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教学改革探讨

合集下载

工程力学的教学改革与探讨

工程力学的教学改革与探讨

工程力学的教学改革与探讨工程力学是工程技术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是研究刚体和弹性体受外力作用而产生的运动和变形规律的科学。

工程力学的教学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进行工程力学教学,不断探索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围绕工程力学的教学改革与探讨展开讨论。

一、现状分析工程力学是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工程力学的学习。

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操作的环节,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不足。

工程力学的课程内容繁杂,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工程力学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

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针对工程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工程力学教学的需求,需要通过教学改革来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工程力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需要通过教学改革来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工程力学的课程内容较为繁杂,需要通过教学改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三、教学改革的探讨1. 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趋势。

工程力学教学可以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虚拟仿真实验、在线教学平台等,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工程力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虚拟仿真实验可以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线教学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外也能够进行学习。

2. 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程力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加强学习效果。

教学改革还需要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工科院校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工科院校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主 要方 向和 措施 , 最后 对 全文 进行 总结分 析 。
关键 词 : 工 科 院校 ; 工 程力 学 ;课 程教 学 ;改革
1 、 工科 院校 工 程力 学课 程教 学的重 要性
往 导 致 学生 在 解题 时 沿用 以往 的简 单 理 论 , 令其 产 生 漫不 经 心 的态 度 , 导致
解题错误 。 新的体系还没有完全成型, 但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 教师在课堂
给他 们 讲 解 新 的复 杂 理论 , 已经 相 对于 传 统 教学 体 系有 工程 力 学是 工科 院校 的核 心技 术基 础课 程 之 一 , 与工 程 实际 有 着不 可 分 上 对 学 生提 出要求 , 还 需要 进 一步 完善 体 系丰 富 内容 。课 程体 系 对教 学效 果 的影 割 的联 系 , 对 学 生 的后 继 课 程学 习打 下坚 实 的 基 础 , 同时 也 培 养 了学 生 的 综 了很 大 的改 观 , 合素质 , 从 理论 性 、 实践 性 、 逻 辑性 等 多个 方 面培 养学 生 的综 合 能力 。 但是 , 学 生普 遍反 映 工程 力 学是 一 门难 掌握 的 学科 , 因此 工科 院校 老 师在 工 程力 学 教 学改 革 中 做 了探 索 , 对 T 程教 学 体 系 进行 深 入 改 革 , 以培 养 具 有创 新 能 力 的 人才 为 目标 , 全 面加强 师 资力 量 的建 设 , 贯 彻党 的实践 精 神 , 提高 大 学 生综 合
念的理解 , 对两 门学科的深入研究要求不高。 所 以, 传统的工程力学教学一般 4 、 总结 主要 侧重 点 , 在 于 力学 对 工程 实践 的 应用 , 特 别 是 对机 械 工程 实 践 的应 用 , 书 综 上所 述 , 工科 院 校 工程 力 学 教 学改 革 至关 重 要 , 是适 应 现 代科 技 发 展 上 的例题 也 主要 来 自于 机械 工 程实 例 , 比如齿 轮 、 滑轮 、 起 重机 等 机械 设 备 中 也 是 高 等教 育 培养 人 才 的重 要 环 节 , 有 利 于 为社 会 培 养 的力 学 习题 。 但是 , 这样 的教 训 内容 过 于片 面 , 对 非机 械 专业 的学 生 不仅 学 习 和竞 争 的途 径 之 一 , 难度大, 而 且对 E l 后 的应 用帮 助小 , 所 以在教 学 内容上 要 灵活 多 变 , 根 据 不 同 更多能适应新时期需要且具有创造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 。 工程力学课程改革 专 业 进行 选 择性 侧重 。 需要 教 师 和学 生 的共 同参 与 , 教 师 积极 贯 彻 改革 方 案 , 学 生也 要 积极 配 合 教 2 . 3从 课程 授 课方 式 改革 师 新 的教学 方 式 , 只 有这 样才 能使 课 程改 革顺 利 进行 。 传统 的工 程 力学 授课 方 式是 板 书 , 随着 科 学技 术 的发 展 和对 工程 力 学学 参 考文 献 : 时 的 调整 , 教 师 授课 方 式侧 重 于 多 媒体 技 术 教学 , 可 以为 学 生放 映 大 量 应用 [ 1 】 张 彦斌 , 张淑 芬 , 梁斌 , 徐红玉, 虞 跨 海 工科 基 础 力学课 程教 学改 革的研 究与 A j . H u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e c h n o l o g y , C h i n a : , 2 0 1 0 : 4 实 例 图片 和 例题 , 大大 提 高 了教学 效 率 , 也激 发 了 学生 学 习 和探 索 的兴 趣 , 具 实践 【 有 非 常重 要 的意 义 。 但是 , 对 多 媒体 的依 赖 性也 会带 来 弊 端 , 所 以在 改革 过程 f 2 ]赵玉成, 喻梅. 工程力学课程 内容体 系及教 学改革研 究 力学与 实践, 0 9 , 0 5 : 6 9 - 7 1 +6 0 中不 能完 全 侧 重对 多 媒 体技 术 的应 用 , 要 根 据 课 时安 排 , 合 理 分配 每 节 课 的 20 王 瑾, 赵亮. 工程 力 学课 程 教 学方 法改 革研 究与 实践 Ⅱ J . 中 国现 代 教 育装 备 , 教 学 内容 , 根 据 教 学 内容 确定 采 用 多媒 体 技 术 和板 书 的 比例 , 理论 推 导 部 分

高职高专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高职高专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高职高专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摘要:高职高专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难点,而工程力学课程在教学内容增加,学时减少的情况下,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才能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

本文结合机械类教学改革实践,介绍了在课程体系、内容、考核等方面的尝试,探索能够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力学机械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能力一、《工程力学》课程教学现状工程力学课程是介于基础与工程科学之间的技术性基础课,是高职高专类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它是后续相关课程的基础,其自身理论的方法也可以直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长期以来,力学教学内容保持着它的传统学科体系,教师主要采用粉笔、黑板和书本的“三维”教学方法,教师讲和学生听一直都有严格的“界限”,主体位置是教师,这样使得学生的能动性几乎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结果学生的应用能力差,综合应用时体现得非常明显,而这与高职高专教育重在培养应用型高技术人才的宗旨完全相悖。

力学课程的掌握遵循着实践、理论及再实践的法则,而高职高专的工程力学教学大纲过分强调了课程自身理论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注重公式的推导,反而与相关课程的紧密性较差,教学尤其缺乏对学生将实际工程问题转化为适当的力学模型的培养。

力学公式的记忆却是通过课外题海战术,空洞的理论、灌输式的教学以及沉重的课外负担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力学学习的困惑与乏味,而当前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对力学中很多的理论知识是无法理解与融会贯通。

同时高职高专工程力学课程学时的缩减,使得力学教学实施时与前继课程如:工程制图、高等数学难于安排妥当。

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多且繁,课堂气氛沉闷,力学知识本身的枯燥无味,增加了学生接受和消化知识的难度,更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就谈不上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前,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急需应用能力更强的职业技术类人才,面对这样的变革和需求,高职高专教育要彻底改变陈旧的教育模式,大刀阔斧地改革,形成自己的特色。

高职教育中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教育中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学生调查表 ( 毕业班 )
能力 点 熟 悉 平衡 计算 内力 分析 压杆 计算 弯 曲位 移计算 7 5 1 0 3 了解 情况 一般 2 0 1 O 2 2 8 陌生、 1 8 3 0 1 3 3 4 备 注 共 4 人 5
由表 可 知 :随着 时 问 的推 移 ,学 生 对 力 学 知 识 淡 忘 速 度 较 快, 但在施工现场技术人员普遍感 到力学 知识 比较 重要 。造成上 述现状产生 的因素主要的还是力 学课程本 身学科性较强 ,基本 都是对现场施 工的一种总结概括 , 又因其不可视性 , 只能凭借计 算才能展现结果 , 学生 比较难 以理解 。 如今 的各种教 学改革基本都 限于专业 核心课程 ,对 于象力 学这种学科性质 较强 ,需要强调 知识积 累的课程改革 在思想上 并没有很大进展 。大多是 在教 学手段的选择 上不断的更新 , 如用 实物模 型 、胛 演示 、L S P F A H动 画图及 3 D效 果图等 , 其作用在教 学实施过程 中还是 比较明显的 , 但对 于长 期效 果影 响有 限。 鉴于上述情形 , 力学教学 思路 的探讨应 成为重点 。长期 以 对 来, 力学教 学贯切 的思想 为把力学 题计算 出来 , 果结论 正确 , 如 就说明对这个知识 点已经掌握 ,这种思想 产生 的直接影 响是学 得快, 忘得也 快 。力学教学应该 要像语文 或者哲学 , 注重 其思想 体 系本身 的理解 , 而计算是一种 模式化 的过程 , 即只要把握住 了 概 念 , 般 计 算 都 是 按 步 骤 往 下 计 算 的 , 后 就 能 得 出结 论 , 一 最 所 以对概念 的理解 才是 关键。把握住 了各种基本 变形 、 受力特点 , 在 进行 具体 应用时手段可以多样。 对 于教 学实施过程最好是工学结合 , 鉴于力学的理论性与抽 象 陛, 工程实例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 但一般教师对工程实例的应用 上并没有深刻领悟 , 都是 以例证 的形式进行简单介绍 , 真正的教学 应 当要与课程 内容有合理的切入点 , 搭接紧密且具有启发 l 生。如同 施工图纸就是一种 比较好的教学用具 , 于施工图纸 , 对 以力学的角 度 出发更应该关注的是各种数字 的内涵 ,如墩身直径为 2 m, . 为 5 什么是 2 m, . 而不是 2 5 5 . m或 3 而不是重点关注其形体特点。 7 m, 工程力 学是 土木工程 的基 础 , 其教学改革 也在不断进行 , 与 教 学 改 革 同 时 进 行 的还 有 考 试 形 式 等 的 各 种 调 整 。 在 此 抛 砖 引 玉 , 望能得到教育界的关注。 希

对《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

对《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

对《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摘要】通过几年来的一线教学经历和教学实践的初步探索,针对中职学校的学生对《工程力学》不够重视、缺乏学习兴趣和听得懂却不会应用等问题,本人对工程力学课程教学重点的设置、内容安排、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方向进行了深刻思考,力求寻找到该课程教学改革与提高学生能力的新突破口。

以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工程力学;教学方法改革工程力学是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它既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能直接用于工程实际的技术学科,特别是对机械类专业来讲,是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桥梁,在工程设计中也具有很强的直接应用性。

而且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它是一门介于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技术基础课程,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与工程和生产实践联系密切,在工程意识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该课程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且具有力学概念抽象,内容繁杂,分析研究对象多,解决问题方法灵活多变等特点,加之新的教学内容扩展与教学学时的减少形成明显反差,给教学带来困难。

这就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力学知识与学生的其他专业课程以及工程技术实际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专业技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工程力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好地提高《工程力学》的教学质量。

一、工程力学教学现状目前,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课时大幅度减少,而用人单位对人才应用能力的要求却大幅提高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工程力学教学中暴露出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工程力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部分。

中职学生的基础差,底子薄,仅仅靠初中阶段的一点物理基本知识,可以说他们几乎是在没有任何铺垫的情况下学习工程力学的,所以学起来的困难时可想而知的。

而且他们空间想象能力不是很强,再加上很多学生对工程力学这门逻辑性和前后连贯性非常强的课程缺乏兴趣。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讨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讨

工程力学是机电, 机制, 水利等专业的专 业基础课, 在工 程 实践中有着广泛应用, 它既 是专业 课与 文化科 之间 的桥 梁, 又 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的基础.因此, 工程 力学如何适 应现代工 程 技术的新要求, 其教学 内容 体系如 何做 相应的 改革, 其 教学 方 法和手段如何做 相应 的变 化, 就 成 为迫 在眉 睫 需要 研究 的 问 题.
果. ( 4 ) 对传统的教学体系, 教学内容及结构进行重新 整合, 解 决好与物理课中有关 的基本 概念 和原理 的重 复问题 .还应 根 据学生的知识程度, 避免简单重复, 适当提高 教学起点, 培养 学 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减少 教学 时数.比 如材 料力学 中, 将根 据
叙述, 并且每一种基本 变形又都 是按 "内力
1

工程力学课程传统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 过于强调课程自身 的系统 性和完 整性, 与相关 课程 的
联系与配合较差, 并且, 联系工程实际不够, 使学生 缺乏必要 的 工程教育与训练, 这 显然 是 与高 职教 育 的人 才培 养 目标 相悖 的. ( 2) 工程力学教学内容 较多, 而教学 计划给 予力学 课程 的 教学时数却越来越少. ( 3) 教学起点低, 内 容重复 多, 如 在材料 力学中 , 基 本上 是 "拉伸与压缩 以 剪切 扭转 弯 曲" 为主线 的内容 体系罗 列 应力 变形 强
� 工程力学� 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讨
赵粉桃
177
� 大 家 谈�
�工
程 力 学
� 课
程 教 学 内 容 和 教 学 方 法 的 改 革 探 讨
� � �
(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 � � � � � 摘 � 要 � � � � � � � � � � � �� � ����, � � � 关键词� � ; � �; � ��; �� 文章编号: 1009 - 008 8( 2 013) 01 - 0177 - 01 中图分类号: G 71 文章标识码: B ����.

高职高专《工程力学》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高专《工程力学》教学改革探讨
考 试 周 0年 2 刊2 0 第4 1 期
高 职 高 专 《 程 力 学 》教 学 改 革 探 讨 工
吴 萍
( 徽 工业 职业 技 术 学 院 机 械 工 程 系 , 徽 铜 陵 安 安
摘 要 : 文 针 对 《 程 力 学 》 学 的 现 状 与 问题 , 绕 本 工 教 围 高职 高专教 育 重在 培 养 应 用型 高级 技 术 人 才 的 目标 .从 教 学 手段 、 实验 教 学、 程 意 识 与 创 新 精 神 、 程 考 核 四 个 方 面 阐 工 课 述 了教 学 改 革方 案 。探 索能 够 突 出对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 实践 能 力、 创新 能力 培 养 的 高职 高专 教 学模 式。
240 ) 4 0 0
堂 变 成 一 个 让 学 生 把 理 论 与 工 程 实 际 相 联 系 的模 拟 场 地 , 调 动 学 生 学 习 的积 极 性 和 主 动性 , 发 学 习热 情 。 校 每 年 开 展 激 我 科 技 文 化 节 . 逐 步地 将 上 几 届 学 生 的一 些 作 品展 现 给 学 生 . 我
并 从 理 论上 解 释 其 工 作 原 理 , 到 与课 本 内容 相 结合 。 做 在此 过 程 中 , 养 学 生 善 于发 现 问题 、 出 问 题 并 分 析解 决 问题 的 能 培 提 力 , 养 学 生 独立 思 考 和交 流 协 作 的能 力 , 时 培 养他 们 的创 培 同 新 精神 , 鼓励 他们 积 极 参 与 每 年科 技 文 化 节 的 设 计 。 学 生 反 映 实 验课 直 观 、 象 、 动 , 些 比较 抽 象 , 课 堂 形 生 一 在 上 不 易 分 析 清 楚 的 问题 . 实 验 课 上 却 迎 刃 而 解 . 如 . 对 在 譬 相 运 动 、 系 、 连 点 等 基 本 概 念 , 生 通 过 在 实 验 中 亲 自组 可 疑 加 深理解 , 同时 也 为 以后 学 习 《 械 基 础 》 课 程 作 了铺 垫 。 因 机 等 此, 实验 课 能 让 学 生 得 到 一 般 课 堂 上 得 不 到 的 东 西 , 增 加 感 既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浅谈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浅谈

成。 但是在完成更多的教学内容 , 解决课时不足 问题的同时, 多媒体教学的 弊端也显现 出来。有 时一节课可以讲几十个幻灯片的内容, 教学进度 是加 快了, 学生的思维速度 完全跟 不上 上课进度 , 但 往往是学生还来小及对刚 学 的知 识 体 会 、 结 , 的 内 容 紧接 着 就 又 扑 面而 来 。 此 以往 学 生会 对 这 总 新 长 门课程失去兴趣 , 反而得不偿失 。 2 存在 问题 的 解 决 办法 、
【 关键词】 工程力学
O 引言 、
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
2 2明确 教 学 目的 .
工程力学作为一 门专业基础课程 , 工程力学 的教学 目标应 该是通过该 课 程 学 习让 学 生 系统 了解 和 掌 握 工程 力 学 基 本 理 论 和 方 法 , 学 生学 习后 为
续 核心 专 业课 程 打 下 坚 实 的理 论 基 础 ; 养 学 生 如 何做 正 确 的事 和 正 确 地 培

做题 时就 无 从 下手 , 于 数 学功 底 相 对 薄 弱 的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生来 说 对
还是有一 定的难度 , 生很容 易对 该课程 产生畏惧心里, 学 从而影响学生 的
学 习热 情 。
12学生的学 习态度不够端正 .
很 多 同 学直 到 课 程 结束 , 于 为 什 么 学 习 《 程 力 学 》 对 工 以及 它 的 作 用 仍
解不透,
的重要基础课程 , 很多 同学学到最后也不清楚这 门课 的重要性 , 将理论教 育课堂转移到学生实习车间, 使课堂实例直观化 , 具体化, 真正实现 由理论 到实践, 有实践到理论的有效结合 , 在讲授知识 的同时灌输给学生学习分 析 问题 的 学 习 方 法 , 可 以使 学 生 为 以后 的工 作 做 好 铺 垫 , 加 学 生 的 理 也 增 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 以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对 2 4将板书和 多媒体教学配合进行教学 .

工程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对策

工程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对策

工程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对策【摘要】工程力学教学在传统模式下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实践性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改革对策建议,包括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理论与实际工程应用的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等方面。

通过对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对策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提高工程力学教学效果,为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工程力学教学将更加贴近实际工程需求,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将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推动工程力学教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工程力学、教学、问题、改革、实践性、理论与实践、学习动力、建议、总结、分析、未来、目的、背景介绍1. 引言1.1 背景介绍工程力学作为工程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程,在工科学生的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地位。

工程力学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传统工程力学教学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缺乏实践性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

为了提高工程力学教学的质量,需进行相应的改革和措施。

本文旨在探讨工程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以期引起相关教育部门和教师们的重视,促进工程力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更多符合现代工程需求的优秀工程师。

1.2 研究目的工程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对策引言工程力学作为工程学科的基础课之一,在工程专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传统的工程力学教学模式已经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本文旨在探讨工程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工程力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对传统工程力学教学模式的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革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提升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工程实践的需求。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将工程力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高工程力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工程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对策

工程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对策

工程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对策工程力学是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它与其他相关专业有着紧密的联系。

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等,为学生在以后的社会实践奠定扎实的基础,从而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然而,根据当前工程力学的教学情况来看,其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对的教学产生了重要的不良影响,导致学校无法为社会输入优秀的人才,这就要求改革工程力学的教学。

1 工程力学的概念工程力学与其他力学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应用极为广泛,在工程技术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它涉及的理论知识较广,其所涉及的知识都与工程技术有关,因此,它是工程技术的基础学科,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重要的理论基础。

2 工程力学教学存在的问题2.1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力学与数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力学是数学的提升,这也就是说学好数学有助于工程力学的学习。

当前在大多数学校,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还没有学习工程力学课程前就对工程力学有了一1/ 5定的了解,他们认为工程力学很难学,需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否则就很难通过此课程的考核,极易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

一些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就会对工程力学的学习产生畏惧情绪。

2.2 教学方式陈旧落后长期以来,一直沿用传统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的主体地位得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失,忽视了课堂教学互动的重要性。

因此,学生无法将自己的看法或意见表达出来,无法及时地向任课教师反映问题,这就直接导致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也就无法为学生释疑解惑,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2.3 教材内容不够丰富根据当前工程力学的教学内容来看,其教学内容没有明显的层次感,无法进行因材施教。

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教材内容与教学质量有着莫大的关系。

当前,我国大部分院校中所选择的教材是本科教材的浓缩,没有认识到教学的差异性,教材内容忽视应用性,注重逻辑性。

工程力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工程力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工程力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工程力学是一门工科专业的重要技术根底课,是工程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工程力学实验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局部.下面是搜集的工程力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的论文,欢送大家阅读参考。

工程力学课程通过实验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出具有一定科学素养、实验技能等综合实践能力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科学技术的快速开展给实验教学带来了新的要求和宏大的挑战,学校为了能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加大了教学中实践的环节,同时也给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机遇。

1.1 工程力学实验教学现状工程力学课程中很多理论知识都是建立在大量的实验结果的根底上,很多理论和公式,都是通过实验来证明的。

很多学校都已经清楚的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都加大了实验教学课程学时甚至单独开设课程。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实验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实验教学的实验设施方面。

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学生人数迅速增加,给实验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由于实验设备更新和数量缺乏等原因,很多校内原有实验室不能保证实验有条不紊地进展,很多实验教学的开设成了走过场的形式化。

(2)实验教学的实验内容方面。

传统的实验教学的内容根本上都是验证性实验,即预先知道结果,实验只是为了验证这个结果。

这样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不能有效锻炼学生进展科学实验和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课程中课时的安排也过于机械化,达不到实验教学预期效果,不能真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等综合能力。

(3)实验教学的实验方式和观念方面。

试验中总是把老师放在了主导地位,无视了学生做实验的主体作用。

学生只要按照老师课前的详细指导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实验结果肯定与教师要求的一样,假设不一样便是学生出错了,不能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设计实验过程,缺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除此之外还有比方学校对工程力学实验教学的重视度不够高等原因,也导致了实验教学不能到达其原先的目的。

工程力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论文]

工程力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论文]

工程力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摘要工程力学是高等院校理工类专业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力学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力学问题和解决力学问题的能力,就成为关键的问题。

所以本文就几种工程力学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和思索。

关键词力学教学思维方法中图分类号:tb12-4 文献标识码:a0 引言对于土木工程的学生,工程力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所以本门课的学习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所以工程力学这门课在力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力学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力学问题和解决力学问题的能力,就成为关键的问题。

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所以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将是每个力学老师面对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本文就笔者多年的力学教学实践,对工程力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探索和改革。

1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工程力学教学中的应用工程力学这门课的学习,对于基础薄弱和力学知识匮乏的学生来说,就会觉得比较抽象和难理解,如何将这门课变得形象生动,就显得很重要。

所以我们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引入到工程力学的授课当中。

此种方法,通过在力学教学过程中创造与教学内容有一定关联的场景,使教学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和生动。

一般以问题形式引出新课内容。

笔者在讲述摩擦力的时候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一列火车停在平直的钢轨上每一个小孩子能不能推动它向前运动。

由于问题的提出,学生经历一个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一个过程。

一般学生都会觉得一个小孩子绝不会推动一辆火车向前运动。

此时,笔者就指出,火车向前运动与否,主要取决于摩擦力的大小,而摩擦力有来自与火车的自重与摩擦系数的乘积,所以如果摩擦力很小,一个小孩是完全有能力推动一辆火车向前运动的。

所以通过情景的设定,学生将会对摩擦力这个概念理解的更加透彻,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以及活跃学生的思维。

2 启发式单元结构教学法一直以来,在力学教学当中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学生没有系统的掌握知识,只是对力学知识被动的接受,学习的知识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乏力学综合问题的思考能力。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之探讨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之探讨

Ⅸ 程 力学 》 高 等 院 校 工 科 类 专 业 的 工 是 门重 要 的 专 业 基 础 必 修 课 程 。 学 科 承 该 担 的任 务是 : 过 研 究 工 程 系 统 的 受 力 特 通 点 和 力学 性 能 , 其 合 理 设 计 提 供 理 论 依 为 据 。 科 的 特 点 是 : 、 念 , 理 , 论 和 学 一 概 定 推 公 式 较 多 , 且 很 多公 式 属 于 半 经验 半 理 而 论 公 式 ; 、 多 力 学 理 论 , 建 立 在 对 实 = 很 是 际情 况 的简 化 和 假设 的基 础 之 上 的 , 、 三 实 验 实 践 教 学 在课 程 体 系 中 占 有 重 要 比 重 ; 四 虽 然 知 识 点 较 多 , 并 不 零 乱 , 个 课 但 整 程 体 系 存 在 一 条 明 显 主 线 : 件 的 外 力一 构 内 力—— 应 力 、 形 —— 强 度 、 度 和 稳 变 刚 定性分析 。 现行 《 程 力学》 程 在教学 内容 、 工 课 实 验 教 学 、 学 方 法 及 考 核 方 法 等 重 要 环 节 教 上 , 存在 不 足 之 处 , 能 取得 较 理 想 的 教 都 不 学 效 果 。 文 试 图根 据 课 程特 点 , 以上 重 本 从 要 环 节 入手 , 课 程 改 革 进 行 必要 的探 讨 , 对 为 工 科 类 专 业 的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研 究 , 供 提
积学秩 序
考 核 应 遵 循 以 下 原 则 : 过 程 考 核 的 全 原 则 , 从 开始 到结 束 , 课 内到 课 外 均 考 即 从 核 , 开 考 核 的原 则 , 前让 学生 知 道 如 何 公 提 正 确 对 待 本 课 程 考 试 , 为 考 试 而 考 试 的 不 原 则 , 制 定 考 试 方 法 必 须 是 为 实 现 教 学 即 目 的 服 务 , 不 是 为 了 考 试 而 考 试 , 能 而 重 力 、 素 质 的原 则 , 将 学生 能 力的 表 现和 重 即 素 质 的 体 现作 为较 大 的 权 重 系 数 在 考核 时 加以考虑。 体如下 : 具 ( ) 时 成 绩 占3 % , 体 分 配 是 : 时 1平 O 具 平 五次 作 业 , 次 占 1 , 每 % 累计 占5 期 中测验 %。 占 1 %。 出勤 率 占 1 % , 到或 早 退 一 次 减 5 0 迟 05 百分点 , .个 无故 旷 课 一次 减 2 个百 分 点 , 并 不 得 评 定 优 秀 成 绩 , 课 次 数 累计 达 学 旷 校 规 定 而 不 能 参 加 考 试 的 , 学 校 规 定执 按 行 。 行 了 请假 手 续 的 病 事 假 不减 分 , 累 履 但 计 达 3 以 上 的 不 得评 定优 秀 成 绩 。 堂 提 次 课 问 占1 %。 0 () 2 实验 考 核 占 1 % , 中 实验 态 度 占6 5 其 % , 验 操 作 占8 , 验 报 告 占6 。 时 实 % 实 % 平 课 堂 考 核 或 实 验 教 学 考 核 不 及 格 者 , 准 不 参 加 期 末 考试 。 ( ) 末 闭 卷 考 试 占5 % , 末 笔 试 不 3期 5 期 及 格 者准 予 补 考 。 考试 内容 应 包 括概 念 、 原 理 、 考 题 、 验 内容 和 计 算题 。 试题 型 思 实 考 应 为 填空 、 选择 、 断 、 图和 计 算 等 。 判 作 《 程 力 学 》 高 等 院校 工科 类 专 业 的 工 是 门 重 要 的专 业 基 础 必 修 课 程 。 课程 的 该 教 学 质 量 直 接 影 响 到 后 续 专 业 课 程 的 学 习, 因此 在 教 学 课 时不 断 压 缩 , 教 学 内 容 而 不 能 改 变 的 情 况 下 , 旧 的 教 学 模 式 进 行 对 改 革 势 在 必 行 , 达 到提 高 教 学 质 量 的 目 以 的 , 为培 养 高 素 质 、 水 平 的 专 业 人 才 , 并 高 打 下 良好 的理 论 基 础 。

浅谈应用型高等教育模式下工程力学教学改革王初红

浅谈应用型高等教育模式下工程力学教学改革王初红

浅谈应用型高等教育模式下工程力学教学改革王初红发布时间:2023-06-28T11:08:47.22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3年8期作者:王初红[导读]湖南城市学院湖南益阳 413000在时代潮流之下,应用型高等院校应运而生,将会为社会培养诸多的产业人才。

自 2014 年国家提出高校转型的口号后,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工程力学在很多工程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较强的工程性、实践性和应用性。

工程力学是力学中作为基础而先开设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包括了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个部分,主要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力学与物理的关系,并能够应用到实际中,将会对学生后续的专业课起到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

为了能够更好地确立应用型的教学模式,教学人员必须进一步确立课程的能力与知识相匹配的目标发展,加强学生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各方面应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特别是需要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重点培养。

因此应用型高等教学模式下工程力学课程的相关教学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工程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 工程力学教学内容陈旧作为较为经典的学科内容,工程力学已经形成了较为经典的教学内容和体系相关的教材,在具体的内容方面的差异并不是太大。

然而当今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力学知识更新速度也不断加快,尤其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使通过计算机解决相关力学问题的案例不断出现,经典但较为传统的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需要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和创新。

1.2 沉闷的课堂氛围在传统的工程力学教学过程中,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获取相应的知识点。

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教师无法实现对课堂氛围的有效调整,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

学生在专业基础方面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学生一旦在听课过程中存在无法了解的知识点,就会无法有效跟进教师的整体进度,从而导致厌学等情况的发生,并对课堂气氛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工程力学的教学改革与探讨

工程力学的教学改革与探讨

工程力学的教学改革与探讨
工程力学是工程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为学生打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对于日后的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传统的工程力学教学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理论与实际结合不紧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方法单一等。

对工程力学的教学进行改革与探讨是非常必要的。

传统的工程力学课程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但很少有机会与实际工程实践结合。

这导致学生学习工程力学的时候往往感到理论和实际之间存在一定隔阂,无法真正理解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改革要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案例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实际操作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对工程力学的实际运用能力。

传统的工程力学教学模式往往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

这种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疲劳和兴趣减退的现象,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改革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实验教学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程力学的教学改革与探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手段的丰富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不断地改革和探讨,才能真正提高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工程力学教学改革与探讨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为推动工程力学教学改革与探讨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2000字】。

融入思政理念的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融入思政理念的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融入思政理念的"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摘要: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要综合考虑理论学习、技能培养与立德树人等方面的要求,为全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复合型人才。

工程力学在机械类专业课程中居于基础地位,在工程力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推动课程教学改革,为工程力学课程赋予时代意义和社会意义,为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工程力学教师要明确课程思政的具体目标和意义,围绕课程思政的要求,探索工程力学教学改革策略,增强思政育人效果。

关键词:思政理念;工程力学;教学改革引言工程力学与课程思政的结合,吻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思想等方面收获满满,同时推动工程力学的课程教学改革。

由此可见,探索工程力学的课程思政路径具有现实意义。

一、工程力学课程思政目标与意义(一)工程力学课程思政目标关于工程力学中的课程思政改革,首先通过静力学部分中的力、力系平衡等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力之美”,准确理解平衡与和谐的关系,进而发掘艰苦奋斗与风险精神,同时培养学生的大国工匠精神与家国情怀,找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结合点。

根据工程力学中“材料力学”的安全构件知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巩固学生的工程理论基础,引导学生关爱生命、关爱大自然。

通过工程力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锻炼动手能力与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学生的职业素养更全面。

另外,在工程力学课程中,展示我国科学家在力学领域的突出成就,以及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将人文教育与课程教学高度融合,强化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文化自信。

(二)工程力学课程思政意义很多学生认为工程力学课程知识枯燥、难度大,学习兴趣不足,甚至放弃课程学习。

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自律意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工程力学课程的重要意义,学习兴趣不足,降低课程学习质量。

在工程力学教学中推动课程思政,让学生全面看待工程力学课程,进而重视课程学习。

教师发掘工程力学中的思政元素,并加入典型的案例,学生不再觉得工程力学知识很枯燥,主动学习工程力学,形成正确的三观。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第 十章 《 动量矩定理 》第 十一章 《 、 动能定 理》 第十 二章 、 《 绪论 》 第十三章 《 向拉压应力 与材料 的力学性 能》 、 轴 、
面力学及其平衡模块 。该模块主要研究平面交汇力系 、 平面力偶系 、 面一般力 系的平衡条件及应用 。③运动 平 学模块 。 模块主要研究刚体 的运动几何性质 , 该 包括运 动方程 、 速度 、 加速度等 。 ④动力学模块 。 该模块主要研 究刚体 的动力 学方程 、 动量 定理 、 动量 矩定理 及动能定 理及应用 。( ) 2 材料力学部分功 能模块 。材料力学部分 主要划分 为以下7 个功 能模 块 : 述模块 。该模 块主 ①概 要介绍材料 的基本假设 、构件 的分类 及材料力学 的基 本任务 。 ②杆件 内力计算模块 。 该模块主要研究杆件在 各基本变形下 的内力计算方 法 , 包括轴 力 、 剪力 、 扭矩 、 弯矩 等的计算及 内力 图的绘制 。③杆件强度计算模块 。 该模块 主要研究 杆件在各基 本变形下 的截面应力计 算 及 强度条件的应用。 杆件刚度计算模块。 模块主要 ④ 该 研究 在各基本 变形下 的变形 计算 、刚度 条件 的应用 及 简单超静 定问题的解 。 应力状态分析模块 。 ⑤ 该模块主 要研 究一点处 的应力状态 ,强度理论及组 合变形下 的 强度 计算。 ⑥压 杆稳定 性模块 。 该模块 主要研 究欧拉公 式、 临界应力 总图及 杆件的稳定性 计算 。⑦材料 的力 学 性 能模块 。该模块 主要研究材料在拉伸 、 变形下 的 压缩
二 、 学内容改革 教
1 学 内容 重组 。此项改革 的 目的 , . 教 是遵循循序渐
进 的知识认 知规律 , 过章节 内容 重组突 出模 块功能 。 通 即将原来 分散穿插 于各章节 中的性质相 同 、知识点相

关于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关于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运动形 式 ,这样 才能保证解 题 的正确 性 。而作 受力
图是 学生 的弱 点 ,求 解力 学 问题是 往往 不知 系讲述 , + 为 并且 每一种基本 变形 又都是按 “ 内力- 应力_ 变形 强度 和刚度计 + +
6 7
算” 的顺序 进行 学 习 , 这样 按教材讲 , 内容 的重复性
物体 间的相互作用 接触 中。为了研究 的方便 ,我们 用简单 的符号把他 们在纸上 表达 出来 ,力 学才被 般 到纸上 , 故在分 析力学 问题 时 , 并不 能单纯得从 纸上
三 灵活 运用情 景教 学
情 景教学 ,就 是把理论 的有关 规律 和原 理通过 实验 或模 拟实验 表现 出来 ,诱 导学生 即席思考 并做 创造性探 索 ,加强 学生对工程力 学原理 与规律 的认
撑力 ,很 自然地就分 析 出粉 笔盒 的受力情 况 了。通 过这种方 法的训 练 , 让学生认 识到力学 的客观性 , 让 学生理解力 学问题都来 源于实 际工程 。而且 只有学
小实 验模 拟原理单 一 , 实验 时 间不 长 , 材方 便 , 取 制 作简单 , 但效果 良好 。比如 , 用宽边松 紧带模 拟轴 向 拉伸 , 证平面假设 。 验 在讲 提高梁弯 曲强度 的主要措 施这个 问题时 , 用小 尺子演示在 相 同面积 的情况 下 , 抗弯能力 与抗弯截 面系数 的关 系 。学生 看到真 实 的 情景 , 会加深对 此理论 的理解 , 就 也更 能激发他 们 的 学 习热情 。 这也告诉 他们一个 观点 : 工程 力学就 在身
大 , 教 学过程 缺乏新 意和 吸引力 , 使 而且 费时 , 点 重
也不突 出 。为此 , 可以打破原有 教学方法 , 根据 常规 工程 的设计 思路优化成 以 “ 杆件 的内力分析- 应力 +

应用型本科《工程力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应用型本科《工程力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关键 词 : 用型 本 科 ; 程 力 学 ; 学 内容 ; 学方 法 应 工 教 教 中图 分 类号 : 4 0 G 2
Dic s i n o et a h n e o m f s u so n t c i gr f r o gn e i g M e h n c h e En i e rn c a i s i p l a i n o in e n e g a u t n a p i to - re t d u d r r d a e c GAO B , I u - n o L n we J
比教 学 法 , 用 主 线将 前 后 知识 有 机结 合 起 来 , 利 形成 全 面
系统 的知 识框 架 。 通过 这 样 的学 习方式 , 生 可 以逐 步 形 学
的 重要 性 , 会 如 何 开 展 学 习 , 学 如何 去 思 考 , 培养 自身 的
成独 立 思 考 与分 析 能力 , 而形 成 创新 能 力 。 进
( 东 技 术 师范 学 院天河 学 院 , 东 广 州 5 0 4 广 广 1 5 0)

要 : 章主要 围绕应 用 型本科教 育与 工程 力学教 学 , 文 多方位 探讨 与研 究 了《 工程 力 学》 学 内及 教 学方 法。 教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6 8 3 ( 0 0)7 0 3 ~ 2 10 — 9 7 2 1 1 ~ 14 0
综合素质 , 并奠定再学习的基础。 学院的《 工程力学》 教学
主要 通过 以下 几个 方 面展 开 。
2 注 重教 学 内容 与专 业课 内容 的衔 接性 , 学生 明 使 确 具体 的学 习 目标
( in eC l g , a g o gP ltc ncN r lU iest, a gh u, u n d n 1 5 0, hn ) T a h ol e Gu n d n oyeh i oma nv ri Gu n z o G a g o g5 0 4 C ia e 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的情况下 引入课 堂 , 给学生一个 可直接感受 的平 台, 使学生 认 识到 自己所学 的这 些理论可以用来解决 研究性 的问题 ,从 而 提高其学 习的积极性 。另外 , 堂讨 论也是师生 之间开 阔思路 、 课 互相启发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教 师在授课时精心安排适量 的 课 堂讨论 ,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种活泼多样的教学方
思考 、 推理 , 力争得到一些结论 。这样 , 就能使学生看 到力学并不
仅仅是一些枯燥 的概念 和理论 , 还是 活生生 的现实 。这种启发式 以获得一般教学方式所达不 到的效果 。

作 者 简介 : 汝铭 , 17 蔡 男,9 7年 出生 ,0 6年毕 业 于河海大 学, 教学不仅能引起学生 的很大兴趣 , 20 而且还 能产 生很大 的震撼 , 可
硕 士 , 师 ,2 03 江 苏省 潍 安 市枚 乘 路 1 讲 230 , 号
9 ・ 9
山西科技
S N I CE C N E H O O Y HA X I N E A DT C N L G S
21年 02
第2 7卷
第 1 期
最后 , 在工程力学课程 的教学过程中 , 教师要充分发挥 学生 的主体作用 , 培养学生 以 自学 的方式获 取知识 的能力 , 了课 除
工 程力学 是工科 院校 , 特别是 土木 、 交通 、 械类专业 的一 机 门专业 技术基础主干课程 。它不仅 能为机械原理 、 机械设计 、 结 构力学 等后续课程 的学 习打下基础 ,提高学生分析 问题 、 解决 问 题 的能力 , 以满足后续课 程的需要 , 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科学 素质 的培养 和提升 。
梁 分析 中, 计算机屏幕上可看 到不 断加载 中试件 的变形过程 , 然
后结 合实验 , 能达到 印象深刻 、 直观的效果 。采用多媒体后 , 传统 教学 中枯 燥抽象 、用单 一语言文字和 图形讲 解难 以理解 的概念 变得生动具体 , 学生接受快 、 印象深。同时 , 大大减少 了教师书写
[ ] 王永岩. 力学[ . : 1 工程 M] 北京 科学 出版社 ,0 0 2 1. [ ] 张喜斌 , 2 王相 波, 台阶 。
5 结 论
工程力学概念抽象 , 理论性强 , 数学推导烦琐 , 算量大。 计 在 工 程 力学教 学 中可 以采用 以多媒体 课件 为辅 助 的组合 教学 方
式 。对于一些 比较抽象 概念 、 工程结 构图片 、 板书繁杂 的教 学 内
容, 制成课 件模 型展 示给学 生 , 增强其感 性认识 , 如在纯 弯 曲 例
养他们在众多参考 资料 中能够批判地选取有 用的知识 和信 息以 及发 现问题的能力 。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 , 学生 由教学的接受者变
为参 与者 , 教师也 由教学的主导者变为辅导者和推动者。
3 改 革教 学 手 段
下: ①平 时成绩 占 2 %, 0 主要是对 学生完成作业及课 堂表现 的评
首先 , 在授课过 程 中注意 围绕重点 、 点精讲 多练 , 难 对讲 授
内容注重讲 概念 、 讲思路 、 方法 。可采 用启发式 、 讲 讨论 式 的方
法, 即先提 出一 定的 问题 , 引导学生积极 思考和讨 论 , 之有 解 使 决 问题 的愿望后 , 再通过教 师的讲解 分析 , 将实际结构转化 为力 学模 型 , 并从力学 的角度加 以分 析 , 最后将所 得到的结果 引入课 堂教学 的理论 部分。因为工程力学所研究 的内容大都来源 于生 产 和生活实 际 , 在课 堂教学 中 , 尽量从工 程实际 问题 出发 , 出 突 实 际问题抽象 为数 学问题的方法 , 结合 所学的理论进行研 究 , 再
注意力 比传统 教学方式更加集 中 , 吸收有效信 息能力更强 , 否则 学生就抓不到学习 的重点 , 失在一堆 图片、 迷 数据 中。实践证 明, 在现 阶段 , 多媒体教学 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 段 , 能代替教师授 不
课 。教学 是一个复杂 的过程 , 教师 的人生观 、 人格魅 力等对学生 的示范作用和潜移默化 的影 响是课件无法做到 的。因此 , 传统 将
山西科技
S A X CE C N E H O O Y H N I IN EA D T C N L G S
21 0 2年
第 2 7卷
第 1 期
● 科 教 论 坛
工程 力学教学 改革探讨
蔡 汝 铭
( 阴工 学 院机械 工程 学 院 , 苏淮 安 ,2 0 3 淮 江 2 30 )
自学 的结果负 主要责任 。通 过让 学生做小论 文的方式来培 养学 生的 自学能力和研究 问题 的能力也是一个好 的举 措 。在确定 某 个 小论文题 目之前 ,教师可 以介 绍一些相关 背景并指定一些 参 考资料 以开拓 学生的思路 , 且让学 生 自己确 定论文题 目,培 并
法, 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 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
讨, 并介 绍 了一 些有 利 于提 高 工程 力 学教 学 质 量 的 方 法 。
关键 词 : 工程力 学; 学改革 ; 学方法 ; 学考核 教 教 教
中 图 分 类 号 :B 2 T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4 6 2 ( 0 2 O — 0 9 0 10 — 4 9 2 1 ) 10 9 — 2
摘 要: 工程力学是 高等工科院校 重要 的技术基础课之一 , 如何合理进行工程力学教 学改革及提 高工程力学教 学质量是 高校 教学 中不断探 讨的主题 。结合 目前教学形式 , 从工程力 学教 学 内容 、 学方 法、 教 教学手段和考核方 法等几 个方面对工程 力学教 学质量的影响展 开探
板 书的时间 , 提高了授课效率 , 达到 了传 统教学方式所 不能达到 的效果 。此外 , 由于 网络技术 的发 展 , 师可 以很容易 得到 国内 教
教学改革是 高等院校教学工作 的重要 组成部分 ,工程力 学
是工科专业 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 程 ,课程 教学质量 的
优劣将 直接 影响到学生后续课程 的学 习以及工科毕 业生 的培 养 质量 。因此 , 必须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 不断优化教学 内容 , 改进 教学方 法和手段 , 转变 教学 观念 , 同时注重培养学 生的 自学能 力 和 主动创新 能力 , 努力 提高课堂讲授 的质量 。当然 , 影响教学 质 量 的因素还有很多且较为复杂 ,这也 值得力学教 学工作者不 断
4 改 革 考 核 方 法 只 通 过 一 次 期 末 考 试 就判 定 学 生 成 绩 的 方 法 肯 定 是 不 合 理
的 。为 了使成绩发挥 出检验教学效果和激励 学生学习的作用 , 就 必须制定一套科学合 理的考核方法 , 综合考虑平 时作业 、 课堂表 现、 课程 实验 、 课程论 文 、 期末考试 等情况 。具体 的考核 办法如
内容体 系, 同时以学生所具备 的力学知识作为新 的教学起点。
首先 ,整理 出工程力学课程与其前后 续各 门课程 间内在 的
联 系 , 定其前续 课程 ( 确 如大 学物理 ) 与工程 力学重 复部分 的教 学 内容和其后 续课程 ( 如结 构力学 , 械设计等 ) 机 的教 学 中能 应 用到 的内容 , 并据此重新有侧重地确定 出工程力学 的教 学 内容 。 凡是与大学物理 学重复的地方 , 公式 可不 再重复推导 , 只加 以解
1 优 化 教 学 内容
验有重复 。为此 ,在实 验课 上除了使用低碳钢 和铸 铁这两种材
料, 还可以演示现代工程上常用且在机械性 质上有特点 的材料 , 如高分子材料 、 纳米材料等 。这样 , 既达 到了实验实践的效果 , 又
使学生增加了新 的知识 。为了提高学生 的创新能力 , 出一个试 拿
学的角度加 以分析 ,最后将所得 到的结果引入课 堂教学 的理论 部分 。另外 , 还可 以留一些与生活相关 的思考题 , 学生在课外 让
实验教学 内容也可 以完善 。如工程力学 中的拉压破坏实验 , 是一个 经典的传统实验 , 但是与建筑材料 、 金属材料等课 程的实
收 稿 日期 :0 1 0 — 8 2 1 — 9 2
可以放在静力学基础之后开始学 习 , 把轴力 、 扭矩 、 弯矩 、 剪力放
在 一章 中讲完 。材料力学 的动荷载 可以和理论力学 的达朗贝尔
原理连在一起讲 。
章开始的部分 , 特别需要这种启发式 和讨论式教学 。通过学生
的讨论 、 师的讲解 分析 , 教 将实 际结 构转化为 力学模型 , 从力 并
集处理实验数据 , 充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
2 改 革 教 学 方 法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学时减少 ,但 教学要求并不 能降低。因 此, 除了对工 程力 学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外 , 还需对工程力 学的教
学方 法进 行 改 革 。
设计也 有重复。 因此 , 必须 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 形成新 的教学
释, 省出的时间用于难点和重点 的学 习 , 例如 静力学 中的受力 分 析等 。与后续课程有 重复的 , 并且是后续课 程 的主要 内容 , 以 可
介绍概念 , 作为学生 自学 内容 。
突破传统教材 的内容安排顺序 , 将理论 力学 、 材料力学各部
分 内容进行调整 和整合 , 形成新 的较为科学 的教学 内容体 系 , 使
验, 开展创 新实验 , 在实验 课之前 , 学生 根据教材 和参考文 献在 教师的指导下设计一个实验 , 让学生 自主实验 , 观察各种现象 , 采
工程力 学教材大都 比较注重 自身的系统性 ,与其前 续课程
和后续课 程有一定程度 的重复 ,比如理 论力学 中相 当多的 内容
与 大学 物 理 中的 力 学 部 分 重 复 , 料 力 学 部 分 与结 构 力 学 、 械 材 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