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合集下载

第四十八章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第四十八章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第四十八章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一、选择题A型题1.临床常用的免疫抑制药不包括A.环孢素B.抗淋巴细胞球蛋白C.巯嘌呤D.白细胞介素E.肾上腺皮质激素类2.临床常用的免疫增强药不包括A.左旋嘧啶B.环孢素C.转移因子D.白细胞介素E.干扰素3.关于硫唑嘌呤抗免疫作用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可抑制两类免疫母细胞B.能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C.明显抑制T细胞D.既可抑制细胞免疫又可抑制体液兔疫反应E.可用于肾移植的排异反应和自身兔疫性疾病4.既可抑制白细胞介素2产生,又可抑制干扰素产生的药物是A.烷化剂B.糖皮质激素C.环孢素D.抗代谢药E.左旋咪唑5.主要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吞噬和处理的药物是A.环孢素B.地塞米松C.环磷酰胺D.硫唑嘌呤E.抗淋巴细胞球蛋白6.烷化剂小剂量主要选择性抑制下列哪种细胞A.巨噬细胞B.T淋巴细胞C.免疫母细胞D.B淋巴细胞E.单核细胞7.既用于免疫功能低下病人,又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是A.左旋咪唑B.白消安C.巯嘌呤D.泼尼松龙E.干扰素8.环孢素作用于:B细胞 B.T细胞 C.巨噬细胞 D.补体细胞 E.白细胞9.环孢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有:A.恶心、呕吐B.头痛、头晕C.肌无力D.肝、肾损害E.心律失常10.对免疫过程的多个环节有抑制作用的药物是:A.环孢素B.环磷酰胺C.肾上腺皮质激素D.巯唑嘌呤E.抗淋巴细胞球蛋白11.具有抗病毒作用的免疫增强药是:A.卡介苗B.左旋咪唑C.干扰素D.白细胞介素-2E.转移因子12.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作骨髓移植,术后2周出现皮疹、腹泻、胆红素升高等排异反应,为防止此种情况的发生,应预防应用下列那种药物?A.环孢素B.左旋咪唑C.白细胞介素-2D.干扰素E.胸腺素13.既可用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恢复免疫功能,又可使自身免疫疾病的症状得到改善的药物是:A.泼尼松B.他克莫司C.巯唑嘌呤D.左旋咪唑E.卡介苗14.卡介苗的毒性反应有:A.恶心、呕吐B.心动过速C.尿频、尿急D.注射局部出现红斑、硬结或溃疡E.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15.下列关于卡介苗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增强多种免疫活性细胞的功能,提高巨噬细胞杀伤肿瘤细胞和细菌的能力B.主要用于预防结核病C.也可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D.用法包括皮肤划痕接种,瘤内注射、腹腔注射E.不良反应较少B型题A.环磷酰胺B.干扰素C.白细胞介素D.环孢素E.糖皮质激素16.小剂量增强免疫,大剂量抑制免疫17.小剂量抑制体液免疫,大剂量抑制细胞免疫18.只抑制细胞免疫,不抑制体液免疫糖皮质激素不能长期缓解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B.病毒感染 C.黑色素瘤D.胸腺依赖性细胞免疫缺陷病E.获得性免疫缺陷病19.环磷酰胺的主要适应症20.卡介苗的主要适应症21.胸腺素的主要适应症22.干扰素的主要适应症A.注射治疗细胞免疫缺陷性疾病B.口服治疗反复感染的免疫力低下患者C.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肾移植E.白血病辅助性免疫疗法23.泼尼松的主要适应症24.硫唑嘌呤主要适应症25.左旋咪唑的主要适应症A.抑制体液免疫反应B.抑制细胞免疫反应C.两者均可D.两者均否26.小剂量的环磷酰胺27.环孢素A.自身免疫性疾病B.器官移植C.两者皆可D.两者皆不可28.可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29.可选用左旋咪唑X型题30.干扰素具有哪些作用?A.人抗肿瘤B.调节免疫C.抑制细胞增殖D.抗真菌E.抗病菌31.免疫增强剂常用于免疫缺陷疾病 B.器官移植 C.慢性感染 D.难治性病毒感染E.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32.免疫抑制药常见的不良反应有A.易引起脱发B.消化道反应C.骨髓抑制D.不育及致畸E.易引起感染33.左旋咪唑临床用于:A.免疫功能低下者B.肺癌手术后C.类风湿性关节炎D.系统性红斑狼疮E.器官移植34.可用于器官移植的药物有:A.地塞米松B.巯唑嘌呤C.环磷酰胺D.左旋咪唑E.干扰素二、填空题1.免疫应答反应分为三期:分别是、、。

影响变态反应和免疫功能药物

影响变态反应和免疫功能药物

爱情
• 三个特点: • 爱需要彼此的理解、关心、宽容、拥有共同的志趣 • 爱情是催人上进的 • 爱情是需要不断追求和培养的,不是一旦拥有就永远拥
有的
爱情三原素理论
• 斯腾伯格:爱情关系由三种元素组成,亲情、恋情、承 诺
• 浪漫型组合(无承诺)、亲情型组合(喜欢)、虚幻型 组合(一见钟情、闪电式结婚)、热恋型组合(只有性 爱,一夜情)、伴侣型组合(性爱缺乏)、承诺型组合 (包办婚姻)、完满型组合Fra bibliotek 正确理解爱情内涵
• 爱情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帮助对方提高,同时也 提高自己。——车尔尼雪夫斯基
• 爱情可能事恒久的,那是一份坚贞和执着;但 也可能是脆弱的,那是当你存有太多幻想,而 又不肯忍受现实的缺点的时候。能维持长远的 感情,其中定有很多的宽容和谅解。——罗兰
• 爱是我们对所爱者的生命与成长的主动关切, 没有这种关切就没有爱。——弗洛姆
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医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教材 全国高职高专医药类规划教材
《药品购销技术》
第3章 常用药品介绍
第10节 影响变态反应和免疫功能药物
一、抗变态反应药
(一)抗变态反应药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是机体受抗原性物质(如细菌、病毒、寄生 虫、花粉、食物、药物等)刺激后引起的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 抗变态反应药主要包括: 1.抗组胺药 2.过敏反应介质阻释药 3.其他常用药
二、男女沟通差异
• 1.男性常说结果,女性常说过程 • 2.女性活在感觉中,男性则是行动派 • 3.女性喜欢暗示,男性需要直接 • 4.女性需要宣泄,男性需要沉默
第四节 爱和性
• 一、恋爱与性行为 • 建立科学的性观念 • 性不等于爱 • 性本能是人的自然属性,但是人的这种本能要受到道德

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考情分析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1)免疫抑制剂——环孢素、他克莫司、麦考酚酸酯的药理作用及应用(2)免疫增强药——左旋咪唑的药理作用及应用(3)免疫调节剂——白介素-2,干扰素(IFN)的药理作用及应用掌握掌握掌握一、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以抑制各种对机体不利的免疫反应,主要用于器官移植和自身免疫疾病。

注意:这类药物选择性差,长期应用可诱发感染、肿瘤、畸胎。

1.环孢素(CsA)【作用】与环孢素受体结合,抑制钙调磷酸酶,从而使IL-2等细胞因子减少→选择性抑制T细胞活化,对B细胞抑制作用弱。

【应用】①器官移植时抗排异反应的首选药;②自身免疫性疾病。

【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其严重程度与剂量、血药浓度相关,为可逆性。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肾毒性,用药期间应监测肾功能。

◇有肝毒性。

2.他克莫司【作用】作用机制与环孢素相似,强效免疫抑制剂。

【应用】主要用于器官移植排异反应与环孢素相比,在降低急性排异反应率和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不良反应】与环孢素相似。

3.吗替麦考酚酯(MMF)【作用】——也称霉酚酸酯——MMF进入体内→MPA(次黄嘌呤单核苷磷酸脱氢酶抑制剂)——抑制B细胞抗体形成和细胞毒T细胞活化。

【应用】①MMF主要应用于器官移植,能显著减少急性排异反应的发生。

②其他药物不能耐受或疗效不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对银屑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疗效。

二、免疫增强剂免疫增强剂可增强机体的抗肿瘤、抗感染能力,纠正免疫缺陷。

临床主要用于:免疫缺陷性疾病、恶性肿瘤难治性细菌或病毒感染。

1.左旋咪唑【作用】“双向调节作用”◇对免疫功能正常人——无明显影响;◇对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恢复肿瘤患者低下的免疫功能,增强特异性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应用】①免疫低下者的慢性反复感染;②多种肿瘤;③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

2.卡介苗——减毒的牛型结核杆菌活菌苗(免疫佐剂)【作用】——增强各种抗原的免疫原性,加速诱导免疫应答;——刺激多种免疫细胞活性,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哪些常见药物会削弱免疫系统

哪些常见药物会削弱免疫系统

哪些常见药物会削弱免疫系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药物常常是帮助我们对抗疾病、恢复健康的有力武器。

然而,你可能没有意识到,有些常见的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可能会对我们的免疫系统产生一定的削弱作用。

了解这些药物,对于我们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谈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这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比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它们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常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

然而,长期或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减少白细胞的数量,降低身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这就使得我们更容易受到感染,而且一旦感染,病情可能会更严重,恢复也会更困难。

接下来是免疫抑制剂。

这类药物的主要作用就是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常见的有环孢素、他克莫司等。

它们通常用于器官移植后的抗排斥治疗,以及治疗某些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抑制剂会直接作用于免疫系统的细胞和分子,抑制免疫反应的发生。

这虽然有助于防止器官排斥和控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进展,但也会让我们的免疫系统处于相对脆弱的状态,增加感染和患肿瘤的风险。

还有一些抗生素类药物,如果不合理使用,也可能对免疫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例如,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在杀灭有害细菌的同时,也可能会破坏肠道内的有益菌群。

肠道菌群对于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有益菌群的减少会影响肠道的免疫屏障功能,导致免疫系统失衡,从而削弱整体的免疫防御能力。

非甾体抗炎药也是常见的一类药物,像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它们常用于缓解疼痛、发热和炎症。

虽然这些药物在短期内使用一般是安全的,但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影响白细胞的功能,干扰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

此外,某些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也可能对免疫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

它们可能会导致白细胞减少,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使身体的免疫功能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通常与用药的剂量、时间和个体差异有关。

第二十五章 影响免疫功能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二十五章 影响免疫功能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药物相互作用】 环孢素与许多常用药物合用时均可产生药物相互作用。苯巴比妥、苯 妥英、利福平、异烟肼均可使本药的清除率增加。主要原因是这些药 物能诱导肝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加速环孢素的代谢,使其血药浓 度降低,可导致移植器官的排斥反应。两性霉素B、红霉素、维拉帕 米、尼卡地平、酮康唑、西咪替丁等均可使本药的清除率降低。
第二十五章 影响免疫功能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影响免疫功能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学习要求】 1、掌握环孢素、他克莫司的药物代谢动力
学特点。 2、熟悉影响环孢素、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
因素。 3、了解环孢素、他克莫司体液药物浓度测
定方法。
概述
近年来,利用药物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防治疾 病的目的受到广泛重视。此类药物通过影响免疫应答反应 和免疫病理反应而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故又称免疫调节 药(immunomodulators)。按其作用方式不同,可分为免疫 抑制药(immunosuppressive drugs)和免疫增强药 (immunopotentiating drugs)。它们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防治 免疫能异常所致的疾病。
环孢素(cyclosporin)
【药物代谢动力学】 1、CsA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及参数
CsA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为多房室模型。多数报道,无论口服或者静脉给药时 均显示二室模型。 2、有效血药浓度范围 CsA谷浓度与其曲线下面积AUC相关性好,用谷浓度估计AUC和调整临床用 量,可靠性较大。但关于CsA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的报道有很大差异,这是由 于被分析体液及方法不同所造成的。在各种移植的各个不同阶段,其治疗浓 度是不同的,移植早期血浓度要高于晚期。
免疫增强又称免疫刺激药(immunostimulants),是一类能 增强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药物,主要用于免 疫缺陷性疾病、慢性难治性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 等。常用药物有卡介苗、左旋咪唑、胸腺素、干扰素、白 细胞介素-2等。

药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研究

药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研究

药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研究药物在医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治疗疾病、缓解症状,并且对免疫系统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药物如何影响免疫系统,并对其研究进行总结。

一、抗生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它们通过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长来发挥疗效。

然而,抗生素的使用也会对免疫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

1. 免疫抑制作用:有些抗生素,如环孢素和甲氧苄啶,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机体对外界病原体的免疫力。

这类抗生素常用于器官移植术后,以预防免疫排斥反应。

2. 肠道菌群失调:抗生素的广谱抗菌作用不仅会杀死致病菌,还会破坏肠道中的有益菌群。

这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

二、非类固醇抗炎药物(NSAIDs)对免疫系统的影响非类固醇抗炎药物是一类常用于缓解疼痛和炎症的药物,如布洛芬和阿司匹林。

虽然它们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仍然不能忽视。

1. 免疫抑制作用:一些研究表明,长期使用高剂量的NSAIDs可能会抑制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加感染的风险。

然而,短期和适量使用的NSAIDs一般不会对免疫系统产生明显的影响。

2. 白细胞迁移受阻:NSAIDs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缓解病症,但同时也抑制了白细胞的迁移,可能会延缓炎症的解决过程。

三、免疫调节药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免疫调节药物是一类用于调节异常免疫反应的药物,常见的有免疫抑制剂和免疫增强剂。

1. 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如美洛昔康被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手术和自体免疫病治疗。

它们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免疫反应,达到治疗的效果。

2. 免疫增强剂:免疫增强剂如干扰素被用于治疗一些病毒感染和恶性肿瘤。

它们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免疫系统的抗病能力。

四、疫苗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疫苗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它们可以通过激活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来提高机体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

1. 免疫记忆:接种疫苗可以激活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的记忆性免疫细胞,使其在再次感染同一病原体时迅速做出反应,有效地控制病情。

第二十九章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第二十九章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 肝损害:多见于用药早期,高胆红素血症 ,转氨酶升高 • 神经毒性:震颤,惊厥,精神错乱,共济 失调,昏迷等,停药后可缓解。 • 引起继发感染:长期用药课引起病毒感染
用药指导
服药期间应避免使用高钾食 物,高钾药品及保钾利尿药 。 应避免与氨基酸糖苷类药物 ,两性霉素B,甲氧苄啶, 苯甲氨酸氮芥等有肾毒性的 药物共用。
第二节 计划免疫药
• 根据传染病,流行病学的 特点,按照一定的免疫程 序,有计划的利用免疫药 物对机体进行预防接种。 有全程足量的基础免疫 • 和以后的加强免疫 • 我国儿童基础免疫程序表
常用的机会免疫疫苗
• • • • • 常用的: 乙型肝炎疫苗 卡介苗 麻疹减毒活疫苗 乙脑疫苗
• 脊髓灰质炎减环孢素A,肾上腺皮质激素 ,烷化剂,抗代谢药及抗淋巴细胞 球蛋白
环孢素A
• 药理作用:选择性抑制T细胞活化,不影响 骨髓的正常造血功能,对B细胞,粒细胞和 巨噬细胞影响小 • 临床用途:器官移植,自身免疫性疾病, 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
不良反应
• 肾毒性: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用药时应控 制剂量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 泼尼松 • 泼尼松龙 • 地塞米松 • 用于器官移植的抗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疾 病
环磷酰胺
常用烷化剂类免疫抑制药 • 作用强大而持久,口服
• 用于糖皮质激素不能缓解 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 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 吐,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出血性膀胱炎,脱发,肝 肾损害
免疫增强药
• 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抑制细胞增殖,抗 肿瘤及调节免疫作用 • 对RNA和DNA病毒都有抑制作用 • 抑制肿瘤生长 • 细胞免疫 • 免疫调节
不良反应
• • • • • 胃肠道反应 流感样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 皮疹 肝功能损害

《影响免疫功能药》课件

《影响免疫功能药》课件
过度免疫反应的药物。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如CTLA4和PD-1等,以解除对T细胞的 抑制,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
细胞疗法
利用自体或异体细胞,如T细胞 、NK细胞等,进行免疫调节或
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新型免疫调节剂的研究与开发
新型小分子药物
通过筛选小分子化合物,寻找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的药物候选物。
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副作用与不良反应
药物治疗免疫系统也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例 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和感染风险增加 。因此,在使用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时,需要权衡治疗作用 与潜在风险。
04
药物研发与展望
针对免疫系统的药物研发进展
免疫调节剂
研究重点在于开发能够调节免疫 系统功能、增强免疫应答或抑制
利妥昔单抗
抑制B细胞活性,降低免疫反应, 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淋 巴瘤。
西罗莫司
抑制T细胞和巨噬细胞活性,降低免 疫反应,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 疾病和排斥反应。
03
药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对免疫细胞的直接影响
影响细胞数量与功能
某些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 影响其数量和功能。例如,某些化疗 药物会杀伤快速分裂的细胞,包括免 疫细胞,导致免疫力下降。
根据个体差异制定用药方案,严密监测不良反应
总结词
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用药方案,并严密监测不良反应的发 生。
详细描述
不同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生理状态等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因此,在制定用药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肝 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需适当调整剂量。同时,应严密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如出现不

药理学 第四十一章 免疫功能调节药

药理学 第四十一章 免疫功能调节药

胸腺素
胸腺素(thymosin)是从胸腺提取的小分子多肽,可促进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也可增强细胞 免疫功能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主要用于细胞免疫缺陷性疾、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晚期肿瘤、 病毒感染。少数可发生过敏反应。
转移因子
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TF)是从健康人的白细胞及猪脾、牛脾中提取的小分子肽类物质, 无抗原性。可将供体的细胞免疫信息转移给未致敏受体,使之获得与供体同样的细胞免疫功能。主 要用于原发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也可用于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真菌性感染(如带状疱疹、乙型脑 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等)及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
环孢素
环孢素(cyclosporine)又名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可口服或静脉给药。口服吸收 慢而不完全,生物利用度仅20%~50%,t1/2为24 h,主要经肝代谢,由胆汁排泄。
【药理作用】
环孢素可选择性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减少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的生成;还能促进T淋巴细胞 内转运生长因子的表达,而后者对白细胞介素-2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环孢素仅 抑制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而不致显著影响机体的一般防御能力。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2(imerleukin-2,IL-2)又名T细胞生成因子,现可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称人重组 白细胞介素-2。主要功能是促进T细胞增殖、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活化巨噬细胞、增强自然杀伤 (NK)细胞和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LAK)细胞的活性。可用于病毒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和 肿瘤的辅助治疗。不良反应有寒战、发热、皮肤瘙痒和胃肠道反应等。
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免疫抑制药 免疫增强药
环孢素、环磷酰胺、硫 唑酰胺、抗淋巴细胞球 蛋白、干扰素、左旋咪 唑、白细胞介素-2、转 移因子的药理作用、临 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药理学——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药理学——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第48章
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免疫(Immunity):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
抗原性异物,保护机体不受外来侵害的 特性。
免疫应答分期 感应期: 巨噬细胞和免疫活性细胞识别和处理抗原 增殖分化期: 淋巴细胞被抗原激活,分化增殖产生免疫活 性物质 效应期: 活化的T细胞或抗体与相应的靶细胞或抗原 接触,产生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
环孢素A时代:
20世纪70年代发现一种从挪威高原土 壤中分离出的生物活性物质环孢素A 。
环孢素A的出现也使心肺联合移植以 及胰、骨髓等器官移植等得以实现。
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
1984年,日本藤泽药厂从放线菌的分泌中提取 FK506,其分子结构与环孢素A完全不同,但抑制效 应相似。FK506的应用不仅使肾脏、肝脏、心脏和 肺的移植效果得到较大的改善,它还使小肠及其它 所有的腹腔脏器移植成为可能。
云芝多糖K
从担子菌的杂色云芝体内提取的一种蛋白多糖。 • 一种新的免疫增强剂,能增加食欲,保护肝
细胞; • 用于慢性肝炎的治疗 • 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改善癌症患者的症状。
牛膝多糖
• 从中药牛膝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小分子量多 糖化合物。
• 对于因化疗和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的促 恢复作用临床有效,同时可恢复肿瘤患者 免疫系统的损伤;
1963年,人类成功地实施了第一例人体肝脏移 植,但在之后的10年内肝脏移植并未能广泛开 展,原因在于器官移植后,移植受者的血液淋 巴系统识别移植物,并视其为外来异物,从而 引发免疫反应,导致移植物被破坏。 GVHD(Graft vesrsus host disease)
临床的需求:
器官移植领域面临最重大的挑战!
临床应用 器官移植:降低器官移植后排异反应与感染发 生率,增加存活率。主要用于肾、肝、心、肺、 角膜和骨髓等组织器官的移植手术, 自身免疫病: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 斑狼疮、银屑病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免疫抑制药
免疫抑制药的分类
1) 糖皮质激素类药(详见第三十六章) 2) 钙调磷酸酶抑制药
–环孢素(cyclosporin) –他克莫司(tacrolimus) 3) 抗代谢药 –硫唑嘌呤(azathioprine)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巯嘌呤(mercaptopurine) –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
➢效应期,即致敏T淋巴细胞或抗体 发挥免疫学效应,清除抗原的阶段。
免疫性疾病的分类
1)超敏反应病,如荨麻疹、哮喘、过敏性休克和 接触性皮炎等;
2)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ease),如 先天性的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以及 由营养不良、恶性肿瘤、药物和病毒感染等引 起的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3)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如 类风湿性关节炎、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糖尿 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免疫药物的分类
1)免疫抑制药(immunosuppressive drugs):主要用于防止器官移植中 的排斥反应和抑制某些自身免疫 性疾病的进展等。
2)免疫调节药(immunomodulaters): 主要用于治疗免疫缺陷病,可增 强患者低下的免疫功能。
第 50 章 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Drugs Influencing Immune Function
昆明医学院 李玛琳
免 疫 系 统 的 组 成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分期
➢感应期,即巨噬细胞等抗原提呈细 胞处理和提呈抗原的阶段;
➢增殖分化期,即免疫活性细胞被抗 原激活后活化、增殖、分化,并产 生免疫活性物质的阶段;
❖ 静脉注射常发生神经毒性,轻者可出现 头痛、失眠、震颤、感觉迟钝等,重者
,大多在减量或停药后消失; ❖ 肾毒性,该药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肾小球
滤过和肾小球对电解质的转运; ❖ 高血糖,FK506对胰岛细胞具有毒性作
用; ❖ 大剂量使用时可致生殖系统毒性。
硫唑嘌呤(azathioprine, Aza)
免疫抑制药的分类
4)烷化剂 环磷酰胺 (cyclophosphamide) 白消安 (busulfan) 塞替派 (thiotepa)
5)抗体
免疫抑制药的作用特点
1) 缺乏选择性 2) 对初次免疫应答反应的抑制作用较强,
对再次免疫应答反应的抑制作用较弱 3) 药物作用与给药时间和抗原刺激的时间
间隔 和先后顺序密切相关抗体 4) 多数药物尚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
【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1) 肾移植的排斥反应 2) 类风湿性关节炎 3) 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免疫调节药
常用免疫调节药
1)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Vaccine, BCG)
2)左旋咪唑(1evamisole, LMS) 3)异丙肌苷(isoprinosine) 4)胸腺素(thymosin) 5)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 IL-2) 6)干扰素(interferon, IFN) 7)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 TF) 8)云芝多糖K(krestin, PSK) 9)牛膝多糖(achyranthan)
【药理作用与特点】
❖作用
通过干扰嘌呤代谢的所有环节,抑制嘌 呤核苷酸合成,进而抑制细胞DNA、 RNA及蛋白质的合成而发挥抑制T、B淋 巴细胞及NK细胞的效应。
❖特点 1)能同时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
但不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2) T淋巴细胞较B淋巴细胞对该类药物更 为敏感,但不同亚群的T细胞敏感性 有差别。
复习思考题
1.临床常用的免疫抑制药有哪 些?简述其药理作用、作用机 制与临床应用。
2.试述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作 用和应用。
第50章 学习结束
END!
前一章
主菜单
下一章
环孢素(cyclosporin)
CH3 C H
CH3 CH3 CH
C
H
CH2
HO CH CH3
CH3
CH
CH3
CH2 CH3 CH CH3 CH3
CH2 CH3
CH3 N CH C N CH C N CH C NH CH C N CH2
CH3 O C
O
O
O
O CO
CH3 CH CH2 CH
CH3 N
O
O
O
O N CH3
C CH NH N CH NH C CH N C CH NH C CH
O CH3
CH3
CH2 CH3 CH
CH2
CH
CH3 CH3
CH
CH3 CH3
CH3 CH3
【药理作用与机制】
❖ 选择性抑制T细胞,作用于T细胞活化 的早期,对B细胞抑制作用较弱。
❖ 抑制巨噬细胞产生IL-1。 ❖ 抑制抗原或致有丝分裂素激活的淋巴
细胞表达IL-2受体。 ❖ 对NK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但可间
接通过干扰IFN-γ的产生而影响NK细 胞的活力。
【体内过程】
该药口服吸收很快,但因受首 过消除影响而吸收不完全。0.5 ~3 h血药浓度达峰值,t1/2为5~ 8 h,有效浓度持续达12 h。主 要经肝代谢,代谢产物 由粪便排泄。
【不良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