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
河南省2025届高三上学期联考(二)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4—2025年度河南省高三年级联考(二)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笞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新石器时代遗址来看,辽宁阜新沙拉乡查海村的氏族遗址中心有一条龙,它是用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石块摆塑而成的;湖北黄梅县白湖乡张城村焦墩遗址,西北部有用不同色彩的河卵石摆塑的巨龙形状;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也出土了陶盘彩绘龙。
这说明新石器时代A.各氏族都出现龙图腾B.龙的形象源于神话传说C.已经产生龙崇拜观念D.区域文化交流活动频繁2.春秋时期,管仲先高价收购鲁、梁、莱、莒之涕(丝织品),促使鲁、梁、莱、莒之人纷纷弃农而织,而后禁齐人穿娣服,鲁、梁、莱、莒之君因缺粮而请服于齐;管仲还高价购进滕、鲁之粟,滕、鲁之粟流归齐国,以致滕、鲁“非岁凶而民饥”。
这反映出当时A.贵族垄断诸侯国间的贸易B.区域贸易兼具政治意义C.齐国称霸以经济手段为主D.商人社会政治地位提升3.录囚制度肇始于西汉,盛行于东汉。
州刺史“常以八月巡行所部郡国,录囚徒”“县邑囚徒,皆阅录视,参考辞状,实其情伪,有侵冤者,即时评理”。
东汉光武帝也曾亲录囚徒。
录囚制度建立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君主专制B.强化地方监察C.保障平民权益D.维护社会安定4.唐朝后期,逐步形成朝廷和地方分割赋税的制度,国家税收的一部分上交中央政府,一部分输送给节度使,一部分留作本州用度。
两税钱物有2/3-4/5归地方支配,留使钱物先以辖区的赋税充,剩余的皆输于度支。
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 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一)高三历史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后面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距今约4700年的浙江钱山漾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篓、篮、簸箕等竹编用具,饰有人字纹、梅花眼、菱形格等花纹。
这体现了()A.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一B.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C.生产劳动与艺术审美的结合D.社会分工与权力斗争的复杂2.汉景帝封第八子彭祖为赵王。
赵王立国六十余年,国相二千石(中央属官)无能满二年,辄以罪去,以故二千石莫敢治,而赵王擅权。
这()A.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发展B.说明推恩令的成效有限C.破坏了传统的宗法制度D.体现了礼法并施的迫切3.北魏民歌《李波小妹歌》传唱甚广:“李波小妹字雍容,赛(撩起)裙逐马如卷蓬。
左射右射必叠双。
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诗歌中的李波所率宗族强盛,大量收容因抗租拒税逃亡的百姓,并武力对抗官军剿捕。
据此可知当时北魏()A.门阀士族威胁统治B.国家财政危机严重C.存在一定社会危机D.女性政治地位提升4.唐朝永徽年间,使臣多依赖天山廊道将关于大食征服中亚等信息带至朝廷,使朝廷得以及时调整西天山的防御战线。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西域()A.与中亚地区互动较频繁B.成为感知外界的信息廊道C.经贸往来促进民族交融D.有效防范了外国势力入侵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日益加剧B.西方各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C.外国资本完全掌控中国金融D.日俄战争影响俄国在华势力9.1927至1936年,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共成立60多家金融机构,如福建省蛟洋农民银行、江西省东古平民银行、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银行等。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广东省2025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本试卷共7页,考试用时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每张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考古发现,长江上中下游、黄河上游和下游以及辽河流域,都曾出土有商王朝风格的青铜器,某些地区还出土了一些既模仿商王朝青铜器风格,又具有本地特色的青铜器。
这说明商代A.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核心B.已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C.王室所统治的地区不断扩大D.青铜冶铸技术得到推广2.春秋战国时期,很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治国方略,如“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
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
这些观点A.表明儒家思想成为共识B.强调国家权力的公共属性C.标志民本思想开始产生D.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基础3.画像砖石是附在墓穴壁面和楣楹碑阙上的装饰材料。
汉代的画像砖石中有很多马的形象,如图1中的车马出行、狩猎等,这些马的形象线条简洁、刚健雄奇。
这反映出汉代图1A.马是重要的陪葬品B.狩猎仍是重要的食物来源C.民族矛盾始终尖锐D.尚武与进取成为时代风貌4.唐代士大夫家的婚礼,要搭建毡帐作为洞房,称为“青庐”。
莫高窟的壁画中,青庐的形制类似于蒙古包。
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学期历史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历史高三上学期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下列历史事件中,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是:A. 新中国成立B. 土地改革的完成C.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指南针的应用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B.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地震仪器C.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的代表作D. 马钧改进了指南车,提高了车战能力3、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造纸术B、火药C、指南针D、印刷术4、下列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革命爆发于1640年B、克伦威尔建立了军事独裁政权C、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D、革命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5、以下关于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颁布“挟书律”B. 实行郡县制C. 统一度量衡D. 编纂《史记》6、以下关于唐朝科举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B. 唐朝科举制度分为进士、明经、词赋等科目C. 进士科考试主要考察文学才能D. 明经科考试主要考察经学知识7、在近代中国,哪位思想家主张“中体西用”,认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试图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借鉴西方科技以挽救民族危亡?A. 康有为B. 梁启超C. 梁启超D. 张之洞8、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推翻封建制度B. 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C. 新文化运动主要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D.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新青年》9、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历史之父”?A. 赫罗多德B. 修昔底德C. 普鲁塔克D. 塞涅卡11、题干: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欧洲之父”?A. 美第奇家族B. 但丁C. 路易十四D. 查理·马特13、【题目】以下关于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 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B. 统一度量衡,便利经济交流C. 鼓励儒家思想,加强思想控制D. 修筑长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15、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是: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电池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2023-2024学年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北京东城高三(上)期末历史2024.1本试卷共9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战国时期,秦将其统治区域称为“夏”。
睡虎地秦简中的户籍制度规定:“夏子”是指秦国人,以及秦国人与周边新征服地区之人所生子女。
这一规定A.标志户籍制度的形成B.有助于秦国统治的稳定和影响力的扩大C.体现阶级关系的变化D.推动了宗法分封制瓦解和郡县制的确立2.《汉书》载:“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歌谣)”,并命人为其编订音律。
在祭祀仪式上,“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昏祠至明……(天子和百官)皆肃然动心焉。
”汉代乐府的创立A.目的是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B.体现了汉武帝“大一统”思想C.开创对民间诗歌整理的先河D.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3.下图是隋唐时期政府所设粮仓分布图。
《隋书》记载隋朝“于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转相灌注。
漕关东及汾、晋之粟,以给京师”。
《通典》记载粮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
由此判断①粮仓储粮来自江南地区②广设义仓以备水旱赈济③粮仓的分布与漕运相关④仓储建设反映农业发展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4.有学者认为宋代政治思想之重心不在理学,当时一些士人“斥心性之空谈,惩国势之积弱而思振救之”。
下列史事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科举考试“取士不问家世” B.政府行崇文抑武方针C.“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D.朱熹提倡“格物致知”5.下表是清代南昌县乡饮中大宾身份的统计。
乡饮是古代重要的礼仪活动,不仅饮酒,还要“敦崇礼教,相互劝勉”。
活动由当地官员负责,并邀请德高望重者出任大宾。
由此可见乡饮注:教谕是县学的教官。
①是政府推行教化的重要途径②引导了尚学重教的社会风气③是当时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④体现了国家优抚高年的传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1840年英国照会清廷:英国主,调派水陆军师,前往中国海境,要求皇帝赔偿并匡正。
湖北省鄂东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4年秋季普通高中11月份高三年级阶段性联考历史本试卷共6页,19题。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以上信息,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大约处于五帝早期的西水坡墓地,“龙”是一种图腾,是常见之物。
但到了五帝时代的中后期,只有六座大墓的主人(至少是部落联盟的领导)才能在墓中绘上龙的图案。
这一变化表明()A.原始社会普遍存在图腾崇拜B.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C.部落成员间出现地位的差异D.龙成为奴隶主贵族的专有图腾2.西汉桓宽在《盐铁论》中记载了汉昭帝时召开的盐铁会议实况,以桑弘羊为首的外朝官员主张保持盐铁专卖,以霍光为首的内朝官员主张废除盐铁专卖,双方进行了激烈且富于文采的辩论,还详尽阐述了汉朝某些政治理念。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汉朝开始用廷议方式解决政治问题B.该记载具有一定的文学和史料价值C.西汉政府重视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D.汉武帝受昭帝的影响推行盐铁专卖3.匈奴人刘渊建立前赵,自称“汉氏之甥”;鲜卑人建立前燕、后燕、南燕、西燕,自认“其先有熊氏之苗裔”;羌人姚苌建立大秦政权,认为自己是大禹的子孙,“禹封舜少子于西戎,世为羌酋”。
这些做法旨在()A.增强华夏民族认同B.推进封建化的进程C.构建政权的合法性D.促进民族间的交流4.唐朝心胸宽阔,不仅没有重点关注夷夏之防,还能够容纳和融合其他文明的优秀元素,并改造自身文明,成就了辉煌盛世。
高三期末考试试题(历史)
高三期末考试历史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些夺取政权的卿大夫,以史为鉴,逐渐摆脱宗法制的束缚,任用自己信任的人掌握要职,减少世袭官员,出现非世袭的职业官吏群体,君主权力逐渐集中,君主专制的倾向也日见显著。
”这反映了A.宗法制度崩溃B.分封制度受到冲击C.官僚政治确立D.君主专制制度形成2.《管子·八观》中说:“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民贫则奸智生,奸智生则邪巧作。
故奸邪之所生,生于匮不足;匮不足之所生,生于侈;侈之所生,生于毋度。
故曰: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
”这一主张意在强调A.以民为本B.厉行节俭C.轻徭薄赋D.重农抑商3.秦始皇虽以法家手段统治中国,焚书坑儒、禁绝百家,但是正如李斯撰稿的碑文的陈述,秦王朝高举的意识形态,其实与儒家价值相当符合,也是着重于儒家提倡的孝、悌、忠、贞。
这反映了秦朝A.统治思想发生变化B.儒法价值趋向融合C.注重规范伦理秩序D.始终坚持外儒内法4.魏晋玄学在自然与名教(纲常礼教)的关系上,以自然为本,名教为末,自然为治之道,名教为治之具,自然为文化理想,名教为此理想的载体,故名教本于自然。
这反映了玄学A.是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B.尊崇个性自由反对等级秩序C.为理学兴起奠定理论基础D.是儒道思想相互融合的产物5.韩愈《原道》中说:“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
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
”作者旨在A.倡导工商皆本B.维护等级秩序C.主张民本主义D.抨击君主专制6.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欧阳修主持贡举考试,他极力排斥当时流行的险怪奇涩的文体,崇尚言之有物、论之成理的“古文”,录取了苏轼、苏辙、张载、程颢、程颐、曾巩等。
2024年江西省抚州市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历史试卷及答案
姓名:准考证号:抚州市2024年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卷历史说明: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全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学家在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发现的女神庙、祭坛、积石家,被合称为“庙、坛、家”石砌建筑群。
其中,积石家被称为中国“金字塔”.大小高低不等,暗示着不同等级的身份。
此外牛河梁遗址还出土了具有礼器性质的玉猪龙。
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显现出早期国家形态B.建立了森严的等级秩序C.出现了早期文明曙光D.形成了神权统治的格局2.周人从殷周鼎革的重大事变中体验出了“天命靡常”的“历史哲理”来、继而提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的主张。
这表明西周统治者A.完全抛弃了神权观念B.注重强化自我约束C.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D.萌生敬天法祖意识3.下表是《史记》与《汉书》中有关列传的比较。
据此判断,影响史学著述的主要因素是史书《史记》汉书.标准不拘社会之阶级、贤与不肖,只限对历史发展有影响力的人物,如刺客、侠客、滑稽等西汉人臣之传记、重视上层有影响力的人物。
加入外戚、皇后、宗室,删去刺客、侠客、滑稻体例体例、编次、传目自由,根据历史发展之变化而展开体例严谨,突出名礼,遵守儒家正统思想,将贰臣贬于最后A.主流观念B.史家素养C.政治形势D.史料多寡4.韩愈仿照禅宗衣钵传授之说创立儒家道统的思想,指出:“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
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据此判断,韩愈旨在A.抬高孟子地位,宣扬格物穷理B.复兴儒学传统,维护封建秩序C.融合佛道思想,顺应三教合一D.应对佛道冲击.建构道统谱系5.小麦本是北方的旱地作物。
东晋南朝,小麦在南方的种植有所增多,但是分布非常有限。
两宋之际,一方面,由于习惯面食的北方人大量南迁,人们对于麦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麦价飞涨;另一方面,南宋政府大力推广小麦种植,并且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
陕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统测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甘肃大地湾一期文化遗址中,出土了27件陶制生产工具,其中主要为纺轮,约占陶制生产工具的70%;收割用的陶刀只有1件。
石器中用于狩猎的工具有34件,占石制工具的72.3%,尚未发现功能明确的畜制农业生产工具。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该地A.阶级矛盾比较尖锐B.生产方式处于过渡阶段C.劳动分工日益明确D.游牧经济占据主导地位2.北魏拓跋先世信仰的神祇混杂繁复,北魏前期每年举行的“祀天于西郊”仪式,就源于拓跋鲜卑族的原始信仰。
至孝文帝下诏“减省群祀”,废除了西郊祀天仪式,转而采用汉地帝王的祭祀天地仪式。
北魏祭祀的这一变化A.推动了国家的政治认同B.铲除了鲜卑旧制的影响C.旨在缓和民族间的矛盾D.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3.宋代农户经常几家合零为整入纳县镇税场。
农户为减少周折便折钱给付揽人,由揽人就近购买粮绢等税物代为完纳,或者是因为农户自家不生产某种税物,亦由揽人到外地购买再入纳官府。
这反映出宋代A.白银货币化日益发展B.农业生产的专业化C.重农抑商政策已改变D.商品经济比较活跃4.图1所示为清代宫廷的西洋画师郎世宁所绘制的《乾隆皇帝射猎图》。
郎世宁将西洋画的技法融入中国画中,在此射猎图中以写实的笔法呈现骁勇善战的射猎人物形象。
这一作品A.显示出风俗画的价值取向B.体现了东学西渐的社会潮流C.彰显了清廷尚武的风尚D.反映了清朝宫廷生活的奢靡5.1903年,清政府颁布《学务政纲》,重视国学、倡导读经。
全国高三高中历史专题试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三高中历史专题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达l09次之多,下列对这种情况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了孔子“民贵君轻”的思想B.表明“仁”在孔子思想体系中有重要地位C.“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D.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2.春秋战国时期,告子曾与某人辩论人性问题。
告子曰:“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不分于东西也。
”某人反驳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此人可能是A.孟子B.荀子C.老子D.孔子3.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实行“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的方针,和这一方针有关的现象是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4.某学者说:“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
”该学者认为儒家思想对韩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形成了团结自强的精神B.塑造了韩国的民族文化C.推动了韩国的经济建设D.帮助韩国克服金融危机5.“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孟子的一个思想”指的是A.“仁义”B.“仁”C.“民贵君轻”D.“性本善”6.商鞅变法时“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能为这一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的是A.“节用而爱人”B.“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C.“天法道。
道法自然”D.“为政以德”7.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载:“因为这两家学说正好相互补充,满足了中国人民在理智和感情上的需要。
全国高三高中历史专题试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三高中历史专题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1841年,英国辉格党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
”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
这反映出当时英国()A.责任内阁制基本形成B.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的主要原则C.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相同权力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2.有人认为《德意志帝国宪法》与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一种共同的“精神”。
这种“精神”指的是()A.彰显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原则B.保留了本国的专制残余C.避免了行政权力过于集中D.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3.“明确限定的工作时间,较大的劳动强度,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中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他们反对各种野蛮或血腥的娱乐方式,试图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19世纪初的欧洲,兴起了一场理性休闲运动。
”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工业革命促进了价值观的变革B.工业革命后中产阶级社会地位提高C.工业革命推动传统节日退出历史舞台D.大机器生产带来了人们精神的异化4.“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不变。
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或做买卖;没有法律上的障碍去阻止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
”此段材料表明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是因为()A.圈地运动改造了英国的传统农业B.海外扩张、奴隶贸易使其完成了资本积累C.完成了社会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D.工场手工业时期技术和经验的积累5.“重大发明是为了以煤、蒸汽动力和资本等相对充裕而廉价的资源取代木材、水力和人力等相对短缺而昂贵的资源……只有实现技术上的突破,才能得到充裕的生产要素以满足18世纪需求量的增长。
”这一观点旨在说明() A.资源利用与科技革命是相互促进的关系B.市场扩大使英国解决了能源短缺问题C.世界市场扩大催生了英国工业革命D.英国以技术突破代替了能源更新6.“西方工人对工业资本主义的反应与殖民地民族对新帝国主义的反应有一个相似之处:两者都对自己的命运不满,而且,两者都支持旨在引起根本变革的运动。
全国高三高中历史专题试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三高中历史专题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共产党宣言》的这一段文字主要蕴含了 ()A.社会进化论B.阶级斗争理论C.资产阶级革命论D.无产阶级专政理论2.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这种历史情况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观点。
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对上述材料中的说法认识正确的是 ()A.科学理论的产生受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B.空想社会主义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C.空想社会主义已经超越当时经济发展的阶段D.随着经济进步,空想社会主义一定会实现3.《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
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
”这段话反映了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4.《巴黎公社公告》第44号向人们宣布:“你们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最近成立的代表机构在你们的支持下,将着手补救前政权造成的灾难:遭到破坏的工业,停顿下来的劳动,瘫痪的商业贸易,即将获得有力的推动。
”这在本质上表明 ()A.巴黎公社是劳动人民的政权B.巴黎公社旨在恢复发展生产C.巴黎公社获得农民阶级支持D.巴黎公社是工商业代表机构5.巴黎公社在1871年4月16日颁布法令,规定“把一切企业主已经逃跑或已停业的工厂和作坊交给工人协作社,同时保证企业主有权获得补偿”。
上述材料表明巴黎公社 ()A.把部分工厂变为集体所有的同时尊重和保护私有财产B.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C.普遍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D.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6.列宁说:“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
2025届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合测评历史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测评历史试卷本试卷共6页,19题。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3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荆门屈家岭遗址发掘出距今5100年的熊家岭水利系统(见下图),包括水坝、蓄水区、灌溉区和溢洪道等,是已知构成要素最为齐备的史前水利系统。
该水利系统()屈家岭遗址熊家岭史前水坝示意图A.顺应了小农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B.证明社会协同机制较为完善C.为当时先民改造自然的优秀成果D.侧面反映当时水患灾害频发2.西汉武帝时期,正式确立皇后制度。
立皇后为皇帝的嫡妻,再加上众多的嫔妃,以及一大批女官、宫女、宦官等人,一起组成后宫;后宫人员分成十几个等级,与外朝官僚机构的爵位、等级、俸禄挂钩。
这一举措()A.对中枢决策机制形成冲击B.有利于封建王朝的稳定C.直接导致外戚干政的局面D.提高了皇族的政治地位3.北魏立国之初,道武帝即推行部落离散政策,解散贺兰、独孤、慕容等部族,实行计口授田。
此后,被征服的塞北及关陇以西的部族,也被北魏迁徙以远离故地。
由此,北魏时期少有部族乱事。
据此判断,该政策()①弱化了各部族的政治差异②顺应了部落的农耕化趋势③破除了门第对政治的束缚④有效加强王朝内部凝聚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北宋及以前,绘画几乎都是全景构图,一座山,一棵树,一株花,一座假山等等都是完整的全景。
【江西卷】江西省金太阳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9.2-9.3)历史试卷+答案
高三历史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江西境内的文明遗址中,都出土了少量的与偃师二里头文化相同或相似的器物,如广丰社山头遗址的卷沿深腹盆、敞口深腹外饰凸棱平底盆,就与二里头二期文化的同类器物相似。
这可用来说明当时A. 夏王朝统治范围到达江西B. 江西地区早期文明发展迟滞C. 区域之间存在着文明交流D. 江西文明发展呈现多元特征2.汉初,家族形态仍沿袭商鞅变法以来秦国的小家庭制,孩子成年后必须分家,另立门户;不分家的就必须以赋税加倍的方式来惩罚。
但西汉后半期及东汉,社会舆论都以几代同堂,几世不分财为佳话。
这一变化反映了A. 社会秩序日益稳定B.儒家伦理影响力的增强C.宗法制的社会影响D.百姓赋税负担的减轻3.“变文”最初是唐代寺院里以通俗语言解说佛经所依据的文本。
唐代中后期,变文发展出了新的形式,它们全篇大量使用白话,没有用来吟唱的韵文,而且以讲人物故事的形式出现在都市中。
“变文”形式的变化反映出唐代中后期A. 民众教育水平的提升B.士大夫审美情趣变化C. 佛教日益中国化趋势D. 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4.两宋之交的农学家陈敷说,湖州安吉县农户“唯藉蚕办生事”。
据南宋洪迈记述,湖州地区的某些村落中,已不乏“递年以桑蚕为业”的农户。
苏州太湖洞庭山方圆数十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
材料意在说明宋代江浙地区A.已出现农业专业化经营B.农业生产结构多样化C. 长途贩运贸易比较发达D.自然经济走向了瓦解【高三历史第1页(共6页)】5.朱元璋下令在全国设置申明亭和旌善亭,前者公布本地犯罪人员的姓名及其所犯之罪,后者定期公布本地孝子贤孙、贞女节妇的事迹。
河北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河北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表为二里头遗址出土粮食颗粒及折合重量表。
据此推知,二里头遗址( )C.气候条件比当代温暖湿润D.原始农业水平领先其他文明2.唐代中期,出现了许多临时性的“因事而设,事已则罢”的使职,如盐铁使、度支使等。
安史之乱以后,使职进一步普遍化,三省六部以及诸寺监职事官系统普遍丧失职任,不任实际职事。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汉魏至隋代已有先例B.使职具有较大灵活性C.中央与地方矛盾尖锐D.旧有行政体系的瓦解3.投壶活动,兴起于先秦,集礼仪、娱乐、体育于一体(如图所示)在宋代盛行全国。
司马光专门修改了投壶规则并强调了修改的初衷:“投壶者不使之过,亦不使之不及:所以为中也;不使之偏颇流散,所谓正也;中正,道之根也:”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B.课时成为竞技比赛活动C.国家文化体育政策开明D.被赋予一定的教化意义4.元代实现了台谏的完全合一,御史既领纠劾,又兼言谏。
为保证御史言路畅通直至于君主,元朝还实行“实封之制”,“台臣言事,各许实封,须至御前拆”,“以防壅蔽之患”。
这表明元代( )A.监察机构的地位明显提升B.君主专制有所加强C.中枢制衡机制进一步完善D.御史台监察权扩大5.乾隆四十四年,刑部议定“既有定例,则用例不用律”。
若案件没有相应的条例依照,则用“比照法”去“比引科断”,例如“奴婢诽谤家长,比依骂家长律,绞”。
这一规定体现出,清代( )A.人身依附关系加强B.法律判决有随意性C.定例具有最高权威D.司法实践律例并用6.1898年,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建议清政府设立学部,统一管理全国教育。
1905年,政务处又奏请清廷“行设立学部”,以统辖各省学堂,使全国学制划一整齐。
学部的设立( )A.标志着中国的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B.使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至此被废除C.践行了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张D.意在保持清王朝行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7.山西农村的一位知识分子在民国三年的日记中写道:“起阅六月二十五日(8月16日)《申报》,欧洲之战,各国纷如,将波及于我国,虽云英、法、日本谋攻青岛,而中国必大受损伤,洋人互相攻击,生命财产必大损,天盖甚恶洋人之暴虐,使其相争以毙命也……中国现无战事,村人亦不知洋人构衅,是以坐享太平抬搁行乐也。
全国高三高中历史专题试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三高中历史专题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古老的中华文明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
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不仅因为它是外来、强迫、后发的,更是因为当时的大清王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这个挑战竟毫无认识,因此不知所措。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是中国走向屈辱史的开端B.列强侵略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C.清朝没有把握住走向近代化的机遇D.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2.“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均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孥,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
”(《虎门条约》)该条款充分表明签约的中方代表()A.精明强干B.软弱无能C.不顾自身利益D.不谙近代外交3.“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
……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
”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昨天——中英鸦片战争纪实》中写道:“如果以为沿海和长江的炮声与白旗,已经在国民中掀起了多么巨大的精神波澜和情绪风涛,那便是属于今人想当然的自作多情。
”由此可见()A.鸦片战争不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后人夸大了鸦片战争的历史影响C.鸦片战争没有唤起中国人的觉醒D.清军在鸦片战争中孤军奋战5.“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以上材料主要说明()A.中国外向型农业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B.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中国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D.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6.孙中山在1894年《上李鸿章书》中说:“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2012级11月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
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2.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佛教的广泛传播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3.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注:分封制)、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
以下各项不属于这一转型时期特征的是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C.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 D.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变5.“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
”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③新航路开辟后的西学东渐④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7.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这些现象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
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C.“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B.“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D.“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2.(2011•四川德阳三诊)贾谊上汉武帝《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射并进,而归命天子! 贾谊的建议A.推动了地方行政制度的根本变革B.主张实行分封制以保卫中央安全C.直接造成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问题 D.有利于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3.(2010•广东卷)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4.(2011•安徽合肥第三次质检)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宋代,择偶标准不像以前那样重门阙,而看重金榜题名之人;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宗室女嫁富商的现象司空见惯。
”材料反映宋代婚聘关系的变化,其原因有①科举制度盛行②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③商业经济的繁荣④理学的兴起A.1②③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5.(2011•宁波二模)某中学历史老师确定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少数民族开创的全国性统一政权”,你认为下列地图中能为这一课题所用的材料是A B C D6. [2011·江苏卷] 明朝张翰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
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
”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A .农业仅赖百工B .百工亦为本业C .农工比重适当D .农工任其消长8.(2011•四川德阳三诊)梁启超将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视为“播送民主思想的工具”,主要是因为该著作A .提出“气者,理之依也”的观点B .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C .提倡“法治”,反对“人治”D .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3.(2011•北京西城二模)刘邦认为:“(秦始皇)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通“无”)骨肉根本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
”汉初统治者为此而采取的措施是A .废除分封制B .分封诸侯王C .颁布推恩令D .设置尚书令7. [2011·重庆卷]《宋史》记载:“会元昊请臣,朝廷亦已厌兵,屈意抚纳”。
宋朝对夏“屈意抚纳”的内容包括① 重开边境贸易 ②割让幽云十六州③ 约为兄弟之国 ④封元昊为夏国主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8.孙中山先生研究了太平天国之后,得出结论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
”该观点A .基本否定太平天国B .客观地评价太平天国C .高度肯定太平天国D .片面地评价太平天国10. 下表是小王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
时期领导阶级 斗争纲领或指导思想 重大斗争 19世纪中期农民阶级 平均主义 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末资产阶级 兴民权、君主立宪 维新变法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农民阶级扶清灭洋 义和团运动 20世纪初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辛亥革命 羌 宣政院辖地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C.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11.历史学家徐中约在其著作《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略了。
”这里所说的“更为可取的方面”主要是指A.涉外机构 B.军队建设 C.政治制度 D.文化教育12.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
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C.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D.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14.“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
”这是对下面哪一个历史事件的评价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15.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
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B.孙中山模式——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16.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
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A.建立民主共和国 B.建立君主立宪制度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挽救民族危亡9.(2011•浙江宁波)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状况的结论是年1750 1800 1830 1860 1880 1900地区欧洲23.1 28.0 34.1 53.6 62.0 63.0 中国32.8 33.3 29.8 19.7 12.5 6.2①鸦片战争前中国制造业大大落后于西方②民族工业的兴起缩小了中国与欧洲制造业的差距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④外国列强的侵略与掠夺是中国落后的重要根源A.③④B.①③C.②④D.②③12.(2010·绵阳二诊)1721年,康熙帝批示:“览此告示,只可说得西洋人等小人,如何言得中国之大理……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
”在近代先后打破这一禁令的条约有①《南京条约》②《黄埔条约》③《天津条约》④《辛丑条约》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3.[2011·四川卷] 1898年8月,清廷颁布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
”清廷的意图不包括...A.收回通商口岸B.发展民族经济C.维护国家主权 D.挽救国家危亡23.(2011•山东枣庄二模)下图反映的是1912至1920年的中国民族企业年增长率,该统计图所能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有①民族企业进入了短暂的黄金时期②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③中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④中国民族企业从此走出了困境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25.[2011·课标全国卷] 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C. 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D.列强攫取中国权利的手段不同二、非选择题(26题24分,27题14分,28题12分,共50分)26. (24分)史料研读、专题探究和综合评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专题探究《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1)请分别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和宋元明清时期“市民文化”在艺术方面的主要表现,(5分),简析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幼弱的原因。
(3分)★史料研读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
……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2)研读材料后,你认为《申报》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从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的角度,你对辛亥革命分别有怎样的评价?(6分)★综合评论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
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
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3)20世纪初期是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时期,列举这一时期体现“沉沦”、“上升”的重大历史事件各一例(2分),并简析推动这一转变的原因。
(6分)27.(14分)(2011•杭州二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上谕大臣……又曰:“广南市舶(市舶司,为掌管海外贸易征税、管理外商及收购舶来物货的官署),利(利税、利润)人甚厚,提举官(管理市舶事务的官员)宜得人(用人得当)而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