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_张维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10月第23卷第5期地质技术经济管理
Geological Technoeconomic Manage ment
Oct.,2001
Vol.23No.5
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
张维宸1,刘建芬2X
(11河北省遥感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21;21河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河北石家庄050021)
[摘要]/十五0期间对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十分关键的,在国土资源合理的、最
大限度的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如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一对很棘手的矛盾,这对矛盾解决
得好,就能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解决得不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很可能
达不到预期目标。
[关键词]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403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3920(2001)05-0013-04
一资源与环境的定义
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的一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资源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从长远的观点看,所有的资源不仅是有限的,而且是有价值的,它的数量、质量、价值都在不断变化。资源的种类繁多,它们多是共生、伴生、相互依存的。它们的数量、质量、贮存方式、位置决定着它们的价值和可利用程度的变化。资源和利用是分不开的,一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然导致另一种资源数量、质量和价值的变化。
环境是指人类周围的一切物质、能量的信息要素的总称。从广义上讲,环境既包括全部资源(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人文资源)要素,也包括人类本身。随着人类认识世界能力的提高,人类的环境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环境是没有区域界限的,良好的环境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某区域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其他区域环境的变化。比如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等。环境在时间上是连续的。当代环境的质量变化必然影响到下一代环境的质量变化,优良的环境质量是当代人留给后代人最宝贵的/遗产0,恶劣的环境是当代人留给后代人的沉重负担。环境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这个渐进过程可能是几年、几十年、甚至要经过
X[收稿日期]2001-08-22;[修订日期]2001-09-20
几代人。这就要求人类在从事经济活动时必须具有长远的战略生态眼光,不要只图眼前利益,而损害了长远利益。
二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国土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繁衍的场所。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在可持续发展中称为/基础支持系统0,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持续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以人均占有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来确定的。我国土地资源匮乏,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人均占有量。由于生态系统破坏,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179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土壤总量达50亿吨,水土流失直接造成土地荒漠化,据估算,我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60~250亿元;我国洪涝灾害年年发生。因此有必要实施/退耕还林、还牧、还草0,实施优化环境战略。
当前我国人均耕地115亩,不及世界人均水平3175亩的40%,人口与耕地矛盾十分明显,土地承载力处于临界状态。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土地对人口的合理承载量为8亿,最大理论承载为15亿。202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5亿,2030年最高峰人口将达到16亿。到那时国土问题的严重性可想而知。
国土资源从狭义上讲,主要指的是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由于国土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等,流动性极差,因此,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是资源指向性最明显的产业。而我国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布局,总体上与资源的空间分布存在着严重的错位。矿产资源西丰东贫,而开发利用却是东重西轻。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控制,我国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各地追求的是/大而全0、/小而全0,从而造成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浪费了建设资金,失去了获取经济效益的机会。由于忽视了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是一个统一系统。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行业间的各种经济活动相互争夺某些资源,部门分割现象比较严重,加重了环境破坏的程度,也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提倡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并不是否定开源,相反还要积极提倡开源。资源节约型主要在于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也不是临时的、短期的应急行为,而是长期的战略性措施,是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良策,这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节约资源的重要性,而且要从体制、法制、政策、措施、管理上给予保证与贯彻。中华民族将主要依靠现在的田地永远生存与发展,然而今天的成就很可能意味着明天的威胁。因为,一旦重要的资源耗尽,生态系统破坏,就不能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当然也就不能保证国家的安全。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从社会经济现状来看,由于我国还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所以不可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实行/环境优先0的原则。我国现行的环境经济政策是在基于经济实力所允许的范围内制定和实施的,而这也就决定了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那种不顾我国社会经济状况的现
实而一味强调环境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或经济效率,也并非明智之举。加上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由于经济状态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所以往往会使环境经济政策难以具有相应的效力。
有必要加强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探索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问题,加强协调发展机制的研究。
三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可行性
江泽民在2000年3月13日中央召开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对国土资源保护和管理必须严而又严。总的原则是,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新路子。0所谓粗放型的资源利用方式,是指那种单纯追求数量而不顾效益和质量,盲目投资、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破坏环境,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资源耗竭型的利用方式。所谓集约型的资源利用方式是指那种注意效益、节约资源、提高质量、保护环境、低消耗,资源节约型的利用方式。
从环境与资源的角度来看,发达国家的高消费,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的。近年来,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新的消费模式)/绿色消费0正在兴起。
针对我国工业技术落后,资源、能源利用率低,工业污染严重,工业环保设施薄弱的状况,在工业领域中应着重推行以下几方面的产业生态化措施:第一,在工业企业内部推行清洁生产,促使企业合理利用资源,减缓资源耗竭,减少污染废弃物质的排放,实现废物资源化,促进工业生产与环境相协调。第二,加快工业部门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实现工业布局合理化,加速发展能耗少、效益高的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扶持环保产业。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使综合国力有了明显的增强,在环境保护投资比例没有太大提高的前提下,环境保护投资的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近些年每年已达100多亿元,这对于缓解当前我国环境质量继续恶化的趋势起了重要作用。
坚持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治理相结合,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最基础的环境。我国是人口众多、经济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难题。国土资源要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既要讲究经济效益,又要讲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不能竭泽而渔,要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
在传统的资源经济学中,往往忽视资源使用所付出的环境代价以及后代人或者受害者的利益,致使资源的价格较低,不能充分反映资源的价值,其实质与对资源开发利用进行补贴是等同的。有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补贴是自然资源退化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形成经济和环境问题。
由于受利益的驱动和企业短期行为的影响,在保护国土资源环境中缺乏有效的约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