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溢出视角下吸收能力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以河南省地级市为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9 - 04-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城镇化的技术创新效应:理论构建、数量测度与宏观政策(71473078);湖
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智力跨国流动对城市创新发展的影响效应——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 的研究(2017JJ1016);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不同规模城市的创新能力、效率差异与创新分 工研究(15A071)。 [作者简介]宋煜豪(1993 -',男,河南郑州人,湖南科技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进步与区域创新研 究(E-mail: 154665735 @ qq. com0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摘要]吸收能力通过知识溢出渠道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2007-2016年河
南省17个地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引力模型实现对知识溢出的有效测度,通过炳值法构建吸收能力指标体系,运
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以及其交互项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结果表t:河南省各地级市的
国内外学者对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进行了多 层次、多维度的深入研究,大多对知识溢出的正向 影响给予肯定。Moreno ( 2005 )以传统的柯布-道格 拉斯生产函数为模型基础,实证检验了创新产出 的空间关联及区域间的知识溢出对创新产出的积
极影响[3]o Peri(2005)采用欧洲113个国家和地
区的创新产出数据,证实了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 的促进作用⑷。侯鹏和刘思明(2013)在扩展的 知识生产函数基础上,实证考察了研发投入与知 识溢出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胡曙虹等 (2016)选择各个省域的高等学校为研究对象,采 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创新产出的空间溢出效
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时间相关性,整体星现“核心一边缘”的空间格局;吸收能力通过知识溢出能够有效地提高
区域创新水平,区域间的吸收能力存在t显的“反馈作用”;从长期和短期来看,知识溢出的空间外溢效应为负,
使得知识溢出在空间上产生了“挤出效应",这意味着河南省各地市存在着吸收能力与知识溢出普遍不匹配的
发展现状。
第34卷第7期
Voe.34 No.7
钦州学院学报 JOURNAL OF QINZHOU UNIVERSITY
DOI: 10.19703/j. bbgu. 1673-8314.2019.07.0076
2019年7月 Jul. ,2019
知]溢出'角下cd能力 对区域创新的k响研2
—以河南省地级市为例
宋煜豪
显不妥。因此,尝试以河南省17个地级市为研究 样本,以知识溢出为切入视角,采用引力模型实现 对知识溢出的有效测度,同时,以知识传播的需求 侧为研究重点,创建吸收能力多维指标体系,利用 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检验城市吸收能力对 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知识溢出;吸收能力;区域创新;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590.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8314(2019)07-0076-09
0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 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战略支撑。 对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形势下的中国来说,要实现 经济的平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依靠创新驱动经 济增长,切实增强城市创新能力。从现实角度来 讲,单纯依托城市知识积累和研发投入提升创新 能力是无法解决城市知识有限性及质量差异性的 困境,而城市间的知识溢出效应将激发接受方与 溢出方的创新发展活力,实现城市创新能力互补
联动。同时,城市吸收能力是度量知识溢出有效 性的关键,接受主体的知识和接受效率将直接决 定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如何利用知识溢 出效应,并结合城市吸收能力促进区域创新是当 前研究的热点议题。
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将知识溢出 作为解释区域创新、集聚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概念。 作为一种边际报酬递增的生产要素,知识的部分 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了知识溢出效应的存在。 知识溢出的空间相互作用加强了区域间的创新能 力关联度,促进了知识溢出与创新研究的发展。 1990年,“吸收能力”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并定义为
吸收作为知识溢出的第二阶段,其对区域创新产 出的贡献度不言而喻。Todorova & Duasin (2007 )
实证检验了吸收能力对区域创新的显著影响[11](
Bosch等(2010)从企业层面论证了吸收能力对企
业创新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12](陈晓红和宋洋
(2011)通过建立区域吸收能力指标体系,采用因
响[7](然而也有少数学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Bode (2004)基于德国的相关样本数据,发现知识
溢出效应存在地域差异[8](吕忠伟(2009)则证
实了研发的空间溢出效应在中国不同地区间存在 着地区显著差异笔者认为,出现不同结论的 原因可能在于未能实现对知识溢出的有效测度。
March等(1958)指出,绝大多数的创新成果 都源于“参考”而非“自创”叫 可以推断,知识
第7期
宋煜豪:知识溢出视角下吸收能力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
77
企业评价、消化外部知识并将其商业化的能力,具 有路径依赖性和积累性⑴(此后,Zahra等将“吸 收能力”界定为“对外部知识的获取、吸纳、转化 并开发利用”⑵。知识溢出和吸收能力犹如知识
传播的供给与需求两侧,前者主要从供给角度探 讨显性及隐形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后者则偏向于从需求角度阐释知识接受方对溢出 知识的吸收接受能力。
应进行了实证检验[5](张同斌等(2016)以高技
术产业为切入点,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的“中心-外 围”理论建立空间矩阵,验证了知识溢出与协同
创新对技术进步的积极影响[6](李嬪(2017)通
过对知识溢出实施有效测度,构建区域创新指标 体系,实证考察了中国各省域间创新产出的空间 关联及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多维度影
子分析法对中国30个省市的知识吸收能力进行
了综合评价[13](朱俊杰和徐承红(2017)以2001-
2014年省际数据为基础,检验了吸收能力对区域
创新绩效的门槛效应[14](何爱和钟景雯(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018)
基于沪深两市跨国企业的年度观察数据,探讨了
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15](
基于上述综述可知,单纯从知识传播的供给 侧或需求侧探讨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都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