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答案

合集下载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原码:X=11101011反码:X=10010100补码:X=10010101
9.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由哪些部件组成?简述它们的主要功能。
答:构成计算机的硬件系统通常有“五大件”组成: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
输入设备:将数据、程序、文字符号、图象、声音等信息输送到计算机中。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数字化仪器、光笔、光电阅读器和图象扫描器以及各种传感器等。
12。如果从存储单元2000H开始存放的字节数据为:3AH,28H,56H,4FH试画出示意图说明:从2000H到2001H单元开始取出一个字数据各要进行几次操作,取出的数据分别等于多少.
答:(2000H)=3AH,(2001H)=28H,(2002H)=56H,(2003H)=4FH,从2000H取一个字要1次操作,数据为283AH;从2001H取一个字要2次操作,数据为5628H。
2)反码,是计算机中表示二进制数的一种方法,若原码的符号位不变,对其余位逐位取反,即得到其反码
3)补码,正数的补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补码:符号位为1,其余位为该数绝对值的原码按位取反,然后整个数加1。
4)性质
7.计算机中为什么采用补码形式存储数据?当计算机的字长n=16时,补码的数据表示范围是多少?
答: 1)ASCII码的编码方法是使用7位二进制数来表示所有的大写和小写字母,数字0到9、标点符号,以及在美式英语中使用的特殊控制字符
2)十进制205的ASCII码是:011 000 101
3)字符串A+B=C的ASCII码是:412B423D43
5.机器数与真值有什么区别?机器数有哪些特点?
答:1)真值是所表示的数的大小,一般用十进制表征。
答:AD15~AD0:地址/数据总线;A19/S6~A16/S3:地址/状态总线; :读控制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典型习题参考答案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典型习题参考答案

第2章2.14, 2.27, 2.40, 2.46, 2.49,2.52第5章5.10, 5.14, 5.17,第6章6.2, 6.10, 6.12, 6.14第7章7.9, 7.11第10章10.4, 10.5第2章2.9(1) 读操作占一次总线周期(4个时钟+1个时钟的等待周期)共5个时钟周期每个时钟周期=1/4MHz=0.25us,所以共需要0.25us*5=1.25us(2) 复位至少需要4个时钟周期,4*0.25us=1us复位后内部除CS=FFFFH外,其它寄存器清0。

第一条指令的地址FFFF0H2.10 T1:地址锁存T2:地址撤销,准备数据T3:数据稳定到总线上T4:读写总线上的数据READY2.14(1)数据段首地址DS*16=01500H,堆栈段首地址=SS*16=02500H,所以数据段中存放信息不能与堆栈段重合,故数据段末地址=0250H-1=024FFH即数据段范围:01500H~024FFH,4K字节(2)堆栈段末地址=SS*16+SP=02500H+1200H=03700H大小为1200H字节=4608字节,可存放16位的字4608/2=2304个(3)代码段由于下限没有其它限制,故最大64KB首地址=06400H,末地址=06400H+64KB-1=06400H+FFFFH=163FFH所以代码段地址范围:06400H~163FFH(4)11F4H。

现在SP=0300H,则原来SP+12=0300H+0CH=030CH注:数的表示范围仅与内部通用寄存器的位数(字长)有关,与外部数据线条数无关。

2.46(1)G=0:段界以字节为单位地址范围:089C0000H~089C003FH大小为3FH+1=40H=64,可容纳64/2=32个汉字(2)G=1:段界以4K字节为单位LIMIT = Limit×4K + 0FFFH= 0003FH×4K +0FFFH = 40H×4K - 1段大小= LIMIT + 1 = 40H×4K = 40000H段的末地址= 089C0000H + 40000H – 1 = 089FFFFFH注:书上P.64例题的结果为0048FFFFH。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课后题答案第1章作业答案1.1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区别是什么?微处理器是将CPU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微型计算机是由微处理器、存储器和外部设备构成,而微型计算机系统则是微型计算机与管理、维护计算机硬件以及支持应用的软件相结合的系统。

1.2 CPU的内部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它应该具备哪些主要功能?CPU主要由算术逻辑单元、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可编程逻辑阵列和标志寄存器等寄存器组成。

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以及控制计算机按照程序的规定自动运行。

1.3 采用总线结构的微型计算机有哪些优点?采用总线结构可以扩大数据传送的灵活性,减少连线。

此外,总线可以标准化,易于兼容和工业化生产。

1.4 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如果一个系统的数据和地址合用一套总线或者合用部分总线,那么要靠什么来区分地址和数据?数据总线是双向的,而地址总线是单向的。

如果一个系统的数据和地址合用一套总线或者部分总线,就要靠信号的时序来区分。

通常在读写数据时,总是先输出地址,过一段时间再读或写数据。

1.8 给定一个模型,如何用累加器实现15×15的程序?LD A。

15LD H。

15LOOP: ADD A。

15DEC HJP NZ。

LOOPHALT第2章作业答案2.1 IA-32结构微处理器直至Pentium 4,有哪几种?IA-32结构微处理器有、、Pentium、Pentium Pro、Pentium II、Pentium III和Pentium 4.2.6 IA-32结构微处理器有哪几种操作模式?IA-32结构支持保护模式、实地址模式和系统管理模式三种操作模式。

操作模式决定了哪些指令和结构特性可以访问。

2.8 IA-32结构微处理器的地址空间是如何形成的?由段寄存器确定的段基地址与各种寻址方式确定的有效地址相加形成了线性地址。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答案(含详解)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答案(含详解)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含部分详解)第一章(p20)1、参考答案:冯•诺伊曼计算机的设计思想(EDVAC方案:存储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①计算机分为计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装置五个部分;②计算机内采用二进制;③将程序存储在计算机内,简称“程序存储”。

其中第三点是冯•诺依曼计算机设计的精华,所以人们又把冯•诺依曼原理叫做程序存储原理,即程序由指令组成并和数据一起存放在存储器中,机器则按程序指定的逻辑顺序把指令从存储器中读出来并逐条执行,从而自动完成程序描述的处理工作。

冯•诺伊曼计算机主要以运算器和控制器为中心,结构框图如下图所示。

2、参考答案:微处理器就是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单独的CPU不能构成计算机系统;微型计算机由微处理器、主存储器、I/O接口(注意:不是I/O设备)组成;而微型计算机系统除了包括微型计算机外,还有系统软件(即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外存储器和I/O设备等。

微型计算机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3、答案略,见p6~74、答案略,见图2,或教材图1-35、答案略,见p12~136、参考答案:由于8086微处理器的地址总线的宽度为20位,所以它可寻址220=1M字节的存储空间;而PentiumII微处理器的地址总线的宽度为36位,所以它可寻址236=64G字节的存储空间。

7、参考答案:①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围设备互联),是Intel公司1992年发布486微处理器时推出的32/64位标准总线,数据传输速率位132MB/s,适用于Pentium 微型计算机。

PCI总线是同步且独立于微处理器的具有即插即用(PNP:Plug and play,所谓即插即用,是指当板卡插入系统时,系统会自动对板卡所需资源进行分配,如基地址、中断号等,并自动寻找相应的驱动程序)的特性.PCI总线允许任何微处理器通过桥接口连接到PCI 总线上。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答案)(DOC)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答案)(DOC)

微机原理与接⼝技术(习题答案)(DOC)微机原理与接⼝技术(习题答案)(DOC)11-90-70 50+84答:120+18=01111000 (18)其补码形式分别为:(120)补=00010010补01111000+0001001010001010由于C s=0 ,C p=1,因此有溢出,结果错误-33-37=11011111 (-37)其补码形式为:(-33)补=11011011补11011111+1101101110111010由于C s=1,C p=1,所以没有溢出,结果正确-90-70=10011100 (-70)其补码形式为:(-90)补=10111010补100111001+1011101001010110由于C s=1,C p=0,所以有溢出,结果错误50+84其补码形式为:(50)补=00110010 (84)补=0101010000110010+0101010010000110由于C s=0,C p=1,所以有溢出,结果错误1.请写出下列字符串的ASCII码值。

My name is Zhang san.4D 79 6E 61 6D 65 69 73 5A 68 61 6E 67 73 61 6E 2E 第2章 80X86微机系统习题与思考题1.微型计算机主要由哪些基本部件组成?各2部件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微型计算机主要由输⼊设备、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出设备组成。

各部件的功能分别是:1、输⼊设备通过输⼊接⼝电路将程序和数据输⼊内存;2、运算器是进⾏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它是指令的执⾏部件;3、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中⼼,它负责对指令进⾏译码,产⽣出整个指令系统所需要的全部操作的控制信号,控制运算器、存储器、输⼊/输出接⼝等部件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4、存储器⽤来存放程序、原始操作数、运算的中间结果数据和最终结果数据; 5、输出设备是CPU通过相应的输出接⼝电路将程序运⾏的结果及程序、数据送到的设备;2.微处理器的发展过程是什么?答:微型计算机的发展过程是:第⼀代(1946~1957)——采⽤电⼦管为逻辑部件,以超声波汞延迟线、阴极射线管、磁芯和磁⿎等为存储⼿段;软件上采⽤机器语⾔,后期采⽤汇编语⾔。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习题11.什么是汇编语言,汇编程序,和机器语言?答:机器语言是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一种机器指令的集合。

汇编语言是面向及其的程序设计语言。

在汇编语言中,用助记符代替操作码,用地址符号或标号代替地址码。

这种用符号代替机器语言的二进制码,就把机器语言编程了汇编语言。

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机器不能直接识别,要由一种程序将汇编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这种起翻译作用的程序叫汇编程序。

2.微型计算机系统有哪些特点?具有这些特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微型计算机的特点:功能强,可靠性高,价格低廉,适应性强、系统设计灵活,周期短、见效快,体积小、重量轻、耗电省,维护方便。

这些特点是由于微型计算机广泛采用了集成度相当高的器件和部件,建立在微细加工工艺基础之上。

3.微型计算机系统由哪些功能部件组成?试说明“存储程序控制”的概念。

答: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存储程序控制”的概念可简要地概括为以下几点:①计算机(指硬件)应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和输入/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

②在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程序和数据。

③将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事先存入存储器中,然后再启动计算机工作,使计算机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高速的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加以执行,这就是存储程序的基本含义。

④五大部件以运算器为中心进行组织。

4.请说明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工作过程。

答: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过程是执行程序的过程,也就是CPU自动从程序存放的第1个存储单元起,逐步取出指令、分析指令,并根据指令规定的操作类型和操作对象,执行指令规定的相关操作。

如此重复,周而复始,直至执行完程序的所有指令,从而实现程序的基本功能。

5.试说明微处理器字长的意义。

答:微型机的字长是指由微处理器内部一次可以并行处理二进制代码的位数。

它决定着计算机内部寄存器、ALU和数据总线的位数,反映了一台计算机的计算精度,直接影响着机器的硬件规模和造价。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参考答案完整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参考答案完整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参考答案习题21.为何说8086CPU是16位CPU?答:16位指的是8086CPU的字长,而字长一般来说和运算器、寄存器、总线宽度一致。

因为8086CPU的内部寄存器、内部运算部件以及内部操作都是按16位设计的,这决定了它的字长为16位。

2.8086CPU由哪两个单元组成?其中,指令队列在哪个单元中,有何作用?答:总线接口单元(Bus Interface Unit,BIU)和执行单元(Execution Unit,EU)。

指令队列在BIU中。

它的作用是当EU在执行指令时,空闲的BIU可以从内存读取后续指令到指令队列,这样就可以将取指令工作和执行指令工作重叠进行,从而提高CPU的工作效率,加快指令的执行速度。

3.8086CPU中8位寄存器和16位寄存器是什么关系?答:8086的通用寄存器包括数据寄存器、指针寄存器和变址寄存器。

其中数据寄存器包含AX、BX、CX、DX四个16位寄存器,但他们每个都可以分开作为两个单独的8位寄存器使用。

8086的指针寄存器和变址寄存器不可分割为8位寄存器。

4.8086CPU中的IP寄存器有何用途?答:IP寄存器是指令指针寄存器,用来存放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在代码段中的偏移地址。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IP寄存器始终指向下一条指令的首地址,与CS寄存器联合确定下一条指令的物理地址。

8086就是通过IP寄存器来控制指令序列的执行流程。

5.在标志寄存器中,用于反映运算结果属性的标志位有哪些?它们每一位所表示的含义是什么?答:有CF、PF、AF、ZF、SF、OF。

它们的含义如下:CF:进位标志。

它记录运算时从最高有效位产生的进位值或结果值。

最高有效位有进位或有借位时CF=1,否则CF=0。

PF:奇偶标志。

它记录运算结果的奇偶检验条件。

当结果操作数中“1”的个数为偶数时PF=1,否则PF=0。

AF:辅助进位标志。

在字节运算时,由低半字节(字节的低4位)向高半字节有进位或借位时,AF=1,否则AF=0。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参考答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习题答案1.答: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部分有: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组成部分;运算器功能:完成各种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控制器功能:发出各种控制信息,使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存储器功能:存储程序和数据;输入设备:将程序和数据输入的部件;输出设备:将结果数据输出的部件。

2.答: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配以鼠标、键盘等外围设备、电源、接口电路,以及控制计算机工作的软件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

3.答:主板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必须通过系统总线,所以系统总线包含的信号线必须满足下列各种输入/输出操作的需要:①访问分布于主板之外的存储器;②访问I/O接口;③适应外部中断方式;④适应存储器直接与外部设备交换信息。

总线控制逻辑的任务就是产生和接受这些操作所需要的信号。

4.答:计算机有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据的格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程序将事先保存在内存储器中,计算机在工作时,不需要操作人员干预,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并执行。

5.答:CPU首先执行主板上BIOS中的自检程序;执行引导装入程序,依次搜寻硬盘、光盘等;读出引导记录,装入引导程序;由引导程序将操作系统装入内存;执行操作系统。

6.答:BIOS是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的缩写,指的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它是一组固化到计算机ROM芯片上的程序,保存着计算机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的程序、系统设置信息、开机后自检程序和系统自启动程序。

7.答:略。

2第3章习题答案1.(1)答:物理地址:物理地址(PA)是20位无符号二进制数,是CPU访问存储器的实际地址。

每个存储单元对应一个物理地址。

8086存储空间的物理地址范围是:00000H~FFFFFH。

逻辑地址:采用分段结构的存储器中,把通过段地址和偏移地址来表示的存储单元的地址称为逻辑地址,记为:段地址:偏移地址。

段地址:8086规定各逻辑段从节的整数边界开始,即段首地址二进制值的低4位是0000,把段首地址的高16位称为段基址或段地址。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习题一、填空题1、微型计算机由、、和构成。

2、在8086CPU中,寄存器指向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

3、微型计算机的总线根据功能可分为、和。

4、主存储器和CPU之间增加高速缓冲存储器的目的是。

5、在计算机系统中定时信号一般可以用和两种方法来获得。

6、中断类型码为31H的中断向量存放在从开始的4个存储单元。

7、系统工作于实模式,设BX=4000H,DI=0100H,DS=3100H,在指令MOV AX,[BX+DI]中,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为;物理地址为。

8、在异步传输中,设每个字符对应1个起始位、7个数据位、1个奇偶校验位、1个停止位,如果波特率为1200bps,则每秒钟传输的最大字符数是个。

9、CPU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的信号分为、和三类。

10、CPU的可屏蔽中断受标志的影响,如果允许CPU接受可屏蔽中断请求,则该标志取值为。

11、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

12、在8086CPU中,一个最基本的总线周期有个时钟周期组成。

M/为高电平,表示。

13、在最小模式下,如果8086CPU的引脚IO14、8086CPU有16根数据线和20根地址线,所以可寻址的地址空间最大为字节。

15、存储器扩展有两种方法,分别是扩展和扩展。

16、8086复位时,代码寄存器CS和指令指针寄存器IP分别初始化为和。

17、系统工作于实模式,设BX=4000H,SI=0100H,DS=3100H,在指令MOV DX,[BX+SI]中,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为;物理地址为。

18、9片8259中断控制器组成两级级联,则最多能提供个中断。

19、8086CPU的编程结构包括和。

20、CPU和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包括、和。

21、当CS=,WR=,RD=,A0=时,CPU设置8259的ICW1。

二、选择题1、8086CPU的指令队列为 ( ) 个字节。

A 2B 4C 6D 82、标志寄存器的标志位ZF=1表示运算结果()。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2-2 段寄存器 CS = 1200H,指令指针寄存器 IP = FF00H,此时指令的物理地址为多少? 指向这一物理地址的 CS 值和 IP 值是惟一的吗?
【解】 指令的物理地址 = 12000H + FF00H = 2lF00H
物理地址是 CPU 存取存储器所用的地址。逻辑地址是段和偏移形式的地址,即汇编语言程序中使用的存储器地址。物理地址可以对应于不同的逻辑地址,指向这一物理地址的 CS 值和 IP 值不是惟一的
端口A可工作于方式0,方式1,方式2;端口B可工作于方式0,方式1;端口C只可工作于方式0。
8-19 串行通讯与并行通讯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串行通信是在单条1位宽的导线上将二进制数的各位一位一位地按顺序分时传送。用于通信的线路少,因而在远距离通信时可以极大地降低成本,串行通信适合于远距离数据传送,也常用于速度要求不高的近距离数据传送。
第四章
4.4 4.7
第五章
5.4(什么是存储器访问的局部性?研究和讨论这一现象有什么意义?) 5.6(存储器体系为什么采用分级结构?主要用于解决存储器中存在的哪些问题?)没有整理答案啊......!
第六章
6.1(cpu与外设之间数据传输控制方式有哪几种?何为程序控制?他有哪两种基本方式?) 6.4(什么是接口?什么是端口?在8086|8088微机系统中,cpu如何实现端口寻址的?)
(5)MOV CX,LENGTH TABLEB ;(CX)=1]
7-1 什么是中断?简述一个中断的全过程。
解:所谓中断,是指在CPU执行程序的过程中,由于某些紧急事件发生,向CPU 提出申请,CPU停止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转去执行处理紧急事件的程序,待处理完紧急事件后,再返回接着执行刚才被停止执行的原程序。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习题11.什么是汇编语言,汇编程序,和机器语言答:机器语言是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一种机器指令的集合。

汇编语言是面向及其的程序设计语言。

在汇编语言中,用助记符代替操作码,用地址符号或标号代替地址码。

这种用符号代替机器语言的二进制码,就把机器语言编程了汇编语言。

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机器不能直接识别,要由一种程序将汇编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这种起翻译作用的程序叫汇编程序。

2.微型计算机系统有哪些特点具有这些特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微型计算机的特点:功能强,可靠性高,价格低廉,适应性强、系统设计灵活,周期短、见效快,体积小、重量轻、耗电省,维护方便。

这些特点是由于微型计算机广泛采用了集成度相当高的器件和部件,建立在微细加工工艺基础之上。

3.微型计算机系统由哪些功能部件组成试说明“存储程序控制”的概念。

答: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存储程序控制”的概念可简要地概括为以下几点:①计算机(指硬件)应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和输入/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

②在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程序和数据。

③将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事先存入存储器中,然后再启动计算机工作,使计算机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高速的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加以执行,这就是存储程序的基本含义。

④五大部件以运算器为中心进行组织。

4.请说明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工作过程。

答: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过程是执行程序的过程,也就是CPU自动从程序存放的第1个存储单元起,逐步取出指令、分析指令,并根据指令规定的操作类型和操作对象,执行指令规定的相关操作。

如此重复,周而复始,直至执行完程序的所有指令,从而实现程序的基本功能。

5.试说明微处理器字长的意义。

答:微型机的字长是指由微处理器内部一次可以并行处理二进制代码的位数。

合肥工业大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模拟试题

合肥工业大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模拟试题

合肥工业大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模拟试题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综合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下面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白处)1.8086CPU通过(1)控制线来区分是存储器访问,还是I/O 访问,当CPU执行IN AL,DX指令时,该信号线为(2)电平。

(1) A.M/ B. C.ALE D.N/(2) A.高 B.低 C.ECL D.CMOS2.n+1位有符号数x的补码表示范围为()。

A.-2n<x<2nB.-2n≤x≤2n-1C.-2n-1≤x≤2n-1D.-2n<x≤2n3.若要使寄存器AL中的高4位不变,低4位为0,所用指令为()。

A.AND AL,0FHB.AND AL,0FOHC.OR AL,0FHD.OR AL0FOH4.下列MOV指令中,不正确的指令是()。

A.MOV AX,BXB.MOV AX,[BX]C.MOV AX,CXD.MOV AX,[CX]5.中断指令INT17H的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放在中断向量表地址()开始的4个存贮单元内。

A.00017HB.00068HC.0005CHD.0005EH6.条件转移指令JNE的条件是()。

A.CF=0B.CF=1C.ZF=0D.ZF=17.在8086/8088CPU中,一个最基本的总线读写周期由(1)时钟周期(T状态)组成,在T1状态,CPU往总线上发(2)信息。

⑴ A.1个 B.2个 C.4个 D.6个⑵ A.数据B.地址 C.状态 D.其它8.8086有两种工作模式,最小模式的特点是(1),最大模式的特点是(2)。

⑴ A.CPU提供全部控制信号 B.由编程进行模式设定C.不需要8286收发器D.需要总线控制器8288⑵ A.M/引脚可直接引用 B.由编程进行模式设定C.需要总线控制器8288D.适用于单一处理机系统9.在8086微机系统的RAM存储单元器0000H:002CH开始依次存放23H,0FFH,00H,和0F0H四个字节,该向量对应的中断号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答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答案

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1. (1)D (2)D (3)B (4)C (5)D (6)D2. 答:计算机是一种以电子器件为基础的,不需人的直接干预,能够对各种数字化信息进行快速算术和逻辑运算的工具,是一个由硬件﹑软件组成的复杂的自动化设备。

理解计算机的概念,应从六个方面:(1)以电子器件为物质基础,即研究的对象是电子数字计算机(Digital Computer);(2)不需要人的直接干预,说明具有自动化能力,其前提是存储程序;(3)处理各种数字化信息,计算机以二进制编码作为数字化编码及运算的基础;(4)具有算逻运算能力,基本运算操作是算术和逻辑运算;(5)计算机是快速工具,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电子器件,二是存储程序。

(6)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3. 答:见本章小结。

4. 答:计算机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广泛应用,应用的范围几乎涉及人类社会的所有领域。

归纳起来,在科学计算、过程检测与控制、信息管理、计算机辅助系统等领域中的应用成就最为突出。

举例: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学生的学籍管理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虚拟现实系统;售票系统;学校的一卡通系统等。

5. 答:冯•诺依曼原理的基本思想是:•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将程序和数据存放在存储器中,使计算机在工作时从存储器取出指令加以执行,自动完成计算任务。

这就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简称存储程序控制)的概念。

•指令的执行是顺序的,即一般按照指令在存储器中存放的顺序执行,程序分支由转移指令实现。

•计算机由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并规定了5部分的基本功能。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基本特点也可以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来高度概括。

6. 答: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有形的电子器件等构成的,它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输出设备及总线系统组成。

而总线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其结构有单总线结构、双总线结构及多总线结构。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参考答案完整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参考答案完整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参考答案完整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参考答案习题21.为何说8086CPU是16位CPU?答:16位指的是8086CPU的字长,而字长一般来说和运算器、寄存器、总线宽度一致。

因为8086CPU的内部寄存器、内部运算部件以及内部操作都是按16位设计的,这决定了它的字长为16位。

2.8086CPU由哪两个单元组成?其中,指令队列在哪个单元中,有何作用?答:总线接口单元(Bus Interface Unit,BIU)和执行单元(Execution Unit,EU)。

指令队列在BIU中。

它的作用是当EU在执行指令时,空闲的BIU可以从内存读取后续指令到指令队列,这样就可以将取指令工作和执行指令工作重叠进行,从而提高CPU的工作效率,加快指令的执行速度。

3.8086CPU中8位寄存器和16位寄存器是什么关系?答:8086的通用寄存器包括数据寄存器、指针寄存器和变址寄存器。

其中数据寄存器包含AX、BX、CX、DX四个16位寄存器,但他们每个都可以分开作为两个单独的8位寄存器使用。

8086的指针寄存器和变址寄存器不可分割为8位寄存器。

4.8086CPU中的IP寄存器有何用途?答:IP寄存器是指令指针寄存器,用来存放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在代码段中的偏移地址。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IP寄存器始终指向下一条指令的首地址,与CS寄存器联合确定下一条指令的物理地址。

8086就是通过IP寄存器来控制指令序列的执行流程。

5.在标志寄存器中,用于反映运算结果属性的标志位有哪些?它们每一位所表示的含义是什么?答:有CF、PF、AF、ZF、SF、OF。

它们的含义如下:CF:进位标志。

它记录运算时从最高有效位产生的进位值或结果值。

最高有效位有进位或有借位时CF=1,否则CF=0。

PF:奇偶标志。

它记录运算结果的奇偶检验条件。

当结果操作数中“1”的个数为偶数时PF=1,否则PF=0。

AF:辅助进位标志。

在字节运算时,由低半字节(字节的低4位)向高半字节有进位或借位时,AF=1,否则AF=0。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后习题答案(详细完全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后习题答案(详细完全版)

segment stack db 1024(0) stack ends data segment string db 'Hello,Assembly!',0dH,0aH,‘$’ data ends code segment 'code' assume cs:code,ds:data,ss:stack start: mov dx,offset string mov ah,9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8
next1:
next2:
3.21
restart: again:
next:
fun0: fun1: fun2: fun3: fun4: fun5: fun6: fun7:
disp:
done:
; mov int pop pop jmp …
ah,2 21h bx ax restart
;显示一个字符
3.22 编制程序完成 12H、45H、0F3H、6AH、20H、0FEH、90H、0C8H、57H 和 34H 等 10 个字节数据之和,并将结果存入字节变量 SUM 中(不考虑溢出和进位) 。 ;wjxt322.asm .model small .stack .data b_data db 12h,45h,0f3h,6ah,20h,0feh,90h,0c8h,57h,34h ;原始数据 num equ 10 ;数据个数 sum db ? ;预留结果单元 .code .startup xor si, si ;位移量清零 xor al, al ;取第一个数 mov cx, num ;累加次数 again: add al, b_data[si] ;累加 inc si ;指向下一个数 loop again ;如未完,继续累加 mov sum, al ;完了,存结果 .exit 0 end 3.23 求主存 0040h:0 开始的一个 64KB 物理段中共有多少个空格? ; wjxt323.asm .model small .code start: mov ax,0040h ;送段地址 mov ds, ax mov si, 0 ;偏移地址 mov cx, si ;计数(循环次数) xor ax, ax ;空格计数器清零 again: cmp byte ptr [si], 20h ;与空格的 ASCII 码比较 jne next ;不是空格,转 inc ax ;是空格,空格数加 1 next: inc si ;修改地址指针 loop again ;cx=cx-1,如 cx=0 退出循环 .exit 0

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专业实验中心 80X86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教程 思考题部分参考答案(1) 较为完善

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专业实验中心 80X86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教程 思考题部分参考答案(1) 较为完善

实验一 数据传送1、子程序Move中为什么比较SI、DI?源数据块与目标范围有可能部分重叠,需要考虑从第一个字节开始复制(顺序复制),还是从最后一个字节开始复制(倒序复制)。

源数据块与目标范围有可能部分重叠,需要考虑从第一个字节开始复制(顺序复制),还是从最后一个字节开始复制(倒序复制)。

2、编写一个程序,将DS段中的数据传送到实验仪B4区的61C256中。

说明:B4区的61C256在I/O设备区,使用、读写。

实验二 数制转换实验1. 实验内容1中将一个五位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十六位)时,这个十进制数最小可为多少,最大可为多少?为什么?最小为00000,最大为65535,因为16位二进制数表示十进制数的范围是0~655352. 将一个十六位二进制数转换为ASCII码十进制数时,如何确定D i的值?Di=16位二进制数/ ; n=5,4,3,2,1,03. 在十六进制转换为ASCII码时,存转换结果后,为什么要把DX向右移四次?因为每四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位16进制数,内存单元中的数据是以二进制存储的4. 自编ASCII码转换十六进制、二进制转换BCD码的程序,并调试运行。

实验三 运算类编程实验1. 求累加和程序设计,在偏移地址为1000H开始依顺序填入16个字(16个16位数),利用程序求和,存放在偏移地址2000H;2. 多字节加法程序设计,参考原程序,编写个两个64位数的减法程序,结果保存到具体内存单元,调试并记录。

实验四 分支程序设计实验1、将源数据首址改为3100H,目的数据地址改为310A,再加以验证(注意单步调试);2、将源数据首址改为310AH,目的数据地址改为3100,再加以验证(注意单步调试)。

实验六 排序程序设计实验1、注意两个循环是如何循环的,如果想减少判断次数,比如说几次交换后就不再有数据交换了,如何修改程序来减少程序执行时间;2、编一程序把3000H-3009H中内容按从大到小排列;如果是有符号数怎么改写程序。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李华贵主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1.6 习题)1.简述名词的概念: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

答:(1)微处理器: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简称µP或MP,或CPU。

CPU 是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将算术逻辑部件ALU(Arithmetic Logic Unit)、控制部件CU(Control Unit)和寄存器组R(Registers)等三个基本部分以及内部总线集成在一块半导体芯片上构成的电子器件。

(2)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是指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配上由大规模集成电路制作的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及系统总线等所组成的计算机,简称微机。

(3)微型计算机系统:微型计算机系统由硬件与软件两大部分组成,分别称为硬件(Hardware)系统与软件(Software)系统。

其中,硬件(Hardware)系统由CPU、内存储器、各类I/O接口、相应的I/O设备以及连接各部件的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组成。

软件(Software)系统:计算机软件(Software)是指为运行、维护、管理、应用计算机所编制的程序及程序运行所需要的数据文档资料的总和。

一般把软件划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其中系统软件为计算机使用提供最基本的功能,但是并不针对某一特定应用领域。

而应用软件则恰好相反,不同的应用软件根据用户和所服务的领域提供不同的功能。

2.简述名词的概念:指令寄存器、地址寄存器、标志寄存器。

答:(1)指令寄存器:指令寄存器(Instruction Register,IR)用来保存计算机当前正在执行或即将执行的指令。

当一条指令被执行时,首先,CPU从内存取出指令的操作码,并存入IR中,以便指令译码器进行译码分析。

(2)地址寄存器:地址寄存器(Address Register,AR)被动地接受IP传送给它的地址值(二进制地址),AR的作用是保持IP送来的地址,并且以并行方式连接输出到CPU的地址引脚上,以便CPU访问指定的内存单元。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答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答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80486CPU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时,可处理的信息的长度为( D )。

A、32位B、16位C、8位D、都可以2、在下面关于微处理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

A、微处理器是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成的具有运算和控制功能的芯片B、一台计算机的CPU含有1个或多个微处理器C、寄存器由具有特殊用途的部分内存单元组成,是内存的一部分D、不同型号的CPU可能具有不同的机器指令3、若用MB作为PC机主存容量的计量单位,1MB等于( B )字节。

A、210个字节B、220个字节C、230个字节D、240个字节4、运算器在执行两个用补码表示的整数加法时,判断其是否溢出的规则为( D )。

A、两个整数相加,若最高位(符号位)有进位,则一定发生溢出B、两个整数相加,若结果的符号位为0,则一定发生溢出C、两个整数相加,若结果的符号位为1,则一定发生溢出D、两个同号的整数相加,若结果的符号位与加数的符号位相反,则一定发生溢出5、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 C )。

A、算术运算B、逻辑运算C、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D、函数运算6、指令ADD CX,55H[BP]的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是(D )。

A、寄存器寻址B、直接寻址C、寄存器间接寻址D、寄存器相对寻址7、设(SS)=3300H,(SP)=1140H,在堆栈中压入5个字数据后,又弹出两个字数据,则(SP)=(A )A、113AHB、114AHC、1144HD、1140H8、若SI=0053H,BP=0054H,执行SUB SI,BP后,则( C)。

A、CF=0,OF=0B、CF=0,OF=1C、CF=1,OF=0D、CF=1,OF=19、已知(BP)=0100H,(DS)=7000H,(SS)=8000H,(80100H)=24H,(80101H)=5AH,(70100H)=01H,(70101H)=02H,指令MOV BX,[BP]执行后,(BX)=(D )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_期末考试试题答案3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_期末考试试题答案3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_期末考试试题答案3 2022年厚德、笃学、崇实、尚新合肥工业大学欢迎您1.微机系统的硬件由哪几部分组成?答:三部分:微型计算机(微处理器,存储器,I/0接口,系统总线),外围设备,电源。

2.什么是微机的总线,分为哪三组?答:是传递信息的一组公用导线。

分三组: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3.8086/8088CPU的内部结构分为哪两大模块,各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总线接口部件(BIU)功能:根据执行单元EU的请求完成CPU与存储器或IO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

执行部件(EU),作用:从指令对列中取出指令,对指令进行译码,发出相应的传送数据或算术的控制信号接受由总线接口部件传送来的数据或把数据传送到总线接口部件进行算术运算。

4.8086指令队列的作用是什么?答:作用是:在执行指令的同时从内存中取了一条指令或下几条指令,取来的指令放在指令队列中这样它就不需要象以往的计算机那样让CPU轮番进行取指和执行的工作,从而提高CPU的利用率。

5.8086的存储器空间最大可以为多少?怎样用16位寄存器实现对20位地址的寻址?完成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转换的部件是什么?答:8086的存储器空间最大可以为2^20(1MB);8086计算机引入了分段管理机制,当CPU寻址某个存储单元时,先将段寄存器内的内容左移4位,然后加上指令中提供的16位偏移地址形成20位物理地址。

6.段寄存器CS=1200H,指令指针寄存器IP=FF00H,此时,指令的物理地址为多少指向这一物理地址的CS值和IP值是唯一的吗答:指令的物理地址为21F00H;CS值和IP值不是唯一的,例如:CS=2100H,IP=0F00H。

7.设存储器的段地址是4ABFH,物理地址为50000H,其偏移地址为多少?答:偏移地址为54100H。

(物理地址=段地址某16+偏移地址)8.8086/8088CPU有哪几个状态标志位,有哪几个控制标志位?其意义各是什么?答:状态标志位有6个:ZF,SF,CF,OF,AF,P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每空1分,30分)
1、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包括:控制器、主存储器、运算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

2、CPU被重新启动后,CS=FFFF H,IP=0000H。

3、8086的I/O端口寻址方式为:直接端口寻址和间接端口寻址,其最大寻址空间分别为FFH和FFFFH。

4、8086CPU的结构由执行单元/EU和总线接口单元/BIU两部分组成。

5、主程序与子程序之间的参数传递方式有:寄存器传递参数、存储器传递参数和堆栈传递参数。

6、8086的中断系统可处理256种不同的中断,按产生中断的方法可分为内部/软件中断和外部/硬件中断。

7、二进制数101101.10B转换成十进制数为45.5D,转换成十六进制数为2D.8H。

8、存储单元物理地址的计算公式为:物理地址=段基址×16+偏移地址。

9、元件级总线包括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和控制总线CB三种,其中地址总线AB 是三态单向总线。

10、时钟发生器8284共产生哪三种时钟信号:OSC、CLK、PCLK、它们之间的关系是CLK 是OSC的3分频,而PCLK是CLK的2分频。

11、标志寄存器的标志位中,状态标志有OF,SF,ZF,AF,PF,CF、控制标志有DF,IF,TF。

二、问答题(12分)
1、在进行字符串操作时,必须遵守哪些隐含约定?(4分)
(1)源串由DS寻址,源串的元素由SI作指针;(2)目的串由ES寻址,目的串的元素由DI作指针;(3)每执行一次字符串指令,指针SI和DI自动修改,以便指向下一个待操作的单元;(4)DF标志控制字符串的处理方向,DF=0时为递增方向,DF=1时为递减方向;(5)要处理的字符串长度入在CX中。

2、请说明计算机中断指令的执行过程。

(4分)
(1)首先把标志寄存器的内容入栈,再把当前断点的段基址CS和偏移地址IP入栈;(2)清除中断标志IF和单步标志TF;(3)将中断类型号N乘以4,得到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表的表头地址,从中断向量表中得到中断报务程序的入口地址,CPU转入中断服务程序执行;(4)最后执行中断返回指令IRET,从堆栈中弹出程序断点,继续执行原来被中断的程序。

(每步1分)
3、试说明DOS系统功能调用的应用格式。

(4分)
(1)系统功能号送AH寄存器中;(2)入口参数送到指定寄存器中;(3)用INT21H指令执行功能调用;(4)根据出口参数分析功能调用执行情况。

(每步1分)
三、计算题(要求写出解题过程)(27分)
1、写出下列程序段执行后的结果:AX=3632H?(6分)
MOV AX,6262H
MOV CL,4
AND AL,0FH;AX=6202H
ADD AL,30H;AX=6232H
SHR AH,CL;AX=0632H
OR AH,30H;AX=3632H(答案3分,过程3分)
2、设数据段数据定义如下:(9分)
DSEG SEGMENT
NUM DB‘IBM-PC COMPUTER’,‘$’
ADDR DB3DUP(1,2)
ENTRY DW3
DSEG ENDS
(1)画出内存分配图;
(2)用两种指令将NUM的偏移地址送BX;
(3)用一条指令将ADDR的头两个字节内容存入SI。

答:(1)图略(每小题3分)
(2)LEA BX,NUM或MOV BX,OFFSET NUM
(3)MOV SI,[ADDR]
3、设程序中数据段定义如下:(8分)
DSEG SEGMENT
BUFFER DB‘I AM A DOCTOR’,‘$’
ADDR DB20DUP(?)
NUM DB111,222,133,88;(注意,此处为十进制数)
DB01,0,1,2,138
DISPP DW2
DSEG ENDS
(1)执行下列指令段后,
LEA BX,NUM
ADD BX,DISPP
MOV AX,WORD PTR[BX]
AX=5885H,BX=0024H。

(答案2分,过程2分)
(2)执行下列指令段后,
XOR BX,BX
MOV AX,[DISPP]
MOV SI,OFFSET NUM
ADD BX,WORD PTR[SI]
AX=0002H,BX=DE6F H。

(答案2分,过程2分)
4、分析下列程序段,指出该程序段的功能是什么?(4分)
MOV CX,1AH
MOV DL,‘Z’
LAB1:PUSH DX
MOV AH,02H
INT21H
POP DX
DEC DX
LOOP LAB1
依次在屏幕上显示Z,Y,……C,B,A等26个字母。

(答案2分,过程2分)四、请画出8086系统中存储器与总线的连接图,注意标注清楚地址和数据线的位数。

(8分)
见教材
五、编程题(23分)(注:第1小题必做,第2、3小题任选做1题)
1、请编制程序段完成AX*10的任务。

(要求不准用乘法指令)(8分)
(1)直接连续相加或用循环指令连加;(2)用移位和加法指令相结合。

2、试编写完整程序,统计字数组ARY中每个元素含1的个数,并存入数组CONT中,绘出程
序流程图,程序的数据段定义已给出。

(提示:应用双重循环)(15分)
DATA SEGMENT
ARY DW12ABH,0F101H,04A2H,019CH,B305H
DW0E51H,03D9H,4159H,0C12H,05B8H
LEN EQU($-ARY)/2;数组元素个数
CONT DB LEN DUP(?)
DATA ENDS
参考程序:
DATA SEGMENT
ARY DW12ABH,0F101H,04A2H,019CH,B305H
DW0E51H,03D9H,4159H,0C12H,05B8H
LEN EQU($-ARY)/2;数组元素个数
CONT DB LEN DUP(?)
DATA ENDS
STACK1SEGMENT PARA STACK
DW20H DUP(0)
STACK1ENDS
COSEG SEGMENT
ASSUME CS:COSEG,DS:DATA,SS:STACK1
START:MOV AX,DATA
MOV DS,AX
MOV CX,LEN
LEA SI,ARY;初始化指针
LEA DI,CONT
LOP1:MOV AX,[SI];取一个ARY数组元素到AX
MOV BL,0;初始化个数计数器
LOP2:CMP AX,0;(AX)=0
JZ NEXT ;是,退出内循环
JNS SHIFT ;AX 最高位=0,不计数INC
BL ;AX 最高位=1,计数SHIFT:SHL
AX,1;将AX 左移一位JMP
LOP2
;继续内循环NEXT:MOV
[DI],BL ;存1的个数ADD
SI,2;修改指针
INC DI LOOP LOP1;CX 计数不为0,继续外循环
MOV AH,4CH INT 21H COSEG
ENDS END
START
3、试编写完整程序,将某字符串中的所有数字字符去除掉,要求处理后的字符串应放回原空间,并显示处理后的字符串,绘出程序流程图,程序的数据段定义已给出。

(提示:用9号功能调用显示字符串,入口参数为DS:DX=串首址)(15分)DATA
SEGMENT STRING DB ‘HE IS 35YEARS OLD $’;待处理字符串STRLEN EQU $-STRING ;待处理字符串长度
STRTEMP
DB
STRLEN DUP(0)
;中间变量,暂存处理后字符
DATA
ENDS
参考程序:
DATA
SEGMENT STRING DB ‘HE IS 35YEARS OLD $’;待处理字符串
MAIN: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ES,AX
LEA SI,STRING ;取字符串首址LEA DI,STRTEMP ;取目的串首址MOV CX,STRLEN
;取字符串长度
CLD ;清标志寄存器DF 位
LOP:
LODSB
;取字符串中的一个字符送AL 寄存器CMP
AL,‘9’;该字符与数字字符9比较JNC DISPOSE ;若大于9,则不为数字字符CMP AL,‘0’;若小于9,则与0比较
JC DISPOSE ;若小于0,则不为数字字符JMP
NEXT DISPOSE:STOSB ;若不为数字字符,则保存该字符NEXT:LOOP
LOP
;若未处理完,则继续处理
LEA
SI,STRTEMP ;取暂存空间首址LEA DI,STRING ;取原字符串首址MOV CX,STRLEN ;取字符串长度
CLD ;清标志寄存器DF 位
REP MOVSB
;将暂存字符串传送到原字符所在空间MOV DX,OFFSET STRING ;显示处理后的字符
MOV AH,09H INT 21H
MOV AH,4CH ;结束程序
INT 21H CODE
ENDS END
MA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