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的教学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石潭记》的教学案例
(兰州市第九十九中学韩贵杰)
柳宗元
[教学目标]:一、熟读课文,全文背诵,感知文意。
二、从文中学习借鉴游记的写作技法。
三、提高口语表达交流的应变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尝试背诵。
2、疏通文意,识记特殊文言字词意义及特殊句式。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处景点游玩,大家开心不开心?可是,导游现在还没来,他是不是迷路了?先不管他,我给你们当回临时导游,请各位欣赏几幅那里的美景图片。
方法多媒体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并按序循环放映竹林、青树、藤蔓、潭水、溪水等图片。
师好了,哪位同学能用优美的语言将这些风景描绘一番呢?
生青翠茂密的竹林、高大繁茂的树木、参差垂绕的藤蔓、清澈见底的潭水、蜿蜒流淌的小溪……
师非常棒,请坐。可以说描绘得声情并貌,富有诗情画意。大家说,那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是什么地方?
生小石潭!
师我们这就穿越时空隧道跟随柳宗元去小石潭玩一趟吧!不过在走之前,我们得先了解一下柳宗元的基本情况和写该文的时代背景,以便于和他交流。
方法课件展现柳宗元的基本资料和写作背景,教师强调他此时政治失意,被贬永州后心境抑郁凄苦。
师大家还记不记得曾经学过他的诗作?集体背一遍。
生《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朗读课文
师这却是一篇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精美散文,文字简洁优美,如诗如画,同学们要静下心来仔细地品读欣赏。文题《小石潭记》,为何这里被叫做小石潭呢?答案自己去找,我只介绍“记”这种文体。“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往往通过记事、记物、记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本文就是一篇山水游记。下面老师先给大家读一遍,注意正音。
方法课件展现文体“记”的知识内容,然后教师在舒缓音乐的配合下朗读课文。
师老师读完了,下面请同学们带上愉悦的情感集体朗读一遍,比比谁读得好。
师还是同学们读得好,老师甘拜下风。但是读第四段的时候学老师要读得低沉些。大家感觉这篇文章难不难懂?请一位同学谈谈你读完的感受。
生不太难,语句显得很简洁,文章的意思读完就基本明白了。只是个别的字看不太懂。
师你们是不是也有相似的感受呢?那好,下面我就请几位同学古文今译,还是比比谁翻译得准确生动,自然流畅。
三、疏通文意
方法请一组五位同学分别将五段译成现代文,翻译过程中教师辅助引导,并再次强调古文翻译“信”“达”“雅”的原则,灵活掌握。顺便师生共同将通假字、词类活用的字词、一词多用的实词及虚词、古今异义的词还有宾语前置等特殊句式加以分析总结。
师这几位同学翻译得都很准确生动,只是还不够流畅自然,以后我们多加练习。今天的小石潭之旅就先告一段落,下去思考如果要我们写一篇游记作文的话,《小石潭记》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去借鉴呢?咱们都要下课了,那个导游还没来,这样吧,如果让每位同学都当回导游,给游客们介绍小石潭风景,那一定很有趣。注意说话方式,今晚的作业就是写一篇导游词,请参看该单元“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的相关内容。下节课我请同学给咱们当导游,如果不背会这篇古文可不是称职的好导游呀。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1、总结该文的结构布局、观察方式、写作技法等特点,并引导学生借鉴。
2、训练随机应变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拓展探究
方法先请几位学生回顾上节课讲过的知识点,并尝试背诵,巩固内容,唤起回忆。
师上节课我让大家思考《小石潭记》有哪些值得借鉴学习的方面,这节课我们边分析课文边思考这个问题。我现在请位同学概括出各段落大意,并指出各段重点描写的景物。
生第一自然段写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和小石潭的概貌,重点描写石底和岸边的景色。第二段写游鱼在清澈的潭水中嬉戏,重点是清澈的潭水和欢快的游鱼。第三段写小石潭的源流曲折,重点描写蜿蜒的小溪和参差的石岸。第四段写作者在潭边的感受,重点描写凄清的景物。第五段交代同游小石潭的人。
方法学生边总结教师边写板书,将各段重点描写的内容很整齐地罗列下来。
师他概括得准确不准确?有无异议?那好,大家看黑板,能从中得到一些写作上的启示吗?换句话说,该文的结构布局有什么特点?
生很清晰,很有层次感。
师不错,那我们写作文时该怎样谋篇布局呢?说具体些。
生要有清晰的结构层次。在写每一段之前,我们要想好侧重表现什么。
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出脉络清晰的作文,不然就会散漫无章。别看这是一篇散文,它也得有层次、秩序。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第一方面。下面,大家从观察视角方面考虑这篇文章前四段各自的表现手法。也就是说作者是站在什么地点去观察景物的,这是观察点;还有作者以怎样的视角去观察的?各段又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前后四人或六人一组分组讨论,然后选代表发言。(7分钟左右)
师请第一组的代表分析第一段的观察方式和描述手法。
生甲作者的立足点似乎不固定,边走边看,伐竹取道,俯视小潭,发现水底是由一块整石构成还有潭边千奇百怪的模样;然后又将视线高移到枝蔓上。“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则将树蔓互相遮掩缠绕,参差繁茂,随风飘荡的情形表现得真切传神。
师很好,只是用语不够凝练。边走边看的写法叫做“移步换景”;观察视角有俯视和仰视,富有变化;石头和树蔓本是静止的,但微风拂过,枝叶便有了动感,这叫“动静结合”的写法。请下一组的代表分析第二段。
生乙作者就站在潭边俯视水中游鱼,“皆若空游无所依”是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潭水清澈的;“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也是动静结合的写法。
师不错,请坐。作者的观察点是固定的,并且只是俯视,因为他要仔细描写眼前有特点的景致。这叫“定点特写”,作者用特写镜头的方式集中笔力描写了清澈的潭水。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