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装饰镀铬中的发花故障处理
装饰性镀铬故障处理
![装饰性镀铬故障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cd07b17dddccda38376baf47.png)
装饰性镀铬故障处理1.各种常见故障的产生原因及其处理方法1.1覆盖能力差1.1.1产生原因(1)镀铬中铬酸浓度过低;(2)硫酸根比值过高或过低;(3)镀液中三价铬含量过高;(4)氯离子含量过高;(5)阳极表面有氧化膜电流弱;(6)入槽时电流密度太小;(7)底层表面钝化(镍钝化时)。
1.1.2处理方法(1)分析调整铬酸(标准含量200~250g/L)与硫酸(2~2.5g/L)质量浓度之比。
铬酸的质量浓度过低,就会导致均镀能力差,并出现露黄(镍)等缺陷。
(2)分析确认硫酸根含量高,可以适当增加铬酸的质量浓度或用碳酸钡去除,一般2g/L碳酸钡可除掉1g/L硫酸。
过低时,则补加硫酸至工艺要求。
一般硫酸根比值在(80~125):1范围内。
(3)以大面积阳极和小面积阴极进行电解,将三价铬含量降至工艺要求。
镀液中三价铬含量过高,不仅会影响均镀能力,还会出现雾状和蓝膜现象。
镀液中Cr3+的含量应控制在2~5g/L。
(4)除去氯离子一般采用较经济的电解法。
镀液中氯离子质量浓度超过0.5g/L时,均镀能力、电流效率和镀层的结合力都显著下降,同时铬层出现雾状及发花。
可加入硫酸银、碳酸银、氧化银等,使氯离子与银离子发生反应成氯化银沉淀,但成本较高。
一般多采用电解处理(液温7.°C),氯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生成滤器溢出。
为防止氯离子的积累,配制镀液和补加应使用氯离子的质量浓度一般控制在0.03g/L以下。
(5)取出阳极板将其置于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清洗,以除去黄色铬酸铅(氧化膜),使其呈活化状态。
(6)增大入槽电流密度。
电流密度及溶液温度对镀液性能(如均镀能力、电流效率等)影响很大。
必须严格控制在工艺范围内。
(7)从镀镍工序着手排除。
镀铬的均镀(覆盖)能力主要取决于溶液的组成和正确的操作,但中间镀层的质量和工艺流程是否合理也会对其有一定的影响。
当镀镍液中杂质含量过高时,在镀件德低电流部位铬沉积困难。
造成镀层不均。
一次电镀装饰铬故障的排除
![一次电镀装饰铬故障的排除](https://img.taocdn.com/s3/m/d2d1d9f0fab069dc502201cc.png)
一
引 言
防护一 饰性 镀层 一般 由铜 镀层 、 装 镍镀 层和 铬镀
层组成 。镀镍 工艺 中如果 出现 问题会 给镀装饰 铬带
次 由于过量使 用镀镍 除锌剂 而 引起 的 电镀 装饰铬
出现 的故 障 , 提 出了故 障 的排 除方 法 。 并
1 故 障 分 析
针对 电镀装 饰铬 出现 的故 障现象 进行 了 以下 分
d c mp sto r d c si i k lp ai g b t st e i u iis t a e t e f l we h o um e o is e o o iin p o u t n a n c e ltn ah i h mp rte o c us h ol d c r mi o d p st
te t e tmeh d r r p s d Pr d ci n p a tc n i ae h td rn h e h o o y p o e s s o r am n t o s we e p o o e . o u to r cie i d c ts ta u i g t e tc n lg r c s e f c p e ltn o p rpa i g,nc e ltn ik lp ai g,a d d c r tv h o u plt n e o ai ec r mi m a i ng,t e s p rl o ic s p r s a ta d is h u e fu uszn u p e s n n t
El i a i n o c r tv r m i m a i g M a f n to i n to f a De o a i e Ch o u m Pl tn lu c i n G O C o gw .X A G S- e U hn —u IN ii j
电镀产生问题原因及对策
![电镀产生问题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a0214e7a300a6c30d229f60.png)
塑料制品表面电镀故障之成因及对策一、预处理及化学镀故障的排除待续!完完!三、循环测试故障的排除完五、焦磷酸盐闪镀铜常见故障的排除完六、氰化闪镀铜常见故障的排除八、氰化镀铜合金故障的排除完完九、光亮镀镍常见故障的排除一、ABS制品表面酸性镀铜故障的排除未完待续复杂形状塑料大件电镀麻点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董兴华摘要从工艺试验和实际生产方面找出了复杂形状塑料大件电镀产生麻点的主要原因,分析了产生麻点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减少麻点产生的办法和消除对策.关键词塑料件电镀麻点对策新研制的电熨斗,有空心手柄、商标凸耳、大平面面积的侧身、散热窗、大穴内空、螺孔、凹槽、盲孔、通孔、非镀绝缘等部位,上壳为ABS塑料,形状复杂,受镀面积10 dm2。
常规塑料件电镀的工艺弊病很多,分析如下:1 麻点产生之因麻点的产生,主要来源于:(1)基材缺陷;(2)镀液;(3)工艺;(4)挂勾。
1.1 基材缺陷基材产生的麻点由模具精度和成型工艺及操作等造成,分布无规则。
轻微的缺陷孔,可通过电镀的填平将其减轻。
稍轻的缺陷孔,可机械抛磨后进行电镀。
严重的缺陷孔,视用户要求酌情处理。
1。
2 镀液及其相关性(1)镀液性能差。
镀液成分含量改变,如酸铜中CuSO4过低,氯离子过高,光亮剂失调(S类光亮剂),表面活性剂过少。
(2)镀液污染。
酸铜镀液被各种杂质污染,如镍、磷、一价铜、灰尘、有机物等杂质。
(3)水质不洁、清洗不良。
清洗水质中含有悬浮物、细绒、灰尘等,工件清洗不彻底,工件上的孔眼坑穴带入杂质溶液等。
(4)气源不洁,管路系统不良。
①由空气搅拌系统带入杂质,如大气中灰尘、细绒等,从气泵吸入口进入镀液;②不同镀种的镀液空气搅拌,共用同一气泵供气,且无溶液防回流装置操作,造成镀液交叉污染;③管道系统槽外部分送气,使用镀锌钢管,且低于镀液面安装,引起停气后镀液回流,腐蚀管道内壁,废物又被气泵送入镀槽,造成污染。
(5)过滤效率低。
过滤镀液的流量和滤芯截留杂质的能力不够,过滤出水管放置不当。
电镀装饰镀铬中的发花故障处理
![电镀装饰镀铬中的发花故障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836eedfa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45.png)
电镀装饰镀铬中的发花故障处理
装饰镀铬中的发花故障处理
摘要:在实际生产过程遇到的问题,现将其整理成文与大家分享。
我厂的车把是在直线电镀自动线上生产的,按常规的氰铜-亮镍-装饰铬工艺进行电镀。
长期以来镀铬生产一直正常,但从四月底开始,发现铬层发花。
为此,对镀铬溶液进行了调整,使溶液中各参数在工艺规范内。
铬酸280-300g/l
硫酸 2.4-2.7g/l
三价铬2-4g/l
XXX(产品名称略)0.04g/L
温度53-57℃
阴极电流密度15-30A/dm2
然后再经过六小时电解,但发花故障未排除。
于是,我们分析了几种可能引起镀铬层发花的因素:
1.XXX在抑制铬雾的同时也给抛光油灰的排除带来不便。
车把是管状零件,抛光油灰从孔洞进入后,难于去除。
在加温的铬酸溶液中溶出,逐步积累到-定程度,当零件进槽时沾上漂浮在液面的油灰,即产生不规则的花斑。
2.我厂配镀铬槽没有用去离子水而是用冷凝水,镀铬前的清洗为自来水。
长期生产,镀铬槽中氯离子积累过多,而XXX又抑制了阳极氯气的析出,使镀铬槽中氯离子含量超过200PPM,因此,镀铬层发花。
针对上述可能原因,我们对镀铬槽液进行了清理和电解,结果镀出的车把仍然发花。
在镀铬原因排除后,转而我们怀疑亮镍槽中初级光亮剂含量太高。
经用赫尔槽检查光亮镀镍溶液,结果亮镍槽完全正常。
镀铬常见故障分析和纠正
![镀铬常见故障分析和纠正](https://img.taocdn.com/s3/m/5715f88683d049649b665802.png)
镀铬常见故障分析和纠正1.铬层发花或发雾造成铬层发花或发雾的原因很多,其中大多是底镀层或其他外部原因引起的。
如镀镍液中糖精太多;镍层抛光时的线速度;抛光过的零件镀铬前表面有油或有抛光膏;镀镍出槽时形成双性电极;镀铬时挂具弹得不紧;铜锡合金底层中锡含量太高;镀铬时的温度太高;镀铬电源波形有问题或镀铬液中氯离子过多等。
分析故障时,可以取一批在其他镀铬液中套铬没有出现发花或发雾的零件浸入有故障的镀铬液中试镀,假使本单位没有其他镀铬液,可以将刚镀好的光亮镀镍(未经抛光)的零件,放在新配制的5%(重量)硫酸中浸2 min,进行充分的活化后直接套铬。
假如这样套铬所得的铬层良好,不出现发花或发雾现象,那么故障起源于镀铬以前,与镀铬液及镀铬电源无关。
如果起源于镀铬以前,就要根据各单位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如采用光亮镀镍直接套铬时,应检查镀镍液中糖精是否太多;镀好光亮镍出槽时是否有双性电极现象,亮镍出槽到镀铬相隔的时间是否过长和镀铬前的硫酸活化液浓度是否太稀或过高。
镀镍液中糖精太多造成铬层发花的现象,一般在零件的尖端和边缘较明显。
这时可用电解的方法纠正n双性电极引起的铬层发花,有规则地出现在零件的一个侧面(即靠近镀镍出槽时另一阴极的侧面)。
这时要在镀镍出槽时关掉电源或把电流调至最小时取出零件,或者同时取出阴极上所有的零件进行检查和纠正。
零件镀好亮镍出槽到镀铬的时间相隔在2min之内,一般可以不必进行硫酸活化而直接套铬,若时间间隔在2min以上,那么最好用3%~5%的硫酸活化后套铬。
如果对活化液的浓度有怀疑时,可以按分析进行调整或更换新液。
假如是零件镀暗镍或半亮镍抛光后套铬,特别要注意抛光轮的大小和零件抛光后的除油和活化。
由于镍层容易钝化所以抛光时抛光轮太大、转速太快或操作者抛光时把零件压在抛光轮上的力量较大,都将使镍层在抛光时温度升高而钝化。
在钝化的镍层上套铬,会出现发花的现象。
这种现象夏天更容易出现。
抛光后的零件,必须经过除油和活化。
镀铜镀层发花或发雾的原因与处理方法【干货技巧】
![镀铜镀层发花或发雾的原因与处理方法【干货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c65b4d6aaea998fcd220ea8.png)
镀铜镀层发花或发雾的原因与处理方法是怎样的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
(1)镀前处理不良,零件表面有油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检查工件发花的部位,若工件的向下面或挂具上部的工件上出现发花现象,可能是清洗或镀液中有油而引起的。
光亮硫酸盐镀铜对油污特别敏感,不管是毛坯上的油在镀前处理时未除净,还是镀前的清洗水或镀液中有微量的油,甚至是操作人员的手触摸了镀前的零件,都会使铜镀层发花。
要确定故障的起源是否在镀前,用经过良好除油的工件进行对比试验,假使原来镀铜出现发花或发雾,采用良好的前处理后,镀层发花或发雾现象消失了,说明原来的镀前处理有问题,应加强镀前处理。
处理方法:加强镀前处理(2)清洗水或镀液中有油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检查清洗水的水质情况,如清洗水是否干净、清澈,有无油污漂浮,槽壁是否干净,若清洗水槽和水质没有问题,最后检查镀液中是否有油,检查的方法如下:第一,从现象上判断(液面是否漂浮油污);第二,通过小试验判断,即取一定量的故障液做烧杯试验,先要使阴极板上能看到类似于生产中的故障现象,接着对试验液进行除油处理,另外再取相同体积的故障液进行双氧水一活性炭处理,然后分别进行试验(试验液经过处理后,需补充光泽剂)。
若用双氧水一活性炭处理过的镀液仍有发花或发雾,而经过除油处理的镀液不再出现发花或发雾,那么原镀液受到油的污染,应进行除油处理。
假如用双氧水一活性炭处理后的镀液和经过除油处理的镀液一样,都不出现发花或发雾,那么原镀液可能是有机杂质过多。
处理方法:①清洗水有油的处理方法a.用毛边纸吸附液面漂浮的油污,并擦拭槽壁上黏附的油污;b.将清洗水放空;c.用热化学除油液擦拭水槽内壁2次,并用干净水冲洗2次,并将槽内的积水放空;用10%H2S04擦拭槽内壁,再冲洗2次,将积水放空;d.注满水槽的水,检查液面,若无油污漂浮,即可使用,若仍有油污漂浮,按上述步骤再次清洗②镀液中油污的处理方法。
去除镀液中油类杂质,一般用乳化剂将油乳化,然后用活性炭将乳化了的油和过量的乳化剂吸附除去。
电镀铬层发花、发灰的常见故障与解决方法
![电镀铬层发花、发灰的常见故障与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a17769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2a.png)
电镀铬层发花、发灰的常见故障与解决方法
电镀铬层发花、发灰的常见故障与解决方法
现代电镀网讯:
在电镀装饰铬生产中常常碰到套铬层发花,铬镀层呈灰色无金属光泽的情况,而将铬镀层退除后下面的镍镀层表面是正常的。
这种故障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①光亮镍层本身的套铬性差,其中光亮镀镍的添加剂对镍镀层的套铬性有影响,如果镀镍光亮添加剂清洗性差,就会导致零件表面残留添加剂清洗不净,零件套铬后铬层发花。
②镀镍层在套铬之前钝化,这是电镀镍后的清洗时间过长导致了镀镍表面的钝化。
处理这种故障的方法有:选择套铬性好的光镍添加剂;在光亮镀镍后增加电镀无光泽镍或冲击镍等(镍镀液中不添加光泽剂,电镀时间控制在不影响光亮镍的光亮外观即可),无光泽镍由于没有添加剂而具有优良的清洗性和套铬性;
在光亮镍后增加清洗工序确保清洗干净;同时注意缩短清洗时间防止镍层钝化;在镀铬前增加镍活化工序活化镍镀层,活化可以采用化学活化和电化学活化。
另外注意电镀自动线各槽停留时间不能调整可能导致电镀光亮镍后零件
在水中的停留时间长,引起镍镀层钝化套铬后表面发花的问题,可以在停留时间较长的水槽中加入0.59/L~l9/L的NaHC03来避免镍表面钝化。
电镀常见故障原因与排除
![电镀常见故障原因与排除](https://img.taocdn.com/s3/m/fb999acdb84ae45c3a358c35.png)
常见故障原因与排除碱铜常见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排除方法结合力不好1.镀前除油不彻底2.酸活化时间太短或活化液太稀3.镀铜液中游离氰化钠过高或过低4.镀液温度过低5.电流密度太大6.镀铜液中有较多六价铬离子1.加强前处理2.调整活化酸3.分析成分,调整至正常范围4.提高温度5.降低电流密度6.加温至60℃,加入保险粉0.2-0.4克/升,搅拌20-30分钟,趁热过滤镀层粗糙色泽暗红1.温度太低2.阴极电流密度太大3.阳极面积太小4.游离氰化钠太低5.有金属锌铅杂质6.镀液中碳酸盐含量过高1. 提高温度2.降低电流密度3. 增加铜板或铜粒4. 分析含量,补充至正常范围5. 先调整氰化钠正常含量,加入0.2-0.4克/升硫化钠,加入1-2克/升活性炭,搅拌20-30分钟,静止过滤6. 加温60-70℃,在搅拌下加入氢氧化钙,搅拌30分钟,静止过滤镀层有针孔1.基体表面粗糙2.镀液有油或有机杂质3.铜含量过低或氰化钠含量过高4.阴极电流密度过大5.阳极面积太小1. 加强抛光2. 活性炭粉处理3. 分析成分,调整正常范围4. 降低电流密度5. 增加阳积面积沉积速度慢深镀能力差1.阴极电流密度太小2.阳极钝化或阳极面积太小3.游离氰化钠太高4.溶液中有铬酸盐1.提高电流密度2.增加阳极面积或提高氰化钠或提高镀液温度3. 调整成分4. 同上处理方法镀层疏松孔隙多1.阳极钝化2.镀液中碳酸盐过多或有粘胶状的杂质3.锌-铝合金基体中铝含量过高1. 同上处理方法2. 同上处理方法3. 要经过二次浸锌后再进行镀铜酸性镀铜常见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故障排除方法镀层发雾或发花1.前处理不良,零件表面有油2.清洗水有油或镀液有油3.光亮剂没有搅均匀或B剂太多4.镀液中有大量的铁杂质5.阳极面积太小或太短6.有机杂质太多1.清除表面油脂2. 保持清洗水清洁3.搅均镀液4.加入30%双氧水1-2毫升/升,搅拌下加入氢氧化铜,加入1-2克/升活性炭,搅拌过滤5.增大面积,加长阳极6.用双氧水-活性炭处理低电流区镀层不亮1.预镀层低区粗糙2.挂具导电不良3.光剂A含量偏低4.镀液中一价铜较多5.温度过高6.硫酸含量偏低1.加强预镀层质量2.检查挂具导电性3.补加A刘4.添加30%双氧水0.03-0.05毫升/升5.采用冷冻降温6.提高硫酸含量7.氯离子过多或有机杂质过多7.在搅拌下加入1-3克/升锌粉,搅拌30分钟,加入2-3克/升活性炭,搅拌2小时,静止过滤镀层有麻点镀层粗糙1.预镀层太薄或粗糙2.阳极磷铜含磷少3.有一价铜或铜粉4.硫酸铜含量过高5.温度过高6.挂具钩子上的铬层未彻底退除1.加强预镀层质量2.更换阳极3.加少许双氧水,方法同上4.冲稀镀液,调整各成分5.建议用冷冻6.彻底清除挂具残余镀层镀层有条纹1.镀液中氯离子过多2.光剂比列失调3.预镀层有条纹4.硫酸铜含量过低1. 同上方法处理2. 通过试验调整光剂比例3. 加强预镀层质量4. 提高硫酸铜含量电镀时电流下降,电压升高1.硫酸铜含量偏高2.硫酸含量偏低3.镀液温度太低4.阳极面积太小5.镀液氯离子含量过多1. 稀释镀液,调整各成分2. 提高硫酸含量3. 提高温度4. 增加阳极面积5. 用锌粉处理,方法同上焦磷酸镀铜常见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故障现象镀层粗糙故障原因1.基体或预镀层粗糙2.镀液中有铜粉或其它固体微粒3.铜含量过高或焦钾过低4.镀液PH值太高5.镀液杂质太多故障排除方法1.加强预镀层质量2.加强过滤或加少许双氧水去除铜粉3.补充焦钾,调整P比在 6.3-6.8之间4.调整PH值在8.5-9.0之间5.双氧水-活性炭处理镀层结合力不好1.镀前处理不良2.镀前没有良好活化3.清洗水有油或活化酸有油4.预镀层太薄5.活化酸中有二价侗或二价铅杂质6.镀液有油或六价铬1.加强镀前处理2.加强活化3.更换清洗水或活化酸4. 加强预镀层厚度5. 更换活化酸6.加温60℃,加入保险粉0.2-0.4克/升,加入1-2克/升活性炭,搅拌30分钟,趁热过滤镀层有细沙点或有针孔1. 镀前的清洗水或活化酸有油2. 镀液有油或有机杂质过多3. 镀液浑浊,PH太高4. 基体组织不良1.加强前处理2.双氧水-活性炭处理3.调整PH值,加强过滤镀层易烧焦电流密度范围缩小1.镀液铜含量太少2.镀液温度太低3.镀液中有氰根污染4.有机杂质过多5. 镀液老化1.分析成分,调整P比正常范围2.提高温度至正常范围3.加入0.5-1.0毫升/升30%双氧水,搅拌30分钟4.加入1-2毫升/升30%双氧水,加温至55℃左右,搅拌30分钟,加入3-5克/升活性炭,搅拌30分钟,静止过滤沉积速度慢电流效率低1.焦磷酸钾过高2.镀液有六价铬3.镀液有残余双氧水1.分析成分,调整P比正常范围2.加温50℃,搅拌下加入0.2-0.4克/升保险粉,加入1-2克/升活性炭,搅拌30分钟,趁热过滤3.加热镀液,电解30分钟镀镍常见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故障排除方法镀层有针孔1.前处理不良2.镀液中有油或有机杂质过多3.湿润剂不够4.镀液中铁等异金属质5.硼酸含量不足6.温度太低1.加强前处理2.活性炭处理3. 补加DY湿润剂4.添加DY除铁剂5.提高硼酸含量6.提高温度50-60℃镀层结合力不好1.镀前处理不良2.零件表面有油,氧化皮3.清洗水中有油4.活化酸中有铜.铅杂质5.电镀过程中产生双性电极或断电时间过长6.镀液光剂过多或有机杂质过多1.加强前处理2.加强前处理3.更换清洗水4.更换活化酸5.电镀之前将电流调到最小6. 用活性炭吸附镀层发花1.镀层处理不良2.清洗水有油3.镀液中有油4.镀液PH太高或镀液浑浊1.加强前处理2.更换清洗水3.用活性炭吸附4.调整PH值镀层发脆1. 光亮剂过多或柔软剂太少2. 铜/锌/铁或有机杂过多3. PH值过高或温度过低1.添加DY柔软剂2.添加DY除杂水或小电流电解3.提高PH值或提高温度沉积速度慢零件的深位镀不上镀层1.镀液中有六价铬2.镀液中有硝酸根3.电流密度太小1.将PH值调至3,加温至60℃,加入0.2-0.4克/升保险粉,搅拌60分钟,将PH值调至 6.2,搅拌30分钟,加入0.3-0.5毫升/升30%的双氧水2.将镀PH调至1-2,加温至60-70℃,先用1-2安培/平方分米电解10分钟,然后渐渐降低至0.2安培/平方分米3.提高电流密度低电流区阴暗1.温度太高2.电流密度太小3.主盐浓度太低4.主光剂过多5.镀液中有铜/锌杂质1. 温度控制在标准范围2. 提高电流密度3. 提高主盐浓度4. 活性炭吸附或补加DY柔软剂5. 加DY除杂水或小电流电解中电流区阴暗1. 主光剂含量不够2. 有铁杂质/有机杂质过多1. 补加DY主光剂2. 加DY除铁水或炭粉吸附高电流区阴暗1. 镀液PH值过高2. 柔软剂太少3. 有少量铬酸盐/磷酸盐/铅1. 提高PH值2. 添加DY柔软剂3. 处理方法同上镀铬常见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故障排除方法铬层发花或发雾1. 镀前活化酸太稀或太浓2. 表面有油或抛光膏3. 镀镍出槽形成双性极4. 镀铬时挂具弹得不紧5. 镀铬时温度太高6. 镀液中氯离子过多1. 调整活化酸的浓度2. 加强前处理3. 出槽时将电流调至最小4. 更换挂具5. 降低温度6. 加入少量碳酸银7. 镀铬电源波形有问题7. 检查电源镀铬深镀能力差零件的深位镀不上铬层1.底镀层较粗糙2.镍层在空气中时间过长3.导电不良4.铬酸含量太低或硫含量过高5.三价铬过多或异金过多6.镀铬液中有硝酸根1.提高底镀层的质量2.镀前活化3.检查线路4.分析成分,调节成分至正常值5. 电解处理,阳极面积大大于阴极6. 电解法除去铬层的光亮度差容易出现烧焦现象1. 铬酸或硫酸含量太低2. 三价铬含量太低或高3. 异金属杂质过多4. 温度太低5. 阴极电流密度太大6. 阳极导电不良7. 镀液中有少量的硝酸根1.分析成分,调整成分至正常值2.电解法控制三价铬成分3.电解法去除4.提高温度5.降低电流密度6.检查线路7.电解法处理铬层有明显的裂纹1.温度太低且阴极电流密度太高2.镀铬硫酸过高或铬酸含量过低3.氯离子过多4.底层镍的应力过大1.升温且降低电流密度2.分析成分,调整正常范围3.加少许碳酸银4.镀镍时补充柔软剂电镀时,电压很高,但阴极没有气泡1. 阳极表面上生成了铬酸铅2. 线路接触不好3. 阳极面积太小1. 取出阳极,用钢丝刷去黄色膜2. 检查线路3. 增加阳极面积镀铬后,零件有明显的挂钩印子1.挂钩的接触点太粗2.阳极面积太小3.导电不良4.铬酸含量太低5.三价铬或异金属杂质过多6.有硝酸根存在1. 维修挂钩接触点2. 增加阳极面积3. 检查线路4. 补充铬酐5. 电解法除去6. 用电解法镀层脱落1.镀铬过程中断电2.阴极电流密度过大3.底层镍钝化或底镀层上有油1. 检查线路2. 降低电流密度3. 加强前处理镀层表面粗糙1. 底镀层本身较粗糙2. 镀液中有微细固体粒子3. 硫酸含量过低4. 阴极电流密度过大1.加强底层质量2.过滤3.提高硫酸含量4.降低电密度氯化物酸性镀锌常见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故障排除方法镀层起泡结合力不好1.镀前处理不良2.添加剂过多3.硼酸过低4.阴极电流密度过大1.加强前处理2.用活性炭吸附3.补充硼酸4.降低电流密度镀层粗糙1.锌含量过高2. DY添加剂含量偏少3.温度过高4.镀液中有固体微粒1. 析成分,冲稀镀液2. 补充DY添加剂3. 采用冷冻设备,控制温度正常值4. 加强过滤镀层上出现黑色1.前处理不良 1.加强除油除锈条纹或斑点2.阴极电流密度过大3.镀液中氯化物太少4.有机杂质过多5.有较多的铜铅杂质2.降低电流密度3.分析成份,提高氯化物含量4.建议用双氧水活性炭处理5.加入0.5-1克/升锌粉镀层容易烧焦1.氯化物含量不够2.锌含量低3.DY柔软剂不够4.PH太高1.分析成分,提高氯化物含量2.分析成分,提高锌含量3.补充柔软剂4.用稀盐酸调PH至5.5-6. 2低电流区镀层灰暗1.镀液温度过高2.DY添加剂含量太少3.镀液中有铜/铅杂质1.采用冷冻设备,控制温度正常值2.补充添加剂3.加入0.5-1克/升锌粉或加除杂水镀层光泽差1.镀液中DY添加剂太少2.温度太高3. PH太高或太低1.补充DY添加剂0.1-0.2毫升/升2. 采用冷冻设备,控制温度正常值3. 用稀盐酸调PH至5.5-6.2氰化物镀锌常见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故障排除方法镀层结合力不好1.前处理不良2.镀液中氰化钠含量过高3.镀液有六价铬1. 加强前处理2.补充锌,控制M比正常值3. 加温50℃,加入0.2-0.5克/升保险粉,搅拌30分钟,趁热过滤,加入双氧水0.1-0.2毫升/升镀层粗糙灰暗呈颗粒状1.锌含量过高2.氰化钠和氢氧化钠含量偏低3.氢氧化钠含量过高4.阴极电流密度过大5.阴阳极距离太近1.补充氰化钠,控制M比正常值2.补充氰化钠和氢氧化钠3. 冲稀镀液4. 降低电流密度镀层薄,钝化时容易露底1.镀液中锌含量太低2.镀液中氰化钠或氢氧化钠含量太高3.镀液中有六价铬4.温度太低5.电流密度太小1.补充锌,控制M比正常值2.补充锌或冲稀镀液3. 加温50℃ ,加入0.2-0.5克/升保险粉,搅拌30分钟,趁热过滤,加入双氧水0.1-0.2升/升5. 降低电流密度阳极钝化,表面有白色产物1.氰化钠含量不够2.氢氧化钠含量不够3.镀液中碳酸盐过多1.补充氰化钠,控制M比正常值2.提高氢氧化钠含量至70-80克/升3.冷冻法结晶析出镀锌产品在贮存期间易生锈或泛点1.镀液中含有大量的异金属杂质2.镀液中有机杂质大多3.镀后清洗不良1.向镀液中加入0.3-0.6克/升的锌粉,搅拌30-60分钟,静止过滤或向镀液中加入1-2克/升硫化钠,搅拌60分钟2.向镀液中加1-3克/升活性炭,搅拌30分钟,静止过滤3.用热水-冷水交替清洗数次。
你最熟悉的电镀,最常见的5大故障处理方法,你会吗?
![你最熟悉的电镀,最常见的5大故障处理方法,你会吗?](https://img.taocdn.com/s3/m/0e665a2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48.png)
你最熟悉的电镀,最常见的5大故障处理方法,你会吗?在电镀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各种不同的故障,如镀层结合力不好、脆性、有针孔或毛刺、泛点发花、烧焦发黑以及低电流密度区不亮等。
如何正确地对这些故障进行处理,是困扰电镀者的一个难题。
虽然,相关的书籍杂志对常见故障的类型、产生的原因、处理的方法有所列举,但实际的生产过程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情况,在进行故障排除时,也不易根据书中所列的故障“对号入座”。
因此,在排除电镀故障时,应该根据故障的类型及实际情况对故障进行有效分析,可能做到“对症下药”,最终正确处理和排除故障,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01、电镀故障的类型及成因电镀者在进行电镀故障的分析和处理之前,需要先了解基本的故障类型及其成因。
通常的电镀故障有:镀层结合力不好、有针孔或毛刺、有脆性、泛点发花、烧焦发黑以及低电流密度区不亮等。
下面,对这几种故障及其成因,进行详细的介绍。
①镀层结合力不好。
造成镀层结合力不好的情况,可能是因为表面活性剂未清洗干净还依旧黏附在基体表面,基体金属上氧化膜的油污未除尽,或不加缓蚀剂以及除锈酸的浓度高。
②镀层有针孔或毛刺。
针孔和毛刺的区别是:若用湿纸揩擦故障处,针孔故障表面不沾纸屑,毛刺故障表面沾有纸屑。
针孔大多见于光亮酸铜及镀亮镍,常见到的有细密不规则的针孔(因油污和有机杂质造成),锥形针孔(因析氢造成)以及较难认定的无规则针孔(因基体金属的小凹点所造成)。
③镀层脆性。
造成镀层脆性大多是因为镀液中有机添加剂或有机杂质过多所致。
另外,重金属离子对镀液的污染或是pH值不正常也有可能是造成脆性的原因。
④镀层泛点发花。
造成泛点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水质不好或三价铬蓝白钝化镀后清洗不干净;镀液含有机物较多,如氯化物镀锌;碱性镀液残留在基体金属细孔内。
造成发花的原因主要是镀前上道工序清洗不良;镀液中沾有杂质;表面活性剂、镀液成分及光亮剂等比例失调。
⑤镀层烧焦发黑。
产生此类故障可能是因为温度不在工艺范围内,添加剂比例失调,电流密度太大,镀铬槽电流波形有问题,镀液中主盐的浓度太低。
电镀装饰铬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镀铬层结合力差
![电镀装饰铬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镀铬层结合力差](https://img.taocdn.com/s3/m/57c1d80c7cd184254b3535dd.png)
电镀装饰铬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镀铬层结合力差一般说引起镀铬层起泡、剥落的原因有:除油、除锈不彻底;镀前化学活化处理不当;镀前阴极小电流活化处理不当,造成待镀面钝化;镀件与镀液温差过大;镀铬时温度变化范围过大;电镀过程中断电,要是短时间断电;镀液被油或其他有机物污染等。
排除这种故障的措施主要是根据上述原因进行:如彻底除尽零件表面的油、锈、氧化皮等污物;严格按工艺规范进行活化,或者阴极小电流活化处理;在镀件预热后再进行正常电镀.加强镀液温度的控制,并适当搅拌镀液,使镀铬温度的变化在2℃内;对于断电的情况可以用阴极小电流活化、阶梯给电并以l.5倍~2.0倍工作电流密度冲击镀后再转入正常电流密度电镀的方法;对于有机杂质可以用49/L~59/I。
活性炭搅拌处理2h后过滤的方法解决。
还需要注意的是,在零件镀铬后进行磨削时出现镀层剥落的故障,这时需要注意磨削的速度不要太高,过刀量也不要太大;力Ⅱ强磨削区域的磨削冷却,避免局部温度太高引起结合力下降。
实际上,不同基体材料的零件表面电镀硬铬也要注意提高硬铬镀层的结合力。
因为不同的基体材料镀硬铬由于其材料的特性和处理工艺不当可能会引起菠铬层的起泡、起皮等故障。
(1)铸铁零件电镀硬铬结合力不良。
对于铸铁零件来说克服这种现象应当考虑:由于铸铁的导电性差,在电镀挂具设计时需要考虑零件与挂具的接触;同时还要考虑由于铸铁的含碳量高,有很多气孔与砂眼,所以铸铁零件只能采用弱酸腐蚀活化,避免采用强酸腐蚀导致零件表面腐蚀挂灰引起镀层结合不良。
另外铸铁零件表面的铁锈需要用机械方法去除,活化采用3%~5%的HF酸或草酸等弱有机酸处理;在电镀铬时需要预热后再通电,而且因为铸铁零件表面的孔隙多,实际表面积大,需要大电流冲击后再将电流恢复到正常电流镀铬。
(2)不锈钢电镀硬铬结合力不良。
由于不锈钢零件表面容易生成氧化膜,所以在电镀铬前必须要将表面的氧化膜去除并且活化才能确保镀层的结合力。
不锈钢电镀硬铬工艺的流程为:化学除油+电解除油+阴极活化+镀冲击镍+镀硬铬。
电镀常见故障原因与排除
![电镀常见故障原因与排除](https://img.taocdn.com/s3/m/fec447692e3f5727a4e96212.png)
4.调整PH值在8.5-9.0之间
5.双氧水-活性炭处理
镀层结合力不好
1.镀前处理不良
2.镀前没有良好活化
3.清洗水有油或活化酸有油
4.预镀层太薄
5.活化酸中有二价侗或二价铅杂质
6.镀液有油或六价铬
1.加强镀前处理
2.加强活化
3.更换清洗水或活化酸
4.加强预镀层厚度
3.PH值过高或温度过低
1.添加DY柔软剂
2.添加DY除杂水或小电流电解
3.提高PH值或提高温度
沉积速度慢
零件的深位镀不上镀层
1.镀液中有六价铬
2.镀液中有硝酸根
3.电流密度太小
1.将PH值调至3,加温至60℃,加入0.2-0.4克/升保险粉,搅拌60分钟,将PH值调至6.2,搅拌30分钟,加入0.3-0.5毫升/升30%的双氧水
2.镀液中有微细固体粒子
3.硫酸含量过低
4.阴极电流密度过大
1.加强底层质量
2.过滤
3.提高硫酸含量
4.降低电密度
氯化物酸性镀锌常见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故障排除方法
镀层起泡
结合力不好
1.镀前处理不良
2.添加剂过多
3.硼酸过低
4.阴极电流密度过大
1.加强前处理
2.用活性炭吸附
3.补充硼酸
1.稀释镀液,调整各成分
2.提高硫酸含量
3.提高温度
4.增加阳极面积
5.用锌粉处理,方法同上
焦磷酸镀铜常见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
故障现象
镀层粗糙
故障原因
1.基体或预镀层粗糙
2.镀液中有铜粉或其它固体微粒
电镀亮条划痕处理方法
![电镀亮条划痕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ec2b74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1e.png)
电镀亮条划痕处理方法电镀亮条划痕处理方法是指在电镀处理过程中出现的划痕情况,主要是由于操作不当或设备问题引起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处理方法。
首先,对于小面积、浅薄的划痕情况,可以使用研磨抛光的方法进行修复。
具体步骤如下:1. 使用细砂纸或砂纸布将划痕区域周围稍微打磨几次,保持打磨的方向一致,这将有助于减少划痕的明显程度。
2. 然后用比较细的抛光垫或抛光布进行打磨,较小的划痕可以通过磨光来减少划痕的可见程度。
3. 最后,使用抛光液进行抛光处理,可以选择机械抛光或手工抛光,使得划痕处与周围的镀层达到统一的光亮度。
其次,对于较深、较大范围的划痕情况,可以考虑重新进行电镀处理。
具体步骤如下:1. 首先,使用合适的去污剂将划痕区域周围的油污和污垢清洗干净,确保表面干净。
2. 然后,使用合适的砂纸对划痕区域进行打磨修复。
根据划痕的深度选择不同粗细的砂纸进行打磨,注意方向一致。
3. 在打磨完毕后,使用水冲洗干净,确保表面没有残留的砂粒。
4. 接下来,重新进行电镀处理。
根据工件的材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电镀方法和工艺参数进行处理。
5. 最后,对重新电镀处理后的表面进行抛光,使其达到所需的光亮度。
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化学产品进行修复。
例如,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化学药剂进行划痕修复。
具体步骤如下:1. 使用合适的药剂将划痕区域周围清洗干净,去除油污和污垢。
2. 将药剂涂抹在划痕区域上,根据药剂的特性和使用说明进行处理。
3. 等待一定的时间,让药剂发挥作用。
4. 使用软布擦拭划痕区域,可以发现划痕变得不明显或完全消失。
需要注意的是,在处理划痕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且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避免进一步损坏工件或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此外,在修复后还需要对修复部位进行保护,以避免再次出现划痕。
对于持久性划痕,应该及时排查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以防止划痕问题再次出现。
综上所述,电镀亮条划痕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研磨抛光修复、重新进行电镀处理和使用化学产品进行修复等多种方法,具体的处理方法应根据划痕情况的严重程度和工件的要求进行选择。
化学镀铬故障及排除
![化学镀铬故障及排除](https://img.taocdn.com/s3/m/3e0df27c25c52cc58bd6be83.png)
4.阴极电流密度过大
4.降低电镀整流器电密度
4.铬酸含量太低
4.补充铬酐
5.三价铬或异金属杂质过多
5.电解法除去
6.有硝酸根存在
6.用电解法
镀层脱落
1.镀铬过程中断电
1.检查线路
2.阴极电流密度过大
2.降低电流密度
3.底层镍印化或底镀层上有油
3.加强前处理
镀层表面粗糙
1.底镀层本身较粗糙
1.加强底层质量
2.镀液中有微细体粒子
2.过滤
3.硫酸含量过低
化学镀铬故障及排除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排除方法
铬层发花或发雾
1.镀前活化酸太稀或太浓
1.调整活酸的浓度
2.表面有油或抛光膏
2.加强前处理
3.镀镍出槽形成双性极
3.出槽时将电流调至最小
4.镀铬时挂具弹得不紧
4.更换挂具
5.镀铬时温度太高
5.降低温度
6.镀液中氧离子过多
6.加入少量碳酸银
7.镀铬电源波形有问题
1.温度太低且阴极电度密度太高
1.升温且降低电流密度
2.镀铬硫酸过高或铬酸含量过低
2.分析成分,调整正常范围
3.氧离子过多
3.加少许碳酸银
4.底层镍的应力过大
4.镀镍时补充柔软剂
镀铬后,零件有明显的挂钩印子
1.挂钩的接触点太粗
1.维修挂钩接触点
2.阳极面积太小
2.增加阳极面积
3.导电不良
3.检查线路
铬层的光这度窠易出现烧焦现象
1.铬酸或硫酸含量太低
1.分析成分,调整成分至正常值
2.三价铬含量太低或高
2.电解法控制三份铬成分
镀装饰铬常见故障及纠正方法
![镀装饰铬常见故障及纠正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368e5c6240c844769eaee26.png)
镀装饰铬常见故障及纠正方法光亮度不足a)温度低或电流密度过高b)硫酸根含量低c)三价铬高d)铁杂质含量高a)升温,检查电流是否在工艺范围b)分析补充c)大阳极,小阴极电解d)用离子交换或隔膜电解覆盖能力差a)温度高而电流密度低b)硫酸含量高,c)三价铬不足d)锌、铜、铁杂质多a)降低,检查电流是否在工艺范围b)分析后用BaCO3,除去部分硫酸根;c)大阴极,小阳极电解d)离子交换或隔膜电解处理局部无铬层a)孔眼未堵塞b)装挂不当,产生气袋或导电不良c)零件形状复杂,未使用辅助阳极d)零件互助屏蔽e)镀件表面有油污f)挂具未绝缘a)用塑料管堵塞b)改用挂具c)选择适当的辅助阳极d)少挂零件e)对镀件进行重新处理f)改进挂具绝缘镀铬层同镀镍层一起剥皮a)镀前处理不彻底b)镀镍层内应力大a)加强镀前处理b)调整镀镍溶液铜锡合金镀层上镀铬时出现黑花a)溶液温度低b)镀铬前处理不彻底c)通电过快或过慢e)铜锡合金中含锡量过高a)升高温度b)加强镀铬前处理c)改进操作e)调整铜锡合金镀硬铬镀层剥落a)镀前处理不良b)镀铬过程中途断电c)零件进槽预热时间短d)溶液温度或阴极电流密度变化太大e)硫酸含量过高a)加强镀前处理b)重新镀铬时,进行阳极处理或阴极小电流活化处理c)加长预热时间d)严格控制溶液温度和阴极电流密度e)加碳酸钡处理铸铁件镀不上铬层,仅有析氢反应a)镀前浸蚀过度b)进行阳极处理时,造成石墨裸露c)阴极电流密度过低a)重新全加工后再镀b)重新全加工后再镀c)提高阴极电流密度镀层粗糙,有铬瘤a)阴极电流密度过大b)阴、阳极间距离太近c)零件形状外凸,没有使用保护阴极d)硫酸根过高a)降低阴极电流密度b)放宽阴、阳极间距离c)使用合适的保护阴极d)加碳酸钡处理镀层或底层金属上有明显裂纹钢在淬火时有应力镀前将零件回火消除应力。
氯化物镀锌常见故障处置
![氯化物镀锌常见故障处置](https://img.taocdn.com/s3/m/4afa0260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c.png)
氯化物镀锌常见故障处置1镀层发花或起泡,结合力差产生原因:前处置除油除锈不净。
应增强镀前处置,选择良好的化学除油、电解除油工序和酸洗除锈工序。
2镀层光亮度差产生原因:①光亮剂不足;②镀液中有机杂质污染。
应通过霍耳槽实验肯定补给光亮剂和开缸剂的补充量,通常霍耳槽试片高中区镀层光亮度差,就必需补加开缸剂,若试片低区镀层光亮度差,乃至发暗,则必需补加光亮补给剂。
若补充光亮剂后无济于事,则可能是有机杂质的污染,必需用活性炭处置后再补加光亮添加剂。
3镀层易烧焦,电流密度开不大产生原因:①镀液pH值高;②锌含量太低;③硼酸含量低。
可通过度析镀锌液的成份进行调整,消除上述故障。
4镀层粗糙有麻点产生原因:镀液中有固体杂质。
过滤镀液可消除上述故障。
注意镀锌阳极必需加套阳极袋。
5镀层覆盖能力差,孔内及凹处无镀层产生原因:①光亮剂不足。
可通过霍耳槽实验肯定光亮剂的补充量。
②镀液中氯化钾(钠)含量太低。
可通过化学分析,调整氯化钾(钠)含量。
③镀液温度太高;暂停生产或采用冷却办法,降低槽液温度。
④铅杂质污染。
通过霍耳槽实验肯定后用锌粉处置或小电流电解处置。
同时重要的是要查明引入铅杂质的原因--检查氯化锌和锌阳极的纯度。
6镀层灰暗氯化物镀锌零件用稀硝酸出光后,低电流密度区发黑发暗的原因:镀液中有铜杂质。
可以往镀液中加锌粉处置或小电流电解处置,消除铜杂质的影响。
7镀层有白雾、黑点稀硝酸出光后,高电流密度区发黑或呈棕色。
产生原因:镀液中有铁杂质。
可用双氧水处置过滤。
8光亮剂消耗量增大产生原因:①镀液温度高。
最好采用冷却办法将降低槽液温度或采用间歇生产;②镀液中氯化钾、氯化锌含量太高,使镀液浊点降低,光亮剂析出。
通过度析镀液成份,稀释镀液;③工件除油不净,将大量油污带入镀液中,消耗光亮添加剂中的载体光亮剂。
保证镀锌零件电镀前除油要完全。
9镀层有条纹产生原因:①光亮剂失调,配槽时添加剂严重不足。
可通过霍耳槽实验,补充添加剂的用量。
【免费下载】电镀常见故障原因与排除
![【免费下载】电镀常见故障原因与排除](https://img.taocdn.com/s3/m/c5338ec24693daef5ef73dcf.png)
1. 清除表面油脂 2. 保持清洗水清洁 3. 搅均镀液 4.加入 30%双氧水 1-2 毫升/升,搅拌下加入氢氧化铜, 加入 1-2 克/升活性炭,搅拌过滤 5.增大面积,加长阳极 6.用双氧水-活性炭处理
低电流区 镀层不亮
1. 预镀层低区粗糙 2. 挂具导电不良 3. 光剂 A 含量偏低 4. 镀液中一价铜较多 5. 温度过高 6. 硫酸含量偏低
焦磷酸镀铜常见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
故障原因
故障排除方法
故障现象 镀层粗糙
1.基体或预镀层粗糙 2.镀液中有铜粉或其它固体微粒 3.铜含量过高或焦钾过低 4.镀液 PH 值太高 5.镀液杂质太多
1. 加强预镀层质量 2. 加强过滤或加少许双氧水去除铜粉 3. 补充焦钾,调整 P 比在 6.3-6.8 之间 4. 调整 PH 值在 8.5-9.0 之间 5. 双氧水-活性炭处理
沉积速度慢 深镀能力差
1.阴极电流密度太小 2.阳极钝化或阳极面积太小 3.游离氰化钠太高 4.溶液中有铬酸盐
1.提高电流密度 2.增加阳极面积或提高氰化钠或提高镀液温度 3. 调整成分 4. 同上处理方法
镀层疏松
1.阳极钝化
1. 同上处理方法
孔隙多
2.镀液中碳酸盐过多或有粘胶状的杂质 2. 同上处理方法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保通据护过生高管产中线工资敷艺料设高试技中卷术资配,料置不试技仅卷术可要是以求指解,机决对组吊电在顶气进层设行配备继置进电不行保规空护范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总问中体题资配,料置而试时且卷,可调需保控要障试在各验最类;大管对限路设度习备内题进来到行确位调保。整机在使组管其高路在中敷正资设常料过工试程况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关都能于可地管以缩路正小高常故中工障资作高料;中试对资卷于料连继试接电卷管保破口护坏处进范理行围高整,中核或资对者料定对试值某卷,些弯审异扁核常度与高固校中定对资盒图料位纸试置,.卷编保工写护况复层进杂防行设腐自备跨动与接处装地理置线,高弯尤中曲其资半要料径避试标免卷高错调等误试,高方要中案求资,技料编术试5写交卷、重底保电要。护气设管装设备线置备4高敷动调、中设作试电资技,高气料术并中课3试中且资件、卷包拒料中管试含绝试调路验线动卷试敷方槽作技设案、,术技以管来术及架避系等免统多不启项必动方要方式高案,中;为资对解料整决试套高卷启中突动语然过文停程电机中气。高课因中件此资中,料管电试壁力卷薄高电、中气接资设口料备不试进严卷行等保调问护试题装工,置作合调并理试且利技进用术行管,过线要关敷求运设电行技力高术保中。护资线装料缆置试敷做卷设到技原准术则确指:灵导在活。分。对线对于盒于调处差试,动过当保程不护中同装高电置中压高资回中料路资试交料卷叉试技时卷术,调问应试题采技,用术作金是为属指调隔发试板电人进机员行一,隔变需开压要处器在理组事;在前同发掌一生握线内图槽部纸内故资,障料强时、电,设回需备路要制须进造同行厂时外家切部出断电具习源高题高中电中资源资料,料试线试卷缆卷试敷切验设除报完从告毕而与,采相要用关进高技行中术检资资查料料和试,检卷并测主且处要了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镀产生问题原因及对策
![电镀产生问题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a8ba0d4b8f67c1cfad6b898.png)
电镀产生问题原因及对策塑料制品表面电镀故障之成因及对策一、预处理及化学镀故障的排除待续!或全部沉积不实际生产中都有可能遇到化学镀沉积不上或覆盖不全的现象。
其成因及对策为:上镀层(1)若将经过活化处理后的制品侵入化学镀液中,制品表面根本不发生化学变化,则表明活化不良。
应检查敏化液和活化液的配比是否适宜,操作条件是否得当。
如果敏化或活化温度太低或时间太短,应适当提高温度及延长处理时间。
对于采用胶体钯进行活化处理的制品,制品不沉积不上镀层,还需要考虑解胶是否完全。
若解胶不足,应适当调整解胶溶液配比或提高溶液温度。
(2)若反应只在制品表面局部进行,同时沉积的镀层很光亮,但覆盖不全,组份。
粗化时,制品表面不能过蚀。
d、活化不良。
应及时调整敏化和活化液的组分或换用新液。
e、制品表面出现海绵状化学镀层。
应调制适宜的镀液并降低其沉积速度。
(2)表面线状起泡。
其成因及对策:a、粗化不良。
应适当调整粗化液的配比。
b、制品表面有残留的脱模剂。
应在制品成型时尽量避免使用脱模剂。
c、制品表面有杂质点。
应在制品成型时防止产生这一缺陷。
(3)浇口处起泡。
其成因及对策:a、制品成型时注射压力太高或浇口尺寸设计不当。
应适当调整成型条件及模具设计。
露塑点(4)镀镍溶液中放针孔剂不足或胶质太多。
应适当调整。
(5)制品成型时模具表面光洁度太差。
应对模具表面进行抛光或电镀处理, 提高其表面光洁度。
化学沉铜层表 沉铜层表面若产生能擦去的褐色粉末时,电镀亮层就会影响亮铜层的结合面浮有褐色粉力。
其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 末(1)化学沉铜液已分解失效,铜离子在还原过程中生成的铜原子被氧化,使之变成氧化铜,而氧化铜有成为还原铜的结晶核心,使镀液浑浊不清。
应适当降低镀液的pH 值至10左右,并过滤镀液,用比色法补充镀液。
黑色粉化反应速度太快,使镍的结晶粗末松,沉镍层产生结合力差的黑色粉末镍。
对此,应分析和调整沉镍液中镍离子的含量,并合理控制溶液温度及pH值。
装饰性镀铬常见故障以及排除方法
![装饰性镀铬常见故障以及排除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3191e8671fe910ef12df873.png)
装饰性镀铬常见故障以及排除方法:深镀能力太差(1)硫酸含量偏高。
应适当调整。
(2)三价铬离子或铁等金属杂质含量太高。
应处理三价铬离子或以离子交换法除去金属杂质。
(3)镀液温度太高。
应适当降低局部表面镀不上铬(1)镀件表面有氧化膜或镀前处理不良。
制品前处理后应尽快镀铬,不可搁置时间太长;应加强制品的前处理工序。
(2)挂具接触不良。
应改善挂具的接触方式。
(3)镀件在镀槽内互相重叠,局部表面被屏蔽。
应改进镀件的悬挂方法镀铬层发花或呈暗灰色(1)镀前处理不当。
应加强前处理工序。
(2)镀液温度太低。
应适当提高镀层呈暗灰色且硬度很低(1)镀液温度和电流密度配合不当。
应适当调整。
(2)硫酸含量偏低。
应适当补充镀层边缘发黑或发暗(1)电流密度太大。
应适当减小。
(2)镀液温度偏低。
应适当提高。
(3)镀件预处理不良且放人镀槽时电流过大。
应加强镀前处理并采用适当的电流密度镀层呈彩虹色(1)镀液中硫酸含量偏低。
应适当补充。
(2)镀液温度太高。
应适当降低。
(3)镀件放人镀槽时电流太小。
应适当增大镀铬后表层与中间层一起脱落(1)中间层与基体金属结合不良。
应加强中间镀层的镀前处理工作。
(2)中间镀层性能不良。
应检查中间层的镀液是否符合工艺要求镀层呈暗色且镀槽铅衬溶解镀液中有硝酸污染。
应先将镀液中硝酸除去,然后用大电流处理镀液镀层呈暗色并有紫褐色斑点镀液中铁杂质含量太高。
应处理或更换部分镀液,使铁杂质含量降低镀层沉积速度太慢(1)镀件悬挂不当。
应改进悬挂方式。
(2)硫酸含量过高或过低。
应精确测定镀液中的硫酸含量后进行调整无铬层沉积(1)电路电极接反。
应检查电极的接法。
(2)导电不良或镀件前处理不当。
应改善导电或加强镀前的处理工作镀层呈青灰色(发乌)(1)镀液中各种组分的比值不当。
应按工艺要求进行调整。
(2)镀液温度太高。
应适当降低。
(3)电镀时间太长或电流过大。
应缩短电镀时间或将电流调整到15—20A/dm2范围内镀层表面有明显的裂纹(1)镀液温度太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饰镀铬中的发花故障处理摘要:在实际生产过程遇到的问题,现将其整理成文与大家分享。
我厂的车把是在直线电镀自动线上生产的,按常规的氰铜-亮镍-装饰铬工艺进行电镀。
长期以来镀铬生产一直正常,但从四月底开始,发现铬层发花。
为此,对镀铬溶液进行了调整,使溶液中各参数在工艺规范内。
铬酸280-300g/l硫酸 2.4-2.7g/l三价铬2-4g/lXXX(产品名称略)0.04g/L温度53-57℃阴极电流密度15-30A/dm2然后再经过六小时电解,但发花故障未排除。
于是,我们分析了几种可能引起镀铬层发花的因素:1.XXX在抑制铬雾的同时也给抛光油灰的排除带来不便。
车把是管状零件,抛光油灰从孔洞进入后,难于去除。
在加温的铬酸溶液中溶出,逐步积累到-定程度,当零件进槽时沾上漂浮在液面的油灰,即产生不规则的花斑。
2.我厂配镀铬槽没有用去离子水而是用冷凝水,镀铬前的清洗为自来水。
长期生产,镀铬槽中氯离子积累过多,而XXX又抑制了阳极氯气的析出,使镀铬槽中氯离子含量超过200PPM,因此,镀铬层发花。
针对上述可能原因,我们对镀铬槽液进行了清理和电解,结果镀出的车把仍然发花。
在镀铬原因排除后,转而我们怀疑亮镍槽中初级光亮剂含量太高。
经用赫尔槽检查光亮镀镍溶液,结果亮镍槽完全正常。
这样铬槽和亮镍槽都完全正常,为什么镀铬后会发花呢?是不是镀亮镍后的回收液、清洗水或者镀铬前的弱腐蚀液、清洗水中含有油污和灰尘?经用肉眼和洁、纸检查,均未发现异常。
然后,我们采用手动跳工位的办法试验,当跳过二个亮操回收工位时,镀铬后不发花。
接连试了五挂均不发花。
尔后又试验几挂不跳过亮镍回收工位的,又全部发花。
这样镀铬发花的真正原因找到了,是亮镍回收槽的毛病。
因为亮镍回收槽长期使用,积累了过多的有机物和氯离子。
当镀好亮镍的零件浸入回收槽中,污染物将不同程度地吸附在亮镍层表面,致使镀铬后发生花斑。
最后,经清洗亮镍因收槽,更换回收水后,镀铬发花故障就消除了饰性镀铬故障及其处理方法:铬层发花或发雾可能原因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1)镀镍液中糖精太多发花或发雾在工件的尖端和边缘较为明显。
详见第四章故障现象23(1)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2)光亮镍出槽时产生了双极性电极发花或发雾有规则地出现在零件的一个侧面(即靠近镀镍出槽时另一阴极的侧面)。
详见第三章故障现象25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3)亮镍出槽到镀铬间隔的时间过长详见第四章故障现象23(2)、(4)、(6)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在此需要补充的是:工件镀好亮镍出槽到镀铬的时间间隔在2min以内,并且挂具上部工件的清洗水未干燥、车间环境较好的情况下,一般可以不必进行酸活化而直接套铬;若时间间隔在2min以上,则需要进行酸活化后再镀铬(4)镀铬前的硫酸活化液浓度太稀或过高镀铬前的硫酸活化液,一般采用5%~l0%的稀硫酸,活化时间一般为0.5~1min。
若酸活化液的浓度太稀,在活化时间内不足以彻底除去表面的钝化膜或黏附物;若酸活化液的浓度太高,对亮镍层没有活化的能力,且使其氧化,又会产生腐蚀,会使铬层发花处理方法:a.分析调整酸活化的硫酸含量或更换酸活化液;b.定期更换活化液(5)镀铬时的温度太高在镀铬过程中,阴极电流密度与温度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
在同一溶液中镀铬时,通过调整温度和电流密度,并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可以获得光亮铬、硬铬和乳白铬三种不同性能的镀铬层。
在低温高电流密度区,铬镀层呈灰暗色或烧焦,这种镀层具有网状裂纹、硬度大、脆性大;高温低电流密度区,铬层呈乳白色,这种组织细致、气孔少、无裂纹,防护性能较好,但硬度低,耐磨性差;中温中电流密度区或两者配合较好时,可获得光亮镀铬层,这种铬层硬度较高,有细而稠密的网状裂纹。
若配合不当,对镀铬溶液的阴极电流效率、分散能力、镀层的硬度和光亮度都有很大的影响。
如镀液温度高达70℃左右,那么即使升高电流密度,也难以得到光亮的镀层。
生产上一般采用中等温度(45~60℃)与中等电流密度(30~45A/dm2)以得到光亮度和硬度较高的铬镀层。
尽管镀取光亮镀层的工艺条件相当宽,但考虑到镀铬液的分散能力特别差,在形状复杂的零件镀装饰铬或硬铬时,要在不同部位都镀上厚度均匀的铬层,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和电流密度。
当镀铬工艺条件确定后,镀液的温度变化最好控制在±2℃以内处理方法:降低镀液温度至标准值并合理设定电流密度(6)镀铬电流的波形是否正常镀铬的电流波形,一般以采用纯直流、三相全波或六相双反星形的电源为好,不能用波动因素大的电源(波纹系数小于3%)。
如果三相全波整流器坏了一相,就会使镀层出现发花的现象。
另外,镀铬的阴极电流密度较高,又由于阴极和阳极之间存在大量的氢气和氧气,尽管铬酸的导电性较好,仍需采用大于l2V的电源,而其他镀种使用8V以下的电源即可处理方法:选择电压大于12V、波纹系数小于3%的全波整流电源(7)挂具挂钩与工件弹性不紧以硫酸为催化剂的镀铬液,铬的临界析出电流密度为5.0A/dm2;以稀土添加剂为催化剂的镀铬液,铬的临界析出电流密度为4.0A/dm2;以硫酸为催化剂的镀铬液,应选择电流密度大于l5A/dm2以上;以稀土添加剂为催化剂的镀铬液,应选择电流密度大于10A/dm2以上。
若工件与挂具弹性不紧,允许通过的电流较小,电力线分布不均匀,在挂具上较松、易摆动的工件难以保证镀层质量,易出现镀层发花、发雾现象处理方法:不合格的挂具(或没有弹性的挂钩)予以调整或更新挂具(8)镀铬过程中断电在镀铬过程中断电或导电不良,出现电流中断,易使工件的镍镀层在镀铬液中钝化,出现铬层发花现象处理方法:a.断电后,取出工件,用酸活化后重新电镀;b.清理导电触点,擦洗阳极,保证导电良好续:上述故障现象可能原因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氯离子能降低镀铬液的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
当氯离子含量达到0.02g/L以上时,从低电流密度部位出现乳灰色烧焦层,基体金属易腐蚀;当氯离子含量大于0.1g/L以上时,镀铬液的覆盖能力下降,破坏阳极的二氧化铅(Pb02)并腐蚀阳极,铬层裂纹增多,光亮度降低,出现云雾状的花斑,对设备及零件镀不上铬的部位腐蚀性增大;当氯离子含量大于2g/L以上时,只能得到黑灰色无光的镀层,所以应控制C1一<0.02g/L。
氯离子主要来源于自来水以及清洗不净的镀镍工件等,故镀铬前的清洗及配制镀铬液时最好采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尤其是在镀铬前的酸活化,若清洗不能保证的情况下,避免使用盐酸,(9)镀铬液中氯离子过多而使用硫酸处理方法一:阳极电解处理法氯离子在高电流密度条件下,在阳极氧化为氯气2C1一一2e一一Cl2↑处理条件:a.阳极电流密度大于40A/dm2;b.镀铬液温度为60~70℃;c.不断搅拌镀液(利于阳极产生的氯气及时析出)开始电解lh,氯离子降低较为明显,但此法不能彻底除去氯离子处理方法二:银盐沉淀法根据Cl一和Ag+反应,能生成溶度积较小的AgCl沉淀,所以可以用银盐除去Cl一。
但用哪种银盐为好呢?因为硝酸银含有硝酸根,硫酸银会使镀铬液中硫酸根含量升高,所以一般用碳酸银2HCl+Ag2C03—2AgCl↓+C02↑H20可以用硝酸银和碳酸钠制备碳酸银2AgN03+Na2C03—2Ag2C03↓+2NaN03制得的碳酸银沉淀,需用温水洗涤3~5次,彻底除去NO3-后,才能使用。
理论上每除去1g氯离子,需3.9g碳酸银,而实际用量比理论值要高3~4倍,成本较高,一般不采用(10)镍层抛光时的线速度太大工件镀暗镍或半光亮镍抛光后套铬,特别要注意抛光轮的大小。
由于镍层容易钝化,所以抛光轮太大、转速太快或操作者抛光时把工件压在抛光轮上的力量较大,都将使镍层在抛光时温度升高而钝化。
其钝化膜较厚,正常的酸活化较难除去,在钝化的镍层上镀铬,会出现发花的现象,在夏季或环境温度高的条件下,更易出现处理方法:合理选择和使用抛光材料、设备,规范操作续:上述故障现象可能原因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11)抛光后的工件镀铬前表面有油或抛光膏抛光后的工件,表面的油或抛光膏未彻底除去,则工件所镀的铬层是雾状的。
如果活化液的浓度太稀,镍层不能充分活化,从而导致类似在钝化的镍层上镀铬一样,出现发花现象;如果活化液的浓度太高,对镍层就没有活化的能力,且使其氧化,所以浓度过高的硫酸活化液也会使镀铬发花处理方法:a.加强抛光后工件的镀铬前处理,保证工件表面洁净;b.分析调整酸活化的成分,并定期更换,保证活化效果(12)铜锡合金底层中锡含量太高若工件镀铜锡合金后,再抛光镀铬,除了应检查抛光后工件的除油和酸活化外,还需要检查铜锡合金镀层中的锡含量是否过高。
锡含量高也会造成镀铬困难,出现发花,含锡8%~l5%的铜锡合金,作为防护装饰底层最好,而且镀铬容易。
当含量在16%~30%时为中锡青铜,特别是锡含量在22.3%以上时,镀层呈银白色,此时,镀铬容易发花。
所以镀铬件的锡含量不可超过l5%从外观上判断青铜镀层中锡含量,易镀铬的低青铜外观是金黄色,有发红的趋势,当锡含量增加,镀层发白的趋势增大,当青铜层外观呈银白色,此时,镀铬必然会发花。
低锡青铜易抛光,是因为此时硬度较纯铜高,而中锡青铜硬度比低锡青铜低,抛光性能比低锡青铜差。
抛光后的低锡青铜工件易变色,而中锡青铜抗氧化变色能力大于低青铜,不易变色。
以上现象可以进行简单的判断,但最好的办法应是控制铜锡合金镀液成分,保持合金镀层中锡含量的稳定处理方法:a.将抛光和除油后的铜锡合金件,在5%氢氟酸溶液中活化0.5~lmin,再水洗后镀铬;b.镀铬前,将铜锡合金件在氰化镀铜液中闪镀lOs左右氰化镀铜后,再镀铬;c.控制合金镀液成分,保证锡含量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