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苏轼词两首》导学案(二)
(完整版)苏轼词两首导学案(教师版)
编号:gswhywbx4----004文华高中高二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导学案(教师版)编制人:董华山审核人:陈海霞编制时间:2015/6/26学习目标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两首词的写作背景。
2、领略苏轼豪迈的词风,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3、理解两首词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意义,体会并正确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1、领略苏轼豪迈的词风,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2、理解两首词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意义,体会并正确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方法诵读法、讲解法和合作探究法相结合学习过程:《念奴娇·赤壁怀古》一、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苏轼(1036 一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嘉佑进士。
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推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处地方官。
又因作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后死于常州。
苏轼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散文堪称大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晓畅,代表作有《赤壁赋》《石钟山记》《喜雨亭记》等。
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名诗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书李世南所画秋景》等。
其词属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合称“苏辛”,是豪放词的开创者,名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中秋》等。
苏轼擅长书画,善写行书、楷书,善作枯木怪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书画四大家”,有名画《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
苏轼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
注重提携后人,有出自其门下的“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苏轼对词的革新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苏轼词两首 导学案
苏轼词两首 导学案高一语文组 主备人:宋老师 2011-04-17【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苏轼的生平事迹以及两首词的时间和背景,体会作者仰慕英雄、感叹年岁将老却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和作者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2、 学习作者通过景物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来抒情表意的写作方法。
3、 学习作者借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来抒发人生哲理的方法。
【重点难点】1、 体会作者仰慕英雄、感叹年岁将老却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和作者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2、 学习作者通过景物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来抒情表意的写作方法。
3、学习作者借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来抒发人生哲理的方法【学习方法】诵读、讨论、展示、评价。
【知识链接】知识梳理 一、字音 1.典型字 故垒.(l ěi ) 还酹.(l âi ) 樯.橹(qi án ɡ) 纶.巾(gu ān ) 公瑾.(j ǐn )料峭.(qi ào ) 一蓑.(su ō) 萧瑟.(s â) 2.多音字二、字形 ⎪⎩⎪⎨⎧躲避避白璧无瑕璧赤壁壁 ⎪⎩⎪⎨⎧觐见觐谨慎谨周公瑾瑾 ⎪⎩⎪⎨⎧斟酌酌酎咎酎酹江月酹⎪⎩⎪⎨⎧俊俏俏讥诮诮料峭峭 三、词义 1.重点词料峭:形容微寒(多指春寒)。
萧瑟:①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②形容冷落凄凉。
狼狈: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2.近义词何妨·不妨何妨:用于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
如:“何妨吟啸且徐行”。
不妨:表示可以这样做,没有什么妨碍。
用在陈述句中。
如:“如果有意见,不妨当面提出来。
”一时·时时一时:一个时期,短时间内,临时、偶然的。
如:“一时多少豪杰”。
时时:常常。
如“时时不要忘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
”四、文学常识1.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北宋文学家、知名画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与其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他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己又刻苦学习,青年时期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显露出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22222
《苏轼词两首》导学方案二【知识与能力】1、继续积累词章中的文言知识:①特殊句式(省略句;倒装句)②词类活用2、掌握词中运用的典故3、学习作者通过景物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来抒情表意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1、文言知识穷尽法2、典故考究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会词人的达观情怀,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
【自主探究】一、整体感知阅读《定风波》,填空。
全词紧扣途中遇雨这样一件生活中的小事,上片写。
下片写。
篇中的“风雨”、“竹杖芒鞋”、“斜照”等词语,既是眼前景物的实写,又不乏比兴象征的意味,是词人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体验的外化。
全篇借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
词的上片主要是叙事,但叙事中渗透了强烈的感情色彩。
“莫听”、“”、“”、“”,鲜明地体现了作者广阔的胸襟和倔强的性格。
二、局部探究1、最能表达本词主旨的句子是。
2、作者在这首词中表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作具体评析。
答:3、如果我们想把全词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合作探究】1、展示交流1)交流组内2)班级展示2、梳理总结【迁移训练】一、基础迁移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樯橹(qiáng)酹(lèi)吟啸(xiào)羽扇纶巾(guān)B.笺注(qiān)钓矶(jī)蓑衣(suō)料峭(qiào)C.瓦砾(lì)蠕动(rú)巷道(hàng)戛然而止(gá)D.遒劲(jìng)应届(yīng)漂泊(bó)处心积虑(chù)2.下列词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引申箫瑟黯然失色估名钓誉B.谏言凭吊相得益章繁冗拖沓C.欢度丰姿走头无路绘声绘色D.故垒酒樽稗官野史安份守己3.下列词句,诵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B.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高二下册《苏轼词两首》语文教案 (2)
高二下册《苏轼词两首》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苏轼词两首》,培养学生对苏轼及其作品的了解和欣赏能力。
2. 通过分析诗词的结构、意境和语言表达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仿写词作,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水平。
教学重点:1. 理解和欣赏《苏轼词两首》,把握诗词的基本结构和意境。
2. 分析诗人的语言表达手法,深入理解诗意。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模仿创作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好《苏轼词两首》的原文和注释。
2. 学生准备好相关的词学习材料和笔记。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并与学生共同回顾上一课的内容。
阅读与解析(15分钟)教师给学生分发《苏轼词两首》的原文和注释,要求学生先自主阅读,并尝试理解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学生阅读完成后,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结合注释逐句解读词的含义和语言表达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的意蕴。
分析与讨论(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苏轼在《苏轼词两首》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探讨这些手法在表达词意和增强情感的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从情感、意境、修辞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词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词作仿写(2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仿写一首苏轼风格的词作,可以选择《苏轼词两首》中的一首作为模板,也可以自选其他苏轼的作品进行仿写。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帮助学生体会苏轼的词作特点,提高自己的文学创作水平。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词作,并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
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回答以下问题:你认为苏轼的词有什么特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苏轼的词,朗读并写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更多的苏轼的词进行学习和欣赏,加深对苏轼的了解。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第二课时导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第二课时导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学习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词作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韵律美。
鉴赏词的写作技巧,学习从生活小事中提炼哲理的方法。
2、通过“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进一步理解苏轼及其豪放的诗词风格。
3、进一步认识苏轼,了解其曲折起伏的人生经历,感受他即使面对打击、身临困境,也能保持豁达、超然、洒脱、乐观的人格魅力,培养高尚的人格和面对困难保持乐观通达的精神状态。
【重点难点】有感情的熟读并背诵本首词,理解词中体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学习内容】一、写作背景。
《定风波》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作于元丰五年(1082)谪居黄州时。
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
被贬的岁月里,他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而他却能以超人的旷达的胸襟泰然处之。
这首《定风波》就集中体现了苏轼“失之泰然”的大胸襟,大气魄。
词前小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借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据《东坡志林》卷一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
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潇潇春雨和料峭春风使苏轼得了一场病。
但苏轼不提病事,而直写胸襟。
二.奇文共欣赏2、根据以下断句朗读,读出词的音乐节奏美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翻译诗句并理解词意。
(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3)“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4.整体感知:(概括大意)上片:下片:3.“竹杖芒鞋轻胜马”所写是实景吗?【明确】5.学生自由讨论:你自己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这首词对你有何启迪?【明确】从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去谈。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_苏轼词二首_苏轼词两首导学案上课 杜海波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编写人:杜海波【学习目标】1、了解两首词的艺术特色;学习作为豪放词派杰作的两首词在词风上的特点。
2、学习怀古诗把写景、咏史、抒情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的写法。
3、理解作品思想内容,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情怀。
4.通过景物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来抒情表意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1、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引导学生体会词作中的“画面美”,品味词作豪迈、雄浑、壮阔的意境美。
2、通过激发学生丰富联想和想象,理解词作中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的英雄气概。
体会词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知识链接:1、宋词的风格流派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其作品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风格。
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写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体裁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
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2、关于苏轼生平: (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画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许多人认为苏轼堪称“中国古代第一全才。
”词发展至北宋中期,在人们心目中仍为“小道”,不能登大雅之堂。
苏轼一出,扭转百余年的词坛颓风,开拓了词的意境和表现手法。
思想:苏轼思想较复杂,虽以儒家思想为主,但老庄哲学和释道思想也很浓厚。
苏轼为人耿直,才意迈峻,重节操。
3、写作背景: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游赤鼻矶,作词抒怀。
本首词就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
43岁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
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作。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新
探究层级知识
6、《赤壁怀古》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说说其“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7、《赤壁怀古》怀哪些古?怀古的目的是什么?
8、《赤壁怀古》有人说,全词结尾一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反映了苏 轼思想上消极的一面。你是如何看待的?应该怎样面对人生中的挫折?
温馨提示: 整理出你不 理解或者你 感兴趣的问 题。
1、《定风波》写了怎样的一件事?(时间、地点、天气、人物、经过)
2、找出你认为需要重读的字或词,阐明理由。 (这些字词展示出怎样形象的苏轼?)
思考: 通过 1 题,你 能思考出“小 序的作用 吗?”
第二层级:技能运用与拓展(导学区•不议不讲)
【重点难点探究】技能系统化•系统个性化
理解层级知识
3、这首词,仅仅写的是苏轼面对自然的风雨吗? 如果不是,自然的风雨又指的什么呢?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你觉得 哪些字词用得好,为什么?
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在全篇中起什么作用?
《苏轼词二首》
3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
宿州市第三中学 高一语文导学案 编写:李珍 审核:
5、下片着力塑造周瑜,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
※ 解文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念奴娇”是词牌名,题目是“赤壁怀古”。
词牌限定词的格式(字数、句数、押韵、平仄等),题目表明词的内容或范围。
《定风波》中“定风波”是词牌名
※ 识作者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蛾眉共比高。”
诗中“三父子”即文学史上著名的“三苏”(苏洵、苏轼、苏澈)。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高考诗歌鉴赏题枚举【学习目标】1、把握高考诗歌鉴赏题的答题方向和方法。
2、学习豪放词派杰作杰出作品在词风上的特点,理解《赤壁怀古》的艺术手法。
3、学习苏轼从生活小事去领悟人生哲理及隐喻手法运用。
【诗歌鉴赏方法点拨】1.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田园: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陶渊明、王维、孟浩然)。
边塞: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
(王昌龄、高适、岑参、范仲淹)。
忧国(民):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
(陆游、杜甫(沉郁顿挫)、辛弃疾、文天祥)。
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张养浩)。
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祝愿.(李白、王勃)。
思乡: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马致远、崔颢、苏轼)。
咏(物)志: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志向。
(曹操、李白、韩愈)。
写景:对大自然、生活、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叙事:通过所见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同情、愤慨、痛恨、悲伤之情)。
(白居易《观刈麦》、杜甫《石壕吏》)。
爱情: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
(温庭筠、李商隐、李清照)。
怀古:对古人、物、事发出感慨,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情感。
2..鉴赏步骤:(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3)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4)词表现手法的赏析。
3.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技巧(1)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2)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苏轼词两首》创作背景】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苏轼词二首》导学案(含答案解析)
◆14苏轼词二首责任1920年,有个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不当心打坏了街坊家的玻璃。
街坊向他索赔美元。
在当时,美元是笔不小的数量,足足能够买125只生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可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错负责。
男孩犯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父亲取出美元说:“这钱能够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我。
”此后,男孩开始艰辛的打工生活。
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美元这一“天文数字”,还给了父亲。
这个男孩就是往后成为美国总统的罗纳德·里根。
他在回想这件事时说,经过自己的劳动来肩负过错,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微感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集》赏读:君子的行为,应寂静地涵养自己,用节俭来培养品德。
淡泊以明志,寂静而致远。
德高莫高于仁爱人,为政莫高于博利人。
——《新书》赏读:道德高的没有高过对人广泛施爱,当政者最高的治理方式莫过于对广大人民有益。
拥有仁爱之心,是为人之道。
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荀子》赏读:用善行来洁身自爱,就能够比较尧舜。
可见人们增强自我涵养是多么重要啊。
易穷则变,变则通,公则久。
——《周易》赏读:《易》这门学识,走到终点就要变化,变化此后就能通畅,通畅此后便能(使你的事业)长远。
变通一词,启迪人们遇事不用死钻牛角,而应当懂得通融、屈伸。
一、作者视窗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隐士。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在文学艺术方面可谓全才:其文汪洋恣肆,理解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辈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善于行书、楷书,能开创新意,用笔丰腴跌荡,有天真绚丽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作品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二、写作背景《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作于东坡贬居黄州的第四年,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苏轼词》教案
《苏轼词》教案2《苏轼词两首》教案2一、教学目标:1.了解豪放宋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的阅读鉴赏能力。
2.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3.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理解其"人生如梦"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赏析,体会词的不同的妙处和作者含蓄深刻的思想感情。
2.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理解其"人生如梦"的思想感情。
3.感受苏轼的旷达和洒脱、豁达坚韧、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的情怀。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和讨论法相结合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
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
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己,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赤壁风景图及苏轼原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这篇传世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苏轼(1036一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上,眉州眉山人。
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处地方官。
又因作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后死于常州。
苏轼的词意境和风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
他作词不纠缠于男女之间的绮靡之情,也不喜欢写那些春愁秋恨的滥调,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
苏轼的词强烈地反映着入世和出世的世界观的矛盾。
他政治上长期失意,一生经历坎坷不平,但仍能保持乐观豪迈的精神,不时发出健旺爽朗的笑声;另一方面作者在达观潇洒的风度里潜伏着一种浓厚的,逃避现实追求解脱的老庄思想,用来寄托自己对政治现实不满的心情。
2-2苏轼词两首 导学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苏轼生平,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2、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3、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知识链接】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蛾眉共比高。
”诗中“三父子”即文学史上著名的“三苏”(、、)。
苏轼(1036—1101),字,号,四川眉山人,代文学家、书画家。
苏轼才情奔放,诗词文均有独到成就,特别是在词作创作上大胆创新,开创派词。
在文学方面,历来有“苏黄”()、“欧()苏” 、“苏辛”()”之说。
书画方面,他和、、米芾并称“宋四家”。
著有《苏东坡全集》。
2、名人评苏轼:“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林语堂《苏东坡传》)“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余秋雨《文明的碎片•苏东坡突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3、词牌、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是词牌名,题目是“”。
词牌限定词的格式(字数、句数、押韵、平仄等),题目表明词的内容或范围。
4、本词创作背景:苏轼生活的仁宗至徽宗王朝是北宋危机不断加深的时期,因与当权派政见不合,屡被贬官,甚至在元丰二年(1079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他不仅没有奉禄,而且还受到监督。
元丰五年,四十六岁的他在游赤壁时,吊古抒怀,写下了千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了他对古代英雄的赞美之情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苏轼词两首》导学案2
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宁明中学高中语文《苏轼词两首》导学案(教师版)新人教版必修4【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艺术特点。
2.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3、了解不同时期词作者的创作风格。
4、准确背诵并默写全词。
【学习重点】1、豪放派词的艺术特点。
2、苏词中字词句使用的妙处。
【学习难点】1、理解词的意境。
2、苏词中字词句的妙处。
【学法指导】诵读法、合作讨论法。
第一课时[学习要点]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与作家作品。
2.学习鉴赏《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自主学习】——课前预习1.熟读诗歌,标记勾画重点字词,名句。
2.结合《优化探究》中本课的“助读资料”和“基础梳理”,预习掌握相关字音字形、文体常识、作家作品等。
3.结合课本注释翻译《念奴娇·赤壁怀古》全词,了解全词内容,概括本词主旨。
4.自主学习之基础知识自我检测: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注音或释义正确的一项( ) 1、D(A项中的“雪”是比喻用法,指浪花。
B项中“纶”的正确读音是“guān”。
C项中“华发”意为花白的头发。
)A、樯橹..(qiáng lǔ)灰飞烟灭卷起千堆雪.(雪花)B、羽扇纶.(lún)巾一蓑..(一袭蓑衣)烟雨任平生C、早生华发..(形容微寒)春风吹酒醒..(美丽的头发) 料峭D、一尊还酹.(lèi,把酒洒在地上,表示凭吊)江月2)判断下面各项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2、A.× B.√ C.× D.√(A项错在“词牌是指词的题目”,应为“词牌是指词的曲调名称”。
C项错在“它们又是词的题目”。
)A.词有词牌,词牌是指词的题目。
一般来说,一首词为一阕,“阕”在文字上指词的分段。
( )B.词牌是指词的曲调名称。
词的题目指填词用的题目,词的分段称为上片、下片,或称上阕、下阕,因为一曲便是一阕。
( )C.词牌指填词用的曲牌名,“念奴娇”“永遇乐”之类便是;它们又是词的题目,而“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之类只不过是副标题。
高中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材料《苏轼词两首》导学案(二)一、苏轼大致生平及评价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
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
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被贬任地方官。
元佑中,旧党执政,苏轼内调,任翰林学士等职,因与司马光在政见上发生分歧,被旧党所恶,再次外调,等新党重新上台,苏轼受到重重的打击。
宋徽宗即位,苏轼遇赦,第二年死于常州。
苏轼在文学艺术的创作上,几乎是一位全才。
散文方面,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
诗歌方面,是宋代诗坛上的杰出诗人,和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被誉为北宋四大诗人,和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的创作上,扩展了词的境界,是豪放派的创始人,与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画方面,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著有《苏东坡全集》。
二、苏轼在黄州生活概况在来黄州之前,因乌台诗案苏轼曾下狱,险遭杀身之祸。
出狱后派往黄州,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其实要受地方官员的监督管制,形同囚犯。
为了排谴内心郁闷,他在住地东面的山坡上盖了房子,取名雪堂,自号东坡居士。
每日他都到那里去读书,与朋友谈论,或浏览风景。
有时也到赤鼻矶(当地人误以此为赤壁)、岐亭等地。
苏轼游赤鼻矶,共有两次,都在宋神宗元丰五年这一年(1082)。
这首词大概是这期间写的,当时他已45岁,故词中有“早生华发”一语。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
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苏轼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三、词句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分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宽广的背景和阔大的气势沉郁苍凉的情调。
羡慕古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流露出他被贬黄州的失意心情。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火烧赤壁时代、地点、事件、人物。
“人道是”苏知赤壁之战的“赤壁”不在黄州,他真正用意不是考证“赤壁”本身,只是“借地抒情”。
教师用苏词二首导学案
[选修1]苏轼词二首导学案高二语文备课组 2008-3-28学习目标: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阔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
2.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3.感知豪放词的抒情特点。
学习重点:1.词所抒发的感情及抒情特点。
2.与词人的身世联系起来体会诗歌的表情达意。
学习难点: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阔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
2.感知豪放词的抒情特点。
一、课前导学1.作者介绍:苏轼(1037一1101),字子瞻,号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嘉祜二年(1057)进士及第,宋神宗熙宁年间历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徐州知州、湖州知州。
以作诗讪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元由祐年间,调任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杭州知州、颍州知州。
不久又以写文章讥斥朝廷的罪名被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
接着再贬为琼州别驾昌化军(治所在今海南儋县)安置。
1100年被赦北归,第二年病死于常州。
2.正音正字偓佺..()欹.()枕杳杳.()天籁.()料峭.()蓑.()衣3、词语理解①.欹枕江南烟雨②.杳杳没孤鸿③.认得醉翁语④.刚道有雌雄⑤.一点浩然气⑥.何妨吟啸且徐行⑦.竹杖芒鞋轻胜马⑧.料峭春风吹酒醒二、学习研讨(一)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写作背景: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作者贬官在黄州(今湖北黄冈)时作的。
快哉亭,在黄州的江边,张怀民修建。
怀民字偓佺(又字梦得),当时也贬官在黄州,与苏轼的心境相同,二人交往密切。
作者不仅欣赏江边的优美风景,而更加钦佩张的气度。
所以他为张所建的亭起名为“快哉亭”。
其弟苏辙还为此亭写了《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的这篇散文和苏轼的这首词,我们可以当作互补互注的姐妹篇来读。
1、作品描写的重点不在快哉亭的本身,而在它周围的广阔景象。
作者起笔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先用实笔描绘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景象。
2、这首词描写的对象是黄州快哉亭,为何上片却写平山堂上景色?一是因为两处景色有相似之处,二是借平山堂的文化地位来提高快哉亭的文化蕴味.这种以虚托实的想像式侧面描写,使词作显得曲折蕴藉.3.“山色有无中”语出何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苏轼词中此语借自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欧词全文是:“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完整word版)苏轼词两首导学案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
2.体会作者写景、状物、叙事、抒情的写作手法,理解词中烘托和映衬手法的运用。
3.体会词中流露的作者的豪迈之情与壮志难酬的感慨。
【学法指导】本文的学习用二课时。
第一课时:在早读预习的基础上,完成本导学案。
第二课时,首先在老师的指导下,以预习案为序,完成知识积累;然后,按271课堂模式,完成探究案。
预习案【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四川眉山人(今四川眉山县)人。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嘉佑进士。
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
苏轼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散文堪称大家,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晓畅,代表作有《赤壁赋》《石钟山记》《喜雨亭记》等。
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名诗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等。
其词属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合称“苏辛”,是豪放词的开创者。
名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苏轼擅长书画,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注重提携后人,有出其门下的“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苏轼对词的革新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线,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
南宋的陆游、辛弃疾,金代的元好问,明代的袁宏道,清代的查慎行等,都是明显受到他影响的作家。
⒉写作背景《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苏轼词中的代表作,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
作者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党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谪。
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苏轼词两首》导学案2
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宁明中学高中语文《苏轼词两首》导学案(教师版)新人教版必修4【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艺术特点。
2.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3、了解不同时期词作者的创作风格。
4、准确背诵并默写全词。
【学习重点】1、豪放派词的艺术特点。
2、苏词中字词句使用的妙处。
【学习难点】1、理解词的意境。
2、苏词中字词句的妙处。
【学法指导】诵读法、合作讨论法。
第一课时[学习要点]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与作家作品。
2.学习鉴赏《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自主学习】——课前预习1.熟读诗歌,标记勾画重点字词,名句。
2.结合《优化探究》中本课的“助读资料”和“基础梳理”,预习掌握相关字音字形、文体常识、作家作品等。
3.结合课本注释翻译《念奴娇·赤壁怀古》全词,了解全词内容,概括本词主旨。
4.自主学习之基础知识自我检测: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注音或释义正确的一项( ) 1、D(A项中的“雪”是比喻用法,指浪花。
B项 中“纶”的正确读音是“guān”。
C项 中“华发”意为花白的头发。
)A、樯橹(qiáng lǔ)灰飞烟灭卷起千堆雪(雪花)B、羽扇纶(lún)巾一蓑(一袭蓑衣)烟雨任平生C、早生华发(美丽的头发) 料峭(形容微寒)春风吹酒醒D、一尊还酹(lèi,把酒洒在地上,表示凭吊)江月2)判断下面各项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2、A.× B.√ C.× D.√(A项错在“词牌是指词的题目”,应为“词牌是指词的曲调名称”。
C项错在“它们又是词的题目”。
)A.词有词牌,词牌是指词的题目。
一般来说,一首词为一阕,“阕”在文字上指词的分段。
( )B.词牌是指词的曲调名称。
词的题目指填词用的题目,词的分段称为上片、下片,或称上阕、下阕,因为一曲便是一阕。
( )C.词牌指填词用的曲牌名,“念奴娇”“永遇乐”之类便是;它们又是词的题目,而“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之类只不过是副标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二)
教学参考
1207 0838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二)
一、苏轼大致生平及评价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
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
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被贬任地方官。
元佑中,旧党执政,苏轼内调,任翰林学士等职,因与司马光在政见上发生分歧,被旧党所恶,再次外调,等新党重新上台,苏轼受到重重的打击。
宋徽宗即位,苏轼遇赦,第二年死于常州。
苏轼在文学艺术的创作上,几乎是一位全才。
散文方面,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
诗歌方面,是宋代诗坛上的杰出诗人,和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被誉为北宋四大诗人,和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的创作上,扩展了词的境界,是豪放派的创始人,与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画方面,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著有《苏东坡全集》。
二、苏轼在黄州生活概况
在来黄州之前,因乌台诗案苏轼曾下狱,险遭杀身之祸。
出狱后派往黄州,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其实要受地方官员的监督管制,形同囚犯。
为了排谴内心郁闷,他在住地东面的山坡上盖了房子,取名雪堂,自号东坡居士。
每日他都到那里去读书,与朋友谈论,或浏览风景。
有时也到赤鼻矶(当地人误以此为赤壁)、岐亭等地。
苏轼游赤鼻矶,共有两次,都在宋神宗元丰五年这一年(1082)。
这首词大概是这期间写的,当时他已45岁,故词中有“早生华发”一语。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
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苏轼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
三、词句分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分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宽广的背景和阔大的气势沉郁苍凉的情调。
羡慕古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流露出他被贬黄州的失意心情。
)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火烧赤壁时代、地点、事件、人物。
“人道是”苏知赤壁之战的“赤壁”不在黄州,他真正用意不是考证“赤壁”本身,只是“借地抒情”。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描写环境,气势雄浑的赤壁山水图。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承上启下)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年少有为,美女衬英雄,潇洒风度)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火。
(从容指挥,辉煌战果)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转写诗人自己的感慨,年近半百,功业全未建立,缅怀、寄托于古人。
饱含词人宦途失意的无限感慨,隐含着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
《定风波》分析: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不要去听雨点子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不妨一边舒适地吟诗、长啸,一边慢慢地走去。
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是客观存在,说「莫听」,就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吟诗、长啸,表示意态闲适。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比乘马还要来得轻便。
这雨有甚么可怕?虽只有一件蓑衣,任凭一生风雨都不在意芒鞋:草鞋。
竹杖草鞋--步行所用,属于闲人。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带着寒气的春风将我的醉意吹醒了,微微感到点冷。
雨后放晴,前面山头上的夕阳普照,好似在招手欢迎我。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回头望望刚才遇雨的地方,真是晴雨无常!回去吧,不管风吹雨打也好,阳光四照也好。
四、课文思考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从内容来看,这首词是苏轼在谪居黄州时写的。
词中借咏史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
答案:词中借咏史抒发了壮志难酬的郁闷心情。
上阕先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点出赤壁战场之所在,然后写它的险要形势,并称颂当时众多英雄人物。
下阕先着力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描述火烧曹营的历史事件,最后抒发的感慨,归结全词主旨。
(二)从表现手法来看有什么特点?
答案:烘托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千古风流人物——多少豪杰——周瑜,从而突出了周瑜在心中的地位,感慨由之而发。
映衬是烘托的一种,即以乙托甲,又以甲托乙。
词中有两处映衬:实景(赤壁的险要形势)和虚景(火烧曹营)的映衬;周瑜的“雄姿英发”和“早生华发”的映衬。
《定风波》
(一)词中记叙的只是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从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表达了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更寄寓了他对自己所遭受的政治打击的愤懑和故作旷达之情!
上阕写途中遇雨的情景。
下阕写雨过天晴后的心理感受
(二)在表技巧方面有哪些特点?
答案:词人用象征手法,写出──在突如其来的政治风雨面前,自己内心的坦荡与气度的从容。
从历史和磨难中走来,在穿林竹叶声中吟啸徐行,不避崎岖,走入安宁,走入心灵的坦途,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自己崭新的位置。
(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案: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反映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
(四)“也无风雨也无晴”中“风雨”“晴”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反映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
(五)这首词与《念奴娇》“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情基调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案:不同。
前者表现词人豁达、乐观、积极的心境;后者则反映其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
∙ (1207 082508)
∙ (1207 080504)
∙ (1206 154509)
∙ (1206 145504)
∙ (1206 145500)
∙ (1206 124039)
∙ (1206 123231)
∙ (1206 122330)
∙ (1206 120319)
∙ (1206 11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