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

合集下载

让审美贯穿语文教学之中

让审美贯穿语文教学之中

让审美贯穿语文教学之中
审美是指对美的感知、理解和评价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让审美贯穿其中可以起到以
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审美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学生可以领略到作品
中的美感,培养对各种文学形式的兴趣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爱读书的兴趣,提高阅读水平。

可以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使他们不仅能欣赏到作品的表层美感,还
能理解并感受到作品所表达的深层美感。

通过审美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后,他
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美感,从而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融入更多的美感
元素。

审美的贯穿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富有表现力。

审美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审美的贯穿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情操,培养学生用
美的眼光看待世界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境界。

通过欣赏与创作的互动,可
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审美贯穿语文教学之中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审美的方式,可
以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学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综
合素质。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审美教育的开展,让学生在欣赏与创作中感受到美的魅力,发展自己的审美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使他们能够从文学作品中发现美的思想,欣赏美的表现,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

首先,高中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审美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来发现美的思想。

教师可以从文学作品中引出关于美的概念,如礼仪、和谐、和平、爱心、宽容等,让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美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其次,高中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审美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来欣赏美的表现。

教师可以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如抒情、哲理、比喻等,让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美的表现,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此外,高中语文教学中还应注重审美教育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来体会美的情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场景等,让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美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总之,审美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注重审美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来发现美的思想、欣赏美的表现和体会美的情感,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与社会意义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与社会意义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与社会意义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供人阅读和欣赏的娱乐工具,更具有深刻的审美价值和积极的社会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与社会意义,并展示其对个人与社会的重要影响。

一、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1.艺术表现力:文学作品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如形象描写、语言表达、情感渲染等,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思想和感受,给读者带来审美的愉悦和享受。

2.人文关怀:文学作品通过对人性、生命、社会等方面的探索,向读者传递人类的情感与体验,展现人类的喜怒哀乐,引发读者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3.精神启迪:文学作品通过反映人类的智慧、哲理和道德观念,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价值和目标,从而提升读者的思维层次和精神境界。

4.审美教育:文学作品让读者通过欣赏、品味和理解其中的美感元素,提高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培养对美的鉴赏力,从而丰富个人的精神生活。

二、文学作品对个人的影响1.情感共鸣:文学作品通过描绘真实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冲突,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减轻心理压力,获得情感宣泄和疏导。

2.价值观塑造:文学作品通过塑造不同的角色和他们的思想观念,引导读者思考和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帮助个体明确个人的人生信念和追求,并在个人成长中获得指导。

3.思维拓展:文学作品以复杂的情节和多元的人物形象拓展读者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和思维灵活性。

4.人际关系:文学作品通过展示不同人物的相处和人际关系,教会读者理解和包容他人的观点和立场,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和沟通技巧。

三、文学作品对社会的意义1.价值观塑造:文学作品通过展现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塑造社会公德心、责任感和正义意识,推动社会价值观的建设和道德风尚的形成。

2.社会关怀:文学作品通过关注社会问题、呈现社会现象和社会冲突,引发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革。

3.文化传承:文学作品作为文化的载体,通过传递文化、历史和传统,保护和传承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维系社会稳定和文化多样性。

文学审美教育心得体会

文学审美教育心得体会

在我国,文学教育一直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审美教育,作为文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文学审美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其中,对文学审美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文学审美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文学审美教育的意义1.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文学审美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同时,文学审美教育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文学审美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文学作品往往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在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可以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学审美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文学审美教育的实施策略1. 营造良好的文学氛围学校应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学氛围,如举办文学讲座、组织文学社团活动、开展课外阅读等。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2. 注重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在文学审美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文学作品的多样性,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

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是文学审美教育的基础。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1)推荐优秀文学作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等特点,推荐适合他们的优秀文学作品。

(2)开展阅读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读书分享会、读书心得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3)设置阅读任务: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阅读相关的任务,如摘抄优美语句、撰写读书笔记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

4. 加强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文学欣赏能力是文学审美教育的重要目标。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审美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发阅读兴趣,以及启发情感。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并启发情感。

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而且也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关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融入审美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探讨。

【关键词】审美教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综合素质、审美能力、阅读兴趣、情感、融入、全面发展、研究方向1. 引言1.1 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提升其审美情趣和审美鉴赏能力。

通过审美教育,学生能够更加细致地感知和理解文字、语言中蕴含的美,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领会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意蕴。

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兴趣,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愉悦感,从而增强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通过审美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情操,提升其审美观念和审美品位,从而使其在生活中更加细腻、完整地感知和欣赏美的存在。

将审美教育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还可以为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2 研究背景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认识到审美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影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学生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知能力,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共鸣和审美体验。

目前国内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的探讨。

本文旨在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从而探讨如何有效地融入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文学艺术与审美教育

文学艺术与审美教育

文学艺术与审美教育文学艺术是人类文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美的追求和审美体验,可以提升个体的情感境界和思维品质。

审美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和创作能力。

本文将从文学艺术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审美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实施审美教育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文学艺术与审美教育的关系文学艺术和审美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

文学艺术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通过文学作品和艺术表现形式,人们能够感受到不同的审美情感和思想内涵。

而审美教育则是培养个体对艺术作品进行感知、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使个体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文学艺术的魅力。

文学艺术不仅是审美教育的对象,同时也是审美教育的手段。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和欣赏艺术表演,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审美情感,培养他们对美的喜爱和对美的追求。

同时,文学艺术作品也能够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艺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审美教育的意义审美教育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审美教育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审美素养。

通过培养个体的审美能力和敏感性,可以提升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水平,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这对于个体的情感与情绪管理、道德品质的养成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其次,审美教育促进了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通过艺术创作和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个体能够开拓思维,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这对于个体的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另外,审美教育培养了个体的美好情操和人文精神。

通过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个体能够感受到美的力量和价值,培养自己的美好情操和人文精神,提高自己的自我修养和生活品质。

三、如何实施审美教育实施审美教育需要有针对性的措施和策略。

首先,学校作为审美教育的主要场所,应当加强师资培养和课程建设。

教师需具备较高的审美素养和艺术修养,能够通过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欣赏和创作。

浅谈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余满仓《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

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

”可见新的课程标准非常重视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材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绝大多数作品无不与美有关,与人的美化有关,可以说,语文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审美的集中表现,这富有情感的学科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

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今天,美育与语文有质的统一性,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一、以情感人,理寓情中情感是审美的主要标志,离开了情感,审美就不可能实现。

语文教材里的文学作品是依据美的规则再现生活的,是用一个个美的形象打动人的情感,使之渐渐地忘记自身所在,完全沉浸到所创造得艺术世界里,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获得审美愉悦的满足。

再通过欣赏自己的思考,由情感上升到理智,从而获得各种情感体验和道德教育,逐步掌握辨别是非,判断美丑的道德标准。

所以说,情感是美育的核心,有人把审美教育称为情感教育,不是没有道理的。

语文教师要使学生与作品间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就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情感因素,充分发挥语文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情感优势,拨动学生的情弦,去启迪学生的审美情趣,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用了四个直觉形象(“飞鸟绝”、“人踪灭”、“孤舟”、“独钓”)创造出一幅静态美的图画,通过画面能直觉地感知的内心世界:孤独寂寞。

再联系他的经历,则能进一步理解其实是把政治上的失落感,借助于画面而和盘托出,在讲读这首诗时,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就能使他们受到心灵的熏陶。

二、通过作品赏析,把握美的本质在当今经济社会大潮中,由于受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有些青少年往往以丑为美,追求虚荣,自私自利,讲究吃喝玩乐。

文学概论试题和答案整理版

文学概论试题和答案整理版

5. 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的观点,文艺起源于( A)
A. 劳动B. 游戏C. 摹仿D. 宗教
6. 属于现代主义创作方法的是( AD)( )
A. 象征主义B. 田园诗歌C. 古典主义D. 荒诞派戏剧
7. 我国古代按照语言特点,将文学分为两类(BC )( )
A. 骈文B. 韵文C. 散文D. 传记
10. 文学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是对社会生活( 审美)的反映。
二、选择题(1―5题为单项选择,6―10题为双项选择;单项选择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双项选择选出两个正确答案,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在叙事文学作品的题材三要素中,最重要的是(C)
A. 素材 B. 情节 C. 人物 D. 环境
2. 主题:主题是通过作品中描叙的全部生活现象(塑造的艺术形象)所显示出的贯串全篇的中心思想或主导情感,也即作品蕴含的总的思想情感的意义。
3. 共鸣:共鸣指读者与作品中所表达的作家的感情或作品中人物所具有的思想情感,相通或基本一致,从而产生感应交流。
4. 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服装、言谈、举止、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某种特征所作的一种具体细致的描写。
2. 文学创作中,运用的主要思维方式是(C )
A. 抽象思维 B. 创造思维C. 形象思维D. 情感思维
3. 提出“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典型化方法的作家是(B )
A. 曹雪芹B. 鲁迅赏过程中,欣赏主体多种心理机能里最活跃的因素是(C )
A. 想象B. 思维C. 情感D. 理智
①这段话强调了文学有着审美教育作用,包括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2分)
②文学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有机联系在一起,只有通过美感作用,文学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才能发挥作用。(4分)

文学审美功能

文学审美功能

文学审美功能
文学的功能,指文学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各种作用。

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是
为满足社会的一定需要而存在的,在这种社会需要中,即包含着文学的种种功能。

1、文学功能的整体性
文学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重新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除此之外除
了汇聚功能、益智功能、心理补偿功能等。

文学功能不是边缘化存有的单独个体,而是一
个相互扩散的整体,他对人的情感、理想、信念、道德、人格都存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2、文学的认识功能
重新认识功能就是指文学具备协助人赢得社会和人生科学知识、增进对于人和社会的
认知的功能,他就是社会、历史和人性的百科全书,就是人赢得间接科学知识的主要渠道。

3、文学的教育功能
文学的教育功能就是指文学作品具备影响思想情感、净化心灵世界、进一步增强生活
勇气和信心的功能。

广义上来说,还包括文学所具备的政治的、社会的、伦理道德的启蒙
运动和教化功能。

4、文学的审美功能
文学的审美功能,就是指文学具备沟通交流文学活动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美感和情感
市场需求,并使人赢得精神对于现实的打破进而同时实现审美理想,促进和推动个性和就
可以全面而民主自由的发展。

5、文学的娱乐功能
文学的娱乐功能所指的就是文学可以领略到人身心惬意和精神民主自由,可以使接受
者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欢乐美感。

文学的娱乐功能有多方面的含义,他是生理的满足,有着益智特点,并且最终指向高
雅的格调。

文学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

文学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

文学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文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对于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文学教育,学生可以扩展视野、丰富情感、提升审美水平。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文学教育对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影响。

一、课堂教学在传统的文学课堂教学中,老师通常会通过讲解文学作品的背景、情节、人物形象等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通过学习经典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培养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同时,通过学习文学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此外,课堂上也可以通过朗读、分析、解读文学作品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朗读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并且可以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背后的意义和思想,并培养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文学创作文学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传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同时,文学创作也是学生进行情感表达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和创造空间,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创作进行指导和提供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提升文学创作水平。

三、文学展览与比赛举办文学展览和比赛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平台。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创作的文学作品进行展览,让更多的人欣赏和阅读学生的作品。

同时,通过比赛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作欲望,让他们在与他人的比拼中不断进步。

文学展览和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通过与其他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学生可以从中汲取灵感,拓展视野,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总结起来,文学教育对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幼儿文学审美教育

幼儿文学审美教育

幼儿文学审美教育一、幼儿文学审美教育的意义情感熏陶:幼儿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真善美,能够激发幼儿的积极情感,如善良、勇敢、友爱等,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审美趣味。

语言发展:通过文学作品的朗读、讲述,幼儿可以接触到丰富的词汇和句式结构,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为日后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认知拓展: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场景、人物等元素,能够拓宽幼儿的认知视野,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文学的幻想世界激发幼儿无限的想象,鼓励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为创造性思维的萌芽提供土壤。

二、幼儿文学审美教育的内容童话与民间故事:这些作品往往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以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情节吸引幼儿,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正义感。

儿歌与童谣:节奏感强,语言韵律优美,易于记忆,不仅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通过音乐培养其审美感知。

图画书与绘本:图文并茂,直观形象,通过视觉艺术与文字的结合,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培养其对美的直观感受。

寓言与哲理故事:简短精练,寓意深远,能够引导幼儿思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道德判断力。

三、实施方法与策略情境创设: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将文学作品中的情境生动再现,让幼儿身临其境地体验故事,加深理解和感受。

互动式阅读:鼓励幼儿参与到阅读过程中,如提问、预测、讨论等,增加互动性,激发思考,提升阅读兴趣。

艺术表现:结合绘画、手工、音乐、戏剧等形式,让幼儿将文学作品中的内容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培养艺术审美和创造力。

日常生活融入:将文学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如在自然观察中引用相关的故事,或在节日庆典中演绎经典故事,使文学成为幼儿生活的一部分。

亲子共读: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阅读,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在家庭环境中延续文学审美教育,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多元化文学资源:利用多媒体、图书馆资源,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满足不同兴趣和需求,拓宽审美视野。

论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渗透

论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渗透

论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渗透审美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审美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关系、审美教育在文学欣赏中的作用和具体渗透方式等方面展开论述。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的一种教育活动,它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使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能够深刻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感。

汉语言文学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的一种教育活动,它的目的是教育学生熟练运用汉语,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能力。

审美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学密不可分,审美教育为汉语言文学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教学依据,汉语言文学教学为审美教育提供了实践平台和教学资源。

审美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学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二者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

二、审美教育在文学欣赏中的作用1.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往往是在审美情感的支持下产生的。

审美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对文学作品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学习和欣赏文学作品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深刻感受其中蕴含的美感和魅力。

2.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文学作品是艺术的精华,它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审美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从作品的情节、结构、语言运用、意境、人物塑造等方面深入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学修养,使学生成为有艺术眼光和鉴赏水平的人才。

3.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审美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文学欣赏中,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还能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丰富人生阅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谈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谈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谈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一、审美教育的概念和意义审美教育是指通过有意识、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以提高其审美水平和素养的教育过程。

审美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美学知识和艺术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通过感知、欣赏和理解美的文化和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素质。

审美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语文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文学作品作为审美教育的载体,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欣赏,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使学生在语言表达和文学创作方面具有更高的水平。

通过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使学生具有更加丰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大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方式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和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解读,使学生能够深入体验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意蕴,提高其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和表演活动,激发学生的文学创作热情和创作潜能,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修养。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文学研讨和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开展文学批评和评论,提高其文学鉴赏水平和批评能力。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赏析和课外阅读活动,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和文化眼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学情怀。

五、思考和建议在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更加重视审美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支具有丰富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批评能力。

要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环境,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学教学氛围和文学学习环境,增加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要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文学作品,善于欣赏和感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和文学修养。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审美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之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语文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而审美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渗透到阅读教学的方方面面,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审美情感的熏陶,提高语文素养。

本文将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浅析。

一、培养学生的美感小学生对美的认识正处于成长阶段,他们的审美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学校的教育来培养。

语文阅读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文学作品,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美的存在,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描写,如山水、花草、动物等,使学生在欣赏中感受美的力量,激发他们的美感。

除了文学作品,教师还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引入一些优美的图画、音乐、雕塑等艺术作品,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表达感知美的存在。

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莫奈的《睡莲》,感受其中的色彩和情感;欣赏肖邦的《降E大调的夜曲》,感受其中的悠扬和动人。

通过这些欣赏活动,学生可以感受到美的存在,并逐渐培养出自己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审美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想象和联想。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产生联想,融入自己的情感和经历,进而产生对作品的审美体验。

在阅读《小熊的故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是小熊,经历种种有趣的故事,从而产生自己的想象与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描写句子中的细节,让学生在脑海中产生画面,继而产生联想和想象。

在阅读《春天的花开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作者笔下的花儿,它们是什么颜色的、有怎样的形状和香味等。

通过联想和想象,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课文,感受到其中的美丽和优美。

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审美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表达方式和情感内涵,使学生对文学作品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文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文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文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文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5个建议:
1.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接触不同的文学风格和艺术表达方式。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培养对文字的敏感度和理解力,提升审美能力。

2. 学习文学分析方法:学生可以学习文学分析方法,如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等,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深入分析和思考,培养对文学形式、结构、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参与文学活动: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文学活动,如朗诵比赛、文学讲座、读书俱乐部等。

通过参与活动,学生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见解,拓宽视野,增强审美交流能力。

4. 创作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尝试创作文学作品,如诗歌、故事、小说等。

通过创作,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对文学的独特理解和欣赏能力。

5. 多元化的文学学习:学生可以多元化地接触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戏剧等。

通过多样性的文学学习,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审美视野,培养对不同文学形式和风格的欣赏能力。

总之,通过阅读、学习、参与和创作等多种方式,学生可以全面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同时,教师在文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指导作用,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和独立欣赏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谈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谈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谈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摘要】审美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引导他们进行文学鉴赏,提升审美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大学语文教学应重视审美教育,将其融入教学中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审美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发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将审美教育纳入大学语文教学体系,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审美教育、大学语文教学、审美情操、文学鉴赏、审美能力、兴趣、重视、学生发展、教学效果、融合、意义。

1. 引言1.1 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审美教育是大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审美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情感修养和素养。

通过欣赏优美的文学作品、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学生可以感受到美的力量,激发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这种情感修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审美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

通过学习文学作品、欣赏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培养自己对美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艺术作品。

审美教育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活动,引导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参与艺术创作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

审美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审美教育,将其融入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养的提升。

1.2 大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大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

大学语文教学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论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

论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
21 0 2年第 0 6期 第2 8卷 ( 2 4期) 总 9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EDUCATI ONAL NSTI I TUTE I N OF J LI PROVI NCE
No 0 2 2 . 6, 01 Vo _ 8 I2
Toa . 9 tlNo 2 4
田田的荷 叶 , 薄 的春雾 , 薄 葱葱 郁郁 的树 以及树上 的 蝉声 与水 里 的蛙声 … …组 合成 了一 幅意境 幽美 的工
成都平原春夜降雨的情景 , 来源于实际生活 , 具有客 观 的意义 。并 且 , 的艺术性 在 于 , 时细雨有 利于 诗 及 万物的生长 , 诗人对此由衷地喜悦 , 赞扬它既是知时 节 的“ 好雨 ” 又有 着 使 万 物 催 生 滋养 , 不 矜 功 炫 , 却 耀的精神品质 。诗 中透 出诗人对“ 好雨” 的喜悦 , 是
3 9
是诗人 审美情 感 的显 现 , 具有独 特 的艺术 魅力 , 以 所 给人 以一种审美 上 的享受 和发 现 。
二、 文学 的认识 作用
富 , 生动 逼真 , 深 刻 有 力 , 愈 有认 识 价值 和 思 愈 愈 就
想资料价值 , 从而认识作用就愈大。
三 、 学的教 育作 用 文 文 学作 品不 仅 给人 以知识 , 者 在认识 作 品所 读 反映 的社会 生活 的 同 时 , 作 品 中表 现 出来 的思想 对 情 感 , 与恨 , 爱 善与 恶 , 与丑 也会产 生共 鸣和思索 , 美
晴, 看那红 艳潮 湿 的地方 , 是锦 官城 内被夜雨 浸润 定 而显 得鲜艳 的花朵 。这 首诗集 中而形象 地描写 出 了
种能够给人以精神上 的满足和愉悦 , 就是文学的美

谈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

谈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

谈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我们知道,文学是通过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门艺术。

文学的功能可分为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其认识、教育功能在日常生活中体现最为根本,最为普遍。

审美功能与认识功能、教育功能相比,则表现为一种较为高级的情绪情感体验,它要求审美对象的主体——人,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文化积淀,才能进行美的鉴赏活动。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承载、体现着文学的认识、教育功能,但作为文学的高级情感体验活动——审美鉴赏,往往被忽视,造成目前学生普遍地对语文学科不够重视,更是没有兴趣去学,导致学生人文精神的严重偏失,这是当前我们对语文学科的误区所在。

朱光潜说过:“真正的文学教育不在读过多少书和知道一些文学上的理论和史实,而在培养出纯正的趣味。

”“纯正的趣味”就是对于真正的美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即审美能力。

审美是什么呢?它是作为主体的人对客体的情感的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

因此,加强语文教学的审美意识,提高语文教学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普遍的审美感知、审美鉴赏能力,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来谈谈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以期与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探索语文教育的真谛。

笔者认为: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体味作品语言所呈现的风格美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以语言作为传情达意、描绘形象的主要工具。

我们对文学的最初感知,也就是从语言着手。

语言,是作品风格的最直接的外在标志。

凡是形成了风格的,成熟的作家,他们作品的语言都是独特的,因为他们作品的语言经过千锤百炼,总是饱含着作家自己的独特感受,倾注了作家自己独特的创作个性。

如有的洗炼鲜明,平易流畅;有的生动形象,娓娓动人;有的清新隽永,韵味无穷;有的绮丽典雅,色彩缤纷;有的幽默诙谐,妙语如珠;有的简洁遒劲,耐人寻味……读《诗经》,我们体会到的四字一格的活泼自然、错落有致;读庄子的散文,体会到庄子语言的奇峭富丽,精彩传神;读李白的诗,感受到的是清新和飘逸;读杜甫的诗,体会到的是沉郁顿挫;读苏轼的词,体会到的是豪迈和奔放;读李清照的词,体会到的是清丽含蓄、婉转和缠绵;读鲁迅的杂文,让我们体会到的是时而犀利,时而幽默的充满智慧的语言;读余秋雨的散文,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幽默风趣和睿智,在愉快的感受中往往又充满理性的启示……这些风格不同的语言,自然能给不同个性的读者心灵上一种愉快感,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感受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

关于课文的审美功能与文学教育

关于课文的审美功能与文学教育

关于课文的审美功能与文学教育在现代文学教育中,课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具有丰富的审美功能。

通过学习课文,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本文将探讨课文的审美功能在文学教育中的意义,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课文作为文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具有多重审美功能。

首先,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感。

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语言形式和情感表达,给人以美的享受。

例如,经典的诗歌作品可以引发学生对于音乐美和韵律美的感悟,散文作品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审美情趣。

通过学习课文,学生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审美体验,提高自己的审美品味。

其次,课文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文学作品通过描写人物的情感、事件的发展等方式,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可以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体验到情感的变化,进而提高自己的情感识别和情感表达能力。

这对于学生的情感发展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课文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逻辑结构,引发读者的思考。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边界,培养自己的非线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这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

在当今社会,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已成为人们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其次,通过学习课文,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课文作为一种经过挑选和编辑的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接触到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这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终生学习具有积极影响。

此外,通过学习课文,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好的课文往往包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哲学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06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6,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94期)
Total No .294
收稿日期:2012—04—23
作者简介:刘静波(1962—),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市第三十九中学,中级,研究方向:文学的教学与实践。

论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
刘静波
(长春市第三十九中学,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不仅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更是作家的审美创造。

因此文学就有了美悦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

文学作品中的美悦作用既给人以一种审美上的高度享受,
又从中透露出人生的理想、人生态度和一种高度的审美情趣。

文学的认识作用能给人以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给人们以历史和现实生活的知识,它使人们增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了解。

文学的教育作用是因为文学表现了真、善、美,能使读者在与作品的感应和交流中受到震撼,感奋、向善求上。

关键词:美悦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6—0039—02
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它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
反映和感受的物态化表现。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具有审美特质的社会意识形态,对人的影响是全面
的,
对社会的作用也是广泛的。

然而,文学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作用是它的审美教育作用。

那么,审美教育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它大致是由文学的美悦作用、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组成的。

一、文学的美悦作用
文学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给人以审美的愉悦,使人获得美的享受,从而陶冶性情、提高精神境界。

因而美悦作用是文学的最为直接和独特的作用。

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文学作品以其生动性、情感性使人在看的过程中获得对现实自我的暂时超越,这种能够给人以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就是文学的美悦作用。

高尔基曾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
论在什么地方,总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

”而优秀的文学作品正是满足了人们这种审美的需要,
使人在精神上得到愉悦和陶冶。

构成艺术的主要因素是美。

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的清华园本是一个平常的荷塘,但一到这位散文家的笔下,简直无美不备:淡淡的月色,田田的荷叶,薄薄的春雾,葱葱郁郁的树以及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组合成了一幅意境幽美的工笔画。

顿时令读者心旷神怡,陶醉其中。

因为
作品传达出了醉人的美和意境,
同时使读者感受到了这良辰美景之中的作者的抑郁和“不宁”,折射出动乱的现实在知识分子精神上引起的时代忧思。

作品既给人以一种审美上的高度享受,又从中透露出人生的理想、人生态度和一种高度的审美情趣。

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审美价值,虽然它能反映社会现实或生活中的具体情况,但却不能给人以美的感受。

如我国古代一首打油诗:“天地一笼统,
白井黑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这首打油诗只是对事物的实录,没有美的色彩,更谈不上审美价值,
所以没有审美愉悦。

而唐代杜甫的五言律诗《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中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春夜喜雨图。

正当万物萌芽生长的时节,细细的春
雨,随着微风轻轻地飘下,无声地滋润着万物,待到早上天晴,看那红艳潮湿的地方,定是锦官城内被夜雨浸润而显得鲜艳的花朵。

这首诗集中而形象地描写出了成都平原春夜降雨的情景,来源于实际生活,具有客观的意义。

并且,诗的艺术性在于,及时细雨有利于万物的生长,诗人对此由衷地喜悦,赞
扬它既是知时节的“好雨”,又有着使万物催生滋养,却不矜功炫耀的精神品质。

诗中透出诗人对
“好雨”的喜悦,是诗人对于春夜降雨的客观现实与主观情感
9
3
的结合,是诗人审美情感的显现,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所以给人以一种审美上的享受和发现。

二、文学的认识作用
文学的认识作用是指人们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认识历史和人生,提高观察生活、理解生活的能力,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认为,通过读《诗经》,可以观风俗之盛衰,这就肯定了文学作品有认识社会生活的作用。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从一定时代的五脏六腑中孕育出来的,它通过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描绘或真实体验的抒发,生动地再现某一时代社会生活的风貌和某些本质方面,从而使读者了解那一时代人们的生活、社会面貌以及政治、经济、文化、习俗和人们的思想、情趣等各个方面。

比如人们读了杜甫的“三吏”、“三别”就能了解到“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和痛苦。

田园的荒废,官吏的无情,生活的困苦,人民的哀怨,都历历在目。

这就是文学的认识作用。

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文学是“人的生活的教科书”。

文学的认识作用之所以受到重视,不仅仅在于文学广泛反映了社会生活,向人们展示出丰富多彩的生活图画,能给人以各种各样的知识,更在于文学能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的真理和规律。

文学并不单单描绘生活,而更在于挖掘生活的真谛。

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包含着对生活真理的发现,包含着对一个历史时代的深刻认识。

并能通过其典型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和规律,揭示社会发展的趋势。

如元末明初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反映了将近一个世纪的纷纭历史。

以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为题材,从汉灵帝中平元年写起,至晋武帝太康元年两晋统一为止。

作品通过统治集团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描写,总结了历史经验,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谴责了统治者的丑恶与残暴,表现了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对明君仁政的向往。

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爱憎情感和愿望要求。

作品不仅给我们展示了特定时代的历史,同时给我们塑造了典型的艺术形象,使读者在欣赏作品的时候,仿佛置身于三国争霸,鼎足而立的历史当中,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风云变幻。

而书中的四百多个人物,个性鲜明,有血有肉,把曹操的奸绝,关羽的义绝,孔明的智绝等刻画得淋漓尽致。

可见,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向人们传播多方面的社会和人生知识,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生活,争取美好生活。

文学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愈广阔丰富,愈生动逼真,愈深刻有力,就愈有认识价值和思想资料价值,从而认识作用就愈大。

三、文学的教育作用
文学作品不仅给人以知识,读者在认识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同时,对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爱与恨,善与恶,美与丑也会产生共鸣和思索,甚至得到心灵上的震撼,从中得到启示和教益。

这就是文学的教育作用。

文学之所以具有教育作用,是因为文学表现了真、善、美。

当然,文学并不一定就能使人改恶从善。

但最起码,它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

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培养人们的崇高理想感情、坚强的性格的形成有巨大的教育作用。

很多人物的成长都离不开对文学形象的学习。

学习文学中的真善美,否定假丑恶,培养人们自身形成良好的性格和高尚的风格,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文学的教育作用是多方面的,是广泛的。

既有反映阶级斗争的教育,又有反映伦理道德的教育,还有反映审美情趣的教育等等,都可以看做文学的教育作用的发挥。

但文学的教育作用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说教所能达到的,而是具有生动、活泼和潜移默化的特点。

因为文学首先是文学,如果是单纯的道德或政治说教就失去了文学的特征,变成非文学的东西了。

所以文学是持续性的,渐进的,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起作用的,使人的思想、情感言行得到变化,而不能把文学看成“立竿见影”地发挥作用,去追求轰动效应和追求功利。

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包含的认识作用,美悦作用和教育作用体现了文学真善美的统一。

它们分别对人心灵结构中的知、意、情发生影响,也可以说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全面的影响,满足人的精神需要。

当然,它们并不是决然分离的,而是相互渗透的,共同发挥它的作用。

总体上说它们就是一种审美教育作用,通过影响人、感染人进而影响社会、推动生活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法]奥古斯特·罗丹口述,[法]葛赛尔记录,傅雷译.罗丹艺术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意]克罗齐(Croce,B.)著,朱光潜译.美学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张彦加.论散文诗的整体美[J].南京社会科学,2002,(04).[4]檀华武,王章材.文学审美鉴赏下的语文教学[J].文学教育(下),2007,(10).
[5]黄任文.让文学教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J].文学教育(下),2008,(10).
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