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雄县重讲义点集镇地质灾害详查及风险区划
贵州地质灾害发育分区
3
3. 1
分区方法
计算单元的选取
以地貌单元、 地质单元等为基础进行网格的 布置, 将会更有利于反映出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 灾害的发育规律。但在网格单元的划分上难以有 规律地控制。因此本文仍采用传统的方格网格进 每个单元为 100 行。按照 10 × 10 km 网格划分, km2 , 取网格线与公里网整数重合, 即以高斯投影 27200 为坐标原点布置网线, 坐标 3600 , 计算单位 步长为 10 km。 通过的归并边缘化处理, 得出全 省范围内 1826 个计算单元。
画线选用 1∶ 50 万比例尺精度进行分区线圆滑处 最终得出地质灾害发育分区图。 理,
3. 5
单元间的模糊化处理
由于发育程度的界定是根据认识的发生规律 来界定的。对于偏向界定值的网格单元, 将通过 周围单元的赋值情况和地质环境条件进行模糊化 处理, 即偏向界定值高 ( 或低 ) 的单元, 其周围单 元处于界定值高( 或低 ) 时, 通过对其地质环境条 件研判出相对较差 ( 或较 好 ) 时, 该单元将提升 ( 或降低 ) 与周边单元处于同一界定范围内。 判 读条件明显时, 可对单元进行剖分。
· 132·
贵
州
地
质
2011 年 28 卷
( 4 ) 发育分区等级的划分: 贵州处于云贵高 地形地貌、 地 原向广西丘陵平原过渡的斜坡地带 , 质构造复杂, 地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是地质灾害 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根据已有基础资料的统计 区域内地质灾害发育度可 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 相对分为强发育区、 中发育区、 弱发育区三级。
[ 2 ] 三个阶梯, 经向形成南、 北两面斜坡 。地质灾害 发育强度区分布与地貌格局有较好的相关性。即
3. 4
分区勾画
关于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精选3篇)
关于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精选3篇)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1按照《__县国土资源局关于转发近期地质灾害防治监督检查工作通报的通知》及要求,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安排相关人员对我乡7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排查工作,现将自查报告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4.特大地震后,目前,我乡共7个点,2个市县级:南村坝村十组:牌楼岗;烟溪沟村十六组:小河子。
5个乡镇级:南罗坝村团结组:后山滑坡;南罗坝村六组:堰坎上;烟溪沟村十二组:方家平;烟溪沟村十三组:石灰窑;烟溪沟村十五组烂地头。
其灾害类型主要是不稳定斜坡和滑坡两种。
二、主要做法一是加强领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
坚持预防为主、切实加强领导。
地震之后,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将每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包到每一位乡、村、组干部,并与监测人员签订了地质灾害监测工作目标责任书发放应急预案,明确职责,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认真履行职责,切实落实好监测、预防预报预警、群测群防、应急调查等防治措施。
二是制定防治方案、明确地质灾害防治目标。
逐步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和群测群防网络,及时制定全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防治方案及每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治预案,逐一落实防灾责任人及监测人员,向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发放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并设立警示牌,将防灾措施落实到位。
切实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处理工作,成立了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民兵应急抢险队伍。
完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机制,建立预报预警应急指挥系统,做到地质灾害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三是加大宣传、增强干部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通过张贴宣传画、办培训班、地质灾害逃生避险演练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普及地质灾害监测、预防、避险、抢险、治理等基本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实现自觉防灾、全民减灾、确保一方平安。
三、存在的问题一是广大干部群众防御地质灾害意识还不够强。
211235235_镇雄县耕地地力等级划分与保护措施
715.72 1 092.28 2 937.95 11 187.47 25 909.37 24 225.66 22 694.43 11 626.70 2 382.49 119.23 102 891.30 5.89
862.12 1 029.75 3 236.78 11 071.85 27 320.15 25 179.57 21 067.68 10 284.95 2 296.85 130.25 102 479.95 5.82
2)数据来源。评价数据包括野外调查、分析化验、 基本、统计等数据 [3]。其中,野外调查资料包括地理 位置、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土壤剖面性状等信息; 分析化验资料包括耕作层的有机质含量、pH 值和土壤 内大、中、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元素信息;统计数据包 括耕地面积统计信息和行政区划情况;其他资料包含
248
1)等级评定办法。利用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 统,按照《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2016)规 定的耕地质量等级“N+X”指标体系,对耕地质量进 行综合评价 [3]。本次考核共选取 16 个指标确定各指标 权重,对各指标进行隶属计算,对各管理单位耕地质 量综合指数采用累加法计算,采用等距方法根据西南 地区耕地质量等级划分标准(表 1)将镇雄县耕地质 量划分为 10 个等级,由高至低为一至十等 [3]。
由表 4 可知,2017—2021 年,镇雄县平均耕地质 量等级逐年提升,2017 年平均耕地质量等级为 6.19, 2018 年 比 2017 年 提 升 0.15 等 级,2019 年 比 2018 年
提 升 0.15 等 级,2020 年 比 2019 年 提 升 0.07 等 级, 2021 年比 2020 年提升 0.04 等级,镇雄县 2021 年耕地 质量平均等级为 5.78。
论述1∶50000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的工作方法和调查内容
RESOURCES/WESTERN RESOURCES2020年第六期基础地质南雄市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东北部,属浈江水系。
调查区域地形地貌较复杂,水系较发育,人类活动较频繁,使本来就较脆弱的地质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原有不良地质现象现在发展成为地质灾害。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连年发生,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或构成严重威胁,已成为南雄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1.南雄市地质灾害背景南雄市东连江西省信丰县,东南邻江西省全南县,西南比邻始兴县,西北与仁化县接壤,北邻江西省大余县,东西极限84km,南北极限52km。
地理坐标范围:东经113°55′30″~114°44′38″,北纬24°56′59″~25°25′20″,全市面积2326.18km 2。
全市管辖17个镇和1个街道办事处,215个村委会,2483个自然村。
交通以铁路、公路为主,韶赣高速、G323、S224、S342以及韶赣铁路贯穿全境,县道、乡道通往各镇及行政村,“村村通”简易公路通往边远山村。
根据资料,截至2019年3月,南雄市共有地质灾害点60处,其中崩塌35处,滑坡20处,泥石流5处,共造成7人死亡,5人受伤,损毁农田72.8公顷(1092亩),损坏房屋1530m 3,直接经济损失185.33万元。
可见,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地质灾害详查工作,对有效开展当地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预警和专业监测相结合的监测预警技术应用示范、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十分必要而且紧迫。
特别是近些年来,地质灾害对南雄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呈上升趋势,给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影响。
而开展南雄市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建立地质灾害数据库,为各级地方政府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防御体系,探索区内地质环境承载力、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实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制定经济发展规划等提供相关基础资料,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编图技术要求(试行)-复制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编图技术要求(试行)目录前言 (II)引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总则 (1)3.1编图原则 (1)3.2编图方法 (2)3.3编图要求 (2)4 基础性图件 (2)4.1基本要求 (3)4.2实际材料图 (3)4.3地质环境条件与地质灾害遥感解译图 (4)4.4孕灾地质条件图 (5)4.5地质灾害及隐患分布图 (6)5 应用性图件 (7)5.1基本要求 (7)5.2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图 (7)5.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图 (8)5.4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图 (9)5.5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图 (10)5.6单体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控建议图 (11)6 图件说明书 (12)6.1 基本要求 (12)6.2 内容 (12)7 数据库建设 (12)8 图件质量检查 (13)9 涉密数据的注意事项 (13)附录 A (规范性附录)主要实物工作量汇总表 (14)附录 B (规范性附录)图件版式说明 (15)附录 C (规范性附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和区划方法 (19)附录 D (规范性附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区划方法 (22)附录 E (规范性附录)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和区划方法 (25)附录 F (规范性附录)地质灾害风险区划成果图件说明书建议提纲 (27)前言为规范和指导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1:50 000)成果图件编制工作,制定本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参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技术要求由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提出。
本技术要求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归口管理。
本技术要求起草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探矿工艺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地质灾害详查野外调查方法及识别经验探讨
WESTERN RESOURCES 20211.引言地质灾害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没有详细的地质调查,就很难充分了解地质灾害的性质和特征,也很难有效地预防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是预防和管理的基础工作,并逐渐引起地质勘测和地质环境单位的重视。
由于起步较晚,地质灾害的区域特征存在很大差异,地质灾害现场勘测尚未形成一种全面、规范的工作方法[1]。
2.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以及详查工作的重要意义要了解事物,就需要从源头入手,了解其形成的原因才能找到解决方案。
造成地质灾害的因素是自然的或人为的,因此,为了预防和管理地质灾害,必须了解自然因素的成因并管理人类活动。
地质灾害在时间和地点上是无法控制和不稳定的,但它们仍具有一些共同点,了解它们的共同点,并了解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的特征以及发生地质灾害的条件。
通过破坏灾害的特征和发生条件,可以大大降低灾害发生的频率。
近年来,我国特别重视对地质灾害的详查,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人们的生存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彻底调查地质灾害对于避免发生地质灾害极为重要,对地质灾害进行成功的详查,对于为预防和管理地质灾害,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确保人民的生活环境的安全提供有用的信息是切实可行的[2]。
3.地质灾害详查工作存在的不足(1)调查结果与当地国土部门的资料不符从目前进行的地质灾害详查来看,这些调查结果与当地国土部门掌握的地质灾害的隐患不符。
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首先,早期的地质勘测在进行详细的勘测项目时更加注重机理研究,对于获得机械研究中的特定研究结果有一定作用。
研究结果中地质灾害的隐患包括不利的自然地质现象,例如倒塌和山体滑坡;其次,当地国土部门在工程建设和其他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时成倍增加隐患地质隐患点的数量,由于人员不足和其他因素而无法解决隐藏的地质灾害。
(2)缺乏防灾理念地质灾害防治管理规定包括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建设部以及交通部等,以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表
场地适宜性综合评估
拟建工程全部处于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Ⅱ)区,但拟建场地周边斜坡较陡,地形地貌条件较差,场地条件较差,需对区内挖填方边坡、场地周边斜坡进行支挡和排水措施等,场地适宜性为适宜性差。
预测评估
场地整平挖方范围内挖方边坡在降雨情况下容易产生表层土体或强风化层失稳现象,诱发挖方边坡坍塌、滑坡,由于场地开挖深度较大,工程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危害性及危害性中等。
工程建设时开挖,将产生开挖弃渣,若处置不当,降雨条件下可能产生小型渣体坍滑或坡面泥石流,可能对场地下缘道路、耕地掩埋等危害,其危害性及危险性中等。工程建设挖方或填方施工均会破坏坡面植被,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破坏坡体应力平衡,导致坡体失稳,引发坍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工程建设对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存在较大的影响。
(5)场地进行填方前,应先清除杂物,对地表进行填土整平工作应按照相关规范分层碾压,按照设计单位要求的压实度,以预防填土引起的不均匀沉降和变形。
(6)拟建安置房在设计及建设中应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以减少地质灾害对建筑物的影响。
(7)地基基础开挖应及时采取措施对坑壁、槽壁进行有效支挡防护,防止坑壁坍塌危害施工安全。基坑开挖取出的弃土不能随意堆放。
综合评估该区划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Ⅱ)区。
该区内未发现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不良地质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和坡面侵蚀,现状危险性小,危害小。
防治措施建议
(1)工程项目开工前,必须按拟建建筑物设计要求进行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查明土层分布状况,物理学性质特性,并对拟建场地所处斜坡、前沿斜坡、后沿边坡稳定性进行验算、评价,提供工程设计所需各项参数,便于设计人员根据勘察结果、建筑物荷载和结构类型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和持力层及进行有效的边坡、地基处理工作。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2000年3月1目录一、总则 1(一) 目地 1(二) 任务 1(三) 基本要求 1(四) 组织形式 2二、设计编制 3(一) 基本要求 3(二) 设计书提纲 4三、野外调查 5(一) 野外调查记录方式 5(二) 野外调查记录内容 5(三) 工作手图和清图填绘要求12四、群测群防网络建设12(一) 群测群防体系12(二) 监测网主要职责13(三) 工作内容14(四) 群测群防灾害体地选定14(五) 监测数据16五、室内资料分析整理16(一) 基本要求16(二)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17(三) 地质灾害危险区划18(四) 地质灾害调查图件编制18(五) 报告编制21(六) 报告附件24 附件1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表27 附件2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图图例36 附件3 地质灾害趋势预测模糊综合评判方法412一、总则(一)目地为查明我国地质灾害严重县(市)地地质灾害隐患,圈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立健全群专结合地监测网络,有计划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减少灾害损失,保护人民升命财产安全。
(二)任务1.對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点进行调查。
查清其分布范围、规模、结构特征、影响因素等。
2.“已人为本”,對所属县(市)地主要集镇、厂矿、重要交通沿线、重要工程设施潜再地地质灾害体进行调查。
3.建立地质灾害调查信息系统。
4.进行地质灾害分区评价,圈定易发区和危险区。
5.编制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建议),协助当地政府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编制地质灾害减灾预案。
6.结合调查成果,對所属县(市)有关人员进行地质灾害减灾知识培训,指导地质灾害地监测与预警。
(三)基本要求1.地质灾害调查,应再充分收集、利以已有资料地基础上进行。
收集资料内容包括区域地质、环境地质、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气象水文、植被,已及社會经济发展计划等。
高中地理必修一讲义第六章 第二节 地质灾害
第二节地质灾害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学习目标1.运用资料,说明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常见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危害。
2.结合实例,说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常见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
一、地震1.概念: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或弯曲。
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
2.指标(1)地震能量的大小用震级表示。
(2)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用地震烈度表示。
(3)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
地震烈度的大小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及地面建筑有密切关系。
3.危害(1)直接危害: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间接危害: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
(3)心理健康:造成家破人亡和生活突变,从而严重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
4.频发地板块与板块交界处,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5.我国地震灾害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主要地区有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
判断1.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震级。
( × )2.地面建筑质量影响地震烈度。
( √ )二、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1)概念: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2)多发地: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度较差的山地丘陵区以及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3)危害: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
2.泥石流(1)概念: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多发地: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的地区。
(3)危害: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淤塞江河等。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2000年3月w. . .v目录一、总则 1(一) 目的 1(二) 任务 1(三) 基本要求 1(四) 组织形式 2二、设计编制 3(一) 基本要求 3(二) 设计书提纲 4三、野外调查 5(一) 野外调查记录方式 5(二) 野外调查记录内容 5(三) 工作手图和清图填绘要求12四、群测群防网络建设12(一) 群测群防体系12(二) 监测网主要职责13(三) 工作内容14(四) 群测群防灾害体的选定14(五) 监测数据16五、室内资料分析整理16(一) 基本要求16(二)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17(三) 地质灾害危险区划18(四) 地质灾害调查图件编制18(五) 报告编制21(六) 报告附件24附件1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表27附件2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图图例36附件3 地质灾害趋势预测模糊综合评判方法41 w. . .v一、总则(一)目的为查明我国地质灾害严重县(市)的地质灾害隐患,圈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有计划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减少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任务1.对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点进行调查。
查清其分布范围、规模、结构特征、影响因素等。
2.“以人为本”,对所属县(市)的主要集镇、厂矿、重要交通沿线、重要工程设施潜在的地质灾害体进行调查。
3.建立地质灾害调查信息系统。
4.进行地质灾害分区评价,圈定易发区和危险区。
5.编制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建议),协助当地政府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编制地质灾害减灾预案。
6.结合调查成果,对所属县(市)有关人员进行地质灾害减灾知识培训,指导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
(三)基本要求1.地质灾害调查,应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
收集资料内容包括区域地质、环境地质、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气象水文、植被,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等。
镇雄县重点集镇地质灾害详查及风险区划
• 引言 • 镇雄县重点集镇地质灾害详查 • 风险区划 • 应对措施与建议 • 结论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为了了解镇雄县重点集镇的地质 灾害情况,评估其风险,为防灾 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背景
镇雄县位于山区,地质条件复杂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 长,地质灾害对当地居民的生命 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地质灾害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
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变化,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的现象。
重要性
地质灾害的发生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严重 影响。因此,对地质灾害进行详查和风险区划,是保障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可
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
Part
02
镇雄县重点集镇地质灾害详查
泥石流
部分集镇位于沟谷地带,暴雨季 节易发生泥石流灾害,对居民生 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地面塌陷
部分集镇地下采矿活动频繁,导 致地面塌陷事故时有发生,需要 及时采取治理措施。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风险等级划分
根据地质灾害发生概率、危害程度等因素,将风险划分为 高、中、低三个等级,为后续的区划工作提供依据。
虽然提出了针对性的灾害防治建议,但实际应用和实践的不足仍然存在。未来需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和相 关部门的合作,推动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和实践。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该区域地质灾害发生的可 能性高,潜在危害大,需 要重点防范。
中风险区
该区域地质灾害发生的可 能性中等,有一定潜在危 害,需加强监测和防范。
低风险区
该区域地质灾害发生的可 能性较低,潜在危害较小, 但仍需关注和预防。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原则及分区概述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原则及分区概述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是指根据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划分出不同区域的易发地质灾害区。
这有助于指导防灾减灾工作和土地利用规划,以减少地质灾害对人类生活、财产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一般遵循以下原则:地质条件原则、受灾历史原则、易发性综合评价原则、区域差异原则等。
首先,地质条件原则是划分易发区的重要准则之一、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害程度存在差异,因此需根据地质条件的特点来划分易发区。
例如,山体滑坡易发区主要集中在山地地区,河流决口易发区则主要位于河流湖泊附近。
其次,受灾历史原则是划分易发区的重要参考依据。
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一定的历史性,通过对历史灾害事件的整理和分析,可以发现灾害发生的规律和趋势,从而划分出易发区。
通常来说,发生过大规模地质灾害的区域有较高的易发性。
易发性综合评价原则是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的核心原则之一、该原则将地质灾害的多个因素综合考虑,包括地质条件、构造活动、地形地貌、地质材料等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权重分析和综合评价,确定不同区域的易发性等级,进而划分易发区。
最后,区域差异原则也是划分地质灾害易发区的重要原则之一、由于地质条件、气候条件、人口密度等因素存在差异,不同地区地质灾害的易发性也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划分不同的易发区。
例如,经济发展区域、城市城镇区等需要更加重视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减灾工作。
根据以上原则,地质灾害易发区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分区。
例如,根据山地地区和丘陵山地区的地质条件差异,可以将地质灾害易发区分为山区易发区和丘陵易发区。
山区易发区通常指的是山地地区,这些地区的山体滑坡和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较为频发;而丘陵易发区则指的是丘陵山地区,这些地区的地壳运动活跃度较高,常常发生地震和滑坡等地质灾害。
此外,根据不同地段的地质条件、历史灾害情况和综合评价等因素,还可以将地质灾害易发区进一步划分为高风险区、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
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和灾害风险评估概述
路漫漫其悠远 2020/3/23
报告提纲
1. 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 2. 地质灾害风险的评估方法 3. 地质灾害隐患的野外判别 4. 结论
路漫漫其悠远
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
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
路漫漫其悠远
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
一、地质灾害调查的定义
路漫漫其悠远
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
技术路线: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技术路线
点: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和群众报险线索,对灾害点或出险 点逐一进行现场调查。对县城、村镇、矿山、重要公共基 础设施、主要居民点都必须进行现场地质调查,不得“漏 查”地质灾害。
线:沿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沟谷、陡 斜坡等和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公路,铁路,河道,输水、 电、气管线等进行追索调查。
面:对调查区域采用网格控制调查,了解灾害形成演化的 地质背景条件;了解人类工程活动地带滑坡、崩塌、泥石 流等分布和发育规律;分析预测地质灾害致灾的可能性。
路漫漫其悠远
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
调查内容: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结构 、地表水和地下水、人类活动、气候植被等。
重庆局部地貌
路漫漫其悠远
地灾调查: 环境地质调查:描述地质环境的复杂程度 单点地灾调查:描述单点地灾的致灾特征
(滑坡、崩塌(危岩)、泥石流、不稳定斜坡、塌陷、地裂纹)
地灾评价: 区域地灾危险性评价(危险性区划) 单点地灾危险性评价(危险性指数)
路漫漫其悠远
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 (一)地质环境调查
路漫漫其悠远
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
路漫漫其悠远
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范本(四篇)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范本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作用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和损害的现象。
地质灾害的防治对于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就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一、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1. 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
通过部署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形成覆盖全国范围的监测网,实时掌握地质灾害的发生情况。
2. 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利用地质、气象、地形等数据,对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危险区域,为地质灾害的预警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3. 建立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中心。
该中心汇集来自各地监测站点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判读,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相关部门和民众提供实时、准确的灾害预警。
二、地质灾害风险区划1. 制定地质灾害风险区划标准和技术规范。
根据不同地区的地质背景、气候条件和人口分布等因素,确定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的标准和技术规范,使其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 开展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工作。
根据已有数据和监测信息,对全国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和划定,建立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图,并加强对危险区域的巡查和管理。
3. 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政策。
在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政策,限制和引导相关建设活动,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三、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1. 加强地质环境监测和评估。
对采矿、建设工程等活动对地质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遏制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
2. 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隐患地点进行治理,采取加固、削坡、植被恢复等措施,减少地质灾害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3.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提升其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有机衔接。
四、加强地质灾害应急管理1.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制定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应急工作的协调有序进行。
2013年1月11日云南镇雄赵家沟特大滑坡灾害研究
工程 地质 学报
1 0 0 4 — 9 6 6 5 / 2 0 1 3 / 2 1 ( 1 ) 一 0 0 0 6 — 1 0
2 0 1 3年 1月 1 1日云南镇雄赵 家沟 特大滑 坡灾 害研 究
t r a v e l e d a b o u t 8 5 0 m.T h e d e b i r s v o l u me w a s a b o u t 4 0 0, O 0 0 m .Mo r e t h a n 6 0 h o u s e s i n Z h a o j i a g o u v i l l a g e w e r e
殷跃平① 刘传正① 陈红旗① 任 坚② 祝传兵②
( ① 中国地质 环境 监测 院
( ② 云南 省国土资源厅 摘 要
北京
昆明
Hale Waihona Puke 1 0 0 0 8 1 )
6 5 0 2 2 4 )
2 0 1 3年 1 月1 1日, 云南镇雄 发生滑坡 , 滑程 近 8 0 0 m, 堆 积体积 约 4 0 x 1 0 m , 赵家 沟村 民小 组 6 0多间房屋 被毁 , 4 6
( ②Y u n n a n B u r e a u f o L a n d R e s o u r c e s , K u n mi n g 6 5 0 2 2 4 )
Ab s t r a c t On J a n u a r y 1 1 , 2 0 1 3, a l a r g e l a n d s l i d e o c c u r r e d i n Z h e n x i o n g c o u n t y,Yu n n a n P r o v i n c e .T h e d e b i r s
贵州省重点区域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及风险评价技术指南
贵州省重点区域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及风险评价技术指南(试行)2019年4月目录1. 适用范围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2.1 法律法规、规章及技术资料 (4)2.2 标准、技术规范 (4)3. 术语和定义 (5)4. 1:10000区域环境地质调查 (6)4.1 一般规定 (6)4.2 地貌 (6)4.3 地质构造 (7)4.4 岩(土)体工程地质 (7)4.5 地表水和地下水 (8)4.6 环境因素 (8)4.7 矿业活动 (8)4.8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 (8)5. 1:10000专项地质灾害测量 (11)5.1一般规定 (11)5.2 主要调查内容 (11)5.2.1 滑坡 (11)5.2.2 崩塌(危岩) (12)5.2.3 泥石流 (12)5.2.4 岩溶塌陷 (12)5.2.5 采空塌陷 (13)5.2.6 不稳定斜坡 (13)6. 典型地质灾害详细勘查 (14)6.1 测量 (14)6.2 工程地质测绘 (14)6.2.1 工程地质剖面测绘 (14)6.2.2 测绘调查方法 (15)6.2.3 观测点的布置与测量 (15)6.2.4 野外记录的要求 (15)6.3 滑坡(不稳定斜坡)勘查 (15)6.4 崩塌勘查 (19)6.5 泥石流 (19)6.6 岩溶塌陷 (24)6.7 钻探 (26)6.8 地球物理探测 (26)6.9 山地工程 (27)6.10 样品采集与测试 (28)7. 地质灾害定量风险评价技术要求 (28)7.1 区域地质灾害定量风险性评价技术要求 (29)7.2 单点地质灾害定量风险评价 (45)8. 成果提交 (51)8.1 文字报告 (51)8.1.1 技术要求 (51)8.1.2 提交报告 (51)8.1.3 报告提纲 (51)8.2 主要附图及附件 (51)8.2.1 图件目录 (51)8.2.2 附件 (52)8.2.3 技术要求 (52)附录A (53)A.1 滑坡野外调查表 (53)A.2 崩塌野外调查表 (56)A.3 泥石流野外调查表 (59)A.4 不稳定斜坡野外调查表 (61)A.5 地面塌陷野外调查表 (63)A.6 地裂缝野外调查表 (66)A.7 承灾体调查表 (68)A.8 一般地质环境点调查表 (69)附录B (71)1. 适用范围本技术指南规定了贵州省重点区域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及风险评价的一般原则、内容、程序、方法和技术要求。
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纪要5篇
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纪要5篇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纪要 (1) 会议时间:20xx年7月12日星期二培训会议地点:昆泰大厦1708会议室组织单位:昆泰集团管理部参加人员:集团各部门安全员、各经营生产单位安全员培训单位:北京市防火委员中心培训流程:具体如下一、培训目的培训会议开始之际,由管理部安全生产业务负责人陈鹏举首先详细介绍了此次消防安全培训的目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集团白总、管理部余经理参加区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北京市40号关于安全生产的文件,明确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
同时消防安全也是北京市朝阳区争创全国文明城区的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安全生产培训的意义重大,消防安全又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内容,因此此次消防安全培训十分必要。
二、培训内容在陈鹏举介绍完培训目的及意义之后,此次培训活动的培训师详细介绍了消防安全方面的培训内容。
培训师首先介绍了火灾的概念,然后通过清华学堂、吉林商厦、海淀田村天下城等火灾实例仔细介绍了火灾的严重危害。
在介绍完火灾的危害之后,培训师详细介绍了火灾的预防措施、逃生策略和逃生必备设备,尤其重点介绍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在具体的培训内容方面,培训师运用多媒体、通过消防实例详细介绍了现场自救及如何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如何躲避浓烟及逃生技巧;报警常识及技巧;煤气和电器使用消防注意事项;疏散原则及逃生选址原则等。
在介绍如何躲避浓烟时,培训师纠正了人们平常的有误理解,即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这一方法仅适用于浓烟发生的初期,如果后期浓烟程度较严重时此种方法就失效了。
此时戴防毒面具是躲避浓烟的最有效的方式。
在介绍高楼如何逃生时,人们应该逆烟而行,即是选择向下逃跑,而且最好是在三分钟以内,除非在万不得已之时绝不要选择跳楼。
在不能往楼下逃跑的时候,人们选择躲避场所应遵守以下几个原则,首先得是有窗的房间,其次要及时封闭门缝,防止浓烟进入。
再次查看有无逃生可能。
在选择逃生时,应该遵循以下策略:一是熟悉环境,二是沉着冷静,三是要注意防止过滤浓烟,四是要选择逃生通道自救,五是选择逃生绳自救,六是及时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
云南省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综合研究与风险评价
一、概述
风险识别 风险调查 风险评价 风险验证 风险管控
一、概述
目标任务
开展地质灾害与孕灾地质条件、承灾体调查,判识地质 灾害隐患,总结调查区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分析地质 灾害成灾模式。(调查) 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易损性和风险评价,编 制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相关图件。(评价) 建立地质灾害调查空间数据库。(建库) 提出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对策建议,为防灾减灾管理、国 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等提供基础依据。(应用)
目录
一、概述
二、总体要求
三、技术方法 四、与评价总体要求
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地质灾害风险应在易发性、危险性、易损性评价基础上,划分为
极高、高、中、低四个等级。 一般调查区和重点调查区承灾体易损性宜按半定量的方法确定,
单体地质灾害勘查点承灾体易损性宜按定量方法确定,人员易损 性应取易损性区间值的高值。 应按照滑坡和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分类 型评价地质灾害风险,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叠加确定风险等级,据 此开展风险区划。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结果应实地核查,对区划边界、风险等级、异 常区等进行复核,必要时补充相应调查工作量。
一、概述
地质灾害危险性
在某种诱发因素作用下,一定区域内某一时间段发生特定规 模和类型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何种条件下可能发生的概率?
易损性
承灾体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破坏的严重程度。 本技术要求的易损性强调承灾体的价值,淡化承灾体抵抗地 质灾害破坏的能力(脆弱性)。
地质灾害风险
在一定区域和时期内,各类承灾体因地质灾害而造成的损失 的可能性。 划分为极高、高、中、低四个等级。
(3)按区域斜坡单元进行风险管控、灾害防治,可做到简单、高效, 针对极高风险坡体或高风险坡体,重点关注、重点防控,有效的避免了 “防灾于点、防不胜防”的方式,准确性、时效性有极大程度的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处加标题
镇雄县重点集镇地质 灾害详查及风险区划
眼镜小生制作
目录
汇报提 纲
一、目的任务 二、工作方法 三、主要工作成果
一、目的任务
(一)1:5万调查区工作目的任务
在综合分析研究区域地质、遥感等成果资料的基础上,选取镇雄县城(乌锋 镇)、泼机镇及周边200平方公里区域,依据区内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存、生产和发展 影响程度的强弱及地质灾害分布、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发育特征,对其危害程度进 行评价,分析整理野外调查和收集资料,完善地质灾害资料卡片,进行资料汇编统计。
高风险区Biblioteka 较高风险区低风险区
杉树乡滑坡属于现代滑坡, 滑坡后缘高程为1119.55m, 滑坡前缘高程为1046.23m, 距离杉树河河岸约为2.7— 3.5m。该滑坡总体呈不规
则形状,相对高差约为 73.3m,坡体长约262m, 横向宽约160m,面积约为 41920m2,地形起伏变化较 大, 斜坡坡度约20-35°, 坡向265°,现状为台状坡 地。
月,多与降暴雨有关。 ➢ 地质灾害与地层岩性的关系较紧密。地质灾害主要发育于第四纪松散堆积物、
二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地层粉砂岩、细砂岩、页岩类岩石中。 ➢ 地质灾害断裂构造关系极为紧密。许多滑坡、崩塌沿镇雄断裂带呈线状发育
分布。 ➢ 地质灾害多发育于地形坡折带。斜坡坡度对滑坡、崩塌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
(二)杉树乡集镇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目的任务
对杉树乡集镇地质灾害点进行详细调查,充分整理杉树乡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 作野外资料,通过详细调查,绘制杉树乡滑坡的平剖面图,分析可能的变形破坏模式, 同时开展该集镇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本次调查范围为镇雄县城(乌锋镇)、 泼机镇及周边200平方公里区域
乌锋镇
泼机镇
个、中风险区3个和低风险区1个,共6个区。
第一组调查路线以镇 雄至塘房老公路为主, 小路之字形调查为辅 助。
镇雄
塘房
第二组以镇雄至泼机公路 为主,小路之字形调查辅 助。
泼机
崩塌源高程1728米
乌锋上街崩塌目前
最
处于破坏阶段,不 稳定状态。
大
落
差
20
米
泼机二亩田滑坡房 屋开裂变形严重
中风险区
低风险区
灾害调查及 灾害调查实 灾害调查及
称 质灾害 风险区划 际材料图 风险区划图 调
调查
查
崩 泥石 一般 专门工 野外 野外
塌
观测
流调
程地质 记录 记录
调 查 点调 点调查 本 表
查
查
计
量
单 ㎞²
㎞²
张
位
工
作 200
5
1
量
张
处处 处 个
个 本张
1
18 8 2 20
15
2 79
三、主要工作成果
三、主要工作成果
(一)完成工作量 完成工作量:1/5万地质灾害调查200 Km2,1/1万地质灾害调查及风险区划
5 Km2 。滑坡点调查18处,崩塌点调查8处,泥石流调查2处,一般观测点调 查20个,专门工程地质点调查15个,详见下表:
名
1/5 万地地
1/1 万地质
1/5 万地质
1/1 万地质
滑 坡
杉树乡滑坡平面图
杉树乡滑坡主剖面图
含砾粉质粘土
潜在滑动面
粉砂质泥岩夹砂 岩
三、主要工作成果
(四)结论 ➢ 区内共有滑坡18处,泥石流2处,崩塌8处。滑坡按规模划分,小型13处,中
型4处,大型1处,大中型灾害点占滑坡总数的28%。 ➢ 通过1/5万区域地灾调查总结,地质灾害发生时间上,多集中于每年的6月~8
用。 滑坡多发生在30°~35°的斜坡,崩塌多发生在70°~85°的坡度。
➢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如森林的过度砍伐、筑路修房削坡、采矿等诱发了一定的 地质灾害。
➢ 本次将杉树乡集镇划分为高风险区1个、较高风险区1个、中风险区3个和低风 险区1个,共6个区。
THANK YOU
本次调查杉树乡集镇及周边片区约5平方 公里,对杉树乡滑坡进行详细调查
苍上滑坡
杉树乡滑坡
杉树乡杉树 村老房组崩
塌
二、工作方法
本次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主要参照《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技术要求》(试用版,中国 地质调查局2015年3月),调查方法采用专业队伍为主,地方乡镇政府配合,逐个居 民点走访,采用目测与GPS技术结合定点, 每个点均填写统一制定的调查表。
(二)1/5万地质灾害调查 1/5万地质灾害调查分为为两个大组主要调查地质灾害点,同时调查周边
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特性、斜坡结构类型等孕灾地质环境背景 和工程地质条件。
(三)杉树乡集镇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本次镇雄县杉树乡集镇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主要考虑影响地质灾害危险性的
指标要素:降雨、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人类活 动等;影响地质灾害易损性的指标要素:承载对象的分布位置、社会经济等。 本次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在居民分布较集中地区,其地质灾害风险性较高。 在人类活动不强烈、地质灾害影响范围外或居民(承灾对象)远离地质灾害 时,地质灾害风险性等级低。本次将杉树乡集镇划分为高风险区1个、较高风险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