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染色技术

合集下载

细菌一般染色方法

细菌一般染色方法

细菌一般染色方法细菌染色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通过染色使细菌在显微镜下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和分析。

细菌染色通常分为简单染色、阴性染色和阳性染色三种方法。

一、简单染色方法:简单染色是最基础的细菌染色方法,主要是用一种染色剂来染色所有类型的细菌。

常用的染色剂有墨汁、甲基蓝、伊红等。

简单染色的步骤如下:1.取一片细菌涂片,将其干燥。

2.在涂片上滴加染色剂,覆盖整个片面。

3.将染色剂置于片上一分钟,用水冲洗。

4.用纸巾将涂片上的多余水份吸干。

5.镶片并观察。

简单染色可以使细菌呈现出斑点或条纹状,并能够区分一些基本形态和结构,但不能提供更多细菌信息。

二、阴性染色方法:阴性染色可使细菌显现为透明,而背景呈色的方法。

常用的阴性染色剂有阿里兹红、印度墨等。

阴性染色的步骤如下:1.将涂片上的细菌涂片均匀涂抹于载玻片上,使其成薄层。

2.滴加阴性染色剂到涂片上,使其均匀覆盖涂片表面。

3.用水冲洗染色液,并用纸巾擦干涂片。

4.镶片并观察。

阴性染色使背景呈色,使细菌透明,从而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其形态特征。

三、阳性染色方法:阳性染色可以使细菌显现为有色的圆点或杆状,常用的阳性染色剂有甲基蓝、伊红等。

阳性染色的步骤如下:1.将涂片上的细菌涂片均匀涂抹于载玻片上。

2.将染色剂滴加到涂片上,使其完全覆盖涂片。

3.置片5-10分钟,然后用水冲洗染色剂。

4.用纸巾将涂片上的多余水份吸干。

5.镶片并观察。

阳性染色可以染色细菌,使其呈现有色的形态,便于观察和鉴定。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染色方法,如革兰氏染色法、氢酒精酸快速染色法等。

革兰氏染色是一种经典的细菌染色方法,通过不同细菌细胞壁的染色性质来将其分为革兰阳性细菌和革兰阴性细菌。

该方法使用革兰紫染色剂和碘液,以及酒精和碳酸盐条件溶液进行染色处理。

氢酒精酸快速染色法是一种常用的快速染色方法,将细菌用甲基蓝染色液处理一段时间后,用酒精和酸性酒精进行洗涤和脱色,最后用伊红染色液着色。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地将细菌分为两种主要类型:革兰阳性细菌和革兰阴性细菌。

细菌染色原理

细菌染色原理

细菌染色原理细菌染色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观察和鉴定细菌的形态、结构和染色性质。

细菌染色的原理主要基于细菌的细胞壁特性和染色剂的化学性质。

在细菌染色过程中,常使用的染色剂包括靛派液(即克氏染色)、革兰氏染色和抗酸染色等。

这些染色剂与细菌细胞壁的成分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从而使细菌产生不同的染色效果。

靛派液是一种由甲基蓝和紫贝涅染料组成的混合溶液,广泛用于细菌的染色。

靛派液中的染料会与细菌细胞壁中的多肽聚糖结合,形成染色复合物。

对于革兰氏阳性细菌,由于其细胞壁中含有较多的多肽聚糖,因此会呈现紫色的染色效果。

而对于革兰氏阴性细菌,其细胞壁中的多肽聚糖较少,因此会呈现粉红色的染色效果。

革兰氏染色则是一种常用的区分细菌的方法。

在革兰氏染色中,首先用靛派液染色,接着使用碘酒处理。

碘酒会使得染色复合物与细菌细胞壁之间形成较为稳定的络合物。

然后通过酒精和无水酒精的连续洗涤,使得革兰氏阳性细菌中的乳酸和某些酶脱色,但革兰氏阴性细菌中的染色物质受到抗脱色作用,保持染色。

最后使用肥大脱色剂将细菌细胞壁中残留的颜料去除。

这样处理后,革兰氏阳性细菌呈现紫色染色,而革兰氏阴性细菌呈现粉红色染色。

抗酸染色是一种特殊的细菌染色方法,适用于某些特定细菌的鉴定。

在抗酸染色中,染色剂常使用的是红色的苏丹粉。

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的脂类物质和硬脂酸能够与染色剂发生亲和作用,并且与其形成稳定的染色复合物。

经过染色剂的染色处理后,革兰氏阳性细菌呈现红色染色,而抗酸染色阴性细菌则呈现蓝色或紫色染色。

细菌染色的原理简单而重要,它在细菌学和微生物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细菌染色技术,可以为研究和鉴定细菌提供必要的形态特征信息,为疾病的诊断和细菌的分类学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细菌常用染色方法

细菌常用染色方法

细菌常用染色方法
细菌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
1. 革兰氏染色法:根据细菌细胞壁的不同组成,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该方法使用革兰氏紫染料染色,然后使用碘酒处理和洗涤,最后用洋红染色,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2. 厌氧杆菌染色法:用甲基蓝和碘溶液混合物染色,可以区分厌氧杆菌和其他菌种。

3. 浓缩染色法:用詹氏菲洛染料染色,然后用酒精淋洗和乙醚蒸发,最后用洋红染色。

这种方法可以观察到细菌的形态、结构等细节。

4. 封闭染色法:将细菌培养在带有染色剂的琼脂上,细菌会吸收染料并形成深色颗粒。

5. 微胞溶解染色法:将细菌培养在含有亚甲蓝的琼脂平板上,细菌会吸收染料并产生颜色。

6. 阴离子染色法:使用负电染料如酸性染料贾氏深蓝染色或卡尔巴查染色,细菌细胞呈现颜色。

这些染色方法可以帮助鉴定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组成,辅助进行细菌分类和鉴定。

细菌形态学检查染色方法

细菌形态学检查染色方法

细菌形态学检查染色方法
细菌形态学检查是微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
我们了解细菌的形态特征,有助于诊断和治疗疾病。

在细菌形态学
检查中,染色方法是一项关键的技术,它可以使细菌在显微镜下更
容易观察和分辨。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
1. 革兰氏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是最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之一。

它可以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两类。

在这种染色方法中,先用紫普鲁士蓝染色,然后用碘液固定,再用酒精脱色,最后
用洋红染色。

革兰氏阳性细菌会呈紫色或蓝色,而革兰氏阴性细菌
则会呈粉红色。

2. 厌氧染色法,厌氧染色法是专门用于观察厌氧菌的染色方法。

它与革兰氏染色法类似,但在脱色步骤中使用氢氟酸而不是酒精,
这样可以更好地保留厌氧菌的形态特征。

3. 阳性染色法,阳性染色法用于观察细菌的细胞壁结构和形态
特征。

在这种染色方法中,通常使用甲基蓝或结晶紫等染料,可以
使细菌呈现出蓝色或紫色。

4. 阴性染色法,阴性染色法也是用于观察细菌细胞壁结构和形态特征的一种方法。

与阳性染色法不同的是,阴性染色法使用印度墨染料,可以使细菌呈现出浅红色或粉红色。

除了上述列举的染色方法外,还有许多其他特殊的染色方法,如荧光染色、折射染色等,它们都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使用。

细菌形态学检查染色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所研究的细菌种类、研究的目的以及实验室的设备和条件等因素。

希望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细菌形态学检查染色方法。

微生物常用染色法-PPT

微生物常用染色法-PPT
微生物常用染色法
1
细菌染色的一般程序
涂片(干燥)---固定---染色---脱色---复染
2
涂片制备
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穿刺液和液体培养物,直接 在载玻上作薄涂片. 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或菌 苔的制片,用接种环取1 环9g/L氯化钠溶液置载 玻片中央.再用无菌接种环取少量的培养物在 氯化钠溶液中磨匀,涂成人1CM*1CM大小的涂 面.置室温下自然干燥或火慢慢烘干.
18
涂片见G+球菌,呈葡萄状排列
19
涂片见G+球菌,呈链状排列
20
染色原理:
最广泛接受观点认为与细菌细胞壁结构及化学 组成有关. G+菌细菌壁结构致密,肽聚糖层厚, 脂质含量少,形成结晶紫_碘复合物.脱 色过程 中,虽然溶解细菌壁脂质成分形成小孔.脱水作 用使细胞壁收缩又 构成屏障,阻止结晶紫—碘 复合物被乙醇溶出,细菌保持紫色.G-菌细菌壁 疏松,肽聚糖层较薄,脂质含量高,乙醇溶解脂质, 经复染细菌呈红色.
– 复染色法 用两种或以上的不同颜色的染料进行 染色,可将不同细菌或同一细菌的不同结构染成 不同颜色
9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10
革兰染色
– 细菌涂片经火焰固定,加结晶紫染液1min,清水冲去染液. – 加碘液媒染1min,水洗,甩干. – 用95%乙醇脱色,轻轻摇动约30S,至无紫色洗落为止,水洗,
24
染色原理
抗酸性染色细菌与细胞壁成分有关.分枝杆菌 细胞壁含脂质较多,其中主要成分是分枝菌酸. 决定抗酸性染色反应,用乙醚脱去分 分枝菌酸,则呈非抗酸染色性.
25
剂.也可用加热法促进着色.
6
脱色
使已着色的被染物脱去颜色.常用乙醇,丙酮等 作为脱色剂.脱色剂可以查出细菌与染料结合 的稳定程度,作为鉴别染色用.

细菌的染色方法

细菌的染色方法

细菌的染色方法细菌的染色方法主要有革兰氏染色,抗酸色法和特别染色法(包括英膜染色法,芽抱染色法, 鞭毛染色法)1.革兰氏染色法:1)器材: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结晶紫染液,革兰氏碘液,0.4 %复红乙醇液,接种环,泗精灯,载玻片等。

2)方法:先制片,接着染色。

(1 )结晶紫染液染色1分钟,水冲洗;(2 )革兰氏碘液色1分钟;水冲洗;(3 ) 0.4 %复红乙醇液染色3秒钟,水冲洗,吸纸吸干后镜检。

2.抗酸染色法:1)器材:卡介苗与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的混合菌液,石炭酸复红,3 %的盐酸酒精,碱性美兰染液,接种环,酒精灯,载玻片等。

2)先制片一,接着染色。

(1 )石炭酸复红染液先沸水浴1 0分钟,滴加2 一3滴掩盖菌膜染色5分钟,水冲洗;(2 )3 % 的盐酸酒精脱色3 0秒钟,水冲洗;(3 )碱性美兰复染3。

秒钟,水冲洗,吸水纸吸干后镜检.3.芽抱染色法:1)器材:破伤风杆菌厌氧培育物,5 %孔雀绿水溶液,0.5 %沙黄水溶液,载玻片,酒精灯等。

2)先制片,接着染色。

(1 )加孔雀绿染液2 — 3滴于小试管中,并使其与菌液混合匀称,然后将试竹放厂沸水浴的烧杯中,加热染色15分钟:(2 )涂片、固定:(3 )水冲洗,至到流出的水无绿色为止;(4)用0.5 %沙黄液复染2分钟,弃去多余的染液,吸水纸吸干镜检(此步骤不用水冲洗)。

4荚膜染色法:1)器材:肺炎球菌(小鼠腹腔液),石炭酸复红,9 5 %的乙醇,2 0 %鞅酸水溶液,0.8 %孔雀绿水溶液。

2)方法:(1 )石炭酸复红染色1分钟,水冲洗:(2)95 %乙醇短暂脱色(几秒钟为宜),水冲洗(3 ) 2 0 %糅酸溶液染色1 0分钟,水冲洗;(4 ) 0.8 %孔雀绿溶液染色1分钟,水冲洗,吸水纸吸干后镜检。

5.鞭毛染色法(镀银染色法)1)器材:变形杆菌新奇菌液,镀银染色法1液(糅酸5克,5 0%氯化铁2. 0ml, 1.5 %甲醛2. 0 ml, 1 %氢氧化钠1. 0 ml,蒸储水100 nd),糅银染色法2液(2 %硝酸银溶液,少量氨水) 2)方法:(1 )糅银染色1液染色5分钟,水冲洗;(2 )糅银染色法2液染色1分钟,水冲洗,吸纸吸干后镜检。

细菌简单染色的原理

细菌简单染色的原理

细菌简单染色的原理
细菌简单染色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和区分不同类型的细菌。

该方法基于细菌细胞壁的一些特点,通过染色剂与细菌壁发生特异性反应实现。

首先,细菌表面具有负电荷,而细菌壁则呈现出相对较低的通透性。

因此,将带正电荷的染色剂(如甲基蓝、靛红等)加入细菌悬液中时,染色剂会与细菌细胞壁上的负电荷发生吸附作用,并进一步渗透进入细胞壁。

接下来,细菌细胞壁上的染色剂与染色剂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染色剂在细菌壁上形成定位而稳定的颜色。

这样,染色后的细菌能够在显微镜下呈现出有色的形态特征。

要注意的是,细菌简单染色只能使所有细菌呈现相同的颜色,不能区分不同类型的细菌。

为了更精确地区分不同类型的细菌,我们通常会采用不同的染色方法,如革兰氏染色、酸碱染色等。

总结起来,细菌简单染色是通过染色剂与细菌细胞壁发生特异性反应,使细菌在显微镜下呈现出有色的形态特征。

这种染色方法的原理简单,适用于初步观察细菌的形态和结构,但不能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细菌。

细菌特殊的染色方法

细菌特殊的染色方法

细菌特殊的染色方法摘要:一、细菌染色的基本原理二、常见细菌染色方法1.单染色法2.双染色法3.荧光染色法4.免疫染色法三、特殊染色方法的应用1.染色对细菌的识别和分类2.染色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3.染色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四、染色方法的优缺点对比五、未来细菌染色技术的发展趋势正文:细菌在生物学、医学和微生物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为了更好地观察和研究细菌,染色技术在细菌检测、识别和分类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细菌的特殊染色方法,包括基本原理、常见染色方法、应用领域、优缺点对比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细菌染色的基本原理细菌染色是通过染色剂与细菌细胞成分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使细菌呈现出不同颜色,从而便于观察和识别。

染色的基本原理包括吸附、渗透、吸附与渗透相结合等。

染色过程中,染料与细菌细胞成分结合,使细菌具有特定的颜色。

二、常见细菌染色方法1.单染色法:使用一种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如革兰氏染色、鞭毛染色等。

这种方法简单、快速,但对细菌的形态和结构观察不够详细。

2.双染色法:使用两种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如荧光染色法、相差染色法等。

这种方法可以同时显示细菌的两种不同属性,如形态和生理功能。

3.荧光染色法:利用荧光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和分布。

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适用于活细胞染色。

4.免疫染色法: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细菌表面抗原结合,再通过染色剂显色。

这种方法可对细菌进行准确识别和分类,适用于病原菌检测和研究。

三、特殊染色方法的应用1.染色对细菌的识别和分类:染色方法有助于鉴别不同种类的细菌,如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以及观察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2.染色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免疫染色法可用于检测病原菌,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感染性疾病。

3.染色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特殊染色方法可应用于细菌的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揭示细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等机制。

四、染色方法的优缺点对比1.优点:染色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直观,适用于各类细菌的观察和研究。

细菌革兰氏染色

细菌革兰氏染色
足,革 兰氏阴性菌会误为革兰氏阳性菌。
(3)在镜检时,以分散开的菌体的革兰氏染色反应为准。 (4)设定阴性和阳性对照,确保实验的可靠性。
五、思考题
讲述革兰氏染色 的原理,并指出
1 E.C和B.S分别属 于革兰氏阳性或 阴性?
当对未知菌进行 革兰氏染色时,
3 怎样能证明你的 染色技术和结果 的正确性?
致密、坚硬、多皱、不 易用针挑起,不透明。 孢子成熟后,表面粉末 状,干燥(常有土腥味)。
三、实验材料
1、制片观察:曲霉、根霉、青霉、犁头霉、 酿酒酵母
2、菌落观察: (1)霉菌:曲霉、根霉、青霉、犁头霉 (2)酵母菌:红酵母、酿酒酵母 (3)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4)放线菌:S11、S14
Heat fixing
crystal violet stain wash with water
Staining
Counterstai n with
Safranin
注意事项:
(1)在涂片时不可过厚,否则在染色脱色时,都不易均匀, 固定时,不可过热,以载玻片不烫手为宜。
(2)严格掌握脱色程度,是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如脱色 时间太长,阳性菌会误为革兰氏阴性菌,时间不
(平板一套可打开用于显微观察,一套不用 打开用于菌落形态观察)
四.实验方法
五.水浸片观察真菌形态
1. 根霉、曲霉、青霉和犁头霉——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蒸馏水,用接 种针以无菌操作方式挑取少许菌丝于蒸馏水中充分展开(借助另一 接种针),盖上盖玻片(从一边向另一边覆盖,避免产生气泡)。
2. 酵母菌——用吸管吸取一滴酵母细胞悬液,盖上盖玻片。 ● 镜检:用低、高倍镜观察细胞形态。
C.Gram(革兰)
于1884年

细菌染色方法

细菌染色方法

细菌染色方法嘿,你问细菌染色方法呀?那咱就来好好聊聊。

这细菌染色可是个挺好玩的事儿呢,可以让咱看到平时看不到的小细菌。

先说说简单的革兰氏染色吧。

这就像给细菌穿衣服一样。

先把细菌涂在玻片上,用火烤一烤,让细菌固定在玻片上。

然后呢,倒上一种紫色的染料,让细菌泡在里面一会儿。

接着用水冲掉多余的染料。

再倒上一种碘液,让细菌再泡一会儿。

这时候细菌就变成紫色啦。

然后再倒上一种酒精,冲一冲。

如果细菌变成红色了,那就是革兰氏阴性菌;要是还是紫色,那就是革兰氏阳性菌。

还有芽孢染色。

这个有点复杂哦。

也是先把细菌涂在玻片上,固定好。

然后倒上一种叫孔雀绿的染料,加热让细菌染色。

染好后用水冲掉多余的染料。

再倒上一种番红染料,让细菌再泡一会儿。

这时候芽孢就会变成红色,而细菌的其他部分是红色或者粉红色。

另外呢,还有抗酸染色。

这个主要是用来染结核杆菌啥的。

也是把细菌涂在玻片上,固定好。

然后倒上一种叫石碳酸复红的染料,加热染色。

染好后用水冲掉多余的染料。

再倒上一种酸性酒精,冲一冲。

接着倒上一种亚甲蓝染料,让细菌再泡一会儿。

如果细菌变成红色了,那就是抗酸杆菌;要是蓝色,那就是非抗酸杆菌。

我给你讲个例子哈。

有一次,我们在实验室里做细菌染色。

大家都很好奇,不知道这些小细菌会变成啥样。

我们按照老师教的方法,一步一步地做。

有的同学染得很好,能清楚地看到细菌的形态和颜色。

有的同学就染得不太好,颜色不明显或者染错了。

不过大家都很开心,觉得这个实验很有趣。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也更加了解细菌了。

所以啊,细菌染色方法有很多种,每种都有自己的特点。

大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观察这些小小的细菌。

说不定会有很多惊喜哦。

细菌的的染色原理

细菌的的染色原理

细菌的的染色原理
细菌的染色原理是通过在细菌细胞外层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上加上一层附着物质,使其能与染色剂发生特异性反应,从而在显微镜下观察和区分不同种类的细菌。

常见的细菌染色方法包括格拉姆染色、抗酸染色和吉姆萨染色等。

1. 格拉姆染色(Gram staining):格拉姆染色法是最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根据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组成的差异,将细菌分为两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染色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将细菌样品固定在载片上,加上紫色的革兰氏染色剂,然后用酒精洗去多余的染色剂,再加上红色的唐纳染色剂,最后用水冲洗,使细菌样品显色。

2. 抗酸染色(acid-fast staining):抗酸染色是用于检测结核菌等抗酸杆菌的染色方法。

其原理是由于这些细菌细胞壁的特殊成分,不易被常规的染色剂染色,因此需要使用酸性染色剂,如红染色剂或甲基蓝染色剂,加热或加上异丙醇等处理,使细菌样品在显微镜下呈红色或蓝色。

3. 吉姆萨染色(Giemsa staining):吉姆萨染色法是广泛用于细菌和寄生虫的染色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根据染色剂吉姆萨染料中的碱性成分能与细胞中的酸性成分结合,使细菌呈现特定的颜色。

吉姆萨染色常用于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及细胞内结构,可以帮助区分不同种类的细菌。

《细菌染色技术》课件

《细菌染色技术》课件
常用的脱色液有乙醇、丙酮等,脱色时间需要根据染色液和染色方法而定。
复染的目的是使染色后的细菌更加清晰可见,常用的复染液有稀释复红、稀释结晶 紫等。
干燥与镜检
干燥与镜检是细菌染色技术的最 后步骤,需要将染色完成的载玻 片干燥后进行显微镜检查,以便
观察染色效果和细菌形态。
干燥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过度加 热或干燥,以免影响染色效果。
01
02
03
04
简单染色法
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 。
复染色法
利用两种或多种染料对细菌进 行染色,以便区分不同的细胞
结构。
荧光染色法
利用荧光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 ,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
特殊染色法
针对某些特殊性质或结构的细 菌,采用特殊的染色方法。
染色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染色过程中染料分子与细菌细胞 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吸附、渗透 等。
勤洗手
操作后应立即用肥皂和水彻底 清洗双手,确保个人卫生。
废弃物处理
使用过的培养物、染料和其他 废弃物应按照实验室规定进行
安全处理。
染色技术的优缺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优点
细菌染色技术是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细菌检测方法,能够直观地观察细菌的形态和结 构,有助于初步鉴定细菌种类。
缺点
染色技术需要人工操作,容易受到操作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且无法对细菌进行深入的分子 生物学鉴定。
《细菌染色技术》 ppt课件
REPORTING
目录
• 引言 • 细菌染色技术的基本原理 • 细菌染色技术的操作步骤 • 细菌染色技术的结果分析 • 细菌染色技术的注意事项和问题解决
PART 01
引言
REPORTING

细菌的染色方法范文

细菌的染色方法范文

细菌的染色方法范文细菌染色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从复杂的细菌群体中提取有关其结构、形态和一些特定性质的信息。

它是微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细菌染色方法,包括简单染色、差异染色和特殊染色。

1.简单染色简单染色是最基本的细菌染色方法,使用一种染色剂将细菌细胞全部染色。

最常用的染色剂是碘蓝和甲基蓝。

染色方法如下:(1)将细菌涂片固定在玻片上,可以使用热固定法或化学固定法。

(2)在涂片上滴加碘蓝或甲基蓝溶液,让其渗透细菌细胞。

(3)用水冲洗玻片以去除多余的染色剂。

(4)用纸巾将玻片上的水分吸干。

(5)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的细菌。

2.差异染色差异染色是通过使用多种染色剂及/或特定条件,使不同种类或部分细菌以不同颜色呈现。

主要的差异染色方法有革兰氏染色和酸性忍受染色。

(1)革兰氏染色革兰氏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主要用于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两类。

染色方法如下:-将细菌涂片固定在玻片上。

-滴加革兰氏紫素,让其渗透细菌细胞。

-用碘液固定染色,形成染色颗粒。

-用乙醚或酒精去除多余的染色剂。

-滴加脱色剂,使革兰氏阴性细菌脱色,而革兰氏阳性细菌保持染色。

-用水冲洗玻片以去除脱色剂。

-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的细菌。

(2)酸性忍受染色酸性忍受染色是一种特殊的染色方法,适用于具有特殊的抗酸性结构的细菌,如结核菌和其他抗酸杆菌。

染色方法如下:-将细菌涂片固定在玻片上。

-滴加浓硫酸,让其固定和脱水细菌。

-滴加酸性忍受染色液,让其渗透细菌细胞。

-冲洗玻片以去除多余的染色液。

-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的细菌。

3.特殊染色特殊染色方法主要用于染色细菌的特定部分或结构,以使其更清晰可见。

一些常见的特殊染色包括荧光染色、胞外多糖染色和内孢子染色。

(1)荧光染色荧光染色是一种利用荧光染料如荧光素和荧光素同系物染色细菌的方法。

这种染色方法可以给细菌标记上特定的荧光标记物,以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

荧光染色是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2)胞外多糖染色胞外多糖染色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染色方法,用于染色细菌细胞表面的胞外多糖。

微生物实验染色技术

微生物实验染色技术

微生物实验染色技术
微生物实验常用的染色技术有:
1. 革兰氏染色:用于区分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染色后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2. 肥达氏染色:用于观察细菌胞壁结构,对不同菌种有区分性。

染色后革兰氏阳性菌染色成黑色,革兰氏阴性菌为红色。

3. 石蜡包埋:用于制备细胞切片,方便观察细胞结构。

4. 原生质染色:用于观察微生物细胞内部结构,比如核、质粒等。

可用甲苯染液或尼格氏染液染色。

5. 酸性染色:利用染料与细胞核染色质亲合性及电性相异之特性强烈的反应染色。

常用的有苏木精染液、伊红染液,用于观察细胞核。

6. 碱性染色:利用染料与细胞质内基质颗粒亲合性及电性相异之特性强烈反应染色。

常用的有甲苯绿染液、甲苯蓝染液,用于观察细胞质。

细菌染色技术

细菌染色技术

细菌染色技术一、细菌的革兰染色法革兰染色法(Gram stain)是细菌学上最经典的、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染色方法.由丹麦细菌学家革兰(Christian Gram)于1883年创立.细菌染色后,不仅可以观看其形态,而且可依据染色结果将细菌分为两大类,即革兰阳性菌(G+菌)和革兰阴性菌(G-菌).1、原理:(1)G+菌细胞壁结构致密(肽聚糖层厚),且脂质含量少,乙醇不易渗入脱色;G-菌细胞壁结构疏松(肽聚糖层薄),且脂质含量多,乙醇溶解脂质后易渗入细胞而脱色.(2)G+菌菌体含有大量核糖核酸镁盐,可与碘、结晶紫坚固结合,使已着色的细菌不被乙醇脱色.G-菌菌体内核糖核酸镁盐含量小,易被乙醇脱色.(3)G+菌等电点比G-菌低,在同一pH条件下阳性菌比阴性菌所带阴电荷要多,故与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结晶紫)结合坚固,不易被乙醇脱色.2、应用革兰染色法的实际应用意义有三:(1)根据革兰染色法可把细菌分为G+和G-两大类;(2)G+菌和G-菌的致病性不同,所致疾病各异;(3)对G+和G-菌,选择不同抗菌物治疗.3、材料(1)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培育18~24h后的混合菌液.(2)兰染色液:结晶紫染液、碘液、95%酒精、稀释复红或沙黄染液.(3)载玻片、接种环、酒精灯、吸水纸、显微镜等.4、方法标本片制备(1)载玻片预备:取一张清洁载玻片,用蜡笔在其背面画出二个有肯定间隔、直径约1~2cm的涂抹范围,用数字或符号做好标记. (2)涂片: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烧灼灭菌,冷却后取菌液直接涂布在标记的涂抹范围内.接种环在火焰上烧灼灭菌.(3)干燥:涂片最好在室温下自然干燥,或将标本面对上,置于离酒精灯火焰约半尺高处缓慢烘干,切不行放在火焰上烧干.(4)固定:将干燥后的涂片用片夹夹住,使涂抹面对上缓慢通过火焰3次,然后自然冷却.固定即可杀死细菌,并使细菌固着于玻片上,以免染色时脱落;又可使细菌蛋白凝固,而易着色.革兰染色法:(1)初染:在固定好并冷却了的涂片上滴加结晶紫染液1~2滴,作用1min后,用细水流从玻片的一端把游离的染液洗去.(2)媒染:滴加卢戈(Lugol)碘液数滴,作用1min后水洗.碘液是媒染剂,使结晶紫染液与细菌结合更坚固.(3)脱色:滴加95%酒精数滴,轻轻晃动玻片,使玻片上流下的酒精液无紫色为止(约需0.5~1min),流水冲洗.(4)复染:滴加稀释复红(或沙黄)染液数滴,作用1min后流水冲洗.最终用吸水纸印干标本片或自然干燥后,玻片上滴加香柏油,用油镜观看.5、结果G+菌染成紫色;G-菌染成红色.6、影响因素⑴操作因素:涂片太厚或太薄,菌体分散不匀称,可影响染色结果.固定时避开菌体过份受热.脱色时间要依据涂片厚薄敏捷把握.⑵细菌因素:不同时间培育物,革兰染色结果有差异,如葡萄球菌幼龄菌染成紫色.而老龄菌被染成红色.细菌染色时最好用18~24h的细菌培育物.⑶染液因素:全部染色液应防止水分蒸发而影响浓度,特殊是卢戈碘液久存或受光作用后易失去媒染作用.脱色酒精以95%浓度为宜,若瓶密封不良或涂片上积水过多,可使酒精浓度下降而减弱其脱色力量.二、细菌荚膜染色法(Hiss法)1、原理与应用细菌荚膜是细菌细胞壁外面的一层粘液性物质.其对染料的亲和力弱,不易着色,通常采纳负染色法染色,即使菌体和背景着色而荚膜不着色.因此在菌体四周呈一透亮圈.由于荚膜含水量在90%以上,染色时一般不用热固定,以防荚膜皱缩变形.荚膜染色法用于有荚膜细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炭疽芽胞杆菌及产气荚膜梭菌的鉴定.2、材料⑴荚膜菌液⑵结晶紫酒精饱和液5ml,加蒸馏水95ml 混合液.200g/L⑶硫酸铜水溶液.3、方法将荚膜菌涂片,在空气中自然干燥,不需加热固定.滴加结晶紫染色液,在火焰上微微加热,使玻片上染液冒蒸汽为止,不要水洗,再用200g/L 硫酸铜水溶液冲洗染液,切勿用流水冲洗.用吸水纸吸干后油镜观看.4、结果细菌菌体呈紫色,荚膜呈淡紫色或无色.三、细菌鞭毛染色法1、原理与应用细菌鞭毛为细菌的运动器官.其形态瘦长,直径约10~20nm,需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看到.若用特别染色使鞭毛增粗并着色,则在一般光学显微镜下也可观看到.鞭毛染色方法许多,但原理基本类似,即在染色前先经媒染剂处理,使鞭毛增粗,然后再进行染色.2、材料(1)变形杆菌6~8h血琼脂平板培育物.(2)染色液.A液:200g/L钾明矾液(加温溶解)20ml,50g/L石炭酸液50ml,200g/L鞣酸液(加温溶解)20ml.B液:复红酒精饱和液.取A液9份和B液1份混合后马上过滤.滤液放置6h后,使用最佳. (3)蒸馏水管3、方法(1)细菌标本制备:取变形杆菌血琼脂平板培育物,认真从菌膜伸展最远处挑取菌少许,轻轻放入蒸馏水管中,经数min使其自行分散,再3725℃~30min.(2)涂片:取上述菌液一接种环,轻轻滴于载玻片上,使成薄膜.涂抹时接种环随水滴移动,切勿与玻片相磨,以免鞭毛脱落.(3)染色:涂片自然干燥(勿用火焰固定)后,加染色液作用1~2min ,水洗、吸干、镜检.4、结果鞭毛呈淡红色,菌体呈红色.四、细菌芽胞染色法1、原理与应用芽胞具有高度的折光性,外膜致密,渗透性低,故一般染色法不易使其着色,芽胞染色法是依据芽胞既难以着色,而一旦着色又难以脱色的特点设计的.全部芽胞染色法都基于同一个原则:采纳着色力强的染料,并加热以促进标本着色,然后使菌体脱色,而芽胞上的染料仍保留,经复染后,菌体和芽胞呈现不同的颜色.2、材料(1)破伤风梭菌48~72h培育物(2)石炭酸复红液、碱性美兰液、95%酒精3、方法(1)将破伤风梭菌培育物涂片,自然干燥,火焰固定,滴加石炭酸复红液,并加温至产生蒸汽(不行煮沸)约5min,防止染液干枯,随时补充,待载玻片冷却后,水洗.(2)用95%酒精脱色2min,水洗.(3)滴加美兰染液复染30sec,水洗,待干,镜检.4、结果芽胞呈红色,菌体呈蓝色.五、抗酸染色法1、原理与应用结核分枝杆菌对苯胺染料一般不易着色,若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使其着色后,再用3%盐酸酒精处理也不易脱色,经此染色后,结核分枝杆菌及其他分枝杆菌呈红色,而非抗酸菌和细胞杂质等呈蓝色.2、材料(1)结核病人痰(2)抗酸染色液(3)玻片、片夹、滤纸片、竹签、空平皿、污物盆.3、方法(1)取干净的竹签沾取痰中血丝或脓性痰,在清洁无油脂玻片上涂开.涂抹区约拇指盖大.用过的竹签放到空平皿内待高压灭菌.(2)涂片自然干燥后,用片夹挟住玻片一端,通过火焰固定.(3)涂抹面用滤纸片盖上,然后往滤纸片上滴加石炭酸复红染液,使滤纸片完全被染液浸湿,持玻片在小火上加温片刻然后离开火焰,此时可见到玻片上冒出蒸气.待蒸气消逝后再加温,如此反复3~4次,约5min,加温时随时添加染液勿使纸片干枯.(4)玻片冷却后,用接种环挑去滤纸扔到污物盆内,流水冲洗玻片.(5)滴加3%盐酸酒精脱色,至涂抹匀称部位基本没有红色再脱下为止,水洗.(6)滴加吕氏美蓝染液30sec,水洗.(7)吸干、镜检.4、溶液配制萋-尼(Zichl-Neelsen)抗酸染色液(1)石炭酸复红液:硷性复红4g,溶于95%酒精100ml,作成饱和溶液,再取该饱和液10ml与5%石炭酸溶液90ml混匀即成.(2)3%盐酸酒精液.浓盐酸3ml加入95%酒精97ml中即成.(3)吕(Loeffer)氏美蓝染色液美蓝2g,溶于95%酒精100ml中,作成饱和液.再取该饱和液30ml与0.01%氢氧化钾水溶液100ml混合匀称即可.六、奈瑟染色法1、材料(1)染液甲第一液:美兰1g,95%酒精30ml,冰醋酸50ml,蒸馏水100ml.其次液:结晶紫1g, 95%酒精10ml, 蒸馏水300ml.以上第一液二份,与其次液一份混合之.(2)染液乙,黄叱精1或2g,热蒸馏水300ml,待溶解后过滤.2、染色法(1)涂片按常规法固定后,滴加奈瑟染液甲液数滴于涂片上,15~30 Sec,水洗.(2)用奈瑟染液乙液复染10~30秒钟.(3)快速用水洗,吸干、镜检.3、结果菌体呈鲜亮黄色、异染颗粒呈深紫兰色.。

细菌常用的染色方法

细菌常用的染色方法

细菌常用的染色方法细菌是一类微生物,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包括空气、土壤、水体等各种环境中。

为了研究细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科学家们发明了各种染色方法。

本文将介绍细菌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革兰氏染色、抗酸染色和吉姆萨染色。

一、革兰氏染色革兰氏染色是最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之一,它是根据细菌细胞壁的组成差异来区分细菌的。

革兰氏染色的步骤包括:将细菌涂片烘干,然后用碘酒浸泡,再用乙醇洗涤,最后用碱性颜料(如紫色染料)染色。

通过革兰氏染色,细菌可分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两类。

革兰阳性菌的细胞壁较厚,能保持紫色,而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较薄,易被乙醇洗去紫色染料,然后再染红色。

革兰氏染色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快速区分细菌的类型,对于细菌的鉴定和分类具有重要意义。

二、抗酸染色抗酸染色是一种特殊的染色方法,用于检测结核菌和分枝杆菌等抗酸杆菌。

这些细菌具有特殊的脂质组分,使它们不易被一般染色方法染色。

抗酸染色的步骤包括:将细菌涂片加热,然后用碱性染料(如碱性红染料)染色,再用酸洗去多余染料,最后用蓝色染料(如甲基蓝)染色。

通过抗酸染色,结核菌和分枝杆菌等抗酸杆菌可呈现红色,而其他细菌则呈现蓝色。

这种染色方法对于抗酸杆菌的检测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医生快速诊断结核病等疾病。

三、吉姆萨染色吉姆萨染色也是一种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它可以帮助科学家们观察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吉姆萨染色的步骤包括:将细菌涂片用吉姆萨染料(由蓝色和红色组成)染色,然后用水洗去多余染料,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通过吉姆萨染色,细菌的细胞壁、细胞质等结构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帮助科学家们研究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吉姆萨染色在细菌学研究中应用广泛,对于揭示细菌的性状和特性非常重要。

细菌染色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对于细菌学的发展和医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上述介绍的革兰氏染色、抗酸染色和吉姆萨染色,还有许多其他的染色方法,如苏木精-伊红染色、格拉姆-玛尔基纳染色等。

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在细菌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细菌的常用染色技术

细菌的常用染色技术

细菌的常用染色技术简单染色法: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的一种方法。

例如番红。

1.涂片:用灼烧灭菌冷却后的接种环挑取少量菌体与水滴充分混匀,涂成极薄的菌膜。

2.干燥:可自然晾干,或将涂片置于火焰高处微热烘干,但不能直接在火焰上烘烤。

3.固定:手执玻片一端,有菌膜的一面朝上,通过迅速通过火焰2-3次(用手指触涂片反面,以不烫手为宜)。

4.染色:加适量(以盖满菌膜为度)结晶紫染色液(或石炭酸复红液),染l~2min。

5.水洗:用自来冲洗至流下的水中无染色液的颜色时为止。

6.干燥7.镜检复染色:利用用两种以上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

例如革兰氏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等四个步骤,需要碱性染料(basic dye)初染液;媒染剂(mordant);脱色剂(decolorising agent)和复染液(counterstain)。

碱性染料初染液的象在细菌的单染色法基本原理中所述的那样,而用于革兰氏染色的初染液一般是结晶紫(crystal violet)。

媒染剂的作用是增加染料和细胞之间的亲和性或附着力,即以某种方式帮助染料固定在细胞上,使不易脱落,碘(iodine )是常用的媒染剂。

脱色剂是将被染色的细胞进行脱色,不同类型的细胞脱色反应不同,有的能被脱色,有的则不能,脱色剂常用95%的酒精(ethanol)。

复染液也是一种碱性染料,其颜色不同于初染液,复染的目的是使被脱色的细胞染上不同于初染液的颜色,而未被脱色的细胞仍然保持初染的颜色,而且将细胞区分成G+和G-两大类群,常用的复染液为番红。

1.载玻片固定。

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接种环挑取少量细菌于干净的载玻片上涂布均匀,在火焰上加热以杀死菌种并使其粘附固定。

2.草酸铵结晶紫染1分钟。

3.自来水冲洗,去掉浮色。

4.用碘-碘化钾溶液媒染1分钟,倾去多余溶液。

5.用中性脱色剂如乙醇(95%)或丙酮酸脱色30秒,革兰氏阳性菌不被褪色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被褪色而呈无色。

细菌特殊的染色方法

细菌特殊的染色方法

细菌特殊的染色方法细菌的染色方法是微生物学中常用的一种技术,用于检测和分析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

细菌染色的目的是使细菌可见,并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研究和了解细菌的性质。

除了常规的革兰氏染色和抗酸染色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染色方法被用于研究细菌的不同特性。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特殊细菌染色方法。

1.阴离子染色法:阴离子染色法是利用带负电荷的染色试剂与细菌细胞外层的阳离子反应而形成染色产物色素。

该方法不仅可检测细菌的形态和结构,还能对细菌的细胞壁和胞外结构进行观察。

常用的阴离子染色试剂包括果胶酸(Alcian blue)和煤青子酸(Azure A)等。

2.荧光染色法:荧光染色法是利用特定荧光染料与细菌发生特异性反应,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染色产物。

这种染色方法灵敏性高、分辨率好,对细菌的检测和观察非常有帮助。

常用的荧光染色试剂包括荧光素及其衍生物、丙烯蓝等。

3.金属盐染色法:金属盐染色法是利用一些特定金属盐与细菌细胞壁中的阴离子反应,生成颜色变化的染色产物。

常用的金属盐染色试剂包括久青锉盐(Cuprocin)、伊红及其衍生物和伊绿等。

这些金属盐染色试剂的染色效果较好,并且对不同细菌表现出不同的染色特性,可用于鉴别和分类细菌。

4.钙染色法:钙染色法是利用钙离子对细菌细胞的染色效果。

细菌通过吸收染色试剂中的钙离子,形成钙合物而染色。

常用的钙染色试剂包括蓝天冠蓝(Solochrome cyanin R)和木蓝等。

5.抗体染色法:抗体染色法是利用抗体与细菌其中一种特定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将染色产物与细菌细胞结合而形成染色。

该方法对细菌进行检测和鉴别非常有帮助,尤其在免疫学研究和临床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总体而言,特殊的细菌染色方法为科学家提供了较好的工具,以观察和研究细菌的特异性特征和形态结构。

通过这些特殊染色方法,科学家能更全面地了解和研究细菌的性质,进而推动微生物学研究和应用的发展。

常用细菌染色方法

常用细菌染色方法

常用细菌染色方法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主要包括革兰氏染色法、培养基染色法、酸碱快速染色法和特殊染色法等。

下面将对这些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1. 革兰氏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是最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之一。

革兰氏染色分为四个步骤:固定、染色、洗涤和显色。

首先,用热炙或炉火将菌液固定在载片上。

然后,将菌液投入到革兰染色液中,革兰染色液包括紫罗兰晶体染液和碘溶液。

之后,用乙醇洗涤,去除多余的染色液。

最后,用苏木精染液进行显色,细菌会变成紫色,而波尔多红会成为背景颜色。

通过这种染色方法,我们可以根据细菌的染色结果将其分为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

革兰阳性菌会显色为紫色,革兰阴性菌则在淡粉红色或红色。

2. 培养基染色法:培养基染色法是一种将细菌培养在含有染料的培养基上的染色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培养基的颜色来判断细菌的类型,而不需要进行染色操作。

通常会根据菌落形状、大小和颜色等特征来判断不同菌种。

例如,大肠杆菌产生灰绿色的金属光泽菌落,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金黄色菌落等。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通常用于常规实验室工作中。

3. 酸碱快速染色法:酸碱快速染色法又称为朗斯快速染色法,是一种通过酸碱反应来进行细菌分类的染色方法。

根据细菌细胞壁的化学成分,结合酸碱染色原理,可以将细菌分为两类,即酸染菌和碱染菌。

酸染菌在酸性条件下显色,呈现出红色或粉红色,碱染菌在碱性条件下显色,呈现出蓝色、紫色或黑色。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快速分类细菌,特别是在細菌在临床应用方面有重要意义。

4. 特殊染色法:特殊染色法包括Ziehl-Neelsen染色、抗酸杆菌染色、吉姆萨染色、印度墨染色等。

这些染色方法主要用于检测一些特殊类型的细菌,如结核杆菌、抗酸杆菌等。

其中,Ziehl-Neelsen染色是一种用来检测酸快杆菌的染色方法,通过使用染色剂将细菌显色为红色,而其他细菌则显色为蓝色。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结核病。

细菌染色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实验目的和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步骤
标本处理
涂片固定
酸性复红初染
3%盐酸酒精脱色
美蓝复染
镜检
抗酸杆菌 非抗酸杆菌
三、结果:
抗酸菌———红色; 非抗酸菌——蓝色。
➢ 每张玻片只能涂一个标本,以免染色过程中因冲洗使菌体脱 落,造成阴阳性结果混淆;
➢ 注意生物安全,自我防护;
➢ 脱色时间依据涂片厚薄适当调整,以无红色为止。
抗酸染色的意义: 用以鉴别抗酸菌(如结核杆菌和麻风 杆菌)和非抗酸菌。
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等
其它:鞭毛染色鞭毛有无、位置、数量; 异染颗粒染色白喉棒状杆菌; 荚膜染色
碱性染料 带正电荷,易与带负电荷的被染物结合。常用的染
料有碱性复红、结晶紫、亚甲蓝等。
酸性染料:显色离子带负电荷,易与带正电荷的被染物结合。
通常用来染细胞质,而很少用于细菌的染色。常用的染料有伊红、 刚果红等。
三、结果:
阳性菌——紫色 阴性菌——红色
固定 初染 媒染 脱色 复染 革兰氏阳性菌,用符号“G+”或“GP” (Gram’s Positive)表示。 革兰氏阴性菌,用符号“G¯”或“GN” (Gram’s Negative)表示。
1.操作:
涂片的厚薄,不宜过厚 染色时间的把握,尤其是脱色时间,脱色不宜过度 固定过程不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避免过热使菌体变性而影
革兰氏阳性链球菌例子
革兰氏阴性杆菌例子 (大肠杆菌 x 1000)
革兰氏阴性弧菌例子
革兰氏阳性产芽孢杆菌例子
革兰氏阳性短杆菌例子 (李斯特 菌 x 1000)
革兰氏阴性弯曲菌例子
革兰氏阳性棒状杆菌例子
一、原理
结核菌、麻疯杆菌、耻垢菌等抗酸性菌,因其菌体表面有
一层类脂或脂质之皮膜不易着色,但一经着色后酸或乙醇的作 用亦是不容易把它脱色。利用这特性并以增强的染色液予染色, 然后再以酸及乙醇加以处理,使其脱色后再对比染色,此时抗 酸性菌仍是固定着最初色素的颜色(红色),也就易于鉴别。
2.复染法(鉴别染色): 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染料进行先
涂片
干燥
固定
镜检
水洗、吸干
染色
➢ 基本形态
球菌 杆菌 弧菌
➢ 特殊结构
芽孢:枯草杆菌、破伤风梭菌 荚膜:肺炎链球菌 鞭毛:变形杆菌
➢ 痰液:用无菌棉签挑取干酪样或脓性痰部分0.05-0.1ml,
涂于载物玻片右2/3 处,均匀涂抹成卵圆形痰膜(约2cm长), 每张玻片只涂一份标本。
燃料与细胞 结合而染色
细菌染色
活菌染色
死菌染色
正染色
负染色
细胞不染色 而背景染色
普通染色
特殊染色
简单染色法 复杂染色法 芽孢染色法 荚膜染色法 细胞壁染色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抗酸染色 革兰氏染色
革兰染色:最经典常用;革兰阳性、阴
性菌;初步识别特殊形态
抗酸染色:抗酸性、非抗酸性细菌;用
于结核病、麻风病等
荧光染色:敏感性强、效率高、易观察;
一、原理
抗酸杆菌用荧光燃料Auramine O(金胺 O)染色后,用含有紫外光源的荧光显微镜 检查,将会发出闪亮的橘黄色。这种方法 可用较低倍镜头镜检,因此能快速找出抗
标本处理 涂片固定
涂布均匀,不可过厚
金胺O染色 时间可稍微延长,但不可少于规定时间
盐酸酒精脱色 脱色时间依片子厚薄适当调整
响染色效果。
2.染液
染液用完后应及时盖上盖子,以免挥发影响染色效果
3.细菌因素
被检菌的培养条件、培养基成分、菌龄的不同等原因
会影响染色结果,如培养时间过长革兰阳性菌可能染成阴性,
所以被检菌的菌龄一般最好在18~24h之内。
某些细菌存在染色困难、不易脱色等情况,可能会出现 染色不均,阴阳不定的现象。
➢ 鉴别细菌:
用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细菌分为阳性与阴性两类,可初步识别细菌, 以利进一步鉴定。
➢ 选择药物:
可根据革兰氏染色性的不同,供临床初步选择用药方向。
➢ 与致病性相关:
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的致病物质为外毒素,而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的致 病物质为内毒素。由此,可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革兰氏阳性葡萄球菌例子 (金黄 色葡萄球菌 x 1000)
➢ 标本涂布不能过厚,影响染色效果。
➢ 体液标本应浓缩集菌后取沉渣涂片。
普通染色法
是最常用的鉴别染色法之一。此染色法是由丹麦细菌学
家 Christian Gram氏于1882~1884年发明的,至今已逾百 年,仍在广泛使用,是细菌学中最为经典的染色方法。
一、原理
细菌经结晶紫初染染成蓝色。G+菌细胞壁肽聚糖层数多,且肽 聚糖为空间网状结构,再经乙醇脱水,网状结构更为致密,染料 复合物不易从细胞内漏出,仍为蓝色。而G-菌细胞壁脂类含量多, 肽聚糖层数少,且肽聚糖为平面片层结构,易被乙醇溶解,使细 胞壁通透性增高,结合的染料复合物容易泄漏,细菌被脱色为无 色,再经石炭酸复红稀释液复染成红色。
➢ 脓液: 同痰涂片法。
➢ 病灶组织或干酪块等:先用组织研磨器磨碎后再
行涂片。大小、厚度同痰涂片。
➢ 体液标本:取标本10ml,3000rpm,离心30min,取沉渣
涂片。大小、厚度同痰涂片。
➢ 脑脊液:将脑脊液离心或甩片集菌后涂片备用。
➢ 标本应以打圈的方式反复涂抹均匀,避 免标本涂布不均影响结果判读,或使染 色不均造成阴阳不定。
复合染料(中性染料):是碱性染料和酸性染料的
复合物,如瑞氏染料(伊红亚甲蓝)、姬姆萨染料(伊红天青)等;
荧光染料:如荧光标记的抗体,荧光素常用异硫氢基荧光素。
用于某些特殊的染色技术。
脂溶性染料 如Sudan black。
1.单染法:采用一种染料染色 如用美兰或稀释石炭酸复红等,使各种
细菌均染成同一种单一的颜色。故此法只 能显示细菌的形态及大小,对细菌的鉴别 价值不大。
二、步骤
标本处理
涂片固定
结晶紫初染
碘液媒染
乙醇脱色
复红复染
用于革兰氏染色的初染液一般是结晶紫(crystal violet)。 媒染剂的作用是增加染料和细胞之间的亲和力或附着力, 即以某种方式帮助染料固定在细胞上,使不易脱落。 不同类型的细胞脱色反应不同,有的能被脱色,有的则不 能,脱色剂常用95%的酒精(ethanol)。 复染液也是一种碱性染料,其颜色不同于初染液,复染的 目的是使被脱色的细胞染上不同于初染液的颜色,而未被脱色 的细胞仍然保持初染的颜色,常用的复染液是番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