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电工学》上册 电工技术 主编 陈国鼎 林珊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版全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
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沿任一回路,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
零。
03
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用于解决复杂直流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计算问题,是电路分析的基础。
支路电流法和节点电压法
支路电流法
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列写KCL 和KVL方程求解电路问题。
节点电压法
以节点电压为未知量,列写KCL方 程和欧姆定律求解电路问题。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包括合理选择和使用电气设 备、调整设备运行方式、安装无功补偿装置等。
05
三相交流电路分析与计 算
三相电源连接方式及特点
星形连接(Y连接)
三个绕组的末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中性点,从中性点 引出导线称为中线。相电压等于线电压的1/√3,线电流等 于相电流。
三角形连接(△连接)
将三相电源或负载中的每一相的始末端依次相接。此时线 电压等于相电压,线电流等于相电流的√3倍。
实验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实验目的
培养学生掌握电工基本实验技能,理解电工学基本原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实验要求
学生应认真预习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实验中应严格遵守 操作规程,注意安全;实验后应认真总结,完成实验报告。
注意事项
实验前应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实验中应注意观察现象,记录 数据,分析原因;实验后应整理器材,保持实验室整洁。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 版全套课件完整版电 子教案
目录
• 课程概述与教学目标 • 电路基础概念与定律 • 直流电路分析与应用 • 交流电路基本概念与性质 • 三相交流电路分析与计算 • 电机与变压器基本原理及应用 • 供电系统与安全用电常识 • 实验技能培养与操作规范
电工技术(电工学Ⅰ)(第3版)课件:电路的暂态分析
令 = L/R , 称为一阶RL电路时间常数
[
]
[
L R
]
亨 [欧]
[
韦 安欧
]
[
伏 安
秒 欧]
[秒]
I0一定: L大 R小
起始能量大
放电慢
放电过程消耗能量小 大
6.3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例1 K(t=0)
iL
10V
+
uV
–
V RV 10k
t=0时 , 打开开关K,求uv。
R=10
电压表量程:50V 现象 :电压表坏了
f(t)
换路在 t=0时刻进行
0- 换路前一瞬间
0+ 换路后一瞬间
f
(0
)
lim
t 0
f
(t
)
t0
t 0- 0 0+
f
(0
)
lim
t 0
f
(t
)
t 0
初始条件:电路中的u ,i 及其各阶导数在t = 0+ 时的值。
6.2 换路定理及初始值的确定
6.2.2
1.
换路定律
1
uC (t) C
t
i( )d
能量的储存和释放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 p w t
2. 电路结构、状态发生变化
支路接入或断开, 参数变化 换路
6.1 概述
6.1.3 稳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区别
稳态
动态
换路发生很长时间后 重新达到稳态
换路刚发生后的整 个变化过程
微分方程的特解
微分方程的一般解
6.1.4 一阶电路 换路后,描述电路的方程是一阶微分方程。
t
电工学第三章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工学教研室第3章正弦交流电路返回目录3.1 正弦电压与电流3.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3.3 电阻元件、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3.4 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3.5 电感元件的交流电路3.6 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3.7 电阻、电感与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3.8 阻抗的串联与并联3.9 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3.10 功率因数的提高3.1 正弦电压与电流直流电和正弦交流电前面两章分析的是直流电路,其中的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是不随时间变化的。
I,UOt直流电压和电流返回tiu O正弦电压和电流实际方向和参考方向一致实际方向和参考方向相反+-正半周实际方向和参考方向一致+_u R⊕i负半周实际方向和参考方向相反+_u R⊕i正弦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是按照正弦规律周期性变化的。
3.1.1 频率和周期正弦量变化一次所需要的时间(秒)称为周期(T )。
每秒内变化的次数称为频率(),单位是赫兹(Hz )。
我国和大多数国家采用50Hz 的电力标准,有些国家(美国、日本等)采用60Hz 。
小常识正弦量变化的快慢还可用角频率来表示:fTππω22==tT2T 23T tωππ2π3π4T2u iOf 频率是周期的倒数:f =1/T已知=50Hz,求T 和ω。
[解]T =1/=1/50=0.02s, ω=2π=2×3.14×50=314rad/sf f f 例题3.13.1.2 幅值和有效值瞬时值和幅值i 正弦量在任一瞬间的值称为瞬时值,用小写字母表示,如、u、e等。
瞬时值中的最大的值称为幅值或最大值,用带下标m的大写字母表示,如IU m、E m等。
m、有效值在工程应用中常用有效值表示交流电的幅度。
一般所讲的正弦交流电的大小,如交流电压380V或220V,指的都是有效值。
有效值是用电流的热效应来规定的。
设一交流电流和一直流电流I 流过相同的电阻R,如果在交流电的一个周期内交流电和直流电产生的热量相等,则交流电流的有效值就等于这个直流电的电流I。
《电工学》教学大纲
《电工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英文名称: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课程编号:F0717********总学时:64 讲课学时:54 实践学时:10总学分:4课程性质:必修考核方式:考试适用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参考文献:[1] 秦曾煌.《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 唐介.《电工学(少学时)第五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3] 江蜀华.《电工电子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二、课程简介与目标《电工学》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非电类专业必修的工程技术基础课程,课程内容包括电路及其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电机及控制、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工测量等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概况,具备分析和解决电工相关问题的能力及实验操作的能力、具有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为学习后续课程打好基础,具有将电工和电子技术应用于本专业和发展本专业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如下目标:目标1:能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能对交直流电路的参数进行分析与计算。
掌握变压器及电机的相关知识、常用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典型应用、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相关知识,能够利用上述知识对相关电路的参数、特性进行分析,并获得有效结论。
目标2:能够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中的相关理论和电路的分析、设计方法应用于本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相关电路的设计中。
目标3:能够基于电工、电子技术工作原理和仪器的调节与使用方法,考虑相关影响因素,设计涉及电工、电子技术的实验方案,并加以实施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
目标4:能够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分析和信息综合,研究涉及电工和电子技术的本专业复杂工程问题,得到有效的结论。
《电工学上册课件》艾永乐第三章
支路电流法
支路电流法的基本思想
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列写KCL和KVL方程求解电路的方法。
支路电流法的解题步骤
选定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列写KCL和KVL方程;求解方程得到 支路电流;根据支路电流求解其他电路参数。
节点电压法
节点电压法的基本思想
以节点电压为未知量,列写KCL方程求解电路的方法。
节点电压法的解题步骤
三相电路的功率及功率因数
三相电路的功率
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和视在功率S
功率因数的意义
反映电路中有功功率所占的比例,是评价电 路经济性的重要指标
功率因数的定义
有功功率P与视在功率S的比值,用cosφ表 示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采用同步电动机、电容器等设备进行无功补 偿,减少无功功率的消耗
THANKS
是任意的,选定后可作为计算中的依据,最后根据计算结果的正负再确
定电量的实际方向。
电功率与电能
电功率
单位时间内电场力所做的功称为电 功率,表示电场力移动电荷做功的 速度。
电能
电场力移动电荷所做的功称为电能, 它是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转换 的量度。
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电阻元件
电阻元件是体现电路中将电能转换为 其他形式能量的二端元件。
《电工学上册课件》 艾永乐第三章
REPORTING
•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 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 电路的暂态分析 • 正弦交流电路 • 三相交流电路
目录
PART 0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 律
REPORTING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
电路的组成
电路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三部分组成。电源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换为电能 的装置,负载是取用电能的装置,中间环节起传输、控制、分配与保护作用。
电工技术(电工学Ⅰ)(第3版)课件:电动机
转矩特性曲线
临界转差率 最大转矩
sm
R2 X 20
Tm a x
C
TU
2 1
2 2 X 20
当电源电压U1和频率f1一定,且电动机参数不变时,异步 电动机的转速n与转矩之间的关系称为机械特性,
n f (T )
额定转矩
TN
9550
PN nN
8.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
型号 国产某三相多速交流电动机的型号为YD-132M-
•他直励流电电动机机的分类
•励磁绕组和电枢绕组分别由两个直流电源供电。
I
+
Uf
If
M Ia
+
U If
E
+ M_
Ia
+
U
_
_
Rst
_
Rf
2. 并励R电f 动他机励 Rst
并励
励磁绕组和电枢绕组并联,由一个直流电源供
电
3. 串励电动机
励磁线圈与转子电枢串联接到同一电源上。
If
Ia
I
+
UM
_
串励 4. 复励电动机
8.5 直流电动机
直流电机的优点: (1) 调速性能好, 调速范围广, 易于平滑调节。 (2) 起动、制动转矩大, 易于快速起动、停车。 (3) 易于控制。 应用: 轧钢机、电气机车、中大型龙门刨床、矿山竖井提升 机以及起重设备等调速范围大的大型设备。
直流电动机的构造
极掌
直流电机由定 子(磁极)、转子 (电枢)和机座等 部分构成。
8.5 单相异步电动机
结构:定子放单相绕组(其中通单相交流电); 转子一般用鼠笼式。
转子
定子 绕组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电工技术(课件)
3
供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
供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分为高压、中压和低压, 不同电压等级适用于不同的输配电需求。
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
触电及其危害
触电是指人体成为导电路径的一部分,从而形成电流通过人体, 造成伤害甚至死亡。
安全用电的措施
高斯定理
在静电场中,穿过任意闭合曲 面的电场强度通量等于该闭合 曲面内所包围的电荷的代数和 除以真空中的介电常数。
电流与磁场
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大小等于单位 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电流的单位是 安培。
磁力线
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中各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和 大小,在磁场中画出一些曲线,曲线上每一点的 切线方向都与该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一致,这些 曲线称为磁力线。
节能型家用电器
购买节能型家用电器,如节能空调、节能冰 箱等,以降低能耗。
合理安排用电时间
错峰用电,尽量在电力低谷时段使用大功率 电器,以降低电费支出。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 法。
02
电工学基础知识
电荷与电场
01
02
03
04
电荷
电荷是物质的基本粒子,具有 正负两种电荷。电荷的单位是 库仑。
电场
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电场对放 入其中的电荷产生力的作用。 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强弱和方 向的物理量。
电场线
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中各点的 电场强度方向和大小,在电场 中画出一些曲线,曲线上每一 点的切线方向都与该点的电场 强度方向一致,这些曲线称为 电场线。
有功功率表示实际消耗的能量,无功功率表示储能元件之间交换 的能量。
《电工学》教学大纲
《电工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英文名称 电工学课程代码 PHYS1020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程 授课对象 物理学学 分 2学分 学 时 36学时主讲教师 修订日期 2021年9月指定教材 郭木森,电工学(第3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学会分析电路的方法,能够正确及安全用电;掌握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电机和电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技术;通过对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相关电路和用电问题的深入讨论,深化学生对电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提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了解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史和前沿进展,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了解电磁现象应用于工程技术领域所取得的一系列技术突破和相关科学家所做出的贡献,体会具备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重要性,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课程目标2: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学会分析电路的方法,能够正确及安全用电;掌握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电机和电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技术。
课程目标3:掌握电磁现象应用于工程技术领域常用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简化复杂问题、推理类比、分析与综合等工程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课程目标对应课程内容对应毕业要求课程目标1 第一章 网络的基本分析方法第四章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第五章 变压器第六章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毕业要求3:了解物理学前沿和发展动态,新技术中的物理思想,熟悉物理学新发现、新理论、新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毕业要求8: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课程目标2 第一章 网络的基本分析方法第二章 网络的正弦稳态分析第三章 简化网络分析的原理和定理第四章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第五章 变压器第六章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毕业要求2:掌握数学、物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物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具有运用物理学理论和方法解决问题、解释或理解物理规律。
电工学下册电子技术课件教学配套课件林珊第3章
图3-‥56 习题3-‥6的电路
图3-‥58 习题3-‥8的电路
图3-‥60 习题3-‥10的电路
算放大器性能下降甚至损坏。
(8)输入失调电压Uio 理想的集成运放在输入电压为零时,输出电压 也应为零。
(9)输入失调电流Iio 当输入信号为零时,运放的输入级差分电路两个 输入端静态电流的差值称为输入失调电流Iio,它反映了运放两个静态 输入电流的不对称程度。
3.1.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电压传输特性
1.有源滤波器 (1)有源低通滤波器 由一个无源RC低通电路和一个同相比例运算电 路就构成了一阶有源低通滤波器,如图3-‥34a所示。
图3-‥34 有源低通滤波器
3.3 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2)有源高通滤波器 由一个无源RC高通电路和一个同相比例运算电 路就构成了一阶有源高通滤波器,如图所示。
图3-‥35 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
3.3 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图3-‥36 一阶有源高通滤波器
3.3 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3)带通滤波器
图3-‥37 带通滤波器
3.3 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4)带阻滤波器 将一个无源RC低通电路和一个无源RC高通电路并联 (低通滤波器的上限截止频率fH应低于高通滤波器的下限截止频率f L),再接入同相比例运放就构成了带阻滤波器, 如图3-‥38所示。 2. 信号变换电路 (1)电压-‥电流变换电路 将输入电压变换成与之成正比的输出电流 的电路,称为电压-‥电流变换器。
例3-‥3 在图3-‥24所示电路中,已知输入信号ui及各个外接电阻的 阻值(Rf1=100kΩ,R1=10kΩ,Rf2=500kΩ,R3=100kΩ),求输出电压uo。
3.3 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图3-‥23 电压跟随器
电工学电工技术 高教第七版 第三章电路的暂态分析
(2)当将负载直接与信号源联接时, 信号源输出多大功率?
解:(1)匝数比为:
N1 K N2
' RL 800 10 RL 8
第三章、电路的暂态分析
小结
信号源输出功率为:
E ' 120 2 P R ( ) 800 4.5W L ' 800 800 R0 RL
第三章、电路的暂态分析
三、变压器
7、变压器的外特性 U 2 E 2 Z 2 I 2 可知 变压器的二次绕组接有负载后,由式
当负载Z2发生变化,引起电流 I 2 发生变化时, 也发生变化。 二次绕组输出电压U
2
当一次侧电压U1和负载功率因数 cos 不变时
二次侧输出电压U 2和输出电流 I 2 的关系曲线, 即U 2 f ( I 2 )称为变压器的外特性曲线。 U U f ( I ) 2 2 2
Z
I 1
U 1
–
U 2
–
2
+
U 1
–
+
Z
Z K Z
结论:负载的阻抗的模与变比的平方的积,等于一次 侧的等效阻抗的模。
第三章、电路的暂态分析
小结
P204、例6.3.3:如下图:交流信号源的电动势:
E 120V,内阻R0 800,负载电阻RL 8。
(1)当R L折算到原边的等效电阻RL ' R0时, 求匝数比和信号源输出功率。
N1 2 2000 2 (3)、R' ( ) R ( ) 2 200 N2 200
U1 220 所以:I 1.1A R' 200
第三章、电路的暂态分析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电工技术(课件)
B.欧姆定律 (Ohm’s Law)
(1) 电压与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
i
R
u = Ri
+u
i Gu
G=1/R称为电阻元件的电 导电阻的单位: (欧),电导的单位:S (西)
(2)电压和电流取非关联参考方向:
i
R
u
+
u –Ri i –Gu
注:以上关系式
(1)只适用于线性电阻,( R 为常数)
1.4 电 路 元 件
电路元件是电路中最基本的组成单元。电路元件通 过其端子与外部相连接;元件的特性则通过与端子有 关的物理量描述。每一种元件反映某种确定的电磁性 质。集总参数元件假定:在任何时刻,流入二端元件 的一个端子的电流一定等于另一端子流出的电流,两 个端子之间的电压为单值量。由集总元件构成的电路 称为集总电路,或具有集总参数的电路。用集总元件 及其组合模拟实际的部件和器件以及用集总电路作为 实际的电路模型是有条件的,本书的第18章将加以讨 论。本书的其余各章只考虑集总电路。电路元件按与 外部连接的端子数目可分为二端、三端、四端元件等。 还可以分为无源元件和有源元件,线性元件和非线性 元件,时不变元件与时变元件等等。
电流的参考方向设成从a流向b, 电压的参考方向设成a 为高电位端,b为低电位端,这样所设的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称为参考方向关联。设在dt时间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点移 动到b点的正电荷量为dq, a点至b点电压u意味着单位正电荷 从a移动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那么移动dq正电荷电场力 做的功为dw=udq。电场力做功说明电能损耗,损耗的这部 分电能被ab这段电路所吸收。
+
i u
–
p = ui 表示元件吸收的功率 P>0 吸收正功率 (吸收) P<0 吸收负功率 (发出)
电工学(Ⅲ)第01章
1k 1K 10
3
1M 10
6
电工电子学(III)
R
电阻元件(4)
电阻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欧姆定律
如果一段电阻的阻值为常数,则称为线性电阻,线性 电阻遵循欧姆定律——其端电压和流过的电流是正比 关系,比例常数叫做电阻(符号为R).可见 R既是这种 元件的名称,又是表示其物理性质的电路参数.
E 5V
电动势的 真实方向
电工电子学(III)
电动势的 参考方向
电压与电动势(10)
电压与电动势的关系
电压与电动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 都可以用来表示电源正、负极之间的电 位差。 当同一电源用电压表示和电动势表示的 数值量都为正(或负)时,称电压与电 动势正方向关联一致,简称正方向一致。
d 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
电工电子学(III)
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
电流 电压与电动势 电功率
电工电子学(III)
电流(1)
电流及其表示方式
电流的概念 电流有方向—— 规定正电荷流动的方向为电 流的方向(称为真实方向)。 分析电路时用箭头或双下标来指定电流的方 向。
电阻元件的性质——消耗电能
电阻的计算
L R S
R ——电阻值
ρ ——电阻率
L ——导体长度 S ——导体横截面积
长度的单位是米,面积的单位是米2,电阻率的单位 为:欧米。所以,电阻的单位是欧姆。
电工电子学(III)
电阻元件(3)
电阻单位 电阻在电路中的 表示符号为
比欧姆大的单位有千欧和兆欧。他们之间的关 系为:
电工技术(电工学Ⅰ)(第3版)课件:电路的分析方法
uS2 R2
iS3
② i4 i5 i6 0
返回主目录
2.4 节点电压法
i1
u n1 R1
i2
un3 R2
i3
un1 un3 R3
i4
un1 un2 R4
i5
un2 un3 R5
i6
un2 R6
1 R1
1 R3
1 R4
u n1
1 R4
un2
1 R3
un3
uS1 R1
iS3
1 R4
I 2R I 2R
3)代数和叠加,以原电路参考方向为准 (一致+,相反-)
返回主目录
2.3 叠加定理
例2.3.1 如图所示电路, 试用叠加定理求
电路中的U、I,并计算4Ω电阻
的功率。
解: ① 当电压源单独作用时
I 10 A 1A 64
U 4I 4V
返回主目录
2.3 叠加定理
② 当电流源单独作用时
I 6 3A 1.8A 64
U 4I 7.2V
③ 当两电源同时作用时,
I I I 1A 1.8A 2.8A
U U U 4V 7.2V 11.2 V
返回主目录
2.3 叠加定理 ④ 4Ω电阻的功率
P UI 11.2 2.8W 31.36W
P UI 41W 4W
它们的外特性曲线都是与电流轴和电压轴相交
返回主目录
2.2 电源的等效变换
的直线,这就是它们特性的共性面。
特性方程: u U S R0i , i I S u R0
如果满足
US R0 IS G0 R0
或
IS
US R0
G0 R0
电源进行 等效变换 的条件
电工技术(电工学Ⅰ)(第3版)课件:磁路与变压器
(1)查铸铁材料的磁化曲线, 当B=0.9T时,磁场强度H=900A/m
,则
I Hl 900 0.45 A 1.35 A
N
300
(2) 查硅钢片材料的磁化曲线,当 B=0.9T 时,磁场强度H=260 A/m
,则
I Hl 260 0.45 A 0.39 A
N
300
7.3 直流磁路计算
KAa
+
+毫安表
Φ
K
+
A*
_
X
_ -
a* e2 x
Xx
结论:
设K闭合时 增加。 如果当 K 闭合时,mA 表正偏
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则 A-a 为同极性端;
阻止 的增加。
如果当 K 闭合时,mA 表反偏 ,则 A-x 为同极性端
特殊变压器
1. 自耦变压器
U1 N1 K U2 N2 I1 N2 1 I2 N1 K
的。设
B0 Bmsin t
则吸力瞬时值为
f
107 8π
B02 S0
107 8π
Bm2 S0 sin 2t
Fm为吸力的最大值
Fmsin 2t
1 2
Fm
1 2
Fmcos2t
Fm
10 7 8π
Bm2 S0
吸力的平均值
F 1
T
T 0
1 f dt 2 Fm
10 7 16 π
Bm2 S0
铜损 (PCU) :绕组导线电阻所致。
铁损( PF)E:
磁滞损失:磁滞现象引起铁芯发热, 造成的损失。
涡流损失:交变磁通在铁芯中产生
P2
P1
P2
P2 PFe
的感应电流(涡流),
【2024版】电工学电工技术第三章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例1.暂态过程初始值的确定
S C R2
已知:换路前电路处稳态,
+ t=0
U
R1
-
(a)
L
C、L 均未储能。
试求:电路中各电压和电
流的初始值。
解:(1)由换路前电路求 uC (0 ), iL(0 )
由已知条件知 uC (0 ) 0, iL(0 ) 0
电容元件储能
将上式两边同乘上 u,并积分,则得:
t
ui dt
t uC du dt
u Cudu 1 Cu2
0
0 dt
0
2
电场能 W 1 Cu2 2
即电容将电能转换为电场能储存在电容中,当电压 增大时,电场能增大,电容元件从电源取用电能; 当电压减小时,电场能减小,电容元件向电源放还 能量。
主 页
第3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3.1 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 3.2 储能元件和换路定则 3.3 RC电路的响应 3.4 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3.5 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 3.6 RL电路的响应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第3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本章要求: 1. 了解电阻元件、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的特征; 2. 理解电路的暂态和稳态、零输入响应、零状
(2) 电路发生换路 (外因)
换电路路: 接电通路、状切态断的、改变短。路如、:电压改变或则参若iC数u改cd发d变u生tC 突变,
产生暂态过程的原因:
一般电路不可能!
由于物体所具有的能量不能跃变而造成
在换路瞬间储能元件的能量也不能跃变
电工技术(电工学Ⅰ)(第3版)课件:三相电路
根据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可以直接写出其余两相电流为
IBC 76 156 .9A ,ICA 7683.1A
根据对称负载三角形联接时线电流和相电流的关系有
IA 3IAB 30 131 .6 66.9A
返回主目录
4.3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同理
IB 3IBC 30 131.6 186.9A 31.6173.1A
U C
UCN
U NN
返回主目录
4.2 三相负载的联接 4.2.2 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联接 三相负载的首、尾端依次相连,联接端子接在三 条端线上即为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联接
返回主目录
3
4.2 三相负载的联接
IA IAB ICA IB IBC IAB IC ICA IBC
3IAB 3IBC
:是负载相电压和相电流的相位差
返回主目录
4.4 三相电路的功率
当对称负载星形联接时 Ul 3U p , Il I p
有
P
3U
pI
p
cos
3
Ul 3
Il
cos
3Ul Il cos
当对称负载三角形联接时 Ul U p ,Il 3I p
有
P 3U pI p cos 3Ul
Il cos
3
3Ul Il cos
计算对称三相电路有功功率的统一表达式
P 3Ul Il cos
返回主目录
4.4 三相电路的功率
同理,对称三相电路计算无功功率的统一表达式为
Q 3U pI p sin 3Ul Il sin
注意 :是指负载相电压和相电流的相位差,不 是线电压和线电流的相位差。 对称三相电路总的视在功率为
S P2 Q2 3U pI p 3Ul I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储能元件和换路定则
SR
uC
暂态
+
U
–
iC
C
+ –
uC
U
o
(b)
t
图(b)
合S前: iC 0 , uC 0
稳态
合S后: uC由零逐渐增加到U
所以电容电路存在暂态过程(C储能元件)
产生暂态过程的必要条件:
(1) 电路中含有储能元件 (内因)
换电路(2路):电接电路通路发、状生切态换断的路、改(变短外。路因如、) :电压改变则或若i参C u数cd改发du生t变C 突变,
导电性能有关,表达式为:R l
S
电阻的能量 W
t
uidt
t Ri2dt 0
0
0
表明电能全部消耗在电阻上,转换为热能散发。
3.1.2 电感元件
描述线圈通有电流时产生磁 场、储存磁场能量的性质。
1.物理意义
电流通过一匝线圈产生 Φ(磁通)
i +
u
-
电流通过N匝线圈产生 ψ NΦ(磁链)
+ u_ L L
解:(1) iL(0 ) 1A
t = 0 -等效电路
uC (0 ) R3iL(0 ) 41 4 V
由换路定则:
iL(0 ) iL(0 ) 1A
uC (0 ) uC (0 ) 4 V
例2:换路前电路处稳态。
试求图示电路中各个电压和电流的初始值。
_
8V
i1
t =0iC
R1 4
u+_C
R2 iL R3
4 4
+ u_L
电量
t 0 t 0
uC / V iL / A
41 41
iC / A uL / V
00
1 11
3
3
换路瞬间,uC、iL 不能跃变,但 iC、uL可以跃变。
结论
1.换路瞬间,uC、 iL 不能跃变, 但其它电量均可以跃 变。
R
iR
+ 2
U
_
8V
i1
t =0iC
R1 4
u+_C
R2 iL R3 + 2
4
4 U
+ u_L
_ 8V
R1
iC R2 iL R3
4 4
+
4V_ 1A
t = 0+时等效电路
解:(2) 由t = 0+电路求 iC(0+)、uL (0+) uc (0+) iL (0+)
由图可列出 U Ri(0 ) R2iC (0 ) uC (0 )
1) 由t =0+的电路求其它电量的初始值; 2) 在 t =0+时的电压方程中 uC = uC( 0+)、
t =0+时的电流方程中 iL = iL ( 0+)。
例1.暂态过程初始值的确定
S C R2
已知:换路前电路处稳态,
+ t=0
U
R1
-
(a)
L
C、L 均未储能。
试求:电路中各电压和电
流的初始值。
当电压u变化时,在电路中产生电流:
i C du
电容元件储能
dt
将上式两边同乘上 u,并积分,则得:
t ui dt
u Cudu 1 Cu2
0
0
2
i
+
u
C
_
电容元件
电容元件储能
电场能 W 1 Cu2 2
即电容将电能转换为电场能储存在电容中,当电压 增大时,电场能增大,电容元件从电源取用电能; 当电压减小时,电场能减小,电容元件向电源放还 能量。
3.3 RC电路的响应
一阶电路暂态过程的求解方法 一阶电路
仅含一个储能元件或可等效为一个储能元件的线 性电路, 且由一阶微分方程描述,称为一阶线性电 路。 求解方法
1. 经典法: 根据激励(电源电压或电流),通过求解 电路的微分方程得出电路的响应(电压和电流)。 2. 三要素法 初始值
求 稳态值 (三要素) 时间常数
U R1 R3
4
4
4
2
U 4
4
1A
R1 R3
44
例2:换路前电路处于稳态。 试求图示电路中各个电压和电流的初始值。
R
R
+ 2
U
_
8V
i1
t =0iC
R1 4
u+_C
R2 iL R3 + 2 i1
4
4
U
+ u_L
_ 8V
iC
R2 iL R3
4 4
R41 u+_C C
态响应、全响应的概念,以及时间常数的物 理意义; 3. 掌握换路定则及初始值的求法; 4. 掌握一阶线性电路分析的三要素法。
第3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稳定状态: 在指定条件下电路中电压、电流已达到稳定值。
暂态过程: 电路从一种稳态变化到另一种稳态的过渡过程。
研究暂态过程的实际意义
1. 利用电路暂态过程产生特定波形的电信号 如锯齿波、三角波、尖脉冲等,应用于电子电路。
代入数据
i(0 ) iC (0 ) iL(0 ) 8 2i(0 ) 4iC (0 ) 4
i(0 ) iC (0 ) 1
例2:换路前电路处稳态。
试求图示电路中各个电压和电流的初始值。
R
iR
+ 2
U
_
8V
i1
t =0iC
R1 4
u+_C
R2 iL R3 + 2
本节所讲的均为线性元件,即R、L、C都是常数。
3.2 储能元件和换路定则
1.电路中产生暂态过程的原因
例:
i
S R1
I
+
U
-
+
R2 R3 u2 -O
t
(a) 图(a):
合S前:i 0 uR1 uR2 uR3 0
合S后:电流 i 随电压 u 比例变化。
所以电阻电路不存在暂态过程 (R耗能元件)。
2.换路前, 若储能元件没有储能, 换路瞬间(t=0+的等 效电路中),可视电容元件短路,电感元件开路。
3.换路前, 若uC(0-)0, 换路瞬间 (t=0+等效电路中), 电容元件可用一理想电压源替代, 其电压为uc(0+); 换路前, 若iL(0-)0 , 在t=0+等效电路中, 电感元件 可用一理想电流源替代,其电流为iL(0+)。
0
0
2
磁场能
W 1 Li2
2
即电感将电能转换为磁场能储存在线圈中,当电
流增大时,磁场能增大,电感元件从电源取用电
能;当电流减小时,磁场能减小,电感元件向电
源放还能量。
3.1.3 电容元件
描述电容两端加电源后,其两个极板
上分别聚集起等量异号的电荷,在介质
中建立起电场,并储存电场能量的性质。
电容: C q (F ) u
3.3.1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零输入响应: 无电源激励, 输
入信号为零, 仅由电容元件的 + 初实始质储:能RC所电产路生的的放电电路过的程响应。U -
2 t0 R
1
S
+
iC
uRu–C+–
c
图示电路
uC (0 ) U
换t =路0时前开电关路S已处1稳, 电态容uCC (经0电) 阻URu_L
_ 8V
iC
R2 iL R3
4 4
R41 u+_C C
+ u_ L L
解:(1)
由t
=
0-电路求
uC(0–)、iL
t=
(0–)
0
-等效电路
换路前电路已处于稳态:电容元件视为开路;
由t = 0-电路可求得: 电感元件视为短路。
iL(0 )
R1 R1 R3 R
当 t =5 时,过渡过程基本结束,uC达到稳态值。
3.3.2 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零状态响应: 储能元件的初 始能量为零, 仅由电源激励
Si + t 0+
R _
1.电容电压 uC 的变化规律(t 0)
(1) 列 KVL方程
uR iR
代入上式得
uR uC
iC C
RC duC dt
0
duC dt
uC
0
一阶线性常系数 齐次微分方程
(2)
解方程:RC duC dt
uC
特征方程 RCP 1
0 通解
0 \P
: uC
1
产生暂态过程的原因:
一般电路不可能!
由于物体所具有的能量不能跃变而造成
在换路瞬间储能元件的能量也不能跃变
∵
C
储能:
WC
1 2
CuC2
∵ L储能:
WL
1 2
LiL2
\ uC 不能突变
\ i L不 能 突 变
2.换路定则
设:t=0 — 表示换路瞬间 (定为计时起点) t=0-— 表示换路前的终了瞬间 t=0+—表示换路后的初始瞬间(初始值)
时间越长。
(3) 暂态时间
理论上认为 t 、uC 0电路达稳态 工程上认为 t (3 ~ 5) 、uC 0电容放电基本结束。
e t随时间而衰减
t
2 3 4 5 6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