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建中汤 全知道

合集下载

张仲景百用之方--小建中汤

张仲景百用之方--小建中汤

张仲景百用之方--小建中汤医圣张仲景,有个百用之方,对很多急症都有非常好的效果!就连几个月大的孩子都可以服用,配上甜甜的饴糖,非常好喝!《伤寒论》小建中汤白芍18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枣4枚、饴糖30克。

适应情况:虚劳里急,腹中时痛,得按则痛减。

舌淡苔白,脉细弦而缓。

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适应哪些症状:1、小儿腹痛.:肚脐周围疼痛。

以6岁孩子为标准。

白芍8克、桂枝6克、炙甘草4克、生姜8克、大枣4枚、饴糖20克。

若大便不成型粘腻,加茯苓10克白术10克腹泻者可以加干姜10克、芡实8克;便秘加陈皮10克、肉苁蓉10—20克,砂仁5克。

注:饴糖不能放在药里熬,在药熬好后冲服即可。

2、小儿皮疹皮肤痒:以6岁孩子为标准。

白芍8克、桂枝6克、炙甘草4克、生姜8克、大枣4枚、饴糖20克、加黄芪12克、白术12克,加补中益气丸。

3、虚寒型胃痛加黄芪20克——黄芪建中汤。

调理虚寒型胃痛,主要特征是胃部疼痛喜欢用手按着,热的东西捂着就会缓解,同时自汗。

黄芪建中汤不但调理胃寒,而且对胃溃疡很好的改善,可以加制乌贼骨30克。

注:如果手出汗特别多可把黄芪加到30克4、贫血小建中汤加鹿角胶15克、龟甲胶10克、当归10克、五味子5克、黄芪20克。

如果不愿意喝汤药可以喝红参气血汤。

5、慢性肝炎:情况是右肋疼痛,饭后发作,四肢乏力,吃饭差,失眠。

小建中汤熬5付,一付熬出两袋,每次用汤药冲服护肝片和逍遥丸。

6、男性遗精、盗汗,女性白带如水小建中汤加芡实20克、煅牡蛎30克、生龙骨15克。

调脾胃补气血,就喝小建中汤

调脾胃补气血,就喝小建中汤

调脾胃补气血,就喝小建中汤小建中汤出自医圣张仲景之手,是一个调脾胃补气血的千古名方。

这个方子叫小建中汤,建是建立的意思,中是中焦中气,小建中汤是建立恢复中气的意思。

脾胃又是气血化生之源,小建中汤帮助人体建立中气之后,气血也会补足。

小建中汤:桂枝15g,白芍30g,生姜15g,大枣4枚,炙甘草10g,饴糖(麦芽糖)50g。

小建中汤适合的人群:•①虚弱众生。

•②皮肤发黄。

•③一动就汗出就疲劳。

•④平时胃口还比较差。

•⑤吃东西量比较少,不多。

•⑥面色一般,光泽不明显。

•⑦慢性病后期消瘦掉肉。

•⑧体魄小,体魄差。

这些常见的表现,几乎是一喝小建中汤就管用,就见效。

儿童如果体质虚弱,有个特点脾常不足,肝常有余,小孩子吃东西容易吃伤胃,而小建中汤就能缓急又能够补胃。

有好多孩子即挑食又偏食,还爱吃零食,你就给他喝小建中汤,它里面就有糖,甘甜的,它既可以补脾胃,瘦巴巴的小孩可以吃得圆鼓起来。

有些人看到食物都没欲望了——喝小建中汤,因为脾主欲。

脾虚就喝小建中汤,补中益气,儿童面黄肌瘦无力、疲倦看是很难治,其实是补中气,气血上升了就好了。

一般上一年吃上两三次,小建中汤一次的话,用个3到5剂,凡事记住喝小建中汤,春夏秋冬节令交换的时候喝最好。

现代研究发现就是在这个节气交换的时候,老年人体质最弱。

那么就在节气交换的时候来两剂小建中汤。

凡是四五十岁以上几乎都可【原方】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饴糖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放入饴糖,再放火上使之消融,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证提要】消瘦,乏力,腹中痛,心中悸而烦,或衄,或手足烦热,或失精,或咽干口燥者。

【适用病证】以下病证可以考虑使用本方:1.以慢性腹痛为表现的疾病,如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胃下垂、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胃肠神经症、慢性腹膜炎等。

2.以便秘为表现的疾病,如习惯性便秘、婴幼儿便秘、不完全性肠梗阻、结肠冗长、巨结肠病等。

小建中汤综述

小建中汤综述
从药物组成看,黄芪建中汤有:饴糖(30克) 桂枝(9克) 芍药(18克) 生姜(9克) 大枣(6枚) 黄芪(5克) 炙甘草(6克)。 而小建中汤无黄芪。
从药方用法看,黄芪建中汤为:水煎分三次温服 (成人常用剂量: 5剂)。而小建中汤为:水煎,去渣,加入饴糖溶化,日分三服 (成人常用剂量: 5剂) 。
服6剂胃脘痛已,但饿时仍不适,大便溏好转,但仍日二行,再服上方。7月1日复诊,除大便微溏外,余无不适。
噎膈(贲门失弛缓症)
李某,女.24岁,1987年6月6日就诊。于6个月前觉吞咽梗阻,食后呕吐,时轻时重。轻时,吞咽于食因难;重时,稀饭、开水均难咽下。伴胸胁疼痛,失眠易怒。经某医院检查,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今日因吞咽梗阻,食后呕吐加重,而来就诊。刻下面色苍白,语声低微,倦怠乏力,烦躁易怒,舌质淡嫩,苔少而干,脉细弱。辨证:中焦虑寒,脾胃失健。治法:温中补虚,健脾强胃。小建中汤主之:
【功效】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本方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功能性发热等属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者。)
【内科应用(病例)】
胃脘痛(胃粘膜脱垂)
张某,男,42岁,1966年6月10日就诊。胃院隐痛反复发作已5年,经检查诊断为“胃粘膜脱垂。”近常饿时胃皖痛,恶寒怕冷,口中和不思饮,大便微塘,日二次行,下肢痪软。先与附子理中汤治之不效,后细问症,据有汗出恶风,脉缓,知为表虚中寒之证,故予小建中汤:
桂枝10克,白芍18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饴糖45克(分冲)。
白芍18克,桂枝6克,炙甘草12克,生姜3片,大枣15枚,饴糖45克(来行经腹痛,第一、二天痛剧,开始血量少,待三日血量渐多而痛稍减,色谈有块,周期尚准。平素喜暖畏寒,体倦乏力,不耐劳累,经至必服止痛片及中药,以求暂安。此次行经少腹痛剧,虽已过十余天,少腹仍绵绵作痛,时有发胀,舌淡苔白,脉细而迟,此系中气虚弱,气血不足,脾胃阳虚,寒积作痛,宣温中散寒,缓急止痛。给予小建中汤,连进10剂后,适值经再至,此次疼痛大减,末服止痛片,又续服20余剂,再次行经,疼痛未作。

方剂歌诀详解——小建中汤

方剂歌诀详解——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伤寒论》小建中汤芍药多,桂姜甘草大枣和,更加饴糖补中脏,虚劳腹冷服之瘥。

【歌诀总括】小建中汤全方药物由饴糖、芍药、桂枝、生姜、大枣、甘草组成,可治疗中焦虚寒之虚劳里急证。

【歌诀详解】 小建中汤是治疗中焦阳气不足、虚劳里急的名方。

其病机包括阳气和阴血均不足。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中焦虚寒则化源匮乏,气血生化不足,既有阳气不足,又有阴血化生不足,是阴阳两虚之证。

阳虚生内寒,寒性收引凝滞,加之阴血不足,筋脉失于濡养,则出现脘腹拘急作痛,喜温喜按。

阴血不足,可继发血不养心,心主血脉,血不养心可见心悸,其华在面,血虚失荣,则面色无华。

阴血不足还可以继发虚热,而见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针对上述病证,既有阳气不足,又有阴血的不足,治疗应阴阳双补,但以补阳气为主。

本方由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组成。

方中饴糖性温而能祛寒,甘润能养血,且缓急止痛,用它建中气,恢复气血之生化。

方中桂枝、芍药是桂枝汤的基本结构,二药相配体现了阴阳双补,桂枝温里祛寒,芍药既能益阴养血,又能缓急止痛。

在用量上芍药需要加倍,才能起到和里缓急止痛之功。

桂枝、生姜之辛与饴糖、甘草之甘配伍可以辛甘化阳,温补中焦阳气;芍药之酸与饴糖、甘草之甘相合可以酸甘化阴。

甘草还能补气,与桂枝之温结合,体现了温补结合治疗内生之寒。

总之,全方配伍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使中气得健,阴阳得调,肝脾得和,则里急腹痛、虚劳心悸、虚烦发热俱除,故名小建中汤。

【应用点睛】 本方可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再生障碍性贫血、神经衰弱、功能性发热、慢性肝炎等属于中焦虚寒者。

如果是阴虚所致之发热,或脾虚有湿之呕吐中满,或阴虚火旺之证,不可使用本方。

【名言名句】 《医方考》:“腹中急痛,则阴阳乖于中,而脾气不建矣,故立建中汤。

桂肉与桂枝不同,枝则味薄,故用之以解肌;肉则味厚,故用之以建里。

芍药之酸,收阴气而健脾;生姜之辛,散寒邪而辅正。

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故用甘草、大枣、胶饴以缓急痛。

经方:小建中汤(虚劳,腹中虚寒而痛)

经方:小建中汤(虚劳,腹中虚寒而痛)

经方:小建中汤(虚劳,腹中虚寒而痛)小建中汤【原文】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胶饴一升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呕家不可用小建中汤,以甜故也。

【作者】张仲景【出自】《伤寒论》【经典回顾】1、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甘故也。

(伤寒)2、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3、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伤寒)4、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金匮)5、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

(金匮)6、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金匮)【剂量】1、来自桂枝汤。

芍药要是桂枝的两倍。

芍药和桂枝等量时就是桂枝汤。

饴糖1两半。

2、桂枝15克,芍药30克,生姜15克,炙甘草10克,大枣30克,饴糖30克【组成】桂枝芍药甘草大枣姜饴糖【功效】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时机】1、最多见到的是小孩子:很皮,不吃饭,鼻子中间是黑的(因为里面是寒的),专门治疗肠比较冷的状况;2、腹中虚寒的痛,即喜按。

拒按的腹痛不可用此方;3、肝虚时,“上工治未病”的治肝实脾;4、印堂处青色,或者有青筋。

【禁忌】1、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甘故也。

【应用】1、虚劳腹痛,温按则痛减,舌淡苔白,脉细弦而缓。

或心中动悸,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四肢疫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2、虚寒性的胃溃疡、一般的腹痛等;3、小建中汤是一个非常好的治疗虚劳的一个处方。

这个虚劳你可能看到的外症,小孩子的气喘,怎么病那么多,还有呢小孩子每天出去运动太阳一晒就昏倒,怎么晒个太阳也昏倒,这种就是虚劳。

4、瘦子要长胖、厌食(减肥的要吃桂枝汤)。

【说明】1、温补缓急是补药,身体虚用小建中汤,便得以补养。

临床上最常见在小孩子身上,脾胃虚寒,不吃饭,养不大,瘦巴巴,因为里面有饴糖,不仅可以补养,还好吃,甘味就能养脾胃,胃口就会开,长的就好。

小建中汤配方与临床运用,小建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小建中汤配方与临床运用,小建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小建中汤配方与临床运用,小建中汤的功效与作用【小建中汤条文】1.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

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100) )2.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102)3.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金匮要略》第六篇)4. 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

(《金匮要略》第十五篇)5.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金匮要略》第二十二篇)【小建中汤组成配方】饴糖30g 桂枝10g 白芍20g 炙甘草6g 生姜10g 红枣12枚【煎服】水浸30分钟,煎30分钟,约600ml,去渣,入怡糖再煮,至溶化,于早、午、晚饭前服。

【主治】腹痛,喜温喜按,或虚劳里急,心悸,衄血,梦遗,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身黄,脉弦细者。

【加减】1.少腹疼痛,经后腹痛加当归。

(当归建中汤)2.自汗短气,加黄芪。

(黄芪建中汤)3.脉沉肢冷,加附子。

(附子建中汤)4.心悸眩晕,腹中上冲,属水气凌心者,加茯苓。

(茯苓建中汤)【禁忌】1.呕家不可服。

(甘能动呕)2.中满者,忌之。

(中满忌甘)3. 口渴思冷者,忌之。

4.腹痛拒压者,忌之。

【类方】1. 桂枝加芍药汤:同可治虚寒腹痛。

不同者,桂枝加芍药汤证表证未解,气血不和。

小建中汤证以虚劳为主,绝无表证。

2.理中汤;同为温补中焦,治虚寒腹痛之方。

不同者,理中汤偏于温中祛寒,用于止吐止利;小建中汤偏于调和营卫,用于缓急止痛。

3.桂枝甘草汤:同为治心悸之方。

然桂枝甘草汤证之心悸,为汗出过多,心阳受损所致;小建中汤证之心悸系脾胃虚弱,血气不足引起。

【小建中汤临床运用】1.此方治痢,不分赤白新久,但腹中大痛者神速,其脉弦急,或涩浮大,按之空虚或举按皆无力者。

(《证治准绳》)2.月事将行,必先腹痛,脉虚,此多属血亏,本方加当归。

(《经方实验录》)3.不问男女,或急性、慢性疾患而发之腹痛,呈贫血虚寒型,按之则痛减。

一个调补脾胃的千古名方——小建中汤!

一个调补脾胃的千古名方——小建中汤!

一个调补脾胃的千古名方——小建中汤!今天要讲的这张方子首先它的味道是不错的,不会像其他汤药那样苦口,其次,它在中医界也是小有名气的,用“名扬四海”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

它就是小建中汤,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

小建中汤是以桂枝汤作打底,在桂枝汤的基础上稍微做了些调整,桂枝汤可以说是张仲景最得意的方子,它都由哪些药物组成?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把白芍的量翻倍,再加一味饴糖,就是小建中汤。

当桂枝遇上甘草,一个味辛,一个味甘,辛甘化阳。

白芍遇上甘草,一个味酸,一个味甘,酸甘化阴。

桂枝和白芍,本身就是一阳一阴,一个温阳,一个滋阴,但是它有了甘草的辅佐,如虎添翼。

再加上生姜、大枣、饴糖补脾胃,这里讲一下饴糖,饴糖就是麦芽糖,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吃过。

饴糖甜甜的,甘甜入脾,是脾胃喜欢的味道,而且饴糖它很黏,可以把药性黏住,让药性更加持久。

另外,方名叫小建中汤,中指的是哪里?中焦脾胃,建中就是健运脾胃。

但桂枝这味药呢偏于入心,偏于走上焦,那么,加了饴糖以后,饴糖能把桂枝的药性黏住,然后往下拉,一直拉到小腹这个地方,这样一来,桂枝的作用范围就扩大了,可以从上焦一直暖到下焦。

生姜、大枣、饴糖把脾胃养起来,脾胃又是气血生化之源。

由此可见,小建中汤调的是气血阴阳。

人身之所有,无非就是这四种,气、血、阴、阳,所以小建中汤,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营养剂,专门负责给脾胃补充营养,让脾胃阴阳平衡、气血充盈。

小建中汤:桂枝9克,炙甘草6克,大枣6枚,白芍18克,生姜9克,饴糖30克。

用法:前五味药材用水熬煮,煮好以后过滤掉药渣,把饴糖放到汤药里加热溶化,分两次服用。

现在也有中成药,小建中颗粒。

什么样的人适合服用这张方子呢?1、胃口不好,吃东西比较少,甚至一天只吃一顿饭,从早到晚都不会感觉到饿的人。

看到食物没有欢喜感,没有想吃的欲望,这是脾不好;吃下肚的食物因为能量不够,不能够被腐熟,也就是迟迟消化不掉,所以总不觉得饿,这是胃不好,可以喝上一点小建中汤。

13小建中汤

13小建中汤

13小建中汤小建中汤(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桂枝9g 炙甘草6g 大枣工2枚芍药18g 生姜9g 胶饴30~--50ml上5味,以水1400ml,煮取600ml,去滓,温服200ml,每日3服。

胶饴冲服。

(功效]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主治]主证:心悸而烦,腹中痛,虚怯少气,面色不华,神疲乏力,苔白润,舌质淡,脉涩或弦或缓弱.副证: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四肢酸痛,梦遗失精,鼻衄,里急。

(临证加减]L自汗者,本方加黄芪、防风。

2.盗汗者,本方加浮小麦、桑白皮、青蒿、地骨皮。

3.胃纳不佳,食欲停滞者,加鸡内金、神曲、党参,或白术、茯苓、莱菔子、炒谷麦芽等。

4.气血明显虚弱者,酌加肉苁蓉、黄精、枸杞子、当归、炙黄芪、熟地黄等。

5。

有瘀痛者,加田七;有痹痛者,加桑寄生、姜黄;有虚秘者,酌加生地黄、生白术、火麻仁、生首乌、肉苁蓉等。

6。

有咳嗽者,加川贝;心烦不宁者,加酸枣仁、炒栀子、淡豆豉。

7.反酸及干呕口吐涎者,加川连、吴茱萸;少腹冷痛者,加沉香、小茴香。

8.吐蚘,腹痛时时发作,腹痛喜温喜按者,加川椒、雷丸、使君子等。

.9。

本方治疗胃病的体会:凡胃病,有下列四点中之一二项,便可用本方:①胃痛时必兼肢冷且喜按;②中虚,内无热邪,便结而小便不黄者;③El虽渴必喜热饮,舌苔多淡或色白者;④腹中急痛,心悸,脉象弦缓或涩弱者。

[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1965,(6):17]、10.本方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用小建中汤加黄芪治疗消化性溃疡,25天为1个疗程.临证加减:反酸者,加乌贼骨、川贝母l痛甚者,加延胡索、丹参、川楝子。

:11。

本方加味治疗寒性溃疡病:以小建中汤加味治疗溃疡病属虚寒证者。

处方组成及用法,黄芪12g,桂枝9g,白芍18g,生姜3片,大枣7枚,炙甘车5g,饴糖50g(冲)。

上方水煎去渣,加入饴糖烊化,每日1剂,分2次服。

连服7剂为1个疗程,于第8天服粗鹿茸(价廉效佳)3g.鹿茸焙成焦黄色,研细末,用鸡汤或瘦肉汤送服。

13小建中汤

13小建中汤

13小建中汤小建中汤(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桂枝9g 炙甘草6g 大枣工2枚芍药18g 生姜9g 胶饴30~--50ml上5味,以水1400ml,煮取600ml,去滓,温服200ml,每日3服。

胶饴冲服。

(功效]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主治]主证:心悸而烦,腹中痛,虚怯少气,面色不华,神疲乏力,苔白润,舌质淡,脉涩或弦或缓弱.副证: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四肢酸痛,梦遗失精,鼻衄,里急。

(临证加减]L自汗者,本方加黄芪、防风。

2.盗汗者,本方加浮小麦、桑白皮、青蒿、地骨皮。

3.胃纳不佳,食欲停滞者,加鸡内金、神曲、党参,或白术、茯苓、莱菔子、炒谷麦芽等。

4.气血明显虚弱者,酌加肉苁蓉、黄精、枸杞子、当归、炙黄芪、熟地黄等。

5。

有瘀痛者,加田七;有痹痛者,加桑寄生、姜黄;有虚秘者,酌加生地黄、生白术、火麻仁、生首乌、肉苁蓉等。

6。

有咳嗽者,加川贝;心烦不宁者,加酸枣仁、炒栀子、淡豆豉。

7.反酸及干呕口吐涎者,加川连、吴茱萸;少腹冷痛者,加沉香、小茴香。

8.吐蚘,腹痛时时发作,腹痛喜温喜按者,加川椒、雷丸、使君子等。

.9。

本方治疗胃病的体会:凡胃病,有下列四点中之一二项,便可用本方:①胃痛时必兼肢冷且喜按;②中虚,内无热邪,便结而小便不黄者;③El虽渴必喜热饮,舌苔多淡或色白者;④腹中急痛,心悸,脉象弦缓或涩弱者。

[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1965,(6): 17]、 10.本方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用小建中汤加黄芪治疗消化性溃疡,25天为1个疗程.临证加减:反酸者,加乌贼骨、川贝母l痛甚者,加延胡索、丹参、川楝子。

: 11。

本方加味治疗寒性溃疡病:以小建中汤加味治疗溃疡病属虚寒证者。

处方组成及用法,黄芪12g,桂枝9g,白芍18g,生姜3片,大枣7枚,炙甘车5g,饴糖50g(冲)。

上方水煎去渣,加入饴糖烊化,每日1剂,分2次服。

连服7剂为1个疗程,于第8天服粗鹿茸(价廉效佳)3g.鹿茸焙成焦黄色,研细末,用鸡汤或瘦肉汤送服。

伤寒论——小建中汤

伤寒论——小建中汤

伤寒论——小建中汤伤寒论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

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青龙试注:阳脉涩,阴脉弦,指的脉像沉弦,里证,小建中汤;如果服用小建中不效可以再用小柴胡。

伤寒论102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金匮要略:虚劳里急[1],悸,衄,腹中疼,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小建中汤方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三两[2](炙)大枣十二枚芍药六两生姜三两胶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其甜故也。

《千金》疗男女因积冷气滞,或大病后不复常,苦四肢沉重,骨肉酸疼,吸吸少气,行动喘乏,胸满气急,腰背强痛,心中虚悸,咽干唇燥,面体少色,或饮食无味,胁肋腹胀,头重不举,多卧少起,甚者积年,轻者百日,渐致瘦弱,五脏气竭,则难可复常,六脉俱不足,虚寒乏气,少腹拘急,羸瘠百病,名曰黄芪建中汤,又有人参二两。

注释:[1]里急:指大腹里急,脾居大腹。

急,即拘急、拘迫。

[2]甘草三两:《伤寒论》为甘草二两(炙)。

【原文】男子黄[1],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

(金匮黄疸:22)注释:男子黄:男子,非专指男子;黄,指萎黄。

小建中汤治虚劳发黄。

症见面色及肌肤萎黄,小便自利。

黄疸病后期,湿热已去,而脾胃虚弱,气血化生不足,故面色及肌肤萎黄,小便自利;或为其他原因导致气血虚损,血不外荣,出现面色萎黄不华,肌肤枯黄不润。

治用小建中汤甘温建中,补益气血。

原文: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金匮妇人杂病:18)小建中汤治妇人腹中痛。

症见腹中拘急,绵绵作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质淡白,脉细缓。

或伴见月经量少,或推后;或见于产后腹痛等症。

本证为脾胃阳虚,中气不足,气血生化之源匮乏。

小建中汤建中益气,使气旺而津血自生,脏腑经络得之温煦充养,则腹痛等症自愈。

张路玉:桂枝汤,方中芍药、桂枝等分,用芍药佐桂枝以治卫气;小建中方中加倍芍药,用桂枝佐芍药以治荣气,更加胶饴以缓其脾,故名之曰建中,则其功用大有不同耳(《伤寒缵论》)。

小建中汤文

小建中汤文

小建中汤2023-11-27整理我们今天讲小建中汤。

饴糖一升,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甘草二两,大枣12枚,生姜三两。

小建中汤这个方子呢。

我们要注意啊。

他是建中,跟前面讲的理中他们不一样。

理中的重点呢,他是健脾祛湿,恢复中焦的升降,它的主要作用是温补的,特别是干姜的这种辛温呢,它对寒食特别有效。

那么建中汤呢?他主要是理营的,营是什么?营就是血液循环里面的营气。

我们肠道里头。

我们的肠系膜上有好多血液,血里面都有了,这个里头呢就是营,营和血,其实呢是一体两面。

血指的是不能跟血管外进行交通的血液成分,营呢是可以自由的进入血管的东西。

那么用我们现代的意思理解呢,营可以类比于血浆,血可以类比为血细胞,这是营分和血分。

那么建中汤调营它的机理是什么呢?就是通过缓解平滑肌的痉挛。

也就是我们说的缓急小建中,它的主要作用的是缓急缓和腹部的血管的挛急,缓和腹部的平滑肌的挛急,那么缓和的挛急它就能止痛,它就能调营。

这是小建中他的本质。

同时呢它能调营,改善了腹部的血液循环,改善了胃肠血液循环,那么它就能促进消化吸收。

所以说呢它是一个强壮元,这是它的基本机理。

那么我们再说它的使用指征。

如果说我们泛泛的把小建中汤做一个补虚药也是不合适的,它有具体的使用指征。

首先呢,小建中汤跟理中汤的区别。

小建中汤适合的人是消廋的。

不是那种大腹便便的。

他的肌肉呢是松弛的,身上的肌肉呢是松弛的。

但是腹壁呢是挛急的,就是我们摁他的肚子的时候。

腹直肌是紧张的,这叫里急的腹征。

特别是一些年轻小伙子,肚子疼的偏瘦的人,你躺平了,你按他的腹直肌,他特别敏感,甚至呢能给你笑着跳起来。

这种人往往有这个小建中汤的指针。

不像理中汤,他是体内的精液。

水液偏多,所以说呢他的肚子是大的嗯,是软的,感觉呢是偏迟钝的这是二者的区别。

那么,小建中汤的这种腹征怎么能体会呢?要求他把腿伸直。

我们西医的复诊,他是要求的是曲腿四处扣,听的触诊是膝盖是弯曲起来去出的。

但是我们中医的腹诊呢要求你是把腿呢,是伸直的。

小建中汤(157)

小建中汤(157)

小建中汤(157)【13.28】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者,小建中汤主之。

小建中汤方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饴糖一升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纳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小建中汤的条文“虚劳里急”,说这个人容易跑厕所也是里急,容易肚子绞痛也是里急,所以我们姑且把他的范围放的比较大,就是比如说很容易跑厕所,就是容易拉肚子,或者是小便次数太多其实都可以算哦,那肚子感到绷紧这也算,那基本上就是他的消化跟代谢方面有问题。

这个心悸这件事情,你说是心阳不足或者是心阴不足都有可能会心悸,而小建中汤,就它里面有桂枝甘草结构,所以补心阳效果很好,在伤寒里面就应该治心悸了。

如果你要说它治心阴可不可以?可以。

它里面奉心生血的这些什么,又红又黄又香又甜什么都有,所以心阴心阳大概是都可以补到的。

那这个衄,说是一个人的这个什么组织,好像脆弱到他自己都不能修补自己,这种东西其实小建中汤是特别的有办法,像是这类的这个衄字到今天我会觉得胃溃疡,或者是说口疮都已经是往小建中汤证去了。

我们再往下讲小建中汤的方剂到底在做什么事情,其实我们之前有介绍过说建中汤可以说是一帖实脾调肝的药。

因为建中汤里面芍药是养肝的,桂枝是平肝疏肝的,然后里面其他有麦芽糖,什么生姜大枣这些甘草这些补脾胃的药,所以肝虚而乘脾的状态是非常适合用小建中汤的。

我们大家回忆一下之前在教少阳的时候,有讲到很多柴胡剂,说什么消化轴这边这里那里不舒服用柴胡剂,那些都还是比较偏实证的,我们现在就要重新洗牌一下,今天的人的消化问题肝虚乘脾的很多,那临床上好用的方不见得是柴胡系,其实是建中。

建中治疗这些东西很有办法,像那个什么胃溃疡,什么肠躁急,什么各种消化系统的疾病能够认得出他是一个虚劳底的,那用建中汤都还蛮有办法的。

因为建中汤治肝病是这样子的,就像是在桂林本里面在黄疸的部分有说“男子黄,小便自利者”就是用虚劳的法来医,那用小建中汤。

《伤寒论》名方小建中汤

《伤寒论》名方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桂枝汤+增芍药+饴糖)【方剂组成】桂枝9 克,芍药18 克,生姜9 克,炙甘草6 克,大枣4 枚,饴糖45 克(分冲)【用法】水煎五味,汤成去滓,内胶饴,更上火上消解,温服。

呕家不可用建中,以甜故也。

【方解】桂枝加芍药汤原治腹满痛,今加大量甘温补虚缓急的胶饴,虽仍治腹痛,但已易攻为补,故名之为建中。

谓之小者,以其来自于桂枝汤,仍兼解外,与专于温补的大建中汤则比较为小也。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伤寒论》第100 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注解:涩为津血虚,阳脉涩,即脉浮涩,为表虚荣卫不利。

弦为寒,阴脉弦,即脉沉弦,为里虚有寒。

伤寒得此脉,依法腹中当急痛,宜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谓服小建中汤后,而病未全治,当已转属少阳,故宜小柴胡汤主之。

按:脉浮涩而沉弦,为小建中汤与小柴胡汤共有的脉象,但腹中急痛,为小建中汤所属,而柴胡证不常见。

先与小建中汤,不只是治腹中急痛,而且因表里实,津液自和,即伤寒四证,亦当自汗而解。

假设不瘥,知已转属少阳,当以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论》第102 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注解:血少心气虚则悸。

表不解则烦。

小建中汤内能补虚,外能解表,故主之。

按:营气虚血少者,不可发汗。

中气建,血液充,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论中有明文,可互参。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第13 条: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注解:虚劳,为古人对虚损不足之病的通称。

里急,腹中痛,即腹中急痛的互词。

悸者,为血少心气不足。

衄者,为气冲热亢。

梦失精者,为下焦虚,精不守。

四肢酸痛者,为荣卫不利。

手足烦热者,为虚热。

咽干口燥者,为津液枯燥。

腹皮弦急,按之腹筋不松软而拘挛者,即里急腹急之候。

里急腹中痛者,即小建中汤应用的主证。

以上所述为小建中汤证,故以小建中汤主之。

不要以为小建中汤能治一切虚劳。

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1.桂枝9g、炙甘草6g、大枣4枚、芍药18g、生姜9g、饴糖30g[2]2.芍药(酒炒)18g、桂枝(去皮)9g、炙甘草6g、生姜切9g、大枣4枚、饴糖30g用法用量:前5味水煎后加饴糖后微火使之溶解,每日1剂,分3次服。

用药禁忌: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忌海藻、菘菜、生葱。

必小便自利,证非湿热者乃可用之。

方解:方中饴糖甘温质润,温中健脾,和里缓急,为君药。

芍药养血敛阴,柔肝缓急而止痛;桂枝温阳祛寒,温凉共用,一散一收,调和阴阳,共为臣药。

炙甘草甘温益气,助饴糖以补虚,合桂枝则辛甘养阳,配芍药又酸甘化阴;生姜、大枣温胃补脾,升中焦生发之气而调营卫,共为佐使药。

全方辛甘酸合用,酸甘养阴以柔肝缓急,辛甘化阳使阴阳相生,营卫和谐,虚劳阳虚所发之热能除,体现“甘温除热”法。

诸药合用,使中气健,化源足,气血生,营卫调,则虚劳诸证可解。

本方中桂枝、芍药之比是1:2,以芍药柔肝以止痛,桂枝温阳而祛寒,芍药同甘草相伍,酸甘化阴,缓急止痛;桂枝同饴糖相伍,辛甘养阳。

虚劳里急一证,系中焦虚寒、肝脾失调所致,故腹痛喜温欲按;中虚则化源不足,阴阳俱乏,无以奉心,则虚烦心悸;营卫不和则虚劳发热。

证虽不同,但病因则一,即以中焦虚寒为主,理应温中补虚为法,温建中阳,和里缓急止痛。

方中饴糖甘温质润入脾,益脾气而善脾阴,湿中焦而缓急止痛,故为君药。

芍药养阴而缓肝急,桂枝温阳而祛虚寒,2味为臣。

炙甘草甘温益气,既助饴糖、桂枝辛甘养阳,益气温中缓急,又合芍药酸甘化阴,柔肝益脾合营。

生姜温胃,大枣补脾,合用以升腾中焦生发之气而调营卫,共为佐使之用。

6味配合,于辛甘化阳之中,又具酸甘化阴之用,共奏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效。

中气健,化源足,肝脾调,阴阳和,里急腹痛,虚劳发热,心悸虚烦自除,故方名“小建中汤”。

运用:1.本方是治疗虚劳里急证的代表方剂。

凡临床上出现以腹痛喜得温按、面色无华、舌淡、脉弱或弦细等为主要表现者,即可使用本方加减治疗。

小建中汤——精选推荐

小建中汤——精选推荐

⼩建中汤⼩建中汤1.桂枝9g、炙⽢草6g、⼤枣4枚、芍药18g、⽣姜9g、饴糖30g[2]2.芍药(酒炒)18g、桂枝(去⽪)9g、炙⽢草6g、⽣姜切9g、⼤枣4枚、饴糖30g⽤法⽤量:前5味⽔煎后加饴糖后微⽕使之溶解,每⽇1剂,分3次服。

⽤药禁忌:呕家不可⽤建中汤,以甜故也。

忌海藻、菘菜、⽣葱。

必⼩便⾃利,证⾮湿热者乃可⽤之。

⽅解:⽅中饴糖⽢温质润,温中健脾,和⾥缓急,为君药。

芍药养⾎敛阴,柔肝缓急⽽⽌痛;桂枝温阳祛寒,温凉共⽤,⼀散⼀收,调和阴阳,共为⾂药。

炙⽢草⽢温益⽓,助饴糖以补虚,合桂枝则⾟⽢养阳,配芍药⼜酸⽢化阴;⽣姜、⼤枣温胃补脾,升中焦⽣发之⽓⽽调营卫,共为佐使药。

全⽅⾟⽢酸合⽤,酸⽢养阴以柔肝缓急,⾟⽢化阳使阴阳相⽣,营卫和谐,虚劳阳虚所发之热能除,体现“⽢温除热”法。

诸药合⽤,使中⽓健,化源⾜,⽓⾎⽣,营卫调,则虚劳诸证可解。

本⽅中桂枝、芍药之⽐是1:2,以芍药柔肝以⽌痛,桂枝温阳⽽祛寒,芍药同⽢草相伍,酸⽢化阴,缓急⽌痛;桂枝同饴糖相伍,⾟⽢养阳。

虚劳⾥急⼀证,系中焦虚寒、肝脾失调所致,故腹痛喜温欲按;中虚则化源不⾜,阴阳俱乏,⽆以奉⼼,则虚烦⼼悸;营卫不和则虚劳发热。

证虽不同,但病因则⼀,即以中焦虚寒为主,理应温中补虚为法,温建中阳,和⾥缓急⽌痛。

⽅中饴糖⽢温质润⼊脾,益脾⽓⽽善脾阴,湿中焦⽽缓急⽌痛,故为君药。

芍药养阴⽽缓肝急,桂枝温阳⽽祛虚寒,2味为⾂。

炙⽢草⽢温益⽓,既助饴糖、桂枝⾟⽢养阳,益⽓温中缓急,⼜合芍药酸⽢化阴,柔肝益脾合营。

⽣姜温胃,⼤枣补脾,合⽤以升腾中焦⽣发之⽓⽽调营卫,共为佐使之⽤。

6味配合,于⾟⽢化阳之中,⼜具酸⽢化阴之⽤,共奏温中补虚,缓急⽌痛之效。

中⽓健,化源⾜,肝脾调,阴阳和,⾥急腹痛,虚劳发热,⼼悸虚烦⾃除,故⽅名“⼩建中汤”。

运⽤:1.本⽅是治疗虚劳⾥急证的代表⽅剂。

凡临床上出现以腹痛喜得温按、⾯⾊⽆华、⾆淡、脉弱或弦细等为主要表现者,即可使⽤本⽅加减治疗。

小建中汤(张仲景)

小建中汤(张仲景)

小建中汤(张仲景)小建中汤(张仲景)温中散寒。

(《伤寒论》)【歌诀】小建中汤芍药多桂姜甘草大枣和更加饴糖补中脏虚劳腹冷服之瘥①增入黄芪名亦尔表虚身痛效无过又有建中十四味阴斑劳损起沉疴②十全大补加附子麦夏苁蓉仔细哦③【词解】①瘥:瘥(chài)音猜。

病愈。

②疴:疴(kē),音苛。

病。

沉疴:重病。

③哦:哦(é),音鹅。

吟咏。

【组成】芍药六两(l8克) 桂枝三两(9克) 炙甘草二两〔6克)生姜三两(9克)大枣十二枚(4枚) 饴糖一升(3O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虚劳里急。

症见腹中时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细弦:或虚劳而心中动悸,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方析】本方所治诸虚,皆以脾胃虚寒,阴阳两虚,为其主证。

脾胃为后天之本,营卫气血由此化生,中焦虚寒,化源不足,血不养心,故虚烦心悸;营卫不和,则虚劳发热。

治当温中补虚,调和阴阳。

方中重用饴糖,补脾益气,和里缓急,为君药。

白芍酸甘益阴,养血缓急,较桂枝汤中加倍使用;桂枝辛甘化阳,温阳祛寒,共为臣药。

生姜温胃止呕,大枣补脾养血,合用调营卫,共为佐药。

炙甘草既助饴糖配桂枝辛甘养阳,又合芍药酸甘化阴,并可调和诸药,为使药。

本方具有平补阴阳,调和营卫,建立中气的作用,故名建中。

按:本方在(方剂学)多归属温里剂,而就本方君药重用饴糖而论,其作用在于补脾益气,调和阴阳。

而桂枝、生姜二味温中之力不如干姜,故将其归为补益剂确有其道理。

【附方】 (1)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 小建中汤加黄芪—两半(4克),水煎服。

功用:温中补气,和里缓急。

主治:虚劳里急,诸不足。

(2)十四味建中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炙黄芪肉桂附子半夏麦冬苁蓉14味组成,各等分研成细末,每次三钱(9克),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温服。

功用: 补益气血,调和阴阳。

主治: 阴证发斑。

症见手足胸背等部位出现稀疏淡红色斑点,高出皮肤,如蚊虫叮咬状。

仲景补虚第一方-------小建中汤

仲景补虚第一方-------小建中汤

仲景补虚第⼀⽅-------⼩建中汤⼩建中汤为医圣张仲景《伤寒论》⽅。

由桂枝、芍药、炙⽢草、⼤枣、⽣姜、饴糖组成。

⽣⽩芍六两(90克)、桂枝(去⽪)三两(45克)、⽢草(炙)⼆两(30克)、⼤枣(擘)12枚、芍药六两(90克)、⽣姜(切)45克,饴糖⼀升(200毫升)。

上六味,以⽔七升(1400毫升),煮取三升(600毫升),去滓,内饴糖,更上微⽕消解,温服⼀升(200毫升),⽇三服。

加黄芪⼆钱,名黄芪建中汤,治虚痨诸不⾜;饱闷者,去⼤枣加茯苓⼆钱;⽓逆者,加半夏⼀钱五分;此⽅⼈参、当归、⽩术,俱随宜加之。

本⽅为温⾥剂,具有温中补虚,和⾥缓急之功效。

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

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虚怯少⽓;或⼼中悸动,虚烦不宁,⾯⾊⽆华;或伴四肢酸楚,⼿⾜烦热,咽⼲⼝燥。

⾆淡苔⽩,脉细弦。

临床常⽤于治疗胃及⼗⼆指肠溃疡、慢性肝炎、神经衰弱、再⽣障碍性贫⾎(再障)、功能性发热属于中⽓虚寒,阴阳⽓⾎失调者。

⾃古以来历代医家都说《伤寒论》⽆补法,但是后世⽴法都从补虚⽤药。

什么六味地黄丸、四君⼦汤、参苓⽩术散,不胜枚举。

遍观经⽅113,单纯⽤以补虚的⽅剂倒是不多,⽽⼩建中汤就是其中的代表。

后世云:实⼈伤寒发其汗,虚⼈伤寒建其中。

建中建中⾮⼩建中汤莫属。

⼩建中汤是桂枝汤的变局,由桂枝汤重⽤芍药之⼆倍,并加⼊饴糖⼀升。

曾有名⾔评论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调阴阳。

关键在于这⼀个调字,不是补阴阳,后世滥⽤补法,导致很多郎中治不好治不坏,并美⾔⽈调理,慢病记不得,动⾄⼏个⽉服药,每⼀副药⼆⼗多味药材。

《伤寒论》载⼩建中汤第⼀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建中汤。

病以伤寒命名,可见外证未解,然⽽出现了腹中拘急疼痛,这个时候就要⽤⼩建中汤,外可以发汗解表,内可以以芍药、饴糖缓急⽌痛。

这也是酸⽢化阴,⾟⽢化阳。

所以说是调阴阳,不是补阴阳。

第⼆条:伤寒⼆三⽇,⼼中悸⽽烦者,⼩建中汤主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建中汤
【组成】饴糖(30克)桂枝(9克)芍药(18克)生姜(9克)大枣(6枚)炙甘草(6克)
【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

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舌淡苔白,脉细弦。

(本方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功能性发热等属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者。


【用法】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内饴,更上微火消解。

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取汁,兑入饴糖,文火加热溶化,分两次温服)。

"
经方中医泰斗倪海厦老师推荐:
真正要做到滴水不漏的防疫程度,必须要从每一个人开始,如果全民从小时候开始,一旦感冒立刻吃中药,平时健康时,小朋友多吃些小建中汤,成人常吃些桂枝汤,远离骗人的维他命与害人生病的牛奶制品,抗生素只有在紧急状况时可以被使用,平时都禁止。

如此一来,人体的抵抗力就会增加,自然可以自己产生免疫力来对付感冒病毒。

上帝设计人体是非常精密的,人体是万能的,绝对可以自己制造能抵抗各种感冒病毒的免疫系统,如果大家都靠毁坏人体免疫力的可怕毒药(西药)来治疗感冒,这种恶性循环下去,人类必自食恶果!以后只要得到一个小感冒,就会闹出人命,请大家要谨慎的深思!中医中药是通过汗吐下等法将病毒排出体外,从而达到痊愈的目的。

与西药致力于在人体内部使用毒药杀死病毒的原理不同。

中药对证使用,完全不会有任何副作用;西药则把人体当作一个战场,病毒杀死,人也因为副作用而毁了。

摘自倪师的《感冒的治疗详解》
台湾著名中医皮沙士先生推荐:
星期一那天上课我有提到小孩子的保养药,小孩子时就可以开始给他吃,可以吃到考上建中(台湾的建中为我们的高中)为止的方子是甚么:「黄耆建中汤」加「保和丸」,小孩子缺乏酵素,所以给他「保和丸」,那「黄耆建中汤」是由「小建中汤」变的,将它加「黄耆」后改名「黄耆建中汤」。

「小建中汤」组成是: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胶贻。

胶贻就是麦芽糖,这里面除了芍药是酸酸的,桂枝有甜味,甘草有甜味,大枣(即红枣)有甜味,麦芽糖绝对有甜味,这个生姜有点辣辣的,基本上以甜为主,以甜为主就是属于肠胃药,当然可以吃一辈子啊!当然可以吃到考上建中啊!中国二千年前就设计出「黄耆建中汤」,设计出「小建中汤」老祖宗就知道小孩子的营养要补充甜味,所以在这个方里面给你加上麦芽糖,就是给小孩子最好的营养,小孩有营养、有热量,营养吸收好,他当然就不容易感冒。

那消化系统好,当然呼吸系统就好,所以就是这样子。

摘自《良方十帖》
台湾经方中医小泰斗JT叔叔:
而在补剂的“小建中汤”中,桂枝汤加倍芍药再加麦芽糖(饴糖),因为造酒的时候,是上面那层液体蒸馏出酒,所以酒可以“引诸药至至高之分”,而下面的余渣最底下可以提炼出麦芽糖,因此饴糖的药性除了补脾胃之外,更可说是把桂枝汤的药性黏住,然后压到腹部以及肚脐以
下。

原本入心的桂枝,就被拉了一些药性到小肠及丹田的区块,在小肠(小肠本来和心就是表里关系,小肠火来自心火)区块的桂枝“心火”药性大大帮助了人的消化能力。

而丹田一暖,命门火也大大得助,同时补消化又补肾阳。

而加倍的芍药,搭上了桂枝,桂枝外散的力道被缩小,作用点又拉低了,就会变成从脾胃斜上去“平肝”(治肝虚乘脾),再加上芍药原本就有养肝血的功效,合起来就变成补肝了。

所以小建中汤几乎是五脏皆补,很神,如果还要加强补肺,再加点黄耆、半夏,变成“黄耆建中汤”就得了。

由于小建中补而非常温和,所以很适合现在被滥用抗生素的儿童体质。

(本店之小建中汤已经加入黄芪)。

摘自JT叔叔〈药势〉.
关于夏天能不能喝小建中汤的问题:
我引用一段罗大伦博士的话:气温变化大的季节,受到影响的主要人群是体弱的儿童,在这个时候,会不断地随着寒流的到来感冒,本来应该是在发病的时候驱邪,平稳的时候补虚的,但是这个时候,往往是根本就没有补虚的时间,是一个感冒接着一个感冒,只要天气一变,立刻有所反应,只能疲于奔命。

其实,这种孩子最好的调理时机在平时,气温变动不大的时候,比如夏天,家长注意了,在那个时候一定要注重调补脾胃,让孩子壮实起来,很多家长是在那个气候平稳的时候不注意,或者往往在那个时候调养的不好,让孩子乱吃,结果脾胃失调,正气不足,到了这个一天比一天冷的季节,则只能不断地应付一次次的感冒了。

中医是讲究这个季节的,比如“冬病夏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夏天的时候,把阳气补足了,那么到了冬天,就比较容易抵御寒邪了。

看到这,大家应该比较心里有数了。

中医讲究有是证,用是药。

即使夏天,如果受空调冷饮所害,也需要用桂枝麻黄等温热药解表散寒。

而小建中呢,只要您检查到孩子还有以下一项或多项症状,而又没有嘴唇鲜红,舌头本体特别发红,舌苔发干黄等实热症状,就可以喝小建中汤。

趁夏天感冒发作少,阳气被伤较少,这时候补足身体元气,到秋冬才会少生病啊。

适用之小朋友:
1。

睡眠不沉,半夜容易哭。

2。

手脚冰冷,怎么多穿衣服都不暖,夏天手也凉凉的。

3。

胃口不好,饭量很小。

不爱吃主食。

4。

白天爱出虚汗。

5。

容易寒性便秘。

6。

两眼之间有一条隐约的青筋。

7。

眼周围,嘴周围,人中,鼻子周围,印堂等位置有隐约的青光泛出(跟脸颊的红润相比)8。

整张脸都偏青青白白的苍白之色。

9。

胃口饭量正常或偏小,却偏虚胖的孩子,喝了会瘦哦。

10。

当然,平时经常感冒上医院的孩子,更应该多喝哦!
有以上证状的小朋友,都可以喝来提高身体素质,增加能量。

但家长们注意了,越健康越聪明,越快乐,越调皮!如果你不想你的孩子恢复活泼好动,小皮蛋的天性,就不要给孩子喝小建中汤哦!:)
建议疗程:
很多家长都问,要喝多久才能够停呢?因为每个宝宝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个人的体质情况,受抗生素伤害的程度不一样,所以我真的无法建议。

但这个时机,家长其实自己可以掌握的。

除了以上列出的这些证状,如睡眠,手脚温度,胃口,出汗,精神体力等的改善,是显性的指标之外,安乐妈妈还教你一招心得:
当你走在路上,看得到别的孩子脸上都有青色,(按以上#7,#8两条来看),再回头看自己的孩子,脸色是均匀的红润。

那就表示你的孩子小建汤喝到位了,可以放心而笑了:)若你看到孩子#7所示的部位,跟脸颊的肤色比,还有点发青,那还要努力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