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天气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天气预报实验报告

天气预报实验报告

天气预报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观测天气现象和收集气象数据,学会利用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熟悉记录与处理气象数据的方法,学习天气分析和预报方法。

二、实验器材与方法1.实验器材: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风速风向仪等气象仪器2.实验方法:观测并记录气温、湿度、气压、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数据,进行气象图解分析和天气预报。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1.观测数据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每天定时观测并记录了当天的气温、湿度、气压和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数据。

观测记录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观测仪器的准确度和精度,并遵循操作规范。

2.数据处理收集到的气象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

首先,我们将观测到的气温、湿度、气压和风速风向等数据整理成表格形式,利用各种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例如计算平均值、极值、标准差等。

然后,我们将气象数据绘制成气象图,利用气象图解分析方法进行天气分析和预报。

3.天气分析与预报根据处理和分析后的气象数据,我们利用气象图解分析方法来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趋势。

通过观察气象图上的等压线、温度分布、风向风速等要素的变化情况,结合前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规律,我们可以对未来天气进行初步预测。

同时,我们还需要参考气象资料和气象专家的预报情况,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度。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观测与数据处理分析,我们成功完成了天气预报实验,并得到了相应的实验结果。

根据我们的实验数据和天气图解分析,我们准确预测了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趋势。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对预测的准确性和不确定性进行了评估。

实验结果显示,我们的天气预报的准确度较高,符合实际情况。

然而,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象仪器的准确度和精度、观测数据的质量等。

因此,我们在进行天气预报时需要保证仪器的准确度和观测数据的可靠性。

此外,天气预报仅仅是预测未来天气的可能趋势而已,并不是绝对准确的。

气候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天气预报存在误差和不确定性。

科学关于天气实验报告

科学关于天气实验报告

科学关于天气实验报告引言天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天气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穿着、出行和健康情况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和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天气实验。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一项关于天气的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的意义。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和记录不同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探索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具体而言,我们关注的气象因素包括气温、湿度、气压和风速等。

通过实验,我们希望能够建立起这些因素之间的关联,为天气预测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 温度计- 湿度计- 气压计- 风速计- 天气记录表实验步骤1. 确定观测位置:选择一个固定的观测点,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干扰。

2. 高空气象数据:收集并记录来自气象局的高空气象数据,包括高度、温度、湿度和气压等。

3. 地面气象数据:使用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和风速计等仪器,对观测点的气象数据进行测量和记录。

4. 数据分析: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找出不同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

5. 结果展示: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图表或图像展示不同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测与数据收集,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

温度与湿度关系我们发现,湿度与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湿度通常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温度升高则会导致湿度降低,两者呈现负相关关系。

这意味着在温度较高的地区,湿度较低,而在温度较低的地区,湿度较高。

气压与天气变化我们观察到气压的变化与天气的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在气压升高的情况下,通常代表着晴朗的天气;而在气压下降的情况下,则更容易出现降雨和气象灾害等恶劣天气。

风速与天气情况风速对天气情况也有一定的影响。

我们发现,风速增大往往伴随着天气变化的迅速。

当风速较小的时候,天气相对稳定;而风速增大的时候,天气可能会变得更加多变。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的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 温度与湿度呈现负相关关系,温度升高则湿度降低。

天气晴雨表探究实验报告

天气晴雨表探究实验报告

天气晴雨表探究实验报告一、引言天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我们常常通过天气的变化来决定穿什么衣服、出行方式等。

而天气晴雨表是一种简单而又经典的天气预测工具,通过观察晴雨表中的指示物的位置来判断天气情况。

本实验旨在探究天气晴雨表的原理,并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其准确性。

二、天气晴雨表的原理天气晴雨表是基于气压变化原理来进行天气预测的。

它由一个玻璃容器和一根长直的玻璃管组成。

玻璃管内部充满了水,而玻璃管的一端连接着一个小球,另一端则开口于外界。

当气压增加时,水会被挤压进入玻璃管,小球会被推向玻璃管的一端,表示晴天;当气压下降时,水会被抽回玻璃容器,小球会被拉向玻璃管的另一端,表示雨天。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天气晴雨表、气压计、天气预报。

2.将天气晴雨表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并确保玻璃管内的水平稳。

3.使用气压计测量当前的气压,并记录下来。

4.查看天气预报,得知当前天气情况是晴天还是雨天。

5.根据天气预报的结果,观察天气晴雨表中小球的位置,并记录下来。

6.将实验记录整理成表格,包括气压、天气预报、天气晴雨表指示结果等数据。

四、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中记录的数据,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实验结果。

以下是部分实验结果的整理:气压(hPa)天气预报天气晴雨表指示1010 晴天指向晴天一端1005 晴天指向晴天一端1000 雨天指向雨天一端气压(hPa)天气预报天气晴雨表指示995 雨天指向雨天一端990 雨天指向雨天一端985 雨天指向雨天一端980 雨天指向雨天一端975 晴天指向晴天一端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当气压较高时,天气晴雨表指示晴天;当气压较低时,天气晴雨表指示雨天。

这与天气预报的结果是一致的。

五、讨论与分析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天气晴雨表的准确性。

它能够根据气压变化来预测天气情况,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天气晴雨表只能进行简单的晴雨预测,无法提供更为详细的天气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将天气晴雨表放置在室外,每天观察并记录下指示位置,以便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气候特点。

天气现象实验报告

天气现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天气现象及其形成原理,观察和分析不同天气现象的特征,提高对天气现象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XX市气象观测站四、实验仪器1. 气象观测仪器:气象站、风向风速仪、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等;2. 观察工具:望远镜、相机、记录本等;3. 实验材料:塑料薄膜、水桶、酒精、蜡烛等。

五、实验内容1. 观察并记录气象观测站内的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数据;2. 观察云的变化,记录不同云层的形状、颜色、厚度等特征;3. 观察并记录降水现象,如雨、雪、雾、露等;4. 观察日出、日落、彩虹等特殊天气现象;5. 分析实验数据,探讨不同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

六、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提前了解天气现象的基本知识,熟悉实验仪器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2. 观测气象数据:在气象观测站内,使用气象观测仪器记录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数据。

3. 观察云的变化:通过望远镜和肉眼观察云层的形状、颜色、厚度等特征,记录不同云层的出现时间、持续时间和变化过程。

4. 观察降水现象:记录降水现象的出现时间、持续时间和强度,观察雨、雪、雾、露等不同降水形式的特点。

5. 观察特殊天气现象:观察日出、日落、彩虹等特殊天气现象,记录其出现时间、持续时间、形状和颜色等特征。

6. 分析实验数据: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探讨不同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数据的变化规律:实验过程中,气象数据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例如,在日出前,气温逐渐升高,湿度逐渐降低;在日落时,气温逐渐降低,湿度逐渐升高。

气压的变化与天气现象密切相关,如高压区通常晴朗,低压区则容易产生降水。

2. 云的变化规律:实验过程中,云层的变化与天气现象密切相关。

例如,卷云的出现预示着天气将转晴,而积雨云的出现则预示着天气将转阴或有降水。

3. 降水现象的特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雨、雪、雾、露等不同降水形式的特点。

气温观测实验报告范本(3篇)

气温观测实验报告范本(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气温在气象学中的重要性。

2. 掌握气温观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学会使用气温观测仪器,如温度计和百叶箱。

4. 了解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XX气象观测站四、实验仪器1. 普通温度计2. 最高温度计3. 最低温度计4. 自计温度计5. 百叶箱6. 记录本7. 笔五、实验原理气温是大气温度的简称,是指大气中空气分子的热运动强度。

气温观测是气象观测的重要部分,对于天气预报、气候研究和农业生产等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气温观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大气中空气的温度,从而得到气温数据。

六、实验步骤1. 准备阶段:- 检查实验仪器是否完好,如温度计、百叶箱等。

- 了解气温观测的标准方法和注意事项。

2. 观测阶段:- 将温度计放入百叶箱内,确保其稳定。

- 按照规定的观测时间(如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进行观测。

- 记录每次观测的温度值。

3. 数据处理:- 计算每次观测的温度平均值。

- 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

4. 分析讨论:- 分析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 结合气象知识,讨论气温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七、实验结果1. 气温观测数据:| 观测时间 | 温度(℃) || -------- | -------- || 02:00 | 5 || 08:00 | 8 || 14:00 | 18 || 20:00 | 12 |2. 气温变化曲线图:(此处应附上气温变化曲线图)八、分析与讨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看出气温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早晨2时左右。

2. 从气温变化曲线图可以看出,气温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最低值出现在1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最低值出现在7月。

3. 气温对人类生活、生产有着重要影响。

如高温天气会导致中暑、热射病等健康问题;低温天气则可能导致农作物冻害、供暖需求增加等。

天气数据分析实验报告

天气数据分析实验报告

天气数据分析实验报告1. 引言天气数据分析是一种利用气象观测数据和统计分析方法来研究和预测天气变化的技术。

在气象学、农业、交通运输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天气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气象现象的变化规律,并尝试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2. 数据收集与整理本实验采集了过去一年的日常气象观测数据,包括气温、湿度、降水量等指标。

这些数据来源于当地气象局的观测站点,并通过气象传感器自动收集和记录。

为了方便分析,我们将数据整理成CSV格式,并使用Python编程语言进行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3. 数据可视化与统计首先,我们使用Python中的数据分析库进行数据可视化。

通过绘制折线图和柱状图,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气温、湿度以及降水量的变化趋势。

同时,我们还可以计算这些指标的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4. 气象现象研究在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和统计之后,可以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气象现象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回归分析来研究气温和湿度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聚类分析将观测数据分成不同的气象类型,以揭示不同天气现象的特点。

5. 天气预测基于已有的观测数据和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尝试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回归模型来预测未来一周的气温变化趋势,或者使用分类模型来预测下一天是否会有降水。

通过与实际观测数据进行比较,可以评估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结论与展望通过对天气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气象现象的规律性和变化趋势,并且尝试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然而,天气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预测准确性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改进分析方法和模型,提高天气预测的准确性,以满足不同领域对天气预报的需求。

7. 参考文献[1] Smith, J., & Johnson, K. (2018). Weather Data Analysis Using Python. Journal of Data Science, 16(3), 355-370.[2] Li, Z. (2019). Weather Prediction Using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17(5), 132-138.。

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第一单元天气天气这一单元以天气为主题,学生将了解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

同时学生也将在学习的过程中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制作简易风向标测量风向,自制简易雨量器测量降雨量。

`1.实验内容:测量室内外的温度器材:温度计规范操作要点:(1)手拿温度计上端(拇指、食指和中指)。

(2)观测时,等示数稳定时再读数(小液泡虽然敏感,但也需要一个变化过程,这个过程约2-3分钟)。

(3)视线要和温度计的示数保持相平。

(4)读数时,不要对着温度计说话,避免呼出的气影响温度。

操作的建议:(1)室内温度的测量,可以在教室里挂一支温度计,便于全班同学观测。

(2)每天测量温度的时间和地点要一致,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3)温度计是易碎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用好后要入盒,避免放在桌子上滚落地上打碎。

链接:1.测高温时用水银温度计,[100摄氏度以上]。

测低温时用酒精温度计。

2.温度计打碎了怎么办(1)用硫磺粉撒在上面,让它与水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无毒化合物。

(其实这是最好的办法)(2)若没有,可以用吸尘器,但必须要彻底清洁吸尘器。

(3)将碎片收集(不要碰到手),包好倒入垃圾箱。

水银用纸是吸不上的,所以要用扫的。

不要见水。

你的伤口没碰上就没事,若不太确定,最好去趟医院,水银是重金属,有剧毒!!还有,收拾完一定要开窗通气,这一点切记切记!3.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 正确的方法是:A 手拿温度计上端,将其竖直放入水中。

B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水中,玻璃泡不要碰烧杯的侧壁和底部。

C 示数稳定时再读数。

读数时,要让玻璃泡继续停留在水中。

D 视线要和温度计的示数保持相平。

2.实验内容:制作风向标测风向。

实验材料:吸管1根、硬纸板1张、带橡皮铅笔1支、剪刀、大头针1枚规范操作要点: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或麦秆),在吸管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

2.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箭翼。

大学生天气预报实验报告

大学生天气预报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气象预报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对气象科学的兴趣,我们开展了大学生天气预报实验。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掌握气象观测、数据分析、预报制作等技能。

二、实验目的1. 理解气象预报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2. 掌握气象观测的基本方法和工具。

3. 学会使用气象数据分析软件,对气象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4. 能够根据气象数据制作简单的天气预报。

三、实验器材与工具1. 气象观测仪器:风速仪、风向仪、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等。

2. 数据分析软件:气象数据分析软件、天气图绘制软件等。

3. 实验记录本、笔、U盘等。

四、实验步骤1. 气象观测: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气象观测,记录风速、风向、温度、湿度、气压等数据。

2. 数据收集与整理:将观测到的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并整理成电子表格。

3. 数据分析:使用气象数据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的清洗、整理、计算等。

4. 预报制作:根据分析结果,结合气象图、历史数据等,制作简单的天气预报。

5. 实验报告撰写:总结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气象观测:本次实验共进行了3次气象观测,分别记录了风速、风向、温度、湿度、气压等数据。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风速、温度、湿度等指标与天气状况有一定的相关性。

2. 数据分析:使用气象数据分析软件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以下结论:- 风速与风向对天气状况有显著影响,如风速较大时,天气多晴朗;风向变化时,天气多转阴。

- 温度与湿度对天气状况也有一定影响,如温度较低时,天气多晴朗;湿度较大时,天气多阴雨。

3. 预报制作: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结合气象图、历史数据等,制作了3次天气预报。

预报内容包括天气状况、气温、风力、湿度等。

4. 实验结果评价:本次实验中,预报准确率较高,说明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掌握了气象预报的基本原理和技能。

观测天气实验报告

观测天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观测天气现象,了解天气的基本特征,掌握气象观测的基本方法,提高对天气变化的认识和预测能力。

二、实验时间与地点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我国某气象观测站三、实验器材1. 气象观测仪器: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风速计、风向计、雨量计等。

2. 记录工具:笔记本、铅笔、气象记录表格等。

3. 个人防护用品:雨衣、雨靴、帽子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检查气象观测仪器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2)准备好记录工具和个人防护用品。

2. 观测天气现象(1)观察天空云层变化,记录云的类型、高度、厚度等。

(2)使用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等仪器,分别测量气温、相对湿度、气压等数据。

(3)观察风向、风速变化,记录风向和风速数据。

(4)使用雨量计观测降水量,记录降水量数据。

3. 记录数据(1)将观测到的天气现象和仪器数据填写在气象记录表格中。

(2)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规律。

4. 分析与讨论(1)根据观测数据,分析当天天气现象的特征。

(2)结合气象知识,解释当天天气现象的原因。

(3)探讨天气现象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天气现象特征当天观测到的天气现象为多云转晴,气温在15℃~25℃之间,相对湿度在40%~70%之间,气压在1013~1020hPa之间。

风速为2~4级,风向为东南风。

2. 天气现象原因分析(1)多云转晴:由于近日气温逐渐回升,大气层结稳定,云层较厚,但湿度适中,导致多云天气。

随着气压逐渐升高,云层逐渐消散,天空逐渐放晴。

(2)气温变化:受高压系统控制,气温逐渐回升。

同时,多云天气使得地表辐射减少,气温变化较为平缓。

(3)相对湿度变化:受云层影响,相对湿度在40%~70%之间波动。

随着云层消散,相对湿度逐渐降低。

(4)气压变化:受高压系统控制,气压逐渐升高。

3. 天气现象对日常生活的影响(1)多云转晴的天气有利于户外活动,但紫外线辐射较强,需注意防晒。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实验报告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实验报告

1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实验报告
实验十七: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1)实验材料:气温计、记录表等。

(2)实验步骤:
①选择一天中的五个时间点,用同一支气温计测量室外阳光下同一地点背阴处的气温。

②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③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柱状图。

(3)实验结论:每天气温的变化特点是先升高,再降低。

实验十八:用喷壶模拟降雨,练习使用雨量器。

(1)实验材料:雨量器、喷壶、记录表。

(2)实验步骤:
①进行分组,每组5~6人,每组一个雨量器。

②各组将制作的雨量器带到室外,安置在相对开阔,没有障碍物的地方,并保持水平。

③用喷壶模拟降雨。

根据雨量器分布的多少,不同地方的降雨量有所差异,便于后期的数据对比。

④各组同学在模拟降雨结束后,及时读出并记录降雨量,然后整理实验器材。

(3)实验结论:降雨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1
实验十九:利用风旗测量风的大小和方向。

(1)实验材料:风旗、方位图。

(2)实验步骤:
①到室外空旷的地方,如远离楼房的操场中央。

②展开方位图确定好方位。

③举起风旗,观察2分钟,用0、1、2表示当天的风速,分别代表无风、微风和大风三个等级。

④将风向和风速等级记录在当天的“天气日历”上。

(3)实验结论:利用风旗可以简单地测量风向和风速。

实时观察天气实验报告

实时观察天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时观察天气,了解天气变化规律,掌握使用气象观测设备的方法,提高对天气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XX市气象观测站四、实验仪器1. 自动气象站:用于实时监测气温、湿度、气压、风速、风向、降水量等气象要素。

2. 地球仪:用于观察地球表面天气现象的分布。

3. 气象卫星云图:用于分析天气系统的发展和演变。

4. 气象雷达:用于监测降水系统的移动和强度。

五、实验步骤1. 观察自动气象站数据(1)记录气温、湿度、气压、风速、风向、降水量等实时数据。

(2)分析气温、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

2. 观察地球仪(1)根据气温、湿度等数据,判断地球仪上相应区域的天气状况。

(2)观察天气现象的分布,如云层、降水等。

3. 分析气象卫星云图(1)观察云图上的云系分布,分析天气系统的移动和演变。

(2)结合自动气象站数据,判断天气系统的强度和影响范围。

4. 观察气象雷达(1)分析雷达回波图,判断降水系统的移动和强度。

(2)结合卫星云图和自动气象站数据,分析降水系统对当地天气的影响。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自动气象站数据实验期间,气温在X℃至Y℃之间波动,湿度在X%至Y%之间变化,气压在X百帕至Y百帕之间波动。

风速在X米/秒至Y米/秒之间变化,风向为X方向。

降水量为X 毫米。

分析:气温、湿度和气压的变化与季节变化相符,风速和风向的变化可能与当地地形和季节有关。

降水量与气象雷达观测到的降水系统相符。

2. 地球仪观察实验期间,地球仪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主要为云层和降水。

云层分布较为广泛,降水区域主要集中在X区域。

分析:地球仪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与自动气象站数据和气象雷达观测结果相符。

3. 气象卫星云图分析实验期间,卫星云图显示天气系统呈X型移动,强度逐渐增强。

结合自动气象站数据,判断天气系统将影响当地天气。

分析:气象卫星云图显示的天气系统与自动气象站数据相符,对当地天气的影响也得到验证。

变化的天气实验报告(3篇)

变化的天气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不同天气条件下对环境的影响。

2. 探究天气变化对植物生长、动物行为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我国某城市郊外农田四、实验材料1. 植物样本:小麦、玉米、大豆等。

2. 动物样本:鸡、鸭、鱼等。

3. 仪器设备:温度计、湿度计、风速计、照度计等。

4. 记录本、笔等。

五、实验方法1. 观察法:通过肉眼观察不同天气条件下植物、动物及人类活动的变化。

2. 实验法:利用仪器设备测量温度、湿度、风速、照度等气象要素。

3. 数据分析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六、实验步骤1. 收集实验数据(1)在晴朗、多云、阴雨等不同天气条件下,分别记录温度、湿度、风速、照度等气象要素。

(2)观察植物生长状况,记录植物高度、叶片颜色、生长速度等数据。

(3)观察动物行为,记录动物活动频率、栖息地选择等数据。

(4)观察人类活动,记录出行方式、活动时间等数据。

2. 分析实验数据(1)分析温度、湿度、风速、照度等气象要素对植物生长、动物行为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2)分析不同天气条件下植物生长、动物行为及人类活动的差异。

3. 得出结论(1)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不同天气条件下植物生长、动物行为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2)总结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温度、湿度、风速、照度等气象要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晴朗天气下,植物生长速度较快,叶片颜色鲜绿;多云天气下,植物生长速度适中,叶片颜色较暗;阴雨天气下,植物生长速度较慢,叶片颜色较黄。

2. 温度、湿度、风速、照度等气象要素对动物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晴朗天气下,动物活动频率较高,栖息地选择较为广泛;多云天气下,动物活动频率适中,栖息地选择较为固定;阴雨天气下,动物活动频率较低,栖息地选择较为狭窄。

3. 温度、湿度、风速、照度等气象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晴朗天气下,人们出行方式多样,活动时间较长;多云天气下,人们出行方式以公共交通为主,活动时间适中;阴雨天气下,人们出行方式以私家车为主,活动时间较短。

小学观察天气实验报告

小学观察天气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小学生观察天气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基本的气象知识,培养对天气变化的兴趣。

2. 学习使用气象工具,如温度计、湿度计、风速计等。

3.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天气变化的能力。

4.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XX小学实验对象:XX年级XX班全体学生实验工具:1. 温度计2. 湿度计3. 风速计4. 天气记录表5. 相机(用于记录天气变化)实验过程:一、实验准备1. 教师讲解气象知识,介绍实验目的和步骤。

2. 学生分组,每组配备一套气象工具。

3. 教师分发天气记录表,指导学生如何填写。

二、实验实施1. 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观察,记录当天的温度、湿度、风速等信息。

2. 观察过程中,学生注意观察天空云朵的变化,记录天气现象。

3. 学生使用相机拍摄天空云朵、降雨等天气现象,以便更直观地了解天气变化。

4. 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填写在天气记录表中。

三、实验总结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观察到的天气现象。

2. 学生分析天气变化的原因,如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的影响。

3. 教师点评学生的观察结果,总结实验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实验结果:一、温度变化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在实验期间,温度呈现出明显的日变化规律。

白天温度较高,夜晚温度较低。

最高温度出现在下午,最低温度出现在凌晨。

二、湿度变化实验期间,湿度变化较为稳定。

早晨湿度较高,中午湿度较低。

这是因为气温升高,空气中的水分蒸发加快,导致湿度下降。

三、风速变化实验期间,风速变化不大。

风速较稳定的时段集中在早晨和傍晚,风速较大的时段集中在白天。

四、天气现象实验期间,我们观察到了以下天气现象:1. 晴天:天空晴朗,阳光明媚。

2. 阴天:天空多云,阳光不足。

3. 降雨:天空乌云密布,出现降雨现象。

实验分析:一、温度变化分析温度变化受太阳辐射、大气压力、地表水分蒸发等因素影响。

实验期间,温度的日变化规律与太阳辐射的日变化规律相吻合。

研究天气实验报告

研究天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旨在了解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以及预测方法,提高对天气变化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实验内容包括观测天气现象、分析天气变化规律、学习天气预测技巧等。

二、实验时间2022年X月X日至2022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我国某气象观测站四、实验材料1. 气象观测仪器: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风向计、风速计、降雨量计等;2. 天气观测记录表;3. 天气预报资料;4. 地图、气象图等。

五、实验步骤1. 天气观测(1)观测前,检查气象仪器是否正常工作,确保数据准确可靠;(2)按照规定时间进行观测,记录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降雨量等数据;(3)将观测数据填写在天气观测记录表上。

2. 天气分析(1)分析观测数据,了解当天天气变化情况;(2)结合历史天气数据,分析天气变化规律;(3)运用气象学原理,解释天气现象形成原因。

3. 天气预测(1)查阅天气预报资料,了解未来天气趋势;(2)结合观测数据和分析结果,预测未来天气变化;(3)撰写天气预测报告,提出应对措施。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通过观测,了解到实验期间气温、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降雨量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2)分析了天气变化规律,发现该地区受季风影响较大,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3)根据天气预报资料和观测数据,预测未来天气变化,提出应对措施。

2. 实验分析(1)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气象观测方法和技巧,提高了对天气现象的认识;(2)了解了天气变化规律,为天气预报提供了理论依据;(3)学会了天气预测技巧,提高了应对突发天气事件的能力。

七、实验结论1. 天气现象的形成与大气运动、地球自转、太阳辐射等因素密切相关;2. 天气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过观测和分析,可以预测未来天气;3. 掌握气象观测和预测技巧,有助于提高应对突发天气事件的能力。

八、实验建议1. 加强气象观测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数据准确可靠;2. 定期开展气象观测培训,提高观测人员的业务水平;3. 加强天气预报研究,提高预报准确率;4. 加大气象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气象知识的了解和认识。

天气气象实验报告(3篇)

天气气象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地观测和数据分析,了解和掌握天气气象的基本规律,提高对气象变化的认知能力,为后续气象预报和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二、实验时间与地点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XX市XX区气象观测站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自动气象站:用于实时观测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

2. 手动气象观测仪器:包括温度计、湿度计、风速仪、风向计等。

3. 计算机及气象数据处理软件:用于数据记录、处理和分析。

四、实验内容与方法1. 温度观测- 采用自动气象站和手动温度计进行观测,每隔2小时记录一次温度数据。

- 分析温度日变化规律,包括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及其出现时间。

2. 湿度观测- 使用自动气象站和手动湿度计进行观测,每隔2小时记录一次相对湿度数据。

- 分析相对湿度的日变化规律,包括最高湿度、最低湿度及其出现时间。

3. 气压观测- 使用自动气象站进行观测,每隔2小时记录一次气压数据。

- 分析气压的日变化规律,包括最高气压、最低气压及其出现时间。

4. 风向风速观测- 使用自动气象站和手动风向风速仪进行观测,每隔2小时记录一次风向和风速数据。

- 分析风向风速的日变化规律,包括风向频率、风速最大值及其出现时间。

5. 降水观测- 使用雨量计进行观测,记录降水量的累积值。

- 分析降水量的日变化规律,包括最大降水量、最小降水量及其出现时间。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温度变化规律- 通过对温度数据的分析,发现实验期间温度呈现明显的日变化规律,白天温度较高,夜间温度较低。

- 日最高温度出现在下午14时左右,日最低温度出现在凌晨2时左右。

2. 湿度变化规律- 相对湿度在实验期间呈现波动变化,夜间湿度较高,白天湿度较低。

- 最高湿度出现在凌晨4时左右,最低湿度出现在下午16时左右。

3. 气压变化规律- 实验期间气压波动较小,日变化规律不明显。

- 最高气压出现在凌晨4时左右,最低气压出现在下午14时左右。

观察天气实验报告

观察天气实验报告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上)科学实验开出记录目录2-1 2-2 2-2 2-3 2-3 2-4 2-4 2-5 2-5 2-5 2-6 2-7 3-1 3-2 3-2 3-3 了过滤高锰酸钾的溶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哪一个溶解得快加快方糖的溶解糖块在嘴里的溶解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分离食盐和水听听声音使物体发出声音观察物体发出声音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分组分组分组分组分组分组分组分组分组分组分组分组演示分组分组分组水铁架台、漏斗、滤纸高锰酸钾、烧杯、玻璃棒、水面粉、沙子、食盐、高锰酸钾、水、杯子胶水、洗发液、水、杯子醋、酒精、食用油、胶水、杯子、水食盐、小苏打、杯子、水注射器、汽水食盐、烧杯、玻璃棒、热水方糖块若干、杯子、水糖块若干食盐、烧杯、玻璃棒、角匙浓盐水、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三脚架、放大镜音叉、长短不同的铁钉鼓、尺、橡皮筋音叉、橡皮筋钢尺3-3 3-4 3-5 3-5 3-6 3-7 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振动物体与声波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控制物体发声分组分组分组分组分组分组装有不同多水的玻璃杯7个、竹棒钢尺音叉、一次性纸杯2个、棉线铝箔、木米尺、棉线、尼龙线、音叉、小锤气球皮、橡皮筋、杯子、音叉塑料罐、豆子、纸合计:35 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乾明学校科学学科实验开出记录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乾明学校科学学科实验开出记录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乾明学校科学学科实验开出记录篇二: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编写日期:执行时间:总序第个实验篇三:实验报告单上册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篇四:气象仪器实验报告完整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仪器实验(实习)报告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一、风的测量1、测风的仪器有:测量风的仪器主要有el型电接风向风速仪、en型系列测风数据处理仪、海岛自动测风站、轻便风向风速表、单翼风向传感器和风杯风速传感器等(1)测风仪:测风设备由气象传感器、数据记录仪、电源系统、轻型百叶箱、野外防护箱和不锈钢支架等部分构成。

地理实验报告

地理实验报告

地理实验报告引言地理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探索地球上的自然现象和人文地理现象。

本报告旨在介绍一次关于天气现象的地理实验,通过对气象要素的观测和记录,分析天气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实验目的通过实地观测天气要素,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和原因。

实验器材1.温度计2.湿度计3.气压计4.风向仪和风速仪5.云量计(可选)实验过程1.选择适当的实验地点,避免人为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在实验开始前,仔细检查和校准实验器材。

3.观测温度:用温度计测量空气温度,并记录结果。

可进行多次观测,取平均值。

4.观测湿度:用湿度计测量空气湿度,记录结果。

5.观测气压: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强,并记录结果。

6.观测风向和风速:用风向仪测量风的方向,用风速仪测量风速,并记录结果。

7.观测云量(可选):用云量计或肉眼观测天空云的覆盖程度,并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际观测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温度和季节的关系:观测到温度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夏季温度较高,冬季温度较低。

这是由于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原因,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量会有所不同,从而影响温度。

2.湿度和降水的关系:湿度高的地区通常有较多的降水,湿度低的地区则较少。

这是由于水蒸气在空气中的含量不同而导致的。

3.气压和天气系统的关系:观测到气压的变化与天气系统的移动有关,气压升高的地方通常天气较晴朗,气压降低的地方通常天气较差。

这是由于气压在大气中的分布情况引起的,气压高的地方空气下沉,天气稳定,而气压低的地方空气上升,容易形成气旋系统。

4.风向和风速的分布:根据观测结果,风向和风速的变化较为复杂,受地形、气压、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观测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天气要素相互关联,彼此影响,通过观测和记录它们的变化,可以更好地理解天气的规律和原因。

2.地理实验是学习地理知识和培养科学思维的有效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自然和人文现象。

观测气温的实验报告

观测气温的实验报告

观测气温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观测并记录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地点的气温变化情况,以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

实验材料- 温度计- 实验记录表格- 笔和纸实验步骤1. 在早晨准备好实验材料,并将温度计校准至室温。

2. 在实验记录表格中,记录实验开始时的时间和地点。

3. 在接下来的每个小时记录一次气温,并确保测量时温度计完全暴露在空气中。

4. 在每个不同地点(例如室内、室外、树阴等)重复步骤2和3,以获得更全面的观测结果。

5. 持续观测并记录气温变化直到实验结束。

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气温变化如下所示:时间地点气温(摄氏度)8:00 室内249:00 室内2510:00 室外2811:00 室外3012:00 树阴2913:00 树阴2714:00 室外2515:00 室外2516:00 室内2317:00 室内22结果分析根据观察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在早晨和傍晚,室内的气温略低于室外的气温,可能是因为室内受到遮挡阳光的影响。

2. 午间气温较高,室外气温在树阴处稍有下降,可能是因为树阴在一定程度上遮挡了阳光的照射。

3. 即使在相同地点,时间稍有变化也会导致气温的变化。

实验结论本次实验观察了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地点的气温变化情况,并得出如下结论:1. 气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尤其在早晨和傍晚室内气温较低,而在中午气温较高。

2. 不同地点的气温也有所不同,例如树阴下的气温较室外略低。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实验观测到的结果仅为个别样本,并不具有普遍性,因此在进行气温观测时,还需进行更多的实验和大量数据的分析,才能得出更准确和可靠的结论。

实验改进建议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我们可以考虑以下改进措施:1. 增加样本数量,观测更多地点和更频繁的时间点,以得出更具代表性的结果。

2. 录制实验过程的视频,并根据需要回放检查,以确保实验步骤和测量过程的准确性。

3.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控制其他可能影响气温的因素,如风速和湿度。

天气变化探究实验报告

天气变化探究实验报告

天气变化探究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究不同天气条件下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材料:温度计、试管、水、冰块、电炉、水浴锅、计时器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试管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用纸巾擦干。

2.设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冷水试管,对照组为常温水试管。

3.实验组操作:将适量的冰块放入试管中,并用计时器计时。

每隔30秒读取一次试管内的温度。

记录下每次测量的温度,直至温度稳定。

4.对照组操作:将试管放置在室温下,使用温度计测量试管内的水温。

每隔30秒读取一次试管内的温度,直至温度稳定。

5.重复以上步骤3和步骤4,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实验结果:实验组的温度变化曲线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

一开始,试管内温度迅速下降,并逐渐趋于稳定。

而对照组的温度变化曲线则相对较为平缓,在一定时间段后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温度。

实验讨论: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温度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天气条件下温度的变化规律会有所不同。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推断,冷水试管实验组的温度降低是由于冰块的导热作用使得水的温度下降。

而对照组的温度变化相对较小,是因为室温的影响较小,水的温度变化较为缓慢。

这一结论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相符。

在冷天气中,外界环境的温度较低,导致空气和物体的温度也较低。

而在炎热的夏天,阳光的照射和高温天气会导致环境温度上升,使得温度较高。

实验的局限性是我们只探究了冷水和常温水的情况,没有对其他因素进行考虑。

例如,空气湿度、风力等因素也会对温度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进一步考虑这些因素。

结论:本实验通过对冷水和常温水的温度变化进行观察和比较,探究了不同天气条件下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在冷天气中,温度会明显降低;而在炎热的夏天,温度则会相对较高。

然而,该实验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以考虑到其他因素对温度变化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上)科学实验开出记录目录2-1 2-2 2-2 2-3 2-3 2-4 2-4 2-5 2-5 2-5 2-6 2-7 3-1 3-2 3-2 3-3 了过滤高锰酸钾的溶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哪一个溶解得快加快方糖的溶解糖块在嘴里的溶解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分离食盐和水听听声音使物体发出声音观察物体发出声音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分组分组分组分组分组分组分组分组分组分组分组分组演示分组分组分组水铁架台、漏斗、滤纸高锰酸钾、烧杯、玻璃棒、水面粉、沙子、食盐、高锰酸钾、水、杯子胶水、洗发液、水、杯子醋、酒精、食用油、胶水、杯子、水食盐、小苏打、杯子、水注射器、汽水食盐、烧杯、玻璃棒、热水方糖块若干、杯子、水糖块若干食盐、烧杯、玻璃棒、角匙浓盐水、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三脚架、放大镜音叉、长短不同的铁钉鼓、尺、橡皮筋音叉、橡皮筋钢尺3-3 3-4 3-5 3-5 3-6 3-7 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振动物体与声波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控制物体发声分组分组分组分组分组分组装有不同多水的玻璃杯7个、竹棒钢尺音叉、一次性纸杯2个、棉线铝箔、木米尺、棉线、尼龙线、音叉、小锤气球皮、橡皮筋、杯子、音叉塑料罐、豆子、纸合计:35 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乾明学校科学学科实验开出记录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乾明学校科学学科实验开出记录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乾明学校科学学科实验开出记录篇二: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编写日期:执行时间:总序第个实验篇三:实验报告单上册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篇四:气象仪器实验报告完整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仪器实验(实习)报告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一、风的测量1、测风的仪器有:测量风的仪器主要有el型电接风向风速仪、en型系列测风数据处理仪、海岛自动测风站、轻便风向风速表、单翼风向传感器和风杯风速传感器等(1)测风仪:测风设备由气象传感器、数据记录仪、电源系统、轻型百叶箱、野外防护箱和不锈钢支架等部分构成。

风速风向等传感器为气象专用传感器,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特点。

数据记录仪具有风能数据采集、实时时钟、风能数据定时存储、参数设定、友好的人机界面和标准通信功能。

广泛应用于风电、气象、环保、机场、农林、水文、军事、仓储、科学研究等领域。

应用范围:可用于风能、气象,工业,农业,水文水利,环保,高速公路,机场和港口等1风杯:测量风的大小利用的原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天气预报风的大小为多个测量值的平均值。

风向标:测量风的方向利用的原理:当风的来向与风向标成某一交角时,风对风向标产生压力,这个力可以分解成平图为风杯和风向标行和垂直于风向标的两个风力。

由于风向标头部受风面积比较小,尾翼受风面积比较大,因而感受的风压不相等,垂直于尾翼的风压产生风压力矩,使风向标绕垂直轴旋转,直至风向标头部正好对风的来向时,由于翼板两边受力平衡,风向标就稳定在某一方位。

风向标的箭头永远指向风的来源,其原理其实非常简单:箭尾受风面积比箭头大,若箭头及箭尾均受风,箭尾必会被风推后,使箭头移往风的来源。

风向标装置于高杆子上,为使风向纪录更准确,必须于杆底用指南针测定10秒的风向(当时风向须稳定)。

(2)测风塔:测风塔的组成:包括塔底座、塔柱、横杆、斜杆、风速仪支架、避雷针、拉线等。

测风塔的主要功能:环境监测,风、气压、湿度等资源数据采集。

2 为相应的仪器设备的安装做支撑。

优点:风荷载系数小,抗风能力强。

塔身挡风面积小,利于采集数据准确客观,将实测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差距降到最低。

采集塔柱采用外法兰盘连接,螺栓受拉,不易破坏,钢绞线加固。

塔柱正三角型布置,节约钢材,跟开小,占地面积小,节约土地资源,造价低廉(仅为角钢自立塔的1/3或更少),选址便利,塔身自重轻,运输和安装便捷、建设工期短,塔型随风荷载曲线变化设计,线条流畅,遇罕遇风灾不易倒塌,安全系数高,设计符合国家钢结构设计规范和塔桅设计规程,结构安全可靠。

(3)、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是由感应器、指示器、记录器组成的有线遥测仪器。

感应器由风向和风速俩部分组成。

风向部分由风标、风向方位块、导电环、接触簧片等组成;风速部分由风杯、交流发电机、蜗轮等组成。

指示器由电源、瞬时风向指示盘、瞬时风速指示盘等组成。

记录器由8个风向电磁铁、自记钟、自计笔、笔挡、充放电线路等部分组成。

3 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2、高空测风的方法测风气球:测风气球是测定高空风向风速的一种充满氢气的气球,升速有100米/分或200米/分的。

从地面施放后,一面上升,一面在水平方向上随风飘行。

与此同时用测风经纬仪不断跟踪观测,并记下它每分钟的仰角和方位角,然后经过计算求出气球经过的空中各层的平均风向和风速。

4风筝:利用风筝上携带的各种测量仪器,获取不同时刻,不同位置和高度上的风来进行计算。

飞机:原理与方法与风筝类似,但是,其本身造价较高,因此一般使用量也少。

3、超声波测速仪该仪器为目前测量风速较为先进的仪器,测量的风为三维,一般仪器测的风为二位。

利用的原理:超声波测速仪每隔一相等时间,发出一超声脉冲信号,每隔一段时间接收到一经汽车反射回的该超声脉冲信号,若汽车匀速行驶,则间隔时间相同,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间隔差和声速,测出被测汽车的速度。

(与雷达测速相似)优点:测量误差小。

4、其他先进测量仪器大气风场测量的主要手段目前主要的大气风场测量手段有声雷达、微波雷达和激光雷达。

一、多普勒声雷达多普勒声雷达是一种测量大气对流层低层常用的遥测手段,5篇五:实验报告&1 走进生物实验室【实验目的】:识别本校生物实验室器具,结合各种器具辨认并说明其用途。

【课前准备】放大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烧杯、试管夹、培养皿、刀片、滴管、三脚架和石棉网等。

【实验步骤】*认识材料和用具引导学生观察(一)图1中是生物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器具,你能把它们按各自的用途进行归类吗?(1)属于观察器具的是____;(2)属于解剖器具的是____; (3)属于加热器具的是____;(4)属于通用器具的是____。

图 1 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器具(二)1.认识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写出显微镜主要部分的名称。

⑴______⑵______⑶______⑷______⑸_____(6_⑺______⑻_______⑼_______⑽_______⑾ ______⑿_______⒀_______⒁_______ 【教学反思】这是学生第一次走进实验室,第一次接触生物实验,所以必要的实验规则是要强调的,实验秩序虽然有些乱,但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到了生物学科的奥妙,对生物学稀罕生了浓厚的兴趣。

&2 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目的】:正确说明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课前准备】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三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写有数字的透明纸;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擦镜纸,纱布,显课前每班培训几名学生,以便课上帮助教师辅导其他学生。

【实验步骤】*认识材料和用具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桌上显微镜、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等。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

指导学生看书37页:取镜和安放。

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显微镜的构造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之后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

(教师利用课件,点击即显示各部分名称) *显微镜的使用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鼓励,引出显微镜的使用。

介绍三种观察标本:(1)写有“上”字的玻片;(2)印有数字的透明纸;(3)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

对光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

按照先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放入标本→-看到清晰像的顺序(建议先观察2号标本)。

(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左眼看,右眼睁。

(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观察学生边看书自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

(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

(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强调:⑴用低倍物镜(10×或8×,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⑵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⑶镜茼先下降后上升,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压碎标本。

⑷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是为了画图。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

【教学反思】上好本节课的关键是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和操作,教师最好课前培训几位学生作助手,这样看似麻烦,实际在上课时解决了不少问题,以后的学习中还会用到显微镜,所以在开始就要强调规范操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3 练习测量【实验目的】:能够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能够用体温计测量体温;能够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量筒、树叶、细线、刻度尺、划有均匀方格的纸、葡萄(或其他大小类似的物体)、热水、体温计等。

【实验步骤】实验一:用一根细线和一把刻度尺,测量不规则叶片的周长;实验二:按课本技能卡提供的方法,利用方格纸,测算不规则叶片的面积;实验三:利用量筒和水,测量一粒葡萄的体积。

(可参照课本图1-8测量葡萄体积的方法);实验四:利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观察温度在水中显示的温度以及从水中拿出来后的温度。

想一想,怎样操作才能正地测出水温?总结:在描述生物体的形状时,往往需要用一些数据来表示,这就要求对生物体进行测量。

生物体的形状多数是不规则的,测量时可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

今天我们就简单地介绍了几种测量不规则生物体的方法。

测量时由于测量工具和测量人的不同,误差是难以避免的。

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方法,尽可能地减少误差。

【练习反馈】1.如图2,某同学在用量筒量水的体积时,液面为中间低四周高的凹形。

液面最低刻度为32ml,和量筒壁接触刻度为33ml。

那么水的体积应为 ( ) a.32ml b.33ml c.32.5ml d.32.67ml 2.用直尺和线测量叶的周长时,某同学连续测量3次,数值分别为12cm、11.6cm、12.2cm,这位同学的记录应为 ( )a.12.1cm b.11.93cm c.12.2cm d.12.07cm 3.用体温计测量一个人的体温,分别测得口腔温度为37℃,腋下温度为36.7℃,用肛肠温度计测得此人直肠温度为37.4℃。

此人最准确的体温应是 ( ) a.37℃ b.36.7℃ c.37.4℃ d.37.03℃4.一个量筒中存有30ml的水,放进一个山楂后,量筒中水的读数为35ml,3则该山楂的体积为___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