼中,天然杂志是如何被除去的?答:(1)果胶类物质:主要以果胶酸、果胶酸甲酯及果胶酸与纤维素上的-COOH以脂键结合;热碱溶液一方面可以使果胶类物质转化为果胶酸钠盐→水溶性↑,另一方面可以降解果胶类物质→聚合度↓→水溶性↑;(2)含氮物质:大部分以蛋白质形式存在,也有以有机物及无机氮化合物形式存在;20%含氮物质可溶于水,蛋白质在热碱溶液中发生肽键水解→聚合度↓→水溶性↑;(3)灰分:主要以碳酸、硅酸、盐酸的钙、镁、钾、钠盐及其金属氧化物形式存在;大部分可以在退浆、精炼、水洗中除去;(4)油蜡物质:主要以高级一元醇、脂肪酸及其酯、液体或固体碳氢化合物形式存在;脂肪酸及其酯可以在热碱溶液中被皂化→水溶性↑,其它油蜡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被乳化、增溶→水溶性↑;(5)棉籽壳:主要成分为木质素,还有纤维素、单宁、蛋白质、油蜡;热碱溶液可以使木质素转化为钠盐→水溶性↑,也可以降解木质素→聚合度↓→水溶性↑。
染整工艺原理第2章 染色基本理论
![染整工艺原理第2章 染色基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2f41e33faaea998fcc220ebf.png)
C3 C2 C1
T(min)
染整工艺与原理
染色基本理论
二、染料在溶液中状态
染料的溶解和电离
染料溶液 加热
染料的聚集
影响染料溶解和聚集的因素
加入盐
D–SO3Na → D–SO3– + Na + D–OSO3Na →D–OSO3 – + Na D–SSO3Na → D–SSO3– + Na D–COONa→D–COO– +Na+
染液温度越高染料越不易聚集 。
pH值影响染料聚集, pH 值降到一定范围后,某些染料的聚集程度 急速增高,甚至引起沉淀。 亲水性基团在染料分子中间的比在两端的不易聚集。
染整工艺与原理
染色基本理论
三、 染色平衡
T1
纤维上染料浓度
T2 T3
T3﹥ T2 ﹥ T1
时间
染整工艺与原理
染色基本理论
四、界面移染和全过程移染
染液
染液
纤维 内部
纤维界面
染整工艺与原理
染色基本理论
第二章 Dyeing Principles 染色基本理论
染整工艺与原理
染色基本理论
一、 染料的上染过程
上染过程的几个阶段
(完整版)染整工艺原理上册(无色部分)主要知识点
![(完整版)染整工艺原理上册(无色部分)主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b3ccd52ec3a87c24128c40c.png)
1活度:在60C 、 P H=6和6 0 min 的条件下,1克淀粉酶水解淀粉的克数x,称为x 单位活 力。
20WF 对纤维重3浴比=溶液重量/织物重量 以体积量度代替重量量度,稀溶液比重d ~ 1.,故1kg ~ 1L,。
故转化为溶液体积(L ) /织物重量(kg ),即每公斤织物需加工液升数。
4轧压率:轧液率又称轧率或带液率 =(织物所带液重量/织物本身重量)X 100%,也可以表示为:轧压率=(湿布重量-干布重量)/干布重量X 100%5丝光:使用浓碱溶液处理棉机织物,其表面呈现出丝般光泽,其尺寸稳定性得到提高,即棉 机织物被定形。
6 Ba 值:Ba 值=丝光棉纤维吸附氢氧化钡的量 /未丝光棉纤维吸附氢氧化钡的量X 100%棉布 吸附Ba (OH )2的能力,表示棉纤维对化学品吸附能力是检验丝光效果的常用方法7CDT 临界溶解时间,是指在规定温度下,涤纶圈形试样开始接触苯酚直到溶胀解体所需时间 (秒)。
8加工伸率:织物在加工过程中受到拉伸,会发生一定的伸长,伸长率一般为 伸率 9缩水率:织物的经向或纬向按规定的洗涤方法处理前后的长度差与处理前长度的百分比。
10游离甲醛:当初缩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体系中的甲醛量是恒定的,称为游离甲醛。
11氯损:在湿热(熨烫)条件下反应生成盐酸和活性氧使纤维受到损伤。
12释放甲醛:对于整理织物而言,一方面是整理剂中的游离甲醛,另一方面是交联或高聚物水 解后释放出的甲醛,统称为释放甲醛。
13粘着功 Wsl :指分离单位液固接触面积所需要的功。
15临界表面张力CST:以外推法求得,当cos B=1时,即完全润湿固体的液体的表面张力 16极限需氧指数LOI:指样品在氮、氧混合气环境中保持烛状燃烧所需的氧气的最小体积分数。
17 T/C 织物的支架效应:炭化物作为支架使涤纶熔滴不易离开火焰,燃烧加剧。
18定向摩擦效应(D.F.E.)=谑-□顺(逆向摩擦系数与顺向摩擦系数之差)。
染整实验考试重点(上) 染整工艺原理
![染整实验考试重点(上) 染整工艺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f1ca3f8700abb68a982fb26.png)
1.棉的阻燃机理:隔绝氧气;分解不可燃气体;吸热反应;改变纤维素纤维分解途径,减少可燃性气体。
除了垂直燃烧法,还有那些织物阻燃性能测试方法?(1)氧指数法,它是指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在氧气、氮气混合气体中,材料刚好能保持燃烧状态所需最低氧浓度,用LOI表示,LOI=V o2/(V o2+Vn2)*100%(2)45度倾斜燃烧法:采用微型燃烧器,燃烧时火焰高度调节到4.5cm,燃烧起边缘至电极距离0.3cm,燃烧时间为1min,操作步骤与垂直燃烧法相同,根据余燃、阴燃性能优劣。
(3)水平燃烧法:对水平放置的试样点火,测定火焰在试样上的蔓延距离及时间,用燃烧速度来表征织物阻燃性。
2.垂直燃烧法和氧指数法这两种测试方法与织物的实际应用有什么关系?分别适用于什么用途材料的阻燃性能测测试?垂直燃烧法测试较适用于开放空间使用的材料阻燃性能测试。
氧指数法测试较适用于在封闭空间中使用的材料阻燃性能测试。
3.拒水整理剂:降低临界表面张力,形成拒水性薄层,使水与织物接触角增大,较少水对纤维的粘附能力。
涂层加工:表面均匀地敷一层或多层高分子成膜材料,抗风防水。
4.常用的拒水剂有哪几类?比较分析它们拒水的优缺点。
石蜡-铝皂(棉麻织物)拒水效果良好,不耐水洗或干洗,也不耐摩擦。
吡啶季铵盐(棉织物)拒水性较为耐久,织物上会残留吡啶、甲醛等物质。
羟甲基三聚氰胺衍生物(纤维素纤维织物)良好且较耐洗。
硬脂酸铬络合物(深色织物)良好且耐洗。
常用的涂层剂:聚丙烯酸酯(PA)类、聚氨酯(PU)类、聚氯乙烯(PVC)5.棉织物丝光是指棉织物在施加一定张力状态下,用浓NaOH溶液处理的加工过程。
棉织物在丝光过程中,纤维在浓碱作用下会发生不可逆溶胀,纤维分子链段发生重排,晶型转变,结晶度下降。
处理后织物显示出更好的性能,如尺寸稳定性提高,吸附染化料能力增大布面光泽读提高,强力增加的。
增白液处方:增白剂VBL0.4% 硫酸钠20%浴比40:1,温度45度,时间20Min.6.根据已学习理论知识和试验结果,论述丝光在染整加工中的作用。
染整工艺原理知识总结
![染整工艺原理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901765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3.png)
染整工艺原理知识总结一、染色基础知识染色概念染色是指用染料按一定的方法使纤维、纺织品获得颜色的加工过程。
染色牢度定义是指染色物在染色后的使用或加工过程中,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能够保持原来色泽的能力。
上染百分率上染百分率=(上染到纤维上的染料量/投入到染浴中的染料总量)×100%。
平衡上染百分率染色达到平衡时的上染百分率。
半染时间达到平衡上染百分率一半所用的时间(t1/2)。
染色方法及特点浸染法:将织物浸在染液中,在一定条件下,维持一定的时间,使染料和纤维结合上染。
特点:适用于散纤维、纱线、针织物、真丝织物、丝绒织物、毛织物、稀薄织物、网状织物等不能经受张力或压轧的染色物的染色。
一般是间歇式生产,生产效率较低。
轧染:将被染织物短暂浸在染液后,用轧辊把染液挤轧入织物,并轧去多余的染料溶液,再经烘干(焙烘),使染料与纤维结合固着。
特点:轧染一般是连续染色加工,生产效率高,适合大批量织物的染色,但被染物所受张力较大,通常用于机织物的染色,丝束和纱线有时也用轧染染色。
泳移织物在浸轧染液后烘干过程中,染料随水分的移动而移动的现象。
降低轧余率和加入防泳移剂可以防止泳移。
经过轧压以后,织物在烘干时,织物表面的水分蒸发,留在织物组织的毛细管空隙中的染液和留在织物间隙中、在重力作用下容易流动的染液,通过毛细管效应,向织物的受热表面移动,产生“泳移”现象,造成色斑。
二、染色热力学标准染色亲和力染色标准亲和力:染液中染料标准化学位和纤维上染料标准化学位的差值。
(单位KJ/mol)标准亲和力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与染色平衡时染料在纤维上德尔活度和染液中的活度有关,和体系的组成、浓度无关。
亲和力是染料从它在溶液中的标准状态转移到它在纤维上的标准状态的趋势和量度,染料上染纤维的必要条件是Uf<us;亲和力越大,表示染料从染液向纤维转移的趋势越大,即推动力越大。
(式子的表示返回课件查看)< p="">亲和力是直接性的定量表示。
(完整版)染整工艺原理考试复习重点
![(完整版)染整工艺原理考试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57fe935158f5f61fb73666af.png)
1.名词解释1.标准染色亲和力:指在标准状态下染料在染浴中的化学位与在纤维上的化学位之差。
2.染色热:无限小量的染料,从标准状态的染液中转移到标准状态的纤维上,每摩尔染料转移所引起的热量变化。
3.染色熵:指在标准状态下,染料由染液转移到纤维上所引起体系混乱度的变化4.纤维表面的扩散边界层:在动力学边界层中,,靠近表面的染液流速几乎为零,染料主要靠自身的扩散来到达纤维表面的区域。
5.zeta电位:即动电层电位,指动电层与溶液内部的电位差。
6.无限染浴:指浴比很大,足以维持染液中染料浓度基本不变的染浴。
7.非稳态扩散:指溶质在扩散介质中,各点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过程。
8.移染;指吸附在纤维上的染料从纤维上解吸下来,再重新上染纤维的性能。
9.孔道扩散模型:亲水性纤维在水溶液中能吸湿膨化,所有空隙贯通形成曲曲折折的孔道,染料就沿这条孔道进入扩散。
10.自由体积模型:疏水性纤维在水溶液中几乎不吸湿膨化,空隙很小,分散于无定形区中,温度升高,当T>Tg时,大分子链段运动,原来分散的小空隙合并成大体积,即自由体积,染料沿这些不断变化的体积跳跃式地扩散前进。
2.染料的吸附等温线有哪些主要类型?各类型吸附等温线有何特点?符合哪类纤维和染料的染色?1)L型特点:纤维上有特定的染座一个染座吸附一个染料分子,化学吸附或定位吸附,单分子层吸附有染色饱和值适用范围:染料纤维以静电力为主的场合,即:染料-纤维(离子键)如强酸性染料----羊毛蚕丝锦纶;腈纶,阳离子染料改性涤纶—阳离子染料染色2)F型特点:无特定染座物理吸附存在单分子多分子层吸附不存在染色饱和值可一直吸附下去适用范围:染料以范德华力,氢键等为主被纤维吸附如:直接染料-纤维素纤维;还原染料-纤维素纤维;活性染料上染纤维素纤维在未发生共价键结合前3)分配型特点:物质在两个不相混合相向的分配,有染色饱和值适用范围:分散染料染疏水性纤维的染色体系如;分散染料-PET,醋酯,PA,PAN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H=6和60 min的条件下,1克淀粉酶水解淀粉的克数x,称为x单位活力。
2OWF:对纤维重3浴比= 溶液重量/织物重量以体积量度代替重量量度,稀溶液比重d≈1.,故1kg≈1L,。
故转化为溶液体积(L)/织物重量(kg),即每公斤织物需加工液升数。
4轧压率:轧液率又称轧率或带液率=(织物所带液重量/织物本身重量)×100%,也可以表示为:轧压率=(湿布重量-干布重量)/干布重量×100%5丝光:使用浓碱溶液处理棉机织物,其表面呈现出丝般光泽,其尺寸稳定性得到提高,即棉机织物被定形。
6Ba 值: Ba值=丝光棉纤维吸附氢氧化钡的量/未丝光棉纤维吸附氢氧化钡的量×100%,棉布吸附Ba(OH)2的能力,表示棉纤维对化学品吸附能力是检验丝光效果的常用方法7CDT:临界溶解时间,是指在规定温度下,涤纶圈形试样开始接触苯酚直到溶胀解体所需时间(秒)。
8加工伸率:织物在加工过程中受到拉伸,会发生一定的伸长,伸长率一般为1~5%,称为加工伸率9缩水率:织物的经向或纬向按规定的洗涤方法处理前后的长度差与处理前长度的百分比。
10游离甲醛:当初缩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体系中的甲醛量是恒定的,称为游离甲醛。
11氯损:在湿热(熨烫)条件下反应生成盐酸和活性氧使纤维受到损伤。
12释放甲醛:对于整理织物而言,一方面是整理剂中的游离甲醛,另一方面是交联或高聚物水解后释放出的甲醛,统称为释放甲醛。
13粘着功 Wsl :指分离单位液固接触面积所需要的功。
15临界表面张力CST:以外推法求得,当cosθ=1时,即完全润湿固体的液体的表面张力16极限需氧指数LOI:指样品在氮、氧混合气环境中保持烛状燃烧所需的氧气的最小体积分数。
17 T/C织物的支架效应:炭化物作为支架使涤纶熔滴不易离开火焰,燃烧加剧。
18定向摩擦效应(D.F.E.)=μ逆-μ顺(逆向摩擦系数与顺向摩擦系数之差)。
;③改善风格,烧毛会使织物变得挺括、有身骨。
⒉烧毛原理分析:利用绒毛与织物本体的温度差异。
要点:要高温(利于烧毛)和快速(保护织物),以保证仅烧掉绒毛而对织物本体无影响。
平滑性以及抗静电性,提高其强力和抱合力,改善其可织性,在织造前要进行上浆加工,简称浆纱.⒉退浆目的:上浆后浆料透入纤维之间,部分附于经纱表面,在提高纱线性能的同时,浆料污染染整加工液,阻碍纤维与染化料的之间化学作用,使染整加工难以进行。
⒊织物退浆常采用四种方法碱退浆酸退浆氧化退浆酶退浆含有PVA浆料的坯布,可采用碱退浆和氧化退浆第三章:精炼⒈精练又称煮练,其目的是去除纤维杂质,改进织物加工性能,尤其是润湿性能。
⒉天然杂质:对于纯棉织物,主要是纤维共生物或伴生物,包括油蜡、果胶、蛋白质、灰分、色素和棉籽壳。
人工杂质:在纺丝织造加工中添加的油剂、抗静电剂以及油污、铁锈和残余浆料等杂质。
这些杂质严重影响织物润湿性而阻碍织物染色整理等加工的进行,必须在氢氧化钠为主、表面活性剂为辅的精练体系中去除之。
⒊精炼的原理油蜡附着在纤维表面的非水性碳氢化合物,主要包括:长链脂肪酸:C21H43COOH和C15H31COOH等;高级脂肪醇:棉醇和蜡醇等;高级酯:软脂酸酯、硬脂酸酯、油酸酯等;其它碳氢化合物(1)脂肪酸及酯类可在碱作用下发生皂化反应,其它经乳化作用去除。
皂化物本身就是表活剂,有利于乳化作用。
(2)精练后油蜡的分布状态发生变化,吸水性提高。
由连续膜状→非连续片状果胶聚半乳糖醛酸的钙盐、镁盐或甲酯,其亲水性差,水溶性低下。
烧碱会使酯键水解断裂,并使不溶性的钙盐、镁盐转化为溶解度高的钠盐而除去。
蛋白质在烧碱作用,蛋白质的肽键断裂水解成为氨基酸,并进一步转化为钠盐,反应式如下:灰分主要是金属盐如MnO2、K2O、 CaO和Na2O等。
它们易于在水特别是热水中溶解。
棉籽壳主要成分是木质素,为芳香族高分子化合物,在精练中生成碱木质素,水溶性提高。
加入Na2SO3更有利于其溶解去除。
变化过程:熔胀→松软→部分溶解→分解为碎片→洗除色素难以去除,留给漂白。
⒋精练设备按照工艺与设备方法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
按照织物形态分为平幅和绳状⒌精炼工艺:罐练工艺(NaOH 10到15g/l 温度130)连续汽蒸工艺(NaOH 25到40g/l 温度95 到⒍精炼助剂:表面活性剂具有润湿、渗透、乳化、分散、增溶和去污等作用。
(1)补充碱浓度:Na2SiO3 + H2O→NaOH + H2SiO3,(2)硅酸胶体吸附金属离23子及其它分解物,具有除锈班等作用。
Na2SO3或NaHSO3作为还原剂,对纤维具有保护作用。
因为在精练中有氧存在,碱浓度愈高,纤维愈易于氧化而受到损伤。
故应添加还原性物质以防止纤维被氧化。
反应方程式:NaHSO2+O2→2NaHSO4或Na2SO3+O2→2Na2SO4。
另外,它们还可以与棉籽壳形成木素磺酸盐,有利于棉籽壳的去除。
Na3PO4软水剂硬水中的Ca2+和Mg2+可与蜡质和果胶发生作用生成难溶物,不利于其去除。
故加入Na3PO4,通过如下反应将其中的金属离子除掉。
Na3PO4+ 3Mg2+→Mg3(PO4)2↓+3Na+。
其中生成的磷酸钙或镁盐为无粘性沉淀物,不会被吸附于纤维表面。
⒈次氯酸钠漂白:次氯酸钠(NaOCl)属于弱酸强碱盐,具有较强的氧化力,在水中发生水解.①PH:当pH<5时,开始有Cl2放出,随pH下降,Cl2的生成量增加。
当pH=3.5-7.5时,HOCl为主要组分。
当pH>10时,NaOCl为主要组分。
NaOCl在不同的pH条件下都可发生漂白作用,当pH<5时,漂白速度非常快,纤维损伤不大,但Cl2大量逸出,污染严重。
当pH = 5-9时,漂白速度较快,但纤维损伤严重。
当pH = 9-11时,漂白速度慢,纤维损伤较少。
综合考虑,pH 保持在10左右适宜,就是图中灰色部分②温度和时间:温度升高,漂白速度增加,当漂白工艺条件恒定时,纤维损伤程度随温度升高而更为严重。
通常选择:温度25-35℃,时间30-60min③NaOCl浓度一般要求2-7g/l(有效氯浓度)。
浓度升高,白度增加,当达到一定浓度时织物白度恒定,而损伤加剧。
后处理(酸洗和脱氯)酸洗:使用稀硫酸中和碱性物质,去除金属离子。
并使NaOCl进一步分解,提高白度。
脱氯:使用Na 2S 2O 3或NaHSO 3,去除氯离子,减少泛黄和氯损。
破坏其中的共轭结构,达到消色目的。
⒉过氧化氢(H2O2)漂白:国内主要用于T/C 织物和棉针织物,采用常压平幅汽蒸设备,对精练高。
溶液性质与漂白机理 性质:H 2O 2不稳定性,光催化分解,金属离子Cu 2+,Fe 3+等也会催化分解反应,以Cu 2+最为严重。
反应式:H2O2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碱是其分解催化剂,因H-O-O-H 是其弱酸形式,可按下式进行电离:H 2O 2O 2--HO 2-OH -++H +H +HO 2-+HO 2-[O] 漂白机理 :至今未明, 存在多种观点。
但是可认为其分解物能够与色素的双键发生反应,达到消色目的。
稳定剂的作用:1抑制由于碱性过强和金属离子催化而产生的H 2O 2的过度分解2耐热、耐碱、耐氧化3价廉易得,方便使用漂白工艺分析1.pH 值 pH = 10.3时白度最高,一般选择pH = 10-11。
但在此范围内,H 2O 2分解率较高, 应加入稳定剂 2.温度 90 3.浓度和时间:通常选择:3-6g/l ,40-60min Na2SiO3 (水玻璃)②镁盐 ③磷酸盐和有机磷酸盐 ④羧酸及其盐类⒊亚氯酸钠漂白 溶液性质 温和的氧化剂,氧化作用具有选择性,仅氧化端基,不氧化中间基+++H 2O NaOH NaClO 2++HClO 2(1)HClO H +ClO 2-+ClO ClO 2-H +Cl -OH -+ClO 2-Cl [O](2)(3)(4)漂白工艺分析 最适合pH = 3.5-5,过低会使纤维脆损,产生大量ClO2,污染环境,腐蚀设备。
过高则白度不高,漂白时间长。
活化剂 降低pH ,放出HClO 2 使反应(1)向右进行,。
一般采用释酸剂,缓慢释放H + ,降低NaClO 2分解速度。
影响活化剂的因素温度:一般为80-95摄氏度 NaClO2浓度:15-25g/l, 时间:与活化剂种类有关,如对于T/C 织物连续汽蒸漂白,硫酸铵:60-90min ,过硫酸铵:15-40min 。
Ⅰ丝光工艺条件:177g/l 以后已有丝光效应,但最佳浓度是200g/l-280g/l ,主要原因:①纤维本身吸附②纤维上酸性基团消耗③空气中CO2反应。
NaOH + CO 2 → Na 2CO 3 + H 2O2. 张力对光泽的影响: 张力↑,光泽↑。
对吸附性的影响:张力↑,Ba 值下降,纤维变化各向异性, 半径方向溶胀,轴向收缩。
张力↑,收缩率↓ 张力限制溶 胀,对吸附性不利。
对机械性能的影响:强力↑,延伸度↓。
对尺寸稳定性的影响:张力有利于打破纤维内旧的排列状态,并建立新状态,促进定型作用3. 温度: 丝光是一个放热反应,降低温度有利于丝光。
但是温度太低会导致200g/l NaOH 溶液粘度大,不易向纤维内部渗透。
一般在室温进行4.时间: 添加渗透剂可以短缩丝光时间,渗透剂应满足下列条件:①耐强盐碱、浓碱②溶解Ⅱ经过丝光后,棉织物发生如下变化:⒈尺寸稳定性提高,缩水率降低。
⒉机械力学性能变化因为在形态上,⒈纤维发生不可逆溶胀,直径变大、长度减少。
⒉丝光前棉纤维横截面形态结构:横向结构:耳状;纵向结构:干瘪扭曲带状, 表面粗糙,光漫反射量较高。
⒉丝光后棉纤维横截面形态结构:横向结构:类椭圆状;纵向结构:扭曲减少。
表面光滑,光漫反射量减少,光泽提高。
在微结构上⒈结晶度:丝光为去晶化作用,使 结晶度降低。
⒉晶格参数:发生变化。
⒊取向度:丝光使纤维排列更规整, 取向度提高。
⒋可及区:结晶度降低可以增大纤维结构内可及Ⅲ丝光的原理:1.水合理论 Na+离子半径约为0.095nm ,水合能力强,与纤维素反应后带入大量水分进入纤维内部,引起不可逆的溶胀。
Cell-OHCell-ONa +NaOH H 2O 2.Donan (唐南)膜平衡理论⎪⎭⎫ ⎝⎛'++'-=22421x C x RT P C1:Cell-O-的浓度、x ’: Na+的浓度 C1减小,x ’ 增大时,P 会降低,不利于溶胀。
由此可以解释过度提高碱浓度将导致纤维溶胀的下降。
热定型的目的:消除织物内积存的应力应变,使织物表面平整(无皱),尺寸稳定(热稳定性机理:应力应变方面O →A 纤维拉伸 A →B 应力松弛(维持一段时间) B →D 弹性回复(去 OE 永久形变 整个形变B →E ,E 以后,内应力= 0,不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