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
铁路区段通过能力及旅行速度
三、各类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的计算
1、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
(1)区间内不同运行线铺画方式对应的T周计算
a a
b
" t+t 停
b τ 不 T周
a
t' 停 +t
τ 不
b
" t+t 起
τ 会 T周
a
t' 起 +t
τ 会
b
(c) a a
(d)
b τ 不 T周
" t+t +t停 起
a
b
t'
τ 会
b
" t
bc a b T周、 T周的值尽量缩小,以减小因技术停站造成的不利 要使 影响,则必有:
11
a b T周b T周 c
即Ta - b t 3 Tb -c t 3 Ta - b Tb -c t3 2
分析: ①由上式可知,当Ta-b>Tb-c时,t3为正值,即先从b-c区间先接 入列车; ②当Ta-b<Tb-c时, t3为负值,则应先从a-b区间先接入列车。 检验: b b b t3 τ 不 0.5 不 t3 τ 不) ( τb ① t3是否大于等于 τ 不 ,若 ,则将运行 b 线外移一定距离,使得 t3 τ 不 。 b b ②t1是否大于等于τ b ,若 t1 τ 会 ,则将运行线外移使得 t1 τ 会
71 61 5min ( 0) 2
23
(2)由此可得a-b、b-c、c-d区间的运行铺画方式
车 技 τ τ t起 t停 术 不 会 作 站 业
运行 时分
方 会 车 T周
案 方
I 案 T周 会 51 68 66 64
铁路车站通过能力计算PPT精品文档
二、道岔组占用时间计算
表5-3-2 到发线固定使用方案
线路
固定用途
一昼夜接 线路
固定用途
一昼夜接
编号
发列车数 编号
发列车数
1 接A到B、C旅客列车 8 7、8 接A、B到C直通货物列车 10
Ⅱ 接B到A旅客列车
5
接C到A、B直通货物列车 10
3 接C到A旅客列车
3
接发A方向区段、摘挂列车 8
4、5 接A到B直通货物列车 11 9、10 接发B方向区段、摘挂列车 8
①一个咽喉区如有两个以上的衔接方向时,应分别按各该衔接方向 接车进路或发车进路,并考虑其直接妨碍道岔组,选定K值最大的道岔组 为咽喉道岔组。 ②同一衔接方向的列车经由各个不同的进路到、发时,应分别不同 进路选定咽喉道岔组。
31
三、咽喉通过能力的计算
3.计算咽喉道岔组的通过能力
按车站各衔接方向计算的咽喉道岔组通过能力按下式计
13
一、占用咽喉时间标准的确定
1. 列车占用咽喉时间标准 列车接车占用时间(t接)。列车接车占用时间 是指自开始准备接车进路时起,至列车进入到发线 警冲标内方停车时止占用咽喉区的时间,可用查定 方法或按下式计算:
t接=t准+t进 t进 0 .0 6 L v 进 进 0 .0 6 l列 l雀 v 进 l制 l进
7
第一节 概述
3. 车站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
(4)到发线的空费时间。到发线一昼夜不能被用来接 发列车的空闲时间称为空费时间。它是由于列车到发的不 均衡、列车各作业环节配合不紧密以及列车平均每列占用 到发线的时间不可能为1440min的整倍数等原因而产生的。 随着空费时间的增加,车站通过能力将降低。空费时间的 大小可用空费系数γ空表示,即
【微视频课件】区间通过能力的计算.
一、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 1、运行图周期 在平行运行图上,一个区间内的列车运行线, 总是以同样的方式一组一组地反复排列的。 这样一组列车占用区间的总时分,称为运 行图周期 T周=∑t纯+ ∑t起停+ ∑ τ站(min)
几种常见的不同类型的运行图周期
(1)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
2、开出限制区间的两列车都在车站通过
A
B
T周 T周2=t’+t”+ τ会A+ τ会B+t起A+t起B
(3)下行列车两端车站都通过
A
B T周 T周3=t’+t”+ τ不A+ τ会B+t停A+t起B
(4)上行列车在两端车站都通过
A
B T周 T周4= t’+t”+ τ会A+ τ不B+t起A+t停B
A
B
T周
(2)双线非追踪平行运行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B
τ连
T周
(3)双线追踪平行运行图
A
B
T周=I
2、区间通过能力计算公式
N平=(1440-T空隙)/T周*K周(对或列)
其中,T空隙:为进行线路养护维修,技术改 造施工,预留的固定占用时间
3、限制区间 运行图周期越大,通过能力越小。一个区 段内通过能力最小的区间限制了整个区段 的通过能力,这个区间就称为限制区间 列车在区间运行时间最长的区间称为最大区 间,一般情况下,最大区间就是限制区间
4、单线区段限制区间两端车站放行列车的方案 列车放行方案不同,运行图周期可能不同。 为了提高区段的通过能力,应使限制区间的运 行图周期压缩到最小,因此,在限制区间应选 择放行列车的最优方案
列车运行图—铁路区间通过能力
三
1 平行运行图周期
02 在平行运行图上
一个区间内的列车运行线, 总是以同样的铺画方式一 组一组地反复排列着。 这种以同样铺画方式反复 排列的一组列车占用区间 的总时分,称为运行图周 期(T周)。
三
2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计算
N平
1440 T固 T周
K周
K周:
一个运行图周期内所包含的列车对数或 列数。
1 输送能力
大秦铁路承担着“西煤东调”、“北 煤南运”的国家战略,是山西、陕西、 内蒙古西部煤炭外运的主通道,拥有 成熟、先进、可靠的铁路煤炭重载运 输技术体系。 2020年大秦线运量 4.05亿吨,最高 值曾突破4.4亿吨。
一
机务
通信
车辆
车务
一
信号
工务
供电
一
2 通过能力
2021年1月2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 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增开旅客列车 325列,主要货运通道增开货物列车 114 列。
在整个区段内通过能力最小
为最大区间。
的区间限制了整个区段的通
过能力,称为该区段的限制 3. 一般情况下,最大区间就是限制区间。 区间。
二
01 开入限制区间的两列 车都在车站通过
A
B T周
(a)
T周1
t't'
'
A 不
不B
t停A
t停(B min)
开出限制区间的两列 02 车都在车站通过
A
B T周
(b)
调图后,全国铁路客货列车开行总量 分别达到10203列、20513列,铁路 客货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
1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
01 一个区间根据现有固定设备
铁路行车工作组织—列车运行图及线路通过能力
第三节 列车运行图及线路通过能力 列车运行图
(3)机车全周转时间T全,即机车在一个牵引区段内往返一次平均消耗的时间。 当机车交路采用肩回运转制时,机车在一个牵引区段内往返一次需要经过以下4个过程。
a.从机务段所在车站牵引列车到折返段所在车站花费的时间,用T折表示。 b.从折返段所在车站停留后进入折返段,在折返段停留,进行整备作业、日常检查后,再出段 开到车站并等待出发,总的时间用t标表示。 c.从折返段所在车站牵引列车返回机务段所在车站,所花费的时间,用T旅表示。 d.从机务段所在车站停留后进入机务段,在机务段停留,机车乘务人员进行交接班,为下一次 运行进行整备作业、日常检查后,再出段开到车站并等待出发,总的时间用t机表示。机车全周转
v旅=L区段/∑t + ∑t停(公里/小时)
(2)列车技术速度v旅,即机车牵引列车在区段内的各区间内,
财平均走行公里数(只计算∑t,而不考虑∑t停
v技=L区段/∑t
(公里/小时)
式中 L区段-区段长度(公里)
∑t-列车在区段内纯运转时间的总和(小时)
∑t停 -列车在区段内各中间站停留时间的总和(小时)
在改善对旅客的服务、加速货物送达,扩大铁路在运输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以及改进机车车辆运用
和更好地利用区段通过能力诸方面获得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
4.列车运行图的主要质量指标
列车运行图编完后,各铁路局应对运行图编制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并在确认完全符合规定要求
后计算运行图质量指标,其主要质量指标有,
(1)列车旅行速度v,即机车牵引列车在区段内的平均速度。
时间(T全)就是以上四部分时间的总和: T全=T折+t标+T旅+t机(小时)
(4)机车日车公里S日:平均每台机车在一昼夜内完成的走行公里数。
第3章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
站
t
起停
第二节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
四、两个概念
限制区间:一个区段中,运行图周期最大的区间,
称为该区段的限制区间。
限制区间的通过能力即为该区段的通过能力。 困难区间 :一个区段中, t 运 最大的区间,称为 该区段的困难区间。
第二节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
五、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
上
下
T周
T 周= ( 会 t 起 ) t 运 ( 会 t 起 ) t 运
下
上
T 周= t 运 ( t 停 不 ) t 运 ( t 停 不 )
上
下
第二节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
五、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
4、会车方案的铺画:
(1)区段内无技术需要停车站时:
n= ( 对或列 ) T周
同时考虑固定作业占用时间和有效度系数时:
n= (1440 T固 ) n 周 d 有效 T周
第二节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
三、平行运行图运行图周期的计算
T周
a 下 b T 周= t 运 站 t 起 t 运 t 停 站
上
= t运
1、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的特点:
T周
2、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的计算:
n= 1440 T固 T周 (对 )
第二节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
五、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
3、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中缩小 T 周 的方法:
T 周= t 运
t
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
起停
方法:减小 (
调整的方法:
铁路列车运行图及区间通过能力
铁路列车运⾏图及区间通过能⼒铁路列车运⾏图及区间通过能⼒【主要内容】列车运⾏图的格式和分类;运⾏图各项组成因素的概念及确定⽅法;区间通过能⼒的计算,加强通过能⼒的措施;列车运⾏图编制及其主要指标的计算。
【重点掌握】列车运⾏图的格式;列车运⾏图的各项组成因素;区间通过能⼒的计算;列车运⾏图的编制⽅法。
第⼀节列车运⾏图的格式与分类⼀、列车运⾏图及其作⽤列车运⾏图是列车运⾏的图解,是⽤以表⽰列车在铁路区间运⾏及在车站到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件。
它是铁路⾏车组织⼯作的基础,所有与列车运⾏有关的铁路各部门,必须按列车运⾏图的要求,组织本部门的⼯作,以保证列车按运⾏图运⾏。
⼆、列车运⾏图的格式列车运⾏图是以坐标的形式表⽰列车运⾏的图解。
1、横坐标——表⽰时间s2、纵坐标——表⽰距离3、斜线——表⽰列车运⾏线0 t(时间)为适应不同需要,运⾏图分三种格式:1、⼆分格运⾏图:横轴以两分钟为单位加以划分,编制新图时做草图⽤。
2、⼗分格运⾏图;横轴以⼗分钟为单位加以划分,调度员绘制实际运⾏图。
3、⼩时格运⾏图:横轴以⼩时为单位加以划分,在编制旅客列车⽅案图和机车周转图时使⽤。
三、站名线的画法1、按区间⾥程的⽐率确定,即按整个区段内各车站间实际⾥程的⽐率来画横线,每⼀横线即表⽰⼀个车站的中⼼线。
⼀般不采⽤。
2、按区间运⾏时分⽐率确定,即按整个区段内下⾏(或上⾏)列车在各区间运⾏时分的⽐率来画横线。
四、列车运⾏图分类根据铁路线路的技术设备和列车运⾏速度,上下⾏列车的列车数量,列车的运⾏⽅式等条件,列车运⾏图可分为各种类型。
(⼀)按照区间正线数⽬分:1、单线运⾏图,即在单线区段采⽤的运⾏图。
2、双线运⾏图,即在双线区段采⽤的运⾏图。
3、单双线运⾏图,即在单双线区段采⽤的运⾏图。
(⼆)按照列车运⾏速度分:1、平⾏运⾏图。
在运⾏图上同⼀区间内,同⽅向列车的运⾏速度相同,因⽽列车运⾏线相互平⾏,且区段内⽆列车越⾏。
2、⾮平⾏运⾏图(普通运⾏图)。
铁路区段通过能力及旅行速度(精)
τ 会 T周
a
τ 不
b
t' +t 停 起+t
9
上述4种运行线铺画方式中,上、下行区间运 行时分(t’+t”)都相同。不同的是起停附加∑t 起、停,车站间隔∑t站。为使区间通过能力达到 最大,应选择四种方式中T周最小的方案,再结 合区间实际进行调整。
10
(2)列车技术停站对区段通过能力的影响 当列车须在中间站停站进行技术作业时,可能是的该站所衔接 的两相邻区间成为整个区段的限制区间。
a b b c 又T周 T周 不 b 不 a b b c T周 t3 T周 t3 τ
1 t3 τ 2
b 不
15
⑤在条件许可时,将上下行列车的技术作业错开,在 两个站进行,分别规定在两个站上进行。 如
上水站
上水站
16
⑥若上述措施均不能很好地解决因技术停站对区段通过 能力的影响时,可采用移动运行图周期(系指不受技 术停站影响的运行图周期)的方法来达到目的。 A移动半周期法:用于单个列车技术停站时间相当于半 个运行图周期的情形
13
b ' τ T周=Ta-b不
b " τ T =Ta-b+
周
不
a b c
若Ta-b>Tb-c,则应先从b-c方向接入列车(b-c区间 为困难区间)。
14
τ 不 τ 不
b
b
交错会车后,a b区间的平均周期为: (T '周 T "周 ) T Ta b 2 (原来为Ta b t3 , 增大了t3 , 使得a b区间或为限制区间 )
a b 均周
同理:b c区间的平均周期为:
b c 均周 T均周 Tb c (Tb均周 T c a b ) b c b 而不采取交错会车时, T周 Tb c τ 不 (此时,b c为限制区间)
行车组织第三篇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周三
2. 输送能力
指在一定固定设备、机车车辆类型和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按照 机车车辆和乘务人员的现有数量,在单位时间内所能输送的最多货物 吨数。它通常以一年内所能通过的万吨数计算。
2、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
•a
•b
•(min )
•(对 )
•§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
1)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 •(1) 上下行列车不停车通过车站而进入区间。
•(min )
•§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
•(2)上下行列车不停车通过车站而开出区间。
•§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
一、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1.计算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的基本原理 (1)平行运行图的特点
•§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
•(2)平行运行图周期
•
•不同类型运行图周期示意图
பைடு நூலகம்
•§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
考虑区间两端站的具体情况。
•§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
2)列车技术停站对区间通过能力的影响
•列车会车与技术作业停站时间关系示意图
•§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
结论: 当 ﹥ 时, 为正值,即应先从b-c区间接入列车
。
反之,当 ﹤ 时, 为负值,即应先从 a-b区间接入列
篇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
§3.2 列车运行图要素
第二章 列车运行图要素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车站间隔时间 第三节 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基本要求
掌握列车运行图的各种要素及确定的方法。掌握车
站间隔时间的定义及不同车站间隔时间的确定方法。追
踪列车间隔时间的定义及其确定的方法。
41
§3.2.1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重点内容 ➢ 列车运行图要素
第一节 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重点内容 ➢ 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要求掌握 ➢ 列车运行图的概念 ➢ 列车运行图在铁路运输生产中作用
7
§3.1.1 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1. 列车运行图的概念
列车运行图是用以表示列车在铁路区间运行及在 车站到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文件,它规定各次列车占 用区间的程序,列车在每个车站的到达和出发(或通 过)时刻,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间,列车在车站的停 站时间以及机车交路、列车重量和长度等,是全路组 织列车运行的基础。
20
§3.1.2 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示方法
二分格运行图
21
§3.1.2 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示方法
十分格运行图
22
§3.1.2 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示方法
小时格运行图
23
§3.1.2 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示方法
(2)列车车次的表示方法
不同种类列车的运行线采用不同的表示方法并对每
一列车冠以规定的车次,标在区段的首末两端区间相应
l制 L制
l确 l列/2
2. 连发间隔时间的计算
连
t作业
t进
t作业
0.06 L进 v进
0.5l l l l
t t t 0.06 列 确 制 进 (min)
连
第3章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
对着该区间,即让 会 + t起 成为该区间的组成部分。
不 t , 停所以,为缩短大区间的周期,应将 会
第2节 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4、区段会车方案——例1
内 容 概 要
1 平图通过能力 2 单线平图通过能力 3 双线平图通过能力
1 成对非追踪 2 不成对非追踪 3 成对部分追踪
(一)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计算
上 运 下 运
T周
上行列车不停车通过区间两端站
上 下 T周=( 会 t起 ) t运 (t停 不 ) t运
T周
下行列车不停车通过区间两端站
第2节 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内 容 概 要
1 平图通过能力 2 单线平图通过能力
1 成对非追踪 2 不成对非追踪 3 成对部分追踪
3 双线平图通过能力
(一)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计算 3、区段会车方案(列车在车站的会车方式) 分类——按有无技术需要停车站考虑
无技术需要停车站(一停一通:即上停会下,或反之)
T周
下 上 T周=( 会 t起 ) t运 ( 会 t起 ) t运
上下行列车不停车通过车站而开出区间
上 下 T周=t运 (t停 不 ) t运 (t停 不 )
(一)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 4、区段会车方案 分类——有技术需要停车站(单向停车站)
例1:设某区段内a、b、c三站相邻,a—b 的纯运行时分为30min,
b—c 的纯运行时分为20min ,b 站是下行技术需要停车站,停站时间标准
值是不同的。因此必须对不同类型的运行图分别计算其通 过能力
第2节 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一、计算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课件
3
提升线路设备质量还需要加强设备的智能化管理 ,实现设备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设备的可靠 性。
强化调度指挥能力
01
调度指挥能力是保证列车安全 、有序运行的关键,通过强化 调度指挥能力可以提高区间通 过能力。
02
强化调度指挥能力的方法包括 加强调度员的培训、提高调度 员的素质和技能、优化调度指 挥流程等。
提高区间通过能力可以增加铁 路运输量过能力的因素
01
02
03
04
线路条件
线路平面、纵断面、曲线半径 、坡度等线路条件对列车运行 速度和通过能力产生影响。
车辆类型
不同类型车辆的牵引力和制动 性能不同,对区间通过能力的
影响也不同。
信号设备
信号设备的配置和性能对列车 运行速度和通过能力产生影响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ppt课件
• 区间通过能力的定义与重要性 • 区间通过能力的计算 • 提高区间通过能力的措施 • 区间通过能力的评估与改善 • 实际案例分析
01 区间通过能力的定义与重要性
通过能力的定义
通过能力是指铁路区间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在固定设备条件下,按照列车运行图和 规定的技术设备条件下,所能通过的列车对数或列数、车辆数。
03
基于历史数据和实际运行情况,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计算区间
通过能力。
计算公式
• 区间通过能力的计算公式通常包括时间、空间和速度等参数 ,如公式:N = (1-ρ) u S / t,其中N为区间通过能力,ρ为 列车追踪时间比,u为区间线路设施的平均速度,S为区间 线路设施的长度,t为列车追踪间隔时间。
详细描述
某铁路局针对既有线路瓶颈,通过技术改造和调度指挥优化,提高了区间通过 能力。具体措施包括更换新型机车、升级信号设备、优化列车运行图等,实现 了运输效率的大幅提升。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概述
• 车站• 机务段设备来自整备设备 • 给水设备• 电器化铁路的供电设备
根据以上固定设备计算出来的通过能力,可能是各不相同的.其中能力最薄弱的设 备限制了整个区段的能力,该能力即为区段的最终通过能力.
(三)铁路通过能力分类
需要通过能力(预期值丶期望值) 设备 行车组织法 运输水平 理论值
现有通过能力实际状况(现有条件下)
设计通过能力(设计或改造后)
(四)铁路输送能力概念 在一定的固定设备,机车车辆类型和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按照 机车车辆和乘务员的现有数量,在单位时间内所能输送的最多货物 吨数.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概述
一·铁路运输能力概述 是效率的体现,决定了区段内车站(枢纽)及线路的地位. (一)铁路通过能力的概念 在采用一定类型的机车车辆和一定的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铁 路区段的各种固定设备,在单位时间内(通常指一昼夜)所能通过的 最多列车对数或列数.
(二)铁路区段通过能力的确定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按照以下固定设备计算:
铁道部关于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办法-[84]铁运字664号
铁道部关于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办法正文:----------------------------------------------------------------------------------------------------------------------------------------------------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办法((84)铁运字664号1984年10月1日)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保证铁路完成和超额完成不断增长的运输任务,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铁路运输的需要,铁路必须大力加强运输组织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提高铁路线路通过能力。
铁路线路通过能力,是根据现有技术设备、行车组织方法及规定的技术作业过程确定的在一昼夜内所能通过的最大列车对数或列数。
铁路线路通过能力,系按区间、车站、机务段设备和整备设备、车站给水设备、电气化铁路的供电设备分别确定,以其中最小的通过能力,作为该区段的限制通过能力。
为了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本办法规定了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计算办法。
第2条铁路区间通过能力,是指每一区间在一昼夜内所能通过的列车数量(列数或对数)。
区间通过能力的大小,在一定的行车组织条件下,主要取决于正线数目、区间长度、线路纵断面、信联闭设备、牵引机车类型和列车运行速度等因素。
第3条计算区间通过能力时,应先计算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再计算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一般应按货物列车对数或列数计算;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系在规定旅客列车数量的基础上,以扣除系数的方法计算出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的对数或列数。
第4条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由各铁路局或分局负责计算,并填制区间通过能力计算表及区间通过能力汇总表,经铁路局审核后报铁道部运输局。
第5条本办法系根据我国铁路现有技术设备条件及多年来编制和执行列车运行图的经验,规定了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一般计算方法。
个别特殊情况,由铁路局根据具体情况和特点,进行图解和计算。
第3章铁路区间通过能力PPT课件
6、计算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
我国铁路目前采用的是首先计算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然后以此 为基础运用扣除系数法计算非平行运行图的通过能力。
内
容
第2节 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概 要
一、计算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1 计算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2 计算单线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3 计算双线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需要通过能力——在一定时期内,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和人民
生活的需要,铁路区段所应具备的能力。
说明:通过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技术装备水平的提 高和运输组织方法的改善,铁路通过能力也会得到加强。
第1节 铁路运输能力概述
内 容1 概 要2
铁路运输能力概述 铁路区段通过能力
二、铁路区段通过能力 5.影响区段通过能力的因素
第1节 铁路运输能力概述
内 容1 概 要2
铁路运输能力概述 铁路区段通过能力
二、铁路区段通过能力
1.概念——线路通过能力通常是按各个区段分别计
算的,故也称之为区段通过能力。
2.铁路区段通过能力表示 单线区段——当上下行列车成对运行时,通过能
力表示成列车对数,不成对时分方向以列数表示。 双线区段——分别上下行方向按列数计算。
1、平行运行图(简称“平图”)特点
同一区间,同向列车运行速度相同,运行线彼此平行, 对向列车在同一车站的交会方式相同,区段内无越行。
2、运行图周期
含义
在平行运行图上,各区间的列车运行线总是以同样
的方式一组一组反复排列着。一组列车占用运行图的时
间称为运行图周期,记作 T 周 。
内
容
第2节 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T周
T周=
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j i j i T周 t起停 t运 t2 站
j k j k k T周 t起停 t运 t4 站
3.2.5 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 ② 双向停车站: 确定运行线的相对位置:
j t2 会
上 -t2 t1 t站
下 t 4 t1 t站
i 站 k 站
区间;
车站;
机务段设备和整备设备; 电气化铁路的供电设备。
第3章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
3.1 铁路运输能力概述 3.1.3 铁路通过能力分类
设计通过能力:
预计新线修建以后或现有铁路技术改造以后,铁路区段固定 设备所能达到的能力。
现有通过能力:
在现有的固定设备、现行的行车组织方法和现有的运输组织 水平的条件下,铁路区段可能达到的能力。
不
会
j k j j k k T j k t运上 t站下 t运下 站 t起停
i j j i j i Ti j t运下 t站上 t运上 站 t起停
② 双向停车站:
j =Ti j 不 T周
j Ti j 不 T周
T周
1440 n= 2(列) T周
T周
1440 n= 1(列) T周
第3章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
3.2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 3.2.2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的计算
不考虑固定作业占用时间和有效度系数时:
1440n周 n= T周
考虑固定作业占用时间不考虑有效度系数时:
1440 t固 n周 n= (对或列)
需要通过能力:
在一定时期内,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铁路 区段所应具备的能力。
第3章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
3.1 铁路运输能力概述 3.1.4 输送能力的概念
在一定的固定设备,机车车辆类型和行车组 织方法条件下,按照机车车辆和乘务员的现有数 量,在单位时间内所能输送的最多货物吨数。
第3章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
会
不
不
会
i j j i j i Ti j t运下 t站上 t运上 站 t起停
T
均 周
1 T周 ) Ti j (T周 2
j 不
交错会车的有利条件: Ti j (Tj k )
3.2.5 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 减少技术需要停车站对区段通过能力的影响措施:
n周
表示,则放行一列或一对列车平均占用该区间时间应为:
T周 t均占 n周
不考虑其他因素,一个特定区段一昼夜能通行对数或 列数为:
1440 1440n周 n t均占 T周
第3章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
3.2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 3.2.2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的计算
1440 n= 1(对) T周
可通过合理铺画运行线来实现。
3.2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
3.2.5 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 一列停车一列通过时,一个区间内运行线的铺画方案为:
T周
上 下 T周=t运 ( 会 t起 ) t运 (t停 不 )
T周
上 下 T周=( 会 t起 ) t运 (t停 不 ) t运
1、单线不成对非追踪运行图的特点:
3.2.6单线不成对非追踪运行图(单线连发运行图) 2、区间通过能力的计算: 方法一:
1440 (列) n= 不 n周 T周
对单线而言
上下行列车数相等 上下行列车数不相等 用“对”表示 分上下行用“列”表示
对复线而言
分上下行用“列”表示
第3章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
3.1 铁路运输能力概述 3.1.2 影响区段通过能力的因素
1、“软件”因素
行车组织方法; 管理水平;
铁路员工技术熟练程度、协同精神。
2、“硬件”因素
T周
T周
上 下 下 上 T周=t运 (t停 不 ) t运 (t停 不 ) T周=( 会 t起 ) t运 ( 会 t起 ) t运
第3章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
3.2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 3.2.5 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 4、会车方案的铺画: (1)区段内无技术需要停车站时:
2
9
6
13 -△t
2
2
② 双向停车站:
例:设某区段内i、j、k三站相邻,i—j是大区间,j—k是小区间,j 站是双向停车站,进行机车给水作业。为简化起见,令双方向列车停
上 下 t技 t技,若该区段的通过能力受i—j 和j—k区间 站作业时间标准 t技
限制,请合理铺画i—j 和j—k区间的会车方案,使得区段的通过能力 最大。
j—k 的纯运行时分为28min ,j 站是上行技术需要停车站,停站
时间标准为15min,若该区段的通过能力受i—j 和j—k区间限制,
请合理铺画i—j 和j—k区间的会车方案,使得区段的通过能力最 大。已知:
2 2 +△t
t 1 j k i j T周 T周 2
t起 2 min, t停 1min, 不 5 min, 会 2mim。
第3 章
3.1 3.2 3.3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
铁路运输能力概述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 非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
第3章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
3.1 铁路运输能力概述 3.1.1 通过能力的概念 在采用一定类型的机车车辆和一定的行车组织方 法条件下,铁路区段的各种固定设备,在单位时间内
所能通过的最多列车对数或列数。
T周
2、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的计算:
1440 T固 n= (对) T周
第3章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
3.2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 3.2.5 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 3、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中缩小 T周 的方法:
T周=t运 站 t起停
方法:减小
( 站 t起停 )
例1:A—B区段的已知资料如下所示,请铺画该区段的会车
方案,使区段的通过能力达到最大。
4、会车方案的铺画
34 40 41 39 35
31
4、会车方案的铺画 例2
32 45 39 37 32
36
4、会车方案的铺画 例3
4、会车方案的铺画
例4
第3章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
3.2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 3.2.5 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
i 会 k 会
3.2.5 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 ② 双向停车站:
当
i j j k T周 T周
时:最优方案; 时:对方案进行调整。
当 T i j
周
j k T周
调整的方法:
+△t -△t -△t
i j j k 当 T周 t T周 t 时,
t 取得最优值:
第3章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
3.2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 3.2.4 两个概念
限制区间:一个区段中,运行图周期最大的区间,
称为该区段的限制区间。 限制区间的通过能力即为该区段的通过能力。 困难区间 :一个区段中, t运 最大的区间,称为 该区段的困难区间。
第3章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
3.2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 3.2.5 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 1、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的特点:
t起 2 min, t停 1min, 不 5 min, 会 2mim。
2 2
△t=1
2 3
6
6
2
5
5
2
② 双向停车站:
例3:设某区段内i、j、k三站相邻,i—j 的纯运行时分为30min,j—
k 的纯运行时分为26min ,j 站是双向技术需要停车站,停站时间标 准为8min,若该区段的通过能力受i—j 和j—k区间限制,请合理铺画 i—j 和j—k区间的会车方案,使得区段的通过能力最大。已知:
小区间大开口,大区间小开口
小区间小开口,大区间大开口
3.2.5 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 ② 双向停车站:
i j i j i T周 t起停 t运 t4 站
j k j k k T周 t起停 t运 t2 站
3.2.5 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 ② 双向停车站:
4、会车方案的铺画:
(2)区段内有技术需要停车站时:
① 单向停车站:
b站为上行技术需要停车站
b站为下行技术需要停车站
① 单向停车站
例1:设某区段内i、j、k三站相邻,i—j 的纯运行时分为30min,
j—k 的纯运行时分为20min ,j 站是下行技术需要停车站,停站
时间标准为15min,若该区段的通过能力受i—j 和j—k区间限制,
T周
T周
(a)单线成对非追踪运行图
பைடு நூலகம்
(b)单线不成对非追踪运行图
T周
(c)单线成对部分追踪运行图
第3章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
3.2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 3.2.1 计算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的基本原理
T周 T周
(d)双线连发运行图
(e)双线追踪运行图
第3章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
3.2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 3.2.2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的计算 若一个运行图周期内包含的列车对数或列数用
3.2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 3.2.1 计算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的基本原理 一、平行运行图 同一区间内同方向列车的运行速度相同,且上
下行方向列车在同一车站上都采取相同的交会方式。
二、运行图周期
T周
平行运行图中,一组列车占用区间的时间,称 为运行图周期.
第3章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
3.2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 3.2.1 计算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的基本原理
3.2.5 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 ② 双向停车站: 将例3用交错会车方案铺画: