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素养培养路径分析

合集下载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高中历史教学时空观念素养的养成探究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高中历史教学时空观念素养的养成探究

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2020年第40期(总第412期)▲课例点评【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成为让学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当前,许多高中历史教师积极探究了基于时空观念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

本文将根据这些研究成果继续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为其他高中历史教师提供帮助,进一步促进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时空观念;素养养成;教学策略高中历史知识相对复杂多样,囊括的历史细节也很多,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时空观念素养,才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中找寻真相,发现历史规律。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对时空观念培养的必要性和相关培养策略有所了解,并努力探寻适合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时空观念素养的必要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

其中,时空观念对于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与分析的观念。

时空观念素养是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全面、系统、正确、深入地解读历史事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必要能力。

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

我们只有将历史事件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中,才能明白它们存在的意义。

历史学科知识是建构在历史时空基础上的,对历史的认识必须从时空观念的角度出发。

通过课堂学习,学生不仅要了解这节课所学习的几个核心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还要将其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运用唯物史观,了解与认识历史对象的前期铺垫与后续影响、局部变化与整体作用,并做出客观分析和深入研究,最终得出合理解释。

分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分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分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学工作越来越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在原有基础上有了很大改变。

在以往高中历史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以让学生背诵和记忆为主,忽略了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学生虽然能够背过一些史实,但是对历史的理解能力不强。

当高考中的题目融合了过多内容,学生就会出现记忆混乱的现象,导致出错。

本文将以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为例,分析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方法引言: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重视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

而高中历史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们对历史的解读态度和情感体验,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培养和思想道德品质培养。

因此广大历史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优化教学效果。

一、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指学生对本学科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养成,既包括学习本科目的知识,也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是从量变到质变,由表及里的全方位培养。

真正让学生学会对知识的吸收和融合贯通,并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身综合能力。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历史事件、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去反思历史并能够独立自主的看待历史,解读历史,培养自身的历史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从唯物主义历史观、时空观念、史料证实、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若干个部分进行,意在通过对真实历史的学习,利用唯物史观对历史事件进行解读和描述。

通过史料证实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思维,并通过学习历史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以史为鉴,总结经验教训,分析现实问题,并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

二、树立学生的唯物史观我国历史教学坚持唯物史观,只有正确运用历史理论与方法,才能够更好地学习历史材料理解历史的本来面貌和深刻内涵。

时空观念素养视域下的历史课堂教学路径新探

时空观念素养视域下的历史课堂教学路径新探

时空观念素养视域下的历史课堂教学路径新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时空观念素养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素养之一。

时空观念素养强调个体对于时空的敏感性,理解和掌握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和影响,以及对于不同地域、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尊重。

这一素养对于历史课程的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需要教师在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加强对于时空观念的引导。

一、建立时空观念的认识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对于时空观念的认识。

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如地图、图片、资料、视频等,让学生感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掌握基础知识建立时空观念的基础是掌握基础知识。

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有关历史的基础知识,这包括时间的计算方式、历史时期的划分、不同文化的区别和联系等方面。

只有学生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

三、培养信息搜索和分析能力时空观念素养中强调了信息搜索和分析能力的重要性。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从不同来源获取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

教师可以通过给予学生案例和需求,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搜索工具和技术,提高他们的信息检索和分析能力。

同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如何发现和分析信息中的偏见和误解。

四、强调时空背景的重要性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原因,以及文化背景和环境对于历史事件的影响,是时空观念素养中的重要部分。

教师在历史课堂中应该强调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原因,并与学生一起探究文化背景和环境对于历史事件的影响。

这有助于学生建立更全面和深入的历史认识,并培养他们对于不同文化和历史时期的尊重和理解。

五、推广跨文化交流和理解时空观念素养在强调历史和文化意义的同时,也强调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是全球化的,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教育者需要教育下一代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并在跨文化交流中实践这一价值观。

历史课堂可以成为推广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重要场所,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和讨论等来引导学生积极与不同文化进行交流和对话。

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研究——开题报告材料

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研究——开题报告材料

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研究一一开题报告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1、国家发展和教育改革进入新时期。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我们不仅要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更要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国民教育体系,进一步改造国民性提升国民素质。

这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新任务、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这个任务和要求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20世纪80年代开始,历史学科能力的研究成为中学历史教育界研究的热点并且取得了丰硕成果。

2010年国家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中明确提出: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为此2014年4月25日,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这一概念,并将其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0标的基础地位,成为下一步深化工作的“关键”因素。

2017年8月教育部公布了初中、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内容并进行了详细解读。

3、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依托基本的历史知识,综合性的运用历史学科能力和方法,对于历史现象和史实进行归纳、概括、分析、评价,总结过去、指导现在、展望未来,它是历史学科综合能力的总体展示和终极归宿。

4、国家推行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就是考试,随着中考、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在历史学科的考查中体现学科能力、反应学科素养的题目比比皆是。

5、互联技术发展、新经济形态的出现是未来相当长时间的主流,在激烈的竞争中要求每一个社会个体必须具有极强的综合素养。

二、意义:1、在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是顺应国家发展和教育改革和学科特点的必然要求。

2、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研究就成为历史教学和历史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历史教学研究和实践首要任务。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培养探究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培养探究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培养探究时空观念是历史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涉及到对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的理解,对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差异和联系的把握,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能力。

对于高中历史学习者来说,培养时空观念尤为重要,因为他们需要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化的学习,逐渐建构起对时空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本文将针对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中时空观念的培养进行探究和分析,探讨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一、时空观念在高中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二、时空观念培养的策略和方法针对高中历史学习中时空观念的培养,教师们需要运用多种策略和方法,来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认知和理解。

以下是一些培养时空观念的策略和方法:1. 利用地图和时间轴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地图和时间轴来展现历史事件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和变化。

通过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图和时间轴,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点和发生时间,从而更好地掌握历史事件在时空上的联系和演变过程。

2. 利用案例分析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来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时空背景进行思考和理解。

通过对具体历史事件的分析,学生可以了解该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以及事件的背景和影响,从而更好地建构起对历史时空的感知和认知能力。

3. 开展实地考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时空的背景和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考察活动。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历史事件发生过的地点和历史文化留下的痕迹,从而更好地加深对历史时空的理解和认识。

4. 开展课外阅读为了拓展学生的时空视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通过阅读相关历史书籍和资料,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区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特点,从而更好地培养时空观念。

5. 运用多媒体教学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来展示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地区的情况,从而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历史时空的背景和特点。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路径分析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路径分析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路径分析摘要: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五大部分,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证实、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这五大核心素养除了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指导要素,也是教师开展教学评价体系的关键核心。

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明确核心素养的内容,运用情景教学和实例研究等方式,帮助学生们养成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用历史时空观念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个人良好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并开阔高中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对此,本文主要基于核心素养背景,分析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路径,仅供广大历史教师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学评价;构建路径引言:基于核心素养背景,高中历史教师在构建教学评价体系的时候,需要以唯物史观素养为评价导向,着重考察学生们的时空观念养成现状以及史料实证能力等,细化评价指标,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时空观念和正确的信息甄别意识,鼓励学生用正确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看待历史事件,培养积极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情感,为促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意义首先,有利于提高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

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学科评价体系,需要教师能够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现状,以教材知识点为蓝本,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历史教学模式。

比如应用情景剧表演或者多媒体视频播放等形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互动中了解史实,用现实性观点解释历史性问题。

整个过程有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互动氛围,并且让学生在历史事件重演的过程中全面思考问题,培养个人良好的历史时空观念和信息甄别意识,突出了学科评价体系的前瞻性和综合性[1]。

其次,有利于激发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学生们能够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或文献,在自主分析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相应的任务,以佐证文件中的观点。

高中生历史时空观念素养的教学实践分析——以《工业革命》为例

高中生历史时空观念素养的教学实践分析——以《工业革命》为例

高中生历史时空观念素养的教学实践分析——以《工业革命》为例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各门课程对素质教育的理念也有了更深的认知度,在此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创新,尤其是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培养引起教育界的关注。

本文将以《工业革命》为例,以时间为依据、以空间为基础,对培养高中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进行总结和阐述,从而对确立的教学培养目标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希望可以对高中历史教学起到借鉴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时空观念;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教育意义是重大的,而时空观念又是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的一部分。

由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已经是历史教学的热点,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又是很抽象的内容,教师在实践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成为当前历史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实践面临的一种挑战。

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课“工业革命”教学为例,阐述“时空观念”素养目标在该课中的落实。

一以时间拓展空间的培养路径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对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地图,精确指出那些开展工业革命国家地理位置。

首先让学生知道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

英国始于18世纪中叶,截至19世纪上半叶;法国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发展蓬勃期是19世纪20年代,完成时间是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工业革命的时间是19世纪中期;德国在19世纪早期开始工业革命;日本和俄国差不多,都是在十九世纪中期以后展开工业革命的。

然后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示意图,让学生准确指出开展工业革命国家的地理位置。

二以时间为依据以空间为基础的培养路径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内容是:根据发生的时间了解工业革命发展的里程;以空间为论点,阐述为什么英国首先开展工业革命。

第一点,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尼纺纱机,掀起了棉纺织技术革命,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1785年发明了瓦特改良蒸汽机,大大推动了动力革新,开启了蒸汽时代,工业革命进入崭新阶段;1870年美国的富尔顿发明了汽船,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开启了交通运输革命的序幕;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法国和美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用好历史地图册,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素养

用好历史地图册,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素养

于图,索理于书。

”“左图右书”是我们开展历史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

然而可供历史课堂教学使用的历史地图众多,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最适合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地图成为一大难题。

《中外历史纲要历史地图册》(以下简称“历史地图册”)作为普通高中教材的一类,其设计时是按照《中外历史纲要》的编纂体例进行编排的,以便于配合《中外历史纲要》等统编版历史教科书使用。

其相比于其他历史地图载体的最大优势就是它与我们的历史课堂具有极强的契合性,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教师在历史地图上的选择问题。

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要重视历史地图,但在实际教学中对历史地图的运用层次还是较为浅显,也难以达到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效果。

并且在很多时候,教师在将历史地图放进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课件中后便不再细细琢磨,在课上时也多是一笔带过。

这样不免使历史地图成了教学中一个精美的装饰品,历史地图册更是鲜有老师会关注。

由此也不难看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历史地图册乃至历史地图的重视程度都是不够的。

要克服课堂教学中对历史地图运用浅显、浮于表面的问题,除了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外,关键还在于要把握时空观念的培养路径。

1 历史地图册在时空观念培养上的价值1.1 契合历史教科书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最适合的一种方式便是将其融入历史课堂的日常教学之间,达处在于课时时间轴只涉及本课相关的重要史事,课时导读则是根据本课的重难点,要求根据提供的图表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历史地图册中提供的图表既有和教科书同步的相关史事,也有对教科书中限于篇幅未能详尽解释内容的补充。

1.2 直观呈现时空史事历史地图册与其他教科书中对史事的时空描述相比的一大优势便是其具备的直观性。

这也正是历史地图册在时空观念培养上的另一重要价值。

历史地图册几乎在每一课时都有对其中历史事件的直观呈现,同时在呈现方式上还采取了时间轴加历史图表相结合的方式。

学生在细致读图之后,基本能对本课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初步的时空定位。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培养探究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培养探究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培养探究时空观念是指人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理解和认识。

在高中历史学科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历史是一个基于时间和空间的学科,需要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地理环境有清晰的认知和理解。

一、时空观念的培养意义1. 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事件和地理环境。

通过将历史事件放置在正确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影响。

2. 增强思辨能力:时空观念培养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辨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的比较和分析,发现历史事件和地理环境的联系和规律。

3. 培养历史情感: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地理环境的研究,学生可以培养对历史的情感和认同,增强对国家、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

1. 时间线图:可以通过时间线图的绘制,将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帮助学生理清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轨迹。

2. 地图分析:通过地图的分析,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对历史事件的影响。

可以通过绘制地图、标示重要地点和路径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空间背景。

3. 文献资料分析:通过阅读历史文献和资料,学生可以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

4. 历史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影响。

可以通过讨论和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辨和分析。

5. 参观考察:通过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等地方,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历史事件和地理环境的真实性和实际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地理环境。

三、有效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的策略1. 以问题为导向:在教学中,可以将问题作为引导,让学生通过解答问题来培养时空观念。

可以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让他们回答这个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和地点,以及对历史有什么影响等问题。

2. 多媒体辅助: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历史事件和地理环境,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事件和环境。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培养探究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培养探究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培养探究一、时空观念的概念及重要性时空观念,是指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和理解。

它是人们对历史事件和历史地理的抽象概念,是人们对历史变迁和地理环境的理解和把握。

在历史学科中,时空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地理的认识和理解。

一个良好的时空观念,对于学生全面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历史地理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知识视野和认知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批判能力。

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成为具备历史思维和历史批判能力的高素质历史人才。

二、时空观念培养的路径及策略1. 以“时间”为线索,培养学生的历史时间观念时空观念的培养,首先要以“时间”为线索,帮助学生理清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和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这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时间顺序的感知和认知。

可以通过编排历史事件时间轴、时间表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清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和发生轨迹,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时间观念。

3. 以比较研究为手段,促进学生的时空观念培养比较研究是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有效手段。

通过比较研究,可以让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历史地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地理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时空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事件的对比研究,让学生自主探究历史事件的时空背景和历史变迁的规律,从而促进学生的时空观念培养。

三、时空观念培养的案例分析以“丝绸之路”为例,探究时空观念培养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丝绸之路”是古代联通中国和欧洲的重要贸易通道,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中国、中亚、南亚、西亚、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交往。

在历史学科中,教学“丝绸之路”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将重点放在历史地理和历史事件的时空背景上,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1. 利用地图进行教学。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发布时间:2022-03-18T02:19:29.785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0月第30期作者:张卉琼[导读] 改革方案的内涵在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化与培养张卉琼湖北省安陆市第一高级中学摘要:改革方案的内涵在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化与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着重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削弱乃至摒弃以往应试心态在高中教育阶段的深刻影响,重新调整教学重心与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获得真正有价值的能力提升。

针对高中历史学科而言,其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教师应当针对这五方面内容进行重点强调,使学生以建构历史核心素养为目标去进行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引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发布至今已三年。

从对新历史课程标准的探索|生解读到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的落地,从多个省份对教材的试教反馈到部分省份的高中课堂开始正式使用新版历史教材,历史同仁们在课改的潮流里,逐浪前行。

本次历史课程改革深化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察与贯彻就是历史教师的关键能力。

时隔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观念落地三年,本文意图再次从教学实践回到理论原点,尝试做进一步的省思,以利于对本次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度把握。

2.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措施2.1教学目标的预设要实现表里结合传统教学目标的表述一般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这种分列式的表述,优点是目标清晰,方便检测;缺点是目标支离,主题不明。

学科核心素养理念明确提出五种素养是在传统三维目标基础上的综合体现。

我们知道知识的学习是必要的,但知识仅是达成素养目标的途径和基础,而不是教学目的。

学生需要以相关的知识和方法为铺垫,通过思维建构,将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倾向,重在对所学结论进行解释和评析,最终形成独特而深刻的历史认识,即史料——史实——史论——史识这样的学习和思维路径。

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途径

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途径

综合论坛新教师教学核心素养是当前非常热门的一个词汇,2014年新课标修订版中明确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要突出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而2011年《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要根据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特点和国际上通行的体例,坚持历史的时序性特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时序意识和时空概念,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

可见在历史教学中注重核心素养“时空观念”的培养已经成为了历史教学的共识。

一、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最早是一种哲学概念,即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宇宙产生的问题,是哲学世界观的基本内容。

简单的说这个概念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也比较复杂。

在本文中,笔者借助于核心素养这一关键界定,提出历史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在历史学科的语境中指的是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的统一,是学习历史的基础性概念。

简单来说就是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结合历史教学的目的,了解历史,以史为镜。

这种时间和空间就能够充分的展现历史事件的全貌,展示历史事件带来的深远影响,也能够为青年指明方向。

以抗日战争为例,在抗日战争这个大的历史事件中,通过单一的时间和空间能够基本掌握这一历史事件的经过,如果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将抗日战争和历史中的解放战争或者是二战相关内容作比较,学生能够清晰的认识大的时代背景,同时放眼未来,站在现在看抗日战争又有一种反思和汲取教训的意义,所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在历史教学非常值得提倡。

二、培养历史核心素养“时空观念”的重要意义历史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在历史教学中有哪些现实的意义?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哪些现实意义,对国家和社会发展又有哪些现实的意义呢?笔者认为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再现历史事件因为时空是一项历史长河中的坐标,在漫漫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经常会通过时间和地点这两个基本维度还原历史时间。

从而让后人更加清楚的认识这个历史时间。

这也是现阶段的历史展览馆或教科书的常见的编排模式。

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定位,帮助学生捕捉那个时间段的历史脉搏。

浅谈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时空观念

浅谈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时空观念

浅谈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时空观念摘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当中,时空观念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若学生能够对时空观念进行良好的掌握,那么他们就能够从各个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性的发掘,并了解到更多的历史知识。

目前高中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同时还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为此,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优化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时空观念;历史课程高中生在生理发育的阶段处于相对的成熟,对待问题的研究更加的深入,并且逐渐开始从自我意识中升华,合作意识渐渐的占据主导。

这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在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设计时,把更多的心思和关注点放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上,结合历史课程相对枯燥性的特点,把趣味性带入高中历史课堂,让高中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历史知识。

1 历史时空观念的概念界定时空概念的内涵主要包含四个层次:一是,将历史事件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互联系。

二是,能够对历史事件按照时间和空间的顺序进行描述,从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给当时社会带来的影响。

三是,建立研究历史的时空框架,从变化性和延续性、整体和部分、多样性和统一性等角度分析历史演变过程。

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脱离不开空间和时间,在研究历史时,要从时空观念角度出发,增强个人的核心素养。

2 初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培养的优势2.1 助力知识结构的搭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需要联合时间与空间来进行分析,这就需要学生运用时空观念来分析知识与问题。

通过利用时空观念的点线结合方式,学生能够对错综复杂的知识点进行整合与归纳,将点与线进行有效衔接,进而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在指导学生进行知识面的架构时,教师要意识到分散的历史知识点间存在的隐性联系,关注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面临的知识点记忆难题、知识内在联系的把握问题,并探寻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

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学生在学习中未能系统化总结历史知识,局限于硬性背诵与记忆,再加上无法有效的寻找知识点间存在的内在联系。

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

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

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作者:洪珍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8年第01期摘要:新课程的改革实施以来,国家尤其重视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的同时,培养和发展学习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就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深一步的讨论,发表了一些观点看法。

关键词:高中学生;历史学科;学科素养;培养方法一、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一)创新教学手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培养是一个从低到高的过程,个体的学科素养与个体天赋有关,也要依赖于后天培养。

在学科素养中,思维素养是其灵魂,也是学科素养教学要关注的重点。

而在学科思维素养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个体必备的学科思维能力之一。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呢?《历史课程标准》提倡“针对高中生思想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感悟历史、理解历史。

”(二)构建引导,传授给学生更多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的重点是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使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和学习技能,直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科素养培养与传统的历史知识教学有所不同,它需要教师树立开放教学理念,将历史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融合起来,在讲述历史知识的同时,传授给学生更多的历史学系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课外学习中深化学习层次,掌握学习技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章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单元教学,从网络、图书馆、资料室手机一些资料如有关古希腊民主选举的法典,当时学者有关自由平等的言论,有关古希腊民主集体决策场景的影视资料等等,将资料应用到教学中来,开阔学生眼界。

然后,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将他们有争议的问题如雅典为何具备民主政治能力?雅典的民主政治得到了怎样的发展?怎样认识雅典的民主政治等罗列出来,鼓励大家结合课堂讨论去查找一些课外资料,找出答案,并对答案进行归纳总结,最后上交给教师。

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策略

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策略

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策略摘要:我国最新课程的标准对于教学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也是现代教育所想要达到的一个最终目标。

其中高中阶段历史课堂教学,想要真正的实现有效的革新,并且符合新时代所提出的要求,就需要对学生时空观念进行培养。

这也是课堂教学中的一项必要的内容,能够让学生在有限认知中,构建出良好的历史时空坐标,从而对前后事件内容进行衔接性的分析,找到历史知识学习的内在规律。

所以本次文章也是结合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重点探讨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策略,希望能够为学生更好的历史知识学习,以及综合素质提升做出贡献。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前言:历史是一门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的课程,自从素质教育人员开始渗透和推行之后,我国的课堂教学工作也走上了改革的道路。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教学依然采取传统的模式,就会导致学生素质无法提升,甚至与最新的教学目标有悖,不利于现代化教育理念的渗透。

因此,高中阶段历史课堂上教师也是如此,需要结合教学的大纲仔细进行挖掘,深入进行探讨,从而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进行培养。

本次文章所提出的时空观念素质,就能够让学生走进历史、读懂历史,从而开启智慧的大门。

一、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历史知识学习中时空的观念素养是核心素养形成的五大要素之一,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重点突出时空观念,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新课标的内容有所了解,也能够夯实学生知识学习的基础,构建出全新的历史学习体系,从而推动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第一方面能够达到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

因为高中阶段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还要求能够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对历史事件发展的情况变化的情况,以及历史人物之间时空的联系有着清楚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内容,提高学习的效果。

第二方面有利于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

因为历史指的就是曾经发生过的一系列事情,我国有着千百年的历史,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度较大,所以时空观念形成之后,学生能够扎实的掌握历史的基础知识,提高思维能力,也能够将历史事物融入到较长时间范围内和较大地理范围内进行考察,分析历史事物演变和产生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影响,正确地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5)个人、团体与机构(INDIVIDUALS,GROUP AND INSTITUTIONS): 学校、教堂、家庭、政府部门和法庭这样的机构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社会整合的作用。
(6)权力、权威与管理(POWER,AUTHORITY,AND GOVERNANCE):理解权力、权威和管理结构的历史发 展,以及它们在当代美国社会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中的功能,这对公民能力的培养来讲是必要的。
导致美国内战的因素
• 长期因素:建国之初南方与北方的妥协 • 中期因素:工业革命使奴隶制死灰复燃 • 短期因素:西进运动激化南方北方矛盾
在堪萨斯州, 两个陌生人相遇, 见面礼是互相用枪 指着问:拥护还是 反对奴隶制?如果 回答相背,马上开 枪射击。
——1858年《华盛顿邮报》
延续和变迁
目录A
吾人要知道,过去五千年的一部中华通史,实是 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将 是一部“民主政治史”。……(辛亥革命)是我国历 史从君主到民主这个转型期的“开始”。 这次惊涛骇浪的大转型,笔者试名之曰“历史三 峡”。……不过不论时间长短,“历史三峡”终必有 通过之一日。这是个历史的必然。到那时“晴川历历 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我们在喝彩声中,就可 扬帆直下,随大江东去,进入海阔天空的太平洋了。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鲁西奇《人为本位:中国历史学研究的一种可能路径》
经济与社会生活
2.1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2.2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2.3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2.4 区域开发与生态环境
2.5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2.6 交通与社会变迁 2.7 疾病、医疗与公共卫生
文化交流与传播
3.1 多样发展的世界文化
3.2 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

分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分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分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学校已经将学科核心素养纳入教学重点工作之中。

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更加关注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对培养学生的三观和人格非常重要的科目,教学效果优化和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

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必然要求,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比,本文简要谈一谈高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研究引言:传统的历史课堂中,教师往往采用按部就班的教学手段,将历史知识点简单的罗列给学生,反复讲述,让他们不断记忆背诵,然后反复刷题。

这样的教学手段虽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提高他们的应试技能,但总的而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更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简单的应试教育只能让学生记住一页一页的文字,很难让他们真正学到知识,难以培养他们的思想和品格。

一、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简述高中阶段的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优良的品格和关键能力三个重要部分。

以学科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他们通过知识的学习,具备正确的三观和优良的品格,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总的来说,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共分为五个方面,分别是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

高中历史教学就是从唯物史观的视角,去描述和解释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各种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以及社会运行与发展的内在规律。

通过对于各种史料的学习和解释,去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学会用时空观念和正确的历史观,去揭示人类发展的规律,并在这种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

更进一步,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以史为鉴,来应用相关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思想境界更高,遇事能够更加灵活主动的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优良的道德品质,以及他们的综合能力。

编织时空经纬,探寻时空观念的培养路径

编织时空经纬,探寻时空观念的培养路径

编织时空经纬,探寻时空观念的培养路径作者:支宝玉来源:《家长·中》2019年第11期摘要: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素养中最基础的素养,本文立足本校学生时空素养现状,探寻相对应的培养路径,以期对高中一线教师教学提供一些启发。

关键词:历史时空观;素养现状;培养路径随着2018年新课标正式出版,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历史课程的新目标。

历史学科五大素养其中之一的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是整个历史认识过程的必经阶段”。

它是历史学科的本质体现,是五大素养中最基础的素养。

目前我校高中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现状如何呢?我针对学校高一到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中有四个方面的问题,从对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来看,整体学生对历史时间表达方式了解不够全面、整体学生的空间素养比较差、整体学生缺乏有效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

因此,探寻时空观念培养路径就具有很强的教学指导意义。

一、云霄一中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素养问题的成因(一)学生学习缺乏有效科学的学习方法高一学生有三年初中学习过程,由于福建省初中历史考试(包括中考考试)只占50分比重,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历史根本不够重视,学习方法就是教师上课画重点,考前抓紧时间背背就行,进入高一后,还把这种读读背背学习方法进行沿用;高二、高三虽然都是文科班,学生虽然已经意识到历史学科的重要性,但我们学校“重理轻文”,大部分文科生素质相对不高,基础知识不扎实,没有形成系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很不利于学生形成时空素养。

(二)教师时空素养理论涵养不高,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面对新一轮新课改、新高考的到来,以及在以素养立意为核心的教学下,教师应接不暇,很多教师没有充分关注历史研究的最新理论动态、没有及时更新观念和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没有充分了解时空观素养理论,无法向学生阐述清楚相关概念;在备课时面临新课标和旧教材不匹配的尴尬处境,对课标把握不清,在利用教材内容时,不能有效进行整合和挖掘;在教学设计上,也很难设计出基于时空素养培养目标下启发性强、由浅及深、有内涵价值的问题,教学还是沿着旧路在走。

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路径分析

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路径分析

麯丈教培养学生历猶SS念f i犧径分析〇徐俊花刘慧敏历史时空观念指的是在特定时间、空间的联系中对历史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历史时空观念是历史思维的基本内核,也是学生搞清楚历史事物发展过程的前提D在高中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时空观念,让学生逐步学会用发展和联系的眼光来看待历史、评价历史、思考历史问题。

一、以图带事,梳理事物发展过程学者李秉国认为,图示法是用简单的图案、符 号、颜色和简略的文字展示知识本身的结构和系统,促使表象和内在形成一定的联系。

借助图示法能更好地展示某个历史事件,促使学生能更清楚地整理历史事物发展的过程。

高中历史教学中适当使用图示法辅助教学,能让学生清晰明了地看到事件发生的时空,进而提升历史时空观念。

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时,若能合理地展示相关事件的时序表格,则能让学生的学习更为充分,能快速定位甲午战争发生的时间,同时也能知道甲午战争发生前后中国大地上发生了哪些事情,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一定帮助。

在图表中,先标注出各个皇帝的名称,包括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溥仪,此后标注上他们在位期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包括道光年间发生的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咸丰年间发生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治年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光绪年间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和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事件,溥仪年间发生的辛亥革命等。

这样学生就能清晰地梳理历史发展进程,了解当时中国大地上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此时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这个特定的时空下,甲午战争的发生是否能够避免,并说说为什么。

这能让学生进一步树立历史时空观念。

要提升历史时空观念就要引导学生理清某一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利用图示法能更好地呈现相关的内容。

教学中还可鼓励学生自主展开图2020年第12期(总第498期)h 表的整理,这样有助于学生整理思路,梳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

二、 整合地图,梳理时段发展过程历史教学若能结合地图展开,则能促使学生了解不同时间段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提升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框架·温度·记忆”:时空观念素养培养路径

“框架·温度·记忆”:时空观念素养培养路径

“框架温度记忆”:时空观念素养培养路径
丁煜
【期刊名称】《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卷),期】2024()3
【摘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中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五个方面,其中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是一种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高中生在初中历史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对时空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但往往很难理解时空的内涵,甚至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根本没有时空观念,导致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知识张冠李戴的现象,导致历史学习越来越困难,从而失去对历史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时空观念的培养。

笔者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中“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一课为例,谈谈自己是如何在教与学过程中渗透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的。

【总页数】2页(P13-14)
【作者】丁煜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海亮实验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路径
2.高中历史时空观念素养培养路径探析——以《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的教学为例
3.时空维度,助力观念培养——加强初中历史时空观念核心素养培养的方略
4.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路径
5.绘多重坐标体系塑时空观念素养——初中历史教学时空观念培养路径探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素养培养路径分析作者:黎凤花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第08期
【摘要】时空观念是高中历史学习基础,也是历史学习的核心本质,新课改提出了高中历史时空观念素养是学习历史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素养,但是对学生来说有着一定的难度,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难点,也是提高历史成绩的一项挑战,因此,对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是当前教育改革过程中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人教版历史教学出发,结合教学实践,从明确教学目标出发,通过对时空观念的建立,中外历史时空对比等观点出发,对高中历史教学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路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历史;时空观念素养;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107-02
一、前言
顾名思义,时空观念就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思维方式。

因为所有的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发生的,要想对历史事物有准确的理解,就要建立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之中。

因此,时空观念对历史的学习极为重要,是历史学习的基础,学生理解时空观念还会对学生的思想成熟有很大的意义。

例如通过历史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历史事件的讲解,让学生总结其中的规律,为以后的发展中吸取历史事件的经验教训,因此时空观念的正确培养,对个人,对社会的进步都会提供很大的帮助,这也是教育改革所想要达到的效果[1]。

二、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对学习高中历史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出发,明确历史教学目标,是历史时空观念素养培养的起始点。

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前,制定对学生时空观念素养培养的计划。

因此,教师教学计划制定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时空观念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首先自己要透彻理解时空观念的概念,理解其中的内涵,对所要教学的内容进行潜心研究,找出其中的关系,运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2]。

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对《抗日战争》这一部分制定教学内容时,针对抗日战争的七七事变等内容不能简单的制定成了解七七事变的起因,前奏,然后对这一事件形成时空观念。

这样制定教学计划,不仅无法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而且会使教学过程变得索然无味,学生失去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教师应该设计成能够准确的找出七七
事变的缘由,然后对七七事变开始的时间,以后发展的路线图,以及以后抗日战争的转折点,胜利的原因等串接起来,来帮助学生形成时空观念。

这样制定的教学计划,不仅时空观念有着明确的指向,而且教学过程变得很有乐趣,具有很好的操作性和检测性,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达到教学目标。

三、按照时间顺序教学和复习
前文提到,历史事件的发展是按照时间顺序发展的,时间是贯穿整个历史的关键点。

因此,教师无论是在前期的教学还是在后期的复习教学中,一定要严格的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带领学生进行历史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在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和人物内心活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找出历史事件的关系和发展规律,以时间为线索培养的时空观念素养更具有科学性,可以避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误入歧途,将人教版历史课本中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串接起来[3]。

例如教师在对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各门派的思想代表中道家思想的演变过程教学时,因为这一部分如果单独拿出来进行讲解,会显得比较突兀,会导致学生无法理解道家思想的真正含义。

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以时间为线索,补充春秋战国时期、汉代、宋明时期、明末清初时期道家思想的演变,为了使时间顺序上更加连续,教师还应该给学生补充秦朝、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家思想发展状况。

这样一来,结合道家老子写的《道德经》,就会对道家思想理解的更加透彻,不会显得那么突兀,凭空想象。

因此,时间是历史事件的线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时空观念。

以时间为线索来对历史事件进行教学不仅适用于新课的教学,更适用于复习阶段的教学。

因为历史事件比较多,而且知识结构比较复杂,因此需要深刻理解时空观念,建立知识脉络,这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建立时间轴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进行历史课的复习教学,达到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对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的复习时,由于人物关系历史事件比较复杂,很难进行入手复习,这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画出古代中国各朝代演进“时间轴”,然后将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添加到这条时间轴中。

比如对每个朝代皇帝实行的制度进行以时间轴为线索进行串联复习,从夏商周:分封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秦:中央是三公九卿制,地方行使郡县制。

汉:继承秦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在地方上则实行“郡国并行制”;内外朝制度,郡国并行制。

隋:三省六部制。

唐:沿用隋制而有所改进,北宋:在中央,设中书门下、参知政事、正副枢密使,另设枢密院掌管军事,设三司掌管财政等等。

教师应带领学生共同以时间为线索,勾画时间轴,从时间轴上反映出每个历史朝代的时空关系,帮助学生了解朝代的起源和灭亡,了解朝代的发展的来龙去脉,还可以通过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来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从而主动的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

四、进行中外历史对比教学
历史的发展没有相同的,但是有相似的,因此,教師在进行对学生时空素养的培养时可以通过中外历史进行对比教学分析,更好的揭示历史的本质。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国近代史的学习时,教师在进行洋务运动的教学时,可以结合这个时期俄国的历史事件,比如废除农奴制,美国的南北战争等进行对比分析学习,分析同一时代为什么中国发生这样的事件,而外国却在进行那样的时间,导致这样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可以从中得到什么经验教训,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还例如将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行对比学习,分析为何我国会受到压迫,国际形式应该如何发展等等。

通过这样主动的将同一年代不同背景下的历史事件对比教学,会使学生全面的分析问题,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

总结:新课改对学生学习历史时的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放在了首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着重对学生进行这一观念的培养教学,通过从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开始,以时间为线索,建立时间轴,进行中外历史时空对比,从而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深刻理解历史的本质。

参考文献
[1]宣花.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学的合理预设与有效生成[J].文理导航(上旬),2019(03):53+76.
[2]章文理.依托历史地图教学培养学生时空观念[J].文理导航(上旬),2019(03):99.
[3]沈承尧.历史教学目标的时段变换——以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9(02):49-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