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画图中的技巧及组合处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5课 点的组合-辽海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5课 点的组合-辽海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5课点的组合-辽海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点的表现形式和构成方法;
2.掌握点的组合方法;
3.学习点对线条、面积的调和处理方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点的表现形式和构成方法;
2.点的组合方法。

三、教学难点
1.点对线条、面积的调和处理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1.老师放映一些包含点的美术图片,并请同学们谈谈对这些点的认识;
2.开始本节课的教学。

2.讲解和示范(10分钟)
1.讲解点的表现形式和构成方法;
2.示例详细介绍点的组合方法,和点对线条、面积的调和处理方法。

3.练习(30分钟)
1.课堂练习: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在黑板上的画面进行练习,练习时先画出大意线条,再用点进行填充;
2.个人练习:请同学们自行构思、绘制一幅自己的点画作品。

4.交流(10分钟)
1.老师展示用点的组合绘制的一幅画作,让同学们发表观后感;
2.同学们交流和分享个人练习的作品,交流心得和体会。

5.总结(5分钟)
1.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2.引导同学们对点的组合、调和处理方法进行思考和归纳。

五、思考题
1.点对线条、面积的调和处理方法,在何种情况下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
2.点在组画中的作用是什么?如何使用点来表达情感和主题?
3.请分享一个你自己绘制的点画作品,并简要介绍一下你的构思和灵感来源。

六、教学资料
辽海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材。

第四单元第2课《图画复制巧组合》教学设计(三年级)

第四单元第2课《图画复制巧组合》教学设计(三年级)
使用“编辑”菜单中“复制”和“粘贴”命令复制、粘贴图形。
教学难点
应用“透明背景”和“不透明背景”。
教学准备
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课时分配
一课时
教学流程
讨论与修改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提出任务
复习“多边形”工具的使用,展示“一盘橘子”作品(出示优秀学生作品)。同学们都画得很好,但是画这幅画都花了不少时间,现在老师想画一盘橘子,怎么样能节省时间,减少重复劳动呢?
选定了对象,我们就可以复制了。请学生对照课本上的步骤,学习“编辑”菜单中“复制”和“粘贴”命令的使用。
小组交流“应用不透明背景”和“应用透明背景”的区别和优劣,完成讨论卡。
(3)合作探究
在编辑菜单中除了“复制”和“粘贴”还有“剪切”命令,它和“粘贴”结合使用,会产生什么结果呢?
三、展示和总结
展示优秀作品。
板书设计
第2课 图画复制巧组合
选定、复制、粘贴、剪切。
课后反思
联系前一课的内容,既能复习前一课的内容的知识,又能对前一课的内容做评价展示,同时能过渡到本课画多个盆花怎么办的问题上;既是对上节课任务的总结,又提出了新的任务,同时激发学习学习本课的兴趣,以学生自主学习课本为主要教学方法,既充分利用了课本,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学习能力,同时提高了教学效果。
利用今天的知识能够提高画图的速度,体现计算机画图的优越性。希望同学们能学习好、利用好今天的知识。
学生观看演示,听老师讲解,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分组练习使用“选定”工具。
学生练习
学生上机操作练习复制与粘贴操作。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2《解决问题策略(2)画图法》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2《解决问题策略(2)画图法》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2《解决问题策略(2)画图法》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利用画图法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画图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利用画图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2. 画图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利用画图法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画图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新课(1)学习画图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画图法,以及如何利用画图法解决问题。

(2)巩固练习。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利用画图法解决问题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应用(1)解决实际问题。

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画图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交流分享。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表达能力。

4. 总结提升通过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明确画图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2. 让学生尝试运用画图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2.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表达能力。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画图法解决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利用画图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新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P48-49及P52练习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学会画线段图,掌握画图的基本技巧,并知道用线段图能够协助理解题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进而解决和倍、和差、差倍等实际问题及相关的数学变式问题。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解题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根据题意画出准确线段图,并能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找到等量关系。

一、新课导入:1、导入:出示:小宁和小春两人的邮票同样多,共有72枚,小宁和小春各有多少枚邮票?提问:一齐读题。

会解决吗?请你说。

那老师把条件改一下,再读一读。

(例如题)2、激疑:这道题与上一题相比,条件有什么变化?3、揭题:两人邮票枚数不一样多了,数量关系变复杂了。

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解决这类实际问题的策略。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4、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能让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更加清楚直观吗?还有哪些同学也想到了画线段图?那咱们一起来试一试。

二、教学例题1、交流线段图的画法:(1)因为是小春和小宁比,所以先画一条线段表示(画小宁的线段)小宁的邮票数。

根据题意,想一想表示小春邮票数的线段图怎样画?你说,画得长一些?为什么?(2)(画小春的线段)那仔细观察,表示小春的线段能够看成几局部?这两局部分别表示什么?(3)根据题意,你能将剩下的条件和问题在线段图上补充完整吗?看着线段图,谁能完整地说一说题目的条件和问题?2、分析数量关系(1)仔细观察,有了线段图的协助,要解决小春和小宁各有多少枚邮票,你能想到解题方法吗?以4人为单位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思路一:(2)你来汇报,同学们认真听,你的意思是:把小春比小宁多的12枚邮票先减去,因为小春的邮票数减少了12枚,两人的邮票总数也由72减少12枚,得到60也就是小宁邮票数的2倍,先求出小宁的邮票。

《画图有技巧——复制与粘贴》教学设计

《画图有技巧——复制与粘贴》教学设计

画图有技巧——复制与粘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使用“编辑”菜单中“复制(C)”和“粘贴(P)”命令复制、粘贴图形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尝试操作,掌握复制、粘贴图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使用“编辑”菜单中“复制”和“粘贴”命令复制、粘贴图形。

难点:应用“透明背景”和“不透明背景”。

教学准备:教师在课前准备热带鱼的演示文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领了一群热带鱼,大家想不想看看他们是什么样子呀?(想)演示:“热带鱼之家”课件。

师:想不想知道他们是用什么样的工具变出来怎么多热带鱼的呀?(想)今天让计算机来帮我们实现一只热带鱼也能变成热带鱼之家,好不好?(好)二、讲授新课师:那么,我们要实现热带鱼之家的话,首先应画什么呢?(一只热带鱼)师:让学生画一只热带鱼。

自己边画边讲:在画图程序里,有一个神奇的“克隆”工具,用它就可以用一只热带鱼“克隆”出许多许多的热带鱼来。

(选定)教师说明:在“克隆”之前,首先要选中“克隆”的对象。

然后演示“选定”的操作。

学生画好树木后,尝试选定操作。

(复制)教师演示:在选中这只热带鱼后,选择“编辑”菜单中的“复制”命令。

提问学生:这时这幅画是否有变化?(没有)教师说明:这时虽然我们看不到变化,但计算机已经做了相应的一些工作,这个过程可不能少噢。

(粘帖)让学生再一次选择“编辑”菜单,单击“粘帖”命令,问:出现了什么变化?(在画板左上角又出现了一只热带鱼)可这时发现它有一个白色背景,把原来的热带鱼盖住了,那我们又该怎办呢?学生思考,教师指导学生单击工具箱下面的(透明)图标试试,看有什么变化。

(背景变透明了)让学生将鼠标移到刚才出来的那只热带鱼身上,看鼠标指针有什么变化?移到控制点上呢?(出现十字箭头和一字双向箭头)学生说说:我们在以前的什么操作中,看到过这个十字箭头和一字双向箭头可以为我们做些什么呢?(移动及改变大小)学生操作:将它移到适当的位置及改变它的大小。

《第1课 认识画图》参考教案2

《第1课 认识画图》参考教案2
小组探究完成后推选代表上台演示成果。
明确学习任务并对学生分组,通过学生的小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小组协作的能力。
合作学习,释疑解难
2、开始绘画
(1)“铅笔”工具和“橡皮擦”工具
(2)选择“铅笔”的颜色
3、保存作品
将自主探究过程中出现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
课题
第1课认识《画图》
主备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启动《画图》程序,学会设置图像大小,会使用“铅笔”工具和“橡皮擦”工具,会选择“铅笔”的颜色,会保存作品。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设置图像大小会使用“铅笔”工具和“橡皮擦”工具,会选择“铅笔”的颜色,会保存作品。
教学素材
课件,网络教室
教学环节
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利用本课所学创作作品,让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强化所学知识,增加成就感。
梳理总结,拓展延伸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
师总结
板书
设计
认识《画图》

集体共同解决,已经会的同学帮助不会的同学,最终达到共同进步。
解决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的尚未解决的重难点问题。
实践创作,展示评价
做一做:
用像素画的形式描绘一张有树的风景画。
试一试:
尝试使用《画图》绘制下列图像。(课本P28页)
运用本堂课所学完成任务。
学生完成作品。
欣赏并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
学生根据评价修改作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想用计算机来画画,需要安装什么软件呢?
刚开始学习计算机绘画,可以使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画图》程序。

《画图工具的综合运用》教学设计

《画图工具的综合运用》教学设计
二教材处理根据教学具体情况和本校学生的实际能力从学生己有的经验和兴趣出发我挖掘了教材所涉及的信息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的重组和加工设计了海底世界这一主题活动将各种目标融入到具体任务中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画图工具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信息技术素养的目的
教育 科学
SILICON
工LE Y . 擎 终
三、教学策璐和 法 本课中采取了主题活动的 式,根 学生兴趣和己有的知识积
界》的视频资料引入新课,观看完画面后, “ 哪位同学能够谈谈 自 己的感受,或者是此时的心情呢? ”请学生积极发言来表达自己的 感受,再以 “ 海底的景致是如此美丽神奇,那么你们能否用手中的 ‘ 画笔’将这美丽景致描绘出来呢? ”提出具体任务。通过这样创 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 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 二) 分析任务,明确目标 引导学生观看范例作品并分析作品的构成,去思考需要解决什么 问题才能完成作品,根据学生的想法,归纳提出问题: 1. 问题一: 如何进行过渡背景色的绘制. 在上次 “ 荷塘旧事” 主题活动中我发现个别学生作品中应用到了过渡色,在学生动手操作 之前,我展示了带有过渡颜色的作品,再引导学生分析范例的背景, 寻找解决问 题的方法,先小组进行讨论,再全班交流。这时学生可能 会说出多种绘制方法,如直接使用刷子涂抹颜色。在整个过程中教师 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并讨论分析,最终归纳出最简单的操作步骤和方 法,即在自定义颜色的基础上,主要使用刷子、吸管和油漆桶工具完 成过渡背景色的绘制。 2. 问题二: 如何利用基本的绘图工具绘制不同种类的鱼? 提出 问题后,我展示了自己绘制的一幅图片,让学生边分析边实践寻找 利用基本的绘图工具画出鱼的方法。最后总结出一般鱼类的画法: 可以将绘制的内容抽象成简单的几何形状,再通过橡皮工具、刷子 工具等综合应用完成绘制。当学生掌握 法以后,让学生尝试画出 完整的鱼。

《画图中的技巧及组合处理》教学设计

《画图中的技巧及组合处理》教学设计

《画图中的技巧及组合处理》教学设计《画图中的技巧及组合处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图形的修改、复制、组合等处理”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第三模块“用计算机画画”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本课——《画图中的图块复制》是对这一技术的具体学习,一般安排在学完选定、移动图块后进行,在复习选定、移动图块,使用透明样式的前提下,学习复制、粘贴图块的操作,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对象分析】本课预设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及画图软件有一定认识,对用计算机画图有较高的兴趣,通过之前的学习已掌握直线、曲线、油漆桶、矩形、多边形等常用工具的用法,掌握了选定、移动图块,使用透明样式等处理方法,在误操作时会用撤销操作来恢复。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通过菜单对图块进行复制粘贴,学会在不同文件之间进行图块复制。

2.初步理解图块复制时各操作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提问、讨论、上机探索、小组共学互教,掌握复制图块的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和讨论,探求灵活运用图块复制操作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团结合作的习惯。

2.渗透和谐家庭教育,感受家庭的温暖,养成爱家爱父母的情感。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掌握画图中复制图块的操作。

难点:选定、复制、粘贴、移动等复制顺序,如何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各项操作。

【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通过小冬一家人去公园郊游的情景,将所学新知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复制图块,突出“透明”“选定”“撤消”在本单元学习中重要性,活动时要通过复制花朵的任务,让学生在课本和小组讨论中探究复制的方法,在小结中提出复制各步骤的意义,并解决复制的常见问题,巩固深化,活动最后通过拼装三人自行车及创作美化公园两个任务,提升技术的组合应用及灵活运用的能力。

整个过程从易到难,从基础到应用,逐步掌握新知,有助于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在教学组织上,主要以班级授课为主,个别辅导为辅,通过“复习引入──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探究汇报、小结深化──应用巩固、创作美化──总结”等环节展开教学;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在交流互助中不断提升自我。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画图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理解画图策略的含义,并能运用画图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感受画图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他们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并能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但是,他们在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时,往往缺乏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因此,本章节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既是一个新的起点,也是一个挑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画图策略,并能运用画图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画图策略,并能运用画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灵活运用画图策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画图策略的作用。

2.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画图策略,并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

3.合作交流法: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本数学书,一枝笔,一张纸。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

例如,教师可以出一个实际问题: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尝试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教学设计与意图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教学设计与意图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教学设计与意图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画图的策略,能画线段图表示实际问题的条件和问题,学会利用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会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正确列式解答。

2.经历画线段图表示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画图的作用,培养利用几何直观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提高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主动探索问题,获得成功的感受,体会数学方法的作用,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掌握画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学会画线段图表示题意。

教具准备:PPT、作业单。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引入课题。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入:运用策略解决问题能帮我们分析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为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经学过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入,并重点回忆已经学过的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可以让学生快速形成策略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引导探究,感悟策略。

1.画线段图了解题意。

出示例1:学生读题。

提问: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形象直观的表示这个题目的数量关系?学生尝试,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互相点评。

教师板书画法。

设计意图:本例题是和差问题,对四年级学生来讲抽象的思考、分析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借助直观形象,理解数量间的联系,因此它适合用画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

由于学生已经有过画线段图的经验,学生画线段图表示题意的经验很容易被激活,所以在出示例题后,直接让学生边理解题意边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分析数量关系。

最后在互相点评与补充中完善线段图的画法。

2.分析数量关系。

引导思考:谁能看着线段图说一说,这些条件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可以先算出什么?结合交流,联系线段图,引导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和思路。

教师整理说明:思路一:两人邮票的总数减去12枚,等于小宁邮票枚数的2倍。

这样就可以先算出小宁的邮票数,再算出小春的邮票数。

中班组合画图文结合教案

中班组合画图文结合教案

中班组合画图文结合教案一、教学内容。

1. 画图文结合教学。

2. 创意绘画。

3. 文字和图片的结合。

二、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

3. 培养幼儿对文字和图片的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绘画工具,颜料、画笔、彩色笔、彩色纸等。

2. 图文教材,故事书、图片书等。

3. 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干净整洁的桌椅。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利用故事书或图片书引导幼儿进入绘画的世界,让他们感受文字和图片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2. 创意绘画。

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用颜料、画笔等工具在彩色纸上进行创意绘画,可以根据故事情节或自己的想法进行绘画创作。

3. 文字和图片的结合。

引导幼儿在绘画作品上添加文字描述,可以是故事情节、自己的想法或者对绘画作品的解读,让文字和图片相互呼应,形成完整的作品。

4. 展示和交流。

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进行交流讨论,分享彼此的创作经验和感受。

五、教学方法。

1. 激发兴趣,通过故事书或图片书引导幼儿进入绘画的世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2. 自由发挥,在创意绘画环节,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进行绘画创作。

3. 引导思考,在文字和图片的结合环节,引导幼儿思考如何用文字描述自己的绘画作品,让他们理解文字和图片的关系。

4. 交流分享,通过展示和交流环节,让幼儿相互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和感受,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六、教学效果评价。

1. 观察幼儿的绘画作品,了解他们的创作想法和绘画技能的提高情况。

2. 观察幼儿在文字和图片结合的表达能力,是否能够用简洁清晰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绘画作品。

3. 观察幼儿在展示和交流环节的表现,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和感受。

七、教学反思。

1.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不要过多地干预他们的创作,要尊重他们的想法和表达方式。

2. 教师要及时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在绘画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和表达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组合图形 北京版 (2)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组合图形 北京版 (2)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组合图形北京版 (2)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如何分析组合图形。

2.了解组合图形的构成方式。

3.掌握组合图形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课时一
1. 教学内容
1.课时回顾
2.组合图形
–定义
–构成方式
–计算方法
2. 学生掌握内容
1.掌握组合图形的定义。

2.理解组合图形的构成方式。

3.了解组合图形的计算方法。

课时二
1. 教学内容
1.组合图形解题
–练习一: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练习二:求组合图形的周长
2. 学生掌握内容
1.掌握组合图形的计算方法。

2.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三、教学步骤与方法
课时一
1. 教师引入
教师出示组合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提问:这是一张什么图?这张图由什么组成?
2. 教师授课
1.介绍组合图形的定义;
2.讲解组合图形的构成方式;
3.介绍组合图形的计算方法。

3. 学生练习
学生根据课堂讲解和PPT上的例题进行练习。

课时二
1. 教师引入
教师出示若干张组合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提问:这张图的面积和周长怎么求?
2. 教师授课
1.讲解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
2.介绍求组合图形周长的方法。

3. 学生练习
学生根据PPT上的例题进行练习。

四、教学评价
1.学生的练习作业和课堂回答问题情况;
2.课堂测验情况。

05-05《画正多边形》教学设计

05-05《画正多边形》教学设计

第5课画正多边形【教学目标与要求】1. 认识“画笔”模块的相关控件。

掌握画正多边形的方法与技巧。

2. 形成观察与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3. 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培养勇于实践、勇于探究的精神,在活动中体验成功与喜悦的情感,激发学生对Scratch的学习兴趣,帮助形成创新意识。

4. 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不断创新与实践,并应用本课知识与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运用“画笔”模块功能画正多边形。

难点:理解画正多边形的方法及拓展应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任务驱动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学广播系统,Scratch2.0编程环境,案例脚本。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图片请同学们尝试画一画然后谈一下体会。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Scratch画正多边形。

二、新授知识认识“画笔”模块的常用功能。

任务1:自学教材开头画线段部分,尝试用Scratch在屏幕上画一条线段。

展示学生完成情况,对于完成的学生给予肯定与表扬。

请说出用到了哪些控件,各有什么功能。

学生交流。

师总结在角色上运用“落笔”控件和“移动10步”控件可以让角色画线。

任务2:你能用“画笔”工具画出不一样的线条吗?学生初步尝试并交流各自脚本中关于“画笔”模块各控件的功能。

教师总结“画笔”模块各控件的基本功能,通过颜色设定、粗细设定、亮度设定可以画出不同效果的线条。

通过“旋转”、“抬笔”、“落笔”与“移动”控件的组合应用可以画出不同形状样式的线条。

任务3:画这样渐变的线。

教师总结:通过对角色重复移动同时增加画笔颜色值和粗细值来实现过渡变化的效果。

三、新授知识:掌握画正多边形的方法。

任务4:尝试用Scratch的画图功能,画一个正方形,颜色、大小自定。

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Scratch的“画笔”模块已有了一定了解,请分析一下这两段脚本(一段用重复执行,一段不用重复执行)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初中图形组合教案

初中图形组合教案

初中图形组合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图形的组合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让学生了解图形组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1. 图形的组合方法。

2. 图形组合的创新设计。

教学难点:1. 图形组合的创意设计。

2. 图形组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图形组合的实例,用于讲解和展示。

2. 学生准备剪刀、胶水等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图形组合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图形组合的看法和感受。

二、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图形的组合方法,如拼接、叠加、镶嵌等。

2. 教师讲解图形组合的创新设计方法,如变形、重组、添加等。

三、实践(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图形组合方法进行实践。

2. 学生利用剪刀、胶水等工具,进行图形组合的制作。

四、展示(5分钟)1. 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图形组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图形组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想法和创意。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图形组合的方法和创新设计的重要性。

2.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让学生掌握了图形的组合方法和创新设计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实践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了许多有创意的图形组合作品。

在展示环节,学生乐于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制作过程,增强了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总之,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组合图形-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组合图形-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组合图形-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组合图形的概念;2.掌握组合图形的种类及构造方法;3.能够通过组合图形解决实际问题;4.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造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班级黑板;3.组合图形作业练习册;4.教学工具(量角器、圆规、直尺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师使用PPT进入主题,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图形,引导学生讨论它们可能如何结合在一起。

2. 梳理概念学生梳理组合图形的基本概念,包括组合、图形、轮廓、边界,准确表述组合图形的定义。

3. 分类讨论学生按形状特征将图形分为圆、三角形、矩形等,老师通过讲解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特征下的组合方法和构造方式。

4. 练习时段学生分组进行小组练习,通过练习册中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境,构想出合适的组合方式,并在班级黑板上展示。

5. 拓展应用老师出示实际情境图:一个园林景区门口的平面图,要在一块长方形绿地上多元化地种植不同花卉,建议如何组合花坛、道路等图形,同时考虑绿化面积和方便游人观赏。

6. 结束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所有小结论,再次解释组合图形的作用,帮助学生完整掌握并消化已学内容。

四、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完成练习册中的关于组合图形的习题。

其中,要求每个组合图形均要有形状轮廓,并标出每个图形轮廓的边长或直径。

同时,要求组合图形要能够填充整个平面区域。

五、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练习时的表现,是否能够成功构造出各种组合图形;2.汇总学生的作业并进行评估,是否能够准确绘制出组合图形的轮廓和尺寸的准确性;3.通过平时测试,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学科水平的提升。

初中地理图形组合教案设计

初中地理图形组合教案设计

初中地理图形组合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亚洲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情况。

2.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图表的综合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亚洲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情况。

2. 亚洲气候类型图的阅读与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亚洲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情况。

2. 难点:亚洲气候类型图的阅读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亚洲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情况。

2. 运用图形组合教学法,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亚洲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情况。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亚洲气候类型有哪些?它们分布在哪里?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亚洲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情况,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3.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亚洲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情况。

4. 图形分析:利用图形组合教学法,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引导学生分析各类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根据亚洲气候类型图,讨论各类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6. 成果展示: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7. 练习巩固:设计一些有关亚洲气候类型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8.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要求。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图表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在图形分析环节,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 青岛版(五四制)

二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 青岛版(五四制)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青岛版(五四制)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通过画图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能够通过画图的方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画图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如何运用画图的技巧。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
教师首先通过一组图片引起学生注意,并让学生讨论这些图片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引导学生从中发掘出画图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2. 授课
接着,教师介绍如何通过画图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给出一些简单的题目进行
讲解并解答,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画图解决问题的方法。

3. 练习
让学生自己上台讲解并解答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展示他们的画图技能。

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画图习题以加强学生的练习和掌握。

4. 总结
在教学结束前,教师提出有关画图解决方法的总结,并结合部分学生的表现给
出合适的评价。

四、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和测试,评价学生掌握画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以及作业的完成
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五、教学提示
1.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让学生充分参与并体验到画图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
生的兴趣和信心。

2.遇到学生疑惑,及时给予引导和解答。

3.在教学结束后,应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更好地备课和教学。

画图的教案_4

画图的教案_4

画图的教案画图的教案1教学重点:继续了解“画图”程序的基本操作。

教学过程:复习旧知:(略)引入新知:(略)讲授新知:板书:一、用“曲线”工具一条曲线讲解:1、单击工具箱中的“曲线”工具,在工具样式中选择适当的线宽;2、先画一条线段,然后从线的某点拉伸,改变线的形状,再拉线的另一点,完成曲线的绘制;注意:画三笔即可完成一条曲线,如果只画了一笔不想再画了,可以双击鼠标,而画了两笔不想再画了,则可单击鼠标。

板书:二、画一朵美丽的荷花讲解:按下列步骤,画出一朵荷花:1、用“曲线”工具画一条弧;2、复制这条弧并水平翻转,移动到合适位置,组合成一片“花瓣”;3、复制“花瓣”2片,并分别作90、270度旋转;4、选择“透明处理”,移动上述3片“花瓣”组合到一起;5、用“曲线“工具画一条倾斜的弧,复制这条弧并作水平翻转再垂直翻转,得到一片倾斜的“花瓣”;6、复制这片倾斜的“花瓣”并水平翻转,得到第2片倾斜的“花瓣”;7、将这2片倾斜的“花瓣”移动到上述3片“花瓣”适当位置,组合成一朵完整的荷花;8、使用填充工具,为荷花填上粉红色。

课堂练习:按照所讲解的知识并按照课文中的操作步骤,练习荷花的画法。

画好一朵荷花后,再复制几朵大小不一的出来,衬于绿色荷叶中。

课程小结:用“曲线”工具和其它工具组合使用,可以画出各种效果的曲线出来。

课后小记:组长意见:画图的教案2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曲线”工具的用途,从而判断和选择“曲线”工具认知“曲线”的存在并了解其重要性,学会保存文件及打开文件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会选择和运用“曲线”工具绘出图形3.情感目标:在欣赏图片重,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意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文件的保存与打开,“曲线”工具的用法难点:“曲线”工具中的用法及一个弯曲与两个弯曲的不同画法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课件演示,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画图”中“椭圆”工具的用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曲线”工具的用法,首先,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图中的技巧及组合处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
“图形的修改、复制、组合等处理”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第三模块“用计算机画画”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本课——《画图中的图块复制》是对这一技术的具体学习,一般安排在学完选定、移动图块后进行,在复习选定、移动图块,使用透明样式的前提下,学习复制、粘贴图块的操作,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预设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及画图软件有一定认识,对用计算机画图有较高的兴趣,通过之前的学习已掌握直线、曲线、油漆桶、矩形、多边形等常用工具的用法,掌握了选定、移动图块,使用透明样式等处理方法,在误操作时会用撤销操作来恢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通过菜单对图块进行复制粘贴,学会在不同文件之间进行图块复制。

2.初步理解图块复制时各操作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提问、讨论、上机探索、小组共学互教,掌握复制图块的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和讨论,探求灵活运用图块复制操作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团结合作的习惯。

2.渗透和谐家庭教育,感受家庭的温暖,养成爱家爱父母的情感。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掌握画图中复制图块的操作。

难点:选定、复制、粘贴、移动等复制顺序,如何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各项操作。

【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通过小冬一家人去公园郊游的情景,将所学新知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复制图块,突出“透明”“选定”“撤消”在本单元学习中重要性,活动时要通过复制花朵的任务,
让学生在课本和小组讨论中探究复制的方法,在小结中提出复制各步骤的意义,并解决复制的常见问题,巩固深化,活动最后通过拼装三人自行车及创作美化公园两个任务,提升技术的组合应用及灵活运用的能力。

整个过程从易到难,从基础到应用,逐步掌握新知,有助于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在教学组织上,主要以班级授课为主,个别辅导为辅,通过“复习引入──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探究汇报、小结深化──应用巩固、创作美化──总结”等环节展开教学;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在交流互助中不断提升自我。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是知识学习的帮助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教学媒体选择】
练习素材、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今天阳光灿烂,最适合到公园郊游了,
大家参加过郊游吗?小冬一家到公园
来郊游。

学生看课件利用贴近生活的
情境渗透珍惜家
人团聚机会的意
愿,并激起学生
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
怎么花儿开在路中央去呢?它应该在
花坛中才对啊。

谁能想个办法救救花
儿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操作并强调选定范
围、透明、撤消这三个操作。

(板书:选定、透明、撤消)
回答移动图块的
步骤和要注意的
问题。

复习跟本课学习
有关的画图技
术,为新课练习
与探究作铺垫。

新授知识任务1:复制小花
小冬看见我们把花儿成功移植到花
坛,很高兴,可是妈妈却问到:“怎
么花坛中只有一朵花儿呢?”小冬抓
抓脑袋想,要是能像复印机一样将花
儿“复印”几朵就好了。

引入“复制”命令。

请学生打开“公园”图片。

观察回答
新授
知识1.指导探究
怎样做才能把一朵花变成很多花呢?
请大家打开课本,尝试操作。

2.汇报演示
请同学到教师机上演示,教师板书相
应步骤,并指出注意事项。

选定──复制──粘贴──移动
3.引发思考
还有更快的复制方法吗?查看帮助。

介绍“Ctrl+鼠标拖动”这一复制法。

4.完成练习
提倡合作交流,帮助学困生完成任
务。

打开图片
听、看、学
演示,边做边说
练习、互助
自主尝试,让高
水平学生验证自
己的方法是否正
确;让普通水平
学生通过教程或
帮助自学;让低
水平学生初步认
识技术难处所
在。

对不能自主探索
的同学给予帮
助。

简单了解复制的
机制,为进一步
应用打好基础。

给学习慢的学生
完成的机会。

综合应用练习
综合应用练习任务2:改装自行车
花坛中开满了鲜花,多美呀!小冬说
想要骑自行车游公园,爸爸说:“不
行呀,小冬还小,不能自己一个人骑,
要是有三人自行车就好了。


1.提出问题:
怎样才能把一人自行车变成三人自行
车呢?
2.探究汇报
出示三人自行车图片,引导观察比较:
一人自行车与三人自行车有什么相同
或不同的地方呢?
我们能不能把自行车变成三人自行车
呢?
(1)学生思考并尝试操作。

鼓励完成
的学生互助,提醒有困难的学生求助。

(2)师生合作演示操作。

小结:希望大家在后面的练习中能创
造性综合运用各种技术,画出生活中
的美。

观察对比
回答提问
小组讨论
代表汇报
合作尝试
尝试前通过小组
讨论确定问题解
决方案,提升探
究效率。

分解难点,搭脚
手架。

综合运用图块编
辑的多种技术解
决问题,培养组
合运用技术的技
能。

任务3:我是小小设计师
小冬一家骑着自行车游遍了整个公园,公园多美呀!绿树成荫,小朋友们在树下游戏。

让我们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把公园设计得更美丽。

出示素材库,打开素材文件,可以将需要的内容从素材里复制到我们的公园里,也可以自己新建一个文件,画上喜欢的东西,然后复制到公园里。

创作要求:技术运用合理、画面美观、有特色。

教师巡堂,个别辅导。

作品点评
请完成的同学说说自己的创作心得。

推选优秀同学进行汇报并点评。

打开“素材”文

创作美化
(合理运用技
术)
保存、上交作品,
并点评
发挥想象,综合
运用所学技术,
自主创作,鼓励
创新。

提出合理选择技
术的必要性。

培养观察、借鉴
的能力,学会互
相学习。

养成保存作品的
习惯。

小结评价1.你学会复制的方法了吗?
2.你认为哪里最难学?
3.展示学生的作品。

寄语小结:同学们学好技术,将生活
中的美画出来
思考回答
欣赏作品
反馈学生的学习
情况,以便进行
后续教学。

感受计算机技术
的强大及其应用
价值。

【教学评价设计】
新课程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应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对小组团结合作、完成任务、作品是否有创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我的学习收获评价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